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泊马度胺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杨满 黄琰 +4 位作者 张灵秀 吕国庆 朱璐瑶 刘宪凯 郭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6,共6页
目的:研究泊马度胺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RRM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采用PDD方案(泊马度胺+达雷妥尤单抗+地塞米松),45例采... 目的:研究泊马度胺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RRM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采用PDD方案(泊马度胺+达雷妥尤单抗+地塞米松),45例采用PCD方案(泊马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观察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位疗程5(2-11)个,总体反应率(ORR)为75.0%;采用PDD方案的患者ORR为73.3%,采用PCD方案的患者ORR为75.6%。46例非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ORR为86.9%,显著高于14例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35.7%(χ^(2)=15.031,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8.0(95%CI:6.8-9.1)个月,中位OS为14.0(95%CI:11.3-16.7)个月。PDD方案中非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PFS和OS均显著高于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PFS:7.0(95%CI:4.6-9.3)个月vs 4.0(95%CI:3.1-4.8)个月,χ^(2)=5.120,P<0.05;OS:未达到vs 6.0(95%CI:1.1-10.9)个月,χ^(2)=9.870,P<0.05];PCD方案中非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的PFS和OS也均显著高于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PFS:9.0(95%CI:6.2-11.8)个月vs 6.0(95%CI:5.4-6.6)个月,χ^(2)=14.396,P<0.05;OS:未达到vs 11.0(95%CI:6.4-15.6)个月,χ^(2)=7.471,P<0.05]。结论:泊马度胺为主的方案治疗RRMM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 泊马度胺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抗体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挑战
2
作者 王晨韵 蔡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6-1105,共10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源自骨髓浆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药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MM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但MM目前仍难以治愈且易复发耐药。对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源自骨髓浆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药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MM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但MM目前仍难以治愈且易复发耐药。对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亟需发掘新的治疗方法。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BsAbs)是一种新兴免疫疗法,通过同时与肿瘤细胞靶抗原和内源性效应细胞结合,形成免疫突触,促进效应细胞活化并最终诱导肿瘤细胞裂解。多项临床研究显示,BsAbs单药治疗或与其他方案联合治疗在RRMM患者中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本文总结了BsAbs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免疫疗法的最佳排序进行探讨,以期为治疗MM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双特异性抗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多病灶髓外浸润合并肺腺癌1例报道
3
作者 杜芳 周凌云 +3 位作者 陈姣 刘丹波 向泓先 陈海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当前多发性骨髓瘤仍然不可治愈,多数患者经历多线复发,最终难治。髓外浸润是复发的一种常见形式,同时期的多病灶髓外浸润与继发的第二肿瘤难以鉴别。该文报告了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多处髓外浸润的患者,经多学科会诊,明确其为骨髓... 当前多发性骨髓瘤仍然不可治愈,多数患者经历多线复发,最终难治。髓外浸润是复发的一种常见形式,同时期的多病灶髓外浸润与继发的第二肿瘤难以鉴别。该文报告了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多处髓外浸润的患者,经多学科会诊,明确其为骨髓瘤髓外浸润与肺腺癌共存的病例。多病灶髓外浸润与肺腺癌的共存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给患者的诊治决策带来了重大挑战。该文通过病例报道和文献复习,探讨骨髓瘤多病灶髓外浸润与共存的继发肿瘤的诊治,强调多学科会诊在实现精确诊断和优化患者预后方面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髓外浸润 肺腺癌 同期共存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喻敏 孔繁聪 +2 位作者 周玉兰 齐凌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2-347,共6页
目的:评价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评价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BCMA CAR-T细胞治疗20例R/R M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日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并统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0例R/R MM患者,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2~6)线,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5%,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50%;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中位PFS为26个月。10例CR的患者中,5例在末次随访时仍处于缓解状态,缓解持续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48个月。亚组分析中,髓外浸润、17p缺失遗传学异常和肿瘤高负荷患者PFS显著更差(P<0.05)。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CAR-T细胞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3~4级CRS的发生率为35%;远期不良反应少,未发生CAR-T细胞治疗相关死亡。结论:BCMA CAR-T细胞是当前R/R MM治疗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控。髓外浸润和肿瘤高负荷的患者治疗有效,但持久反应欠佳,如何进一步巩固和维持患者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设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并探究其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复发/难治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于海搏 张天宇 +7 位作者 李新 张佳佳 申曼 詹晓凯 汤然 范斯斌 赵凤仪 黄仲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5-994,共10页
背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 背景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此方面尚缺乏系统的临床分析。目的对RRMM患者应用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7个数据库中有关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单组率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2-06。由2名研究人员使用自制的数据表单来提取收集数据,并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Studi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00例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根据不同靶点可分为4类:BCMA+CD19、BCMA+CD38,BCMA+跨膜剂与钙调节亲环素配体的相互作用者(TACI)、BCMA+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7(CS1),其中BCMA+CD19靶点的研究较多。根据输注形式不同CAR-T细胞疗法可分为4类:双特异性CAR-T细胞、联合或序贯输注两种不同CAR-T细胞、双顺反子结构、共转导。Meta分析显示,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总缓解率(ORR)为90.0%(95%CI=0.849~0.943),完全缓解率(CRR)为54.6%(95%CI=0.416~0.673),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为75.6%(95%CI=0.489~0.952),髓外病变(EMD)总缓解率为55.1%(95%CI=0.234~0.851),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为29.7%(95%CI=0.141~0.454),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生存率为75.6%(95%CI=0.554~0.915),3~4级细胞释放因子综合征(CRS)发生率为16.4%(95%CI=0.094~0.245),神经毒性(ICANS)发生率为4.0%(95%CI=0~0.120)。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显示,ORR(P=0.03)及EMD总缓解率(P=0.02)提示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CRR(P=0.53)、MRD阴性率(P=0.79)、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P=0.71)、生存率(P=0.98)、3~4级CRS发生率(P=0.90)、ICANS发生率(P=0.30)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治疗RRMM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需要多中心、大样本、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的开发及其在骨髓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火英 张之尧 +4 位作者 郑向君 韦鹏 胡迪 陈文明 于晓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4-1950,共7页
目的:开发多重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分析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细胞因子、血管生成、骨重塑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建立多重细胞因子定量检测试剂,并应用于55例RRMM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的测... 目的:开发多重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分析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细胞因子、血管生成、骨重塑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建立多重细胞因子定量检测试剂,并应用于55例RRMM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的测定,分析患者细胞因子、血管生成、骨重塑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成功开发了十重细胞因子免疫分析检测试剂,平均灵敏度为7.1 pg/ml,平均回收率为97.4%,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4.8%,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9.0%。此外,RRMM样本结果发现IL-2、IL-17、DKK1、RANKL、OPG水平与IgG单克隆蛋白水平呈正相关,TIMP1与IgG、IgA单克隆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开发出10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并发现IL-2、IL-17、DKK1、RANKL、OPG、TIMP1在RRMM中具有追踪疾病进程的潜在价值。建立的多重细胞因子试剂开发流程对今后拓展蛋白标志物多重检测试剂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 血管生成 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伊沙佐米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冉 薛连国 +7 位作者 周航 贾韬 蔡志梅 朱原辛 苗蕾 魏计锋 赵利东 毛建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3-492,共10页
目的:观察含伊沙佐米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32例MM患者应用含伊沙佐米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32例患者包括复发难治多发... 目的:观察含伊沙佐米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32例MM患者应用含伊沙佐米联合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32例患者包括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5例(R/RMM组)和硼替佐米诱导有效但因不良反应(AE)或其他原因转换为含伊沙佐米方案治疗的MM患者17例(转换治疗组)。治疗方案包括IPD (伊沙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方案,IRD (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ICD (伊沙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ID (伊沙佐米+地塞米松)方案。结果:R/RMM患者总有效率(ORR)为53.3%(8/15),其中完全缓解(CR) 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2例,部分缓解(PR) 5例。IPD方案组、IRD方案组、ICD方案组、ID方案组R/R MM患者的ORR分别为100%(3/3)、42.9%(3/7)、33.3%(1/3)、50%(1/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5,P=0.452)。既往接受1线治疗后的患者ORR为50%(2/4),2线治疗后的患者ORR为50%(3/6),3线及以上治疗后的患者ORR为60%(3/5),其不同线数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4,P=0.730)。17例转换治疗后获得CR 6例,VGPR 5例,PR 4例,ORR为88.2%(15/17)。IPD方案组、IRD方案组、ICD方案组、ID方案组的ORR分别为100%(3/3)、100%(6/6)、100%(3/3)、60%(3/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7,P=0.184)。R/RMM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9 (6.6-11.4)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8(11.8-24.2)个月。转换治疗组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5(7.3-22.7)个月,中位OS时间未达到。所有接受联合治疗患者中10例发生3-4级AE。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周围神经病变,乏力及感染等。接受伊沙佐米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7例,均为1-2级。结论: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R/RMM治疗有效,特别是对于硼替佐米诱导有效的转换患者,AE整体可控,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伊沙佐米 复发难治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四类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8
作者 安静 赵洁 +9 位作者 马艳萍 秦小琪 马爻芳 李志华 郎筠渊 高国荣 刘文华 段文义 魏俊妮 田卫伟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探讨三类/四类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4年5月山西省8所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运城市中心医... 目的:探讨三类/四类暴露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4年5月山西省8所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国药同煤总医院、晋城市人民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和运城市人民医院)三类/四类暴露RRMM患者的临床数据,用Kaplan-Meier法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Cox模型及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12例三类暴露患者中16例为四类暴露。三类暴露患者高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及髓外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7.1%和36.6%,四类暴露患者分别为87.5%和62.5%;三类暴露患者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5.6个月和12.2个月,四类暴露患者分别为9.4个月和16.9个月。Cox模型分析显示,髓外病变、多线治疗(≥3线)是影响三类暴露RRMM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既往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续常规药物治疗及B细胞成熟抗原(B-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三类耐药后,Logrank检验证实BCMA CAR-T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显著延长患者中位PFS(9.4个月vs.5.2个月)(P=0.0269),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个月vs.7.9个月)(P=0.2634)。结论:三类/四类暴露RRMM患者预后差,BCMA CAR-T细胞治疗可改善三类耐药RRMM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三类/四类暴露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疗法 (CAR-T) 生存分析 B细胞成熟抗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单中心真实世界数据 被引量:7
9
作者 曾含嫣 林志娟 +3 位作者 李志峰 刘龙 邓漫漫 徐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达雷妥尤单抗应用对干细胞采集和植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达雷妥尤单...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达雷妥尤单抗应用对干细胞采集和植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且可评估疗效的RRMM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纳入的43例RRMM患者均采用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包括Dd、DVd、DRd、Dkd、DId、Dara-DECP,中位随访时间10.1(2.1-36.6)个月,最佳总缓解率(ORR)为74.4%,最佳完全缓解率(CR)为25.6%,1年总生存率(OS)为84.5%。最常见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18.6%),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注相关反应(IRRs,20.9%)和感染(7.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髓外浸润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4)。使用达雷妥尤单抗对干细胞采集及移植后干细胞重建没有影响。结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RRMM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疗效 干细胞采集和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脂质体阿霉素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继发髓外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曼 李新 +5 位作者 张佳佳 汤然 詹晓凯 范斯斌 赵凤仪 黄仲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2-518,共7页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伴继发髓外病变(secondary extramedullary disease,sEMD)后应用脂质体阿霉素(liposomal doxorubicin,LPD)治疗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伴继发髓外病变(secondary extramedullary disease,sEMD)后应用脂质体阿霉素(liposomal doxorubicin,LPD)治疗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安全性,以及RRMM患者出现sEMD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的40例RRMM伴sEMD、接受L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初诊基线特征,继发sEMD的临床表现。观察其应用LPD的疗效、不良反应与PFS;并根据sEMD临床特点对其进行亚组分析,多因素分析得出sEMD-OS预后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e system,ISS)Ⅲ期为继发EMD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完成中位5(3~9)个疗程的LPD治疗,2个疗程总体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0.0%,13例完成6个疗程及以上化疗,ORR为100%;3级以上不良反应率为5%;预计中位PFS(median PFS,mPFS)为8.0个月(95%CI:7.5~8.5),界标分析示LPD≥6个疗程组相比于<6个疗程组PFS延长(P=0.093)。预计sEMD中位OS(median OS,mOS)为22.0个月(95%CI:18.2~25.8),1年OS率为73.6%,2年OS率为38.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非骨旁sEMD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250 U/L为sEMD-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含LPD方案治疗RRMM继发EMD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非骨旁sEMD及LDH>250 U/L预后不良,此类患者需寻求其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性 脂质体阿霉素 继发髓外病变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主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33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艳 韩红 +2 位作者 严毅进 陈慧 蔡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5月收治33例应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MM,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5月收治33例应用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治疗复发/难治性MM,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Durie-Salmon(DS)分期中Ⅲ期患者占72.7%,修改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Ⅲ期患者占34.8%,47.8%患者存在高危遗传学异常。②化疗患者总体缓解率(ORR)为63.7%,其中完全缓解率(CR)为6.1%,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VGPR)为18.2%,部分缓解率(PR)为39.4%,15.2%患者达到微小缓解(MR),临床获益率78.9%。R-ISS分期Ⅲ期患者ORR较低。③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11个月,中位达PR时间为2个月。单因素分析中,染色体核型异常、R-ISS分期Ⅲ期具有独立预后意义。④最常见不良反应是乏力、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维生素C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老年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中有效率较高,且总体耐受性良好。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在这一患者群体中染色体核型异常、R-ISS分期Ⅲ期是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维生素C 骨髓瘤 多发性 复发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项秋晴 陆敏秋 +7 位作者 褚彬 王宇彤 石磊 高珊 房立娟 刘晰 丁月华 鲍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2,共6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不可治愈,绝大多数患者终将复发。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单克隆抗体,国外研究达雷妥尤单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显著,我国患者临床使用数据有限。目的观察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不可治愈,绝大多数患者终将复发。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单克隆抗体,国外研究达雷妥尤单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显著,我国患者临床使用数据有限。目的观察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血液科2019年10月-2020年6月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的9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随访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9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7例可进行疗效评估,其中完全缓解(CR)2例(28.6%),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28.6%),部分缓解(PR)1例(14.3%),微小缓解(MR)1例(14.3%),疾病稳定(SD)1例(14.3%),总体缓解率(ORR)71.4%(5/7)。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3~4级发生率分别为33.3%(3/9)、33.3(3/9)和55.6%(5/9)〕;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9)。结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杀伤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苑冬阳 高欣 +2 位作者 杨融辉 张萌 廖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691-694,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瘤,至今无法治愈。在过去的20年中,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IMi D)来那度胺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瘤,至今无法治愈。在过去的20年中,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y drug,IMi D)来那度胺显著改善了MM患者的预后,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时间。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具有较好的抗MM活性,可以显著提高MM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延长MM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而对既往应用IMi D或PIs耐药的患者,HDACis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HDACis作用于MM细胞的杀伤机制以及临床中对MM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复发 难治 蛋白酶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文娇 李燕 +2 位作者 郑宇欢 张丽 牛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7,共8页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和脱靶效应等。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分,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免疫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CAR-NK免疫治疗MM的研究显示,多个靶点可作为CAR-NK免疫治疗技术特异性治疗靶点,并且在MM细胞及动物实验中也证实其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MM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抗肿瘤机制、生物学特点和功能缺陷情况,以及CAR-NK免疫治疗MM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 复发 难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毒性管理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筱媛 丁寒怡 +7 位作者 刚东旭 何晓雨 马泳泳 钱红兰 林轩儒 邢冲云 章瑜 江松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6-475,共10页
目的:探讨BCMA-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毒性管理及疗效评估。方法:评估2017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CART治疗的21例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高风险患者和非高风险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 目的:探讨BCMA-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毒性管理及疗效评估。方法:评估2017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CART治疗的21例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高风险患者和非高风险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生存分析。结果:21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在输注BCMA-CART细胞后,有效例数为17例,其中完全缓解(sCR/CR)10例,部分缓解(VGPR/PR)7例。所有患者中位OS为19.4个月,中位PFS为7.9个月。具有髓外疾病、高风险遗传学和ISSⅢ期的患者分别为5、15和8例,有效例数分别为3、11和6例。3例无高危因素的患者治疗均有效。并发髓外疾病的MM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4.2和2.5个月,均短于无髓外疾病的患者(分别为19.4和8.9个月)。具有高风险细胞遗传学因素和ISSⅢ级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与非高危患者均无明显差异。20例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1级CRS 14例,2级6例,无≥3级病例。9例患者使用了IL-6受体抑制剂。所有患者的CRS均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患者发生神经系统毒性。结论:BCMA-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MM具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成熟抗原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性难治性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芳荣 李昕 刘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6-1320,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s,CAR-T)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人工改造的T细胞。CAR-T细胞可以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受体,该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恶性肿瘤细胞,CAR-T细胞被激活时,可利用细胞毒性作用杀伤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s,CAR-T)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人工改造的T细胞。CAR-T细胞可以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受体,该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恶性肿瘤细胞,CAR-T细胞被激活时,可利用细胞毒性作用杀伤肿瘤细胞,该方法已在临床上成功地运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ALL、CLL、NHL、MM等。CAR-T细胞常被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已有许多研究机构报道了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的成果,该方法提高了MM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延长生存时间。本文从多种CAR-T的疗效、不良反应、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MA CAR-T细胞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文 王晓青 +1 位作者 成娟(综述) 赵丽(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858-862,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由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临床上多采取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及单克隆抗体等方法治疗,但终将复发不可治愈。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由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现临床上多采取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及单克隆抗体等方法治疗,但终将复发不可治愈。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 MM)现仍是治疗中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技术的发展,靶向BCMA CAR-T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R/R MM的方法,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较高的反应率和疗效。本文将对现有的靶向BCMA CAR-T产品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 B细胞成熟抗原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燕 邱录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28-1032,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药研发,患者的缓解程度及生存期均获得明显改善。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的应用是MM治疗的重要里程碑。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为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药研发,患者的缓解程度及生存期均获得明显改善。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s,PIs)的应用是MM治疗的重要里程碑。硼替佐米的首次出现在临床上显著获益;伊沙佐米作为首个口服PIs,为临床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治疗手段;新一代卡非佐米由于分子结构的改进和作用机制的优化,可实现更高的获益-风险比。PIs也可在高危MM患者中作为重要的治疗选择。随着PIs类药物的更新迭代和研究证据的积累,此类药物已成为MM治疗的基石,新一代PIs可能为骨髓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优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复发难治性 高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 CAR-T细胞调节骨髓瘤长期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曾子安 周玉生 +1 位作者 匡双玉 徐晓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43-1548,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肿瘤疾病,在骨髓微环境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肿瘤免疫逃逸和累积的基因组畸变推动了疾病的进展,进展中损伤的免疫功能易使疾病复发。然而,近年来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使骨...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肿瘤疾病,在骨髓微环境中,浆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肿瘤免疫逃逸和累积的基因组畸变推动了疾病的进展,进展中损伤的免疫功能易使疾病复发。然而,近年来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使骨髓瘤症状产生持久且深度的缓解,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因此,本文综述了BCMA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恢复患者抗肿瘤免疫能力及形成长期免疫应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MA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性骨髓瘤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