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教师身份何以证成:来自新兴角色理论的回答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娜 陈寞塬 黄甫全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2,共11页
教师角色超载催生了AI教师,同时人们在伦理风险担忧中提出了“AI教师身份何以证成”的拷问,而角色理论从结构化到关系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答问新路径。当前,固步于人为“万物的尺度”的结构性角色框架中的AI教师,由恒定角色定位带来交流... 教师角色超载催生了AI教师,同时人们在伦理风险担忧中提出了“AI教师身份何以证成”的拷问,而角色理论从结构化到关系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答问新路径。当前,固步于人为“万物的尺度”的结构性角色框架中的AI教师,由恒定角色定位带来交流互动障碍;由固守线性边界导致学习支持不足;由固化的二元对立的人机关系引发人文关怀危机。而重构关系性的AI教师角色成为突破困境的密匙:在角色采择中从恒定走向生成的专业定位;建构角色联结时从转译走向内动协同网络;进而从二元对立走向共创的文化学习角色创造。后人文主义意识到,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互为衡量尺度,因此需在AI教师研发中提高师生内动成效、加强学生学习支持、提升育人价值成效。未来,以巴拉德“智能代理主体实在论”等新兴角色理论为指引,基于“伦理自觉”的AI教师主讲课堂正翘首盼望我们加以构想、开发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教师 角色理论 关系性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