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计算的可重构电池网络能效提升与热安全管控
1
作者 党建 罗永春 +2 位作者 张旭 肖逗 贾嵘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可重构电池系统凭借其能量信息耦合优势成为解决电化学储能“木桶效应”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其可用路径规划量会随着电池数目的增多而成倍增长,使得在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不同拓扑结构和负载需求约束,从而使重构策略难以快速制定和应用。... 可重构电池系统凭借其能量信息耦合优势成为解决电化学储能“木桶效应”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其可用路径规划量会随着电池数目的增多而成倍增长,使得在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不同拓扑结构和负载需求约束,从而使重构策略难以快速制定和应用。该文利用可重构电池网络与图的一致性,将电池网络动态控制问题转化为图的遍历寻优问题,提出了基于记忆化搜索的图深度优先遍历的重构电池网络能效提升及热安全管控策略,从而获取了满足拓扑约束条件的最优开关配置,并可排除温度异常的故障电池模组。最后,通过搭建可重构电池网络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研究结果能够为提高电池网络系统能效及安全性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电池网络 路径规划 图模型 能效提升 热安全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快充模块热管理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靖璇 鲁岩松 +2 位作者 朱翀 卢徐 张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电动汽车快充充电桩在高功率工作下功率器件容易超温造成安全隐患,而现有冷却策略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强制风冷方式,散热风扇转速大且产生较大的环境噪声。为保护模块核心器件的热安全同时优化冷却调节策略,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预测... 电动汽车快充充电桩在高功率工作下功率器件容易超温造成安全隐患,而现有冷却策略采用基于规则控制的强制风冷方式,散热风扇转速大且产生较大的环境噪声。为保护模块核心器件的热安全同时优化冷却调节策略,提出1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的电动汽车快充模块优化热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驱动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模块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并结合MPC对风扇转速进行调控,优化快充模块热管理策略并降低风扇噪声。经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在保证各关键器件不超温的同时,可有效降低风扇平均转速1 293 rpm,降低平均噪声4.99 dB,保障了核心器件热安全性及散热风扇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快充模块 热管理 风扇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erilli-Armstrong和BP神经网络的15CrMoG合金钢本构模型研究
3
作者 刘宏伟 王伟 +3 位作者 代学蕊 马世博 穆振凯 王宝雨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183,共9页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5、10、15和20 s^(-1),温度1173.15、1273.15、1373.15和1473.15 K条件下对15CrMoG合金钢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数据,分析15CrMoG钢的热变形行为,构建15CrMoG钢的Zeril...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在应变速率5、10、15和20 s^(-1),温度1173.15、1273.15、1373.15和1473.15 K条件下对15CrMoG合金钢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数据,分析15CrMoG钢的热变形行为,构建15CrMoG钢的Zerilli-Armstrong(Z-A)本构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材料的流变应力。引入相关系数R和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_(AARE)分析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Z-A本构模型的预测应力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447,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10.3%;采用应变的五阶多项式对模型的部分材料参数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的Z-A本构模型,修正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934,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7.47%,模型精度得到明显提高。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应力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981,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1.02%,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好地描述15CrMoG钢在高温下的热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rilli-Armstrong 本构模型 BP神经网络 15CrMoG合金钢 热变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与温升估计
4
作者 高琢 李军求 +4 位作者 周阳 张小鹏 谭平 邱锰 朱家豪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5,共13页
针对特种车辆电驱动系统高扭矩密度需求,为能够充分提升峰值扭矩能力和效率,降低扭矩波动,防止电机过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模型的轮毂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和温升估计方法。基于整车工况需求建立了轮毂电机电磁有限元模型和损耗模型... 针对特种车辆电驱动系统高扭矩密度需求,为能够充分提升峰值扭矩能力和效率,降低扭矩波动,防止电机过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模型的轮毂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和温升估计方法。基于整车工况需求建立了轮毂电机电磁有限元模型和损耗模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实现轮毂电机峰值扭矩、扭矩波动、效率、绕组换热面积的多目标优化,得到优化后电机电磁关键结构参数与损耗特性。基于几何结构建立了包含轮毂电机在内的电动轮热网络温升估计模型,预测了轮毂电机典型工况温升及温度分布特性。通过温升台架实验对温升预测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轮毂电机峰值扭矩提升5.2%,峰值扭矩效率提升1.15%,端部绕组预测温度与实验结果对比均方根误差不超过4.3℃,计算速度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多目标优化 热网络模型 温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复合材料热变形的本构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贤贤 加鑫 +1 位作者 吴文豪 赵雪妮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钛基复合材料通过在纯钛或钛合金基体中增强相来改善材料性能.本文针对该材料,采用Gleeble3500型动态/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750℃~9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基于实验数据... 钛基复合材料通过在纯钛或钛合金基体中增强相来改善材料性能.本文针对该材料,采用Gleeble3500型动态/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750℃~90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应变补偿Arrhenius和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以预测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流动行为.结果表明,钛基复合材料有正应变速率和负温度敏感性.在变形开始后,流动应力急剧增大至峰值应力,随后硬化和软化效应逐渐达到平衡,流动应力缓慢下降并达到稳态平衡.相比应变补偿本构模型,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适用于预测钛基复合材料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热变形行为 本构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的三坐标钻高速电主轴热误差建模研究
6
作者 梁林 张栋 +1 位作者 白永康 周浩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针对三坐标钻的高速电主轴非均匀温度场,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结合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三坐标钻高速电主轴的温度测点组合进行测量。通过分析按时间排列的电主轴温度测点序列和电主轴热误差序列,确... 针对三坐标钻的高速电主轴非均匀温度场,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结合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三坐标钻高速电主轴的温度测点组合进行测量。通过分析按时间排列的电主轴温度测点序列和电主轴热误差序列,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从而构建GA-BP高速电主轴热误差模型;在不同的高速电主轴转速下,将GA-BP神经网络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和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10000 r/min转速下的最大均方误差为0.0673μm,在12000 r/min转速下的最大残差为1.98μm。GA-BP热误差预测模型相较其他模型具有鲁棒性强、精度高的优点,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三坐标钻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GA-BP神经网络 热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温度的大型龙门五轴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研究
7
作者 何实 黄智 +4 位作者 孙建宏 唐健军 乔明鑫 熊镐楠 李翔龙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5,共7页
大型龙门五轴机床的热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探讨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机床热变形的影响规律。为提升大型龙门数控机床环境综合热误差预测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带卷积的灰色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grey long short-term memory... 大型龙门五轴机床的热变形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探讨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机床热变形的影响规律。为提升大型龙门数控机床环境综合热误差预测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带卷积的灰色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grey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CNN-GreyLSTM)的热误差预测模型。以某大型龙门机床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刀尖点热漂移误差。分别采用CNN-Grey-LSTM、CNNLSTM和带卷积积分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CI(1,N))建立热误差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见的神经网络相比,CNN-Grey-LSTM模型能更好适应复杂多变的数据特征和时间序列预测问题,体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龙门机床 环境温度 热误差建模 灰色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并网的火储联合调峰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米阳 何进 +3 位作者 卢长坤 符杨 陈晨 齐桓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4-1715,I0006,共13页
针对负荷需求增加和不确定新能源并网导致的调峰压力,提出一种储能与火电机组联合调峰的双层运行方法模型上层兼顾储能配置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目标函数为系统的综合收益,同时为了调动储能参与调峰的积极性,提出基于储能寿命模型的补... 针对负荷需求增加和不确定新能源并网导致的调峰压力,提出一种储能与火电机组联合调峰的双层运行方法模型上层兼顾储能配置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目标函数为系统的综合收益,同时为了调动储能参与调峰的积极性,提出基于储能寿命模型的补偿策略;模型下层以典型日运行状况为决策变量,目标函数为兼顾新能源消纳的系统运行成本;进而,采用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和K-medoids算法生成典型场景来提高模型精度,并且通过时间相关性分析以及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凸显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的优势;最后,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兼顾系统的经济性与新能源消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储联合调峰 火电灵活性改造 双层模型 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精细热网络直接降阶的永磁电机实时温升预测模型研究
9
作者 郭玉敬 刘溪芃 +1 位作者 金平 徐瑞海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4,共10页
永磁电机凭借高功率密度及高效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技术、工业驱动等领域。针对当前电机热计算模型结构繁杂、计算量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精细热网络直接降阶的低阶热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永磁电机温升进行实时预测。分析永磁... 永磁电机凭借高功率密度及高效率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技术、工业驱动等领域。针对当前电机热计算模型结构繁杂、计算量庞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精细热网络直接降阶的低阶热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永磁电机温升进行实时预测。分析永磁电机温升的分布特点,根据其结构和热路特征建立3D精细高阶热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等效降阶,对比了不同阶数下各节点的温升计算精度,最终确定了由关键节点构成的直接降阶热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电机关键节点的动态温升进行计算,并与实验测量及传统热路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其计算精确性。该模型的计算速度与传统热路模型相当,但其计算精度更高,可实现电机实时温升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三维精细热网络 降阶模型 动态温升 实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eepONet模型的IGBT模块结温估算方法
10
作者 项江鑫 霍思佳 +2 位作者 乐应波 杨程 崔昊杨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6-755,共10页
时变高功率工况下,IGBT模块结温的实时准确估算是高效实施热管理策略的基础。但现有方法中,有限元分析(FEA)法难以实时响应,热网络模型法估算准确率低,两者均无法满足结温估算实时性和准确率的均衡性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时变高功率工况下,IGBT模块结温的实时准确估算是高效实施热管理策略的基础。但现有方法中,有限元分析(FEA)法难以实时响应,热网络模型法估算准确率低,两者均无法满足结温估算实时性和准确率的均衡性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约束深度算子网络(PI-DeepONet)模型的IGBT模块结温实时准确估算方法。首先,在算子网络的损失函数中引入物理约束,设计了具有物理约束的PI-DeepONet模型;随后,将FEA计算的IGBT模块热特性参数与时空位置信息作为输入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所得的最优算子估算模块结温。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兼顾了结温估算的准确率和实时性,能够适应复杂工况,为IGBT模块热管理策略的高效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结温估算 物理约束深度算子网络(PI-DeepONet)模型 有限元分析(FEA)法 热网络模型 热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IGBT模块温度观测的3-D降阶混合型热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野 卜凯阳 +2 位作者 李楚杉 李武华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04-5120,共17页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赖性和功率损耗计算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对温度估计造成的影响。然而现有热模型无法同时兼顾系统可观性和建模准确性,且阶数相对较高,难以应用于温度观测器的在线运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冷散热多芯片IGBT模块3-D温度观测器,同时满足可观性、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的混合型降阶热模型。首先,分析了热阻模型的拓扑结构及其参数辨识的方法,并探究了模型的状态空间生成规律;然后,基于非线性优化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以减小因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不一致所引入的热阻模型与实验物理对象间的误差;随后,使用平衡截断法对热阻模型降阶,相对于现有集总参数热阻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实时求解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温度监测 热网络模型 温度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区域动态温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东阳 蔡小虎 +3 位作者 夏颖怡 朱秋月 张涛 周利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
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质量轻、安全系数高,但其内部热场随运行环境及负荷状态频繁波动。为实现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动态温度的快速计算,基于热电类比原理搭建分布式动态热网络拓扑结构,并借助CFD模型开展仿真试验,探究运行参数和风道... 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质量轻、安全系数高,但其内部热场随运行环境及负荷状态频繁波动。为实现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动态温度的快速计算,基于热电类比原理搭建分布式动态热网络拓扑结构,并借助CFD模型开展仿真试验,探究运行参数和风道尺寸对散热性能的影响,提出风道出口温度计算方法;基于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温升试验平台,验证动态温度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结构参数和时变运行场景,所建绕组动态温度计算模型均能准确获取绕组区域温度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相比CFD数值仿真节省99%以上的时间成本,有助于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热容量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牵引变压器 热网络模型 动态温度计算 风道出口温度 热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变流器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兴来 许智亮 冯晓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2,共16页
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对牵引变流器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准确的结温监测是牵引变流器失效分析、运行状态监测、健康管理和剩余服役寿命预测的基础。因此,面向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开展了大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以热网络模型法和... 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对牵引变流器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准确的结温监测是牵引变流器失效分析、运行状态监测、健康管理和剩余服役寿命预测的基础。因此,面向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开展了大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概述了以热网络模型法和温敏参数法为主的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方法,以此为分类基准梳理了现有功率器件的结温监测方法并讨论了在牵引变流器中在线实现的可能,详细介绍了功率器件结温监测方法针对在线应用及客观因素干扰的发展与改进。最后,总结并对比了现有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方法的演变、联系与差异,在分析现有结温监测方法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展望功率器件结温在线监测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器件 结温在线监测 热网络模型 温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推进电机多层波浪形拓扑及散热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金全 林华鹏 郭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6-1818,共13页
针对航空电推进电机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的航空电推进电机高效散热设计方法。航空电推进电机采用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建立电机等效热网络模型,确定等效热阻、对流换热系数等重要参数,完成电机温度精确计算,并通过... 针对航空电推进电机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的航空电推进电机高效散热设计方法。航空电推进电机采用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建立电机等效热网络模型,确定等效热阻、对流换热系数等重要参数,完成电机温度精确计算,并通过CFD仿真验证所建立电机等效热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传统散热翅和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对电机功率密度的影响。基于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的等效热网络模型,采用遗传学习粒子群优化(GL-PSO)算法,完成航空电推进电机高效散热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方案,优化方案的机壳质量减轻15.1%,整个电机的功率密度提升0.06 k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推进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散热结构 热网络模型 电机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的测点热误差补偿方法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卜芃 李宏亮 龚佳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3-1808,共6页
红外光谱传感器测量受测点不合理产生的热误差影响存在测量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测点热误差补偿方法。根据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热变形和测点温度之间的关联性,确定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最佳测温点。根据偏F统计量的检验在... 红外光谱传感器测量受测点不合理产生的热误差影响存在测量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测点热误差补偿方法。根据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热变形和测点温度之间的关联性,确定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最佳测温点。根据偏F统计量的检验在回归模型中加入拟合处理后的温度变量,删除前期无利用价值的温度变量,以此为依据建立测点热误差模型。根据测点热误差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对各个测点进行标定处理,同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对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各个测点进行温度拟合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得到的测点热误差补偿量最高值为45μm、对丝杠XYZ三个轴的补偿量与实际值一致、补偿后的误差控制在4.5μm以内。证明采用所提方法可以获取满意的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温度补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传感器 热误差 温度补偿 人工神经网络 关联性 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园艺电驱移动平台轮毂电机设计及其磁-热耦合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应涛 姜逸菲 +5 位作者 刘逸龙 罗志涛 郑恩来 鲁植雄 沈成 汪小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24,共10页
针对设施园艺作业场景下电驱移动平台的低速大扭矩牵引作业需求,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减速内转子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建立电机的电磁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电磁和损耗特性。考虑到绕组电阻率受温度变化影响,构建基于热网络法的轮毂电机磁-热耦合... 针对设施园艺作业场景下电驱移动平台的低速大扭矩牵引作业需求,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减速内转子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建立电机的电磁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电磁和损耗特性。考虑到绕组电阻率受温度变化影响,构建基于热网络法的轮毂电机磁-热耦合改进模型。与台架试验结果相比,基于改进模型获得的转矩预测值较传统模型的精度提高了5.33%,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改进模型分析了温度和相电流对电机转矩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输出转矩随电机温度增加而降低;在0~20 A,电机平均输出转矩与相电流呈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轮毂电机功率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峰值功率可达4.59 kW,而转矩基本保持恒定;在转速450~900 r/min、转矩300~600 N·m时,电机效率高达93.2%。研究结果可为轴向磁通电机初步设计与多场耦合影响下电机性能分析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电机 模型 热网络法 磁-热耦合 温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图像的GWOA-BiLSTM机床主轴热误差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婉君 陈瑶 +3 位作者 韩越 吴弘毅 王建臣 邓小雷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181,共7页
热误差是影响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性能,减少机床运行中产生的热误差,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热图像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G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 热误差是影响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性能,减少机床运行中产生的热误差,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热图像的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GWO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混合的热误差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热成像仪获取机床主轴区域的温度场信息;其次,利用DBSCAN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出温度敏感点;然后,通过模拟灰狼群体捕食行为,在参数空间中进行搜索以找到BiLSTM所需的最优参数;最后,使用获得的机床温度敏感点和热位移数据进行热误差预测,并在试验机床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GWOA优化Bi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相比Bi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减小了约0.5180、0.3823μm,决定系数R^(2)提升了0.0578。与BiLSTM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利用GWOA优化后的模型具有更加优良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图像 灰狼优化算法 BiLSTM神经网络 热误差建模 机床 测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圆度误差的角接触球轴承温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瑞翔 余永健 +1 位作者 薛玉君 刘永刚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0-1341,共12页
以往有关于轴承温升特性的研究多注重轴承温升以及圆度误差对轴承振动的影响,其中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影响的文献较少,且研究对象多针对的是低速、轻载轴承的温升。为此,建立了考虑圆度误差、轴承预紧力、离心效应、热力耦合等影响的角... 以往有关于轴承温升特性的研究多注重轴承温升以及圆度误差对轴承振动的影响,其中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影响的文献较少,且研究对象多针对的是低速、轻载轴承的温升。为此,建立了考虑圆度误差、轴承预紧力、离心效应、热力耦合等影响的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研究了轴承沟道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的影响规律。首先,以轴承拟动力学、弹流润滑理论、传热学理论和基尔霍夫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圆度误差、轴承预紧力、离心效应、热力耦合等影响的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圆度误差对轴承温升特性影响;最后,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5.37%;随着圆度误差阶次的增加,轴承温度呈现波动性变化,且随着转速的增加,波动趋势愈加显著;随着润滑油温度的升高,温度波动逐渐减小;当圆度误差的阶次等于球数n/2±2(n=1,2,3…)时,轴承外圈温度比不考虑圆度误差时要低,因此将圆度误差控制在特定阶次内能有效降低轴承温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轴承外圈温度的波动性与外圈圆度误差的幅值成正比,为轴承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外圈温度与沟道圆度误差阶次之间呈周期性变化,并与钢球的个数形成映射关系,当圆度误差阶次等于球数的(2 n-1)/4倍(n=1,2,3…)时,轴承外圈温度达到最高;当圆度误差阶次等于球数的n/2倍(n=1,2,3…)时,轴承外圈温度最低,这一规律可为轴承的优化提供具体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 轴承拟动力学模型 轴承沟道圆度误差 热网络法 摩擦力矩 温度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支耦合Cauer模型的逆变器中IGBT模块结温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庆 杜明星 +2 位作者 胡经纬 尹金良 董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1-439,共9页
在严苛工况下,应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系统逆变器中的IGBT模块极易老化,进而在焊料层中形成空洞,而芯片材料的热物性也会因高温而发生变化,两者结合将大幅影响耦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此,在热耦合效应下,对焊料层空洞和芯片热效应对芯片... 在严苛工况下,应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系统逆变器中的IGBT模块极易老化,进而在焊料层中形成空洞,而芯片材料的热物性也会因高温而发生变化,两者结合将大幅影响耦合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此,在热耦合效应下,对焊料层空洞和芯片热效应对芯片结温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同时考虑IGBT芯片焊料层空洞损伤和芯片材料热效应的改进双支耦合Cauer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空洞率对IGBT模块热特性的影响,并给出含有空洞时焊料层热阻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IGBT模块芯片热参数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建立芯片热阻-温度的函数模型。最终,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改进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IGBT模块的结温预测精度,增强了光伏发电和风电系统中逆变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IGBT模块 结温 热物性 焊料层空洞 Cauer热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地铁隧道渗漏水病害智能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乐 沈晨雨 +2 位作者 杜江波 王耀东 王尧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120,共5页
为了准确、高效检测出隧道渗漏水病害,本文提出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图像数据,采用结合MobileNet V2的U-Net模型进行地铁隧道渗漏水病害智能识别的方法。结合MobileNet V2的U-Net模型既继承了MobileNet V2的轻量化优势,又保留了U-Net... 为了准确、高效检测出隧道渗漏水病害,本文提出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图像数据,采用结合MobileNet V2的U-Net模型进行地铁隧道渗漏水病害智能识别的方法。结合MobileNet V2的U-Net模型既继承了MobileNet V2的轻量化优势,又保留了U-Net在小样本数据集上良好的分割功能。将从我国南方一地铁隧道内采集到的878张红外热成像图作为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分割标注预处理后,建立标签为地铁隧道渗漏水的数据集。将数据集按9∶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本文方法进行渗漏水病害识别。结果表明: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同时,计算参数量仅为原来的1/18,大幅降低了运算量;对小面积点状、中等面积条状和大面积复杂形状三类隧道渗漏水病害均有较好的识别效果;渗漏水区域和周围暗角均为蓝色时,采用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比较容易受到暗角区域影响,而采用本文方法可以较准确识别渗漏水区域,说明本文方法识别效果优于传统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智能识别技术 红外热成像 渗漏水病害 神经网络 语义分割 模型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