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央地双层金融监管协同治理研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协同水平评价
1
作者 张晓燕 李佳玉 李武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60,共18页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在金融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同度模型,评价31个省(区、市)2014—2022年央地金融监管协同水平,推演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建立对地...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在金融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同度模型,评价31个省(区、市)2014—2022年央地金融监管协同水平,推演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建立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因果逻辑,并以协调机制建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强度双重差分法检验其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央地金融监管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处于初级协同等级;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的建立能够降低地方金融风险,提高地方金融效率。基于此,应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的顶层设计,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央地在日常监管、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并辅以制度健全、支撑有力的配套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央地监管协同 复合系统协同度 双重差分法 国家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大一统格局下西藏地方配合中央用兵瞻对班滚史事考——以满、汉文档案为中心
2
作者 石硕 刘锡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共8页
自元朝以来,西藏一直处于历代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清前期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大一统格局建立后,乾隆九年(1744),瞻对“夹坝”在川藏道上抢劫清朝汛兵的行为损害了清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共同利益。下瞻对土司班滚的抗拒态度使清朝下定决心用兵... 自元朝以来,西藏一直处于历代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清前期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大一统格局建立后,乾隆九年(1744),瞻对“夹坝”在川藏道上抢劫清朝汛兵的行为损害了清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共同利益。下瞻对土司班滚的抗拒态度使清朝下定决心用兵,西藏地方亦派出由江卡第巴冷宗鼐率领的一千余名藏兵配合作战,并在乾隆十年(1745)下半年的战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后来发生了藏兵私自返回事件,但西藏地方配合用兵的事实体现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既彰显了西藏地方对清中央的认同,巩固了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大一统格局,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藏族等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中央 西藏地方政府 瞻对 大一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规管理政策提高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吗?
3
作者 李青原 左梁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4,38,共10页
合规管理有利于防范合规风险,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但也有观点认为其可能增加企业市场化运作成本,降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本文以中央及地方国资委相继出台的合规管理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对... 合规管理有利于防范合规风险,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但也有观点认为其可能增加企业市场化运作成本,降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本文以中央及地方国资委相继出台的合规管理指引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对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政策实施后,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显著提升,表现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均显著减少。机制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加强合规管理能有效约束两类代理问题和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本文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国有企业合规治理体系、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管理 中央企业 地方国有企业 投资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供应商治理视角下全球价值链权力关系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欢欢 张帅 +1 位作者 苏敬勤 陈婧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以6家本土供应商为案例研究对象,搭建本土供应商视角下全球价值链权力关系的演化路径模型。研究发现:①本土供应商与主导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经历了从隔离式权力关系到结构式权力关系,再到分布式权力关系的演化路径,并体现为一种由低阶... 以6家本土供应商为案例研究对象,搭建本土供应商视角下全球价值链权力关系的演化路径模型。研究发现:①本土供应商与主导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经历了从隔离式权力关系到结构式权力关系,再到分布式权力关系的演化路径,并体现为一种由低阶到高阶的动态过程;②本土供应商的治理行动体现为“约束性治理参与—联结式治理博弈—互纳式治理共生”的动态过程,是本土供应商治理视角下全球价值链权力关系形成的关键来源;③知识治理和价值治理作为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策略性行为,是本土供应商实现全球价值链权力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供应商 全球价值链治理 权力关系 治理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取”授权:政策红利落地的央地权衡
5
作者 周寒 叶林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175,176,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发展区因享有政策优势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争取”授权是实现特殊发展区政策红利落地的关键。“争取”授权的本质是央地政府就改革目标、改革方案和改革预期进行多轮协商、论证并以制度形式予以确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发展区因享有政策优势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争取”授权是实现特殊发展区政策红利落地的关键。“争取”授权的本质是央地政府就改革目标、改革方案和改革预期进行多轮协商、论证并以制度形式予以确认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央地共识的达成和整体利益的均衡。具体而言,中央通过差异化放权、渐进式放权和选择性控权来释放政策红利,并为“争取”授权设定边界和前提。地方通过借势而为、顺势而动、蓄势而行来推动政策落地。因此,中国的适应性治理不再只是不确定情境下不可复制的“游击式”政策调适,而是建立在一定制度安排基础上的央地有效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发展区 央地关系 央地互动 政策红利 适应性治理 有限控权 适度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张居正赋役制度改革及其当代价值——基于政策试点角度的考察
6
作者 徐家林 李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4,共10页
政策试点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经验。中央集权和政治大一统是古代中国政策试点的制度基础,而在维护中央权威和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张力下,中国的央地关系经常面临“集权—分权—集权”的制度化难题。政策试点是解决央地矛盾、加强对地方... 政策试点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经验。中央集权和政治大一统是古代中国政策试点的制度基础,而在维护中央权威和实现地方有效治理的张力下,中国的央地关系经常面临“集权—分权—集权”的制度化难题。政策试点是解决央地矛盾、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重要机制,也是确保政策落实及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张居正赋役制度改革的两项主要政策——清丈土地和“一条鞭法”——都经历了“个别提出—局部试点—全面扩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张居正发挥了今天所谓“政策企业家”的作用,推动了政策全面落地。张居正赋役制度改革试点对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是:渐进改革的重要性、选人用人的正确性、政策试点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经济改革与政治发展的一致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役制度 央地关系 政策试点 清丈土地 “一条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查表彰新模式:国务院大督查对地方政府创新的影响——基于典型经验做法的BTM分析
7
作者 刘杨 马亮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6,共14页
现有的“自主探索”“设计试验”和“请示授权”模式已难以全面阐释地方政府创新。在探索如何促进地方政府创新的过程中,国务院大督查通过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督查实践,催生了督查表彰这一地方政府创新的新模式。基于针对短文本的BTM模型对... 现有的“自主探索”“设计试验”和“请示授权”模式已难以全面阐释地方政府创新。在探索如何促进地方政府创新的过程中,国务院大督查通过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督查实践,催生了督查表彰这一地方政府创新的新模式。基于针对短文本的BTM模型对2015—2022年大督查中通报表扬的地方典型案例进行主题分析,研究发现:督查表彰是地方政府创新的重要模式,激励其在经济增长、产业转型、风险防范和简政放权方面积极创新;创新主题在时间、区域和行政层级维度均呈现显著异质性。这一模式不仅拓展了既有理论框架,系统刻画了新时代地方政府创新的主题分布和演化特征,还为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实证支持和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查表彰 政府创新 央地互动 B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下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晓丽 韩明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191,共9页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慧发展使得实现政府环境治理现代化这一现实目标成为可能。论文立足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方式智能化和治理结果高效化目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和MATLAB仿真动态分析,引导环境治理向精细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型。研究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收益及政治好评、治理失能下政府公信力损失、惩罚性收入、政府奖励支出等要素积极作用于政府决策行为中。当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监管策略时,环境治理效益提升,监督成本下降,有助于刺激中央政府加强数字监管;当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损失成本增加、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效果得到提高时,地方政府选择积极配合。可见,研究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态演化过程及均衡点,推导出政府决策最优情景,为政府探索现代化环境治理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演化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之际川藏道的兴起及在中央和西藏地方中的连接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石硕 刘锡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明清之际,川藏道逐渐兴起,并成为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除了中央政府的主动开拓,西藏地方也参与到了整个进程之中。自明中后期开始,大量藏族僧俗人员自川藏道前往内地朝贡,并将巨额茶叶、布匹、金银等物资带回西藏,这是“... 明清之际,川藏道逐渐兴起,并成为中央与西藏地方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除了中央政府的主动开拓,西藏地方也参与到了整个进程之中。自明中后期开始,大量藏族僧俗人员自川藏道前往内地朝贡,并将巨额茶叶、布匹、金银等物资带回西藏,这是“汉藏金桥”兴起的重要背景。当康区的白利土司阻断了川藏道时,以五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支持蒙古首领固始汗,攻灭了白利。清初,西藏地方与内地在川藏道东端打箭炉广泛开展贸易活动。康熙三十九年(1700)“西炉之役”与五十九年(1720)清军进藏驱逐准噶尔后,川藏道沿线多数地区逐渐纳入四川省管辖,清朝为保障道路畅通,以巨额茶叶与白银对西藏地方进行经济补贴。由川藏道的兴起及中央与西藏地方的互动,可以深刻理解该道成为双方连接纽带的原因,以及西藏地方牢固纳入中原政治体系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道 中央 西藏地方 打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关系与债务:以空间政治经济学看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陆铭 蔡心依 钟辉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2-412,共11页
央地关系改革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键。防范化解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短期内应该强化财政纪律和打破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软预算约束”),长期则应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功能,优化地方政府债务... 央地关系改革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键。防范化解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短期内应该强化财政纪律和打破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软预算约束”),长期则应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功能,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结构,建立地方财政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从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空间结构,但兼顾化债和发展仍需进一步推动符合长期、全局、多维目标的央地关系改革。在理顺大国治理的空间逻辑基础上,深入推进央地关系改革,有助于地方政府转变增长模式并稳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最终实现区域优势互补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关系 地方债务 财税体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企母公司混改与子公司创新产出:促进还是抑制?
11
作者 杨兴全 蔡昌斌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7,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央企集团旗下已混改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数据,探讨了央企母公司混改对子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母公司混改促进了子公司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央企集团旗下已混改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数据,探讨了央企母公司混改对子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母公司混改促进了子公司创新产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母公司混改通过减少行政干预与缓解代理冲突促进了子公司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当地方政府放权意愿较高时,上述促进效应显著;当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较高时,上述促进效应更明显。基于母子公司混改差异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央企母公司混改程度低于子公司时会抑制子公司创新产出。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央企母公司混改,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促进央企混改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企集团 混合所有制改革 母子关系 企业创新 政府放权意愿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层到发包: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的规范配置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小康 李冰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共15页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直”主导;被悬置的地方政府与委重任的地方职能部门的横向“属地”虚置;碳配额分配中央委托事权与地方固有事权的交织形态。受“集权-分权”思维局限的科层事权配置加剧央地权界封闭、权能受限、权责错位的固有弊端,造成双轨结构下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边界固化、层级管理下碳配额分配主体功能式微、目标考核下事权与事责分离导致的行动乏力。优化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配置须遵循“控权-赋权”理念,实现央地权界由“中央主导-地方配合”向“地方实施-中央监督”的动态调整;以“有限发包-省级统管”实现央地权能的高效配置;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合作治理与责任分工实现央地权责精准适配。未来应以“专章立法+权力清单”为载体,采取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对央地碳配额分配事权展开体系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 碳排放权交易 央地事权 条块分割 科层治理 有限发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序格局视域下民办社工机构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垚 孟庆天 +1 位作者 杨盼盼 于增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乡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发挥政治、专业以及地缘优势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在差序格局视角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主动建立信任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乡村社区共同体的治... 乡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发挥政治、专业以及地缘优势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在差序格局视角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主动建立信任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乡村社区共同体的治理过程,并提出中国特有乡土关系的特征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治理 民办社工机构 差序格局 乡土关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央地互动制度的模式类型、工具选择和政策取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宇正 王雨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6-43,51,共9页
在创新驱动战略视域下,职业教育央地互动制度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中的重点话题。通过分析政策目标发现,职业教育央地互动制度有育人主导型、体系构建型、外部交流型、多元支撑型四种模式类型;在政策工具选择方面,不同地区的政策使... 在创新驱动战略视域下,职业教育央地互动制度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中的重点话题。通过分析政策目标发现,职业教育央地互动制度有育人主导型、体系构建型、外部交流型、多元支撑型四种模式类型;在政策工具选择方面,不同地区的政策使用存在差异化倾向,这与地区特色、发展需求以及政策目标等因素有关;在政策取向上,职业教育央地互动制度在办学机制、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发展与待遇、职教体系完善与治理优化等方面呈现整体性的类型特征;在制度个性上,各地基于地缘优势与区域特征,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促进举措以实现创新驱动。为加强央地互动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要在提升政策前瞻性、激活重点地区服务性、发挥区域创新协同优势上积极采取行动予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政府互动模式 政策分析 模式类型 央地互动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双元监管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乐 康峰卓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6,共12页
基于2010—2019年我国120个主要城市的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探讨地方政府和中央垂直双元监管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和中央垂直监管均能显著改善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并且中央垂直监管能够增强地... 基于2010—2019年我国120个主要城市的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探讨地方政府和中央垂直双元监管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和中央垂直监管均能显著改善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并且中央垂直监管能够增强地方监管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监管和中央垂直监管均对企业污染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企业资源节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说明企业在环境治理上更侧重策略性应对,实质性改进相对不足。此外,中央垂直监管对地方政府监管效率的强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业绩表现较好的企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监管 中央垂直监管 环境绩效 污染减排 资源节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诉源治理的模式演变及经验反思
16
作者 李勤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1,共10页
中国传统国家起源观认为,国家出现前人类社会处在纠纷不断的混乱状况,国家产生是为结束这种状况,这奠定了传统诉源治理的观念基础。从先秦到秦,秦制建立了中央主导型的诉源治理模式,取代了早先宗族主导的诉源治理模式。汉代以后,地方在... 中国传统国家起源观认为,国家出现前人类社会处在纠纷不断的混乱状况,国家产生是为结束这种状况,这奠定了传统诉源治理的观念基础。从先秦到秦,秦制建立了中央主导型的诉源治理模式,取代了早先宗族主导的诉源治理模式。汉代以后,地方在诉源治理中的自主性变强,形成地方有限自主的诉源治理模式。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家庭、宗族、士绅以及宗教等多种力量都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多元参与的诉源治理模式得到发展。中国传统诉源治理模式的演变表明,只有在宏观上准确认识诉源治理在政治体制的地位,在微观上有针对性地发挥不同层面的治理力量,从当前社会的实际状况出发对传统经验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吸收传统诉源治理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源治理 国家起源 中央主导 地方有限自主 多元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职责体系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笔谈)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光磊 锁利铭 +4 位作者 宋林霖 赵聚军 张志红 周望 吴晓林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76,F0002,共29页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转变政府职能问题进行了多轮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相关认识虽不断深化,但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始终在路上",速度和"到位率"还不够理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转变政府职能问题进行了多轮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相关认识虽不断深化,但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始终在路上",速度和"到位率"还不够理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为新时期构建政府职责体系相关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此后,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解决职能和机构设置"上下一般粗"和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问题,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和"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发展目标。这些论述是对政府职能转变长期不到位、行政体制改革效率不高等问题的深刻剖析。这都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在积极推动强化对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职责体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对有关工作进行科学部署做准备。系统研究这些重要课题,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团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内容首刊于《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20年第6期,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修改之后刊发于《探索》,希望引起学界继续关注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责 政府机构 国家治理 央地关系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3,204,共7页
针对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行为互动,从演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决策演化过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中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参与... 针对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行为互动,从演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决策演化过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中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分析了参与者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系统的初始状态、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和环境规制收益、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额都会影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降低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查力度和违规处罚力度,降低环境规制成本、提高环境规制收益,将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演化稳定策略 演化博弈论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压力、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于央地财政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06
19
作者 洪源 张玉灶 王群群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3-184,共12页
从央地财政关系下的地方政府举债策略行为视角出发,将财政压力、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解析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带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 从央地财政关系下的地方政府举债策略行为视角出发,将财政压力、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解析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带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财政压力与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综合影响效应和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的重要动因,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刺激影响。同时,考虑央地财政关系中财政压力与转移支付的互动结合才是解释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制度因素,转移支付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显著存在于财政压力的门槛效应,随着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加大,转移支付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由负向抑制转为正向刺激。据此,从改革央地财政关系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治理转移支付道德风险问题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地财政关系 财政压力 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金融集权与分权--基于中央政府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雷 刘锡良 王锦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9,共12页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风险处置上的作用日益被强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权责却模糊不清。本文从中央政府的视角,从信息、道德风险以及金融外部性三方面来分析金融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研究发现在金融集权的模式下,...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风险处置上的作用日益被强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权责却模糊不清。本文从中央政府的视角,从信息、道德风险以及金融外部性三方面来分析金融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研究发现在金融集权的模式下,由于地方政府的隐性干预,一国可能会处于高度的金融抑制状态。在金融分权情境下,地方状态信息对一项金融政策制定越重要、信息甄别成本越大,中央向地方政府授权的价值越大,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容忍度越高。而当引入金融外部性,尤其是金融风险极易跨区域传染的特性时,有着强大的行政控制力和丰富的宏观金融工具的中央政府在协调地区间金融溢出效应,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相比地方政府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而,本文认为在金融分权的情境下,政策性金融权力的下放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放与不放的问题,而是一个金融适度分权问题,即合理地将一系列的政策性金融权力配置给中央与地方政府,寻求最优金融分权结构,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权与分权 信息不对称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