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冻作用下再生砖粉ECC力学性能及寿命预测
1
作者 楚留声 赵静静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液、Na_(2)SO_(4)溶液以及NaCl与Na_(2)SO_(4)混合溶液)侵蚀下的抗冻耐久性,对不同侵蚀介质下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的抗冻耐久性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再生砖粉取代率的增大,ECC的抗折与抗压强度逐渐减小,100%取代率下基体抗折强度为16.5 MPa,抗压强度为33.7 MPa;不同砖粉取代率下基体拉应变均可达2.5%以上,且弯曲韧性良好;300次冻融循环后,C30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最大,再生砖粉ECC次之,基准配合比ECC最小;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均具有良好的抗盐冻能力;再生砖粉ECC在“三北”地区的抗冻耐久性良好,单一冻融环境下抗冻耐久性寿命均在90年以上,单一盐冻环境下均在6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 再生砖粉 盐冻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耦合环境下再生砖粉ECC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楚留声 张鹏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2-1020,共9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中的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采用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了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氯盐+硫酸盐)溶液侵蚀作用下再生砖粉ECC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建立了ECC在盐冻侵蚀环境下的损伤模型,并对其耐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冻融循环300次后,再生砖粉ECC在清水、氯盐、硫酸盐及复合盐四种介质中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884%、4.984%、1.955%和6.891%,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6.468%、16.300%、24.303%和39.861%;再生砖粉ECC在单一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300,在复合盐冻情况下的抗冻等级大于F250,具有良好的抗盐冻性能;建立的冻融损伤模型可较好地反映ECC在不同冻融介质下的损伤度Dn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可以为严寒地区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粉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盐类侵蚀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冻融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花岗岩动力响应及本构模型
3
作者 丁小彬 赵君行 董耀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利用真三轴试验机,对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循环荷载下的试验研究,探究非破坏状态下不同围压、动载频率、动应力幅以及循环周次下花岗岩动弹性模量以及动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利用真三轴试验机,对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循环荷载下的试验研究,探究非破坏状态下不同围压、动载频率、动应力幅以及循环周次下花岗岩动弹性模量以及动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动弹性模量随围压线性增长,动阻尼比随围压线性递减,动弹性模量增幅逐渐变大;花岗岩动弹性模量随动载频率指数增长,动阻尼比随动载频率幂函数增长,在20 Hz的动载频率下岩石内部活动较为剧烈,动载频率对岩石的影响程度较大;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力幅二次函数增长,动阻尼比随动应力幅幂函数减小,动阻尼比变化受到岩性影响;改进邓肯-张模型很好地反映了花岗岩在不同作用下岩石动态本构关系。该试验得到的模型可为后续动力特性的反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动弹性模量 动阻尼比 改进邓肯-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土动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雷华阳 姜岩 +2 位作者 陆培毅 马占强 司敬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88-3792,共5页
基于大量动三轴试验,针对滨海新区结构性软土,研究了其动应力-应变、动模量和阻尼比变化规律,并对振动波型、加荷频率以及固结应力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振动波型对于结构性软土的动应力-应变类型影响不大,但... 基于大量动三轴试验,针对滨海新区结构性软土,研究了其动应力-应变、动模量和阻尼比变化规律,并对振动波型、加荷频率以及固结应力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振动波型对于结构性软土的动应力-应变类型影响不大,但是最大动弹模量Edmax和动剪切模量Gdmax的相差可达2.5倍左右;结构性软土具有明显的频率效应和门槛振动频率;半正弦波型条件下,当围压小于结构屈服压力时,最大动弹模量Ed随固结比的增加而递减,超过某一应变幅值时,最大动弹模量Ed将随着固结比的增加而减小;偏压状态下,低应变条件下固结比越大,阻尼比越大,当应变值超过0.004以后,随应变值的不断增大,固结比越大,阻尼比反而越小。所得出的结论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软土 动三轴试验 本构关系 交通荷载 动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型CA砂浆动态压缩试验及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平 徐浩 +1 位作者 谢铠泽 曾晓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40,58,共7页
研究目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层充填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和底座板之间,起着支承、传载、调整、减振隔振等功能,因此需要全面研究CA砂浆的力学性能。本文以现场取样CA砂浆圆柱体试件为对象,考虑10^-5s^-1~10^-2s... 研究目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层充填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和底座板之间,起着支承、传载、调整、减振隔振等功能,因此需要全面研究CA砂浆的力学性能。本文以现场取样CA砂浆圆柱体试件为对象,考虑10^-5s^-1~10^-2s^-1四种不同应变率,在位移和应变率双重控制下,测试动力加载条件下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应变率效应以及本构方程。研究结论:(1)应变率对CA砂浆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2)CA砂浆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均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抗压强度应变率敏感性最强,在10^-5s^-1~10^-2s^-1应变率范围内,强度可提高2.5倍左右;(3)CA砂浆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相似,不同应变率下CA砂浆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用本文提出的有理分式表达;(4)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不同应变率下CA砂浆的本构方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CA砂浆率型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试验基础,从而应用于板式轨道的动力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砂浆 应变率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静动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乐求 张家生 +1 位作者 陈俊桦 陈积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03-1910,共8页
为综合评价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力学性质改良效果,利用大型静动三轴仪对改良土和未改良土开展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动力加载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该改良土的循环动力特性和中低应变率单调加载下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循环... 为综合评价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的力学性质改良效果,利用大型静动三轴仪对改良土和未改良土开展不排水条件下的循环动力加载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该改良土的循环动力特性和中低应变率单调加载下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对于循环动力加载试验,围压和加载频率均是影响改良土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重要因素;循环动应力强度和破坏振次的对数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随着应变率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的静动应力强度之比显著增加。相对未改良土,改良土的刚度显著提高,而黏滞性减弱;改良土动应力强度的应变率效应显著增大;改良土的静力强度有了显著提高。改良土的内摩擦角和未改良土的相差不大,而它的黏聚力较未改良土有了很大的增加。水泥改良,泥质板岩粗粒土后的静、动力学性质得到提高,改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应变率效应 循环加载 单调加载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永靖 韩俊俊 +2 位作者 邢洋 闫宣澎 张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为探讨煤矸石作为骨料制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其指标之一冻融循环性能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用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要求;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比普通混凝土... 为探讨煤矸石作为骨料制备混凝土的耐久性,对其指标之一冻融循环性能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用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要求;在相同水灰比的情况下,煤矸石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比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质量损失率有所增大,主要因为在煤矸石骨料中的孔隙水产生较大冻胀应力造成的;随着水灰比的增加,煤矸石骨料混凝土与普通碎石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数都降低,二者的质量损失率也都增大,主要是由于水灰比增加,不同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结构密实度都降低造成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煤矸石制备混凝土时,应在满足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单位用水量,水灰比不宜超过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混凝土 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率 耐久性指数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的品质及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岳公冰 李秋义 高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3-228,共6页
与天然细骨料相比,再生细骨料中硬化水泥石含量较大,导致再生细骨料吸水率较大、坚固性等性能较差,能否将之用于有耐久性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中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采用快冻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300... 与天然细骨料相比,再生细骨料中硬化水泥石含量较大,导致再生细骨料吸水率较大、坚固性等性能较差,能否将之用于有耐久性要求的再生混凝土中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采用快冻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30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小值为3.9%,对应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为79.8%,抗冻性能优于相应的普通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普通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变化较快,经过275次冻融循环时,取代率为100%的普通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超过5%,相对动弹性模量降低至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 抗冻性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凯 陈亮亮 侍克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7-262,共6页
再生骨料混凝土有利于城市绿色、可持续化发展。力学性能是混凝土基本性能,对于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在我国西北地区,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双重作用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把0%、30%、50%、70%、100%取... 再生骨料混凝土有利于城市绿色、可持续化发展。力学性能是混凝土基本性能,对于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在我国西北地区,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双重作用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把0%、30%、50%、70%、100%取代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放入5%的硫酸钠溶液中,采用快冻法分别循环0、40、80、120、160、200、240、280次。在每个冻融循环周期结束后分别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动弹性模量,重量。结果发现:经280次冻融循环之后,若以10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动弹性模量,重量损失率为基准,0%、30%、50%、7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同比分别减少36%、30%、21%、13%。0%、30%、50%、7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剪强度损失率同比分别减少25%、21%、15%、9%。0%、30%、50%、7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同比分别减少18%、16%、9%、4%。0%、30%、50%、7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同比分别减少23%、21%、14%、10%。0%、30%、50%、70%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重量损失率同比分别减少7%、5%、3%、2%。最后结合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不同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性能差异产生的机理,为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率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动弹性模量 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代率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韩风霞 刘清 +1 位作者 崔晶波 刘继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134,137,共5页
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25%、50%、75%、100%的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抗冻试验,并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试件的外观形态、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损失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冻融循环后,再生粗骨料... 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25%、50%、75%、100%的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抗冻试验,并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试件的外观形态、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损失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冻融循环后,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再生粗骨料使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冻融循环次数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取代率 抗压强度 相对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保温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抗冻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雨 刘元珍 +1 位作者 王文婧 李康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86,共3页
对再生保温混凝土(以下简称为RATIC)与普通混凝土(以下简称为NC)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种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表观破坏情况以及抗压强度衰减程度的检测记录,对比分析两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优劣... 对再生保温混凝土(以下简称为RATIC)与普通混凝土(以下简称为NC)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两种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表观破坏情况以及抗压强度衰减程度的检测记录,对比分析两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优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冻融循环次数为150次时,NC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为初始值的54.8%,质量损失率达到5.36%,抗压强度降低幅度为45.2%,试件出现严重水泥浆体剥落,边角断裂等现象。当冻融循环次数达到225次时,RATIC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为初始值的60.75%,质量损失率达到4.87%,200次冻融循环下RATIC抗压强度降低幅度为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保温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相对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率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混凝土在盐溶液及荷载作用下损伤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俞君宝 呼梦洁 杨鼎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3,47,共5页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在氯盐、硫酸盐及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变化关系,分析了各因素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建立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腐蚀时间的混凝土损伤关系演化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的侵蚀下,随着硫酸盐浓度的...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在氯盐、硫酸盐及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变化关系,分析了各因素对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建立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腐蚀时间的混凝土损伤关系演化方程。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的侵蚀下,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损伤速率加快;氯盐的存在减缓了硫酸盐对混凝土的损伤,随着氯盐浓度的增加减缓效果越明显;弯曲荷载的存在加快了混凝土在复合盐溶液中的损伤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混凝土 损伤关系 损伤速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纤维/SBR复合改性CA砂浆抗冻性能及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焕云 张磊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3-218,共6页
为了提高CA砂浆的抗冻性,将纳米碳纤维和SBR用于乳化沥青改性,研究了两种材料单掺和复掺对CA砂浆抗冻性的影响,并用荧光显微分析揭示了改性机制。试验结果显示:纳米碳纤维和SBR单掺都能明显改善CA砂浆的抗冻性,其中当纳米碳纤维掺量为3%... 为了提高CA砂浆的抗冻性,将纳米碳纤维和SBR用于乳化沥青改性,研究了两种材料单掺和复掺对CA砂浆抗冻性的影响,并用荧光显微分析揭示了改性机制。试验结果显示:纳米碳纤维和SBR单掺都能明显改善CA砂浆的抗冻性,其中当纳米碳纤维掺量为3%时,CA砂浆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分别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当SBR掺量超过3%时,再提高SBR掺量对抗冻性的改善效果不显著。相比两种材料单掺,两种材料复掺时CA砂浆具有更好的抗冻性,且当两种材料掺量同为3%时,抗冻性最好。当纳米碳纤维和SBR掺量合适时,SBR在沥青中呈均匀分布,且能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砂浆 抗冻性 纳米碳纤维 聚合物 相对动弹性模量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光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2,共3页
研究了胶粉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选取颗粒粒径为8、14、16、28目的胶粉,分别按水泥质量的3%、6%、9%、12%、15%掺入混凝土,以评价不同胶粉颗粒粒径和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胶粉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掺入胶粉颗粒... 研究了胶粉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选取颗粒粒径为8、14、16、28目的胶粉,分别按水泥质量的3%、6%、9%、12%、15%掺入混凝土,以评价不同胶粉颗粒粒径和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胶粉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掺入胶粉颗粒粒径越小、掺量越多,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越多。冻溶试验结果表明:胶粉的掺入使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减小,而对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 混凝土 含气量 相对动弹模量 质量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及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俊 王文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4,共5页
通过对掺加粉煤灰、硅粉及矿渣的高性能混凝土在盐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考虑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疲劳损伤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荷载显著的影响盐冻融循环次数和破坏形态;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试件的质量变化率无明显差... 通过对掺加粉煤灰、硅粉及矿渣的高性能混凝土在盐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考虑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疲劳损伤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荷载显著的影响盐冻融循环次数和破坏形态;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试件的质量变化率无明显差别。质量损失率是反映盐冻融-荷载耦合循环次数的主要参数,而相对动弹性模量是反映荷载影响的主要参数。提出的盐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度模型,可以反映出混凝土所受应力、相对动弹性模量、混凝土抗拉强度及循环次数对损伤度的影响。当耦合影响因子β接近零时,混凝土趋近疲劳寿命;所预测的损伤特性与实际损伤情况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盐冻融-荷载耦合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混凝土复合抗冻剂的组配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明涛 胡欢 胡旭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借鉴水泥土抗冻改良方法,结合植被混凝土自身特点与功能,选取棕纤维、硅粉和表面活性剂为复合抗冻剂的原材料。参照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试验,通过评价冻融循环过程中试样质量损失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情况,试验得出对植被混凝土抗冻性... 借鉴水泥土抗冻改良方法,结合植被混凝土自身特点与功能,选取棕纤维、硅粉和表面活性剂为复合抗冻剂的原材料。参照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试验,通过评价冻融循环过程中试样质量损失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情况,试验得出对植被混凝土抗冻性能提升效应最明显的复合抗冻剂质量配比方案为棕纤维∶硅粉∶表面活性剂=1∶3∶0.05,且其掺加量为植生土干质量的1.5%时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高寒地区裸露岩石边坡的植被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生态基材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晓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做了基础试验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含再生粗骨料50%,试验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试件、添加2%LJ115液体防冻剂再生混凝土试件、普通混凝土试件做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三种试件的失重率和动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掺防冻剂的再生... 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做了基础试验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含再生粗骨料50%,试验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试件、添加2%LJ115液体防冻剂再生混凝土试件、普通混凝土试件做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三种试件的失重率和动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掺防冻剂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耐久性 再生混凝土 动弹性模量 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斌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6-58,62,共4页
为评估北方公路用混凝土长期处于低温冻融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不同强度等级(C30、C40、C50、C60)的混凝土试件开展快速冻融试验,通过测量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分析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 为评估北方公路用混凝土长期处于低温冻融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对不同强度等级(C30、C40、C50、C60)的混凝土试件开展快速冻融试验,通过测量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分析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抗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强度等级试件破坏程度均呈现逐渐加大趋势;试件强度等级越低,冻融循环后的内部结构越疏松,微裂缝数量越多,孔隙结构越差;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试件孔隙率、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呈现降低特征,相对动弹性模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等级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动态弹性模量场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19
作者 韩丁 朱江 +1 位作者 刘东泽 李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0-854,共5页
为获得能表征不同工况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本构方程,采用沥青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数据,获得以加载速率和应力状态为自变量的动态弹性模量场模型.基于ABAQUS/VUMAT编写了材料本构的用户子程序,依据试验数据分析了模型... 为获得能表征不同工况下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本构方程,采用沥青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数据,获得以加载速率和应力状态为自变量的动态弹性模量场模型.基于ABAQUS/VUMAT编写了材料本构的用户子程序,依据试验数据分析了模型的可靠性.分别采用沥青混合料劈裂试验中压头的竖向位移数据和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拉试验中的弯拉强度数据验证动态弹性模量场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通用性.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弹性模量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不同加载速率下沥青混合料的单轴压缩、劈裂和小梁弯曲等工况下的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动态弹性模量场模型能描述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与受力状态和加载历史的依赖性,可为复杂受力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结构的力学分析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单轴压缩试验 加载速率 动态弹性模量场模型 VU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BBD的高原地区桥墩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彭勇军 刘娟红 +1 位作者 李华 李康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01-2408,共8页
针对高原地区桥墩混凝土服役环境的特点,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桥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RSM-BBD)设计了15组试验,详细研究了粉煤灰、矿渣和硅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和冻融性能的影响规律。以28 d抗压强度、20... 针对高原地区桥墩混凝土服役环境的特点,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桥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RSM-BBD)设计了15组试验,详细研究了粉煤灰、矿渣和硅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和冻融性能的影响规律。以28 d抗压强度、20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响应值构建响应面模型,旨在揭示响应参数和目标响应值的相关关系及多目标响应值条件下桥墩混凝土的合理配合比。结果表明,与基准组混凝土相比,适量的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强混凝土的耐低温冻融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冻融性能主要受单因素的影响,其中矿渣和硅灰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粉煤灰和硅灰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混凝土各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矿渣和硅灰掺量的交互作用对28 d抗压强度影响显著,粉煤灰与硅灰掺量的交互作用对质量损失率影响显著,粉煤灰与矿渣掺量的交互作用对相对动弹性模量影响显著。基于目标响应值和响应优化,本试验条件下矿物掺合料的合理配合比为粉煤灰、矿渣和硅灰掺量分别为20%、15%和10%(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混凝土 BBD响应面法 矿物掺合料 抗压强度 冻融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