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
1
作者 林易丰 陈光剑 +2 位作者 陈浩 翁谦 林嘉雯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 在高分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中,为解决如何有效融合光谱信息与高程信息以分割相似光谱的不同地物的问题和通过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来提升局部地物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多区域尺度协同语义分割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不等长的多分支语义分割网络,以有效提取多源特征,充分利用多源数据之间的互补信息;一个轻量级的协同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在特征融合阶段有效地融合多分支特征;一种多区域尺度协同的数据增强方法,引导网络捕获长距离依赖信息.在ISPRS提供的公开数据集Vaihingen和Potsdam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型主流方法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优的分割性能,且得到的地物细节信息更加完整,参数量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高分遥感图像 数字表面模型 多源数据融合 协同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西北太平洋海表流场估算
2
作者 周旋 南明星 +3 位作者 安玉柱 张连新 李文涵 付红丽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9-478,共10页
针对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障对高频次、大范围海表流场的迫切需求,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海表面地形融合产品反演地转流、卫星遥感海面风场融合产品反演Ekman流、FES2014模型计算潮流,结合WaveWatchⅢ海浪模式计算Stokes漂流,研究分析地... 针对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障对高频次、大范围海表流场的迫切需求,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海表面地形融合产品反演地转流、卫星遥感海面风场融合产品反演Ekman流、FES2014模型计算潮流,结合WaveWatchⅢ海浪模式计算Stokes漂流,研究分析地转流、Ekman流、Stokes漂流和潮流等不同流场成分组成海表流场的5种方案的误差分布规律,提出具有区域适应性的海表流场估算方法,制作空间分辨率0.25°、时间分辨率6 h的西北太平洋海表流场估算产品。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海表流场估算产品与全球漂流浮标项目观测资料的流速均方根误差和偏差分别为0.17 m/s和0.06 m/s、流向均方根误差和偏差分别为34.4°和-2.5°,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说明海表流场估算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在黑潮延伸体放置的锚系潜标位置(32.3°N,144.6°E)处,海表流场估算产品与102天连续观测KEO资料的流速和流向随时间变化是一致的,进一步证实了海表流场估算产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 区域适应性 海表流场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源数据的第二产业时空变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德宝 吴雨阳 +1 位作者 郭伟 潘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6,共5页
针对夜间灯光数据不能较好地解释第二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第二产业增加值空间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筛选的POI数据与地表温度数据相结合,构建第二产业地表温度POI指数(STPI指数),并与农村居民点的夜间灯光数据耦合建模... 针对夜间灯光数据不能较好地解释第二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第二产业增加值空间化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筛选的POI数据与地表温度数据相结合,构建第二产业地表温度POI指数(STPI指数),并与农村居民点的夜间灯光数据耦合建模,以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群为研究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耦合土地利用数据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方法,本文提出的第二产业空间化模型在2014、2016、2018、2020年各个年份的拟合优度(R 2分别为0.926、0.882、0.907、0.896)均优于前者(R 2分别为0.859、0.805、0.880、0.849),每年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前者,平均值维持在10%左右。并以徐州市辖区为例,局部对比两种方法的第二产业空间化结果,本文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建模精度与空间化效果,其空间分布与实际更为吻合.本文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产业空间化 夜间灯光遥感 POI数据 地表温度数据 STP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温度和遥感云平台的中国城市水体提取与时空演化研究
4
作者 李楠 崔耀平 +4 位作者 付一鸣 冉立山 刘小燕 史志方 周岩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5-2214,共10页
本文选取中国32个省会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大数据云平台技术,通过长时序Landsat遥感影像,结合传统水体指数和城市阴影指数构建了一个基于地表温度和混合指数的水体自动提取... 本文选取中国32个省会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大数据云平台技术,通过长时序Landsat遥感影像,结合传统水体指数和城市阴影指数构建了一个基于地表温度和混合指数的水体自动提取方法,并在24894幅Landsat遥感影像上自动生产了中国主要城市1990-2020年30m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水体数据。结果表明:引入地表温度可以大幅提高城市地表水体提取的精度,城市地表水体的提取总体精度均在93%以上;研究时段内,地表水体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从1990年的2758.3 km~2增长到2020年为3 424.1 km^(2),2012年以后水体增长尤为明显。本研究提出的联立LST的城市水体提取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城市地表水体的遥感提取精度,同时本研究也可为中国城市水资源管理及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体 地表温度 高反射地物 城市阴影 遥感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垫面遥感数据的山东省汇流地类分区
5
作者 石朋 孟源 +7 位作者 肖豪 瞿思敏 高伟 庄会波 陈干琴 樊鑫洋 杨雨蒙 方正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基于山东省2020年下垫面遥感数据及高分辨率DEM资料,从影响汇流的下垫面因子出发,按地貌-土地利用组合进行了汇流地类划分,并对全省53个不同面积的子流域汇流地类进行了分析。依据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方案并结合山东省地貌实际情况... 基于山东省2020年下垫面遥感数据及高分辨率DEM资料,从影响汇流的下垫面因子出发,按地貌-土地利用组合进行了汇流地类划分,并对全省53个不同面积的子流域汇流地类进行了分析。依据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方案并结合山东省地貌实际情况,山东省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3类,平原、丘陵、山地之间的起伏度临界值分别为30、100 m,相应的坡度临界值分别为1.8°、5°;基于中国多时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将耕地划分为水田和旱地,单列裸土地,最终将山东省土地利用分为8个大类;将地貌划分结果和土地利用划分结果进行叠加,划分山东省汇流地类为平原-旱地、平原-建设用地、丘陵-旱地等22类,其中平原-旱地面积占比最大;从子流域汇流地类平均情况来看,随着子流域面积增加,汇流地类数不断增加直至稳定,而最大汇流地类占比不断减小直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流地类 地貌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 下垫面遥感数据 起伏度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绿洲灌区土壤水分反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华伟 朱晓春 +5 位作者 张旭东 隋喆 周黎勇 吴迪 王叶 白亮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合增强型自适应时空融合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定量反演,获得了绿洲灌区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30 m)土壤水分。结果表明:通过ESTARFM时空融合算法可有效获得日尺度30 m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融合后的NDVI与原始NDVI空间纹理特征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R)在0.85以上,均方根误差为0.05~0.08,融合效果较好。基于地表温度、NDVI、增强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再分析土壤水分产品多特征参数组合下的随机森林模型反演效果最优,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土壤水分能够反映其时空变化,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82和0.037 cm^(3)/cm^(3)。该方法可为灌区灌溉面积识别、旱情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反演 时空融合算法 随机森林 数据同化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浙江古田山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林冠结构与地形数据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宁宁 米湘成 +4 位作者 童光蓉 任海保 王巍伟 马克平 陈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林冠结构与地形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重要物种资源及生境的时空变化,而针对我国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高精度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集极为缺乏。基于近地面遥感平台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获取精确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本研究以位于钱江源国... 林冠结构与地形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重要物种资源及生境的时空变化,而针对我国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高精度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集极为缺乏。基于近地面遥感平台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可以获取精确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本研究以位于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的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18年基于近地面遥感技术获取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及质量控制,获取该样地的林冠结构和地形数据。通过实时动态测量(RTK)的地面数据对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精度检验和验证,表明DEM的高程中误差为0.07米,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古田山24公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典型的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本数据集可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遥感 激光雷达 林冠结构 地形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钱江源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和图像分割的地表基质遥感解译方法——以垫江北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泽钰 黎立 +2 位作者 刘娜 唐秀华 王金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6-171,共6页
地表基质于2020年1月首次提出,是孕育和支撑森林、草原、水和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各类基础物质,如何对地表基质层进行快速且准确的分类识别对于地表基质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凭借其出色的拟合能力,广泛地用于... 地表基质于2020年1月首次提出,是孕育和支撑森林、草原、水和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的各类基础物质,如何对地表基质层进行快速且准确的分类识别对于地表基质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凭借其出色的拟合能力,广泛地用于解决各类调查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表基质分割研究,通过融合遥感和三调数据,联合利用不同数据间的互补特性,提高了分割边界的准确性,最终解译了垫江北部地区各类地表基质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 遥感 三调数据 卷积神经网络 多模态融合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校正时空网络的多步海表面高度时空预测
9
作者 任甜 周圆 +2 位作者 程永存 陈克然 李硕士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0-852,共13页
海表面高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海洋观测指标,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时空序列预测模型在更新记忆状态时,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旧的记忆状态会被立即刷新,模型无法有... 海表面高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海洋观测指标,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时空序列预测模型在更新记忆状态时,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旧的记忆状态会被立即刷新,模型无法有效地保留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关系和变化趋势。这导致在多步海洋预测中,模型无法充分挖掘时间域的重要特征,从而使预测误差随着预测步长的增加而严重累积。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种原型校正时空网络(prototype corrected spatiotemporal network,PCST-Net)来实现准确的端到端多步海表面高度时空预测。PCST-Net采用基于RNN的网络结构,并设计记忆状态更新(memory state update,MSU)单元作为模型的核心构建单元。MSU单元利用原型校正模块(prototype correction module,PCM)来学习海表面高度样本的原型特征,从而提取时间域中的关键信息,并校正当前时间步的海表面高度高维特征,有效缓解多步预测中的严重误差累积问题。此外,提出一种多步信息输入策略,使模型能够从更广泛的时间步长中获得更全面准确的上下文信息,进而提高预测性能。通过对热带太平洋日平均海表面高度异常(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数据的多步时空预测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结果表明:PCST-Net模型对未来5 d多步SSHA时空预测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 cm、0.488 cm和0.995。研究表明,PCST-Net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SSHA的时空变化趋势,这为多步海表面高度时空预测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预测 海表面高度 时空预测 深度学习 卫星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模拟祁连山地表反照率变化对气候效应的研究
10
作者 张雨婷 庞国锦 李继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地表反照率是对陆面辐射能收支影响最大的一个参数,是陆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收支状况,进而可以影响气温和降水等其他气象要素。研究运用WRF模式,应用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替代原模式低时空分辨率的地表反... 地表反照率是对陆面辐射能收支影响最大的一个参数,是陆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收支状况,进而可以影响气温和降水等其他气象要素。研究运用WRF模式,应用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替代原模式低时空分辨率的地表反照率,通过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对祁连山地区气温以及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对气温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WRF默认的反照率产品存在较高的高估,尤其是在积雪覆盖地区;通过替换卫星遥感产品后WRF模式在月尺度上能够更准确地模拟气温的变化过程,明显改善模式模拟的冷偏差;当地表反照率减少(增加)时,感热和潜热是增加(减少)的,其中感热通量的变化要大于潜热通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WRF模式 卫星遥感资料同化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不透水面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任金华 吴绍华 +1 位作者 周生路 林晨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5,共8页
不透水面作为衡量城市化程度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不透水面的大小、位置、几何形状、空间布局以及透水面与不透水面的比率,显著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利用多种遥感数据和方法进行不透水面的提取和制... 不透水面作为衡量城市化程度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不透水面的大小、位置、几何形状、空间布局以及透水面与不透水面的比率,显著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利用多种遥感数据和方法进行不透水面的提取和制图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从传统遥感方法、基于光谱与几何特征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等方面总结了不透水面的遥感提取方法,介绍和评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并对未来城市不透水面的提取方法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遥感 数据融合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灾监测中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以MODIS数据为例 被引量:176
12
作者 覃志豪 高懋芳 +2 位作者 秦晓敏 李文娟 徐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71,共8页
以目前农业旱灾监测中应用较广泛的多波段MOD IS卫星遥感数据为例,探讨农业旱灾遥感监测中所需要的地表温度反演问题,尤其是反演算法的选择、基本参数的估计和具体反演中的工作流程,为快速地进行农业旱灾监测中的水热遥感参数估计提供... 以目前农业旱灾监测中应用较广泛的多波段MOD IS卫星遥感数据为例,探讨农业旱灾遥感监测中所需要的地表温度反演问题,尤其是反演算法的选择、基本参数的估计和具体反演中的工作流程,为快速地进行农业旱灾监测中的水热遥感参数估计提供方法选择。虽然MOD IS有8个热红外波段用来监测地表热量变化,但波段31和32特别适用于农业旱灾监测中所需要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因此,在算法上,我们将选择计算过程相对简便但反演精度又很高的两因素分裂窗算法。详细地讨论了如何快速地估计分裂窗算法中大气透过率和地表比辐射率这两个基本参数。从实际应用来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快速地用来反演我国农业旱灾监测中所需要的农田地表温度参数,并获得很好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土壤墒情监测 MODIS数据 地表温度 遥感反演 分裂窗算法 地表比辐射率 大气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散发遥感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艳 黄春林 +1 位作者 卢玲 顾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5-772,共8页
传统的估算蒸散发的方法虽然能够获取相对准确的均匀下垫面的蒸散发,但大多局限于点或田间尺度,难以反映蒸散发的空间异质性.遥感作为一种高效的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被认为是估算陆面蒸散发的有效途径.近30多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 传统的估算蒸散发的方法虽然能够获取相对准确的均匀下垫面的蒸散发,但大多局限于点或田间尺度,难以反映蒸散发的空间异质性.遥感作为一种高效的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被认为是估算陆面蒸散发的有效途径.近30多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了从简单的经验公式到结合陆面过程模型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等基于遥感数据估算蒸散发的方法.本文总结了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各种方法的输入数据、假设、原理、优缺点,并概括了遥感估算陆面蒸散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地表能量平衡 遥感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卡尔曼滤波数据同化方法改进土壤水分模拟效果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鹤 杨大文 +1 位作者 刘钰 张宝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4,共6页
陆面过程模型是连续模拟土壤水分的有效工具,然而输入数据及模型结构本身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模拟误差在模型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同化技术可以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实时修正模型状态变量,进而提高土壤水分的模拟精度。本研究构建集合卡... 陆面过程模型是连续模拟土壤水分的有效工具,然而输入数据及模型结构本身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模拟误差在模型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同化技术可以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实时修正模型状态变量,进而提高土壤水分的模拟精度。本研究构建集合卡尔曼滤波(En KF,ensemble Kalman filter)数据同化方法,将其集成到水文强化陆面过程模型HELP(hydrologically-enhanced land process)中,对模型中土壤水分及表面温度等状态变量进行优化。模型选取山东位山生态水文观测站2006年的数据进行验证,采用未经同化的模型率定结果作为基准值。结果表明,数据同化后表层、根层、深层土壤水分模拟结果相比基准值均有提高,土壤含水量均方根误差减小30%-50%,证明采用数据同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水分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遥感 温度 数据同化 陆面过程模型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市化对地表温度时空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曹广真 侯鹏 毛显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6,共8页
分别采用常规气象数据和遥感资料,结合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不同的三大板块,分析北京市城市化对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1)将北京市1978—2006年常规气象站点的陆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观测资料与三大板块结合,分析... 分别采用常规气象数据和遥感资料,结合城市化发展总体水平不同的三大板块,分析北京市城市化对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1)将北京市1978—2006年常规气象站点的陆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观测资料与三大板块结合,分析城市化对LST年、季、白天、夜间、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影响。发现1978—2006年期间,北京市三大板块LST均值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且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板块的>第二板块的>第三板块的。(2)采用北京市2001年和2006年全年的EOS MODIS MOD 13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产品以及MOD11白天/夜间LST产品,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变化对LST的影响。总体上,北京市2006年较2001年NDVI减少的比例为51.3%,白天LST升高的比例为73.74%,夜间LST升高的比例高达90.92%。(3)北京市2006年与2001年NDVI的差值以及白天、夜间LST的差值的联合分类结果表明,第一和第二板块均表现出2006年较2001年NDVI减少、白天LST增加的类别所占的百分比最大,分别占54.29%和40.95%,而且均大于其在第三板块中所占的比例34%,而三个板块中NDVI增加、白天LST减少的百分比与NDVI减少、白天LST增加的百分比之和均超过了50%。第一、第二和第三板块中2006年较2001年NDVI减少、夜间LST增加的类别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1.67%、44.2%和42.46%。这些数据定量地说明了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变化对白天、夜间LST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地表温度 常规气象数据 遥感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热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与比辐射率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新鸿 邱实 +2 位作者 姜小光 欧阳晓莹 李召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6,共8页
地表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是陆地表层系统的两个重要特征物理量,它们反演的精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间接导出的地表参量的准确性和相关遥感应用的有效性。多光谱热红外反演温度和比辐射率受到陆地表面类型复杂而观测信息不足的限制,很难同... 地表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是陆地表层系统的两个重要特征物理量,它们反演的精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间接导出的地表参量的准确性和相关遥感应用的有效性。多光谱热红外反演温度和比辐射率受到陆地表面类型复杂而观测信息不足的限制,很难同时反演出精确的地表温度数值和地表比辐射率数值。高光谱热红外传感器的出现,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机遇。利用高光谱热红外数据的优势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气下行辐射残余指标(DRRI)的方法,实现了地表温度与地表比辐射率的准确分离。通过高光谱热红外模拟数据的反演实验表明DRRI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结果精度高、抗噪声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该方法能够应用于野外测量的高光谱热红外数据以及经准确大气校正后的星载高光谱热红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热红外 地表温度 比辐射率 大气下行辐射残余指标(DRRI)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反照率产品在模拟黄河源区陆面过程和降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史小康 文军 +5 位作者 田辉 王磊 张堂堂 刘蓉 王欣 张静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7-1200,共14页
地表反照率是陆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收支状况,进而可以影响气温和降水等其它气象要素。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通过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在黄河源区不... 地表反照率是陆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变化直接影响地表能量的收支状况,进而可以影响气温和降水等其它气象要素。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通过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分别探讨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在黄河源区不同下垫面情况下潜热、感热的分配关系,详细分析了地表反照率改变对降水变化的影响机制,最后应用EOS/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替代原模式低时空分辨率的地表反照率。研究结果表明:(1)当地表反照率减少(增加)时,模拟的区域平均地表温度、感热、潜热数值相应增大(减少)。当地表反照率减少0.1时,地表温度上升约1.0K,感热和潜热量增量比约为3∶1。(2)地表反照率改变对降水量变化影响最大的区域是黄河源区下游的草场区域,其次是黄河源头区域,最小的是黄河源区北部的稀疏植被区域。地表反照率通过对大气动力、热力以及水汽条件的影响,使得降水发生的环境改变,主要体现在:当地表反照率减少时,地表气压的减少使得大气低层的辐合气流增强,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生;2.0m气温的升高增强了大气近地层的热力不稳定度;2.0m比湿的增加表明近地层空气水汽含量增加。(3)与实况对比分析发现,使用卫星遥感产品后在月尺度上能够更准确地模拟降水量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黄河源区 WRF模式 卫星遥感资料同化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分辨率地表粗糙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沁怡 蔡旭晖 宋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4-482,共9页
利用2010年欧洲空间局(ESA)最新发布的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盖卫星观测数据,研究中国地区的地表粗糙度分布。参考两个常用气象模式CALMET和WRF中有关土地覆盖类型与地表粗糙度的分配方案,分别建立ESA土地覆盖类型数据与地表粗糙度的映射关... 利用2010年欧洲空间局(ESA)最新发布的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盖卫星观测数据,研究中国地区的地表粗糙度分布。参考两个常用气象模式CALMET和WRF中有关土地覆盖类型与地表粗糙度的分配方案,分别建立ESA土地覆盖类型数据与地表粗糙度的映射关系,编制了水平分辨率约300 m的中国地表粗糙度分布,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ESA土地覆盖类型数据有利于反映地表粗糙度更细致的空间分布,但无法反映城市区域内部的粗糙度变化;(2)基于CALMET模式的映射关系给出的地表粗糙度数值系统偏高;(3)基于WRF模式的映射关系能够给出更合理的地表粗糙度,与实际观测更相符,并可部分反映地表粗糙度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粗糙度 土地覆盖 高分辨率 卫星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KF-3DVar模型的海淀区地表温度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耘 于强 +3 位作者 李梦莹 黄元 岳攀 王计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6-172,共7页
以城市化程度较深的北京市海淀区为研究区,基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基于影像(IB)的算法反演城市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将数据同化算法EnKF-3DVar与CA/Markov模型集成,将海淀区的多年平均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同化进... 以城市化程度较深的北京市海淀区为研究区,基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基于影像(IB)的算法反演城市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将数据同化算法EnKF-3DVar与CA/Markov模型集成,将海淀区的多年平均臭氧浓度空间分布数据同化进行城市地表温度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海淀区的城市地表温度10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的平均温度为31.139 3℃。引入EnKF-3DVar的预测模型能够显著提升模型的模拟精度,所预测的2015年的数据结果 Kappa系数达到0.821 6。在有城市公园绿地的模式下,地表温度高值区呈现缓解趋势,在无城市绿地公园的模式下,城市地表温度高值区呈现出明显的扩张趋势,最高温度达到了56.142 3℃,城市生态绿地对于城市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影响巨大,合理布局城市绿地公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遥感反演 数据同化 海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算法的灌区蒸散发空间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白亮亮 蔡甲冰 +3 位作者 刘钰 陈鹤 张宝忠 黄凌旭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5-223,共9页
采用Landsat和MODIS数据,通过增强自适应融合算法(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ESTARFM)对蒸散发进行空间降尺度,构建田块尺度蒸散发数据集;利用2015年田间水量平衡方法计算的蒸散发数据对融合结... 采用Landsat和MODIS数据,通过增强自适应融合算法(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ESTARFM)对蒸散发进行空间降尺度,构建田块尺度蒸散发数据集;利用2015年田间水量平衡方法计算的蒸散发数据对融合结果进行评价。在融合蒸散发基础上,结合解放闸灌域2000—2015年间种植结构信息,提取不同作物各自生育期和非生育期内年际蒸散发量,并分析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以来,作物蒸散发占比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融合蒸散发与水量平衡蒸散发变化过程较吻合,小麦耗水峰值出现在6月中下旬—7月初,玉米和向日葵峰值出现在7月份。在相关性分析中,玉米、小麦和向日葵的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85、0.79和0.82;生育期内玉米(5—10月份)、小麦(4—7月份)和向日葵(6—10月份)的均方根误差均不高于0.70 mm/d;平均绝对误差均不高于0.75 mm/d;相对误差均不高于16%。在农田蒸散发总量验证中,融合蒸散发与水量平衡蒸散发相关性较好,两者决定系数达到了0.64。基于ESTARFM融合算法生成的高分辨率蒸散发(ET)结果可靠,具有较好的融合精度。融合结果与Landsat蒸散发的空间分布和差异性一致,7月23日、8月24日和9月1日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0.81和0.77;差值均值分别为0.24 mm、0.19 mm和0.22 mm;标准偏差分别为0.81 mm、0.72 mm和0.61 mm。ESTARFM融合算法在农田蒸散发空间降尺度得到较好的应用,可有效区分不同作物蒸散发之间的差异。不同作物在生育期和非生育期内耗水量差别较大;生育期内套种(4—10月份)耗水量最大,达到637 mm,玉米(5—10月份)和向日葵(6—10月份)次之,分别为598 mm和502 mm,小麦(4—7月份)最低为412 mm;非生育期内,小麦(8—10月份)耗水量最大,年均达到214 mm,玉米(4月份)和向日葵(4—5月份)分别为42 mm和128 mm。不同作物多年平均耗水量(4—10月份)差异较小,其年际耗水总量主要随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数据融合 蒸散发 地表能量平衡模型 增强时空自适应融合算法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