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区划 被引量:17
1
作者 傅鼎 宋世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本文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计算了2005-2008年青岛市主要辖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而言,平度市处于富余状态;莱西市处于临界状态;胶州... 本文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计算了2005-2008年青岛市主要辖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而言,平度市处于富余状态;莱西市处于临界状态;胶州市、即墨市、胶南市处于超载状态;青岛市市区则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序列(由富余到超载):平度市>莱西市>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市区。②青岛市各辖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全部处于富余状态,其中市区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能力最大。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序列(由富余到超载):市区>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③青岛市各主要辖区综合承载力全部处于富余状态,且基本保持稳定。综合承载力序列(由大到小):市区>平度市>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莱西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青岛市2005-2008期间主要辖区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区划,结果显示青岛市所辖6市区均属于优化开发区,在"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与优化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相对经济承载力 主体功能区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明明 赵明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7-241,共5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从相关资源承载力的内涵考虑,采用算术平均模型并综合考虑人口与经济两种承载因素构建出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以该省的17地市为基本评价单元,将全国和整个山东省作为...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从相关资源承载力的内涵考虑,采用算术平均模型并综合考虑人口与经济两种承载因素构建出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以该省的17地市为基本评价单元,将全国和整个山东省作为参照区分别划分出3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并根据不同功能区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将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应用于主体功能区划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资源承载力 主体功能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菲 李洪庆 赵姚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164-171,共8页
以安徽省为例,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突变级数模型,结合ArcGIS软件,计算出2016年安徽省各行政单元资源环境承载力,绘制等级分布图,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未来功能区域划分。... 以安徽省为例,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突变级数模型,结合ArcGIS软件,计算出2016年安徽省各行政单元资源环境承载力,绘制等级分布图,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未来功能区域划分。结果表明,(1)安徽省2016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水平较好,芜湖市和马鞍山市综合承载力最高;(2)经济承载力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并且同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呈现出一定的关系,经济承载力越高,其社会承载力越高,而环境承载力越低。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和各城市特点,将安徽省16个行政单元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3个功能区,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突变级数法 主体功能区 区域划分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