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清任调气活血的组方思想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蓓蓓 赵智明 蔡辉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4期36-38,共3页
清代医家王清任潜心钻研血瘀证,非常重视气血为病在各种病证中的作用,所著《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充分体现了其调气活血的组方思想。王氏善用活血法,常选用温性的活血养血之品,运用补气和行气之法配伍精当,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 清代医家王清任潜心钻研血瘀证,非常重视气血为病在各种病证中的作用,所著《医林改错》中的活血化瘀方剂充分体现了其调气活血的组方思想。王氏善用活血法,常选用温性的活血养血之品,运用补气和行气之法配伍精当,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清任 调气活血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箭丸治疗糖尿病麻木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志龙 刘晶 +4 位作者 杨思红 戴子枫 邓广宁 何姝 王敏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止痛的中药制剂黄芪箭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止痛中药黄芪箭丸,对照组20例在同等条件下使...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止痛的中药制剂黄芪箭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止痛中药黄芪箭丸,对照组20例在同等条件下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改善麻木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疼痛及腱反射改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止痛的中药制剂黄芪箭丸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疼痛症状的有效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益气养血 活血化痰 通络止痛 黄芪箭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根鱼教授治疗癫痫的经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杰 张立刚 陶根鱼 《现代中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3-4,共2页
陶根鱼教授认为癫痫的病位主要在肝、脾、心;而火炎风动,痰浊瘀阻,脉络不通,气机逆乱,蒙蔽清窍,神明失守为其主要病机;陶老师提出治疗的关键在于理气化痰,佐以熄风开窍,活血化瘀。
关键词 癫痫 理气 化痰 熄风 活血 陶根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论治糖尿病 被引量:13
4
作者 薛玲 石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6-48,共3页
糖尿病发生、发展、变化均与血瘀密切相关。《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文献对糖尿病血瘀证均有详细记载,早期气虚血瘀,中期痰凝血瘀,晚期瘀血停滞,血瘀贯穿糖尿病始终,影响对疾病发展及预后。祝谌予首次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 糖尿病发生、发展、变化均与血瘀密切相关。《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文献对糖尿病血瘀证均有详细记载,早期气虚血瘀,中期痰凝血瘀,晚期瘀血停滞,血瘀贯穿糖尿病始终,影响对疾病发展及预后。祝谌予首次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并可防治并发症,应用同时,分期辨证,注意活血药物分层使用,即便没有明显瘀血表现,也可在病变初期适量的加入活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消渴 血瘀 活血化瘀 祝谌予 黄帝内经 气虚血瘀 痰凝血瘀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反药配伍的海藻玉壶汤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怡文 钟赣生 +1 位作者 王茜 柳海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研究报道的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与甘草的配伍规律与特点,以便为反药配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藻玉壶汤"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89-2010年),对文献全文进行检... 目的分析临床研究报道的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与甘草的配伍规律与特点,以便为反药配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藻玉壶汤"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0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89-2010年),对文献全文进行检索,选择应用海藻玉壶汤的各种临床研究报道,且处方中含有"海藻-甘草"反药药对的文献,针对其主治病证、证候类型、随证配伍使用的中药及成方、海藻与甘草用法用量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索得到海藻玉壶汤文献共计1 137篇,其中含有"海藻-甘草"反药配伍的文献共计60篇,占总数的5.28%;以海藻玉壶汤为主方,随症加减用于妇科、男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而并非单纯局限于对瘿病的治疗;其主治病证中证候类型以气滞痰凝型为主;海藻玉壶汤应用于临床,多与化痰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补益药等配伍使用;海藻与甘草比例以2∶1~5∶1之间的较为常见,占文献总数的74.60%,均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含有反药配伍的海藻玉壶汤在临床应用中范围较广;其主治病证中证候类型仍以气滞痰凝型为主,与原方应用相吻合;海藻与甘草配伍比例与原方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玉壶汤 海藻-甘草 十八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情致病与心悸(心律失常)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跃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61-63,共3页
"心悸"与七情所伤有关,七情分属五脏系统,过度变化,直接作用于与之相对应脏腑,气血阴阳紊乱和功能失调,引起心律失常-心悸。"情志之所舍,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见其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quo... "心悸"与七情所伤有关,七情分属五脏系统,过度变化,直接作用于与之相对应脏腑,气血阴阳紊乱和功能失调,引起心律失常-心悸。"情志之所舍,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见其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情志过激变化、气机逆乱,促使气滞、血瘀、痰饮形成,进一步影响各脏腑。导致心悸无非气血阴阳失常,痰饮湿瘀等,以气机逆乱为最主要因素。肝主疏泄,暴怒伤肝,最易导致气机逆乱,升降失常;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扰伤心脏,灼伤心血,致心主气血功能紊乱;思伤脾,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失健运,不能正常输布津液、运化水湿,凝津为痰湿水饮,阻遏气机,上泛蒙蔽心神;肝主疏泄,气机不利,血行推动失常,形成瘀血,同时瘀血又会扰乱气机运行,如此反复,使病情虚实错杂,迁延不愈。心悸还与个人体质、年龄、性格、脏腑精气血阴阳的盛衰息息相关。情志致病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异常心理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激素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失常,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心悸病位在心,不外虚实两类,虚则气血阴阳亏虚,实则瘀血痰浊水饮,分为心阳虚、心气虚、心血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痰浊瘀阻、水饮凌心等证型。西医以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介入治疗(心脏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术、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和外科手术等)发展迅速,患者尚未完全认可和接受。中药复方补血补气和活血化瘀药的用药味数、次数和使用频率最高,比例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悸 七情致病 气机逆乱 痰饮湿瘀 补血补气 活血化瘀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概况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颖 张明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114-116,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因多与素体阴虚、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等因素相关,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证型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因多与素体阴虚、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等因素相关,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证型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五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滋阴活血通络、化痰祛瘀、温阳活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糖尿病 胸痹 消渴 气阴两虚 气虚血瘀 阴虚血瘀 痰浊血瘀 寒凝血瘀 益气养阴活血 滋阴活血通络 化痰祛瘀 温阳活络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阳春八法治疗心律失常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守富 李秋凤 卢吉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8-10,共3页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 陈阳春教授认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瘀血、气滞、热毒等常常相兼为病,发为心律失常,自创益气活血(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定心饮,化痰祛湿(痰湿内盛)-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益气养阴(气阴两虚)-生脉定心饮,温阳益气(阳气亏虚)-益心复脉饮,益气养血(气血两虚)-归脾汤,滋阴降火(阴虚火旺)-归黄一贯煎,疏肝理气(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平肝定悸(阴虚阳亢)-天麻钩藤饮八法,临证加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益气活血 化痰祛湿 益气养阴 温阳益气 益气养血 滋阴降火 疏肝理气 平肝定悸 陈阳春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证发微(四十六)--郁证乳癖论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郁证性乳甚为多见。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继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瘀,是郁证性乳癖的主要病因病机。郁证性乳癖除了局部症状外,通常具有情志类表现和(或)隐性郁证常见的躯体症状。治疗郁证性乳癖当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础,结合化痰活血、软坚散结。
关键词 郁证 乳癖 乳房胀痛 乳房结块 气滞痰凝血瘀 理气活血化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胸痹概况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5期171-174,共4页
胸痹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交互为患。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本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原则,兼顾同治。实证宜活血化瘀、温化痰瘀、通补开泄,尤重活血通脉之法;虚证当补气温阳、... 胸痹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瘀血、气滞、痰浊、寒凝交互为患。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本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原则,兼顾同治。实证宜活血化瘀、温化痰瘀、通补开泄,尤重活血通脉之法;虚证当补气温阳、滋阴益肾、调理脾胃,尤重补益心脾。临证时必须严密观察病情,灵活掌握,辨证论治,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活血化瘀 温化痰瘀 通补开泄 活血通脉 补气温阳 滋阴益肾 调理脾胃 补益心脾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萍萍分期辨治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轶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8-40,共3页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响肝脾肾三脏,注意扶正,兼顾治疗的不同时期,结合治疗病史及症状体征,配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化疗期间中药主要作用是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化疗间歇期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多见疲乏、自汗盗汗、腹胀胃酸等正气损伤,以健脾扶正为主;康复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结束,李老师认为这一阶段无明显症状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为主,有临床症状的应分清痰湿、血瘀、气滞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益阴阳。因各种治疗手段对机体攻伐太过,无论何种治法均勿忘健脾扶正,顾护后天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痰核 失荣 骨髓抑制 化痰除湿 活血化瘀 疏肝理气 补益阴阳 李萍萍 老中医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简况
12
作者 胡冰冰 徐艳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护、复感外邪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时咳、痰、喘、胀等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的虚证,总属本虚标实,有偏实、偏虚不同。稳定期辨证分型尚未统一。中医药治疗重视辨... 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护、复感外邪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时咳、痰、喘、胀等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的虚证,总属本虚标实,有偏实、偏虚不同。稳定期辨证分型尚未统一。中医药治疗重视辨证论治,随证治之,重在综合调补,强调肺脾肾综合调补,降逆化痰,活血化瘀等,同时配合针灸、按摩、外治、饮食药膳、养生保健、康复等特色疗法,其中以针灸、贴敷疗效较为显著,具有独特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降逆化痰 活血化瘀 综合调补 贴敷 针灸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翠霞疏肝理气-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林 王翠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6-7,共2页
王翠霞教授认为痛经与冲任、胞宫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精血素亏或邪气内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虚证"或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的"实证",实证多虚证少,实证痛... 王翠霞教授认为痛经与冲任、胞宫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精血素亏或邪气内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虚证"或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的"实证",实证多虚证少,实证痛经又以气滞血瘀型多见,情志抑郁或动怒伤肝而致的气滞血瘀日益成为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提出经前疏肝理气,经期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治则。使用膈下逐瘀汤对气滞血瘀病因病机实者泻之,尖者削之,使气机通畅,瘀去痛止,则痛经证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气滞血瘀 疏肝理气 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 王翠霞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虢周科教授治疗抽动障碍四大法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天翔 魏佳 +1 位作者 林松俊 虢周科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3,7,共4页
虢周科教授擅长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其中治疗抽动障碍亦颇有独到之处,临床疗效显著。针对抽动障碍病因病机,提出健脾化痰、补肾柔肝息风、宁心安神、行气解郁四大法则,指导临床治疗抽动障碍。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健脾化痰 补肾柔肝息风 宁心安神 行气解郁 虢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艳冠心方辨治胸痹(冠心病)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明慧 张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13-15,共3页
张艳教授认为胸痹乃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津液疏布受阻,聚湿生痰;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阻碍气机,血行不畅,气血瘀滞,闭阻心脉,不通则痛,胸痛贯穿始终。张师将冠心病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血瘀三个证型,证型不同疼痛性质有别,气虚血瘀... 张艳教授认为胸痹乃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津液疏布受阻,聚湿生痰;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阻碍气机,血行不畅,气血瘀滞,闭阻心脉,不通则痛,胸痛贯穿始终。张师将冠心病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血瘀三个证型,证型不同疼痛性质有别,气虚血瘀-闷痛、气阴两虚-隐痛,痰浊血瘀-刺痛,伴随气短、乏力、心悸等诸多症状。治疗注重补益心气,养血和血,使脉道通利,气行血畅,缓解疼痛,自拟冠心方,黄芪25g,丹参30g,葛根25g,益母草20g,茯苓25g,瓜蒌20g,白芍20g,三七15g,延胡索20g;气虚血瘀补气活血,通脉止痛,加丹参、乳香;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止痛,加人参、生地、麦冬;失眠加柏子仁、酸枣仁;纳差加半夏、神曲;痰浊血瘀豁痰降浊,通阳宣痹,加薤白、半夏、竹茹、陈皮、枳实;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加桃仁、大黄。强调方药配伍避免运用大剂量活血化瘀药,极少使用破气逐瘀物,意在保护正气,以免耗气伤血,脉道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胸痹 胸痛 冠心方 补益心气 养血和血 气虚血瘀 闷痛 补气活血 通脉止痛 气阴两虚 隐痛 益气养阴 活血止痛 痰浊血瘀 刺痛 豁痰降浊 通阳宣痹 张艳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艳教授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冠心病经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绎媛 张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8期3-4,共2页
冠心病属中医学中的'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证的范畴,早在《内经》和《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张艳教授从事心血管领域临床研究30余年,对中医药辨证论治冠心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认识,认为病机变化... 冠心病属中医学中的'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证的范畴,早在《内经》和《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张艳教授从事心血管领域临床研究30余年,对中医药辨证论治冠心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认识,认为病机变化与气、血、津液密切相关,主要为气虚痰瘀互阻,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法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痰为主,共奏标本兼治,通补兼施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益气活血化痰方 气虚痰瘀互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素琴从肺与大肠辨治痤疮 被引量:4
17
作者 东方 张燚 展昭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5期11-12,共2页
田素琴教授认为痤疮与肺关系密切,肺失宣降,气滞、血瘀、痰湿等内滞于血络,外郁于肌肤,发为痤疮。提出"祛邪为主,内外合治,标本兼顾"原则,分二型辨治,肺经风热,疏风清肺,解毒消痤,枇杷清肺饮;痰瘀结聚,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海... 田素琴教授认为痤疮与肺关系密切,肺失宣降,气滞、血瘀、痰湿等内滞于血络,外郁于肌肤,发为痤疮。提出"祛邪为主,内外合治,标本兼顾"原则,分二型辨治,肺经风热,疏风清肺,解毒消痤,枇杷清肺饮;痰瘀结聚,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灵活组方遣药配伍,不拘泥于一方一法,注重病位传变、药物归经;强调大肠与痤疮关系密切,擅用清肺润肺、佐以小量润肠通便药(枇杷叶、苦杏仁、大黄等),使浊气下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肺气得以宣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肺风粉刺 肺经风热 疏风清肺 解毒消痤 枇杷清肺饮 痰瘀结聚 活血化瘀 化痰散结 海藻玉壶汤 桃红四物汤 宣降肺气 润肠通便 田素琴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化良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总结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慧芳 《甘肃中医》 2010年第12期19-20,共2页
王化良教授在临床中灵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首辨虚实,分清主次,标本同治,取得较好的疗效,体现了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化痰清热 益气安神 活血理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敏辨治胸痹心痛经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一鸣 庞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2期77-80,共4页
胸痹心痛作为一种现代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吾师认为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往往是由于脏腑阳气不足,而行血无力,致使心脉运血迟滞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滞而不通而发病;或是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压力大,以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 胸痹心痛作为一种现代临床常见的心系疾病,吾师认为胸痹心痛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往往是由于脏腑阳气不足,而行血无力,致使心脉运血迟滞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滞而不通而发病;或是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压力大,以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木郁克土,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加之现代饮食水平的提高,嗜食肥甘厚味,聚湿成痰,痰浊壅塞脉道,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故而吾师以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等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常根据兼证的不同辨证论治胸痹心痛,同时将现代药理学研究与经验效方融会其中,故而取得良好疗效。通过病例分析总结庞敏教授临床辨证诊断和合理选择药物的治疗经验,并进一步突出其医学理论观点在辨证、处方选择、药物治疗的有效运用,为现代胸痹心痛疾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发挥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敏 胸痹心痛 益气活血 理气化痰 生脉饮 血府逐瘀汤 小陷胸汤 颠倒木金散 经验效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虚-瘀-痰-毒病机及防治研究概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智超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71-172,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见于"头痛""眩晕""心悸""胸痹""中风"等多种疾病中,基本病机与虚-瘀-痰-毒等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病机,辨证论治,分别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降脂、清热解毒为主要治... 动脉粥样硬化见于"头痛""眩晕""心悸""胸痹""中风"等多种疾病中,基本病机与虚-瘀-痰-毒等密切相关。根据不同病机,辨证论治,分别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降脂、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辨证用药,对防治疾病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虚-瘀-痰-毒 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 化痰降脂 清热解毒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