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fMRI技术针刺治疗慢性疼痛脑中枢重建机制研究概况
1
作者 邢倩菲 王鹏琴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4期810-815,共6页
目的:总结近10年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研究针刺治疗慢性疼痛脑中枢重建机制的概况。方法:以“慢性疼痛”“针刺”“rs-fMRI”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 目的:总结近10年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研究针刺治疗慢性疼痛脑中枢重建机制的概况。方法:以“慢性疼痛”“针刺”“rs-fMRI”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利用rs-fMRI研究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机制文献,分析其脑中枢重建机制。结果:针刺镇痛正激活脑区包括前额叶、岛叶、扣带回、丘脑、脑干、小脑、基底核等,负激活脑区包括双侧楔前叶、双侧海马、双侧额中回等。针刺还能通过调节默认模式网络、疼痛矩阵、执行网络脑区和边缘系统等区域间的连接来缓解慢性疼痛。不过这些脑区、脑网络的激活或抑制会因个体差异、疼痛类型和针刺激参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结论:针刺镇痛作用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调节与感觉、情感、认知相关联的脑区、脑网络。基于此针刺镇痛内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区 脑网络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索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脑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何淼 季冰 +3 位作者 程立庆 欧兰 谢蕤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 通过低频振幅(ALFF)联合功能连接(FC)的方法,分析早期肾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脑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6月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9例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 目的 通过低频振幅(ALFF)联合功能连接(FC)的方法,分析早期肾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脑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6月3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9例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行行认知测试。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ALFF和FC的方法,分析两组间脑功能的差异。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对影像差异指标和临床变量进行相关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与糖尿病不伴肾病患者相比,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降低(P<0.05,FWE校正),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与左侧豆状壳核FC增强(P<0.05,FWE校正)。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中,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595、-0.351,P均<0.05),与MoCA、MMSE得分呈正相关(r=0.596、0.591,P均<0.001);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与左侧豆状壳核FC,与尿白蛋白/肌酐呈正相关(r=0.552,P<0.001),与MoCA、MMSE得分呈负相关(r=-0.497,P=0.011;r=-0.529,P<0.001)。结论 早期肾病并发症会影响糖尿病患者脑功能及认知能力的改变;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ALFF及左侧豆状壳核FC的改变,可能是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认知障碍和脑损伤的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赫氏回为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与老年性聋患者认知损害的关系
3
作者 刘雨茜 王晶 +3 位作者 马文 任福欣 李宁 高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 探讨以赫氏回(heschl's gyrus,HG)为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FC)强度变化与老年性聋(PC)患者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PC患者(PC组)109例和正常对照者(HC组)63例,采用基于种子点的rs-f MRI FC算法,以双侧HG为种子点,分析全脑FC... 目的 探讨以赫氏回(heschl's gyrus,HG)为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FC)强度变化与老年性聋(PC)患者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PC患者(PC组)109例和正常对照者(HC组)63例,采用基于种子点的rs-f MRI FC算法,以双侧HG为种子点,分析全脑FC情况,找出两组FC强度差异显著脑区,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指标(MOCA、AVLT、SDMT、Stroop、TMT-A)及听力相关指标(PTA、SRT),并对PC患者的全脑FC强度、认知功能指标及听力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右侧HG为种子点,PC组有14个聚类FC降低(P_(FDR)<0.01,聚类大小≥20体素),包括左侧颞下回、双侧颞极、左侧颞中回、双侧岛叶、双侧颞上回、双侧壳核、双侧丘脑和双侧前扣带回。右侧HG和突显网络核心脑区(左侧岛叶、前扣带回、右侧丘脑)、左侧颞上极之间的FC强度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得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35、0.5811、0.3508、0.4259,P均<0.05);右侧HG和左侧岛叶间的FC强度与连线测试(TMT-A)所用时间呈负相关(r=-0.3885,P<0.01)。结论 PC患者右侧HG与突显网络核心脑区间的FC强度降低与认知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认知损害 老年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讨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
4
作者 林惠 林志刚 +5 位作者 陈水金 黄红叶 陈乐春 蒋晶晶 张幻真 陈进城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通过疼痛行为学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检测,探究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疼痛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析推拿镇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 目的通过疼痛行为学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检测,探究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疼痛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析推拿镇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各8只。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1天和造模后第4、10、14、17天进行机械痛阈值(PWT)检测。各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于造模后第18天进行RsfMRI扫描,计算局部一致性(ReHo)和低频振幅(ALFF)。结果模型组大鼠右后足PWT小于空白组PWT,推拿组大鼠右后足PWT大于模型组P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大鼠ReHo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有左侧次级运动皮层,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有左侧内嗅皮层和右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能够改善NP大鼠疼痛行为,其可能与调控内嗅皮层、次级运动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等疼痛相关脑区神经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推拿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雪 牛亚利 +2 位作者 王婧 陈晓娜 万春晓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的综合征,由于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早期不易鉴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网络连接异常的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其异常变化的功能连接与患者的认知障碍程...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的综合征,由于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早期不易鉴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网络连接异常的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其异常变化的功能连接与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相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静息态大脑内在活动的方法,应用静息态磁共振不同分析技术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异常变化有助于深入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该文主要综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成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精准诊断和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血管性认知障碍 默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丘脑功能连接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诏耀 欧阳远朔 +5 位作者 苏航 黎广宇 何荣华 李海宁 李朋 张宇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ESRD患者(ESRD组)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行听觉词语...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丘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异常与记忆减退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ESRD患者(ESRD组)和28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行听觉词语学习测试-华山版(AVLT-H)评估记忆功能,随后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并行基于丘脑的全脑FC分析比较两组间丘脑的FC差异,最后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ESRD组患者IR-S(P=0.002)、SR-S(P<0.001)、LR-S(P=0.005)得分显著降低;同时,ESRD组右侧丘脑与左侧额上回眶部、左侧顶上小叶、右侧枕上回、右侧楔前叶及右侧额中回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顶上小叶的FC降低(P<0.05,TFCE校正),ESRD组左侧丘脑与左侧直回的FC值与IR-S(r=-0.499)、SR-S(r=-0.458)及LR-S(r=-0.455)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ESRD患者存在记忆功能减退,且与左侧丘脑和左侧直回的FC异常密切相关,可以为观察ESRD患者的记忆功能障碍提供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ESRD) 丘脑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 功能连接(FC) 记忆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1区种子点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分析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脑部功能连接的变化
7
作者 臧苗苗 范彩媚 +6 位作者 姜建 邵毅 王丽君 曾璐瑶 易澄 武天硕 李汉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基于V1区种子点(ROI)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旨在探究NTG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NTG患者14例(NTG组)及健康对照者14例(HC... 目的基于V1区种子点(ROI)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部功能连接变化,旨在探究NTG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NTG患者14例(NTG组)及健康对照者14例(HCs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数据信息后对两组受试者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软件对磁共振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双侧V1区作为ROI,分别计算其与全脑体素时间序列的相关性并比较组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差异得到V1区ROI和全脑的功能连接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NTG组患者与V1区功能连接显著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s组受试者相比,NTG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杯盘比、24 h平均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左、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G组患者与V1区异常功能连接脑区功能连接值均与RNFLT具有相关性(P<0.05)。ROI1-左侧额上回、ROI1-右侧额上回、ROI2-左侧扣带回和ROI2-右侧额中回与RNFLT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与HCs组受试者相比,NTG组患者与右侧ROI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为左侧额上回及右侧额上回;与左侧ROI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为左侧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结论相较于健康人,NTG患者某些特定大脑区域与V1区的功能连接有显著改变,包括双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额中回。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区域可能由NTG引起的视觉功能障碍导致视觉和认知情绪处理脑区的功能损伤,这可能是NTG患者潜在神经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技术 V1区种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关元穴和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对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魏伟 马萧童 +3 位作者 贾颖斐 张聪 郑运松 樊丽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关元穴和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PDM)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收集PDM患者20例(PDM组)和健康对照者27例(对照组),PDM组于下一个经期前1周连续针刺关元穴和三阴交穴,直至月经来潮。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COX痛经症状量表... 目的探讨针刺关元穴和三阴交穴治疗原发性痛经(PDM)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收集PDM患者20例(PDM组)和健康对照者27例(对照组),PDM组于下一个经期前1周连续针刺关元穴和三阴交穴,直至月经来潮。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在月经期第1~3天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运用基于Matlab平台的SPM、DPARSFA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局部一致性(ReHo)统计参数及脑功能图像,比较针刺治疗前后ReHo值的差异。结果PDM组针刺治疗后VAS、CMSS、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PDM组针刺后ReHo值显著增高的脑区有左侧颞极、颞上回、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而ReHo值显著减低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双侧楔前叶、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M组针刺后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岛叶、左侧颞上回、左侧中央前回,ReHo值减低的脑区有右侧丘脑、左侧颞中回、双侧前扣带和旁扣带回、内侧额上回。结论针刺关元穴和三阴交穴治疗PDM的神经作用靶点主要位于痛觉情感传导通路、边缘系统,通过调节与疼痛相关脑区的脑功能来减轻PDM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原发性痛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成像 局部一致性 疼痛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变化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晓楠 曾莹莹 +5 位作者 甘玉洁 李厚谊 向波 刘勇 刘可智 梁雪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未治疗的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30例(观察组)及健康对照24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 目的观察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活动变化,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未治疗的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30例(观察组)及健康对照24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获取平均低频振幅(mALFF)值并比较;然后取两组mALFF值有差异的脑区中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的扣带回和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域,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观察两组之间的大脑功能活动,并获取功能连接值。两组均进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调查,评估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mALFF值差异性脑区mALFF、FC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右侧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扣带回、右侧角回的mALFF降低(P均<0.05)。基于扣带回作为感兴趣区域做全脑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右侧海马旁回和右侧眶部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值增高(P<0.05)。基于额中回作为感兴趣区域做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小脑8区和左侧补充运动区的功能连接值增高(P均<0.05)。观察组认知功能与差异性脑区的mALFF和功能连接值无相关性(P均>0.05)。两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BANS)总分、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延时记忆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首发未治疗青少年女性抑郁症患者扣带回、额中回等关键脑区mALFF、功能连接存在异常,但并未发现上述脑区功能活动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认知功能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长浩 赵鑫 +1 位作者 沈艳勇 程美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683-2688,共6页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学龄期儿童中较为常见,常以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日常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为特征,虽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给患儿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带来较多困难。近年来,ADH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展迅速,如定量磁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学龄期儿童中较为常见,常以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日常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为特征,虽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给患儿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带来较多困难。近年来,ADH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展迅速,如定量磁敏感成像(QSM)、扩散磁共振(dMRI)、合成磁共振(SyMRI)、动脉自旋标记(ASL)、磁共振波谱(MRS)、静息态磁共振(rs-fMRI)等技术可以为ADHD疾病的诊断提供影像学标志物。本文旨在对ADH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探究ADHD患者潜在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干预,以及判断患儿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定量磁敏感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峰度成像 合成磁共振 磁共振波谱 静息态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与不伴抑郁的早泄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特征差异分析
11
作者 刘绍伟 陈建淮 +2 位作者 李静 钟庆芳 于小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从脑功能角度分析早泄患者伴发抑郁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96例早泄患者,其中48例伴抑郁的早泄患者(HAMD-17>7分)、48例不伴抑郁的早泄患者(HAMD-17≤7分),另选取40例健康对照者(HCs)(HAMD-17≤7分)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 目的探讨从脑功能角度分析早泄患者伴发抑郁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96例早泄患者,其中48例伴抑郁的早泄患者(HAMD-17>7分)、48例不伴抑郁的早泄患者(HAMD-17≤7分),另选取40例健康对照者(HCs)(HAMD-17≤7分)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计算AAL模板中90个脑区局部一致性值(ReHo)。对脑区ReHo值进行方差分析与双样本t检验,使用AlphaSim方法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1)与HCs相比,不伴抑郁的早泄患者表现出左距状裂、左枕上回、左枕中回ReHo值下降;左脑岛、左尾状核、右脑岛、右中央后回、右直回ReHo值上升;2)与HCs相比,伴抑郁的早泄患者左楔前叶、左距状裂、左枕上回、左枕中回、右颞中回、右枕上回、右枕中回、右楔叶ReHo值下降;左楔前叶、左脑岛、左壳核、左补充运动区、左旁中央小叶、左中央后回、左罗兰多壳盖、右中央后回、右罗兰多壳盖、右尾状核、右壳核ReHo值上升;3)与不伴抑郁的早泄患者相比,伴抑郁的早泄患者左顶下回ReHo值下降;左扣带回前部ReHo值上升。结论早泄患者的抑郁情绪可能与左顶下回活动同步性下降以及左扣带回前部上升相关,导致对负面情绪感受与识别能力上升,对与情绪相关的外界刺激注意与调控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抑郁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隔离环境暴露对海员脑功能影响的静息态fMRI研究
12
作者 褚者者 张建平 +1 位作者 蔡知远 陈双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4-270,共7页
目的探讨海上封闭隔离环境及暴露年限对海员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为预防职业环境暴露对海员脑功能损伤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8月招募30名长期从事海上作业的男性职业海员作为海员组,年龄19~29岁,工作年限1~11年,在三亚市人民医院采用Magne... 目的探讨海上封闭隔离环境及暴露年限对海员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为预防职业环境暴露对海员脑功能损伤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8月招募30名长期从事海上作业的男性职业海员作为海员组,年龄19~29岁,工作年限1~11年,在三亚市人民医院采用Magneton Skyra 3.0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匹配无海上作业经历的普通被试30名作为对照组,年龄18~28岁,Magneton Skyra 3.0 T静息态磁共振数据从OpenNeuro公共数据库下载。计算两组静息态ALFF、fALFF和ReHo指标,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脑区ALFF、fALFF和ReHo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ALFF、fALFF和ReHo值与海员工作年限和出海年限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员组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小脑脚1区的ALFF值较高,左侧嗅皮质的ALFF值较低;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以及右颞级颞上回的fALFF值较高,右侧枕中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中央前回的fALFF值较低;右侧海马旁回ReHo值增高,右侧颞下回、右侧眶部额中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左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和左侧颞中回ReHo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海员组右侧中央后回ALFF值与海员工作年限呈弱正相关(r=0.369,P=0.049),右侧枕中回f ALFF值与海员工作年限呈弱负相关(r=-0.370,P=0.048)。结论长期职业封闭隔离环境暴露对海员多个脑区的脑功能活动造成影响,海员右侧中央后回的ALFF值与工作年限存在弱正相关性,右侧枕中回的fALFF值与海员的工作年限呈弱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隔离环境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功能 海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脑镜像同伦连接的影响
13
作者 魏伟 樊丽华 +5 位作者 马萧童 贾颖斐 王咪 燕洋洋 张聪 郑运松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84-490,共7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以及针刺治疗前后VMHC的变化,分析PDM针刺治疗前后VMHC值的改变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陕西中医药大学58例PD...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原发性痛经(PD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以及针刺治疗前后VMHC的变化,分析PDM针刺治疗前后VMHC值的改变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陕西中医药大学58例PDM患者为PDM组,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在经期第1~3天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并填写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PDM组在下一个经期前1周进行连续针刺三阴交和关元穴组穴治疗,参与完整针刺的PDM组有30例。采用基于VMHC方法、Matlab平台的DPABI软件进行双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观察两组受试者之间及PDM组在针刺治疗前后VMHC值有差异的脑区;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M组针刺治疗前后VMHC值的改变与临床量表评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DM组与健康对照组在VAS、CMSS、SAS、SDS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M组针刺治疗前后,在VAS、CMSS、SAS、SDS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M组VMHC值升高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后扣带皮层、梭状回、颞上回/颞中回、壳核,VMHC值减低的脑区包括双侧前额叶皮层(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PDM组针刺后在双侧中扣带皮层、枕下回VMHC值减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M组针刺后双侧枕下回VMHC值的减低与CMSS总发作时间量表评分改变呈正相关(r=0.398,P<0.05)。结论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及VMHC方法,PD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对称脑区存在一定的同伦功能连接障碍。针刺治疗对PDM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减低了双侧中扣带皮层、枕下回VMHC值,这些异常脑区主要位于痛觉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枢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镜像同伦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静息态fMRI指标在MRI阴性颞叶癫痫患者大脑功能网络中的研究
14
作者 闫玲玲 罕迦尔别克·库锟 +1 位作者 王云玲 贾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6-10,33,共6页
目的探讨MRI阴性颞叶癫痫(MRIn-TLE)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MRIn-TLE组、海马硬化型内侧颞叶癫痫(MTLE-HS)组及健康志愿者(HC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预处理后计算各组的低频振幅(ALFF)、低频振幅分数(fAL... 目的探讨MRI阴性颞叶癫痫(MRIn-TLE)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MRIn-TLE组、海马硬化型内侧颞叶癫痫(MTLE-HS)组及健康志愿者(HC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预处理后计算各组的低频振幅(ALFF)、低频振幅分数(fALFF)及局部一致性(ReHo),并对各组静息态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比HC组,MRIn-TLE组的异常功能脑区呈弥漫性分布,主要表现为豆状壳核、三角部额下回及中央旁小叶的ALFF值,扣带回、补充运动区、中央后回及角回的fALFF值,距状裂周围皮层、颞下回及楔叶的ReHo值均升高;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楔前叶及小脑的ALFF值,小脑、颞下回及颞中回的fALFF值,背外侧额上回及楔前叶的ReHo值均降低。MTLE-HS组相较于HC组,异常脑区的分布以顶叶激活为主,表现为楔前叶的ALFF、fALFF和ReHo值升高。结论MRIn-TLE组患者多个脑区的静息态fMRI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且检出存在差异的脑区较MTLE-HS组患者分布更为广泛,主要包括颞叶、额叶、枕叶及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波动振幅 低频振幅分数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低频振幅及功能连接改变与认知灵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翁亚珠 朱文静 +1 位作者 马洁华 唐文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648-651,660,共5页
目的采用mALFF探讨强迫症患者FC特征,并进一步探索脑功能异常与临床症状及认知灵活性的关系。方法纳入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患者组),并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采集受试者的静... 目的采用mALFF探讨强迫症患者FC特征,并进一步探索脑功能异常与临床症状及认知灵活性的关系。方法纳入2023年2月至2023年5月就诊的强迫症患者39例(患者组),并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采集受试者的静息态脑影像,并以两组间mALFF的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FC分析,将差异脑区的mALFF值和FC值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得分和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颞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双侧顶下回、右侧顶上回的mALFF值增高;双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枕中回、右侧额中回的mALFF值降低;mALFF增高值与连线测试值呈正相关关系(r^(2)=0.097,P=0.042);mALFF降低值与强迫思维分呈负相关关系(r^(2)=0.136,P=0.02),与社会认知值呈正相关关系(r^(2)=0.101,P=0.04)。FC分析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右侧颞中回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脑岛、右侧缘上回FC增强,且FC增强值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2)=0.114,P=0.03)。结论强迫症患者右侧颞中回与不同脑区存在FC改变,提示除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外,还存在大脑后部区域的FC改变。上述脑功能活动异常与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受损有关,可能为强迫症患者发病的部分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丁彩霞 胡丹 +4 位作者 张兰坤 李传游 姜寒 张晓浩 盛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的影响,探讨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10例。治疗组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营养脑细胞治疗。同时行针刺,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的影响,探讨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10例。治疗组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营养脑细胞治疗。同时行针刺,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丰隆、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每周5次,休针2 d,连续治疗30 d。健康组不进行治疗。采用BOLD-fMRI成像技术,基于RSET1.8软件,使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区活动参数,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左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ALFF值较健康组降低,双侧中央前后回、左侧额上回、额中回、颞中回、楔叶ALFF值较健康组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ALF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左侧额上回、额中回、楔叶ALFF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损害的主要脑区为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针刺对上述脑区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为治疗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性脑卒中 低频振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博宇 范国光 +1 位作者 刘虎 商秀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1-884,890,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扣带回后部(PC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及其病理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29例帕金森病(PD)患者,包括1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D-CN组)和1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D-CI组),以23例健康志愿者(HC组)作对照,对其进...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扣带回后部(PCC)的脑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及其病理意义。资料与方法收集29例帕金森病(PD)患者,包括1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D-CN组)和19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D-CI组),以23例健康志愿者(HC组)作对照,对其进行功能MRI扫描,并用功能连接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组间及患者亚组间全脑中与PCC功能连接改变的区域,并分析PD组的功能连接强度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PD-CN组相比,PD-CI组与PCC连接减弱的脑区分布在右侧内侧额上回及双侧顶下小叶,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小脑、右侧额上回及右侧枕叶舌回(P<0.05)。PD组PCC与双侧顶下小叶(右:r=0.838,P<0.05;左:r=0.776,P<0.05)、右侧内侧额上回(r=0.839,P<0.05)及颞上回(r=0.840,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而PCC与右侧背外侧额上回(r=-0.785,P<0.05)的功能连接强度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PD-CI患者静息状态下PCC与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颞叶功能连接受损,而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舌回及小脑可能参与了代偿,这些功能连接模式改变可能与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静息状态 脑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脑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史丹丹 陈莉 +2 位作者 罗天友 马超豪 刘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1-724,728,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 MRI)技术研究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脑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情况,初步探讨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重性...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 MRI)技术研究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脑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情况,初步探讨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脑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重性抑郁症的患者24例,并分别于电休克治疗前后进行rf MRI扫描及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24)测试。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法分别筛选出电休克治疗前后静息态默认网络成分,并分析组间差异。分别提取治疗前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值,并与前后2次HDRS24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后HDRS24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75,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默认网络中左侧角回功能连接增强(P<0.01,clusters>10),左侧颞中回、右侧后扣带回及左侧前额叶内侧功能连接减低(P<0.01,clusters>10);重性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及治疗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与前后2次的HDRS24评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患者经电休克治疗后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发生部分逆转,推测为电休克治疗重性抑郁症的重要脑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惊厥疗法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脑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右侧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局部一致性变化 被引量:20
19
作者 曹丹娜 张帆 +4 位作者 王丰 纪亚红 焦明秀 赵晨雨 赵旭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9期9-11,15,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前8 min和操作后8 min,使用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利用DPABI软件测算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一致性(ReHo)指标,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ReHo值明显降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中下回、右侧枕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角回、双侧额中上回、左侧楔叶、顶上小叶;针刺后ReHo值明显升高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左侧岛叶、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后可直接影响认知、情绪和视觉相关脑区,进而调节患者异常皮层的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 针刺 太冲穴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RI的静息状态脑功能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柯铭 沈辉 胡德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分析静息状态下人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模式对研究静息状态下人脑正常功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脑功能网络进行建模,考察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的结构和拓扑特性。结果显示,网络具有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性。进一步... 分析静息状态下人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模式对研究静息状态下人脑正常功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脑功能网络进行建模,考察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的结构和拓扑特性。结果显示,网络具有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性。进一步引入一种概率混合模型分析网络社团结构,得到的10个子网络中包含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运动系统、默认网络以及与执行和工作记忆相关的脑区。推测出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是由这些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子网络组成,其中楔前叶和扣带回作为网络的关键节点,在信息调度和传递中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连接 复杂网络 静息状态 中心化 社团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