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体外培养压力损伤的大鼠RGCs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陈一丹 戴敏 郑志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695-1700,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压力损伤模型,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外泌体对损伤的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ADSCs收集上清提取并鉴定外泌体,将体外培养大鼠RGCs分为正常培养的RGCs对照组、不同压力(40、80、120 ...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压力损伤模型,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外泌体对损伤的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ADSCs收集上清提取并鉴定外泌体,将体外培养大鼠RGCs分为正常培养的RGCs对照组、不同压力(40、80、120 mmHg)培养的RGCs模型组、不同压力培养的RGCs加入外泌体治疗组,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RGCs细胞增殖活力,qPCR法检测各组RGCs中BDNF、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GCs中BDNF、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发现,在对照组中,与24 h的细胞增殖活力相比,48 h时细胞增殖活力上升(P<0.05)。在48 h时,与加压40、80、120 mmHg模型组相比,加入外泌体后细胞活力均上升(均P<0.05)。qPCR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40 mmHg组中BDNF mRNA表达下降,但无差异(P>0.05),80、120 mmHg组中BDNF mRNA表达下降(均P<0.05)。加压40、80 mmHg组加入外泌体后RGCs的BDNF mRNA表达均上升(均P<0.05),加压120 mmHg组加入外泌体后RGCs的BDNF mRNA表达上升,但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压40 mmHg组中Caspase-3的mRNA表达上升,但无差异(P>0.05),加压80、120 mmHg组中Caspase-3 mRNA表达均上升(均P<0.05)。加压40、80 mmHg组加入外泌体治疗后RGCs的Caspase-3 mRNA表达下降(P<0.05),加压120 mmHg组加入外泌体治疗后RGCs Caspase-3的mRNA表达下降,但无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加压40 mmHg组中BDNF蛋白表达下降,但无差异(P>0.05),加压80、120 mmHg组中BDNF蛋白表达下降(均P<0.001)。与模型组相比,加入外泌体治疗后BDNF蛋白表达均上升(均P<0.05)。与对照组比,加压后各模型组中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加入外泌体治疗后各组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结论:ADSCs来源的外泌体能够增加体外培养不同压力损伤的大鼠RGCs的细胞增殖活力,提高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说明ADSCs来源的外泌体对体外培养压力损伤的大鼠RGCs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损伤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IL-PCR的技术改良及对香蕉NBS-RGC5基因侧翼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静瑶 陈云云 +3 位作者 谢俊 韦双双 夏幽泉 汤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3-145,170,共4页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研究香蕉枯萎病相关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TAIL-PCR进行技术改良,以简并引物组合的方式与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代替最初的单一简并引物方式,在TAIL-PCR第一...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研究香蕉枯萎病相关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TAIL-PCR进行技术改良,以简并引物组合的方式与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代替最初的单一简并引物方式,在TAIL-PCR第一轮扩增的大循环中设置不同的退火温度;采用改良后的TAIL-PCR成功克隆了巴西蕉NBS型抗性蛋白(NBS-RGC5)基因的侧翼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 NBS-rgc5 侧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AGC功能的RGC输入前置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后永奇 杨建红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39,共3页
基于标准CMOS 0.18μm工艺,设计了一种带AGC功能的光接收机RGC输入前置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结构;输入级采用RGC结构以拓展带宽,从而解决了宽带宽与高跨阻之间的矛盾;输出级接入单端转差分结构,使输出的信号能直接输入到... 基于标准CMOS 0.18μm工艺,设计了一种带AGC功能的光接收机RGC输入前置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结构;输入级采用RGC结构以拓展带宽,从而解决了宽带宽与高跨阻之间的矛盾;输出级接入单端转差分结构,使输出的信号能直接输入到后续的主放大器中;嵌入自动增益控制技术AGC,以解决输入动态范围与高跨阻、低噪声之间的矛盾。同时,选用SIMC0.18μm工艺库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当光接收机输入光功率为-10 dBm、电源电压为1.8 V、光检测器的寄生电容为0.5 pF时,此放大器具有良好的等效电流输入曲线和幅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接收机 前置放大器 CMOS工艺 rgc A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对H_2O_2损伤RGC-5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颖 张秀丽 汪卓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7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H2O2损伤RGC-5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b1对H2O2损伤RGC-5的细胞活力的影响,试剂盒方法检测SOD活性、GSH含量,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碘化丙啶(PI)、Caspase-3、Ca2+。结果 A、...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H2O2损伤RGC-5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b1对H2O2损伤RGC-5的细胞活力的影响,试剂盒方法检测SOD活性、GSH含量,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碘化丙啶(PI)、Caspase-3、Ca2+。结果 A、B、C、D、E组在490 nm处检测细胞活力分别为0.266±0.038、0.299±0.025、0.314±0.014、0.222±0.031、0.391±0.041,A、B、C、E组与D组比较,P均<0.05。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H2O2损伤组SOD活性分别为19.88±0.12、17.12±0.32、15.47±0.21,人参皂苷Rb1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H2O2损伤组比较,P均<0.05。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H2O2损伤组GSH含量分别为15.67±0.18、14.98±0.25、13.71±0.31,人参皂苷Rb1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H2O2损伤组比较,P均<0.05。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H2O2损伤组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12%±0.25%、57%±0.47%、28%±0.18%,PI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6%±0.25%、18%±0.45%、32%±0.56%,Ca2+荧光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0.11%,31%±1.20%,19%±0.34%,人参皂苷Rb1组与H2O2损伤组比较,P均<0.05。结论人参皂苷Rb1能够拮抗H2O2对RGC-5细胞的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为提高SOD活性、GSH含量,降低Caspase-3表达,减少Ca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过氧化氢 rgc-5细胞 CASPASE-3蛋白 碘化丙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RGC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张海清 刘恒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地 观察早期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RGC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 大鼠91只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手术组各7、42、42只通过视网膜切片技术,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于伤后3、7、15各时间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及检测BCL-2和... 目地 观察早期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RGC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 大鼠91只分为对照组、损伤组、手术组各7、42、42只通过视网膜切片技术,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于伤后3、7、15各时间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及检测BCL-2和BAX阳性细胞数。结果 手术组各时间点RGC计数均高于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组各时间点BCL-2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损伤组,BAX阳性细胞数均低于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视神经鞘切开减压术可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能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和下调BAX基因的表达而抑制RGC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视神经损伤 减压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神经挤压伤 切开减压术 视神经鞘 rgc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云飞 陈耀星 +2 位作者 王子旭 王蕾 林剑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29-31,32,共4页
系统论述了禽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形态类型、数量与密度分布、中枢投射及胚胎发生等特征 ,并阐明了不同光信息主要通过 RGCs传至脑的视觉中枢 ,进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和生产性能 ,为进一步研究禽类特殊视觉机理及其与生理行为相... 系统论述了禽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形态类型、数量与密度分布、中枢投射及胚胎发生等特征 ,并阐明了不同光信息主要通过 RGCs传至脑的视觉中枢 ,进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和生产性能 ,为进一步研究禽类特殊视觉机理及其与生理行为相联系的内在机制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视网膜 神经节细胞 rgcS 光信息 视觉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增益、大带宽跨阻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赟秀 袁菲 +4 位作者 明鑫 邓世杰 路小龙 景立 呙长冬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51-1455,共5页
作为激光近炸引信中探测与目标识别核心元件的光电探测器,其性能取决于光电二极管和相应的放大电路。针对引信、制导应用对光电探测器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高增益、大带宽跨阻放大器设计。该跨阻放大器由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第1级由两个对... 作为激光近炸引信中探测与目标识别核心元件的光电探测器,其性能取决于光电二极管和相应的放大电路。针对引信、制导应用对光电探测器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高增益、大带宽跨阻放大器设计。该跨阻放大器由两级放大电路构成,第1级由两个对称的RGC(Regulated Cascode)结构组成,消除光电二极管漏电流对直流工作点影响,隔离光电二极管寄生电容提升工作带宽;第2级放大电路由3个级联的反相放大器构成,是跨阻放大器的主要增益级;最后以射级跟随器输出,为后续系统提供足够的电压摆幅。该电路基于SMIC 0.35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跨阻增益为110.2 dBΩ,带宽为46.7 MHz,40 MHz处的等效输入噪声电流低至1.09 pA/(Hz)^(1/2),带宽内等效输出噪声电压为5.37 mV。测试结果表明,跨阻放大器增益约为109.3 d BΩ,输出电压信号上升时间约为7.8 ns,等效输出噪声电压大小为6.03 mV,功耗约为10 mW,对应芯片面积为1 560μm×8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阻放大器 高增益 大带宽 rgc 反相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大鼠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再灌内层视网膜的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熊鲲 黄菊芳 +3 位作者 童建斌 陈旦 潘爱华 罗学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 /再灌条件下内层视网膜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方法 :成年大鼠 ,根据不同加压与再灌时间分组。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 30~ 90min。实验动物分别再灌 1、3、7或 14d... 目的 :探讨急性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 /再灌条件下内层视网膜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方法 :成年大鼠 ,根据不同加压与再灌时间分组。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 30~ 90min。实验动物分别再灌 1、3、7或 14d复测b波 ,尼氏染色检测节细胞 (RGCs)密度、内层视网膜厚度。结果 :缺血 6 0或 90min组RGCs密度和内层视网膜厚度显著下降 ,且下降的程度随再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缺血 30或 4 5min组复测b波部分恢复 ;而缺血 6 0min或更长时间组则b波未恢复。结论 :缺血 6 0min或更长时间导致内层视网膜严重损伤 ,而不同的眼高压维持时间和再灌时间都是影响视网膜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 眼高压 视网膜厚度 急性 rgc 诱导 密度 膜形态 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阻放大器的带宽扩展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韩良 张兴宝 +1 位作者 王新胜 赵富菊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1-44,共4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CMOS跨阻放大器的带宽扩展技术.基于此技术,采用应用于0.18μm 1.8V 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RGC结构的跨阻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放大器具有66dB的跨阻增益,4.49GHz的带宽,输入等效噪声电流平均值为11.5pA/(Hz)~(1/2),该... 提出了一种针对CMOS跨阻放大器的带宽扩展技术.基于此技术,采用应用于0.18μm 1.8V CMOS工艺,设计了一个RGC结构的跨阻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放大器具有66dB的跨阻增益,4.49GHz的带宽,输入等效噪声电流平均值为11.5pA/(Hz)~(1/2),该电路的功耗仅为15.4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rgc 跨阻放大器 容性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Gb/s 0.18μm CMOS甚短距离并行光接收前端放大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智群 薛兆丰 +3 位作者 王志功 冯军 章丽 李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研制成功一种应用于甚短距离(VSR)光传输系统的40Gb/s并行光接收前端放大器芯片。该电路采用12路并行信道结构和0.18μm CMOS工艺,单信道传输速率达到了3.318Gb/s。电路设计采用了RGC结构和噪声优化技术,克服了CMOS光检测器大寄生电... 研制成功一种应用于甚短距离(VSR)光传输系统的40Gb/s并行光接收前端放大器芯片。该电路采用12路并行信道结构和0.18μm CMOS工艺,单信道传输速率达到了3.318Gb/s。电路设计采用了RGC结构和噪声优化技术,克服了CMOS光检测器大寄生电容造成的带宽不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同时采用P+保护环(PGR)、N+保护环(NGR)和深N阱(DNW)的并行放大器隔离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并行放大器之间的串扰,减小了放大器之间的衬底耦合噪声。测试表明,所有信道在3.318Gb/s数据速率、2mVpp输入和2pF的寄生电容下均得到了清晰的眼图。芯片采用1.8V电源供电,单路前端放大器的功耗为85mW,12路总功耗约为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光接收 前端放大器 rgc结构 衬底噪声耦合 放大器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锁相环中高性能电荷泵电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良 白涛 张勇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0-192,196,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电荷泵电路.该电荷泵电路采用可调节共源共栅结构增大输出阻抗,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充放电电流匹配性好、抑制了电荷注入等特点.采用0.18μm CMOS工艺模型以及Hspice仿真工具的仿真结果显示,输出电压在0.4~1.3... 设计了一种新型电荷泵电路.该电荷泵电路采用可调节共源共栅结构增大输出阻抗,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充放电电流匹配性好、抑制了电荷注入等特点.采用0.18μm CMOS工艺模型以及Hspice仿真工具的仿真结果显示,输出电压在0.4~1.3V之间变化时,电荷泵的充放电电流处处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电荷泵 可调节共源共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b对人心肌细胞HCM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解小霞 孙晓静 +5 位作者 苏文炀 杨柳 李力 王薇 李婷 田永强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5b对人心肌细胞HCM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8例为AMI组、体检健康对照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25b表达。取对数生长期人心肌HCM细胞,分别采用瞬时转...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25b对人心肌细胞HCM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8例为AMI组、体检健康对照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25b表达。取对数生长期人心肌HCM细胞,分别采用瞬时转染法转染miR-125b mimics(浓度分别为200、100、50 nmol/L)及NC mimics(浓度分别为200、100、50 nmol/L),培养24 h及48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转染miR-125b mimics终浓度为50、100 nmol/L,转染NC mimics终浓度为100 nmol/L及空白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免疫、炎症相关蛋白炎性小体(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2(CCL2)、趋化因子C-X3-C-配体1(CX3CL1)、补体应答基因-32(RGC32)表达。结果AMI组血清miR-125b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4、48 h时,转染各浓度miR-125b后HCM细胞相对增殖率均高于转染NC mimics后(P均<0.05)。转染50、100 nmol/L miR-125b mimics后HCM细胞的早期凋亡百分比均低于转染NC mimics后(P<0.05或0.01)。转染miR-125b mimics 200 nmol/L后HCM细胞内NLRP3、IL-1β、CCL2、CX3CL1、RGC32的表达量均较NC mimics组降低(P均<0.05)。结论miR-125b可促进HCM细胞的增殖、抑制HCM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下调免疫、炎症调节相关因子NLRP3、IL-1β、CCL2、CX3CL1、RGC32的表达,抑制NLRP3/IL-1β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人心肌细胞 miR-125b NLRP3 CCL2 CX3CL1 rgc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对过氧化氢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亮 田莹 +3 位作者 程钰 赵俊宏 曹燕 郭建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 (licochalcone A,LCA)对过氧化氢(H_2O_2)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损伤的保护作用,为LCA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RGC-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 (licochalcone A,LCA)对过氧化氢(H_2O_2)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损伤的保护作用,为LCA在青光眼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RGC-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H_2O_2组(培养基中加入200μmol·L^(-1)H_2O_2)、LCA组(培养基中除加入200μmol·L^(-1) H_2O_2外,还分别加入10μmol·L^(-1)、20μmol·L^(-1)、40μmol·L^(-1)的LCA溶液),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1)、20μmol·L^(-1)和40μmol·L^(-1) LCA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3.7±5.4)%、(78. 8±6. 3)%和(72. 3±6.9)%,与H_2O_2组的(54. 3±3. 9)%相比,20μmol·L^(-1) LCA组增殖最显著(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1、20μmol·L^(-1)和40μmol·L^(-1) LCA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1±1.9)%、(12.3±1.3)%和(14. 8±2.0)%,与H_2O_2组的(29. 3±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比较,不同浓度LCA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增加,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H_2O_2组比较,不同浓度LCA组RGC-5的丙二醛含量均降低,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结论LCA能缓解H_2O_2诱导的RGC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查尔酮A 过氧化氢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雷季良 陈白羽 栾丽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CNS 动物模型 rgc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 神经纤维再生 中枢神经元 热点问题 准确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神经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丹 段宣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860-864,共5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作用于骨髓巨核前体细胞,刺激红系造血祖组织及早幼红细胞形成成熟的红细胞集落。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显示EPO和EPO受体在神经系统上有功能表达,在体外培养及动物试验中都显示了显著的神经保护功...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主要作用于骨髓巨核前体细胞,刺激红系造血祖组织及早幼红细胞形成成熟的红细胞集落。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显示EPO和EPO受体在神经系统上有功能表达,在体外培养及动物试验中都显示了显著的神经保护功能。在眼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等神经元的凋亡,最终导致视力的丧失。因此,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治疗这些疾病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现总结了EPO的神经保护性质分子机制及信号传导途径,探讨EPO用于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的基础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保护 凋亡 信号转导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 Gbps全差分双端光接收前置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洋 黄启俊 +2 位作者 王豪 常胜 何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37-2142,共6页
光纤通信在大数据时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速度快、带宽大、可靠性高的特点满足了对长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的要求。前置放大器作为光接收器的前端,其性能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光接收系统的工作性能。基于SMIC 0.13μm CMOS工艺,设计完成了... 光纤通信在大数据时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速度快、带宽大、可靠性高的特点满足了对长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的要求。前置放大器作为光接收器的前端,其性能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光接收系统的工作性能。基于SMIC 0.13μm CMOS工艺,设计完成了一款5 Gbps光接收前置放大器。首先,整体差分式结构可以消除共模噪声的干扰,降低放大器的等效输入噪声。其次,采用共源共栅的输入结构具有低输入阻抗的特点,能有效抑制光电管大电容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输出级采用电流模逻辑结构,解决了输出增益与带宽之间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放大器增益达到62 d BΩ,带宽4.7 GHz;等效输入噪声30.1 p A/Hz,眼图迹线清晰,张开度较大,能够满足5 Gbps平衡光探测器通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放大器 共源共栅结构 平衡探测器 光纤通信 电流模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提取液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娟 吕伯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4-7,共4页
目的建立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分析藏红花提取液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2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眼压模型组以及干预治疗组,每组40只共80眼。高眼压模型组以及干预治疗组家兔通过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建立慢... 目的建立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分析藏红花提取液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2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眼压模型组以及干预治疗组,每组40只共80眼。高眼压模型组以及干预治疗组家兔通过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干预治疗组家兔每日静脉推注藏红花提取液。在建立模型后的7 d、14 d以及4周,各组分别处死10只动物,利用光镜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眼压模型组及干预治疗组视网膜均发生肿胀、萎缩,与高眼压模型组相比,干预治疗组损伤程度较轻;建立模型7d时,高眼压模型组及干预治疗组S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治疗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高眼压模型组(P<0.05);建立模型14 d时,高眼压模型组及干预治疗组SOD明显恢复,接近正常水平,MDA含量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组RGCs数目为(287.62±23.54)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眼压模型组RGCs数目为(62.78±10.24)个,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红花提取液能够保护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功能,可作为青光眼的有效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 眼高压 视网膜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的高速光接收器跨阻前置电路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商红桃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降低芯片面积和功耗,提出了一种10 Gbyte/s光接收器跨阻前置放大电路。该电路采用了两个带有可调共源共栅(RGC)输入的交叉有源反馈结构,其中的跨阻放大器未使用电感,从而减少了芯片的总体尺寸。该跨阻前置电路采用0.13μm CMOS工艺... 为了降低芯片面积和功耗,提出了一种10 Gbyte/s光接收器跨阻前置放大电路。该电路采用了两个带有可调共源共栅(RGC)输入的交叉有源反馈结构,其中的跨阻放大器未使用电感,从而减少了芯片的总体尺寸。该跨阻前置电路采用0.13μm CMOS工艺设计而成,数据速率高达10 Gbyte/s。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类似电路,提出的电路芯片面积和功耗更小,芯片面积仅为0.072 mm^2,当电源电压为1.3 V时,功率损耗为9.1 mW,实测平均等效输入噪声电流谱密度为20 pA/(0.1~10)Hz,且-3 dB带宽为6.9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接收器 CMOS前置电路 跨阻放大器 可调共源共栅(r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苷对IgA肾病大鼠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明喆 李易 何伟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橙皮苷对IgA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免疫调节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和补体应答基因32(RGC-32)表达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经典造模法构建IgA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橙皮苷对IgA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免疫调节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和补体应答基因32(RGC-32)表达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经典造模法构建IgA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橙皮苷[10mg/(kg·d)]灌胃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参照,分别于治疗4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观察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以及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同时WesternBlot和RT-PCR测定肾脏组织TGF-β1和RGC-32基因表达。结果: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和治疗组有明显的肉眼或镜下血尿;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24小时尿蛋白、IL-2以及IL-6均明显升高(P<0.05),橙皮苷治疗4周后,除SCr外,其他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上述5个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正常组结构清晰,而模型组有明显的增生反应,橙皮苷治疗后对其有一定的改善。WesternBlot和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GF-β_1和RGC-32表达均明显升高,治疗后均降低(P<0.05)。结论:橙皮苷可通过降低IgA肾病大鼠血清中IL-2和IL-6含量,进而抑制肾脏组织中TGF-β_1和RGC-32的表达,最终改善大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Igh肾病大鼠 白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反 补体应答基因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良 白涛 王新胜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9-163,共5页
利用SMIC 0.18μmCMOS工艺设计了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在前置放大器中,设计了一种高增益有源反馈跨阻放大器,并且可以使输出共模电平在较大范围内调解.在限幅放大器中,通过在改进的Cherry-Hooper结构里引入有源电感负反馈来进一步扩展... 利用SMIC 0.18μmCMOS工艺设计了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在前置放大器中,设计了一种高增益有源反馈跨阻放大器,并且可以使输出共模电平在较大范围内调解.在限幅放大器中,通过在改进的Cherry-Hooper结构里引入有源电感负反馈来进一步扩展带宽.整个前端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输入动态范围.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119dB的中频跨阻增益,2.02GHz的带宽,对于输入电流幅度从1.4μA到170μA变化时,50Ω负载线上的输出电压限幅在320mV(V_(pp)),输出眼图稳定清晰.核心电路静态功耗为45.431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节共源共栅 前置跨阻放大器 限幅放大器 有源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