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 conversion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by electro-, photoand plasma catalysis under mild operating conditions(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an emerging area to achieve carbon circularity by producing chemi...CO_(2) conversion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by electro-, photoand plasma catalysis under mild operating conditions(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an emerging area to achieve carbon circularity by producing chemicals and fuels using directly renewable energy. Among all CO_(2) conversion approaches, the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_(2) is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capable of achieving high productivity(i.e. high current densities) at large scale, especially for producing carbon monoxide(CO), but with many examples showing selectivity to C_(2) carbon products.展开更多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信号通路机制是一个广泛受关注的领域,本研究为该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生成知识图谱,检索日期为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结果中国和美国...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信号通路机制是一个广泛受关注的领域,本研究为该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生成知识图谱,检索日期为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结果中国和美国发表的文章占比位居前列,分别占43.85%和18.15%。文章发表位居前2位的机构是中山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之间的合作有一定的地域性,作者团队间彼此存在一定的合作,但以疏散团队为主。关键词分析表明过去老鼠实验是研究热门,而蛋白质和星形胶质细胞成为新热点。结论NPP领域中信号通路的深化研究是主流的趋势,而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的研究方向,干细胞疗法和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细胞外载体/外泌体为潜在治疗手段。展开更多
快速城镇化与极端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遭受超设防标准灾害性事件冲击的频率不断增加。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韧性社区研究对提升当前风险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86-...快速城镇化与极端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遭受超设防标准灾害性事件冲击的频率不断增加。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韧性社区研究对提升当前风险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86-2022年1023篇韧性社区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及突现词等分析,针对韧性社区领域进行了研究回顾与展望。研究发现,当前韧性社区研究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是在研究理论的支撑性、评价方法的集成性、前沿分支的丰富性等仍待进一步提升,集中体现在:韧性社区研究的主要知识群组包括韧性社区概念起源、韧性社区基础理论框架、韧性社区评价方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响应机制;韧性社区研究的主要发展路径包括“韧性社区理论研究”、“韧性理论-韧性社区评价-韧性能力提升”与“韧性社区-社区灾害风险评价-社区灾害响应模型”;韧性社区动态衡量模型成为当前韧性社区研究前沿,未来应聚焦多维视角的理论框架、关键影响因素、动态耦合的评价模型、韧性社区规划范式与全周期的韧性行动方案等开展深化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CO_(2) conversion into value-added products by electro-, photoand plasma catalysis under mild operating conditions(ambi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an emerging area to achieve carbon circularity by producing chemicals and fuels using directly renewable energy. Among all CO_(2) conversion approaches, the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_(2) is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capable of achieving high productivity(i.e. high current densities) at large scale, especially for producing carbon monoxide(CO), but with many examples showing selectivity to C_(2) carbon products.
文摘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信号通路机制是一个广泛受关注的领域,本研究为该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生成知识图谱,检索日期为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结果中国和美国发表的文章占比位居前列,分别占43.85%和18.15%。文章发表位居前2位的机构是中山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之间的合作有一定的地域性,作者团队间彼此存在一定的合作,但以疏散团队为主。关键词分析表明过去老鼠实验是研究热门,而蛋白质和星形胶质细胞成为新热点。结论NPP领域中信号通路的深化研究是主流的趋势,而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的研究方向,干细胞疗法和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细胞外载体/外泌体为潜在治疗手段。
文摘快速城镇化与极端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城市遭受超设防标准灾害性事件冲击的频率不断增加。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韧性社区研究对提升当前风险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86-2022年1023篇韧性社区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共现及突现词等分析,针对韧性社区领域进行了研究回顾与展望。研究发现,当前韧性社区研究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但是在研究理论的支撑性、评价方法的集成性、前沿分支的丰富性等仍待进一步提升,集中体现在:韧性社区研究的主要知识群组包括韧性社区概念起源、韧性社区基础理论框架、韧性社区评价方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响应机制;韧性社区研究的主要发展路径包括“韧性社区理论研究”、“韧性理论-韧性社区评价-韧性能力提升”与“韧性社区-社区灾害风险评价-社区灾害响应模型”;韧性社区动态衡量模型成为当前韧性社区研究前沿,未来应聚焦多维视角的理论框架、关键影响因素、动态耦合的评价模型、韧性社区规划范式与全周期的韧性行动方案等开展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