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网融合背景下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内涵与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裕行 柏成 +2 位作者 张炜晗 朱炜 滕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目的]目前,我国的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已进入多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其运营管理工作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管理与优化新特征。因此,厘清区域内不同层次轨道交通间的互联互通模式,是运营管理各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方法]通过对国内... [目的]目前,我国的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已进入多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其运营管理工作也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管理与优化新特征。因此,厘清区域内不同层次轨道交通间的互联互通模式,是运营管理各项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与总结,界定了多网融合背景下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之间互联互通的内涵,从物理网络衔接、设施设备兼容、运输组织协调和运营管理协同等角度梳理了互联互通的模式及特征,并结合现实情况与发展趋势对各类互联互通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及结论]在衔接换乘模式的基础上,对衔接形式和开行方案进行改进和协同优化,是在现有规划建设基础和发展趋势下,最适合我国各大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模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 多网融合 互联互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
2
作者 刘婧蕾 彭其渊 陈锦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保证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在多种干扰的影响下,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输服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选择以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为研究视角,分别从宏观层、中间层及微观层分析影响韧性的因素,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韧性评估模型,并利用敏感度分析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最后,以成都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从概率角度对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进行评估,还可识别影响网络韧性的关键因素,有助于相关部门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前提下高效提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贝叶斯网络 区域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 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研究
3
作者 杨沚蕙 雷刚 +1 位作者 成双田 何建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0,107,共8页
针对岩溶地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扩大程度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岩溶区域控制保护区具体调整方案。从岩溶不良地质影响既有结构安全的机理出发,通过对指导性行业标准和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确定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 针对岩溶地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扩大程度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岩溶区域控制保护区具体调整方案。从岩溶不良地质影响既有结构安全的机理出发,通过对指导性行业标准和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确定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的3个重要指标:外部作业影响范围、岩溶地面塌陷影响范围和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易受影响范围。通过几何分析,确定外部作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进而引发既有城轨结构安全风险的极限范围,这一范围即为岩溶区控制保护区范围。最终提出两种典型岩溶地质条件下明挖车站与盾构区间的控制保护区范围计算模型,并以深圳市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可以为深圳及其他岩溶区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控制保护区 岩溶 岩溶地面塌陷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轨道交通跨线站配线方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莹 王宇 +2 位作者 卢锦生 刘梦雨 吴兆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首先,以跨线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跨线前后信号制式异同,将跨线分为同信号制式跨线和跨信号制式跨线,分析两种跨线模式列车作业种类及流程,并研究两种模式下行车组织、承载客流形式、应急管理等因素对于车站配线设置的相关需求。之后,结合配线需求,针对同信号制式和跨信号制式跨线站,分别提出了配线布置原则。最后,基于布置原则,在进一步分析两种跨线站列车作业特征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适用于不同车站构型、不同客流特征的典型配线设置方法,并进一步考虑运输组织适应性、建筑规模、工程量等因素提出适应不同实际运营场景的建议方案。通过研究,对于同信号制式跨线站,建议以在发车端设单渡线、交叉渡线等配线为主;对于跨信号制式跨线站,结合当前技术条件建议增设到发线,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折返线等其他配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 运输组织 跨线运营 跨线站 配线 信号系统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过程的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向蔚 鞠艳妮 +1 位作者 陈怡萱 尹嘉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1,共9页
为优化区域轨道交通系统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基于旅客出行过程分析,对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构建了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体验-响应”问卷调查,以旅客感知确定各指标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定义服... 为优化区域轨道交通系统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基于旅客出行过程分析,对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构建了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体验-响应”问卷调查,以旅客感知确定各指标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定义服务水平指数变化率,进一步提出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时段,重庆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在D级服务水平下的服务水平指数不同。在高峰和平峰时段,系统服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线路的区间满载率和车站的候车时间。为保证系统提供的运输服务质量在旅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高峰时段应控制出行量小于28.18万人/h、同时采取出行路径诱导措施;平峰时段应控制出行量小于9.10万人/h,并合理调整发车间隔。研究结果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系统(rrts) 系统服务水平 旅客感知 服务水平分级标准 服务水平指数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应急点布局及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成 黄珊 +1 位作者 王一夫 陈江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32-236,共5页
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应急响应能力,研究基于现有工班驻点、应急资源位置、不同车站应急需求以及不同城市区域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影响下的应急点选址,提出基于中位数模型、集合覆盖模型相结合的应急点选址优化模型,... 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应急响应能力,研究基于现有工班驻点、应急资源位置、不同车站应急需求以及不同城市区域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影响下的应急点选址,提出基于中位数模型、集合覆盖模型相结合的应急点选址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杭州地铁的应用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选址模型能够满足线网应急要求,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点选址,有效布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急救援资源。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应对线网运营面临的突发大客流、特殊气象、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区域应急点布局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针对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跨层次、跨制式、跨区域融合不足等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政策制度设计、规划建设、运营主体协同等方面对其深层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存在... 针对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跨层次、跨制式、跨区域融合不足等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政策制度设计、规划建设、运营主体协同等方面对其深层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国内外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成败得失与经验启示,提出进行一体化融合体制机制与政策规范建设、加强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促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融合、完善土地支持政策与投融资配套政策、建立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联盟等对策。研究成果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多层次轨道交通 一体化融合 联程联运 跨区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的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模式研究
8
作者 李玉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44,150,共6页
[目的]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助力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特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理念,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从资源配置优化、人员复合管理、应急处置协调等维度,提出了一种... [目的]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助力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特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协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理念,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从资源配置优化、人员复合管理、应急处置协调等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及区域协同管理模式。该模式植入韧性城市建设理念,以增强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内的韧性建设及应急能力为目标,助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应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抵御力、适应力和恢复力。[结果及结论]通过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的区域协同管理新模式,分析潜在韧性建设需求,提出加强运营管理效率、集约建设资源,优化韧性配置等策略。该模式可供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参考,以期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安全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韧性城市建设 区域协同管理 车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片区防灾理念的应用与启示——以东京涩谷站为例
9
作者 王晶 胡新宁 +1 位作者 朱思璇 杨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5-1256,共12页
城市重点开发地区中人口和功能高度聚集的区域,在面对大规模灾害时显得尤为脆弱,易造成交通停运、人员伤亡、企业停摆的情况,甚至进一步引发次生灾害,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大型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地区是人流量大、功能业... 城市重点开发地区中人口和功能高度聚集的区域,在面对大规模灾害时显得尤为脆弱,易造成交通停运、人员伤亡、企业停摆的情况,甚至进一步引发次生灾害,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大型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地区是人流量大、功能业态高度复合的区域,极具代表性,提升其应对灾难的应变能力对于增强城市整体的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日本有着20多年的都市再生发展历程,至今已经出台一系列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保障防灾能力的都市再生方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达但各类灾害频发,日本探索出了以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地区为整体来考虑的片区防灾理念。本研究梳理了日本都市再生安全确保计划制度中片区防灾理念的发展脉络,解析了片区防灾的概念、运行机制和实施要点,并选择在日本轨道交通站中最具代表性的东京涩谷站以及周边地区为例,对在其站点周边实施的片区防灾计划的制度框架、促进机制以及在软件硬件两层面实施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轨道中心站点地区的防灾能力的提升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再生 片区防灾 轨道交通车站 涩谷站 疏散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RER线现状分析及对我国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得伟 李若怡 兰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39,共6页
从巴黎区域快速线(RER线)的发展背景、目前的发展运营状况、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等方面对RER线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其中着重介绍RER线目前所采用的线路形式和相关技术特征,详细分析RER线在基础设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车辆系统、... 从巴黎区域快速线(RER线)的发展背景、目前的发展运营状况、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等方面对RER线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其中着重介绍RER线目前所采用的线路形式和相关技术特征,详细分析RER线在基础设施系统、牵引供电系统、车辆系统、运营调度系统、通信信号系统以及维修布局与维修制度等的关键系统构成,并介绍RER线在提高能力、互联互通方面的做法。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RER线对我国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等方面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区域快速线(RER线) 发展现状 关键系统构成 市域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慢车越行组织下乘客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欣苗 孙全欣 +2 位作者 丁勇 史芮嘉 陈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快车对慢车的越行影响了市域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下乘客换乘选择行为.本文考虑乘客的时间感知差异,按照乘客出行起讫点的车站种类划分乘客,建立出行广义费用模型;采用了Logit模型求解案例中各类乘客的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的... 快车对慢车的越行影响了市域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组织下乘客换乘选择行为.本文考虑乘客的时间感知差异,按照乘客出行起讫点的车站种类划分乘客,建立出行广义费用模型;采用了Logit模型求解案例中各类乘客的路径选择概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换乘时间感知系数或始发站发车间隔增加时,乘客选择需换乘路径的概率减小而选择慢车直达的概率增加;乘客出行途经车站数量或快车越行慢车次数增加时,乘客选择需换乘路径的概率增加而选择慢车直达的概率减小.说明快慢车运营方式适用于线路较长且乘客出行距离较远的市域轨道交通,能诱发乘客为了节省出行时间而选择可能需要换乘的快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市域轨道交通 广义费用 快慢车 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特点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徐瑞华 杜世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主要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的特点,给出了市域线的定义及其主要形式,并分析了市域线的特点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市域线的建设可配合和引导城市发展,满足和方便城市客运交通需求,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的...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主要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的特点,给出了市域线的定义及其主要形式,并分析了市域线的特点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市域线的建设可配合和引导城市发展,满足和方便城市客运交通需求,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需求 城市发展 主要形式 总结分析 国内外 大城市 城市客运交通 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背景下深圳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晓春 宋家骅 +1 位作者 邵源 杨宇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共6页
国际大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都结合空间结构和交通需求变化,制定相应的交通发展战略。港深莞惠地区已经初步具备建设世界级都市圈的条件,需要根据空间发展态势,提早研究交通发展战略。首先,从空间结构上解析其港深莞惠都市圈双核双通勤... 国际大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都结合空间结构和交通需求变化,制定相应的交通发展战略。港深莞惠地区已经初步具备建设世界级都市圈的条件,需要根据空间发展态势,提早研究交通发展战略。首先,从空间结构上解析其港深莞惠都市圈双核双通勤圈的结构特征;其次,通过分析未来都市圈人口岗位的变化,研判关键地区和走廊的高峰期通勤交通压力;最后,研究提出深圳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及基于都市圈空间结构重构轨道网络的策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都市圈 空间结构 通勤圈 发展战略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轨道交通网的规划与评价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章 季令 +1 位作者 蒲琪 李素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4期6-9,共4页
发展区域性轨道交通的理论基础是城市群理论、“一日交流圈”新概念及科学发展观。从世界和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 ,论述了规划与建设区域性轨道交通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规划区域性轨道交通网的基础性条件、基... 发展区域性轨道交通的理论基础是城市群理论、“一日交流圈”新概念及科学发展观。从世界和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 ,论述了规划与建设区域性轨道交通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规划区域性轨道交通网的基础性条件、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间运输 区域性轨道交通 路网规划 路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线衔接模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施毓凤 叶霞飞 周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943,共5页
通过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分段、贯通模式的定义,分析了分段、贯通模式对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环境、乘客出行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服务水平、经济性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建立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衔接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总费用现... 通过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分段、贯通模式的定义,分析了分段、贯通模式对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环境、乘客出行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服务水平、经济性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建立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衔接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总费用现值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衔接模式的评价模型,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线 分段模式 贯通模式 总费用现值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划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池利兵 关敬辉 +1 位作者 李凤军 胡春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鉴于我国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而国内还没有推出与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相关的标准或规范,故对城际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划分缺乏统一的认识。在总结国内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城市群区域城际轨... 鉴于我国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而国内还没有推出与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相关的标准或规范,故对城际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划分缺乏统一的认识。在总结国内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层次划分的差异性,并结合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提出了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层次划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功能层次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跨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辉 李占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交通问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城市健康良性的发展与扩张,形成轨道交通经济带,打造产业新区域,消除环京津贫困带,激发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活力,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有效融合。京津冀都市圈交通发展现状存... 交通问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跨区域轨道交通建设有利于城市健康良性的发展与扩张,形成轨道交通经济带,打造产业新区域,消除环京津贫困带,激发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活力,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有效融合。京津冀都市圈交通发展现状存在"一个断裂、两个滞后、三个落差"等问题。因此,应在跨区域交通发展模式、建设组织体系、交通网络规划、法律及其他配套政策与制度方面综合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跨区域 轨道交通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轨道交通支持天津市城市空间结构转化——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扬 袁文凯 周欣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9期41-45,共5页
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关系。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快速、大运量的客运系统,对城市空间演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天津市的空间布局面临着重大转变。天津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以城市空间发展... 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关系。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快速、大运量的客运系统,对城市空间演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天津市的空间布局面临着重大转变。天津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依托,以积极引导天津市空间结构转化为目标,规划构建包括市域线及城区线两级线网、全市域联网互动的轨道交通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战略 市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轨道交通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毛敏 喻翔 张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年第6期23-26,共4页
在分析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形成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持续性发展对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结合珠江三角洲运输现状和客运面临的挑战 ,分析了区域性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其对城市群的影响。指出建设区域性轨道... 在分析区域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形成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持续性发展对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结合珠江三角洲运输现状和客运面临的挑战 ,分析了区域性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其对城市群的影响。指出建设区域性轨道交通将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可持续发展 区域性 轨道交通 可持续性发展 客运 功能定位 区域交通 运输系统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兴举 范胜楠 +1 位作者 周杨 陈进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86,共4页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先发展领域,轨道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分析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北京、...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先发展领域,轨道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分析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为中心的路网格局,完善多层次的京津冀轨道交通体系,加强轨道交通与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等对策,为实现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综合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