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环境软土富水超深地下五层车站基坑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陈加核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187-192,共6页
结合天津地铁8号线下瓦房站这一当时国内软土富水地区最深的地铁车站,充分考虑既有线不影响运营改造制定了车站基坑总体实施方案,重点关注紧贴浅基础老旧民房并提出了超深基坑微变形控制技术方案,开展完成了超深地下5层车站基坑的设计... 结合天津地铁8号线下瓦房站这一当时国内软土富水地区最深的地铁车站,充分考虑既有线不影响运营改造制定了车站基坑总体实施方案,重点关注紧贴浅基础老旧民房并提出了超深基坑微变形控制技术方案,开展完成了超深地下5层车站基坑的设计、研究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临时风道与永久附属的深度结合,实现了换乘枢纽车站建设对既有线的不停运改造;引入基坑宽度参数、考虑宽度的圆弧滑动法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方法能明显优化围护墙插入深度,大幅降低工程投资,并有效避免了深厚地下墙成槽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通过下瓦房车站40 m级超深基坑的实践,采取合理实施方案并辅以相应变形控制措施后,基坑围护墙及周边建筑物的部分变形监测结果虽超越了规范限值要求,但工程总体实施效果仍合理可控,可为软土富水地区超深车站基坑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富水 超深基坑 既有线不停运改造 微变形控制 考虑宽度的圆弧滑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役交流XLPE电缆配电线路改为直流运行的技术方案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英 曹晓珑 +2 位作者 何子兰 徐永生 彭泽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3,共8页
近年来,随着新型发电及用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电力供应可靠性和容量要求的提高,直流配用电与直流微电网技术日益获得广泛关注。该文针对一条现役35 kV交联聚乙烯(XLPE)交流电缆线路在发生二次故障后的改造工程,创造性地提出将其改为直... 近年来,随着新型发电及用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电力供应可靠性和容量要求的提高,直流配用电与直流微电网技术日益获得广泛关注。该文针对一条现役35 kV交联聚乙烯(XLPE)交流电缆线路在发生二次故障后的改造工程,创造性地提出将其改为直流运行的方案,并针对方案中所确定的±10 kV直流电压、150 A额定电流运行参数,自行设计对电缆性能进行全面校核的试验方法。在送检电缆样段顺利通过所有试验项目并完成必要的系统改造后,将电缆线路投入直流±10 kV电压下作双极运行。线路在改造后至今已安全运行4年。与传统的修复运行、新增线路等备选方案相比较,从经济性、工程性、可靠性等多方面,改直流方案均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研究还显示其存在大幅增容的潜力。该文的研究可为国内XLPE电缆直流配网系统建设以及现役交流电缆线路改为直流运行提供理论借鉴及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役交联聚乙烯交流电缆 配电线路 增容改造 直流运行方案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既有轨道交通5号线“不停运”改扩建升级关键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捷 陈文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7,共7页
既有5号线改扩建工程,是中外首次整条运营线路实施"边运营、边改扩建、边延伸"的项目,经过历时两年半的建设于2018年年底与5号线南延伸工程同期开通,对于提升5号线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改扩建期间既有线路正常、安... 既有5号线改扩建工程,是中外首次整条运营线路实施"边运营、边改扩建、边延伸"的项目,经过历时两年半的建设于2018年年底与5号线南延伸工程同期开通,对于提升5号线整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改扩建期间既有线路正常、安全运营是项目设计的难点,设计需要与建设、施工、运维方通力协作,制订合理的改扩建原则、方案及工程实施计划。这不仅为实现中国首例高架线路全线"不停运"改扩建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今后同类项目提供了借鉴经验。同时,工程设计还根据城市发展及社会对轨道交通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对既有线提出合理的技术改进、升级方案,使改造后的5号线整体系统功能更佳、与城市环境更协调、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轨道交通 高架线路 不停运 改扩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技术研究(下)——改造工程重难点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岩辉 杨学金 +1 位作者 沈增涛 邹毓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详细分析既有线改造的技术问题,对西户铁路改造过程的重点进行了梳理。在研究既有铁路功能区位、线路条件、既有运营情况、沿线用地与交通现状等特征基础上,探讨了需求特征、行车组织、车辆与限界、线路方案、交通管理、工程方案、沿... 为详细分析既有线改造的技术问题,对西户铁路改造过程的重点进行了梳理。在研究既有铁路功能区位、线路条件、既有运营情况、沿线用地与交通现状等特征基础上,探讨了需求特征、行车组织、车辆与限界、线路方案、交通管理、工程方案、沿线开发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西户铁路改造为轨道交通具有可行性,改造部分全长33 km,总投资16.5亿元,初、近期为单线运营,远期拟增设双线,车辆采用6模块编组有轨电车,并通过交叉口信号控制、环境改造、用地开发等方式提升沿线环境。经分析研究,西户铁路改造对带动城市发展、满足沿线需求、优化环境有积极意义,部分控制点需进行工程改造、交叉口控制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铁路改造 需求分析 行车组织 交通管理 沿线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