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1
作者 吕一清 杨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6,共11页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公共数据开放能否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资源型、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城市开展试点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城市能源效率提升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消费结构 非资源型城市 数字经济 创新创业能力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异质性环境规制与资源型城市碳排放 被引量:2
2
作者 苟红霞 高志刚 韩延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双重压力,探究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111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碳强度,并呈动态减弱趋势。异质性上,数字基建降碳效果更佳,环境规制和资...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转型与节能减排双重压力,探究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1—2021年111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碳强度,并呈动态减弱趋势。异质性上,数字基建降碳效果更佳,环境规制和资源禀赋高位城市及碳强度75%分位点城市数字经济的降碳效果更明显,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降碳影响有别。数字经济通过提升环境规制降低城市碳强度,控制型环境规制渠道作用更强。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降碳影响中发挥“先增强后弱化”的边际效应,存在最优区间。数字经济赋能环境规制和治理型环境规制有助于突破“遵循成本假说”,发挥“创新补偿效应”降低碳强度,在控制型环境规制降碳中表现为边际效应递增特征。要扩大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规模、强化数字化环境治理思维、分类引导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控制型环境规制 治理型环境规制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秦泗刚 段汉明 李正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在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发展... 在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发展最快,人口和环境系统则呈波动上升态势;2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协调水平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0.391增加到2012年的0.616;3克拉玛依发展类型依次为人口主导经济滞后型、人口主导环境滞后型、经济主导环境滞后型。最后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了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人口 经济 环境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研究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金建君 刘学敏 +1 位作者 王玉海 周丁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文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研究团队30年来开展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资源经济研究的重点.研究团队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利用、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公共资... 本文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经济研究团队30年来开展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资源经济研究的重点.研究团队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资源再生利用、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公共资源及其有效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明确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原因和在中国转型的特殊性,探究了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模式,系统改进了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探讨了共享资源对区域发展的价值及实践路径等.研究团队未来将以中国现实的资源问题为基础,紧扣国家相关资源政策,精准聚焦和服务国家重大资源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经济多学科交叉融合、关注各类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及其系统关联机制、拓展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和价值实现路径、探究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资源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 资源型城市 资源价值 共享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福利——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经验证据
5
作者 谢宇 薛选登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7-1139,共13页
提升绿色发展福利是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13—2022年黄河流域36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 提升绿色发展福利是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13—2022年黄河流域36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作用、异质性效果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时空演变方面,绿色发展福利整体水平不高,时间上呈现平滑“S”型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中低水平块状分布为主、高水平点状分布为辅”的格局。(2)影响关系方面,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对其区域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提升效果明显,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3)异质效果方面,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的数字经济促进作用最明显。(4)空间溢出方面,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显著为负。研究结果可助推区域形成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福利合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福利 黄河流域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何春 张奥 +1 位作者 茹麒月 刘荣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51,共7页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家的战略目标。论文以资源型城市为例,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1年中国108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家的战略目标。论文以资源型城市为例,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1年中国108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高资源型城市碳排放效率,赋能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并且这种赋能作用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提高碳排放效率的程度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和北方城市更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资源型城市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同时还要推进数字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源型城市 碳排放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7
作者 李丽 孟得星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96-202,208,共8页
以延安市为例,构建涵盖生态-经济-社会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分析法和障碍度分析法,研究2012—2021年延安市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发展水平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延安市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延安市生态... 以延安市为例,构建涵盖生态-经济-社会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分析法和障碍度分析法,研究2012—2021年延安市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发展水平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延安市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延安市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水平很高,但协调度水平低且发展缓慢;年降水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项基础指标是主要制约因素。从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结构转型和加强顶层设计3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延安市协调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水平 障碍度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测度——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姜晓艳 吴相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396-8407,共12页
把握城市独特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优化特性是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研究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维度构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复合系统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2005—2018年时段生态、... 把握城市独特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调优化特性是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研究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维度构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复合系统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2005—2018年时段生态、经济、社会数据,对伊春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测度评价,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发展预测。结果表明:(1)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态势,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主要动能历经了从生态到经济,再到生态为主要动力的发展过程,三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呈趋同态势,推动三维系统的均衡协同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2)三维系统耦合度稳定在较高水平,系统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程度较高,协调度呈波动上升,实现了由勉强协调、经济滞后发展向良好协调、同步发展的转变,协调状态趋向良好;(3)三维系统中社会子系统对协调发展的障碍度最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GDP增长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4个指标是制约近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4)2019—2030年,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指数及协调度的预测值均呈上升态势,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将向更高级的协调发展状态演进,经济发展将再次成为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强生态建设,引领生态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社会发展水平,着力降低障碍因子对协调发展的阻力作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联动健康发展是伊春未来重要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社会 耦合协调 障碍度 伊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玲娥 王亚丽 +1 位作者 王园园 张丽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12,共13页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资源型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界定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从动力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五个方面构建符合资源型经济转型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资源型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界定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从动力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五个方面构建符合资源型经济转型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山西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情况,以此为依据,提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等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型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秦建辉 郭灵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01,共9页
为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水平,推动其绿色转型发展,以河南省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评估模型,探究2000—2018年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动态演化趋势和异... 为提升煤炭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水平,推动其绿色转型发展,以河南省8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评估模型,探究2000—2018年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动态演化趋势和异质性特征,识别各要素间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8年河南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度呈波动增加态势,增速约为0.008/a,协调发展程度逐步转为良好水平;2000—2018年成熟型和衰退型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度增速最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协调发展度也逐渐高于其他类型资源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绿色转型 经济-环境-社会 协调发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型城市工业路径依赖综合诊断方法——基于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思杨 李巍 +1 位作者 陈佳璇 成润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2-419,共8页
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常规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以煤炭经济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结果显示,2001~2015年该市综合产出弹性为0.8158,呈规模报酬递减趋势;全市工业路径依赖于2001~2... 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纳入常规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构建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以煤炭经济为主的鄂尔多斯市.结果显示,2001~2015年该市综合产出弹性为0.8158,呈规模报酬递减趋势;全市工业路径依赖于2001~2007年处于综合边际收益(MR^(KLME))上升过程,2008~2015年进入MR^(KLME)下降过程.工业增长的生态环境成本明显升高,对MR^(KLME)起到显著减降作用,导致MR^(KLME)曲线拐点较常规C-D函数法提前约2~4a.对此,建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实施煤炭资源开发总量和强度"双控"等路径依赖破解措施.该方法可纠正由于未考虑资源和环境效应所产生的诊断偏差,有助于更加合理、准确地诊断特定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路径依赖的演化特点,并可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破解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矿产资源型城市 工业路径依赖 边际收益 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经济、宏观经济周期与银行资产质量变迁--以D省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军 《金融监管研究》 2015年第9期72-89,共18页
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往往伴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资源型地区金融体系不同于其他地区,在资源产品价格冲击下,其金融体系资产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本文以煤炭资源丰富的D省为例,首先对资源型经济地区在资源价格变动冲击下的波动机制进行了阐... 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往往伴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资源型地区金融体系不同于其他地区,在资源产品价格冲击下,其金融体系资产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本文以煤炭资源丰富的D省为例,首先对资源型经济地区在资源价格变动冲击下的波动机制进行了阐述,刻画了宏观经济周期变化与资源价格波动叠加下的资源型地区经济运行特点;然后对资源型地区资源产业的路径依赖和产业锁定进行了描述;其次对资源型地区金融体系中银行资产质量随资源产品价格波动而相应波动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煤炭资源型经济特点和地区银行业信贷特征,本文提出了加强资源产品价格预警和监测、促进资源产业转型升级、银行业围绕资源经济特点提供良好金融服务以及有效降低经济周期波动下银行业信用风险损失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经济 经济周期 煤炭价格 银行资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路径 被引量:23
13
作者 骆行 刘子俊 田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数字经济因其“绿色属性”被认为有助于加速城市的低碳转型。然而,对于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实现低碳转型,仍是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该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111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 数字经济因其“绿色属性”被认为有助于加速城市的低碳转型。然而,对于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利用数字经济实现低碳转型,仍是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该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111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从城市类型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构造Bartik工具变量处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成立。随后,通过3种不同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均证实这一结论的稳健性。(2)路径分析结果揭示,降低资源错配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数字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低碳转型效应只在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中才有体现,在成长型和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中并不显著。此外,在经济发展程度高的资源型城市中,数字经济的低碳转型效应更加明显。根据该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并重视数字经济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中的催化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推进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劳动生产效应;三是针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征和状况,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和低碳转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源型城市 低碳转型 碳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转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裴耀琳 郭淑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1,共6页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资源型城市,仅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能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两条作用路径尚不成立,但在纳入资源禀赋这一条件变量后发现,较低的资源禀赋水平能强化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还能使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转型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对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向豪 刘亚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1,共10页
探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如何助力产业绿色变革,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从数字产业、数字创新、数字用户与数字平台4个维度构建新质生... 探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如何助力产业绿色变革,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从数字产业、数字创新、数字用户与数字平台4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我国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以及绿色技术进步在两者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对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快生产性资本更新步伐和加大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绿色技术进步在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中的机制作用;数字经济赋能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存在区域及行业异质性。在区域层面,数字经济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在行业层面,数字经济对资源型产业加工业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因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强化数字经济在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中的正向赋能效应;二是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绿色技术进步在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中的重要引擎作用;三是各区域和各行业立足现实精准施策,实现数字经济对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效用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突破发展的支持政策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高见 邬晓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1,共5页
1992年以来,国家和山西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重点不突出、缺乏分类指导、体制机制不灵活和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有鉴于此,应从积极争取电解铝产能扩容指标、实施区域性... 1992年以来,国家和山西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重点不突出、缺乏分类指导、体制机制不灵活和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有鉴于此,应从积极争取电解铝产能扩容指标、实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理顺"自上而下"转型综改对接管理机构、加强转型发展的分类指导、着力打造转型园区、实施柔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转型导向的土地政策创新、增强转型的创新驱动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调整现行政策,促使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建成"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提升山西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经济 转型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能源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2
17
作者 郭丕斌 周喜君 +1 位作者 李丹 王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46,共8页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收效甚微的局面,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分析框架对该问题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仅从经济层面努力将难以实现煤炭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因此,...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收效甚微的局面,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分析框架对该问题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仅从经济层面努力将难以实现煤炭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因此,政府应通过供需双边创新政策,激励企业开展能源技术创新、丰富能源供给,最终通过能源供需结构的转变引导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资源型经济 转型 技术经济范式 能源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典型资源型城市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9
18
作者 史兴民 韩申山 +1 位作者 安鹏飞 郭晓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8,共6页
在对环境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对区域环境因素敏感指数和适应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对中西部20个地级以上典型资源型城市进行了评估。在综合考虑不同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脆弱性特征的基础... 在对环境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对区域环境因素敏感指数和适应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对中西部20个地级以上典型资源型城市进行了评估。在综合考虑不同资源型城市环境系统脆弱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脆弱性得分划分为严重脆弱、一般脆弱、轻微脆弱3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从分布区域来看,中部环境脆弱性小于西部;从城市资源类型来看,脆弱性依次为:有色金属城市>煤矿城市>石油城市>黑色金属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脆弱性 环境系统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峰 孙成权 +1 位作者 张志强 张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8-102,共5页
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一般问题外 ,西部资源型城市还面临诸如交通条件差、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严酷、文化观念落后以及科技含量低和人才短缺等特殊的制约 ,但同时西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抢抓发展机... 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一般问题外 ,西部资源型城市还面临诸如交通条件差、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严酷、文化观念落后以及科技含量低和人才短缺等特殊的制约 ,但同时西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抢抓发展机遇 ,迎接挑战 ,发挥比较优势 ,建设两个生态环境 ,营造经济转型环境 ,积极主动地实施经济转型是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西部 经济转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距离演变视角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以山西煤炭经济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青龙 王云 郭丕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从空间距离演变视角,以1993-2013年山西煤炭经济为例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煤炭市场地位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煤炭市场地位变动影响着山西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并导致煤炭经济的自我强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 从空间距离演变视角,以1993-2013年山西煤炭经济为例对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煤炭市场地位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煤炭市场地位变动影响着山西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并导致煤炭经济的自我强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转型发展的能力;山西煤炭市场地位提升主要来自于需求的拉动,产业自身提升市场地位的能力有限,利用其市场地位获取额外收益的能力较低;煤炭产业自身发展的能动性不足使得山西经济应该在政府推动下,寻找新的支柱产业尽快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距离演变 资源型经济 转型 山西 煤炭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