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叶面积指数精准快速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建舒 申孝军 +5 位作者 衣若晨 李强 苗昊翠 侯献飞 陈军伟 薛铸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4,104,共8页
为探索适用于花生叶面积指数快速精准测量方法,基于田间调查实测数据,分别采用网格法、比叶重法、系数法、AutoCAD法以及扫描法等5种方法计算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并以基于扫描法的估算结果为对照,评价了基于其他4种监测方... 为探索适用于花生叶面积指数快速精准测量方法,基于田间调查实测数据,分别采用网格法、比叶重法、系数法、AutoCAD法以及扫描法等5种方法计算了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并以基于扫描法的估算结果为对照,评价了基于其他4种监测方法估算结果的精度,并优化了系数法和比叶重法调查花生叶面积的关键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比叶重法精度较高、监测速度较快、可操作性强,利用比叶重法监测花生叶面积指数,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片取样数分别为24、30、24和30片,相对误差分别为4.13%、4.07%、0.02%和0.13%,标准均方根误差为7.494%,适宜的干重比系数分别为150.00、143.26、187.58和157.20 cm^(2)/g。比叶重法是适宜于花生叶面积快速精准测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叶面积指数 测定方法 叶面积系数 比叶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校准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月娇 胡振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为了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时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在宁夏六盘山北部,选取不同林分特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用凋落物收集法测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真实的叶面积指数,从而确定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的叶面积指数的误差范围,... 为了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在测量森林叶面积指数时的精度和适用范围,在宁夏六盘山北部,选取不同林分特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应用凋落物收集法测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真实的叶面积指数,从而确定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的叶面积指数的误差范围,并进行校准。结果表明:(1)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叶面积指数为0~2.96,在8—10月呈现减小的趋势。(2)在生长季中期(7—9月)植物冠层分析仪测得的叶面积指数偏小,误差范围在0.03~0.38(1.41%~15.89%),而在生长季末期(10月)的测量值则偏大,误差范围在0.04~0.86(1.67%~90.87%)。(3)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产生误差与林分郁闭度、林分密度、树高、胸径等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构建林分特征与叶面积指数的多因素耦合模型,从而提高植物冠层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冠层分析仪 叶面积指数 凋落物收集法 华北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监测
3
作者 陈艳霞 闫晓斌 +3 位作者 王超 冯美臣 肖璐洁 杨武德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36-144,共9页
为实现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快速精准监测,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冬小麦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干旱条件下冬小麦LAI的快速精准监测提供参考,以不同干旱条件下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测定关键生育时期冬小麦的LAI和... 为实现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快速精准监测,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冬小麦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干旱条件下冬小麦LAI的快速精准监测提供参考,以不同干旱条件下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测定关键生育时期冬小麦的LAI和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探索冬小麦LAI和高光谱反射率间的响应趋势,分别采用一阶微分(1ST)、标准正态变换(SNV)和对数变换(Log)3种方法对原始光谱反射率(R)进行预处理;对比分析不同预处理后光谱反射率与LAI的相关关系,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构建不同预处理下冬小麦LAI的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域和1100~1800 nm光谱区域,随着LAI的升高,光谱反射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3种预处理方法均改善了光谱反射率与冬小麦LAI的相关性,其中1ST预处理后的光谱反射率与LAI的相关性最高,在1209 nm处相关系数达到了0.550。基于1ST预处理后光谱反射率,采用PLSR构建的冬小麦LAI监测模型表现最佳,相较R-PLSR模型,1ST-PLSR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提高了42.974%和8.842%,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3.710%和8.111%,相对分析误差分别提高了50.838%和8.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面积指数 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预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测算马铃薯叶面积的校正系数
4
作者 张弘韬 张继宗 刘玉华 《中国马铃薯》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马铃薯叶面积测定一直存在操作难度大、误差大、工作量大等问题。校正系数法是一种简便且成本较低的叶面积估测方法,获取准确的校正系数至关重要。为探索马铃薯叶面积校正系数的准确性,以‘北方009’‘大西洋’‘冀... 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马铃薯叶面积测定一直存在操作难度大、误差大、工作量大等问题。校正系数法是一种简便且成本较低的叶面积估测方法,获取准确的校正系数至关重要。为探索马铃薯叶面积校正系数的准确性,以‘北方009’‘大西洋’‘冀张薯12号’‘北方002’‘希森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技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与马铃薯叶片长宽进行相关计算得出准确校正系数。以图像处理法获得精确的马铃薯叶片面积为参照,采用各叶片长宽乘积估算叶面积校正系数(K值),采用对各叶片校正系数简单算术平均数法估算,叶面积校正系数为0.583;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法估算,叶面积校正系数为0.585;以线性回归法求得的马铃薯叶面积校正系数为0.571。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以线性回归分析获得马铃薯叶面积校正系数(K值)0.571作为系数法参数,相关系数吻合度较高,其可作为马铃薯叶面积校正系数,应用于马铃薯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叶面积 校正系数 图像处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季节动态的测定
5
作者 冉佳璇 罗光浪 +3 位作者 何世强 丁贵杰 谭伟 戚玉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6,共11页
【目的】评价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为准确监测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凋落物法测定值代表马尾松林真实的LAI,对展叶调查、异速生长方程法和光学仪器法(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 【目的】评价光学仪器法测定马尾松林叶面积指数(LAI)的精度,为准确监测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凋落物法测定值代表马尾松林真实的LAI,对展叶调查、异速生长方程法和光学仪器法(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获取的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进行评估,并量化不同因素包括集聚指数(ΩE)、木质比例(α)和针簇比(γE)对光学仪器测定值的影响。【结果】马尾松林内主要树种的平均叶寿命为1.53~1.94,比叶面积(SLA)差异较大(99.15~278.33 cm^(2)/g)。不同方法测定马尾松林LAI的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形变化模式,且在7月达到峰值。在各调查时期,凋落物法的测定值与异速生长方程法的测定值差异不显著。半球摄影法测定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e)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的测定值分别低估了49%~64%和47%~61%;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e低估了25%~44%和20%~42%。半球摄影法测定的Le经自动曝光、α、ΩE及γE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平均低估了8%和5%;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e经α、ΩE及γE校正后,其精度大幅度提高,比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程法平均低估了6%和2%。【结论】考虑影响光学仪器法测定LAI的因素后,半球摄影法和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法测定的LAI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表明两种光学仪器法均能相对准确地测定马尾松林LAI的季节动态,可为不同区域马尾松林LAI季节动态的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叶面积指数 季节动态 凋落物法 半球摄影法 LAI-2200植物冠层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积指数地面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6
作者 吴伟斌 洪添胜 +3 位作者 王锡平 彭万喜 李震 张文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0-275,共6页
介绍了目前使用的直接和间接地面测量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方法,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间接方法的仪器进行了比较,并对地面测量LAI的方法、检验LAI测量仪器的测试平台和基于光学模型方法的LAI测量仪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冠层 空隙率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全生长期叶面积指数收获测量法的改进 被引量:26
7
作者 姚延娟 范闻捷 +4 位作者 刘强 李丽 陶欣 辛晓洲 柳钦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194,共6页
农作物全生长期冠层表现不同的结构,常规的叶面积指数测量仪器不能适用于全生长期的叶面积指数测量,提出改进的收获测量法可进行玉米全生长期叶面积指数的测量,并且测量结果也具有可比性,该法在减少常规直接测量法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 农作物全生长期冠层表现不同的结构,常规的叶面积指数测量仪器不能适用于全生长期的叶面积指数测量,提出改进的收获测量法可进行玉米全生长期叶面积指数的测量,并且测量结果也具有可比性,该法在减少常规直接测量法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玉米的破坏。通过对比不同生长期单株样本叶面积计算的两种方法,得出二元二次回归法比常规的形状因子法计算精度高的结论。同时,分析不同生长期玉米秆所占总面积比例的规律,得出进行叶面积指数的准确测量,玉米秆的表面积必须进行准确考虑。该研究可为同类作物叶面积指数测量提供参考,可以有效推动叶面积指数的准确快速测量及遥感反演的验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面积指数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玉米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淑杰 周广胜 +6 位作者 张玉书 米娜 孟莹 纪瑞鹏 蔡福 武晋雯 李广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4-250,共7页
为探讨生长季自然降水条件下水分状况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利用锦州2011、2012年和2014年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1981—2010年辽宁农业气象历史资料,研究干旱年份水分与玉米产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总耗水量间呈二次抛物线的关... 为探讨生长季自然降水条件下水分状况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利用锦州2011、2012年和2014年玉米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1981—2010年辽宁农业气象历史资料,研究干旱年份水分与玉米产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总耗水量间呈二次抛物线的关系(R^2=0.793,F=105,P=0.0001,n=57),当耗水量达到400~600 mm时,玉米能够获得高产;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呈现抽雄~乳熟期>拔节~抽雄期>出苗~拔节期>乳熟~成熟期>播种~出苗期的变化规律,各阶段日耗水强度分别为5.75、4.78、2.36、1.84 mm·d^(-1)和1.35 mm·d^(-1)。在分析相对叶面积指数和相对作物系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水分胁迫系数的相对叶面积订正方法,建立了以Jenson模型为基础的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耗水量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相对叶面积指数订正方法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遥感技术计算森林叶面积指数——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32
9
作者 骆知萌 田庆久 惠凤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3-258,共6页
 以江西省兴国县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时相的LandsatETM+地面反射率图像,计算了RS、NDVI和RSR3种植被指数,并与野外观测的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建立相关关系,从而进行了LAI的反演研究.研究发现,对于针叶林地区,一月份图像也可用来反演LAI...  以江西省兴国县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时相的LandsatETM+地面反射率图像,计算了RS、NDVI和RSR3种植被指数,并与野外观测的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建立相关关系,从而进行了LAI的反演研究.研究发现,对于针叶林地区,一月份图像也可用来反演LAI,只是预测值较五月偏低.而同一时相的原始图像和反射率图像的反演结果表明,去除传感器自身和大气辐射影响的地面反射率图像,更能真实地反演地表植被覆盖度.此外,在研究区森林覆盖度较高,林种较单一的情况下,RSR同LAI的关系比其他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好,反演的精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森林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大气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反演方法对比 被引量:86
10
作者 夏天 吴文斌 +1 位作者 周清波 周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7,共9页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leafarea index)是评价其长势和预测产量的重要农学参数,高光谱遥感能够实现快速无损地监测叶面积指数。该文旨在将田间监测与高光谱遥感相结合,探索研究不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反演方法的模拟精度及适应性。...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leafarea index)是评价其长势和预测产量的重要农学参数,高光谱遥感能够实现快速无损地监测叶面积指数。该文旨在将田间监测与高光谱遥感相结合,探索研究不同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反演方法的模拟精度及适应性。针对国际上普遍应用的2种高光谱遥感反演LAI模型方法,即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在介绍2种LAI反演模型的基础上,选择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为研究区域,通过ASD地物光谱仪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对冬小麦的冠层光谱及LAI变化进行田间观测,然后利用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构建冬小麦LAI反演模型,将模型估算LAI值和田间观测LAI值进行比对,分析评价2种方法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法较回归分析法估算冬小麦LAI的精度有较大提高,检验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0、均方根误差(RMSE)为0.105。利用BP神经网络法构建反演模型能较好的对冬小麦LAI进行反演。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并为大尺度传感器监测冬小麦长势和估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回归分析 神经网络 估算 LAI 冬小麦 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红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宝琦 刘志理 +1 位作者 戚玉娇 金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56-1964,共9页
采用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凋落物法、综合法(对光学仪器法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校正后结合凋落物法)和光学仪器法测定了小兴安岭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LAI)。首先利用光学仪器法测定有效叶面积指数(Le)的季节动态... 采用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凋落物法、综合法(对光学仪器法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校正后结合凋落物法)和光学仪器法测定了小兴安岭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LAI)。首先利用光学仪器法测定有效叶面积指数(Le)的季节动态;其次为获得相对准确LAI,基于生长季节(5—8月)的展叶调查,结合凋落物法、综合法和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分别测定LAI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红松叶片8月初停止生长,迟于其他树种约两周;不同方法测定红松人工林LAI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在8月初达到峰值,分别为异速生长方法-B(10.58)>凋落物法(7.90)>异速生长方法-A(6.70)>综合法(4.41)>光学仪器法(1.81);在整个调查期内(5月至11月),相对于异速生长方法-B、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法-A和综合法,光学仪器法分别平均低估81.69%、75.50%、70.18%和48.90%。本研究探讨了非破坏条件下测定红松人工林LAI季节动态的直接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测定常绿针叶林LA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叶面积指数 展叶调查 光学仪器法 凋落物法 异速生长方程法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积指数反演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晓臣 范闻捷 +1 位作者 田庆久 徐希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7-834,共8页
以PROSAIL模型模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土壤背景、冠层反射率非各向同性以及随机噪声等因素对几类代表性反演方法的影响(植被指数法、二阶微分法、模型反演法以及方向性二阶微分法)。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各类反演方... 以PROSAIL模型模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土壤背景、冠层反射率非各向同性以及随机噪声等因素对几类代表性反演方法的影响(植被指数法、二阶微分法、模型反演法以及方向性二阶微分法)。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各类反演方法的反演精度差别较大。植被指数NDVI对几种因素的滤除能力都较差,反演精度最低;模型反演精度高于植被指数方法,但会受到土壤背景的影响;二阶微分方法虽然能部分消除土壤背景的影响,但受冠层反射率非各向同性的限制。文中提出的方向性二阶微分法能较好地消除土壤背景和冠层反射率非各向同性的影响,反演精度较前者有所提高,但二阶微分方法易受噪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反演方法 方向性二阶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码相片Gamma校正的水稻叶面积指数估算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涛 刘振波 +1 位作者 葛云健 顾祝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548-3557,共10页
随着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利用数码相机进行作物叶面积指数(LAI)测量不断得以应用。由于数码相机成像时会对入射光辐射强度进行Gamma编码变换,输出的相片DN(Digital Number)值与入射光辐射强度呈非线性关系,会造成在确定相片中植被叶片... 随着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利用数码相机进行作物叶面积指数(LAI)测量不断得以应用。由于数码相机成像时会对入射光辐射强度进行Gamma编码变换,输出的相片DN(Digital Number)值与入射光辐射强度呈非线性关系,会造成在确定相片中植被叶片与背景的分割阈值时出现误差,并最终导致LAI估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水稻为研究对象,获取不同生长期水稻冠层相片并结合同步LAI 2000测量的LAI数据,基于相片Gamma校正原理,对水稻不同生长期冠层相片进行Gamma校正,在此基础上利用冠层孔隙率方法,估算不同生长期水稻LAI。结果表明,经过Gamma校正相片估算的水稻LAI总体精度有显著提高,相片估算的IMAGE LAI与LAI-2000测量值比较的决定系数达到0.71(P<0.05)。在整个观测期内,两种方法观测的LAI值在时间变化趋势上表现一致,但在不同生长期内存在差别,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相片估算的IMAGE LAI要高于LAI-2000测量值,孕穗期到抽穗期期间IMAGE LAI低于LAI-2000测量值,乳熟期到成熟期IMAGE LAI又高于LAI-2000的观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相片 GAMMA校正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估测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杨福芹 冯海宽 +3 位作者 李振海 高林 杨贵军 戴华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3-168,共6页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评价其长势和预测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对植被指数进行排序,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评价其长势和预测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对植被指数进行排序,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选择不同的植被指数个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建模,通过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选择AIC值最小的模型作为冬小麦LAI最优估算模型,即GRA、PLS和AIC 3种方法整合建立冬小麦LAI最优估算模型。使用2008-2009年在中国北京通州区和顺义区获取的整个生育期冬小麦LAI和配套的光谱数据进行建模,利用2009-2010相关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采用GRA评价标准与冬小麦LAI关联度最大的植被指数是VOG1,关联度最小的植被指数是SR;通过AIC建立的以8个植被指数作为自变量的冬小麦LAI模型效果最优,建模集的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SE分别为0.76和0.009,验证集的R2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分别为0.63和0.004,预测模型和验证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GRA-PLS-AIC方法进行冬小麦LAI反演是可行的,为提高冬小麦LAI遥感预测精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遥感 模型 叶面积指数 赤池信息量准则 灰色关联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志理 戚玉娇 金光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4,共7页
应用半球摄影技术对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落叶季节(7—11月)的有效叶面积指数进行动态监测。为准确估测谷地云冷杉林的叶面积指数(LAI),对叶凋落末期(11月初)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包括冠层水平集聚和针簇内集... 应用半球摄影技术对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落叶季节(7—11月)的有效叶面积指数进行动态监测。为准确估测谷地云冷杉林的叶面积指数(LAI),对叶凋落末期(11月初)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包括冠层水平集聚和针簇内集聚效应)的合理校正,以校正值作为该时期常绿树种的真实叶面积指数(LAIt),结合凋落物法,反推得到LAIt的季节动态并分析LAIt最大时期(7月)和最小时期(11月)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谷地云冷杉林11月初木质部分所占比例(α)均值为0.10±0.06,冠层水平集聚指数(ΩE)均值为0.90±0.04,常绿针叶树种的针簇内集聚指数(针簇比,γE)为红松(1.77)>云杉(1.28)>冷杉(1.10);LAIt随季节变化呈递减趋势,7月达到峰值(3.97),11月值最小(2.71);相对而言,光学仪器法测定的LAIe各调查期的低估范围为28.81%~43.24%,平均低估值为32.98%;变异函数分析表明,LAIt大的月份其空间异质性程度也大,7和11月LAIt的空间异质性主要由空间自相关引起,其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分别占总空间异质性的99.8%,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谷地云冷杉林 有效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 校正 凋落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校正模型对阔叶林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哲衍 张金池 +2 位作者 林杰 韩诚 刘鑫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4,110,共6页
【目的】为利用遥感技术定量提取区域尺度的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前的大气校正模型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利用6S模型、FLAASH模型和ATCOR2模型对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分析了3种模型下的阔叶林叶面积指数(LAI)与多种植... 【目的】为利用遥感技术定量提取区域尺度的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前的大气校正模型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利用6S模型、FLAASH模型和ATCOR2模型对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分析了3种模型下的阔叶林叶面积指数(LAI)与多种植被指数(VI)相关性,建立了LAI-VI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回归模型,最后通过验证数据组LAI预测值(Y)与LAI实测值(X)的均方根误差(RMSE)及线性相关性大小对阔叶林LAI遥感估算结果进行了精度对比.【结果和结论】ATCOR2模型不适于阔叶林LAI-VI的回归建模;除比值植被指数(RVI)外,FLAASH模型与6S模型下的阔叶林LA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修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FLAASH模型下的阔叶林LAI-MSAVI幂函数模型拟合优度最佳;FLAASH模型的阔叶林LAI估算精度优于6S模型;借助遥感技术定量提取植被生理参数时,应慎重选择适宜的大气校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叶面积指数 大气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校正对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廖钰冰 陈新芳 +3 位作者 陈喜 张丹荣 关保华 周峰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5期47-51,64,共6页
利用经过6S模型大气校正的地面反射率图像、数字地面高程数据以及改进的CIVCO地形校正模型,分别计算了褒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的3类光谱植被指数(NDVI、SR和SAVI),并建立了各个植被类型叶面积指数与同时相的各个... 利用经过6S模型大气校正的地面反射率图像、数字地面高程数据以及改进的CIVCO地形校正模型,分别计算了褒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的3类光谱植被指数(NDVI、SR和SAVI),并建立了各个植被类型叶面积指数与同时相的各个植被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校正能有效地消除大部分的地形影响,显著地提高各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关系;对于阴坡和阳坡来讲,阴坡较阳坡提高显著;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针叶林和灌木较阔叶林提高较为显著;对于同一植被指数如SAVI,灌木提高较针叶林和阔叶林显著,说明地形校正对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利用遥感数据定量估算叶面积指数时,尤其对于山区,不仅要进行地形校正,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植被类型选择合适的植被指数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校正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宽法测定幼苗期烟草叶面积的校正系数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郑凤君 华南金秋 +3 位作者 张立猛 李江舟 计思贵 林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6,共4页
叶面积是评价植株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生产上往往通过测定烟草叶片长度和宽度,乘以经验校正系数0.6345,计算烟草叶面积。为验证该校正系数是否适合于幼苗期烟草叶面积的测定,选择了烟草幼苗期246个不同大小的叶片,对用扫描计算法、复印... 叶面积是评价植株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生产上往往通过测定烟草叶片长度和宽度,乘以经验校正系数0.6345,计算烟草叶面积。为验证该校正系数是否适合于幼苗期烟草叶面积的测定,选择了烟草幼苗期246个不同大小的叶片,对用扫描计算法、复印称重法和长宽法3种方法所测定的叶面积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应用文献报道的校正系数,长宽法所测定的幼苗期烟草叶面积,显著低于扫描计算法和复印称重法;(2)幼苗期不同大小叶片,依据扫描计算法和复印称重法(除叶面积<10 cm^2)所获得的长宽法校正系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扫描计算法和复印称重法所测定的幼苗期烟草叶面积,与采用校正系数修订后的长宽法所测定的叶面积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和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3和0.9966。据此,认为长宽法校正系数应修订为0.7075,方可准确计算幼苗期烟草叶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幼苗期叶面积 校正系数 长宽法 扫描计算法 复印称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玉米作物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琼 王海梅 +1 位作者 云文丽 李建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7-425,共9页
作物系数曲线是估算作物生长季耗水量变化的重要参数。基于2013年4 9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田间水分试验和1994—2013年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水量平衡法反求春玉米作物系数,分析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模拟方程,并与联合国粮农组... 作物系数曲线是估算作物生长季耗水量变化的重要参数。基于2013年4 9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田间水分试验和1994—2013年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水量平衡法反求春玉米作物系数,分析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模拟方程,并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分段直线法结果进行比较,提出胁迫条件下作物系数的叶面积修正方法。结果表明:玉米作物系数随发育进程可用三项式曲线描述,变化趋势与产量水平无关,但随产量增高而变幅增大;以出苗后相对积温为时间变量建立模拟方程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均在0.92以上;模拟计算出各站点最大(1.30~1.48)和平均(0.831~0.919)作物系数,与FAO分段直线法计算的典型值和区间值基本一致,生长中期平均相对误差为3.4%~7.2%;提出利用相对叶面积指数修正作物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2014年实例检验,土壤水分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3%,相对误差小于15%的占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系数 模拟方法 水量平衡 叶面积指数修正系数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绿化树种紫玉兰的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华 欧阳志云 +1 位作者 任玉芬 高付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67-1876,共10页
温带和热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断加快的城市绿化,对水的大量需求给未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严峻挑战。了解树木蒸腾特征及环境和生物因子对蒸腾的调控有助于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养护。利用热消散技术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上15年生紫玉兰... 温带和热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断加快的城市绿化,对水的大量需求给未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严峻挑战。了解树木蒸腾特征及环境和生物因子对蒸腾的调控有助于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养护。利用热消散技术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上15年生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的耗水特征,并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在昼夜尺度上,春夏季节紫玉兰树干液流密度多呈双峰型曲线,蒸腾午休现象明显;秋季树干液流密度呈单峰型曲线;冬季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格局不明显。于年内不同月份,从3月开始上升,5月达到峰值,9月开始显著降低;于不同的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显示紫玉兰属春季耗水型树种;于物候期,从发芽到开花展叶阶段,整树耗水迅速增加,叶速生期达到最大值,休眠期整树耗水显著降低。不同时间尺度上紫玉兰整树耗水对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响应不同。昼夜尺度上,液流密度与总辐射和水汽压亏缺显著相关,且有显著时滞;日尺度上,总效辐射、水汽压亏缺以及大气温度是整树耗水的决定因子,由于城市中的适时灌溉和研究期间降水充足,土壤水分对紫玉兰的耗水没有显著影响;月尺度上,大气温度是紫玉兰的整树耗水的决定因子;开花展叶期,叶面积指数是影响紫玉兰耗水的关键因子,同期环境因子对整树耗水的解释量只有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玉兰 热消散技术 耗水 城市环境因子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