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ISC-V的农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1
作者 王猛 王凯 +4 位作者 张杰 杨张青 赵巧丽 秦一浪 李国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8,共8页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率,明确不同土质对灌溉量的影响,利用RISC-V架构芯片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D32VF103VBT6芯片为核心MCU,包括主控制器、通信、传感器、灌溉量计算和安全作业等功能模块。通过量化不同类型...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分利用率,明确不同土质对灌溉量的影响,利用RISC-V架构芯片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以GD32VF103VBT6芯片为核心MCU,包括主控制器、通信、传感器、灌溉量计算和安全作业等功能模块。通过量化不同类型土壤水分运移动态的差异,依据土壤中沙粒、黏粒等组分比例,构建了适用于不同土壤质地的灌溉量估算模型。系统结合土壤墒情传感器获取的田间实时墒情数据,计算各轮灌区域最佳灌溉量,并根据灌溉量控制各灌区电磁阀开启时间,实现自动灌溉。该系统具有测墒灌溉、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自动化轮灌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农户经验灌溉方式相比,该系统能够显著降低作物灌溉量17.3%,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小,仅降低了0.16%;与土壤水分动态平衡模型相比,该系统灌溉量降低了9.2%,产量提高了0.19%。此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在保证作物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农田灌溉量,对发展智慧节水农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控制系统 RISC-V 土壤质地 节水灌溉 灌溉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棉田节水灌溉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李贺 张立新 +2 位作者 胡雪 李文春 王晓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针对传统棉田节水灌溉系统灌溉精度低、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uzzy-PID控制的棉田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棉田的实时土壤湿度作为控制决策依据,结合专家经验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Fuzzy-PID控制器... 针对传统棉田节水灌溉系统灌溉精度低、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uzzy-PID控制的棉田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棉田的实时土壤湿度作为控制决策依据,结合专家经验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Fuzzy-PID控制器,并在Simulink中对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试验,对Fuzzy-PID控制方法和常规的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曲线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Fuzzy-PID控制的稳态时间减少了约7.3 s,超调量减少了5.65%。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式调节精度和稳态性能更好,可及时调整土壤湿度,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灌溉精度,可以满足大田棉花灌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节水灌溉 FUZZY-PID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地造林中滴灌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优化实践
3
作者 高丽苹 马洪军 《河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8-60,共3页
以洛阳市偃师区安乐村荒山困难地造林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滴灌技术在高坡度、薄土层及干旱胁迫环境下的适应性应用。通过构建“二级提灌+重力自流+精准滴灌”的集成系统,实现复杂地形下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详细分析了供水系统设... 以洛阳市偃师区安乐村荒山困难地造林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滴灌技术在高坡度、薄土层及干旱胁迫环境下的适应性应用。通过构建“二级提灌+重力自流+精准滴灌”的集成系统,实现复杂地形下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详细分析了供水系统设计、管道参数计算及自动化控制方案,并结合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可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至85%,苗木成活率较传统灌溉提高15%~20%,但前期投资成本增加35%~40%。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地造林的水资源约束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并提出智能化升级路径,对生态修复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地造林 滴灌技术 二级提灌 节水效率 自动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农业灌溉系统精准控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志龙 张淋江 +1 位作者 朱富丽 刘统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1-215,220,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灌溉系统的综合作业效率,体现灌溉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出以精准控制模型为切入点,以物联网技术为主体支撑平台,针对其作业系统展开设计与优化。通过引入物联网强大的系统性架构,规范与强化各网络节点的部署与协作关...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灌溉系统的综合作业效率,体现灌溉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出以精准控制模型为切入点,以物联网技术为主体支撑平台,针对其作业系统展开设计与优化。通过引入物联网强大的系统性架构,规范与强化各网络节点的部署与协作关系,科学搭建用于实现精准灌溉控制的数学模型,同时导入合理的系统软件设计程序与硬件功能组件配置,形成完整集成式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平台技术的精准控制模型应用后,整体的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系统精准度、系统响应率分别相对提高了6.25%和7.68%,动作延迟率相对降低了2.72%,灌溉节水效率提升至91.50%。物联网平台下的精准控制模型应用效果良好,设计理念正确,可为灌溉领域实施节能降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系统 精准控制模型 物联网技术 网络节点 灌溉节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灌溉系统定量控制算法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花 郑思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6-239,共4页
精量节水灌溉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此,基于硬地育秧过程对土壤水分的精准化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定量灌溉控制系统。同时,根据育秧过程中的土壤需水状况监测结果,设计定量灌溉控制算法,对育秧过程中的水分状况进行预警,实现了... 精量节水灌溉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此,基于硬地育秧过程对土壤水分的精准化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定量灌溉控制系统。同时,根据育秧过程中的土壤需水状况监测结果,设计定量灌溉控制算法,对育秧过程中的水分状况进行预警,实现了精准化灌溉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控制算法 定量控制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控制技术在节水灌溉装置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然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6,共4页
以节水灌溉装置自动控制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气控制技术对灌溉装置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对节水灌溉装置系统自动控制流程软件进行设计。工作时,传感器对种植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参数进行采集,控制系统根据参数信息进行灌溉操作,... 以节水灌溉装置自动控制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气控制技术对灌溉装置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对节水灌溉装置系统自动控制流程软件进行设计。工作时,传感器对种植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参数进行采集,控制系统根据参数信息进行灌溉操作,可有效提高种植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率。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将种植区域内的环境参数信息进行实时显示,便于系统应用人员进行操作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装置 电气控制 硬件电路 软件控制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会民 陈毅飞 +4 位作者 齐亚聪 罗文杰 周欣 喻晨 蒋永新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南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棉花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该地区棉花种植范围广,但干旱少雨。为解决传统灌溉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本文以LoRa无线通信、传感器、远程控制等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农业灌溉... 南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棉花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该地区棉花种植范围广,但干旱少雨。为解决传统灌溉方式自动化程度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本文以LoRa无线通信、传感器、远程控制等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精度土壤墒情传感器,远程在线采集土壤温湿度,远程控制电磁阀开关等控制方式,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进行灌溉后,灌溉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灌溉均匀度可达95%以上,效果良好,可为大田灌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控制 节水灌溉 通信技术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隔层对河套灌区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霍宏鑫 杨劲松 +3 位作者 姚荣江 谢文萍 王相平 张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河套灌区盐渍农田分布广、肥力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为研究秸秆–保水剂复合隔层对河套灌区盐碱土的控盐及节水效果,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常规灌溉水量(10 L)和节水20%灌溉水量(8 L)2种灌溉水量下的2种隔层(秸... 河套灌区盐渍农田分布广、肥力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为研究秸秆–保水剂复合隔层对河套灌区盐碱土的控盐及节水效果,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常规灌溉水量(10 L)和节水20%灌溉水量(8 L)2种灌溉水量下的2种隔层(秸秆隔层和复合隔层)以及对照组处理,对比研究了复合隔层与秸秆隔层在节水条件下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蒸发过程以及盐分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入渗过程中,两种隔层均能延缓水分入渗,提高淋盐效果,相比秸秆隔层,复合隔层处理水分入渗时间延缓14.47%,对0~40 cm土层淋盐效果提升34.86%。蒸发过程中,复合隔层能够通过内部保水剂缓慢释水,对20~40 cm土层补水,其20~40 cm土层含水率较秸秆隔层提升10.90%~90.61%。节水20%的条件下,复合隔层处理在0~40 cm土层的灌溉淋盐效果及蒸发过程中的保水抑盐效果优于未进行节水处理的对照组。综合来看,秸秆–保水剂形成的复合隔层其淋盐效果、保水抑盐效果均优于秸秆隔层,在节水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保水控盐效果。本研究可为河套灌区节水型盐碱障碍消减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隔层 节水控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洲安全和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节水潜力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翻 杨鹏年 +4 位作者 汪昌树 张林海 杨一飞 徐杰 王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
为确保用水总量控制下绿洲安全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新疆开孔河流域为例,提出基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安全等约束条件的干旱区灌溉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结果表明:1)开孔河流域现状年(2020年)地下水开采量为12.97亿m^(3)... 为确保用水总量控制下绿洲安全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新疆开孔河流域为例,提出基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安全等约束条件的干旱区灌溉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结果表明:1)开孔河流域现状年(2020年)地下水开采量为12.97亿m^(3),灌溉用水总量为34.85亿m^(3);传统节水模式下,流域中期规划年(2030年)节水潜力为0.74亿m^(3),远期规划年(2050年)节水潜力为5.02亿m^(3)。2)在节水潜力新内涵下,开孔河流域中期规划年没有节水潜力,且需要休耕18667 hm^(2),远期规划年节水潜力为1.77亿m^(3)。3)为防止干旱区次生盐渍化,实现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在节水后应控制绿洲地下水位在3.5~4.0 m之间。对于水土不均衡的干旱区灌区而言,传统节水思路对绿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节水潜力评价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潜力 灌区节水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干旱区 开孔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小麦灌溉系统
10
作者 马世骄 吴文涛 +4 位作者 柴向俐 谢青山 周永 杨庭瑞 赵经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1550,共10页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实现新疆灌区精准灌溉,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浑沃尔海,根据春小麦的生长环境和各生育时期需水量,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小麦灌溉系统。该系统通过田间微型气象站监测、麦田传输数...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实现新疆灌区精准灌溉,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浑沃尔海,根据春小麦的生长环境和各生育时期需水量,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小麦灌溉系统。该系统通过田间微型气象站监测、麦田传输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出小麦需水量;以需水量和土壤实际湿度的差值和差值变化率作为模糊系统的输入量,灌溉时间作为输出量。将2017年人工灌溉数据与灌溉控制系统相结合利用PYTHON做对比试验,检验灌溉系统优化的效果。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春小麦需水量的预测效果较好,验证集决定系数R^(2)为0.854,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014,预测结果满足春小麦实际需水标准。模糊控制系统相比于传统控制系统不会出现较大的超调量,有更好的稳定性。BP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灌溉系统比人工灌溉节水约23.9%,说明该灌溉系统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实现精细化农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优化 模糊控制 BP神经网络 仿真 灌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肥一体机的可视化控制模块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208,238,共6页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的作业效率与监测效率为目标,选取可视化技术作为研究切入点,基于可视化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应用展开讨论。通过充分理解水肥一体机的作业机理,建立用于整机可视化控制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可视化控制模块的软件程序设...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的作业效率与监测效率为目标,选取可视化技术作为研究切入点,基于可视化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应用展开讨论。通过充分理解水肥一体机的作业机理,建立用于整机可视化控制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可视化控制模块的软件程序设计与硬件组件配置,形成全新高效的可视化水肥一体机。进行可视化控制模块应用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可视化机理及控制模型应用的水肥一体机较普通控制下的水肥一体机作业有一定优势,系统的监测准确率与系统响应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各水肥管路及水肥参数监测及时,确保整机各项指令与输出正确合理,整机节水率与整机节肥率分别提升了6.80%和7.40%,灌溉均匀度可达90.50%,有利于农作物种植栽培高效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机 可视化控制 系统响应效率 整机节肥率 灌溉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非线性特征和状态变量的农田灌溉节水控制方法
12
作者 杨明娟 刘宗浩 +3 位作者 岳鹏 孙利军 孙庆艳 李娜 《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常规的农田灌溉节水控制,主要采用影响因子分析模拟农田灌溉精度得出农田灌溉节水控制方案,忽略了实际农田土壤的液限和塑限变量对控制方案造成的影响,导致节水控制结果的节水系数较低。提出了基于时变非线性特征和状态变量的农田灌溉... 常规的农田灌溉节水控制,主要采用影响因子分析模拟农田灌溉精度得出农田灌溉节水控制方案,忽略了实际农田土壤的液限和塑限变量对控制方案造成的影响,导致节水控制结果的节水系数较低。提出了基于时变非线性特征和状态变量的农田灌溉节水控制方法。该方法计算农田土壤的基础参数分析时变非线性特征,根据分析所得的特征计算约束条件,建立目标约束函数,构建出农田灌溉的节水控制模型,计算农田土壤液限和塑限的状态变量重新演化模型的目标约束条件,得出最终的农田灌溉节水控制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得出的节水控制结果,表现出节水系数较高,均值达到0.477,节水效果较好,满足农田灌溉的现实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节水灌溉 节水控制 时变非线性特征 状态变量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株高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13
作者 朱士江 孙爱华 +2 位作者 张忠学 王忠波 杜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19,共4页
通过两年试验对黑龙江省主要稻区现行的3种节水灌溉模式及淹水灌溉进行综合研究,重点分析了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株高及产量指标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4种灌溉模式中,湿润灌溉有效分蘖率最高,淹灌最低,控制灌溉与间歇灌溉相差不大;各... 通过两年试验对黑龙江省主要稻区现行的3种节水灌溉模式及淹水灌溉进行综合研究,重点分析了灌溉模式对水稻分蘖、株高及产量指标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4种灌溉模式中,湿润灌溉有效分蘖率最高,淹灌最低,控制灌溉与间歇灌溉相差不大;各灌溉模式株高变化趋势相同,都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略微有所下降,在拔孕期以前,淹灌株高一直大于其余3种灌溉模式株高。在抽开期、乳熟期及黄熟期,则是湿润灌溉株高大于其余3种灌溉模式,而淹灌株高则小于其余3种灌溉模式;湿润灌溉的最终的产量最高,间歇灌溉次之,淹灌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湿润灌溉 间歇灌溉 控制灌溉 寒地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排水耦合调控稻田水分转化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和玉璞 张建云 +2 位作者 徐俊增 洪大林 杨士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分析节水灌溉与旱地控制排水技术耦合调控对于稻田水分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排耦合调控在小幅减少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最终显著增... 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分析节水灌溉与旱地控制排水技术耦合调控对于稻田水分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排耦合调控在小幅减少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最终显著增加了水稻水分生产效率。与常规灌排稻田相比,灌排耦合调控稻田水稻产量减少1.9%,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分别显著减少41.7%、49.9%及24.9%,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5%。随着控灌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水稻产量保持稳定,使得水稻水分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加。提高控灌稻田的排水控制限,减缓了稻田土壤水分的衰退速度,并增加稻田地下水位低于排水控制限的比例,稻田灌溉次数与发生地下排水的时段均减少,使得控灌稻田灌溉水量与地下排水量下降,两者综合作用下控灌稻田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在采用控制灌溉模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稻田排水控制限,可以较好地实现水稻生产中水分的高效利用,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稻田水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排水 作物 稻田 水分转化 节水灌溉 控制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蓄水-控灌技术初探 被引量:39
15
作者 郭相平 袁静 +1 位作者 郭枫 陈治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该文提出了水稻"蓄水-控灌"的灌排新模式,即在保持较低灌水下限的同时,提高雨后蓄水深度,以充分利用水稻的抗旱、耐淹特性,提高降雨利用效率。以杂交水稻"K优818"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蓄水-控灌模式对水... 该文提出了水稻"蓄水-控灌"的灌排新模式,即在保持较低灌水下限的同时,提高雨后蓄水深度,以充分利用水稻的抗旱、耐淹特性,提高降雨利用效率。以杂交水稻"K优818"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蓄水-控灌模式对水稻耗水量、灌溉定额、排水定额、降雨利用效率以及对水稻农艺指标和产量的影响,并与淹水灌溉和控制灌溉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蓄水-控灌耗水量较淹水灌溉减少15.0%,而较控制灌溉增加20.4%;与淹水灌溉和控制灌溉技术相比,蓄水-控灌水稻本田期内灌溉定额分别减少了20.8%、46.9%,排水定额减少了83.9%、87.2%;降雨利用效率增加36.84%、48.02%。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均高于淹水灌溉,叶面积指数低于淹水灌溉,经济产量高于淹水灌溉和控制灌溉。上述结果表明水稻蓄水-控灌是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控灌 降雨利用效率 节水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室内试验及节水机理 被引量:30
16
作者 胡笑涛 康绍忠 +3 位作者 张建华 张富仓 李志军 周良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5,共5页
开展了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番茄试验研究,设中等水分处理和低水分处理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中等水分处理的表面滴灌3个处理。结果表明: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可以在作物上下根区层形成干湿交替的区域,在适宜水分条件下能够大... 开展了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番茄试验研究,设中等水分处理和低水分处理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中等水分处理的表面滴灌3个处理。结果表明: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可以在作物上下根区层形成干湿交替的区域,在适宜水分条件下能够大大降低耗水强度,使耗水过程趋于平缓,有利于控制植株长势、壮大径杆直径,以及增加下层根系的比重与根冠比,番茄产量在无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可实现节水46.5%。在较高的土壤水分下限条件下适时进行番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能够有效降低设施农业的运行管理费用、增加番茄商品率及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番茄 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 控制性分根区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的节水效应 被引量:85
17
作者 梁宗锁 康绍忠 +2 位作者 胡炜 张建华 高俊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63,共6页
以盆栽玉米为实验材料,通过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试验,证明当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55%~65%时,控制1/2根区交替灌水其用水量减少34.4%~36.8%,而生物产量仅下降6%~12%,水分利用效率、根冠比、气孔阻力... 以盆栽玉米为实验材料,通过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试验,证明当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55%~65%时,控制1/2根区交替灌水其用水量减少34.4%~36.8%,而生物产量仅下降6%~12%,水分利用效率、根冠比、气孔阻力明显增加、叶片蒸腾速率明显下降,蒸腾效率提高而光合速率未明显变化;控制1/2根系区域交替灌水比固定1/2区域灌水的用水效率明显提高,根系总量和根冠比增加,根系分布均匀,地上部生物产量增加。初步证明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是一种高效而可行的节水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分根交替 灌溉 根信号 根冠比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网的节水灌溉远程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钢 吴正阳 任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95-139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网的节水灌溉远程控制系统。利用Winsock网络编程技术和GPRS网的资源实现了数据远程无线传输与现场控制;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和SQL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管理与处理。现场计算机控制软件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可实现无人化... 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网的节水灌溉远程控制系统。利用Winsock网络编程技术和GPRS网的资源实现了数据远程无线传输与现场控制;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和SQL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管理与处理。现场计算机控制软件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可实现无人化灌溉管理作业;重点研究了客户机、中心服务器和下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流程、通信帧协议及软件设计。该系统为科学实现农田节水提供了一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远程控制系统 GPRS网 互联网 ADO 模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联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康立军 张仁陟 +1 位作者 吴丽丽 安进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236,共5页
为了节约农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自动灌溉控制,该文采用自主设计的灌溉控制设备和墒情监测设备,通过GSM网络传输数据,设计了一套集墒情监测、灌溉控制和专家决策支持的节水灌溉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就地控制柜、数据采... 为了节约农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自动灌溉控制,该文采用自主设计的灌溉控制设备和墒情监测设备,通过GSM网络传输数据,设计了一套集墒情监测、灌溉控制和专家决策支持的节水灌溉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就地控制柜、数据采集系统和自动控制软件三部分组成,实现了土壤墒情实时监测、专家知识管理及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参数等进行自动灌溉控制等功能。在示范区的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规模化种植、温室大棚、精细农业等领域,对节水农业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土壤含水率 GSM 联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与虚拟仪器的灌溉决策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裘正军 童晓星 +1 位作者 沈杰辉 鲍一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5-169,共5页
针对节水灌溉受多因素影响难以建立精确控制模型的特点,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作物灌溉模糊决策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测量仪、数据采集卡、LabVIEW软件平台等组成,将土壤水势和作物腾发量作为输入量,采用Fuzzy Logic Control T... 针对节水灌溉受多因素影响难以建立精确控制模型的特点,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作物灌溉模糊决策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测量仪、数据采集卡、LabVIEW软件平台等组成,将土壤水势和作物腾发量作为输入量,采用Fuzzy Logic Control Toolkit工具包设计模糊控制器,建立多因素控制规则库,实现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模糊决策。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对作物需水量进行综合判断与决策管理,为节水灌溉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模糊控制 虚拟仪器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