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8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的可视化分析——基于《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超华 闫守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5,共6页
以美国SSCI数据库中教师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的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技术,对美国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 以美国SSCI数据库中教师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的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技术,对美国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进行分析表明:多元文化教师培养、教师知识基础、教师教育改革、连续性教师职业指导是美国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领域。在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各大前沿主题中,教师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一直保持着稳健的演进趋势。以视频分析和量化研究为代表的新型研究方法正成为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前沿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教师培养 教师知识基础 教师教育改革 连续性教师职业指导 视频分析 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7
2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思帆 朱晏平 梅仪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3,共8页
当前,科技革命驱动教育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国际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出现了新动向: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培育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公民素养,内容架构聚焦基础素养、开发应用、伦理道德三大板块,实施过程坚持“软硬并重”,学时安... 当前,科技革命驱动教育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国际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出现了新动向: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培育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公民素养,内容架构聚焦基础素养、开发应用、伦理道德三大板块,实施过程坚持“软硬并重”,学时安排则注重以人工智能基础素养为重的分配方式,保障体系力求构建多样性资源条件。国际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启示有:以基础素养为重点,做好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的顶层设计;以机制创新为关键,优化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过程;以专项培训为路径,提升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人工智能能力;以资源供给为依托,完善基础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工智能 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益红 李慧敏 +1 位作者 束剑华 李振陆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存在教书育人功能有待提高、教师思政能力有待加强、课程整体设计有待完善等问题,该文建议通过理清课程思政基本思路、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来全面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 教学改革 实施路径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导向下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使命、困境与发展路向
5
作者 宋乃庆 郑文虎 吴乐乐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0,共7页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是新时代构筑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教育强国导向下基础教育课程应聚焦育人理念、育人体系、育人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致力于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优化教育服务供给、保障课程育人质量以及提升人民的教育满意度,...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是新时代构筑教育强国的关键环节。教育强国导向下基础教育课程应聚焦育人理念、育人体系、育人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致力于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优化教育服务供给、保障课程育人质量以及提升人民的教育满意度,以促进知识生产与社会需求的耦合构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应做好五个方面:夯实课程思政建设,加快理念转变;立足内外视野,完善体系转化;深化知识联结,推进数字赋能;关注文化内核,激发课程活力;指向多元适切,精准课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 课程建设 课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要义、困境与路径
6
作者 吕慧 于连庚 汪晓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是以跨学科为根本属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价值遵循、以本学科为概念边界、以学习主题为设计起点、以问题情境驱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然而,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师认知、体系建立、协调发展、情境创设、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困境。基于此,提出提高教师跨学科实践能力、搭建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体系、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拓宽教学评价体系和应用场域等实践路径,旨在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科整合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课改后农村学校教学变革发生了吗——基于全国5省6县的调查分析
7
作者 杨卫安 韩善缘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体现在新课改理念被普遍认同,但课堂“传统三中心”仍未根本扭转;教学方法趋向多元化,但中老年教师依然偏重传统教学;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但对所教知识的整合能力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但效果还需加强;已认识到多元评价的重要性,但“唯分数”问题依然突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学校课堂使用率提升,但偏远地区和老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农村教学深度变革受到教师主体、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制度保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需要多举措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课改执行能力;完善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正确引导课改方向;强化外部支持,形成支持课改实施的良好社会生态;完善监督与反馈体系,为课改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变革 教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价值走向、现实制约及推进策略
8
作者 林克松 薛悦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34,共7页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原生价值走向课程知识的重构,核心价值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外在价值转向创造多场域联结的共生价值。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难为之处在于理念层面科教融汇机理不明确,盲目性强;设计层面缺...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原生价值走向课程知识的重构,核心价值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外在价值转向创造多场域联结的共生价值。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难为之处在于理念层面科教融汇机理不明确,盲目性强;设计层面缺乏科教融汇的有效载体,落实性弱;实施层面改革实施主体能力难匹配,自主性差;评价层面改革评价机制不健全,成效性低。基于此,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需要重叠共识,构建科教利益共同体;优化配置,促进课程改革系统运转;激励赋能,培育科教共研师资力量;以评促改,擘画课程改革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课程建设的18条建议
9
作者 任长松 章全武 林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7,共10页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建成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支撑。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提出基础教育高质量课程建设的18条建议,从而给学生更多运动的时间、劳动的时间、动手的时间、实践的时间、自主阅读...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建成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支撑。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提出基础教育高质量课程建设的18条建议,从而给学生更多运动的时间、劳动的时间、动手的时间、实践的时间、自主阅读的时间、深度求索的时间、批判创新的时间、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减少学生重复训练的时间、过度学习的时间、机械刷题的时间、死记硬背的时间、被迫齐步走的时间,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体力、动力与能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高质量课程 教育强国 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范式的转变:来自生态学角度的分析
10
作者 赵勇 仲若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3,共12页
AI作为学习伙伴、(可)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权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实现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些理念,学校体系需要进行范式转变。尽管学校在社会体系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吸收变化以及自我修复),但它们在... AI作为学习伙伴、(可)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权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实现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些理念,学校体系需要进行范式转变。尽管学校在社会体系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吸收变化以及自我修复),但它们在适应变革时往往也能表现出灵活性。在过去200多年里,尽管课程、教材、测试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几乎没有改变。如今,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不确定性,我们亟需采用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与学习控制权。然而,传统学校体系似乎对真正的范式转变和系统性变革具有强大的抵抗力。本文采用生态学的潘宁体系理论(Panarchy Theory,亦称为“泛体系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系统的韧性、适应性和变革能力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变革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这一范式转变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课程 学生自主权 个性化学习 教育创新/变革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构建与探索
11
作者 范庆锋 邹洪涛 +3 位作者 王展 安晶 何娜 党秀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领域目标的重要途径。该文从修改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营造思政氛围、丰富教学手段、科研反哺教学和完善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构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土壤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 课程与实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立四维”: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立识别的实证研究
12
作者 朱德全 刘璐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80,共20页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改革是“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体,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破不立的总体原则。本文立足基础教育实践视域,从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与“立”两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以...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改革是“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体,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破不立的总体原则。本文立足基础教育实践视域,从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与“立”两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以期通过“破”除“唯”与“立”新“维”的双向发力,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助力和参考。一方面,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355名基础教育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破五唯”的政策认知、情意认同和行为趋向水平,识别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落地状况。研究发现,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政策认知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成效受到教师多样化背景的影响;基础教育教师对“破五唯”的政策认知、情意认同和行为趋向水平密切相关,能够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本研究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开展了两轮专家征询,构建了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立四维”的价值体系,包括“立德”“立志”“立能”“立行”四个一级维度及下属20个二级维度,据此提出以“立四维”的价值体系综合引领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具体包括: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应以“立德”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以“立志”突破“五唯”的边界与限度;以“立能”聚焦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以“立行”转向具体个人的实践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基础教育 破五唯 立四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剖析与因应策略
13
作者 王奕俊 贾敏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英语课程需超越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定位,拓展为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当前,中...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英语课程需超越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定位,拓展为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着教师教学驾驭能力欠佳、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等问题,同时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内驱力不足和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等问题也制约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落实。为此,需从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化项目教学、数字化精准教学和校内外融合教学四个方面推进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促进职业教育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中职 英语教学改革 公共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研究
14
作者 苏芳 雷雅凯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185-188,共4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落实乡村规划设计课程中的立德树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纲要内容,面向国家战略、围绕价值观培养,探索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为落实乡村规划设计课程中的立德树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乡村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纲要内容,面向国家战略、围绕价值观培养,探索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路径,从政策文件、人物事迹、典型案例和实践项目4个方面挖掘整理课程思政资源库,将内容融入到相对应的课程板块中,应用于课程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及正确“三观”的引导过程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促进其精神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思政 教学改革 课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森林保护学课程多维度教学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玉舒中 杨振德 胡平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151-155,共5页
为适应林业绿色发展需求,广西大学林学专业于2022年将森林昆虫学和林木病理学两门核心课程整合为森林保护学一门课程。该研究针对合并后的课程,从知识体系重构、学习空间拓展、教学安排优化及课程思政融入4个维度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 为适应林业绿色发展需求,广西大学林学专业于2022年将森林昆虫学和林木病理学两门核心课程整合为森林保护学一门课程。该研究针对合并后的课程,从知识体系重构、学习空间拓展、教学安排优化及课程思政融入4个维度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明确基本知识点并构建模块化内容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的优化与重构;同时,建设多元化教材体系与学习空间,丰富教学资源与学习途径;此外,优化教学安排,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厚植“五林”情怀,坚定学生为林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服务的使命与担当。实践结果显示,这些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成果导向教育) 森林保护学 课程改革 多维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动物生理学课程为例
16
作者 姜锦鹏 赵春芳 李小金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为例,通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提炼动物生理学课程中蕴含...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为例,通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提炼动物生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知识点中,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着力培养农科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生态文明观、法治意识、创新意识、“一懂两爱”情怀和中华传统美德等,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莫小云 吴林秀 +3 位作者 张丽娣 吴潇芸 黄文婷 何华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某职业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2级2个班的82名学生作为试验组,2021级2个班的5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开展老年常见病的预防... 目的:探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某职业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2级2个班的82名学生作为试验组,2021级2个班的5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开展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围绕“使命担当、人文关怀、职业道德、评判思维、中华传统”五大核心育人元素,构建“三环四维五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实施,对照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课程成绩、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及试验组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课程成绩、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得分均有所提升(P<0.05),大多数试验组学生认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结论:在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中开展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人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亚洁 胡小文 韩云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0-264,270,共6页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 草类植物种子学作为草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直接服务于草业生产实践,是草种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桥梁课程。在“种业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根据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草类植物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思政元素挖掘。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思政建设,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种业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类植物种子学 OBE理念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改革面临的十大矛盾冲突
19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1 位作者 向静文 张媛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十大核心矛盾冲突,具体包括:国家体育战略稳定性与体育课改多变性、国家课改意志与基层课改动力不足、课程教学新理念与日常教学旧习惯惰性、学校和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与体育教师的应对不力、课改新要求与教师课改能力不足、刻苦锻炼育人与“以学生为本”、课程教学改革与体育应试现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与提质增效滞后、有效性体育教学与运动安全顾虑、体育特色形成周期与行政领导频繁更替。研究认为,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冲突需要从国家战略稳定性、课改政策持续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资源投入精准性、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优化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施策,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改 矛盾冲突 成因分析 破解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以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珏 卢芳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1,共4页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课程是载体,思政是方向。为探究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实现“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湖南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以医学基础...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课程是载体,思政是方向。为探究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实现“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湖南中医药大学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以医学基础课程“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为切入点,根据课程特色挖掘思政元素、构建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摸索与创新,取得一定的教育实效。本文就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 教学改革实践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