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及超声联合应用于腕管综合征诊断与相关参数测量及术后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凡 李玉萍 +3 位作者 耿华 吴薇娜 常英伟 娄宏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MRI及超声联合应用于该病诊断与相关参数测量及术后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S患者57例共90侧伴有CTS的腕关节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5例共90侧正常腕关节作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MRI及超声联合应用于该病诊断与相关参数测量及术后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S患者57例共90侧伴有CTS的腕关节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5例共90侧正常腕关节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RI及超声检查。对比MRI及超声检测相关参数,以及不同检查方式检测CTS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BCTQ评分。ROC曲线分析MRI及超声联合检测在CTS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相比较对照组经超声、MRI检测后相关参数水平,病例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钩骨水平正中神经前后径参数水平较高,且腕管脂肪含量多(P<0.05)。超声和MRI检查方式对CTS患者检测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以及MRI检查后,与术前相比较,CTS患者在术后正中神经横截面积、钩骨水平正中神经前后径均减小,且腕管脂肪含量减少(P<0.05);MRI与超声检测CTS患者术后6月的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超声检测CTS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BCT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RI及超声联合检测对CTS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MRI及超声联合检查可明显检测患者腕部正中神经形态以及组织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对CTS疾病进行判断,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便捷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预测中度腕管综合征术后预后
2
作者 赵凡 娄宏达 +5 位作者 吴薇娜 常英伟 耿华 贾丽美 李桂平 李玉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3-966,共4页
目的观察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26例接受内镜下松解术的中度CTS患者,术前均接受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依据术后功能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0)及预后欠佳组(n=46),并以7∶3... 目的观察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26例接受内镜下松解术的中度CTS患者,术前均接受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依据术后功能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0)及预后欠佳组(n=46),并以7∶3比例随机划分训练集与验证集。于患侧腕部脂肪抑制PDWI中勾画正中神经ROI,获得其感兴趣容积(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筛选与CTS术后预后相关的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其联合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加以比较。结果预后欠佳组患者年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基于年龄构建临床模型。基于6个与CTS术后预后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集的预测效能(AUC=0.872)高于临床模型(AUC=0.604,P<0.05)而与联合模型(AUC=0.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预测中度CTS术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预后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与地震联合激励下悬浮隧道动力特性
3
作者 加力源 桑松 +1 位作者 石晓 周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0-1148,共9页
针对悬浮隧道在复杂荷载作用下动力特性,为了提高其设计安全性、优化结构性能、并减少灾害风险,本文采用斯托克斯(Stokes)二阶波浪理论与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Froude-Krylov)计算悬浮隧道所受的波浪荷载,采用三角级数法生成地震波并... 针对悬浮隧道在复杂荷载作用下动力特性,为了提高其设计安全性、优化结构性能、并减少灾害风险,本文采用斯托克斯(Stokes)二阶波浪理论与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Froude-Krylov)计算悬浮隧道所受的波浪荷载,采用三角级数法生成地震波并考虑地震对自由场海水动水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构的地震荷载,利用D′Alembert原理推导建立悬浮隧道管体—锚索耦合运动方程并采用Galerkin法化简求解。研究了考虑波流与地震荷载、参数激励、涡激振动、初始扰动等不同工况下的管体与锚索跨中位移时域响应。结果表明:无外部动荷载时,锚索与管体之间会呈现出参数共振现象,波浪与地震荷载会减弱参数共振现象并使管体振动更加剧烈且会与涡激力互相抑制,系统振动状态受管体初始扰动影响较大,同时波陡增大会使悬浮隧道管体稳定振幅增大,锚索的瞬态振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隧道 耦合方程 波浪荷载 地震荷载 参数共振 涡激振动 时域分析 复杂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及其风振特性研究
4
作者 唐大伦 刘仰昭 +4 位作者 戴靠山 施袁锋 蒲琼 Del ChungMing Yang David Yáez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5,共9页
为探究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的风振特性,以某3 m高、额定功率100 W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风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固有模态信息,并预测其风致振动;随后,对此风机的足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最后,将试验结果与理论... 为探究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的风振特性,以某3 m高、额定功率100 W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风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获得固有模态信息,并预测其风致振动;随后,对此风机的足尺模型进行风洞试验;最后,将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其风致振动规律。结果表明:风机顶端横风向位移随着风速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呈现出典型的涡激振动现象,因此在高风速环境下无需考虑刹车系统等安全措施;同时,在风速稳定的情况下,风机顶端的位移时程接近标准正弦曲线,表现出稳定的风致振动;此外,风机各个方向的气动特征也大致相同,具有较好的全风向适应性,无需依赖额外的偏航系统即可应对风向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叶片风力发电机 涡激共振 风洞试验 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零距离深基坑施工保护盾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顾歆甜 金浩 +1 位作者 沈晓伟 李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3,共6页
为保证近零距离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结构安全,解决低净空条件下围护结构、地基加固施工难题,以长江漫滩地区基坑项目为实例,采用MJS工法桩内插H型钢的支护方式,通过高频液压免共振锤实现H型钢的静压插入,采取纵向拉条、复合... 为保证近零距离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既有盾构隧道的结构安全,解决低净空条件下围护结构、地基加固施工难题,以长江漫滩地区基坑项目为实例,采用MJS工法桩内插H型钢的支护方式,通过高频液压免共振锤实现H型钢的静压插入,采取纵向拉条、复合腔体等措施完成盾构隧道内部的同步预加固,经深基坑施工前、后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挤土效应和时空效应对盾构隧道结构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可为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距离深基坑 盾构隧道 低净空 免共振锤 MJS工法桩 复合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振隧穿二极管的140~220 GHz检波器设计
6
作者 茶兴增 张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02-305,共4页
本文基于AlGaN/GaN双势垒RTD,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范围为140~220 GHz的检波器。通过Silvaco Atlas TCAD仿真了该RTD器件,其峰谷电流比PVCR为1.5349、负微分电导GRTD为35.8852 m S,且构建了物理基模型对其进行了表征,实现了较好的拟合,从... 本文基于AlGaN/GaN双势垒RTD,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范围为140~220 GHz的检波器。通过Silvaco Atlas TCAD仿真了该RTD器件,其峰谷电流比PVCR为1.5349、负微分电导GRTD为35.8852 m S,且构建了物理基模型对其进行了表征,实现了较好的拟合,从中选取了直流工作点为-0.575 V。在太赫兹信号输入功率为-30 dBm的条件下,实现了在140~220 GHz频段内,电压灵敏度大于4000 m V/mW,在工作频率170 GHz处大于8923 m V/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隧穿二极管 检波器 太赫兹 领结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二极管的电输运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明 余明斌 +1 位作者 何宇亮 江兴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72-74,共3页
用PECVD法在Si衬底上沉积了纳米硅(nc-Si:H)薄膜,其室温暗电导可达10-3~10-1Ω-1cm-1,高于本征单晶硅的电导,将其制成遂道二极管,其I-V曲线在77K呈现出量子台阶,对这一新颖物理现象进行了定... 用PECVD法在Si衬底上沉积了纳米硅(nc-Si:H)薄膜,其室温暗电导可达10-3~10-1Ω-1cm-1,高于本征单晶硅的电导,将其制成遂道二极管,其I-V曲线在77K呈现出量子台阶,对这一新颖物理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共振隧穿 量子台阶 纳米 硅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桥的抗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志兴 葛耀君 +1 位作者 曹丰产 庞加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4-617,共4页
以日本名古屋矢田川三跨连续钢箱梁桥为例 ,通过风洞试验与计算流体力学 (CFD)分析方法研究了主梁宽高比小于 2的大跨度梁式钢桥的抗风问题 .研究表明 ,此类桥梁存在高风速区的大振幅自激性涡振及驰振机制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取必要... 以日本名古屋矢田川三跨连续钢箱梁桥为例 ,通过风洞试验与计算流体力学 (CFD)分析方法研究了主梁宽高比小于 2的大跨度梁式钢桥的抗风问题 .研究表明 ,此类桥梁存在高风速区的大振幅自激性涡振及驰振机制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桥 抗风 风洞试验 驰振 涡激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型加速度传感器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瑞 温廷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介绍了硅微加速度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最新发展的几种硅微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包括压阻式、电容式、隧道式等,分析了这些传感器的基本特点,总结出它们在传感器性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关键问题的措施,并对目前两种新... 介绍了硅微加速度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最新发展的几种硅微加速度计的结构形式,包括压阻式、电容式、隧道式等,分析了这些传感器的基本特点,总结出它们在传感器性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关键问题的措施,并对目前两种新的微机理:共振隧穿和介观压阻效应的原理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计 压阻 电容 隧道效应 共振隧穿 介观压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偏压对三元准周期超晶格隧穿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敏 孟莉 +1 位作者 刘有延 刘百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1,共4页
利用Airy函数并应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了三元准周期超晶格的电子共振隧穿性质,着重讨论了不同外加偏压对隧穿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偏压对三元准周期超晶格的电子透射率有明显的影响。当偏压较小时,高透射率峰出现在能量较... 利用Airy函数并应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了三元准周期超晶格的电子共振隧穿性质,着重讨论了不同外加偏压对隧穿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偏压对三元准周期超晶格的电子透射率有明显的影响。当偏压较小时,高透射率峰出现在能量较高的区域;当偏压较大时,高透射率峰出现在能量较低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周期超晶格 共振隧穿 半导体 外加偏压 砷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超前探测准全空间磁共振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婷婷 万玲 +4 位作者 曲永星 范铁虎 王世隆 易晓峰 林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13-2421,共9页
依据地下探测的全空间特点,首次提出准全空间探测模型,推导准全空间MRS响应核函数表达式,有效剔除隧道已挖空区域在计算结果中的影响,提高MRS正演计算准确度。同时,反演方法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完成了地下准全空间模型磁共振数据非... 依据地下探测的全空间特点,首次提出准全空间探测模型,推导准全空间MRS响应核函数表达式,有效剔除隧道已挖空区域在计算结果中的影响,提高MRS正演计算准确度。同时,反演方法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完成了地下准全空间模型磁共振数据非线性反演。理论数据中,对比地面半空间、地下全空间的反演结果,准全空间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演地下灾害水体位置及含量,且在含噪10%的情况下仍然得到较为理想的反演结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金温铁路泽雅隧道的MRS现场测试,对掘进掌字面前方隐伏含水构造进行解释,并利用瞬变电磁数据对MRS探测结果进行了一致性的比对分析。该项研究表明准全空间探测模型结合SQP反演算法能够准确给出地下灾害水体的定位及富水程度,实现地下水害的超前准确预报,为隧道磁共振探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磁共振测深 准全空间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基本物理学问题 被引量:10
12
作者 樊京 余发山 +2 位作者 张刚 田子建 刘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1-65,共5页
提出无线电能传输理论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基本物理学问题:①麦克斯韦方程可能存在纵波解;②磁共振耦合能量隧穿时间问题。指出无线输电理论研究应该以经典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传统电路理论的研究结论不能够完全覆盖基于"场&q... 提出无线电能传输理论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基本物理学问题:①麦克斯韦方程可能存在纵波解;②磁共振耦合能量隧穿时间问题。指出无线输电理论研究应该以经典麦克斯韦方程为基础,传统电路理论的研究结论不能够完全覆盖基于"场"的研究结论;从时间测量入手,初步证明磁共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传输过程是一个量子隧穿过程。本文认为,电磁波传播过程的近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作为理论应用的工程实例,本文提出了特斯拉全球无线输电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麦克斯韦方程 磁共振耦合 量子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负材料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谱特性 被引量:28
13
作者 苏安 张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9-444,共6页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单负材料一维光子晶体(AB)m(ADBDB)n(AB)mA的透射谱,发现:透射谱中出现2个共振隧穿模,其位置和间距可由周期数m或n,以及介质层厚度d调节控制。改变m,会出现2个恒定间距的共振隧穿模;改变dA,共振隧穿模间距增大,且...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单负材料一维光子晶体(AB)m(ADBDB)n(AB)mA的透射谱,发现:透射谱中出现2个共振隧穿模,其位置和间距可由周期数m或n,以及介质层厚度d调节控制。改变m,会出现2个恒定间距的共振隧穿模;改变dA,共振隧穿模间距增大,且当dA≥25mm时,间距增大加剧;改变n,共振隧穿模逐渐趋于简并,当n≥6时,两隧穿模合二为一;改变dD,两共振隧穿模亦逐渐趋于简并,当dD≥20mm时,两隧穿模亦合二为一。这些特性可为利用光子晶体设计可调性高品质单通道、双通道滤波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负材料 传输矩阵 共振隧穿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核磁共振小尺寸线圈设计和实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君 张健 易晓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84-4193,共10页
很多国家在进行隧道挖掘、地下矿体开采时,经常会遇到突水涌泥事故.核磁共振方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作为目前唯一一种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技术,在探测诱发灾害的水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首先给出了多匝分离式线圈的MR... 很多国家在进行隧道挖掘、地下矿体开采时,经常会遇到突水涌泥事故.核磁共振方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作为目前唯一一种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技术,在探测诱发灾害的水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首先给出了多匝分离式线圈的MRS信号响应和核函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线圈的匝数、边长和含水层位置对MRS信号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在限定空间内,利用多匝分离式线圈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小尺寸线圈的探测能力.同时,对高匝数线圈给探测系统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最后,为了验证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利用6 m边长的方形线圈和改进型MRS探测系统在中国温州一处在建隧道内的地下场地进行实地探测,探测结果与瞬变电磁方法结果对比表明,6 m边长的方形线圈可以对地下30 m内的含水层进行有效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小尺寸线圈 地下水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格常数光子晶体构成的光量子阱中的共振模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祥友 李平 +2 位作者 王效杰 陈晓寒 冯传胜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6-379,404,共5页
用基于平面波的传输矩阵法分析由具有不同晶格常数的光子晶体材料构成的光量子阱结构中的共振模,发现湮没于垒层的阱层能带分离成共振模,且共振模的数目随阱层的厚度变化而改变。提出一种新型的非对称量子阱结构模型,由2块晶格常数不同... 用基于平面波的传输矩阵法分析由具有不同晶格常数的光子晶体材料构成的光量子阱结构中的共振模,发现湮没于垒层的阱层能带分离成共振模,且共振模的数目随阱层的厚度变化而改变。提出一种新型的非对称量子阱结构模型,由2块晶格常数不同的光子晶体材料和夹在光子晶体材料中间作为阱层的均匀介电材料构成,并对其中的共振模进行了分析。指出当阱层厚度达到构成垒层的光子晶体晶格常数的一半时出现一个共振模,若继续小量增加阱层厚度将使共振模频率出现红移。最后给出一种基于平面波的传输矩阵法,且对于不同晶格常数的光子晶体量子阱结构均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研究由三维光子晶体材料或者色散材料组成的光子晶体量子阱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量子阱 共振模 遂穿效应 透射和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半导体结构的共振隧穿性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敏 孟莉 +1 位作者 刘有延 刘百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7-10,共4页
应用转移矩阵方法,计算了多层半导体结构的电子透射系数,研究了三元准周期超晶格的电子共振隧穿性质,讨论了不同结构对隧穿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周期超晶格结构的自相似性导致了电子透射率谱的自相似性;随着代数的增加,高透射... 应用转移矩阵方法,计算了多层半导体结构的电子透射系数,研究了三元准周期超晶格的电子共振隧穿性质,讨论了不同结构对隧穿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周期超晶格结构的自相似性导致了电子透射率谱的自相似性;随着代数的增加,高透射率的区域越来越集中于某一小的能量范围;对应不同的排列结构,电子透射率随能量的分布也不相同,透射率较大的能量位置与系统中占多数的那种势阱的能级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晶格 准周期超晶格 共振隧穿 自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DRTD单光子探测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红培 王广龙 +2 位作者 邱鹏 高凤岐 陈建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59-2663,共5页
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单光子探测器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新型的量子点单光子探测器展现出了很好的性能和发展潜力。研究了一种基于量子点共振隧道二极管(QDRTD)的单光子探测器,介绍了QDRTD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重点对其内部电子传输特性和... 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单光子探测器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新型的量子点单光子探测器展现出了很好的性能和发展潜力。研究了一种基于量子点共振隧道二极管(QDRTD)的单光子探测器,介绍了QDRTD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重点对其内部电子传输特性和I-V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结构优化,可满足单光子探测中多种波长选择的需求,为QDRTD多波长单光子探测的光子响应特性、探测效能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分析结果表明:QDRTD单光子探测器在光子响应、暗电流、波长选择等多个方面都具备很好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单光子 QDRTD 电子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隧穿二极管Ⅰ-Ⅴ特性的一致性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海央 张文栋 +1 位作者 熊继军 薛晨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189-1191,共3页
共振隧穿二极管(RTD)具有类似于硅的压阻特性。为了定量表达RTD的压阻特性,对其Ⅰ-Ⅴ特性一致性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中设计一个恒温、恒压实验测试系统,测试同一个RTD结构在不同时间的Ⅰ-Ⅴ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TD结构的电阻在不同... 共振隧穿二极管(RTD)具有类似于硅的压阻特性。为了定量表达RTD的压阻特性,对其Ⅰ-Ⅴ特性一致性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中设计一个恒温、恒压实验测试系统,测试同一个RTD结构在不同时间的Ⅰ-Ⅴ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TD结构的电阻在不同时间的最大相对漂移量小于3%。随后测试仪器的测量误差,发现其中1%的相对漂移量由测试仪器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隧穿二极管 Ⅰ-Ⅴ特性 一致性 压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ZnO压敏电阻隧道效应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业文 朱基千 徐政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根据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微观结构,提出了势垒交错导致共振隧穿的模型,并运用传递矩阵法合理地解释了ZnO压敏电阻的隧道效应,所得的隧穿电流符合实际 ZnO压敏电阻在击穿区的温度特性.
关键词 ZNO压敏电阻 隧道效应 氧化锌压敏电阻 传递矩阵法 微观结构 共振隧穿 温度特性 隧穿电流 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微结构中共振隧穿薄膜介观压阻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建 张文栋 +2 位作者 薛晨阳 熊继军 张斌珍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02-705,共4页
设计并利用控制孔技术加工了GaAs基微结构和基于该微结构的共振隧穿薄膜,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微结构中共振隧穿薄膜的介观压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其介观压阻灵敏度比硅的最大压阻灵敏度高一个数量级。
关键词 共振隧穿薄膜 介观压阻效应 砷化镓基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