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dual-spin guided vehicle
1
作者 Jalal Karimi Mohammad Reza Rajabi +1 位作者 Seyed Hossein Sadati Seyed Mahid Hossein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33-148,共16页
In this research,a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e dual-spin guided flying projectile design consider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parts of the body as design variables.In this way,a par... In this research,a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for the dual-spin guided flying projectile design consider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parts of the body as design variables.In this way,a parametric formulation is developed.All related disciplines,including structure,aerodynamics,guidance,and control are considered.Minimum total mass,maximum aerodynamic control effectiveness,minimum miss distance,maximum yield stress in all subsystems,controllability and gyroscopic stability constraints are some of objectives/constraints taken into account.The problem is formulated in All-At-Ones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approach structure and solved by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minimax algorithms.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s are evaluated in various aspects.The resulted optimal configurations have met all design objectives and constra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ing projectile optimal design All-at-ones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Structure discipline Guidance and control discipline Aerodynamic discip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METHOD FOR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BY CONSIDERING UNCERTAINTY
2
作者 贺谦 李元生 +2 位作者 敖良波 温志勋 岳珠峰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0年第3期213-218,共6页
A new reliability-base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RBMDO) framework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single-loop-based reliability analysis (SLBRA) method with multidisciplinary feasible (MDF) method. Th... A new reliability-base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RBMDO) framework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single-loop-based reliability analysis (SLBRA) method with multidisciplinary feasible (MDF) method. The Kriging approximate model with updating is introduc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of MDF caused by the complex structur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s remarkably improved as the lack of iterative process dur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a turbine blade design optimization by adopting the proposed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ommonly used double-loop based RBMDO method. It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 to apply the method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ultidisciplinary feasible method single loop method reliability analysis Kriging approximat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IN AEROELASTIC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LARGE AIRCRAFT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长红 万志强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3年第2期109-117,共9页
The genetic/gradient-based hybrid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and used in the design studies of aeroelastic optimization of large aircraft wings to attain skin distribution,stiffness distribution and design sensitivity.Th... The genetic/gradient-based hybrid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and used in the design studies of aeroelastic optimization of large aircraft wings to attain skin distribution,stiffness distribution and design sensitivity.The program of genetic algorithm i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while the gradient-based algorithm borrows from the modified method for feasible direction in MSC/NASTRAN software.In the hybrid algorithm,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perform global search to avoid to fall into local optima,and then the excellent individuals of every generation optimized by the genetic algorithm are further fine-tuned by the modified method for feasible direction to attain the local optima and hence to get global optima.Moreover,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in aeroelastic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large aircraft wing are discussed,which satisfy multiple constraints of strength,displacement,aileron efficiency,and flutter speed.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tic/gradient-based hybrid algorithm is available for aeroelastic optimization of large aircraft wings in initial design phase as well as detailed design phase,an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re very consistent.Therefore,the design modifications can be decreased using the genetic/gradient-based hybri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elasticity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genetic/gradient-based hybrid algorithm large aircra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pedo Overall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Based on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4
作者 余德海 宋保维 +2 位作者 李家旺 杨世兴 高智勇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A torpedo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Through de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some problems in torpedo design such as multidisciplinary coupling, la... A torpedo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based on th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Through decomposition and coordination, some problems in torpedo design such as multidisciplinary coupling, large data volume and complex data relationships can be solved. Taking aim at some complex problems in the torpedo design, such as computation in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rganization, modeling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th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methods based on approximate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An example to increase the torpedo range is also give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method can converge quickly, has higher reliability and smaller data throughput, and is a very effective MDO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调查 鱼雷 合作优化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optimal Latin hypercube design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to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被引量:16
5
作者 ZHAO Min CUI Wei-che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7年第3期24-32,共9页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hip optimization is crucial for modem ship desig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is a more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is reason, Collabora...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hip optimization is crucial for modem ship desig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is a more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is reason,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CO) i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applied MDO methods, CO promotes autonomy of disciplines while providing a coordinating mechanism guaranteeing progress toward an optimum and maintaining interdisciplinary compati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applying the conventional CO method, such as difficulties in choosing an initial point and tremendous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urpose of overcoming these problems, optimal Latin hypercube design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were applied to CO. Optimal Latin hypercube design is a modified Latin Hypercube desig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approximates the optimization model, and is updated during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to improve accuracy. It is shown by examples that the computing efficiency and robustness of this CO method are higher than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MDO)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CO) optimal Latin hypercube desig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APPROX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
6
作者 王笑晨 贾琳渊 +2 位作者 陈玉春 吴吉昌 张鑫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8,共13页
为对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的性能、尺寸、质量进行评估与多学科优化设计,从部件技术水平出发,基于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优化模型及部件几何/结构/性能耦合模型建立了推进系统多学科设计方法。以此为支撑,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工质驱动... 为对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的性能、尺寸、质量进行评估与多学科优化设计,从部件技术水平出发,基于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优化模型及部件几何/结构/性能耦合模型建立了推进系统多学科设计方法。以此为支撑,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和涡轮电分布式推进系统进行了多学科优化设计。针对40 kN级巡航推力分布式推进系统的设计结果显示,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相对于涡轮电分布式推进设计点耗油率降低4.5%,推进系统质量降低38%,但推进系统中各子系统具有更大的尺寸。从质量和耗油率而言,工质驱动分布式推进系统是降低飞行任务油耗的可行技术途径,但其换热器及传输管路尺寸较大,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推进 工质驱动 流路尺寸预估 多学科设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DESIGN OF AN ELECTRIC POWERED UNMANNED AIR VEHICLE USING CONCURRENT SUBSPACE DESIGN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雄庆 MarcA.Stelmack StephenM.Batill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0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The concurrent subspace design (CSD) framework has been used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n electric powered, unmanned air vehicle (EPUAV) operating at a low Reynolds number. A multidisciplinary sy... The concurrent subspace design (CSD) framework has been used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n electric powered, unmanned air vehicle (EPUAV) operating at a low Reynolds number. A multidisciplinary system analysis that includes aerodynamics, weights, propulsio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and control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is class of vehicles. The CSD framework employ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response surfaces to provide approximations to the design space. The EPUAV system includes 25 continuous and 4 discrete design variables. The CSD framework was able to identify feasible designs with significant weight reductions relative to any previously considered (i.e. initial database) designs. This was accomplished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system analyses.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e nature of this design framework adaptive to changes in design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raft design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unmanned air vehicl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车身多学科轻量化优化设计
8
作者 荣海 蒋建中 +2 位作者 姚再起 马凯 杜柯南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通过车身零件厚度优化,在保证正碰、侧碰、模态和刚度多个学科关键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采用代理模型法代替仿真与协同优化方法结合开展优化;考虑到碰撞工况的高度非线性特性,选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全连接神经网... 通过车身零件厚度优化,在保证正碰、侧碰、模态和刚度多个学科关键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采用代理模型法代替仿真与协同优化方法结合开展优化;考虑到碰撞工况的高度非线性特性,选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来建立代理模型;基于代理模型法获得轻量化方案最终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响应面模型和Kriging模型相比,FCNN模型具有更强的非线性回归和泛化能力;碰撞工况FCNN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其他2种模型提升约12.5%,R2达到0.9左右;优化前后车身整体性能变化不大,实现减重7.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多学科优化 神经网络 协同优化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推进短距起降飞机的总体参数优化
9
作者 吕明浩 余雄庆 《航空工程进展》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基于分布式电动推进的短距起降飞机是一种新概念飞机,需要研究其总体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常规的涡桨飞机加装分布式电动螺旋桨的概念方案为示例,将这类飞机总体参数的设计问题提炼为一个优化设计问题;应用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制定总... 基于分布式电动推进的短距起降飞机是一种新概念飞机,需要研究其总体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常规的涡桨飞机加装分布式电动螺旋桨的概念方案为示例,将这类飞机总体参数的设计问题提炼为一个优化设计问题;应用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制定总体参数优化设计的流程。结果表明:该示例飞机总体参数优化后,能以最小的质量代价达到苛刻的短距起降要求(起飞滑跑距离小于100 m,着陆滑跑距离小于70 m);分布式螺旋桨安装在机翼下方且有一定的倾斜角,螺旋桨转速和直径适中;机翼面积有所增加,涡桨发动机的功率需求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推进 短距起降 飞机概念设计 多学科分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MUS的小型战术导弹多学科设计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明慧 任全彬 +5 位作者 罗志清 韩飞 龚学兵 张菲 张佩俊 张熙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5-292,共8页
针对小型战术导弹总体设计过程中学科耦合性强、计算复杂度高和难以得到全局最优解等问题,对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在总体方案论证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首先,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建立了小型战术导弹推进、几何外形、气动、质量、弹道等学科设... 针对小型战术导弹总体设计过程中学科耦合性强、计算复杂度高和难以得到全局最优解等问题,对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在总体方案论证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首先,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建立了小型战术导弹推进、几何外形、气动、质量、弹道等学科设计模型。其次,运用多学科可行法,在多学科设计框架OPTIMUS中进行了学科集成与工作流的搭建,实现了仿真分析流程自动化;然后,以小型战术导弹起飞质量最小为目标,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得到了一组小型战术导弹最优总体参数,使导弹质量降低了11.6%,有效提高了导弹性能;最后,为探究导弹射程与起飞质量的耦合关系,以小型战术导弹质量最小和射程最大为目标,采用法向边界求交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系统的Pareto模型,为确定方案阶段小型战术导弹总体参数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小型战术导弹总体参数方案的论证中具备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战术导弹 多学科设计优化 总体设计 参数优化 多目标优化 optimUS优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11
作者 董超 潘鑫 +1 位作者 姜璐璐 陈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204,共9页
针对传统串行设计过程由于空气动力学和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复杂、无法综合考虑气动和控制的多目标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气动单学科代理优化(SBO)算法,将飞行器主动控制技术(ACT)的思想与多... 针对传统串行设计过程由于空气动力学和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复杂、无法综合考虑气动和控制的多目标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气动单学科代理优化(SBO)算法,将飞行器主动控制技术(ACT)的思想与多学科优化方法(MDO)相结合,构建了高速飞行器气动控制耦合多目标优化流程架构。在2马赫来流条件下,对带有控制舵的双锥体外形开展了气动耦合优化设计研究,以提升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和控制能力为优化目标。结果表明:经过气动控制耦合优化后的最优模型在超声速环境下,升力系数和升阻比分别提升了0.401%、2.999%,同时超调量与控制增益分别降低了2.769%、0.655%,气动性能和控制能力得到提升,验证了耦合策略的可行性;气动控制耦合优化的最优模型不仅使飞行器在超声速工作环境下性能更卓越,还有助于降低后续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提高飞行器设计效率。所提气动控制耦合优化设计方法为高速飞行器的先进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气动控制耦合 多学科优化 外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气动稳健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欢 王摄昆 +1 位作者 高正红 黄江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69,I0001,36,共35页
随着对现代飞行器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面向工程应用的先进气动外形设计方法要求能兼顾多学科高性能和稳健性,以突破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的外形稳健性差、难以实现工程应用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飞行器气动稳健优化设计方法脱颖而出并取得... 随着对现代飞行器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面向工程应用的先进气动外形设计方法要求能兼顾多学科高性能和稳健性,以突破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的外形稳健性差、难以实现工程应用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飞行器气动稳健优化设计方法脱颖而出并取得了快速发展,多种高效实用的不确定量化和稳健优化方法被相继提出,成为了满足工程型号气动外形设计要求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本文以建立工程实用的高效气动稳健优化设计方法为需求,综述了飞行器气动稳健优化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系统介绍了飞行器气动稳健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对不确定建模、不确定量化和稳健优化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讨论;然后,结合当前最受关注的工程应用问题,陈述和讨论了气动稳健优化设计方法在跨声速翼型/机翼、自然层流外形、叶栅/旋翼外形3类典型复杂气动设计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和进展,同时结合多学科分析与优化设计需要,调研了气动/隐身/声爆/结构多学科稳健优化设计在工程设计问题中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最后,结合文献综述,讨论了飞行器气动稳健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发展和应用上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稳健优化设计 不确定建模 不确定量化 多学科稳健优化 稳健气动外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水下无人航行器中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磊 胡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2,共9页
为了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本文采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航行器的总体设计优化。首先开展水下航行器在总体设计阶段的学科设计,分析了各学科内部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明确了各学科输入、输出和耦合关系;开展了学科内... 为了提高水下无人航行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本文采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开展航行器的总体设计优化。首先开展水下航行器在总体设计阶段的学科设计,分析了各学科内部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明确了各学科输入、输出和耦合关系;开展了学科内参数建模,确立了总体设计的设计变量、系统参数和约束条件。然后以航行器质量最轻和机动性能最强为优化目标,获得设计变量计算最优解和优化设计主要输出结果值。设计变量优化计算值有效提高设计方案满足约束的能力,优化设计主要输出结果为水下无人航行器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式水下潜器 学科建模 总体设计 设计变量 设计约束 优化计算 多学科设计优化 协同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萌 刘峰 +1 位作者 田震 杨松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在利用响应面模型建立了具有较高拟合精度耐压柱壳近似模型的基础上,以质量排水量比和极限载荷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模型,在确定了系统层和学科层的优化求解方法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框架,进行了优化的求解工作,得到了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的对比表明:所得到的Pareto解集中,部分方案在2个目标函数上均得到了优化,验证了优化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柱壳 设计参数 耦合关系 参数化分析流程 近似模型 目标函数 协同优化方法 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优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业产品多学科设计仿真优化平台(UniXDE)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宇阳 董素贞 +2 位作者 范文慧 方立桥 叶芳 《新型工业化》 2024年第1期75-86,共12页
针对国内外已有的复杂工业产品多学科设计仿真优化框架与平台在多学科模型集成能力、计算能力、协同能力方面的不足,研究和开发国产自主的新一代复杂工业产品多学科设计仿真优化框架与平台UniXDE(unified exploration and design enviro... 针对国内外已有的复杂工业产品多学科设计仿真优化框架与平台在多学科模型集成能力、计算能力、协同能力方面的不足,研究和开发国产自主的新一代复杂工业产品多学科设计仿真优化框架与平台UniXDE(unified exploration and design environment)。本平台基于微服务云架构技术构建整体框架,提供低代码仿真优化流程编排、组件化CAD/CAE参数化集成接口、丰富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库、分布式高性能优化计算引擎、可视化计算监控和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通过白车身轻量化、船型优化、飞行器起落架性能优化等工程应用,表明UniXDE可显著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和设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MDO) 微服务云架构 仿真流程集成 优化计算引擎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DAO的BLISS-2000多学科设计优化:流程、策略与参数研究
16
作者 高裕浩 何腾武 赵敏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9,共15页
[目的]旨在基于OpenMDAO研究BLISS-2000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近似模型、一致性约束、边界更新策略对其收敛性能与优化效率的影响。[方法]首先,给出BLISS-2000方法优化流程和边界更新策略;然后,基于OpenMDAO建立BLISS-2000方法模型,结合... [目的]旨在基于OpenMDAO研究BLISS-2000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近似模型、一致性约束、边界更新策略对其收敛性能与优化效率的影响。[方法]首先,给出BLISS-2000方法优化流程和边界更新策略;然后,基于OpenMDAO建立BLISS-2000方法模型,结合数学算例和工程算例验证所建模型准确性;最后,研究近似模型准确度、一致性等式约束及约束松弛、边界更新策略对BLISS-2000方法收敛性能与优化效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通过提高近似模型准确度、选取适当的约束松弛因子和边界更新因子,可显著提高BLISS-2000方法的收敛性能与优化效率,并得到基于约束松弛的BLISS-2000方法相关参数的建议取值。[结论]研究结果可对改进BLISS-2000方法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概念设计阶段应用BLISS-2000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多目标优化 多学科设计优化 OpenMDAO BLISS-2000 近似模型 边界更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与飞机数字化设计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康乐 冉千禧 +2 位作者 毛军逵 余之圳 韩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00,共17页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及飞机发展专门开发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归纳了其相应设计方法及特点。综合来看,为了满足混合动力飞机的设计需求,集成高精度电系统和热能管理系统模型,建立针对性的性能评估体系、飞机与发动机设计的数据耦合交互、研究设计与安全性分析相统一的建模方法、基于人工智能方法提高优化设计管理能力是目前面向其特点的关键发展方向,并为其后续的实验验证、适航条例制定等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设计 混合动力飞机设计 多学科优化设计 混合动力评价体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过滤器与代理模型辅助的粒子群优化方法
18
作者 史人赫 高南南 +2 位作者 龙腾 叶年辉 李昊达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57-1870,共14页
针对飞行器等复杂工程系统优化设计面临的计算求解耗时、可行域收敛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过滤器的代理模型辅助粒子群优化方法(SAPSO-CF)。该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框架与径向基函数,有效降低了计算成本。提出一种双重过滤采样策... 针对飞行器等复杂工程系统优化设计面临的计算求解耗时、可行域收敛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过滤器的代理模型辅助粒子群优化方法(SAPSO-CF)。该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框架与径向基函数,有效降低了计算成本。提出一种双重过滤采样策略,结合基于Kreisselmeier-Steinhauser约束过滤器的全局探索与基于子空间径向基函数的局部搜索,同时改善新增样本的可行性与最优性,引导粒子群优化过程快速收敛。标准数值算例测试结果表明,与GLoSADE、C2oDE方法相比,SAPSO-CF方法在全局收敛性、鲁棒性以及优化效率方面具有优势。采用SAPSO-CF方法求解固体火箭发动机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在满足燃烧室、喷管等学科约束条件下,优化后发动机总冲性能提升了15.3%,且最优性优于GLoSADE方法,验证了SAPSO-CF方法的有效性与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径向基函数 Kreisselmeier-Steinhauser方程 过滤器方法 多学科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理边界的更高速动车组多专业设计优化
19
作者 王琪斌 朴思扬 +3 位作者 党鹏 李秋泽 聂春戈 朴明伟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考虑到非光滑与大位移两大非线性影响,作为大型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更高速动车组多专业设计优化需回归到合理的轮轨匹配边界条件。文章结合国内外高铁运维实践特殊性,以德国ICE3系列转向架为基础,提出更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自适应改进方案,并... 考虑到非光滑与大位移两大非线性影响,作为大型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更高速动车组多专业设计优化需回归到合理的轮轨匹配边界条件。文章结合国内外高铁运维实践特殊性,以德国ICE3系列转向架为基础,提出更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自适应改进方案,并针对该方案下的车体不稳定问题提出半主动车减振技术;通过构建三车组列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验证了仅凭半主动车间减振技术即可解决车体不稳定问题;在不同工况下,验证更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对轨道线路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钢轨专业具备实施低锥度均匀磨耗策略的能力;车辆专业可改善对中央凹陷踏面磨耗的自清理能力;客运专业通过最优交路规划,有条件满足经济镟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高速动车组 大型复杂非线性系统 多专业设计优化 自适应改进 半主动车间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结构性能多学科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王香廷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69-73,共5页
汽车市场竞争日渐加剧,车身设计面临严峻挑战。在前期的车身结构平台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平台不同车型的车身碰撞,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以及强度疲劳性能设计。随着车身结构耐撞性设计难度加大,车身重量随之增加,性能和结构轻量... 汽车市场竞争日渐加剧,车身设计面临严峻挑战。在前期的车身结构平台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平台不同车型的车身碰撞,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以及强度疲劳性能设计。随着车身结构耐撞性设计难度加大,车身重量随之增加,性能和结构轻量化设计平衡难度加大。为了应对车身开发的种种挑战,文章研究基于车身结构性能多学科优化技术,在车身概念设计阶段贯穿仿真优化驱动设计的理念即结构性能一体化,快速实现重量增加最小前提下的性能指标,基于某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车型开发案例诠释了此技术的可行性,为后期的车身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设计 性能设计 优化流程 拓扑优化 断面和接头优化 参数化模型优化 多学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