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亭子口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坝下水温节律研究
1
作者 张旭 脱友才 +3 位作者 王刚 王耀雄 贾云霄 黄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2,94,共11页
为探究大型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出库水温在坝下河道的演化规律,以亭子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2023年对水库坝前水温及下泄水温开展了高频原型观测。结果表明:①亭子口水库为季节分层型水库,夏季分层现象显著,7~9月出现稳定双温跃... 为探究大型水库坝前水温分层结构及出库水温在坝下河道的演化规律,以亭子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2023年对水库坝前水温及下泄水温开展了高频原型观测。结果表明:①亭子口水库为季节分层型水库,夏季分层现象显著,7~9月出现稳定双温跃层现象,2021年秋季入库流量的剧增加强了水体的垂向混掺,显著破坏水体热分层结构;②表层水温日变幅主要受气温影响,深层水体水温日变幅主要受温跃层内波影响,出流日调节引起的温跃层内波导致最大日变幅位置向深水处移动;③温跃层深度随季节发生变化,温跃层厚度变化趋势与深度相反,表层水温与分层稳定性指数(SI)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④亭子口水库运行后下泄水温及坝下苍溪水文站水温在4~6月表现出明显“滞温”现象,其余月份表现出“滞冷”现象,苍溪水文站水温较气温变化滞后约44 d,到达特征水温18℃时间较天然过程延迟16 d;⑤苍溪航电枢纽成库后减缓了亭子口水库出库水流的流动,对坝下水温恢复有正效应。研究成果可为优化水库调度和分层取水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分层结构 温跃层 坝下水温 日变化 原型观测 航电枢纽工程 亭子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
2
作者 刘远财 张水锋 张毅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面板堆石坝目前已成为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坝型之一,研究不同库水模型对其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主要探讨了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自振特性的影响,并对库水可压缩性、不同库水位对面... 面板堆石坝目前已成为水利工程中的主要坝型之一,研究不同库水模型对其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主要探讨了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自振特性的影响,并对库水可压缩性、不同库水位对面板堆石坝动水压力分布规律及动力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坝体蓄水后堆石料的弹性模量增大,使面板堆石坝满库时的基频高于空库时的基频;与不考虑动水压力相比,考虑动水压力作用会降低坝体基频,但总体上不同库水模型对面板堆石坝基频的影响并不显著;库水可压缩性对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不显著;当水位较高时,不考虑动水压力计算出的坝体动力响应会产生较大误差,且随着库水位的升高,动水压力对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动水压力 动力响应 流固耦合 库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坝洪水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3
作者 谢作涛 张小峰 +1 位作者 袁晶 梅志宏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7,共9页
在已有溃坝洪水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溃坝洪水计算模型,可对洪水由库尾向坝址的传播过程、溃坝洪水向下游的推进过程、溃坝洪水漫过堤防后在下游城镇内的淹没过程进行水动力学模拟.利用所建立的溃坝洪水计算模型,对某水电站大坝溃坝洪... 在已有溃坝洪水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溃坝洪水计算模型,可对洪水由库尾向坝址的传播过程、溃坝洪水向下游的推进过程、溃坝洪水漫过堤防后在下游城镇内的淹没过程进行水动力学模拟.利用所建立的溃坝洪水计算模型,对某水电站大坝溃坝洪水在拟定的各工况下进行的坝下游洪水预测表明,溃坝历时、水库上游来流量及溃坝时不同的坝前水位是影响该模型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维非恒定水流 溃坝洪水 溃坝历时 水库上游来流量 溃坝时坝前水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梯级水库群水温累积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孝德 宋策 唐旺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水温累积影响规律,可为制定水库联合运行水温调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梯级水库群为例,基于水库与河道水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水库的水温影响特征;在不同水库联合运行期,结合水... 研究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水温累积影响规律,可为制定水库联合运行水温调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梯级水库群为例,基于水库与河道水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水库的水温影响特征;在不同水库联合运行期,结合水库运行条件与河道水温特征值的定量分析,辨别了各水库对水温累积影响贡献的差异,并探讨梯级水库水温累积效应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羊峡水库对水温的累积影响起主导作用并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李家峡水库为协同效应,公伯峡水库及其它小水库为削弱效应;多水库联合运行时,区间水库的兴建并未引起水温累积影响的明显增大,与李家峡水库单独运行期相比,在梯级末端水温累积协同效应依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梯级水库 水温 累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坝前水温统计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岳耀真 赵在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共6页
水库坝前水温是确定混凝土坝体温度场的一个最重要的边界条件,由于受坝址区的气候条件、水库的特征(库容、水深等)、水库运行方式等因素影响,水库坝前水温的分布非常复杂.本文以国内外26个已建工程的坝址气温和坝前水温的多年实测... 水库坝前水温是确定混凝土坝体温度场的一个最重要的边界条件,由于受坝址区的气候条件、水库的特征(库容、水深等)、水库运行方式等因素影响,水库坝前水温的分布非常复杂.本文以国内外26个已建工程的坝址气温和坝前水温的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水库水温统计分析的数学模型.坝前水温随时间的变化用余弦函数表示,水温沿水深的分布用指数曲线表示.根据对各工程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一套简明实用的计算水库坝前水温的公式.经验证本文公式比现行规范中水库水温的计算公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址气温 水库坝前水温 水库水温 混凝土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坝前水温预测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兰涛 雒文生 李金晶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根据丹江口水库自身特点,对丹江口水库水温结构进行判别.采用水库水温统计数学模型对水库水温进行预测。基于丹江口水库1970~1978年库水温的实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水库水温数学模型参数进行拟合。根据建立的水温模型,分析了全... 根据丹江口水库自身特点,对丹江口水库水温结构进行判别.采用水库水温统计数学模型对水库水温进行预测。基于丹江口水库1970~1978年库水温的实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水库水温数学模型参数进行拟合。根据建立的水温模型,分析了全年水温与库水深的相应关系,并用相应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最后对大坝加高后的水温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坝前水温 统计分析 预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头水库方案变化对下游梯级开发的水温累积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唐旺 周孝德 +1 位作者 宋策 袁博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2-397,共6页
梯级开发将引起河段水温累积影响,为研究龙头水库方案调整而引起的水温累积影响的新变化,以黄河上游某河段为例,基于河段上各水文站的观测资料和龙羊峡、刘家峡的实测资料,采用三维水温模型预测各梯级水库的水温分布,对比各梯级的水温... 梯级开发将引起河段水温累积影响,为研究龙头水库方案调整而引起的水温累积影响的新变化,以黄河上游某河段为例,基于河段上各水文站的观测资料和龙羊峡、刘家峡的实测资料,采用三维水温模型预测各梯级水库的水温分布,对比各梯级的水温累积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龙头水库兴建使下游水温呈现冬季升高和夏季降低的均化过程,较天然状况存在滞后性;水电站B和D对水温累积影响呈现协同增大效应,水电站F呈现削弱减小效应;在暖季龙头水库方案变化对梯级末端仍有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河段梯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梯级水库群 水温 累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面二维水动力-水温耦合模型的水库水温分布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冠 韩龙喜 常文婷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建立了考虑浮力影响的立面二维水动力-水温耦合数学模型,对温差异重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浮力流的水流结构和温度分层的形成、发展过程,利用水库物理模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再将该模型应用于一拟建水库,模拟预测了该水库建成后... 建立了考虑浮力影响的立面二维水动力-水温耦合数学模型,对温差异重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浮力流的水流结构和温度分层的形成、发展过程,利用水库物理模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再将该模型应用于一拟建水库,模拟预测了该水库建成后夏季典型条件下库区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研究了不同高程放流洞放水对库区流场、温度场及下泄水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温 浮力流 立面二维耦合模型 大坝下游 温差异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交汇河段水动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闫涛 陈立 +1 位作者 徐敏 平妍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5,共6页
以辽宁大凌河白石水库库区交汇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其水动力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库区交汇流河段水深沿程增加,过流面积沿程加大,交汇口以上干支流流速沿程增加,而交汇口以下流速呈现沿程减小的显著特征;... 以辽宁大凌河白石水库库区交汇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其水动力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库区交汇流河段水深沿程增加,过流面积沿程加大,交汇口以上干支流流速沿程增加,而交汇口以下流速呈现沿程减小的显著特征;在入汇口下游的支流同侧必然存在回流区,随着汇流比的增加,回流区范围增大;坝前水位升高时,交汇区内流速绝对值减小,沿程变化率减小,主流线弯曲程度加大,回流区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交汇流河段 水动力特性 模型试验 坝前水位 流速衰减 白石水库 大凌河—牤牛河交汇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石坝垫层材料的冻胀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琳琳 徐学燕 +1 位作者 李鹏飞 闫自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7-351,共5页
为研究寒冷地区堆石坝垫层材料的冻胀性能,对不同粉粘粒含量(质量分数)、不同含水率(质量分数)的堆石坝垫层材料进行了不同冻结温度、不同冻结速率的冻胀试验.结果表明:冻结温度越低,垫层材料的冻胀量越小,在冻结温度为-3^-7℃时,冻胀... 为研究寒冷地区堆石坝垫层材料的冻胀性能,对不同粉粘粒含量(质量分数)、不同含水率(质量分数)的堆石坝垫层材料进行了不同冻结温度、不同冻结速率的冻胀试验.结果表明:冻结温度越低,垫层材料的冻胀量越小,在冻结温度为-3^-7℃时,冻胀量变化最为显著;垫层材料冻胀量随粉粘粒含量和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冻结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趋势近似线性;在相同粉粘粒含量下,高含水率试样冻胀发展迅速,且发展过程较长.含水率9.0%粉粘粒含量12%或含水率7.5%和9.0%粉粘粒含量15%的垫层材料冻胀级别均为弱冻胀,因此建议工程中选用粉粘粒含量小于12%且含水量小于9.0%的材料作为堆石坝垫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垫层材料 冻胀量 冻结温度 冻结速率 粉粘粒含量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骤降对高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阳 余莲 +1 位作者 王瑞骏 程金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167-173,共7页
为研究库水位骤降对于高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的影响规律,通过系统分析与比较,选择了面板与坝体材料的本构模型以及二者之间的接触面模型,分析提出了大坝施工加载及蓄水过程的模拟方法以及面板脱空的模拟方法。以某面板堆石坝为例,按照不... 为研究库水位骤降对于高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的影响规律,通过系统分析与比较,选择了面板与坝体材料的本构模型以及二者之间的接触面模型,分析提出了大坝施工加载及蓄水过程的模拟方法以及面板脱空的模拟方法。以某面板堆石坝为例,按照不同的库水位骤降速度与骤降幅度制定4种方案,分别进行大坝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以及脱空模拟。然后通过对比分析4种计算方案的计算结果,系统总结库水位骤降速度与骤降幅度对面板堆石坝面板应力变形及面板脱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库水位下降幅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水位下降速度的减小,面板的脱空值有所减小;在库水位下降速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水位下降幅度的减小,面板的脱空值也相应减小。因此,在实际面板堆石坝工程中,需要控制库水位的骤降速度与骤降幅度,以防止面板脱空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库水位骤降 面板脱空 有限元法 应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溪水库面板堆石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蔚 吉顺文 黄君宝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89,共3页
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珊溪水库大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面板和坝体动位移反应、加速度反应和动应力等,并对坝基覆盖层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烈度为7度时,珊溪水库大坝震陷率... 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珊溪水库大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面板和坝体动位移反应、加速度反应和动应力等,并对坝基覆盖层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烈度为7度时,珊溪水库大坝震陷率较小,坝基不会发生地震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盖层 动力响应 动孔隙水压力 地震液化 震陷率 面板堆石坝 珊溪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坝前水温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德水 任小凤 +1 位作者 李树森 杨志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78,80,共3页
根据小浪底水库自身特点对水温分层类型进行了判别,认为其水温分层为稳定分层。采用水库水温统计数学模型对水温进行了模拟,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当年11月至翌年3月,水温总体上呈垂向均匀分布;从4月至10月(... 根据小浪底水库自身特点对水温分层类型进行了判别,认为其水温分层为稳定分层。采用水库水温统计数学模型对水温进行了模拟,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当年11月至翌年3月,水温总体上呈垂向均匀分布;从4月至10月(升温期到降温初期),水温呈分层状态,热量从表层向下传递,温跃层厚度为5~15 m;水库下层水温年内变幅较上层小,且上层升温幅度大于下层,下层水温的年内变化较上层有明显的滞后;0~50 m水深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年平均水温的相对误差在-0.6%~0.6%之间,水温年变幅的相对误差在-4.5%~4.1%之间,水温年内变化相位的相对误差在-1.3%~1.3%之间,表明计算值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水温模型 坝前水温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沟后水库溃坝原因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君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4,共14页
沟后坝于1993年溃决。在国际坝工历史上高于70m、在海拔3280m以上的面板砂砾坝溃决还是首例。本文概括介绍了该坝工程情况、坝的运行性态及溃决的原因。还对坝的破坏机理作了分析和讨论,并总结了该坝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 沟后坝于1993年溃决。在国际坝工历史上高于70m、在海拔3280m以上的面板砂砾坝溃决还是首例。本文概括介绍了该坝工程情况、坝的运行性态及溃决的原因。还对坝的破坏机理作了分析和讨论,并总结了该坝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主要教训。文末就面板砂砾坝的有关安全技术提出了意见,这对未来的坝工将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溃坝 滑坡 面板坝 砂砾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石口水库坝肩式溢洪道的设计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海滨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为了解决溢洪道开挖量大、工程造价高、结构变形复杂、出口消能工对下游地基条件要求高等难题,小石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了坝肩式溢洪道。与传统布置模式相比,坝肩式溢洪道具有枢纽结构布置紧凑,工程规模小、造价低等优点。与在... 为了解决溢洪道开挖量大、工程造价高、结构变形复杂、出口消能工对下游地基条件要求高等难题,小石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了坝肩式溢洪道。与传统布置模式相比,坝肩式溢洪道具有枢纽结构布置紧凑,工程规模小、造价低等优点。与在堆石体上直接设置溢洪道相比,坝肩式溢洪道地基稳定可靠,可以避免复杂的结构变形问题,并允许通过较大的单宽流量。因此,在地形和岩石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坝肩式溢洪道布置型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利枢纽 坝肩式溢洪道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岸坡趾板 小石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树桥水库面板堆石坝加固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界雄 王秘学 周晓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5-88,共4页
株树桥水库1990年蓄水后,大坝出现渗漏,且逐年严重。为弄清其原因,从1995年8月起,对大坝采用水下查勘、物探、钻孔等方法查漏,均未取得成效。1999年又采用水下彩色电视对大坝渗漏作进一步详查,发现是由于坝体不均匀变形和止水缺陷导致... 株树桥水库1990年蓄水后,大坝出现渗漏,且逐年严重。为弄清其原因,从1995年8月起,对大坝采用水下查勘、物探、钻孔等方法查漏,均未取得成效。1999年又采用水下彩色电视对大坝渗漏作进一步详查,发现是由于坝体不均匀变形和止水缺陷导致两岸周边缝及垂直止水失效所致。针对检查情况提出抢险处理措施,并根据大坝结构受力特点,对大坝进行了加固处理。目前渗漏量稳定在10 L/s以内,运行状态良好。通过对大坝结构破坏机理、渗漏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总结了株树桥面板坝破坏的原因与加固的经验,以期对我国其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有所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止水系统 垫层 过渡层 株树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面板缺陷下面板堆石坝渗透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为研究不同面板缺陷联合库水位变动(库水位高程、库水位骤降速率、缺陷高程、缺陷尺寸)对面板堆石坝渗透稳定性的影响,以浙江省临海市某面板堆石坝为例,利用岩土软件Geostudio的Seep/w与Slope/w模块对含不同缺陷及不同库水位情况下的面... 为研究不同面板缺陷联合库水位变动(库水位高程、库水位骤降速率、缺陷高程、缺陷尺寸)对面板堆石坝渗透稳定性的影响,以浙江省临海市某面板堆石坝为例,利用岩土软件Geostudio的Seep/w与Slope/w模块对含不同缺陷及不同库水位情况下的面板堆石坝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渗漏量、面板后浸润线高程及上下游坝坡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高程越高,面板坝坝后浸润线高程越高,坝体的渗漏量越大,上游坝坡安全系数越大,下游坝坡安全系数越小;当库水位高程低于缺陷高程时,完整面板坝与含缺陷面板坝的渗透稳定特性一致,当库水位高程大于缺陷高程时,库水位水平越高,面板坝后的浸润线高程越高,同时渗漏量也越大;库水位骤降下面板坝内部浸润线呈现先疏后密的规律,在库水位骤降经过缺陷高程时,坝体内部浸润线有个突然下降的过程;一旦面板发生缺陷,面板坝后的浸润线及渗漏量会出现较大的增长,安全系数下降幅度也较大,缺陷高程越高,面板坝后浸润线高程及渗漏量越大,安全系数也越小;缺陷尺寸越大,面板后的浸润线高程及渗漏量也越大,安全系数越小,但变化幅度较小,同时,上游坝坡的安全系数整体上要大于下游坝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缺陷 库水位变动 面板堆石坝 渗透稳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井沟水库副坝上游汇水导流至主坝下游的可行性论证与效益分析
18
作者 何本才 苏艾丽 +3 位作者 何牧 高丹 沃琳红 张立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3-57,78,共6页
论证了从小井沟水库副坝上游汇水导流至主坝下游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了该方案的环境效益与供水水质保证效益。结果表明,从小井沟水库副坝上游汇水导流至主坝下游的项目,技术上可行,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可显著提高... 论证了从小井沟水库副坝上游汇水导流至主坝下游方案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了该方案的环境效益与供水水质保证效益。结果表明,从小井沟水库副坝上游汇水导流至主坝下游的项目,技术上可行,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可显著提高城市供水取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 副坝上游 主坝下游 水下管道 城市供水 效益分析 可行性研究 小井沟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