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多种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丽伟 刘茁 +7 位作者 王国良 张华 陈文 马静 张丽 何为 马潞林 王淑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8-683,共6页
目的:研究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的肾癌伴瘤栓病例5... 目的:研究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的肾癌伴瘤栓病例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同时行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检查并完成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结果:根据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下腔静脉瘤栓是否合并血栓为标准,将56例患者分为合并血栓组(n=18)及不合并血栓组(n=38)。比较发现,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瘤栓长度更长[(10.50±5.55)cmvs.(6.66±3.73)cm,P=0.014];瘤栓直径/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1.0(0.7,1.0)vs.0.9(0.2,1.0),P=0.004];出现下肢水肿的比例更高[66.7%(12/18)vs.5.3%(2/36),P=0.005];行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或下腔静脉横断术的比例更高[66.7%(12/18)vs.15.8%(6/38),P<0.001]。对比下腔静脉超声、泌尿系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3种影像检查方法,鉴别瘤栓合并血栓,灵敏度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77.8%),特异性最高的是下腔静脉超声和增强CT(97.4%),准确性最高的是增强CT及增强磁共振(83.9%),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CT(90.9%),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增强磁共振(89.2%)。结论: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患者,下腔静脉瘤栓长度更长,瘤栓直径/IVC冠状最大径比值更接近1,更易出现下肢水肿。术前需综合多种影像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下腔静脉瘤栓 血栓 影像诊断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肾细胞癌静脉瘤栓侵犯下腔静脉壁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静云 米悦 +4 位作者 刘水 姚林 唐琦 何志嵩 王霄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3-677,共5页
目的:评价MRI对肾细胞癌下腔静脉瘤栓侵犯下腔静脉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肾根治性切除术及下腔静脉取栓术的肾细胞癌患者,术前行1.5T或3.0TMRI检查的56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由两位影像科医生... 目的:评价MRI对肾细胞癌下腔静脉瘤栓侵犯下腔静脉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肾根治性切除术及下腔静脉取栓术的肾细胞癌患者,术前行1.5T或3.0TMRI检查的56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由两位影像科医生测量术前MRI图像瘤栓所在水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最大径、下腔静脉瘤栓的长度,并评判瘤栓是否充满下腔静脉腔达两侧缘、瘤栓边缘是否光滑、瘤栓与下腔静脉壁分界是否清晰、下腔静脉壁正常信号是否改变等征象。基于病理证实下腔静脉壁受累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临床资料及MRI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5.64±0.43)岁,有17例(30.4%)病理证实下腔静脉壁受累,大部分为透明细胞癌。下腔静脉壁受累组与非受累组比较,下腔静脉瘤栓的长度更长[(7.91±3.59)cmvs.(5.94±3.57)cm,P=0.049]、瘤栓充满下腔静脉腔(P=0.002)、瘤栓边缘不光滑(P=0.005)、瘤栓与下腔静脉壁分界不清晰(P=0.001)、下腔静脉壁正常信号改变(P<0.001)出现的概率更大,结合这五个指标诊断下腔静脉壁受累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94.12%和79.49%。结论:MRI可作为评估下腔静脉瘤栓侵犯静脉壁的方法,结合下腔静脉瘤栓的长度及MRI征象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瘤栓 腔静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申鹏 陈勇 +2 位作者 李彦豪 何晓峰 曾庆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肝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的影象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6例肝动脉造影见肝动脉和肝静脉间有较大的动-静脉分流和肝...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肝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的影象表现和介入治疗方法。结果6例肝动脉造影见肝动脉和肝静脉间有较大的动-静脉分流和肝静脉癌栓,下腔静脉内可见充盈缺损,下腔静脉癌栓见较明显的“条纹征”;4例右心房内可见实质性肿块,并与下腔静脉癌栓相连,2例可见较明显的“条纹征”。4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癌栓内碘油散在沉积,癌栓缩小;5例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和血液回流受阻患者,经内支架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癌栓主要由肝动脉供血,CT、MRI和DSA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肝TACE术和下腔静脉内支架置放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癌栓 下腔静脉 DSA表现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抢救下腔静脉癌栓支架植入后肺栓塞一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雯 颜志平 +3 位作者 罗剑钧 刘清欣 瞿旭东 王建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患者男,65岁。因肝细胞肝癌第6次TACE术后半年余,复查MRI发现肝右叶病灶增大伴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而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于2007年12月随访AFP升高,CT发现肝左右叶肿瘤,在我院行肝左叶切除术,病理示肝细胞肝癌,分化Ⅱ~Ⅲ级。... 患者男,65岁。因肝细胞肝癌第6次TACE术后半年余,复查MRI发现肝右叶病灶增大伴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而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于2007年12月随访AFP升高,CT发现肝左右叶肿瘤,在我院行肝左叶切除术,病理示肝细胞肝癌,分化Ⅱ~Ⅲ级。术后于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共行6次TACE,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均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癌栓 下腔静脉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翼然 刘东明 +2 位作者 薛蔚 周立新 陈海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外科处理的经验与治疗结果。方法 15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 ,癌栓在肾周水平 5例 ,肝下水平 7例 ,肝水平 1例 ,肝上水平 2例。结果 13例作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癌栓术 ,其中 12例腔静脉阻断下取除肾细胞癌癌栓 ,1例... 目的总结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外科处理的经验与治疗结果。方法 15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 ,癌栓在肾周水平 5例 ,肝下水平 7例 ,肝水平 1例 ,肝上水平 2例。结果 13例作肾癌根治切除及取癌栓术 ,其中 12例腔静脉阻断下取除肾细胞癌癌栓 ,1例右肾细胞癌癌栓达右心房 ,在心肺分流、深低温、心脏停搏下取癌栓。随访 6月~ 6年 ,平均 2 8月 ,7例无瘤生存 ,占 5 3.8% ,1例带瘤生存 ,5例癌肿转移死亡。结论肾细胞癌腔静脉癌栓可以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栓 腔静脉 肾细胞癌 外科处理 肾癌 根治 癌肿 水平 结论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恺 娄瑶 +3 位作者 彭艳萍 李开艳 崔贤 管维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4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术中超声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3例行术中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及术中超声在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3例行术中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栓子均为癌栓,癌栓分型为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结论:超声技术对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能够脉对癌栓进行准确分型,对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下腔静脉 癌栓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骆江红 许林锋 +4 位作者 周经兴 江容坚 陈耀庭 任强 洪国斌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1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重复肝动脉造影和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意义。结果:10例均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前后显示下腔静脉癌栓血管,8例在栓塞后1...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重复肝动脉造影和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意义。结果:10例均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前后显示下腔静脉癌栓血管,8例在栓塞后1~3个月内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癌栓的供应血管增多,癌栓增大,其中2例累及心房。2例下腔静脉癌栓血管不显影。栓塞后癌栓内均见碘油沉积,部分癌栓缩小。结论:原发性肝癌之下腔静脉癌栓由肝动脉主要供血,造影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对癌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排除有促进癌栓生长的可能。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下腔静脉 癌栓 栓塞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栓粘连血管壁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勋 颜野 +5 位作者 黄晓娟 董靖晗 刘茁 张洪宪 刘承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评估癌栓粘连静脉壁对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手术难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于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4例非转移性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 目的:评估癌栓粘连静脉壁对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手术难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于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4例非转移性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病理特征、手术及生存信息。按术中发现癌栓粘连静脉壁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4例为癌栓粘连静脉壁组(deep invasive tumor thrombus,DITT),30例为非粘连组(non-invasive tumor thrombus,NITT)。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组间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的单因素比较,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以评估癌栓粘连静脉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NITT组相比,DITT组患者的手术难度明显增加,主要表现为手术时间更长(362.5 vs.307.5 min,P=0.010),手术出血量更多(1200 vs.450 mL,P=0.006),围术期输血量更多(800 vs.0 mL,P=0.021),血浆输注量更多(200 vs.0 mL,P=0.001),开放手术占比更高(70.3%vs.36.7%,P=0.002),术后住院时间更长(9.5 vs.8.0 d,P=0.036),且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比例更高(46.9%vs.13.8%,P=0.002)。DITT与患者的总生存期更差呈正相关(P=0.022),即使在多因素分析中,DITT仍是影响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HR:4.635(1.017~21.116),P=0.047]。结论:对于非转移性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而言,癌栓粘连静脉壁会明显增加其手术难度,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下腔静脉 癌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织来源肿瘤累及肾上段下腔静脉手术方式异同分析
9
作者 宋子健 陈锐 +1 位作者 吕晨 冯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侵犯肾上段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11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8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侵犯肾上段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11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8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31例,年龄26~76(50.1±12.8)岁,患者均得到病理确诊,并接受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50例患者完成手术切除,1例患者术中中止手术。3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单纯取栓30例,切除下腔静脉2例(1例右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未行下腔静脉重建,1例左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下腔静脉重建);11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中,6例因肿瘤侵犯静脉壁而切除下腔静脉并行人工血管置换,4例切除肿瘤侵犯的部分下腔静脉壁并缝合重建,1例术中探查后无法切除肿瘤而中止手术;8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均未行下腔静脉切除及重建。随访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4.4%(27/32)、63.6%(7/11)和100.0%(8/8)。围手术期死亡4例,其中术中肾癌下腔静脉癌栓脱落并在围手术期死亡2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及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肝淤血导致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各1例;随访期间死亡5例,均死于肿瘤转移。结论肾癌下腔静脉癌栓、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和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在人口学、侵犯血管情况、癌栓/瘤栓脱落风险、疾病预后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手术,但目前尚无在术前评估手术难度、避免癌栓/瘤栓脱落及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段下腔静脉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 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肾癌合并Ⅲ或Ⅳ级下腔静脉瘤栓切除术的早期预后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喆 陈岗 +3 位作者 宋玉祥 史宜正 薛丁豪 傅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肾癌合并Ⅲ或Ⅳ级下腔静脉瘤栓(IVCTT)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和Hb的变化。方法选择机器人辅助肾癌合并Ⅲ或Ⅳ级IVCTT切除术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7~71岁,BMI 18~29 kg/m^(2),ASAⅡ或Ⅲ级。...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肾癌合并Ⅲ或Ⅳ级下腔静脉瘤栓(IVCTT)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和Hb的变化。方法选择机器人辅助肾癌合并Ⅲ或Ⅳ级IVCTT切除术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7~71岁,BMI 18~29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Mayo分级分为两组:Ⅲ级IVCTT组(L3组,n=6)和Ⅳ级IVCTT组(L4组,n=12)。L3组为Ⅲ级IVCTT;L4组为Ⅳ级IVCTT。记录术前1 d、术后1、3、5、7 d血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A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Hb。记录总液体、晶体、胶体输注量,总失液量、总失血量、总尿量和去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输血、感染和血栓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L3组术后3 d、L4组术后3、5、7 d Cr明显升高(P<0.05),L3组术后3、5、7 d、L4组术后1、3、5、7 d BUN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1 d TBIL、ALT、INR明显升高(P<0.05),L4组术后3、5、7 d Hb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点Cr、BUN、TBIL、ALT、INR和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液体、晶体、胶体输注量,总失液量、总失血量、总尿量和去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4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长于L3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输血、感染和血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器人辅助肾癌合并Ⅲ或Ⅳ级IVCTT切除术是一种高风险手术。除了术中大出血和瘤栓脱落的风险外,围术期肝肾功能的维持和血液保护对改善患者早期预后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肾肿瘤 瘤栓 肝功能 肾功能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