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良RSEI模型的泰顺县森林质量动态分析
1
作者 邬枭楠 孟森 +1 位作者 伊力塔 徐鹏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6-32,共17页
使用NDVI、改良绿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较优改良指标进行基于RSEI模型的泰顺县森林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期为山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以泰顺县2016—2020年5期Landsat_8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及连续清查... 使用NDVI、改良绿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较优改良指标进行基于RSEI模型的泰顺县森林质量动态变化研究,以期为山区县域森林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以泰顺县2016—2020年5期Landsat_8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及连续清查样地数据进行数据耦合,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评价森林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森林质量变化影响最大的地类,探究泰顺县森林质量变化内在因素。结果如下:(1)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的改良绿度指标能更好反映山区森林质量变化情况。(2)泰顺县的城市发展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高级种群的阔叶林生物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先锋树种的针叶林在逐年增加。(3)2016—2020年,泰顺县改良RSEI指数均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16—2020年降低0.045,降幅5.17%。(4)2016—2020年各年度间,恶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例分别为1.6%、2.76%、7.89%、6.43%,呈现上升趋势,改善面积比例分别为10.03%、9.55%、4.08%、9.68%,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下降趋势,恶化面积上升的趋势显著,改善能力趋于减弱。(5)泰顺县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乔木林受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影响而产生的植被破坏,次要因素是非林地、特灌林、竹林的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生态衰减,其面积比例达到2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遥感指数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te sensing of air pollution incorporating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absorption and coherent-Doppler lidar 被引量:2
2
作者 Ze-hou Yang Yong Chen +5 位作者 Chun-li Chen Yong-ke Zhang Ji-hui Dong Tao Peng Xiao-feng Li Ding-fu Zho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94-601,共8页
An innovative complex lidar system deployed on an airborne rotorcraft platform for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he system incorporates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 An innovative complex lidar system deployed on an airborne rotorcraft platform for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he system incorporates integrated-path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DIAL) and coherent-doppler lidar(CDL) techniques using a dual tunable TEA CO_(2)laser in the 9—11 μm band and a 1.55 μm fiber laser.By combining the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detection and pulsed coherent detection,the system enables agile and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Extensive static tests validate the system’s real-time detection capabilities,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concentration-path-length product(CL),front distance,and path wind speed of air pollution plumes over long distances exceeding 4 km.Flight experiments is conducted with the helicopter.Scanning of the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wind field is carried out in an approximately 1 km slant range over scanning angle ranges from 45°to 65°,with a radial resolution of 30 m and10 s.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ystem’s ability to spatially map atmospheric pollution plumes and predict their motion and dispersion patterns,thereby ensuring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COHERENT Doppler lidar Remoting sens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ontology and rules to retrieve the semantics of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1
3
作者 DONG Yumin LI Ziyang +1 位作者 LI Xuesong LI Xiaoh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211-1218,共8页
Remote sensing d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remote sensors,the problem of“knowledge barriers”arises when data users in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ural disaster management.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remote sensors,the problem of“knowledge barriers”arises when data users in disaster field retrieve remote sensing data.To impro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roposes an ontology and rule based retrieval(ORR)method to retrieve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and this method introduces ontology technology to express earthquake disaster and remote sensing knowledge,on this basis,and realizes the task suitability reasoning of earthquake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mining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remote sensing metadata and disasters.The prototype system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ORR method,which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using the ORR method to retrieve disaster remote sensing data can reduce the knowledge requirements of data users in the retrieval process and improve data retrieva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data DISASTER ONTOLOGY semantic reas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ic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ransgene in Rice Plant Based on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Ⅱ——Growth Monitoring of Samples in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被引量:1
4
作者 LI Ru CHEN Jin-song +3 位作者 YUAN Ding-yang LIN Hui TAN Yan-ning YUE Yue-mi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1626,共6页
Since the complication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 problems about the transgenic expression and its impacts on the receptor in the transgenic crop breeding and other relevant evaluated works,the authors in the pr... Since the complication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 problems about the transgenic expression and its impacts on the receptor in the transgenic crop breeding and other relevant evaluated works,the authors in the present work tri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s of spectral parameters of the transgenic rice in contrast with its parent group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fulfilling the growth monitoring of the transgenic samples.The spectral parameters(spectr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ces) chosen are highly related to internal or external stresses to the receipts,and thus could be applied as indicators of biophys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changes of plant.By ASD portable field spectroradiometer with high-density probe,fine foliar spectra of 8 groups were obtained.By analyzing spectral angle and continuum removal,the spectral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locations of sample spectra were found which could be as auxiliary priori knowledge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By investigating spectral indices of the samples,th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of spectra were revealed about foliar chlorophyll a+b and carotenoid content.In this study both the spect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ransgenic and parent groups and among transgenic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yperspectral technique is promising and a helpful auxiliary tool in the study of monitoring the transgenic crop and other relevant researches.By this technique,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ults of sample spectra could be provided as prior knowledge,as certain orientation,for laboratory professional advanced transgenic breeding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genic ric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Growth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and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红民 周惠 +1 位作者 徐立中 石爱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62-271,共10页
A hybrid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trategy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nthrn and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 (MIL). The band sel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from subspace decom... A hybrid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trategy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nthrn and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 (MIL). The band sel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from subspace decomposition, which combines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 in choosing different cross-over and mutation probabilities, as well as mutation individuals. Then MIL was combined with image segmentation, clustering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s to classify hyperspectral im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roposed method can get high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93.13% at small training samples and the weaknesses of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are over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simulated annealing genetic algorith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band selection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MRSEI)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克立 吕伟才 汤连盟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4,共10页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其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对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缺乏充分研究的问题,通过构建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MRSEI),对淮河流域2000—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2...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其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对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缺乏充分研究的问题,通过构建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MRSEI),对淮河流域2000—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22年,淮河流域MRSEI先降后升,其中2000—2010年缓慢下降,2012—2022年逐渐升高。②MRSEI变化趋势的显著水平较低,显著降低的区域集中在淮河流域西北部,显著升高的区域集中在淮河流域北部和南部。③重标极差(R/S)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未来生态环境变化以反持久性为主,58.1%的像元未来会表现为恶化,31.1%的像元未来会表现为改善,平均持续时长为4.2年。④未来趋势变化的莫兰指数为0.828,说明未来趋势变化的空间分布呈聚集态。⑤地表温度是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植被覆盖、干度、湿度影响力次之,高程、风速、降雨量、蒸发量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力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遥感生态指数(MrsEI) 趋势分析 HUrsT指数 聚类分析 地理探测器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rum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and interference factors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自安 彭省临 +3 位作者 朱谷昌 石菲菲 邹林 张远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47-652,共6页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spatial geometr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tral data and distribution of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and alteration information in characteris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spatial geometr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tral data and distribution of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and alteration information in characteristic space were research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scatter diagra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yper-space of remote sensing multi-data aggregation belongs to low-dimensional geometric structure, i.e. hyperplane form, and anomalous point groups includ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usually dissociate out of hyperplane. Scatter diagram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band are mainly presented as two distribution forms of single-ellipse and dual-ellipse.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 of three objects of background, disturbance and alteration information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thought and guidance for accurately detecting and extracting remote sens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data alteration information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factor spectrum spatial structure scatter dia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FOD-sCARS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机器学习估测模型
8
作者 吴梦红 窦森 +5 位作者 林楠 姜然哲 陈思 李佳璇 付佳伟 梅显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2,共9页
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发挥重大作用。快速准确的SOM估算和空间制图对土壤碳库估算、作物生长监测和耕地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传统方法监测区域性SOM含量耗时费力,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建... 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发挥重大作用。快速准确的SOM估算和空间制图对土壤碳库估算、作物生长监测和耕地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传统方法监测区域性SOM含量耗时费力,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建立SOM估测模型是现在较为合理有效的方法。为探索解决目前高光谱遥感影像建立SOM含量估测模型存在光谱数据冗余、光谱数据特征提取精度低、小样本模型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选择位于青海省湟中县的研究区,共采集67个土壤样本。获取资源1号02D(ZY1-02D)高光谱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样点像元光谱数据,采用分数阶微分变换(FOD)方法挖掘与SOM含量具有响应关系的敏感波段,以0.2为一个步长,利用相关性阈值法对比分析不同阶次微分处理数据挖掘能力;运用稳定性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sCARS)去除高光谱冗余数据获取建模特征波段,选择随机森林(RF)、极端梯度提升树、极限学习机和岭回归机器学习作为建模算法,以全波段和特征波段光谱数据分别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构建SOM估测模型进行高光谱反演研究工作;最后根据最优特征变量和建模算法,基于ZY1-02D遥感影像进行了SOM空间分布制图。结果表明:采用FOD变换相比整数阶可以大大提高波段与SOM含量间的相关性,挖掘出更多细微的与SOM含量产生响应关系的光谱波段,其中0.8阶微分变换效果最优,较原始波段相比相关系数最大值提高了0.546;相较于全波段光谱数据,采用sCARS特征提取方法获取特征波段构建模型的估测精度得到较大提升,说明sCARS可以有效提升建模数据的质量,提升模型预测精度。建模算法中RF表现最优,R_(p)^(2)(模型决定系数)达到0.766,RPD达到1.86,较全波段建模结果R_(p)^(2)提升约7.58%;基于FOD-sCARS和RF实现了区域SOM含量估测制图。研究进一步验证利用星载高光谱遥感影像是实现区域SOM估测制图的可靠途径,研究结果可为估测区域SOM含量提供新思路,为利用星载高光谱遥感影像绘制SOM含量空间分布图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影像 分数阶微分变换 稳定性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 土壤有机质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RSEI)的锡林郭勒盟生态质量动态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熊金婷 张绍良 +4 位作者 侯湖平 冯启航 梁洁 图木 李耀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2,共10页
为监测并分析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数据,借助Googel Earth Engine(GEE)平台构建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RSEI)模型,对锡林郭勒盟地区2001—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变化监测和评... 为监测并分析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数据,借助Googel Earth Engine(GEE)平台构建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RSEI)模型,对锡林郭勒盟地区2001—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变化监测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21年,锡林郭勒盟地区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RSEI)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均值都呈现先增加再减小又增加的趋势;生态质量差和较差的区域集中在研究区西南部,占比29%~37%,生态质量良和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占比18%~27%,生态质量较差及以下的区域面积占比仍然大于生态质量较好及以上的区域;2)2001—2021年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面积占比达8.96%,整体变好比率略大于变差比率;3)NDVI是主要生态响应因子,7个影响因子的平均Q值大小依次为绿度(NDVI)>干度(NDBSI)>湿度(WET)>盐度(SI_T)>热度(LST)。研究表明,IRSEI能够低成本,快速准确地监测区域生态质量,更好地监测矿业城市生态质量长时序变化,为区域合理制定修复决策、有序开展修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监测 主成分分析 改进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7-RSobb的遥感图像定向包围框目标检测
10
作者 梁琦 杨晓文 +1 位作者 巩青歌 曹亚明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9,共9页
针对遥感图像中水平包围框检测对于长宽比例较大的目标容易引入大量背景噪声,以及无法表现目标方向信息的问题,提出了YOLOv7-RSobb算法。在YOLOv7的基础上实现了定向包围框目标检测,解决了PoA和EoE问题,并提出了GS-ELAN模块,最后,使用Wi... 针对遥感图像中水平包围框检测对于长宽比例较大的目标容易引入大量背景噪声,以及无法表现目标方向信息的问题,提出了YOLOv7-RSobb算法。在YOLOv7的基础上实现了定向包围框目标检测,解决了PoA和EoE问题,并提出了GS-ELAN模块,最后,使用Wise-IoU损失函数来提高mAP。结果表明,该算法在DOTA和DIOR数据集上的mAP达到了73.4%和70.3%,相较于其他主流算法有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环形平滑标签 YOLOv7-rsobb GS-ELAN Wise-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和HLM模型的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姜悦 侯现慧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8-1231,共14页
本研究使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了陕西省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并利用多层次线性模型(HLM)探索分析了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整体向好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中等”以上的占总... 本研究使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评估了陕西省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并利用多层次线性模型(HLM)探索分析了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整体向好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中等”以上的占总面积89%,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区域集中于陕西省中部和北部。(2)在社会-生态系统中,自然地理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的互动关系导致二者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呈现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特征。(3)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影响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逐步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陕西省不但需要继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而且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rsEI) 多层次线性模型(HLM)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TE SENSING OF NEARSHORE RESOURCES IN MALDIVES
12
作者 Yun Caixing, Hu Jiamin (Institute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遥感信息》 CSCD 1990年第A02期47-48,共2页
Ⅰ.INTRODUCTION 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is an archipelago of some 1200 coral islands which clustered in 26 atolls in the central Indian Ocean (Figure 1). The total area of the county is 10,800 km^2, however its land ... Ⅰ.INTRODUCTION 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is an archipelago of some 1200 coral islands which clustered in 26 atolls in the central Indian Ocean (Figure 1). The total area of the county is 10,800 km^2, however its land area accounts for only 3% (298 km^2). Thus, the most of its resources are hidden in underwater. For a few thousands years tuna fishing has bee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of the Maldives. Tourism becomes important in the national income only in the recent 20 years. Due to the coplexity of the underwater topography in the coral reef area,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is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remo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 sensing OF NEArsHORE RESOURCES IN MALDI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SEI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攀枝花南部为例
13
作者 李泽虹 吴青松 +1 位作者 李茜 周学铖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8,共13页
矿业活动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频现。为深层次、多样化评价矿业活动区生态环境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IRSEI),它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础上,引入生物多样性指数,更好地... 矿业活动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频现。为深层次、多样化评价矿业活动区生态环境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IRSEI),它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础上,引入生物多样性指数,更好地描述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以攀枝花南部地区为例,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计算了2000—2022年的IRSEI值,基于转移路径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分析了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开展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明显两极分化趋势,生态质量优良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均呈现增加趋势,而中等生态质量区域面积减少。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聚集性,高度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的山区,低度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两岸和城镇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干度指数(NDBSI)和生物多样性指数(BI),而热度指数(LST)的影响较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归因于植被覆盖度提高和生物多样性增加,而生态环境质量恶化主要受到矿业开发、石漠化和城市扩张影响。本文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物多样性 攀枝花 生态环境质量 矿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U-Net的ARSI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张善文 邵彧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共7页
航空遥感图像(ARSI)目标检测在国防和民用的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现有ARSI目标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形态特征提取不充分、目标区域检测不完整、背景混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MU-Net)的ARSI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U-Ne... 航空遥感图像(ARSI)目标检测在国防和民用的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现有ARSI目标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形态特征提取不充分、目标区域检测不完整、背景混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MU-Net)的ARSI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U-Net中引入了多尺度空洞卷积模块Inception、语义增强模块Transformer和注意力门控模块,旨在提取局部与全局多尺度分类特征。主要过程包括:利用空洞Inception模块增强U-Net的多尺度局部特征提取能力;利用Transformer模块捕获ARSI的全局位置信息,整合局部形态特征;利用注意力门控模块抑制噪声和不重要的特征,实现图像目标检测。该方法在ARSI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的检测精度为94.26%、训练时间为2.13 h,检测结果整体优于其他方法。与其他模型相比,MU-Net可以提取更丰富的ARSI目标形态特征,检测到更完整的目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图像(ArsI) 目标检测 空洞Inception TRANSFORMER 改进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的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归因及分区研究
15
作者 罗清 张靖 +2 位作者 鲍雅静 李政海 许银龙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0,共11页
[目的]揭示辽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并基于此构建生态管理分区框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2000至2022年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分析辽河流域... [目的]揭示辽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并基于此构建生态管理分区框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基于2000至2022年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分析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趋势,识别其关键驱动因子,并结合RSEI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构建多维度的生态分区框架,完成辽河流域生态管理分区。[结果]①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呈逐年改善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中部差、东西优”的空间分布格局。②降水是RSEI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其次为土地利用、温度、高程和坡度。③基于分区结果,全流域可划分为生态核心保护区、生态优化区、生态监测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重点治理区,生态核心保护区集中于流域东部,生态重点治理区则位于流域中部。[结论]2000—2022年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降水和土地利用是其主要驱动因子,未来需加强对生态核心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生态重点治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管理分区 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与GIS技术在页岩气地质调查和井场选址中的应用: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
16
作者 罗真富 谢洪斌 +3 位作者 谭德军 吴欣蔓 曾祥亮 蒲达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本次地质解译建立了33个地层单元和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在1∶5万地质图基础上补充和修正了50条地层界线和143条断裂构造,通过遥感分析,进一步获取了研究区地层和断裂构造特征。为了获取最佳井场位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解译获取的断层和地层也用于井场选址,进一步优化井场适宜性评价因子和分级指标,选取坡度、断层、道路、水系、地质灾害、生态保护红线、居住用地和冲积物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采取“一票否决”的方法和GIS叠加分析得到井场适宜地,综合考虑地层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确定最优井场位置。首次采用LocaSpaceViewer软件实现地表三维可视化和井场景观室内浏览,辅助技术人员开展后期工作,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通过野外调查验证,遥感地质解译成果和优选井场与实际情况一致。结果表明: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利用RS和GIS技术有效获取的基础地质特征和优选井场可以为页岩气地质调查、资源评价、勘探开发及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遥感解译 GIS技术 井场选址 LocaSpaceViewer软件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与GIS技术在流域-河口系统生态安全评估中的应用进展及趋势
17
作者 卢晓强 马月 +3 位作者 徐徐 臧明月 刘立 刘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7-986,共10页
流域-河口系统是从流域源头到河口及其周边区域所形成的复杂生态网络,包括河流、湖泊、湿地、三角洲、沿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等。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活动的加剧,以及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流域-河口系统面临着水体污... 流域-河口系统是从流域源头到河口及其周边区域所形成的复杂生态网络,包括河流、湖泊、湿地、三角洲、沿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等。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活动的加剧,以及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流域-河口系统面临着水体污染、栖息地破碎化、生态系统健康恶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作为现代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有效工具,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生物和环境数据,显著提高生态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本文综述了RS与GIS技术在流域-河口系统生态安全评估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生态系统健康(EH)、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风险(ER)评估3个方面,并概述了RS与GIS技术综合应用中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源及评估模型,探讨了RS与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技术创新和跨学科合作的建议。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与智能化分析,提升生态安全评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河口系统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安全评估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SEI的汾河流域生态评价与驱动因素分析
18
作者 何洋 赵喜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9,43,共9页
基于MODIS遥感数据,提取并标准化NDVI、Wet、LST、NDBSI、BCSI、PM2.5,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上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标准化遥感生态指数(SRSEI),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与地理探测器对汾河流域... 基于MODIS遥感数据,提取并标准化NDVI、Wet、LST、NDBSI、BCSI、PM2.5,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上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标准化遥感生态指数(SRSEI),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与地理探测器对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与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大于67%,且以林地为主要土地类型的山地的SRSEI>0.6,以不透水面和农田为主要土地类型的盆地的SRSEI<0.4。(2)2000-2020年汾河流域SRSEI从0.447 9增加到0.559 3;流域92.29%区域的生态环境呈现改善趋势;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太原、临汾、运城盆地,其中40.24%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具有持续性。(3)对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驱动力而言:BCSI、NDVI、NDBSI、LST是驱动力最大的4个因素,且LST∩BCSI、Wet∩BCSI可对生态环境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以SRSEI模型评价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行;21 a间流域生态环境整体变好;盆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治理政策应在保持山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侧重于盆地生态治理,应以提高植被覆盖、治理与修复盐碱地、提高土壤湿度与减低地表温度为主要生态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标准化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地理探测器 谷歌地球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2年青藏高原IRSEI指数数据集
19
作者 温春晖 龙腾飞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81-93,共13页
青藏高原是生物多样性和水循环的生态屏障,其地形复杂、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科学评估其生态环境质量有助于为科学认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基础信息。本研... 青藏高原是生物多样性和水循环的生态屏障,其地形复杂、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科学评估其生态环境质量有助于为科学认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基础信息。本研究基于多个MODIS数据集,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湿度、干度四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生产了2000-2022年青藏高原500 m空间分辨率的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数据集。在原遥感生态指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长时序分析问题进行了改进,具有更好的时序可比性,能更好地适用于地区长时序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对数据集进行了水体掩膜和雪掩膜来去除水体和雪的影响,利用土地利用数据集对IRSEI空间分布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RSEI数据分布与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数据集可以为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管理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质量 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RSEI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新民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井利 余鹏程 +2 位作者 蔡福 刘慧楠 高天娇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以辽宁省新民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2017年、2020年的相近月份(5—6月)Landsat 8 OLI_TRIS数据,提取4个生态因子[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 以辽宁省新民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2017年、2020年的相近月份(5—6月)Landsat 8 OLI_TRIS数据,提取4个生态因子[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2017年、2020年新民市RSEI的均值分别为0.397、0.348、0.506,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14—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差和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区域,面积占比由62.5%降至33.2%;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和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区域,面积占比呈明显的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由21.3%先下降到18.4%后上升到37.0%。4个因子中绿度和湿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起到正面作用,其中湿度的正面影响较为显著;干度和热度起到负面作用,其中干度的负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Landsat8 OLI_TRIS 遥感生态指数(rsEI) 主成分分析 新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