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遥感与后向轨迹的雅安市2023年典型臭氧污染成因分析
1
作者 吕婷婷 肖杰 +1 位作者 张洋 刘志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26-635,共10页
2023年4月雅安市发生较为严重的春季O_(3)污染,研究雅安市臭氧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对于降低污染对当地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23年4月雅安市的两次典型O_(3)污染过程为例,基于多源遥感的地表... 2023年4月雅安市发生较为严重的春季O_(3)污染,研究雅安市臭氧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对于降低污染对当地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23年4月雅安市的两次典型O_(3)污染过程为例,基于多源遥感的地表温度、地表太阳入射辐射、O_(3)及其前体物(NO_(2)和CH_(2)O)产品,结合本地高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环境站点监测资料和气象再分析资料,采用地学数理统计(相关系数r)和后向轨迹分析的方法,探究太阳辐射、地表温度和O_(3)前体物等要素对O_(3)污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两次污染过程O_(3)浓度变化呈现明显“单峰型”的周期性变化,峰值在13:00-19:00。(2)平均太阳辐射大于900 W/m^(2)、平均地表温度大于18℃是雅安地区发生O_(3)污染的阈值条件。(3)雅安地区天然源前体物排放对O_(3)生成的贡献不可忽略,O_(3)前体物的光化学反应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r|>0.5),而最终的O_(3)浓度则主要受温度影响(|r|>0.6)。(4)成都市的蒲江县,眉山市的洪雅县、丹棱县和东坡区是雅安市O_(3)污染的主要贡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驱动力分析 雅安市 卫星遥感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新型遥感生态指数的南宁市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心如 陈天伟 杨卫聪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4期947-953,共7页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RSEI在应用不同区域中很少考虑空气质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这一局限性,以南宁市为例,在RSEI的...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RSEI在应用不同区域中很少考虑空气质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这一局限性,以南宁市为例,在RSEI的基础上,加入能精准监测城区高分辨率空气质量的差值霾指数(Difference Haze Index, DHI),构建新型遥感生态指数(new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new),随后对比分析RSEI与RSEInew的平均相关度和PC1,验证了构建的RSEInew模型更具有表征区域生态环境的代表性。利用RSEInew模型对南宁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1年,南宁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优化,RSEInew提升了15%,整体生态环境水平处于中等(0.4~0.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遥感指数 主成分分析 生态环境质量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处理遥感影像的河湖“四乱”因素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智灵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19-23,28,共6页
2018年水利部部署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提高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的识别效率,应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检测,分析了2020~2022年上海市26条(总长649 km)河道与淀山湖、元荡湖两个湖泊的... 2018年水利部部署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提高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的识别效率,应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检测,分析了2020~2022年上海市26条(总长649 km)河道与淀山湖、元荡湖两个湖泊的“四乱”问题。结果表明:2020~2022年,28个河湖河口线外延6 m范围内有274处变化,其中疑似“四乱”问题82处。相比同期人工巡查,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遥感影像因素识别技术在识别河湖“四乱”中具有巡查效率高、巡查范围广、巡查成本低等优势。研究成果可以为下阶段河湖治理和保护监管以及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清四乱” K-means聚类分析 遥感影像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中小城市热岛特征分析——以漯河市为例
4
作者 江清霞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城市的城市热岛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引起对中小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视撰写本文。本文以中小城市漯河市为例,融合GIS、RS和气象数据,采用气象热岛计算方...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城市的城市热岛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引起对中小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视撰写本文。本文以中小城市漯河市为例,融合GIS、RS和气象数据,采用气象热岛计算方法、分裂窗遥感温度反演算法、地表热岛强度指数法(UHII)和热岛比例指数(UHPI)等计算方法进行城市热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6、7、8三个月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下垫面水体无热岛效应,林地和耕地热岛面积比例较低,说明农林草绿色植被缓解地表温度增长作用明显,其中以高覆盖度的树林缓解效果更大;中小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地问题在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时应得到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中小城市热岛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武年 刘恩勤 +1 位作者 陈宁 廖崇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90,共6页
为查明成都市近30 a来由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导致市区土地利用/覆被结构的重大变化,应用成都市1978,1992,2000和2005年4个时相的卫星遥感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建立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利用... 为查明成都市近30 a来由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导致市区土地利用/覆被结构的重大变化,应用成都市1978,1992,2000和2005年4个时相的卫星遥感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建立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利用G 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成都市28 a间4个时相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对其近28 a间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成果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遥感 动态监测 驱动力分析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初冬 陈前虎 +2 位作者 彭卫兵 李英豪 傅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9,共4页
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密切相关,运用Landsat TM/ETM+和Terra AS-TER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对近年来杭州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进行分析。将杭州市的地表温度数据与历年的城市用地状况进行关... 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密切相关,运用Landsat TM/ETM+和Terra AS-TER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对近年来杭州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进行分析。将杭州市的地表温度数据与历年的城市用地状况进行关联分析可知,从2000年开始,杭州市的"热岛效应"基本呈减弱的趋势,且与城市用地密切相关,因此,宜采用中心城区+外围组团的结构模式,保留足够的生态屏障,加强对城市不可建设用地的保护,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遥感 土地利用 功能布局 关联分析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青岛市红岛经济区土地开发利用变迁遥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于衍桂 许海蓬 +1 位作者 任广波 马毅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11期52-55,58,共5页
红岛经济区是青岛市拥湾发展战略中的胶州湾北部新兴城市核心,是近年来和未来一段时间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区扩张的主要区域。基于2003年和2013年的SPOT-5和资源三号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青岛市红岛经济区近10年来的土地开发利用变... 红岛经济区是青岛市拥湾发展战略中的胶州湾北部新兴城市核心,是近年来和未来一段时间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区扩张的主要区域。基于2003年和2013年的SPOT-5和资源三号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青岛市红岛经济区近10年来的土地开发利用变迁遥感监测,进行了信息提取和2时相监测结果的土地开发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盐田和耕地向工业用地的大面积转化。伴随着工业用地的大面积增加,公路用地的面积也在增加,附带的公路防护林的面积也有了显著的增加,研究区域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遥感 土地利用变迁分析 青岛市红岛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市城市建设用地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072-8074,共3页
利用遥感技术对淮北市城区(相山建成区)18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分析1987~2000年淮北市城市建设用地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城市建设用地 遥感分析 淮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义乌市生态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晶晶 李晓松 +3 位作者 郭重阳 裴亮 杜鑫 吴炳方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46,共7页
传统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过于依赖统计年鉴,尤其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数据:土地利用因子、产量因子均来自普查统计数据,由此产生的误差对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随着遥感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当前基于遥感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和产量因子的准... 传统生态足迹计算方法过于依赖统计年鉴,尤其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数据:土地利用因子、产量因子均来自普查统计数据,由此产生的误差对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随着遥感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当前基于遥感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和产量因子的准确监测已成为可能。因此,本研究通过遥感监测获取土地利用和产量因子,然后对义乌市2000年和2007年的生态足迹分别计算,并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义乌市生态承载力在急剧下降,并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几点关于减缓义乌市生态足迹增长速度、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分析 遥感 义乌市 生态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阜康市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4
10
作者 茹克亚·萨吾提 阿不都艾尼·阿不里 +2 位作者 李虎 尼加提·卡斯木 李晓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89,297,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引起生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及时、快速、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选取2000年、2008年、2016年Landsat(TM/OLI)系列遥感影像,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和热度(LST)4个重要指标...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引起生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及时、快速、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显得尤为重要。选取2000年、2008年、2016年Landsat(TM/OLI)系列遥感影像,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和热度(LST)4个重要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阜康市16年以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从2000—2008年阜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在这8年期间生态环境转差的区域面积达到了849.35 km 2,约占总面积的25.72%;且以2008—2016年期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幅度为最大,环境质量转差的区域面积增长到1601.41 km 2比前8年增长了2倍,约占总面积的48.49%,而环境质量转好的只占了13.06%。2000—2016年阜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快速下降,环境质量变差的区域面积已达到1757.93 km 2,阜康市环境质量转好的区域面积保持下降趋势,约占总面积的8.98%,而质量转差的区域逐步增加,约占总面积的53.23%。在空间上,生态条件变差的地点主要分布在郊区中部和北部地区。生态环境好转的主要区域分布在一些新增的城区基础设施和一些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新区,而中部耕地周边生态环境变化较小。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原因分析可知,干旱等自然条件下超负荷开发活动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遥感指数 动态变化 主成分分析 阜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以遂宁市船山区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永健 李洪忠 +2 位作者 陈劲松 韩宇 钟舒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76,82,共7页
通过遥感影像对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地区进行合理评价,能为政府制定精确的生态环境方案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遥感影像反演的绿度、湿度、热度及干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耦合4个指数,得到遥感生态指数,对遂宁市船山区进行生态环境... 通过遥感影像对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地区进行合理评价,能为政府制定精确的生态环境方案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遥感影像反演的绿度、湿度、热度及干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耦合4个指数,得到遥感生态指数,对遂宁市船山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区各指数间的数量关系,通过统计学方法讨论遥感生态指数聚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指数和城市建筑裸土指数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船山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相对北部地区较差;热点分析反映了船山区遥感生态指数呈聚集状态,且聚集程度逐年升高,生态环境质量分化愈加明显。1993~2014年,遂宁市船山区遥感生态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尤其市区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城区扩张,但总体生态质量较好;热点区域逐年减少,冷点区域集中在主城区附近,冷点区范围逐渐扩张,主城区附近生态质量下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评价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遂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模型的玉溪市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钟欣呈 许泉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0-357,共8页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何全方位、多尺度、长时间序列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2005—2020年玉溪市的Lansat-5/TM和Lansat-8/OLI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计算绿度(NDVI)、湿度(WET)...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何全方位、多尺度、长时间序列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用2005—2020年玉溪市的Lansat-5/TM和Lansat-8/OLI遥感影像为研究数据,计算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4个生态指数,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模型,对玉溪市16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玉溪市生态环境质量呈“S”型波动,RSEI均值从0.605下降到0.568,玉溪市生态环境有所下降,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生态环境质量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共增加了1014.05 km 2,而优和良的区域面积共减少了1306.43 km 2,其中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除元江干热河谷及建城区外均有分布,但最好区域位于哀牢山。(3)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面积为6255.35 km 2,占总面积的42.51%,而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面积仅2514.26 km 2,占总面积的17.08%,改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玉溪市中部和西南部,但西北部和东部生态环境质量均出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变化监测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遥感监测的资源型城市建成区扩张与驱动因素分析——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艳明 李莉 《资源与产业》 2019年第3期14-21,共8页
基于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6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法和目视解译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采用建成区扩张强度指数、动态度、弹性系数以及速率,定量分析克拉玛依市建成区1996-2016年时序变化,采用分形维数、... 基于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6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法和目视解译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采用建成区扩张强度指数、动态度、弹性系数以及速率,定量分析克拉玛依市建成区1996-2016年时序变化,采用分形维数、重心转移及紧凑度,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在扩展方式上,建成区总体以"团状+内部填充式+星状+沿交通线"扩展模式扩张,各时段扩展方式各异;2)在扩展方向上,呈现"东南-西南-西北"方向转变空间格局,重心迁移符合"三轴两片区"发展规律;3)在扩展驱动因子上,人口规模推动建成区进一步扩张,经济发展水平是最根本的推动力,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现代交通是重要因素,政府宏观政策的落实引导建成区扩张,决定城区的规模及格局。对于建成区扩张相对松散、粗放等问题,需要对空间布局进行集约化管制,实现高质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遥感监测 监督分类法 目视解译法 建成区扩张 驱动力分析 克拉玛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辽金古城”遗址遥感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宇星 李远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33期18-22,共5页
为全面探测与反映东北“辽金古城”遗址空间规律与结构信息,文章在充分收集与整合“辽金古城”遗址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主要遥感特征和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遗迹遥感影像特征的“辽金古城”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及古城遥感图像分析方法... 为全面探测与反映东北“辽金古城”遗址空间规律与结构信息,文章在充分收集与整合“辽金古城”遗址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主要遥感特征和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遗迹遥感影像特征的“辽金古城”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及古城遥感图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可进一步获取辽金古城遗址形状、类型、规模、结构、保护状态等特征信息,较客观地补充反映古城面貌现状;开展古城信息提取时要选择多时相的高分遥感影像,分辨率最好为亚米级或更高,而后可基于形态、结构、植被覆盖等解译标志确定古城位置、类型等信息;采用遥感技术可以提取古城内外边界、古城墙残留形态、古城中心线、古城门、现代挖掘点、城墙类型、古城遗址植被发育情况等数据,通过对它们的综合分析,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古城遗址的现存结构和保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金古城遗址 遥感特征 信息提取 空间参数 古城遥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遗址保护的综合遥感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少开 丁军 +1 位作者 张瑞菊 薛天纵 《城市勘测》 2020年第1期87-92,共6页
大遗址保护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主战场和重要方向,是我国构建新文化业态、提升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遗址保护和管理的需求,特开展了大遗址保护的综合遥感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开展遗存及周边环境调... 大遗址保护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主战场和重要方向,是我国构建新文化业态、提升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大遗址保护和管理的需求,特开展了大遗址保护的综合遥感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开展遗存及周边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形成了包括数据采集、集成、判读、分析和评估等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同时,以北庭故城遗址为例,详细阐述了遥感应用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 遥感 动态监测 北庭故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分类的济宁市土壤有机碳遥感反演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问娟 李新举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本研究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以研究区表层0~20 cm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Ysoc=23.448+65.958b1-67.703b4-21.778b7(R2=0.744,P<0.01);进而采用基于ENVI... 本研究利用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以研究区表层0~20 cm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Ysoc=23.448+65.958b1-67.703b4-21.778b7(R2=0.744,P<0.01);进而采用基于ENVI的波段运算及决策树分类法,获取了济宁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约为12.45 g/kg,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部分地区有机碳含量接近于零,微山县和任城区含量最高;(2)研究区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12~18 g/kg,面积约为6 165.13 km^2,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59.99%,分布最为广泛,在各个县区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遥感反演 多元回归分析 决策树分类 济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婷婷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2期178-179,共2页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文中在定性分析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热岛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与2000年武汉市热岛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武汉市热岛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遥感 城市热岛效应 定性分析 武汉市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合肥市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立晨 耿君 +3 位作者 朱璨阳 徐杰铭 涂丽丽 黄建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5-800,共6页
针对传统的单机处理遥感影像方式难以进行大尺度和长时间序列土地覆盖监测的缺点,文章以合肥市为研究区,借助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2000—2020年多景Landsat卫星影像和多种辅助数据,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 针对传统的单机处理遥感影像方式难以进行大尺度和长时间序列土地覆盖监测的缺点,文章以合肥市为研究区,借助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2000—2020年多景Landsat卫星影像和多种辅助数据,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得到土地覆盖分类图,并对土地覆盖变化(land cover change,LCC)进行驱动力因素分析,基于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反演算法进一步得到FVC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研究区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十分明显,FVC时空变化呈现减少特征;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是LCC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覆盖变化(LCC) 合肥 谷歌地球引擎(GEE)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乌海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傲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城市的快速扩张,乌海市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说明乌海市的生态变化情况,为乌海市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基于遥感技术,对乌海市2005、2016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耦合了绿度、湿度、温度及干... 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城市的快速扩张,乌海市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说明乌海市的生态变化情况,为乌海市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基于遥感技术,对乌海市2005、2016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耦合了绿度、湿度、温度及干度4个指标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价模型,对乌海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乌海市RSEI均值为0.751,2016年乌海市RSEI均值为0.744,2005到2016年期间,RSEI值相近只略微减少。乌海市西北部和西南部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而由于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乌海市东北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乌海市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不大。由此表明近十年乌海市生态质量整体上保持较好,无过度恶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乌海市 生态环境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表覆盖组分及植被多样性与热环境关联性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姗 郑学 《山东国土资源》 2022年第12期70-76,共7页
本文以贵阳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表覆盖组分及植被多样性对地表温度的影响。首先基于Landsat-8 OLI多时相影像数据在GEE平台上实现了研究区域地表覆盖精细分类;然后结合不同季节8天合成的MODIS温度产品数据,利用时空统计分析、相关分... 本文以贵阳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表覆盖组分及植被多样性对地表温度的影响。首先基于Landsat-8 OLI多时相影像数据在GEE平台上实现了研究区域地表覆盖精细分类;然后结合不同季节8天合成的MODIS温度产品数据,利用时空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不同地表覆盖组分、地表覆盖多样性和植被覆盖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阳市建成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等植被,常绿阔叶林在不同季节对地表温度的降温效应明显,而不透水面对地表温度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尤其以夏季最为显著;地表覆盖多样性与地表温度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中植被覆盖多样性较植被覆盖率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不透水面的增加会明显降低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因此,要发挥城市绿地对城市温度和热岛效应的调节作用,建议可以适当增加常绿阔叶林的绿化面积,同时在空间上要提升植被多样性水平,能够较大程度改善城市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地表温度 遥感分类 统计分析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