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tenuation-type and failure-type curve models o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ed clay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春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2047-2053,共7页
Based on dynamic triaxial test results of saturated soft clay, similarities of variations betwee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arr's equation on accumulated deformat... Based on dynamic triaxial test results of saturated soft clay, similarities of variations betwee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arr's equation on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was modified to create an attenuation-type curve model o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ion clay. In this model, dynamic strength was introduced and a new parameter called equivalent dynamic stress level was added. Besides,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variations between failure-type and attenuatiun-type curves, a failure-type curve model was created o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ion clay. Two models can take cycle number, coupling of static and dynamic deviator stress, and consolidation way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odels are verified by test resul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more than 0.98 for optimization of test results based on the two models, and there i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optimized and test curves, which shows that the two models are suitable to predict variations of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ases and consolidation ways. In order to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it is suggested that loading cases and consolidation way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in-situ conditions when dynamic triaxial test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stants in th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ion clay equivalent dynamic stress level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model attenuation-type curve failure-type cur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效应下海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家全 和玉 +1 位作者 林志南 唐毅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针对温度对海砂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不足,在现有的GDS动三轴试验系统中增添JULABO温度模块,开展考虑温度效应的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探究了温度和动应力幅值对广西北部湾海砂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及动孔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北... 针对温度对海砂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不足,在现有的GDS动三轴试验系统中增添JULABO温度模块,开展考虑温度效应的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探究了温度和动应力幅值对广西北部湾海砂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及动孔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北部湾海砂的累积塑性应变曲线整体呈现破坏型发展趋势,升温引起北部湾海砂的应变累积速率加快,在动应力幅值较大时,升温引起北部湾海砂的累积塑性应变明显增加,在循环加载后期发生液化;在升温条件下,温度对北部湾海砂孔压发展有显著影响,海砂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循环活动性,且液化程度加重;北部湾海砂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出现刚度软化现象,温度升高可以降低北部湾海砂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幂函数能较好地描述北部湾海砂动弹性模量Ed与轴向累积应变ε_(d)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温度下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的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北部湾海砂在不同温度下的动弹性模量。研究成果为考虑温度效应下海砂作为填料的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海砂 温度效应 动弹性模量 孔压模型 温控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地基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3
作者 高盟 李佳文 李丹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5D有限元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双线列车荷载程序,将荷载施加于以Euler梁模拟的轨道,对双线及单线列车4种运行工况下轨道中心和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双线列车荷载所致叠加效应,振动波叠加增大,轨道中心竖向加速度和位移相较单线工况下增大约1倍,在距离轨道中心1 m处出现位移幅值;单线与双线工况下饱和地基均在距离轨道中心10 m范围内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段,10 m以内振动衰减较快,10 m以外振动衰减较慢;双线工况下超静孔压幅值相较单线工况增大约1倍;不同工况下超静孔压随深度变化均为先急剧增大,随后快速减小,再缓慢消散,其在1.5 m深度处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线列车 饱和地基 2.5D有限元 振动响应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土黏性对液化与循环软化特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董林 陈强 +3 位作者 夏坤 李彦苍 李燕 王晓磊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8-237,共10页
为研究软黏土循环软化与粉土液化的特性差异,包括黏性(可塑性)对饱和细粒土动强度及孔压特性的影响,以及孔压对土体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趋势。选取邯郸市一种典型粉土与两种粉质黏土,并对粉土添加不同含量蒙脱石黏粒,开展均等固结动三轴... 为研究软黏土循环软化与粉土液化的特性差异,包括黏性(可塑性)对饱和细粒土动强度及孔压特性的影响,以及孔压对土体动模量阻尼比的影响趋势。选取邯郸市一种典型粉土与两种粉质黏土,并对粉土添加不同含量蒙脱石黏粒,开展均等固结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粉土试样(FT)表现出典型的液化试验现象,孔压比能够达到1.0,且孔压比超过0.6后,动应力大幅衰减,滞回圈逐渐变水平。粉土添加5%、10%、15%、20%黏粒试样孔压比均超过0.8,动应力和滞回圈与粉土现象类似。粉质黏土峰值孔压不能达到围压,孔压比低于0.7,孔压波动幅度大,动应力衰减缓慢,滞回圈形态饱满。保持等干密度对粉土添加黏粒,动强度先降再升,粉质黏土强度显著高于粉土。随黏性增强,双幅应变为5%时的振次孔压比逐渐降低。5组粉土模量比随孔压上升快速下降,且均在孔压比达到0.8后,模量接近0并趋于平缓。在相同的应变水平下,两组粉质黏土模量比整体高于5组粉土。黏性最强的粉质黏土(FN1)阻尼比随孔压上升而一直上升,其他试样阻尼比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粉土试样(FT)液化时阻尼比接近0。土样黏性越强,双幅应变为5%时振次阻尼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细粒土 黏性(可塑性) 动三轴试验 孔隙水压力 动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变围压条件下粉土路基填料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5
作者 陈有为 冷伍明 +4 位作者 徐方 张期树 董俊利 聂如松 杨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5-635,共11页
新型预应力路基通过施加水平预应力,改善路基土的围压状态,可达到路基加固或路基病害整治的目的。为探究水平预应力对粉土路基填料回弹特性的影响,开展同一试样分级变围压的系列循环动三轴试验,研究该条件下粉土填料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 新型预应力路基通过施加水平预应力,改善路基土的围压状态,可达到路基加固或路基病害整治的目的。为探究水平预应力对粉土路基填料回弹特性的影响,开展同一试样分级变围压的系列循环动三轴试验,研究该条件下粉土填料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回弹模量经验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分级增大围压不仅可提高粉土填料的回弹模量,还可改善试样的应力状态,使原本常围压下呈塑性破坏的试样最终转变为弹性稳定状态。每次分级增长围压均会引起试样回弹模量的瞬时骤增,而后其值随动荷载作用振次逐步趋于稳定。分级变围压的振次间隔会影响试样回弹模量的稳定值,且振次间隔越小,试样回弹模量的稳定值越高。就稳定型试样而言,低动应力水平下增大围压引起的试样回弹模量增幅大于高动应力水平的试验工况。分级增大围压对试样回弹模量的增益效应并不能补偿含水率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改进现有回弹模量预测模型,提出了综合考虑路基土动应力状态和应力历史的回弹模量预测模型,并对分级变围压加载下稳定试样的回弹模量进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水平预应力加固路基的效果和机制提供参考,同时对预应力路基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路基填料 回弹模量 分阶段变围压 动三轴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剪应力下饱和珊瑚砂的液化特性
6
作者 秦悠 杜歆宇 +2 位作者 马维嘉 吴琪 陈国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4,209,共9页
因海洋环境特殊,珊瑚砂在斜坡等地质条件下受地震或波浪作用时应力复杂。为探究初始静剪应力水平对饱和珊瑚砂液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循环三轴仪对不同相对密度D_(r)的珊瑚砂开展系列循环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珊瑚砂的轴向应变ε_(a... 因海洋环境特殊,珊瑚砂在斜坡等地质条件下受地震或波浪作用时应力复杂。为探究初始静剪应力水平对饱和珊瑚砂液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循环三轴仪对不同相对密度D_(r)的珊瑚砂开展系列循环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珊瑚砂的轴向应变ε_(a)主要表现为循环流动变形和塑性累积变形2种模式。初始剪应力抑制超静孔压u_(e)的发展,而ε_(a)=2.5%对应的超静孔压u_(e2.5%)对循环应力比CSR不敏感,建立了基于固结比K_(c)和D_(r)的饱和珊瑚砂u_(e2.5%)的经验公式。提出了考虑K_(c)影响的应力参数CSR/K_(c)^(1.5),发现在相同D_(r)下,CSR/K_(c)^(1.5)与达到ε_(a)=2.5%所需循环次数呈负幂函数关系。此外,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初始剪应力下超静孔压比随循环比增长的应力孔压模型。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初始静剪应力对饱和珊瑚砂液化特性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海洋基础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珊瑚砂 初始剪应力 固结比 相对密度 动三轴试验 超静孔压 轴向应变 抗液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石墨尾矿液化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赵浩男 孙静 +2 位作者 周婷 陈浩 王润泽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尾矿坝是一种高势能危险源,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液化致使坝体失稳溃坝,影响尾矿坝的使用安全。采用动三轴试验方法,以黑龙江省鸡西市石墨尾矿为对象,研究三种循环应力比(CSR)下细粒含量(F_(c))对石墨尾矿液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应用Ishibash... 尾矿坝是一种高势能危险源,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液化致使坝体失稳溃坝,影响尾矿坝的使用安全。采用动三轴试验方法,以黑龙江省鸡西市石墨尾矿为对象,研究三种循环应力比(CSR)下细粒含量(F_(c))对石墨尾矿液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应用Ishibashi孔压模型对孔压增长过程进行模拟;同时研究固结比、围压以及饱和度对石墨尾矿液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细粒含量的增加,石墨尾矿的抵抗变形能力提高,孔压增长速率减慢,抗液化能力增强;随着CSR的增大,石墨尾矿的抵抗变形能力降低,孔压增长速率加快,抗液化能力减弱;Ishibashi孔压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石墨尾矿液化过程中孔压的发展,对于不同细粒含量下的石墨尾矿非常适用。结果还表明,随着固结比及围压的增加,石墨尾矿的液化将逐渐被抑制,使其抗液化能力增强;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可促进石墨尾矿的液化,使其抗液化能力减弱;CSR越小,各种因素对液化特性的影响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石墨尾矿坝的液化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试验 石墨尾矿 细粒含量 液化特性 孔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荷载作用下防波堤地基土动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治朋 李一良 张宇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6-190,共5页
通过模拟波浪荷载,对防波堤地基土做了等压固结不排水动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得出,循环剪应力比与破坏振次可用幂函数拟合,但拟合参数不是常数,与土类和围压有关;土体在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会不断增加,但始终没有达到初始的围压数值,达到... 通过模拟波浪荷载,对防波堤地基土做了等压固结不排水动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得出,循环剪应力比与破坏振次可用幂函数拟合,但拟合参数不是常数,与土类和围压有关;土体在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会不断增加,但始终没有达到初始的围压数值,达到破坏标准时,约为初始围压的60%~80%;动孔压比与振次比关系可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拟合参数不是常数,与土性有关;3种土的动应变发展模式不同,粉质黏土的压应变一直大于拉应变,粉土是压应变与拉应变基本同时发展,砂土则在开始一段时间,轴向应变很小,压应变小于拉应变,中后期,轴向应变迅速增长,压应变逐渐超过了拉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荷载 动三轴试验 动强度 振次 孔隙水压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荷载作用下频率比对砂土动力响应的影响
9
作者 张艳 贾敏才 +1 位作者 蒋明镜 谢志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748,共11页
海上风机在运行过程中风荷载与波浪荷载频率耦合作用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不容忽略,为了探究这种影响,采用多向循环动单剪系统(VDDCSS)对砂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分析了双向剪切频率比f_(r)对砂土动应变、动孔压比以及动强度的影响。... 海上风机在运行过程中风荷载与波浪荷载频率耦合作用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不容忽略,为了探究这种影响,采用多向循环动单剪系统(VDDCSS)对砂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分析了双向剪切频率比f_(r)对砂土动应变、动孔压比以及动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剪应变发展受双向频率耦合及应力组合效应的影响。循环应力比(C_(SR))为0.15时,双向频率耦合效应大于应力组合作用;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C_(SR)=0.20或0.25),频率耦合效应和应力组合作用均得到了加强。在低应力水平时,破坏试样的孔压曲线呈“上凹型”且频率比对试样孔压发展影响不大。而随着应力水平增加(C_(SR)=0.20或0.25),孔压最终值u_(max)随之增大。除f_(r)=1.00与10.00对应试样外,土体动强度随f_(r)与C_(SR)值增大而减少。f_(r)=5.00对应试样应变大、孔压值高、强度低的原因与此比值下土体受双向频率耦合与应力组合的叠加效果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单剪 频率比 动应变 动孔压 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对粉土海床中单桩横向承载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汪明元 孙吉主 +1 位作者 王勇 杨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89-193,共5页
在较大的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单桩会出现承载力降低、甚至失稳现象。利用GDS三轴仪对杭州湾重塑海相粉土进行了静三轴、动三轴和循环后静三轴不排水剪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对循环后粉土变形和不排水强度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动孔压... 在较大的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单桩会出现承载力降低、甚至失稳现象。利用GDS三轴仪对杭州湾重塑海相粉土进行了静三轴、动三轴和循环后静三轴不排水剪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对循环后粉土变形和不排水强度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动孔压比与循环应力比和循环次数、动孔压比与循环后不排水强度比及割线模量比的经验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波浪荷载在海床深度方向的剪应力比分布,得到了桩侧粉土刚度和强度的衰减比深度分布,计算了波浪荷载对单桩横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在本算例条件下,波浪荷载对粉土海床的强度和刚度弱化随深度急剧衰减,影响深度约40 m,海床浅部约5 m深度有液化现象,循环荷载后桩身的刚性反应增强、位移和反弯点深度增加,弯矩和侧压力减小,总的横向承载力降低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应力比 动孔压比 不排水强度 割线模量 横向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层状饱和无粘性土动孔压发展模式研究
11
作者 金丹丹 施展 +1 位作者 王炳辉 张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49,共8页
为揭示饱和无黏性土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孔压发展模式及其受土层条件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制的冲击荷载加载台装置,开展了不同土层条件层状饱和土冲击试验,对动孔压发展特征及土体沉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无粘性饱和... 为揭示饱和无黏性土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孔压发展模式及其受土层条件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制的冲击荷载加载台装置,开展了不同土层条件层状饱和土冲击试验,对动孔压发展特征及土体沉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无粘性饱和土体动孔压发展呈明显两阶段,即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阶段,其中稳态响应阶段动孔压发展又经历缓慢下降及快速下降两过程。单层土情形下,饱和砂土在冲击荷载后动孔压发生骤增,随着粒径的增大,动孔压峰值越大,但其消散用时则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双层土情形下,动孔压稳态响应阶段因上下土层渗透系数变化,在其下层土动孔压下降过程产生明显变化;当含有相对弱透水夹层时,受弱透水层影响,各测点动孔压下降段几乎在同一时刻均出现明显转折平台,使其下降的速率明显变小,且该现象弱透水层以上土体较其下部土体更为显著;含夹层时,试验过程出现明显非均匀分布的“水膜”,最大厚度可达2 cm左右。同时,每次冲击荷载下均伴随明显的土体沉降,随着冲击次数增加,土层沉降变化量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饱和层状砂土 弱透水夹层 动孔压 土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序列对砂土液化场地条件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金宇 王伟 +3 位作者 王浩宇 齐亚坤 张晓庆 赵梦瑶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5,共9页
地震序列作用下砂土液化和再液化趋势研究,对于工程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振动台试验,分析模拟地震序列作用下多次液化后场地条件的变化情况。基于试验过程中各类传感器的采集记录,结合轻型动力触探测试和液化前后... 地震序列作用下砂土液化和再液化趋势研究,对于工程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振动台试验,分析模拟地震序列作用下多次液化后场地条件的变化情况。基于试验过程中各类传感器的采集记录,结合轻型动力触探测试和液化前后的土工试验数据,得到场地模型土层振动液化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加速度、土壤含水率和土体相对密实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地震序列作用下,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相同深度的砂土密实度显著增加,增量逐渐变小,孔压增量逐渐降低;而不同深度的砂土密实度和孔压增量由深部到浅部逐渐降低,导致深部砂土的液化势显著低于浅部砂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砂土液化 密实度 孔隙水压力 轻型动力触探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段循环荷载下海洋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13
作者 孙淼军 闻怡玲 +3 位作者 单治钢 王威 吴帅峰 胡敏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6-91,共6页
为探究海洋土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影响因素,采取原状黄海海洋黏土,利用GCTS动三轴试验系统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探讨偏应力水平、动应力幅值和动荷载频率对海洋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和动孔压的影响规律,分析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特征。试验结... 为探究海洋土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影响因素,采取原状黄海海洋黏土,利用GCTS动三轴试验系统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探讨偏应力水平、动应力幅值和动荷载频率对海洋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和动孔压的影响规律,分析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海洋黏土的动应变随偏应力水平提高和动应力幅值增大而增大,且具有显著的频率效应,低频段动荷载(0.02~0.1 Hz)引起的动应变累积量高于高频段动荷载(1~10 Hz)的应变累积量;在低频段动荷载作用下,土样内超静动孔压显著上升,而在高频段下,动孔压的累积变化量很小;土样的动剪切模量对动荷载的频率反应不十分明显,仅在低频段,动剪切模量会随动荷载频率的提高略有下降,但是会随动应力幅值增加而显著提高,随偏应力水平提高而显著下降;土样的阻尼比对动荷载频率也很敏感,在低频段,阻尼比随频率的增大而降低,在0.1 Hz时的阻尼比最低;在高频段,土样的阻尼比随动荷载频率增加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可达到1倍以上;阻尼比会随动应力幅值增长而略有减小,随偏应力水平提高而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黏土 动应力应变 孔压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频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基坑典型区域不同含水率土体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华 官宸慧 刘路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为了研究黄土地区基坑稳定性受含水率与应力路径影响的规律,针对基坑3个典型区域施工时土体实际受力情况,考虑黄土在不同含水率下强度差异明显的特性,选取具有代表性含水率的黄土进行3种应力路径下的加载、卸载试验,并进行对比研究。对... 为了研究黄土地区基坑稳定性受含水率与应力路径影响的规律,针对基坑3个典型区域施工时土体实际受力情况,考虑黄土在不同含水率下强度差异明显的特性,选取具有代表性含水率的黄土进行3种应力路径下的加载、卸载试验,并进行对比研究。对比3类应力-应变曲线的偏应力峰值发现,黄土抵抗加载的能力>抵抗轴向卸载的能力>抵抗侧向卸载的能力;对比强度指标得出,含水率在26%及以上时,试样强度大幅下降,并且两者为指数函数关系;饱和试样的孔压在卸载前期为负值,采用Logistic函数得到的孔压与轴向应变的关系可以反映该现象;3种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均符合双曲线关系,根据该关系可得初始切线模量的经验公式,进而推导出变形模量。试验结果得出的规律和参数取值可为黄土地区基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基坑 含水率 土体强度 孔隙水压力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振动试验的深埋砂层液化研究
15
作者 彭文明 夏勇 张雪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38,共6页
砂层地震液化的判别经验一般在10~20 m深度范围内,基于离心振动试验研究30~40 m埋深砂层是否地震液化的问题。用密度较大的钢球堆积体模拟上覆土层,进行埋深15 m和25 m这2种情况下砂层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研究深部12.8 m厚砂层在地震作用... 砂层地震液化的判别经验一般在10~20 m深度范围内,基于离心振动试验研究30~40 m埋深砂层是否地震液化的问题。用密度较大的钢球堆积体模拟上覆土层,进行埋深15 m和25 m这2种情况下砂层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研究深部12.8 m厚砂层在地震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并进行液化判别。试验表明,2种埋深条件下砂土超静孔隙水压力比均<1,未发现砂土液化现象。通过对比,砂土中各测点初始孔隙水压力和试验过程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随着上覆厚度增加而逐渐变大,但超静孔压比随着上覆厚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表明砂层埋深对抗液化能力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砂层 地震动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 液化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击实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陈存礼 杨鹏 何军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51-1556,共6页
通过进行不同固结条件下饱和击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击实黄土的动模量、阻尼比、动强度、动孔压及抗液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击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模型中参数起始动剪切模量和最大动应力与轴向固结应... 通过进行不同固结条件下饱和击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击实黄土的动模量、阻尼比、动强度、动孔压及抗液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击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模型中参数起始动剪切模量和最大动应力与轴向固结应力间均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且可以对不同固结应力状态归一,固结围压和固结比对阻尼比的影响较小。动剪应力比随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减小,随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固结围压、固结比以及动应力皆对动孔压比(u/σm)与振次比关系有显著的影响,而动孔压与破坏时动孔压之比与振次比关系只受固结围压变化的影响,基本上不受固结比和动应力变化的影响,可以用幂函数关系来模拟;在均压固结条件下,当破坏振次小于等于30时,饱和击实黄土不会产生液化,而当破坏振次较大(动应力较小)时可以产生液化;在偏压固结条件下不会产生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击实黄土 动三轴试验 动模量 动强度 动孔压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频率对饱和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17
作者 郑刚 霍海峰 +1 位作者 雷华阳 张立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了解振动频率对饱和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针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典型黏土做了一系列原状土与重塑土的动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原状土变形曲线由破坏型向发展型再向渐稳型过渡,重塑土变形曲线多为直线型.对4种动变形曲线定义... 为了了解振动频率对饱和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针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典型黏土做了一系列原状土与重塑土的动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原状土变形曲线由破坏型向发展型再向渐稳型过渡,重塑土变形曲线多为直线型.对4种动变形曲线定义了不同的破坏标准,发现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软黏土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先提高,之后增长幅度减小.频率越低,原状土的孔压升高越快;但振动频率对于重塑土孔压发展影响较小,原状土的界限孔压比低于重塑土.振动频率越低,原状土的动弹性模量软化指数下降得越快,并最终稳定在界限软化指数;不同振动频率下,重塑土软化指数的发展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频率 动强度 动孔压 动弹性模量 软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粉土液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茜 郑西来 +2 位作者 刘红军 王继纲 董淑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在野外自然地理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黄河地区可液化场地粉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动三轴和振动柱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并模拟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孔压响应及抗液化强度,得出了液化破坏标准,提出了... 在野外自然地理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黄河地区可液化场地粉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动三轴和振动柱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并模拟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孔压响应及抗液化强度,得出了液化破坏标准,提出了原状粉土的振动孔压上升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粉砂、粉土、粉质粘土、粘土达到相同剪应变所需的动剪应力也依次增加;粉土孔压比0.68、粉砂土孔压比0.87作为液化破坏开始的标志;粉土发生液化所需的循环应力比大于砂土。这些研究为以后建立适合本地区的饱和地基土地震破坏判别方法提供了参数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粉土液化 循环三轴试验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砂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权民 李刚 +2 位作者 陈正汉 曹继东 方祥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28-1632,共5页
为了探讨厦门砂土的动力特性,对厦门金秋豪园场地的中粗砂和细粉砂做了一系列振动三轴试验,并对同一场地的含泥中砂做了4个共振柱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中粗砂与细粉砂的液化曲线和动本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动孔压模型,得到了含泥中... 为了探讨厦门砂土的动力特性,对厦门金秋豪园场地的中粗砂和细粉砂做了一系列振动三轴试验,并对同一场地的含泥中砂做了4个共振柱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中粗砂与细粉砂的液化曲线和动本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动孔压模型,得到了含泥中砂在小应变条件下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曲线 动本构关系 动孔压 共振柱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粉土孔隙水压力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曾长女 刘汉龙 +1 位作者 丰土根 高玉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63-1966,共4页
采用多功能静动液压剪切仪进行了室内动力循环试验,研究了饱和重塑粉质土孔压变化规律。其特殊之处在于试验是在达到液化标准后继续施加动荷载直至孔压平稳为止。这个过程模拟了液化后严重破坏情况以及孔压发展的完整过程。研究发现,粉... 采用多功能静动液压剪切仪进行了室内动力循环试验,研究了饱和重塑粉质土孔压变化规律。其特殊之处在于试验是在达到液化标准后继续施加动荷载直至孔压平稳为止。这个过程模拟了液化后严重破坏情况以及孔压发展的完整过程。研究发现,粉质土孔压可以用一个改进的指数形式来描述。该表达式能拟合较多的前人研究孔压成果,而且弥补了前人研究成果中可能出现的极限孔压比围压大的缺陷。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都表明该表达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孔隙水压力 模型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