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曲腾飞 陈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和提质增效是推动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由常态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精准需求分析、精准决策制定、协同服务产出、动态评估反馈4个方面,明确学校...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和提质增效是推动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由常态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精准需求分析、精准决策制定、协同服务产出、动态评估反馈4个方面,明确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框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需求层识别能力不强,供给“标的”模糊;决策层决策依据不明,决策主体单一;执行层协同机制不畅,服务动能不足;评估层监管评估失效,供需匹配失衡。据此,提出相应的纾解之策:采集分析数智化,提升需求精准识别能力;决策规划系统化,提高精准决策制定水平;主体协同高效化,激发精准服务供给动能;服务评估全面化,保持供需匹配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后服务 需求导向 精准化供给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向静文 查萍 丁天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79,388,共8页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研究团队深刻领会并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体育特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全国42个实验区进行长达10年的综合改革工作,创建了“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体育文明行为课课养”“体育走班制教学”“体育趣味课课练1 260例”“全员运动会”“阳光体育大小课间改革”“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教育”“快乐体育园地”等“10+10”教改工程。提出“面上改革—深化改革—特色改革”的梯次推进改革行动策略,构建了观念改变与改革并行、内容更新与改革并行、教师提升与改革并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并行、经验总结与改革并行、成果展示与改革并行的改革推进方法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策略、方法与内容体系,为新时代区域(县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特色发展 区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10+10教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改革面临的十大矛盾冲突
3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1 位作者 向静文 张媛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十大核心矛盾冲突,具体包括:国家体育战略稳定性与体育课改多变性、国家课改意志与基层课改动力不足、课程教学新理念与日常教学旧习惯惰性、学校和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与体育教师的应对不力、课改新要求与教师课改能力不足、刻苦锻炼育人与“以学生为本”、课程教学改革与体育应试现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与提质增效滞后、有效性体育教学与运动安全顾虑、体育特色形成周期与行政领导频繁更替。研究认为,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冲突需要从国家战略稳定性、课改政策持续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资源投入精准性、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优化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施策,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改 矛盾冲突 成因分析 破解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进展、问题和发展——基于北京市学校体育“京八条”的思考
4
作者 魏玉琴 常渊博 +1 位作者 张俊杰 刘海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2,共9页
破解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时代... 破解体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精神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新进展和主要问题。研究后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师资队伍持续建设,课程改革和体育活动不断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体教融合及家校社协同机制日益健全,学校体育整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然而,区域发展不均衡、健康理念落实不到位、体育锻炼时间保障不充分、教学内容多样化不足、学校体育评价刚性不足和牵引力不强、家校社协同推进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逐步增加体育锻炼时长、提升体育锻炼质量和效果、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完善学生体质监测评价、加强体育工作条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改革 学生体质强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科史研究(1949—1956)
5
作者 李信厚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 在当代体育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史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研究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梳理高等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结果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是在国家全面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背景下逐步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学科建设受到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多重影响。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历史成就表现为:其一,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其二,改革教学内容和形式,倡导教师全面负责;其三,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研究工作;其四,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计划,为学校体育教学予以保障。承前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体育学院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全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学位点建设为重点,合理布局学科,构建学科创新体系,注重内涵式发展,提升整体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学科史 学科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体育课程标准的演化特征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秦国阳 程卫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体育课程标准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法规性纲领,也是见证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及变革的历史线索。研究认为:经过从“形成与改造”到“调整与恢复”,再到“创新与深化”等阶段的嬗变,我国体育课程标准呈现出以下演化特征:(1)课程... 体育课程标准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法规性纲领,也是见证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及变革的历史线索。研究认为:经过从“形成与改造”到“调整与恢复”,再到“创新与深化”等阶段的嬗变,我国体育课程标准呈现出以下演化特征:(1)课程理念从“社会本位”到“学科本位”,再到“学生本位”;(2)课程目标从“增强体质、劳动卫国”到“三基”,再到“三维目标、核心素养”;(3)课程内容从“技术化、统一性”到“基础化、灵活性”,再到“结构化、综合性”;(4)课程实施从“指令执行”到“灵活创生”,再到“因材施教”;(5)课程评价从“体质检测”到“能力评估”,再到“素养评价”。体育课程标准涵括以下时代价值:(1)课程标准内涵立意呈现出从“社会立场”到“学科立场”,再到“教育立场”的流变;(2)课程标准设计思维实现了从“确定性思维”到“灵活性思维”,再到“综合性思维”的转变;(3)课程标准内在逻辑表现出从“体质导向”到“内容主导”,再到“三位一体、课程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辉映 谢雨涵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体育教师是我国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力量和重要保障。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存在“去情境化”“规定化”“技术理性化”的局限,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的浮现,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是我国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力量和重要保障。面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存在“去情境化”“规定化”“技术理性化”的局限,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的浮现,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从“错位-反差失衡”的视角省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内涵,基于“呈现自我”“关怀他者”“回应标准”阐释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价值。探索性提出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路径包括在情境中捕捉,叙述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行动中浮现,运用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反思中重构,更新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在互动中延续,传承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实践性知识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当代美、日两国体育院系发展看我国体育专业教育改革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建华 周之华 《体育学刊》 CAS 1999年第3期57-63,共7页
Similaritics and differences of current reforms of Professional Prepera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 S. A and Japan are pointed out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 Similaritics and differences of current reforms of Professional Prepera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 S. A and Japan are pointed out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forms and their backgrounds in this paper. Also, constructive suggests are Put forward here for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aking plac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or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major re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82
9
作者 靳厚忠 范宏伟 +2 位作者 刘晚玲 闵捷 马越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1,共4页
对高校篮球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促进篮球教学改革的深化,培养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全体性和自主性是素质教育对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高校篮球教学应扬弃传统教学... 对高校篮球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手段、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促进篮球教学改革的深化,培养学生的篮球综合能力。全体性和自主性是素质教育对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高校篮球教学应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确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师、学生双主体共同改造课程客体的过程中,做到兴趣和技术两者兼得,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在体现体育多功能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其增强体质的基础性,以实现运动教育向健身教育的转变,最终让学生选择篮球项目自我锻炼并因之终身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篮球课程 教学改革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体育院校改革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杨桦 霍红 +1 位作者 王广虎 孙淑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7,共7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等,综合分析新时期体育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体育院校改革重新定位的思路,以及重新定位必要的前提和依据。重新定位后的体育院校必须转变现行办学模式,将主要服务于教育转变为主要服务于体育,...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等,综合分析新时期体育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体育院校改革重新定位的思路,以及重新定位必要的前提和依据。重新定位后的体育院校必须转变现行办学模式,将主要服务于教育转变为主要服务于体育,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实施"两个战略"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管理 体育院校 改革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1
11
作者 黄敏 陈英军 李亚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81,共4页
新《纲要》彰显人性化教育思想,构建人性化教学平台,明确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新《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趋向多样化,教学内容的设置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存在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跟不上新《纲要》... 新《纲要》彰显人性化教育思想,构建人性化教学平台,明确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新《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趋向多样化,教学内容的设置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存在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跟不上新《纲要》的精神和要求、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生涯教育,提高职业素养,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旻航 孙庆祝 付玉坤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81,共7页
明确了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而通过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传承”、“借鉴”、“本土化”、“跨越式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约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导向”、“社会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师... 明确了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而通过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传承”、“借鉴”、“本土化”、“跨越式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约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导向”、“社会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师范教育”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制约;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当前学校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并指出只有明确了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学校体育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 改革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 被引量:76
13
作者 汪晓赞 季浏 金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7,92,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广东、安徽、湖北、广西等14个省市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积极转变,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教学条件、经...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广东、安徽、湖北、广西等14个省市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积极转变,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教学条件、经费保障、领导支持、培训与交流等。建议:加强对非国家级和省市级实验区学校及农村学校的指导;积极开发体育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加大体育教学经费投入,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小学体育课程 改革 体育教师 学生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叶国雄 闫立亮 +2 位作者 张继忠 韩冬 张佃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省属体育院校成为我国体育院校管理体制的一种主流模式。针对当前省属体育院校在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和资源配置、办学空间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必须遵循找准位置、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理顺体...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省属体育院校成为我国体育院校管理体制的一种主流模式。针对当前省属体育院校在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和资源配置、办学空间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必须遵循找准位置、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理顺体制的改革原则,坚持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办学方向,加强地方体育资源的系统整合,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基础,将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与其他各类体育人才结合起来,并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配套改革,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在发展中求生存,不断办大、办好,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中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省属体育院校 办学体制改革 发展对策 体育资源 文化教育 体育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的特征及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常洪霞 杜林涛 +1 位作者 张笑昆 陈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3,共3页
教师角色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师角色呈现多元化现象,具有多样性、相似性、灵活性、服务性等特征。体育教师角色动态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 教师角色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师角色呈现多元化现象,具有多样性、相似性、灵活性、服务性等特征。体育教师角色动态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教师角色 体育教师 教学质量 新课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 被引量:87
16
作者 陆作生 刘昕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8-61,64,共5页
主要运用专家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方法 ,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的困惑不解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表明 :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应首先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及定位 ,体育课程目标... 主要运用专家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方法 ,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的困惑不解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表明 :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应首先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及定位 ,体育课程目标应体现人文性 ;体育课程教材改革应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对课程实践内容重新分类 ,推行教材“审定制”,突出教材的特色 ;课程体制改革应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问题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新威 李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从以人为本视角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进行反思。认为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学生及其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人为目的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本质,以生为本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基础,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 从以人为本视角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进行反思。认为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学生及其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人为目的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本质,以生为本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基础,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当前我国学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校园足球的异化现象带来学校体育目的异化的危机;学校体育多元并存思想使得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片面化、极端化;应试教育成为学校体育功能缺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以人为本 校园足球 应试教育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5
18
作者 孟涛 梁蕾 薛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3,共2页
对北京4所高校大学生武术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喜爱武术,但却不喜欢武术课;高校对武术的宣传力度不够,武术在高校普及程度不高;大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对于武术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应该通... 对北京4所高校大学生武术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喜爱武术,但却不喜欢武术课;高校对武术的宣传力度不够,武术在高校普及程度不高;大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对于武术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应该通过改革高校武术教学,在大学生中普及与推广武术这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武术 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实诉求与路径 被引量:37
19
作者 殷荣宾 季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0,共6页
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实诉求和路径进行探析。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基于学生的视角,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和创新课程;体育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经验储备;体育课程内容要摆脱偏重竞技运动... 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实诉求和路径进行探析。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基于学生的视角,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和创新课程;体育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经验储备;体育课程内容要摆脱偏重竞技运动项目的困境;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民族化是时代发展趋势;各学段体育课程内容缺乏衔接的状况亟待改善等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实诉求。提出应依据体育课程目标精选课程内容;制定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标准;有效衔接各学习阶段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展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实证研究,从而构建基础教育相互衔接与递进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史国生 刘冬华 +3 位作者 周铭扬 吴瑛 黄涛 缪律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9,107,共9页
学校体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场域。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符合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诉求。奥林匹克教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助推器,有助... 学校体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场域。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符合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诉求。奥林匹克教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助推器,有助于强化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责任意识,发挥全面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容易受到后奥运时代低谷效应影响、对于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认知不全、奥林匹克教育缺乏身体力行地实践、欠缺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质量评估等。基于此,提出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包括深化后奥运时代战略协同关系;提升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认知度;强化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典范;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监督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教育 学校体育改革 体教融合 教育现代化 全面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