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作用下非等长筋材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胡超 梁训美 +2 位作者 徐鹏 杨广庆 李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0,58,共6页
目前工程中出现大量筋材沿墙高非等长布置的加筋支挡结构,可以在增加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同时减少造价。例如,加筋桥台、在既有边坡上新建加筋土挡墙等。由于当前设计方法主要针对筋材长度等长工况,因而导致对非等长筋材验算分析较少见。为... 目前工程中出现大量筋材沿墙高非等长布置的加筋支挡结构,可以在增加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同时减少造价。例如,加筋桥台、在既有边坡上新建加筋土挡墙等。由于当前设计方法主要针对筋材长度等长工况,因而导致对非等长筋材验算分析较少见。为此,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对地震作用下非等长筋材加筋土挡墙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显示,相较于极限平衡法计算值,有限元极限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屈服加速度接近振动台模型测试值。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筋材长度>0.7H时,长度自下而上增大、自上而下增大的筋材布置将使屈服加速度系数分别增大、减小,其中前者可使屈服加速度系数增大约30%;(2)筋材竖向间距sv/H由0.015增大到0.1时,屈服加速度系数近似线性减小,尤其是当筋材长度自下而上增大时;(3)当筋材布置较疏松(s_(v)/H=0.1)并且填土摩擦角>44°时,应尽量采用筋材长度自下而上增大的方式来提高墙体抗震稳定性;(4)随着填土强度的增大,不同布筋方式时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均线性增大,其中当填土摩擦角增大70%时对应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平均增大约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稳定性 极限分析 筋材 地震 屈服加速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自振频率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2
作者 蔡晓光 蔡博渊 +3 位作者 李思汉 黄鑫 徐洪路 朱晨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6,共7页
自振频率是加筋土挡墙抗震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针对非整体式的加筋土挡墙自振频率计算方法,迄今为止尚无统一认识。总结了现有的7种自振频率计算方法,以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简称模块式)与复合式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简称复合式)为... 自振频率是加筋土挡墙抗震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针对非整体式的加筋土挡墙自振频率计算方法,迄今为止尚无统一认识。总结了现有的7种自振频率计算方法,以模块式加筋土挡墙(简称模块式)与复合式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简称复合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之间的准确性系数和绝对百分比误差,评估现有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块式和复合式模型位于不同高度处的自振频率基本一致。伍永胜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实测值最为契合;Ghanbari的计算方法能够更有效减少参数变化对解析计算法的影响,从而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徐鹏的计算方法在准确性及适应性方面具一定优势,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在抗震设计中,建议加筋土挡墙施工前后对其自振频率进行评估,并将自振频率与面板水平位移相结合作为衡量结构损伤状态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土挡墙 自振频率 振动台试验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载作用下折角式加筋土挡墙应力-应变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3
作者 裴媛媛 龙建辉 +3 位作者 郭师苡 安成纪 翁杭雨 张吉宁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9-550,共12页
不同于线性的路基填土挡墙,黄土山区因新建场地产生了为数不少的以折角形式出现的加筋土挡墙,而挡墙上部往往因修建工业厂房(矩形荷载)或道路(条形荷载),折角处更容易产生变形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为了研究矩形荷载和条形荷载对折角式... 不同于线性的路基填土挡墙,黄土山区因新建场地产生了为数不少的以折角形式出现的加筋土挡墙,而挡墙上部往往因修建工业厂房(矩形荷载)或道路(条形荷载),折角处更容易产生变形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为了研究矩形荷载和条形荷载对折角式加筋土挡墙拐角部位的作用效应,建立折角直立式加筋土挡墙的物理模型,探究墙内土压力分布和墙体位移的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在两种荷载作用下,挡墙拐角-直线过渡段的土压力分布差异显著,在矩形荷载作用下,最大垂直土压力出现在拐角部位,并且从拐角向两端逐渐降低,而在条形荷载作用下,整体没有出现显著波动,仅在挡墙顶部沿墙背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2)加筋土挡墙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挡墙折角段的水平变形均呈现鼓肚状,竖向变形均随荷载增加至80 kPa后增长放缓,宏观变形裂缝均表现为对数螺旋形且沿拐角角平分线呈对称分布。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折角结构的加筋土挡墙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拐角部位 荷载 模型试验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填土模量变化的返包式加筋土挡墙面板水平位移计算方法
4
作者 胡俊伟 罗瑞鹏 +2 位作者 王春海 钟莹庆 汪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035-6043,共9页
以返包式加筋土挡墙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面板位移的计算方法。将面板水平位移分为两部分计算:筋材应变引起的水平位移、加筋区在其背部水平土压力作用产生的整体水平位移。计算筋材应变引起的水平位移时,通过潜在破坏面、自然休止角将筋... 以返包式加筋土挡墙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面板位移的计算方法。将面板水平位移分为两部分计算:筋材应变引起的水平位移、加筋区在其背部水平土压力作用产生的整体水平位移。计算筋材应变引起的水平位移时,通过潜在破坏面、自然休止角将筋材分段计算,并假定筋材内力的水平分布,得到筋材应变引起的水平位移的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加筋区整体水平位移时,将加筋区等效为“悬臂梁”进行计算,考虑了加筋区弹性模量随高度的变化。本文的理论方法估算值与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二者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计算返包式加筋土挡墙的面板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土压力 侧向位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材布设方式对加筋土挡墙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靳静 张森 +2 位作者 李智广 梁小勇 于远亮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针对目前加筋土挡墙设计和施工中筋材布设方式大多为等长形的问题,提出一种倒梯形的筋材布设方式,并基于挡墙位移分区理论和有限差分Flac^(3D)数值模拟,建立加筋土挡墙三维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峰值加速度下3种加筋土挡墙对位移、水平土压... 针对目前加筋土挡墙设计和施工中筋材布设方式大多为等长形的问题,提出一种倒梯形的筋材布设方式,并基于挡墙位移分区理论和有限差分Flac^(3D)数值模拟,建立加筋土挡墙三维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峰值加速度下3种加筋土挡墙对位移、水平土压力、筋材拉应力及潜在破裂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峰值加速度增大,挡墙位移逐渐增大,同一荷载作用下,改变筋材布设方式,侧向水平位移减少9.3%,竖向沉降减少5.3%;3种形式挡墙水平土压力相差不大,最大水平土压力分布在挡墙的中下部;筋材拉应力随峰值加速度的增大,沿墙高从单峰型转化为双峰型分布,最大值位于挡墙中下部;潜在破裂面填土区破裂带的形状与筋材的布设方式有关。所提出的倒梯形筋材布设方式对加筋土挡墙的抗震效果更好,可为施工设计中加筋土挡墙筋材布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基础工程 加筋土挡墙 位移分区理论 数值模拟 布筋形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包式加筋土挡墙地震损伤状态评估指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洪路 蔡晓光 +2 位作者 王海云 李思汉 朱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4-33,47,共11页
地震损伤状态评估指标可用于快速评估震后加筋土挡墙服役状态,也可服务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鉴于目前仍缺乏返包式加筋土挡墙的地震损伤状态评估指标,通过模型振动台试验探讨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地震损伤状态评估指标可用于快速评估震后加筋土挡墙服役状态,也可服务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鉴于目前仍缺乏返包式加筋土挡墙的地震损伤状态评估指标,通过模型振动台试验探讨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挡墙的变形模式随动荷载强度的增大而发生变化,当所有工况结束后,最大总残余位移为27.8 mm(2.78%H);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可以表征结构的损伤状态;随动荷载强度的增大,加筋土体的等效剪切应变从1×10^(-4)增至2×10^(-2),结构所处的状态更加危险。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特性和位移指数分布规律来确定加筋土挡墙地震损伤状态指标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将返包式加筋土挡墙的地震损伤状态定义为三个等级,并给出了对应的位移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包式加筋土挡墙 振动台试验 动力特性 地震损伤状态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加筋土挡墙地震动力响应理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涛 张晓曦 +2 位作者 柯灵 任东兴 何思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将L型挡墙与加筋土2种柔性支挡结构相结合,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区的支挡工程中。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制与动力响应问题。根据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提出踵板长度临界系数λ_(cr)... 将L型挡墙与加筋土2种柔性支挡结构相结合,充分利用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区的支挡工程中。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L型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制与动力响应问题。根据第二、第三滑裂面产生条件,提出踵板长度临界系数λ_(cr),以界定长踵板式和短踵板式2种破坏模式。假设填土滑裂面为直线,应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分别建立2种破坏模式下L型加筋土挡墙临界状态方程,推导其地震屈服加速度系数。根据极值原理给出最优解,得到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及其对应的填土滑裂面倾角,分析破坏模式与临界屈服加速度系数受几何参数、物理力学参数和加筋作用的影响。通过算例分析可知:加筋作用可有效地提高L型挡墙的抗震能力,改变其破坏模式;当设计筋材拉伸强度较大时,L型加筋土挡墙只发生长踵板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 L型挡土墙 临界屈服加速度 破坏机制 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面板型式加筋土挡墙振动响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思汉 蔡晓光 +2 位作者 王学鹏 徐洪路 黄鑫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以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振动台试验结果为基准,建立刚/柔组合式、模块加返包式、模块式和格宾式面板型式加筋土挡墙的FLAC^(3D)数值模型,研究面板型式对挡墙水平位移、加速度响应及地震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力作用下不... 以刚/柔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振动台试验结果为基准,建立刚/柔组合式、模块加返包式、模块式和格宾式面板型式加筋土挡墙的FLAC^(3D)数值模型,研究面板型式对挡墙水平位移、加速度响应及地震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力作用下不同面板型式挡墙的变形模式略有不同;振动作用下,变形大小为组合式<模块加返包式<格宾式<模块式;加筋区内加速度放大系数为组合式>模块加返包式>格宾式>模块式;面板处加速度放大系数均大于加筋区,且面板型式不同,放大规律亦不同;面板型式不同,地震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规律不同;合力作用点位置大多高于M-O方法的H/3,且受加速度幅值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面板型式 数值模拟 水平位移 加速度响应 地震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作用下双级加筋土挡墙损伤识别研究
9
作者 李思汉 蔡晓光 +3 位作者 徐洪路 景立平 黄鑫 冯加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3-1430,共8页
因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损伤识别的研究不足,开展了双级加筋土挡墙的大型振动台试验。采用时域识别方法分析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模型的动力响应特征,阐述了上、下级挡墙自振频率、阻尼比的分布规律,探究了结构损伤程度与自振频率、阻尼比间... 因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损伤识别的研究不足,开展了双级加筋土挡墙的大型振动台试验。采用时域识别方法分析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模型的动力响应特征,阐述了上、下级挡墙自振频率、阻尼比的分布规律,探究了结构损伤程度与自振频率、阻尼比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前上、下级挡墙的自振频率基本一致,阻尼比随墙高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加载工况的累积,自振频率逐渐减小,阻尼比逐渐增大。采用数学方法对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分布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对比分析可得:当自振频率减小0~15.41%、阻尼比增大0~299.35%时,结构处于基本完好阶段;当自振频率减小15.41%~18.92%、阻尼比增大299.35%~360.07%时,结构处于轻微破坏阶段;当自振频率减小18.92%~21.29%、阻尼比增大360.07%~398.21%时,结构处于中等破坏阶段;当自振频率减小21.29%~29.60%、阻尼比增大398.21%~532.99%时,结构处于毁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加筋土挡墙 损伤识别 振动台试验 时域识别方法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复合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筋材受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思汉 王学鹏 +3 位作者 蔡晓光 徐洪路 路彤 袁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30-5041,共12页
复合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是一种新型加筋土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地震荷载作用下复合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筋材受力特性,以实际工程为参考,以格宾网和土工格栅为筋材,格宾网箱填充鹅卵石为面板,标准砂为回填土制作2.0 m... 复合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是一种新型加筋土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解地震荷载作用下复合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筋材受力特性,以实际工程为参考,以格宾网和土工格栅为筋材,格宾网箱填充鹅卵石为面板,标准砂为回填土制作2.0 m试验模型,开展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阐述结构的宏观震害现象、宏观墙体变形模式,分析筋材拉力、潜在破裂面、筋土界面摩擦因数等力学行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挡墙整体宏观变形为中上部鼓胀,当峰值加速度为0.8g时,挡墙整体稳定,体现良好的抗震性能;墙面峰值位移、永久位移分别为11.43 mm和3.40 mm,均少于1%墙高,挡墙整体变形模式表现为平移与转动耦合模式,探讨以筋材刚度为主要参数的内部破坏指数(0.56)和整体刚度比(4091.70)与挡墙变形模式的对应关系;当格宾网和土工格栅共同抵抗地震作用时,土工格栅所提供的筋材拉力远大于格宾网提供拉力,土工格栅的拉力占总筋材拉力的76%~92%;实测潜在破裂面形式与规范中现有破裂面计算方法存在差异;筋土界面摩擦因数随峰值加速度增大而增大,最大值为0.11,远小于相关规范建议值;复合层筋土界面摩擦因数略小于单一格宾网层的筋土界面摩擦因数值。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格宾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安全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振动台试验 变形模式 潜在破裂面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型加筋土挡墙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雪涛 杨广庆 徐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921-10927,共7页
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向多震地区延伸,为了提高加筋土挡墙地震服役期,各类支档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研究热点。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铁路新型加筋土挡墙足尺模型的方法,同传统模块式加筋土挡墙进行对比,分析了新型加筋土挡墙的抗震性... 中国铁路建设逐渐向多震地区延伸,为了提高加筋土挡墙地震服役期,各类支档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研究热点。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铁路新型加筋土挡墙足尺模型的方法,同传统模块式加筋土挡墙进行对比,分析了新型加筋土挡墙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新型加筋土挡墙整体变形趋势为外倾,即面板处水平残余位移随墙高线性增加,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墙顶处;加速度放大系数墙面板处>加筋体中部区>加筋体后填土区,挡墙中下部整体性较好,而中上部不同形式加筋土挡墙存有差异;挡墙墙背水平动土压力沿墙高“先增后减,再增再减”,墙体下部产生一突变点即最大值点;每层筋材应变分布呈“单峰状”,参与抗拔的筋材分布较为均匀,所形成的破裂面形式接近“0.3 H”法理论破裂面(H为墙高)。数值模拟结论可为新型加筋土挡墙抗震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加筋土挡墙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Flac 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墙面双面加筋土挡墙动力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李福秀 郭文灏 郑烨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57-1966,共10页
设计并完成了1:4的刚性墙面双面加筋土挡墙振动台试验,在满足相似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输入不同幅值的水平向正弦波,分析刚性墙面双面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侧加筋区和中部非加筋区的加速度沿着高度方向均呈现出明显... 设计并完成了1:4的刚性墙面双面加筋土挡墙振动台试验,在满足相似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输入不同幅值的水平向正弦波,分析刚性墙面双面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侧加筋区和中部非加筋区的加速度沿着高度方向均呈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并在挡墙顶部达到最大值。随着加载幅值的增加,双面加筋土挡墙顶部的最大放大系数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平稳段、上升段与衰减段。最大墙面位移和残余位移沿着高度方向呈线性增大。当加载幅值未超过临界加速度时,位移量较小;而加载幅值超过临界加速度时,位移会迅速增大。同时,临界加速度对双面加筋土挡墙的变形模式有着决定性作用。刚性墙面双面加筋土挡墙的筋材动应变增量随着加载幅值持续施加而不断增大。底层的最大筋材应变增量出现在连接处,且沿着高度方向,最大筋材应变增量的位置不断向内部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土挡墙 刚性墙面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高挡墙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78
13
作者 杨广庆 吕鹏 +1 位作者 庞巍 赵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7-522,共6页
为了研究返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高挡墙结构的受力、变形状态,分析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包括加筋土墙体基底应力、墙背侧向土压力、拉筋拉力和墙面水平变形等内容的现场试验,研究了加筋土墙体基底垂直应力、不同层位的拉筋拉力沿筋长的分布规... 为了研究返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高挡墙结构的受力、变形状态,分析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包括加筋土墙体基底应力、墙背侧向土压力、拉筋拉力和墙面水平变形等内容的现场试验,研究了加筋土墙体基底垂直应力、不同层位的拉筋拉力沿筋长的分布规律,加筋土挡墙潜在的破裂面位置,墙背侧向土压力沿墙高的分布规律以及墙面水平变形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基底垂直土压力沿土工格栅拉筋长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最大值发生在拉筋中部附近,向拉筋两端方向逐渐减少;实测墙背侧向土压力沿墙高呈非线性形式分布,其值小于主动土压力;上部墙体拉筋应变沿筋长呈单峰值分布,下部墙体拉筋应变沿筋长呈双峰值分布;上部墙体潜在破裂面形状与"0.3H法"接近,而下部墙体潜在的破裂面形状与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接近;施工期墙面最大水平变形位置在墙高的下部,竣工后墙面最大水平变形发生在墙顶处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包式 土工格栅 加筋土挡墙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动态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贺 杨广庆 +2 位作者 刘华北 刘伟超 吴连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为研究返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高速铁路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行为和作用机理,本文利用室内大型模型试验进行加筋土挡墙墙体加速度、动土压力、墙面变形、残余土压力及土工格栅拉伸应变等分布规律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挡... 为研究返包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高速铁路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行为和作用机理,本文利用室内大型模型试验进行加筋土挡墙墙体加速度、动土压力、墙面变形、残余土压力及土工格栅拉伸应变等分布规律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内部竖向加速度受加载频率影响较大,加载频率10 Hz时加速度突然增大;墙面累积水平位移沿墙高呈S形分布,随着应力增大,水平位移最大值位置从墙中部逐渐向中下部移动;动土压力主要受动荷载大小及加载次数影响,沿墙高呈衰减趋势;动载卸载后残余土压力较小,经过增长后逐渐趋于稳定;筋材累积应变在填筑-静载-动载过程中呈增加-稳定-减小-稳定的趋势,沿拉筋长度方向呈单峰值或双峰值分布,峰值位置从高到低距墙面水平距离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包式 土工格栅 加筋土挡墙 动力荷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面板式加筋土挡墙结构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贺 杨广庆 +2 位作者 熊保林 吴连海 刘华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7-498,共12页
为研究模块面板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墙顶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并了解其作用机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进行了包括墙面水平变形和墙顶竖向沉降以及墙体内垂直和水平土压力、附加应力扩散角、侧向土压力系数、土工格栅拉伸应... 为研究模块面板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墙顶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并了解其作用机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进行了包括墙面水平变形和墙顶竖向沉降以及墙体内垂直和水平土压力、附加应力扩散角、侧向土压力系数、土工格栅拉伸应变等分布规律的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墙面累积水平位移沿墙高呈上大下小分布;水平和垂直土压力沿筋长方向均呈从拉筋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的分布趋势;实测附加应力扩散角较非加筋土体大,基本在40°~75°之间;侧向土压力系数沿墙高的分布在不同断面有所不同;筋材应变沿筋长呈单峰值分布,峰值出现位置距墙脚的水平距离从高到低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面板 土工格栅 加筋土挡墙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基频影响因素计算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鹏 蒋关鲁 +2 位作者 胡耀芳 任世杰 王智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75-4481,共7页
作为一种柔性支挡结构,加筋土挡墙相较于传统重力式挡墙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由于结构在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大小与其自身的固有频率大小有关,因此,固有频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其最小值基频。以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 作为一种柔性支挡结构,加筋土挡墙相较于传统重力式挡墙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由于结构在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大小与其自身的固有频率大小有关,因此,固有频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其最小值基频。以整体刚性面板加筋土挡墙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弹性地基梁模型、线性弹簧模型表示面板、填土及筋材,提出了一种加筋土挡墙固有频率计算方法。计算求得的基频值与既有瑞利能量法计算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参数分析表明:填土中铺设筋材可以增大墙体的基频;对于加筋土挡墙,筋材长度以及筋材-填土界面摩擦系数对墙体基频影响较小;随着筋材竖向间距的增大,加筋密度对加筋土挡墙基频的影响逐渐减小;墙体基频随着面板宽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面板模量的减小,墙体基频趋于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整体刚性面板 基频 格栅长度 加筋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对路堤式加筋土挡墙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叶观宝 张振 +1 位作者 邢皓枫 徐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1-886,共6页
加筋土挡墙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支挡结构,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等工程中。随着加筋土挡墙技术的发展,面板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路堤式加筋土挡墙进行了二维有限元计算分析。针对墙背水平土压力、垂直土压... 加筋土挡墙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支挡结构,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等工程中。随着加筋土挡墙技术的发展,面板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路堤式加筋土挡墙进行了二维有限元计算分析。针对墙背水平土压力、垂直土压力、挡墙侧向位移、筋材应变和挡墙稳定系数等计算结果的分析,探讨了3种类型面板(返包式面板、整体式面板和拼装式面板)对路堤式加筋土挡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和水平土压力的数值计算结果均小于理论值;相比较与其他两种面板的加筋土挡墙,返包式面板加筋土挡墙筋材的应变最大;面板类型对于加筋土挡墙的整体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面板 土压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对加筋土挡墙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鹏 蒋关鲁 +3 位作者 王珣 黄昊威 黄哲 王智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27-1432,共6页
加筋土挡墙因其特有的景观性能、协调变形性能而日益受到设计者青睐。面板作为加筋土挡墙的组成部分,对墙体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针对现有设计规范无法考虑面板形式对结构自身力学变形特性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整体式与分块式面板的离心... 加筋土挡墙因其特有的景观性能、协调变形性能而日益受到设计者青睐。面板作为加筋土挡墙的组成部分,对墙体的承载能力影响显著。针对现有设计规范无法考虑面板形式对结构自身力学变形特性的影响,设计并开展了整体式与分块式面板的离心模型试验。数据测试分析显示:整体式面板加载期的位移小于分块式面板位移;由于分块式面板位移较大,所以其水平土压力小于整体式面板土压力;加筋土挡墙面板底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分块式面板筋-土界面的摩擦系数发挥值大于整体式面板数值,但两者均小于设计规范建议值;由于模型筋材长度较长并且连接件的存在,导致原型设计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面板 离心模型试验 位移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水平位移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吕鹏 杨广庆 +1 位作者 庞巍 蔡德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973-976,共4页
包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工程中的设计分析仍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锚固楔体法,而没有考虑在达到极限平衡之前加筋土挡墙所发生的变形发展和积累过程。加筋土挡墙面板的水平位移是墙体内外部稳定的重要体现。通过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 包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工程中的设计分析仍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锚固楔体法,而没有考虑在达到极限平衡之前加筋土挡墙所发生的变形发展和积累过程。加筋土挡墙面板的水平位移是墙体内外部稳定的重要体现。通过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工程因素对包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面板处工后水平位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FEM 计算值和实测值接近,说明了有限元计算分析的适用性;包裹式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面板处的工后水平位移呈由下向上增大趋势;拉筋刚度、长度、竖向间距对水平位移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应选择适宜数值,以实现加筋士挡墙的良好工程性能;挡墙墙顶处外荷载大小及位置对水平位移具有相应影响,位于加筋区外的外荷载对墙面水平位移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加筋土 挡墙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周世良 何光春 +1 位作者 汪承志 杨成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以河龙高速公路加筋土挡墙为原型,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结构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表明: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墙后土压力较小,呈锯齿形分布,明显受台阶卸载的影响;潜在破裂面与0.3H破裂面假定有较大差异,并随挡墙的高宽比变化而变... 以河龙高速公路加筋土挡墙为原型,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结构特性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测试表明:台阶式加筋土挡墙的墙后土压力较小,呈锯齿形分布,明显受台阶卸载的影响;潜在破裂面与0.3H破裂面假定有较大差异,并随挡墙的高宽比变化而变化;变形特征不同于单级直立式挡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式格栅加筋土挡墙 结构特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