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高修俊 是华荣 +2 位作者 陈春红 朱平华 刘新宇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3,共5页
为探究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RRCA)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利用废弃再生混凝土制备RRCA,在不同取代率(0、25%、50%、75%和100%)下制备混凝土,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和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RAC)氯离子渗透系... 为探究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RRCA)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利用废弃再生混凝土制备RRCA,在不同取代率(0、25%、50%、75%和100%)下制备混凝土,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和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碳化对循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RAC)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RAC抗压强度与RRCA取代率呈二次函数关系,抗压强度最大降幅达到16.6%,但是仍能满足50 MPa的抗压强度要求。RRAC的28 d碳化深度为0.9~4.6 mm,随着RRCA取代率的增加,RRAC的28 d碳化深度逐渐增加,符合一次函数关系。RRCA取代率越高,RRAC碳化速率系数也越高。碳化深度的增大导致RRAC氯离子渗透系数的提升,氯离子渗透系数与碳化深度呈Boltzmann函数关系。随着RRCA取代率的增加,RRAC基于不同环境类别和服役年限的界限碳化深度逐渐增加。仅RRAC0可在E类环境使用100年,且界限碳化深度为0.09 mm。RRAC100在D类环境服役50年的界限碳化深度为4.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再生粗骨料 取代率 氯离子渗透性能 界限碳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散性分析
2
作者 周宏元 母崇元 +2 位作者 王小娟 李润琳 曹万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为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eopolymeric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GRAC)试件尺寸及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替代率对其抗压强度离散性的影响,制备了五种RCA替代率(0%、30%、50%、70%和100%)、四种宽度(70 mm、10... 为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eopolymeric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GRAC)试件尺寸及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替代率对其抗压强度离散性的影响,制备了五种RCA替代率(0%、30%、50%、70%和100%)、四种宽度(70 mm、100 mm、150 mm和200 mm)长宽比均为3的试件。基于经典尺寸效应律,提出了考虑RCA替代率的GRAC平均抗压强度尺寸效应预测公式,试验数据表明GRAC抗压强度的离散性随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随RCA替代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此外,基于Weibull分布模型,提出了任意保证率下具有不同RCA替代率的GRAC抗压强度尺寸效应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离散性 再生粗骨料替代率 尺寸效应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取代率及粒径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伦 周荣清 +2 位作者 刘林 冷传奇 郭威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为了促进固体建筑垃圾二次循环利用,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再生粗骨料在混凝土中应用,本文开展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及粒径对C4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借助混凝土仪器设备,通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试验、再生粗骨料粒径(D)试验研究对... 为了促进固体建筑垃圾二次循环利用,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再生粗骨料在混凝土中应用,本文开展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及粒径对C4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借助混凝土仪器设备,通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试验、再生粗骨料粒径(D)试验研究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提高,混凝土初始坍落度逐渐减小、30 min坍落度、初始扩展度、30 min扩展度均逐渐减小;7 d轴心抗压强度、28 d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逐渐降低.通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固定粒径5~10 mm、10~20 mm、20~31.5 mm质量比1∶1∶1复配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中取代率不易超过45%,即414 kg/m^(3).(2)再生粗骨料粒径变化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再生粗骨料中提高粒径D1=5~10 mm掺量能够使其颗粒级配更加近似于天然粗骨料,更好发挥“骨架支撑效应”,使混凝土性能降低幅度更小;通过试验结果得出再生粗骨料粒径最佳比例为m(D_(1)=5~10 mm)∶m(D_(2)=10~20 mm)∶m(D_(3)=20~31.5 mm)=2∶1∶1.(3)相比普通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综合性能满足C40混凝土应用要求;再生粗骨料应用是实现固体建筑垃圾二次利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取代率 粒径 流动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娟 李秀领 郭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为探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之间的关系,以RC30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设计了16组配合比,制作了96块再生混凝土试块,主要进行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为探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胶比之间的关系,以RC30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设计了16组配合比,制作了96块再生混凝土试块,主要进行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折强度试验。得出如下结论: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抗压强度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30%和40%时,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粉煤灰掺量大于20%时,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急剧下降,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幅度均较小,大掺量粉煤灰在再生混凝土中或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通过观察抗折强度试件破坏断面,分析再生混凝土变形破坏特征。粉煤灰的掺入提高了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且掺量为20%强度最高。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时,随粉煤灰掺量变化抗折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40%和50%时,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折压比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再生混凝土折压比随粉煤灰掺量的变化趋势与抗折强度一致,但变化幅度略小。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大于抗压强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粉煤灰掺量为10%为较优掺量。提出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预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粉煤灰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折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损伤再生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延永东 武珂珂 +2 位作者 陆春华 梁晓封 季光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2,共10页
为研究因承受荷载而产生损伤的再生混凝土梁经碳纤维布加固后的受弯性能,选取不同的再生骨料取代率,设计了9根再生混凝土梁;通过预加弯曲荷载使试验梁产生初始损伤,卸载后在损伤梁底部粘贴不同宽度的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再对试验梁进行受... 为研究因承受荷载而产生损伤的再生混凝土梁经碳纤维布加固后的受弯性能,选取不同的再生骨料取代率,设计了9根再生混凝土梁;通过预加弯曲荷载使试验梁产生初始损伤,卸载后在损伤梁底部粘贴不同宽度的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再对试验梁进行受弯承载力试验;考虑再生骨料掺量及预损伤程度的影响,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损伤再生混凝土梁发生剥离破坏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因预损伤产生的裂缝降低了碳纤维布与再生混凝土梁间的黏结强度,加固梁均发生了剥离破坏;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试验梁在相同荷载下产生的裂缝宽度和数量逐渐增加,极限承载力有所减小;随碳纤维布加固宽度的增大,试验梁破坏时的挠度减小,极限承载力提高,裂缝分布细而密;随预损伤程度的增大,试验梁破坏时的裂缝宽度逐渐增大,数量明显增多,但极限承载力和挠度变化并不明显;受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碳纤维布加固损伤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梁 碳纤维布 再生骨料取代率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CFRP管的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伟 李亚静 张海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38,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截面形式下,内置CFRP管的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试件模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组合短柱模型,分析CFRP层数、钢管厚度、再生骨料取代率对不同截面形式下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截面形式下,内置CFRP管的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试件模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组合短柱模型,分析CFRP层数、钢管厚度、再生骨料取代率对不同截面形式下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增加CFRP层数和钢管厚度可以提高组合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改变再生骨料取代率,对组合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改变截面形式,圆截面短柱的力学性能优于方截面短柱。结论在工程设计中,使用该组合短柱时建议组合柱内置两层CFRP,截面形式建议优先考虑圆截面;若需提高组合柱承载力,建议采用增加钢管厚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截面形式 CFRP层数 钢管厚度 再生骨料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粗细集料含量对FRP约束橡胶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玉贵 铉志莹 +1 位作者 谢青华 李恒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8-605,共8页
为研究橡胶粗细集料体积分数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约束橡胶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提出了橡胶粗细集料体积替换率的概念,并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的110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曲线,分析了橡胶粗细集料体积... 为研究橡胶粗细集料体积分数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约束橡胶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提出了橡胶粗细集料体积替换率的概念,并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的110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曲线,分析了橡胶粗细集料体积替换率对FRP约束不同截面橡胶混凝土柱应力-应变关系关键参数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FRP约束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和抗压强度模型,两个模型中均考虑了橡胶粗细集料体积替换率和橡胶混凝土截面形状的影响.模型评估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粗细集料体积替换率、FRP约束应力比和截面倒角半径比的增加,FRP约束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呈增大的趋势;建立的抗压强度模型可准确预测橡胶颗粒取代部分细集料或粗细集料的FRP约束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误差仅为1.03;建立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能够较好预测FRP约束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约束橡胶混凝土 橡胶粗细集料体积替换率 截面形状 应力-应变关系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化影响的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吸水特性研究
8
作者 蒋建华 周家冰 +2 位作者 陈思安 陈斌 赵克寒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聚丙烯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开展了再生混凝土快速碳化以及碳化后的毛细吸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纤维会降低再生... 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聚丙烯纤维体积率的影响,开展了再生混凝土快速碳化以及碳化后的毛细吸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纤维会降低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再生混凝土毛细吸水系数随碳化程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而增大;随聚丙烯纤维体积率增加先降低后增大。碳化对再生混凝土初始毛细吸水系数的影响大于后期吸水系数,且混凝土孔隙率越大,碳化对初始吸水系数的影响越显著。最后,建立了考虑碳化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初始毛细吸水系数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毛细吸水系数 碳化 再生骨料取代率 聚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纤维掺量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培恒 韩尚宇 +2 位作者 康登源 王先蓉 张慧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4,共6页
为了研究聚丙烯(PP)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再生废弃混凝土粗骨料、聚丙烯纤维、泡沫为主要材料,选取PP纤维掺量为变量,对试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PP纤维掺量增加,浆体流动度呈下降趋势;... 为了研究聚丙烯(PP)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再生废弃混凝土粗骨料、聚丙烯纤维、泡沫为主要材料,选取PP纤维掺量为变量,对试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PP纤维掺量增加,浆体流动度呈下降趋势;当采用再生粗骨料级配(即粒径为9.5~16 mm、16~19 mm、19~26.5 mm、26.5~31.5 mm、31.5~37.5 mm的5类骨料的质量比)为2∶4∶8∶3∶3和30%体积率时,建议浆体流动度大于210 mm;试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PP纤维掺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说明PP纤维对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性能提升效果有限;PP纤维的掺入会使再生混凝土骨料轻质混凝土材料早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形成速度降低;当纤维掺量由0增大为0.2%时,增加了孔隙率,降低了平均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再生粗骨料 轻质混凝土 力学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骨料取代率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发静 王新杰 +1 位作者 朱平华 刘啸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84-209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RCM)高温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粗骨料取代率(0%、20%、40%、60%、80%、100%,质量分数)制备RCM并研究其单面受高温后的表面形貌、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荷载变形曲线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粗骨... 为探究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RCM)高温性能的影响,以不同粗骨料取代率(0%、20%、40%、60%、80%、100%,质量分数)制备RCM并研究其单面受高温后的表面形貌、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荷载变形曲线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粗骨料取代率在40%~60%时,在低于600℃的高温试验下RCM表现良好。当温度在200℃时,各组试块表面形貌变化不大,质量损失率较小,抗压强度略微上升;当温度在400℃时,各组试块表面开始出现裂缝,质量损失率为4.35%~6.47%,抗压强度开始下降,此时粗骨料取代率影响不大;当温度达到600℃时,表面形貌变化明显,质量损失率上升到6.42%~8.70%,抗压强度最终降低到基准强度的80%左右,此时粗骨料取代率在40%~60%的试块表现良好;当温度达到800℃时,各组试块表面形貌变化进一步加剧,粗骨料取代率大于60%的试块受影响非常明显,同时各类性能参数表明混凝土已完全丧失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再生混凝土 粗骨料取代率 高温性能 抗压强度 荷载变形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峰 屈锋 +3 位作者 王功勋 程火焰 黄志 金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2-959,共8页
为探究遭受氯盐侵蚀钢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修复路径,通过内掺氯盐方式模拟再生混凝土遭受氯盐侵蚀,开展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试验,研究再生骨料特征和通电参数对电化学除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5~25 mm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的钢筋再... 为探究遭受氯盐侵蚀钢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修复路径,通过内掺氯盐方式模拟再生混凝土遭受氯盐侵蚀,开展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试验,研究再生骨料特征和通电参数对电化学除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5~25 mm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的钢筋再生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率是5~30 mm粒径范围钢筋再生混凝土的1.36倍;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电化学除氯效率增大,取代率达50%时,钢筋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较普通混凝土提高约26%;随通电电流密度增大,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增大,相较1 A/m^(2),电流密度3 A/m^(2)时的电化学除氯效率是其1.45倍,电流密度从1 A/m^(2)增大到2 A/m^(2),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增幅比普通混凝土更明显;随除氯时间延长,再生混凝土除氯效率明显增大,相对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前期除氯效率占比更大,7 d除氯效率是28 d的51%;基于电化学除氯效率开展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大于再生骨料粒径,但电化学除氯时间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再生混凝土 骨料粒径 再生骨料取代率 电化学除氯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方式对铁尾矿砂制备的再生粗骨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宝 潘钢华 +1 位作者 高敏 蒙海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7-1224,共8页
为了提高铁尾矿沙的利用率,本文采用成球技术使用铁尾矿沙制备粗骨料,将经过界面预处理后的铁尾矿砂采用喷洒预处理液水雾,同时撒入胶凝材料的方式生成骨料颗粒,最后将骨料颗粒进行养护得到再生粗骨料。探究不同的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 为了提高铁尾矿沙的利用率,本文采用成球技术使用铁尾矿沙制备粗骨料,将经过界面预处理后的铁尾矿砂采用喷洒预处理液水雾,同时撒入胶凝材料的方式生成骨料颗粒,最后将骨料颗粒进行养护得到再生粗骨料。探究不同的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的影响,结合SEM和MIP探究养护方式对再生粗骨料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成球技术制备铁尾矿沙再生粗骨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自然养护条件骨料的性能表现最差,蒸汽养护骨料的压碎指标最小,碳化养护骨料的吸水率最小。从微观结构来看碳化养护的骨料体系结构致密,孔隙和微裂缝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骨料吸水率最小;蒸汽养护水化产物含有大量的凝胶状和网状结构的水化硅酸钙、针状钙矾石和少量的氢氧化钙晶体,这是压碎指标小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为铁尾矿沙制备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后期服役过程中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沙 再生粗骨料 养护方式 利用率 微观结构 压碎指标 吸水率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超 李梦飞 赵丰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目的 针对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因素,探究废弃PP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废弃纤维利用率。方法 以废弃PP打包带制成不同长径比的纤维作为筋材,以不同体积掺量与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混合制成1... 目的 针对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因素,探究废弃PP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高废弃纤维利用率。方法 以废弃PP打包带制成不同长径比的纤维作为筋材,以不同体积掺量与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混合制成11组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试块,对其进行抗压和抗拉试验。结果 立方体抗压、抗拉强度最佳时的废弃PP纤维体积掺量为1.5%,长径比为47.85;废弃PP纤维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抗拉强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有关,其强度与再生骨料取代率近似呈线性关系。结论 废弃PP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废弃PP纤维 再生骨料取代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 被引量:311
14
作者 肖建庄 李佳彬 +1 位作者 孙振平 郝眩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58-1561,共4页
设计并完成了 2 6 4块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 ,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龄期以及表观密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影... 设计并完成了 2 6 4块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 ,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龄期以及表观密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影响很大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同 ,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不尽相同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发展规律不同于天然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密度之间基本上为线性关系 ;通过调整水灰比可以使再生混凝土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 .最后结合试验结果给出了各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时能够达到设计强度为 30MPa的水灰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白国良 刘超 +2 位作者 赵洪金 姚菲 朱丽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6,共6页
进行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100%的3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的对比试验,在相同轴压比、不同取代率的情况下,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框架柱、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之间不同取代率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 进行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100%的3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的对比试验,在相同轴压比、不同取代率的情况下,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框架柱、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之间不同取代率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框架柱的破坏过程相似,前者的滞回特性、延性和耗能均满足抗震要求,因此在有抗震设防要求地区的框架中采用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但再生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框架柱构件延性减小,耗能能力降低,不建议直接采用原有设计方法,需进行合理的构造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柱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延性性能 耗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宗平 余兴国 +1 位作者 柯晓军 薛建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60,120,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骨料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设计了33个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0、10%、20%、30%、40%、50%、60%、70%、80%、90%、100%)标准试块进行抗折试验,获取了不同骨料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分析了骨料替代率对抗折强度... 为了研究不同骨料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设计了33个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0、10%、20%、30%、40%、50%、60%、70%、80%、90%、100%)标准试块进行抗折试验,获取了不同骨料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分析了骨料替代率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并对折断后的试块进行抗压试验,获取了同一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与天然骨料混凝土接近,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比值为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替代率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 被引量:70
17
作者 肖建庄 李丕胜 秦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参照《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通过拔出试验,获得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与不同类型钢筋之间的荷载-滑移曲线.基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钢筋类型对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 参照《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通过拔出试验,获得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与不同类型钢筋之间的荷载-滑移曲线.基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钢筋类型对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在对试验数据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议了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表达式,并对钢筋在再生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取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粘结-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压和抗折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许家文 刘元珍 +1 位作者 李珠 王文靖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40,45,共4页
再生保温混凝土是采用再生粗骨料、保温轻骨料玻化微珠配制而成的新型混凝土材料。为了研究不同比例的再生粗骨料对再生保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再生粗骨料的配合比进行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其... 再生保温混凝土是采用再生粗骨料、保温轻骨料玻化微珠配制而成的新型混凝土材料。为了研究不同比例的再生粗骨料对再生保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再生粗骨料的配合比进行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其抗压和抗折性能的定量规律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不同取代率对其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很大,当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为30%时,再生保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保温材料 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王占锋 王社良 翁光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
系统研究了0%、30%、50%、70%和100%5种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 系统研究了0%、30%、50%、70%和100%5种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均逐渐增大,劈裂抗拉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结合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力学性能 换算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料类型对再生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宗平 周春恒 +2 位作者 徐定一 黄靖 吴波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85,共6页
为了研究骨料类型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再生粗骨料种类和取代率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98个再生混凝土试块,分别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试验,获取了试件受力破坏全过程的应力... 为了研究骨料类型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再生粗骨料种类和取代率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98个再生混凝土试块,分别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试验,获取了试件受力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特征参数。基于试验数据,从位移延性、能量耗散、损伤过程、本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骨料类型对其破坏机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卵石混凝土的延性系数与耗能系数均值都比再生碎石混凝土大5%,前者的力学性能指标略好,变形性能更优,损伤过程也更为缓慢,而骨料类型对再生混凝土的能量耗散能力无明显影响。最后提出了不同骨料类型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结果可供再生混凝土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力学特性 本构关系 骨料类型 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