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聚合物砂浆凝结过程的超声波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龙士国 陈劲杰 +2 位作者 李日进 周进毅 徐继同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7,共8页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研究其凝结过程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地质聚合物凝结的机理和规律,对比不同超声波方法的特点,采用超声透射法、超声反射法和超声导波法,对放置在特制装置中的5组不同矿粉比(矿渣:粉煤灰...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研究其凝结过程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地质聚合物凝结的机理和规律,对比不同超声波方法的特点,采用超声透射法、超声反射法和超声导波法,对放置在特制装置中的5组不同矿粉比(矿渣:粉煤灰)的地质聚合物砂浆同时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不同方法得到的声波数据,利用各方法都适用的声波参数——能量接收比En对地质聚合物砂浆的初、终凝时间进行表征,并用贯入阻力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质聚合物砂浆的凝结速度会随着矿粉比的减小而变慢;透射法可以实现对砂浆的全程监测,其判定初凝时间的平均误差为7.9%,判定终凝时间的平均误差为6.6%;反射法判定砂浆初凝时间准确度高,其平均误差为2.8%;导波法可以全程监测凝结过程,其判定初凝时间的平均误差为3.3%,判定终凝时间的平均误差为2.5%。3种方法中,导波法更适用于监测地质聚合物砂浆的凝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凝结时间 超声透射法 超声反射法 超声导波法 能量接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谱法的偶极SH横波远探测声场模拟方法
2
作者 陈声远 苏远大 +2 位作者 段文星 李盛清 唐晓明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04-2415,共12页
偶极子横波作为远探测测井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井中偶极子声源在地层中的辐射、反射和透射声场的可视化有助于更加直观地研究远探测声场特征.本文基于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角谱法快速计算远探测声场... 偶极子横波作为远探测测井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井中偶极子声源在地层中的辐射、反射和透射声场的可视化有助于更加直观地研究远探测声场特征.本文基于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角谱法快速计算远探测声场的解析方法,其计算结果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利用解析方法计算了井旁多层平行地层界面下SH横波的远探测声场快照,并对解析模拟和现场实测的裸眼井SH横波远探测测井数据进行偏移成像.多尺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即便是对常规小尺度模型的SH横波的远探测声场模拟,在相同精度的条件下,解析方法的计算效率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相比提高了两个量级,在大尺度模型的模拟上,本文方法较数值方法更具优势.本文的结果为模拟井外远探测声场特征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远探测 偶极SH横波 角谱法 反射和透射 声场快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反融合式激光的煤水混合物浓度测量装置
3
作者 郭瑜 杨程涛 +7 位作者 陈锋 姜沛汶 李冰 马彦操 徐睿 霍学松 田咪 武腾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3,共6页
针对水力冲孔增透作业中煤水混合物浓度测量,围堰法、沉淀池法和计量斗法的效率和精度较低,音叉式传感器技术在精度和一致性方面难以满足要求,单一激光检测技术适用范围有限。针对上述问题,将激光透射法与激光反射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 针对水力冲孔增透作业中煤水混合物浓度测量,围堰法、沉淀池法和计量斗法的效率和精度较低,音叉式传感器技术在精度和一致性方面难以满足要求,单一激光检测技术适用范围有限。针对上述问题,将激光透射法与激光反射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反融合式激光的煤水混合物浓度测量装置。在煤水混合物输送管道的一侧安装激光光源,并在同一侧安装反射光光电探测器,在输送管道另一侧安装透射光光电探测器。激光光源通过凸透镜射入煤水混合物中,透射光和反射光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激光能量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叠加处理后,进行灰度化处理与特征区域选择,有利于减少计算复杂度、排除干扰,进而计算出对应的灰度值,并通过多项式回归建立灰度值与煤水混合物浓度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煤水混合物浓度测量。应用结果表明,针对2%~20%煤水混合物浓度,该装置测量的最小误差为0.043%,最大误差为0.343%,平均误差为0.126%,标准差为0.116%,满足水力冲孔增透作业对煤水混合物浓度检测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水混合物 浓度测量 激光透射法 激光反射法 透反融合式激光 多项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反射直墙前二维物体的绕射和辐射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滕斌 赵正阳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于映像理论将部分反射直墙前物体的散射问题,等效于开敞水域中原物体的散射和关于直墙映像体散射的线性叠加进行求解。采用高阶边界元方法建立了部分反射直墙前二维任意形状物体波浪绕射和辐射问题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与已发表的海底... 基于映像理论将部分反射直墙前物体的散射问题,等效于开敞水域中原物体的散射和关于直墙映像体散射的线性叠加进行求解。采用高阶边界元方法建立了部分反射直墙前二维任意形状物体波浪绕射和辐射问题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与已发表的海底方箱和淹没圆柱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模型研究了直墙反射系数幅值及相位、方箱与墙间距离等参数对水面方箱上波浪激振力、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墙反射系数幅值越大,波浪激振力、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的波动越大,附加质量在一些频率下出现负值;相位角的变化会改变波浪激振力、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曲线的偏移,在低频区对升沉附加质量有显著影响;方箱距离直墙越远,方箱上的波浪激振力、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随波数振荡的频率越快,峰值频率向低频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反射直墙 二维物体 波浪激振力 水动力系数 映像原理 边界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巨厚富镓煤层的非均质性与反射波响应特征
5
作者 陈同俊 尹海洋 +1 位作者 王海波 武磊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09-2516,共8页
华北石炭系—二叠系部分煤层富含战略性金属镓。为了探讨利用反射波响应解译浅埋巨厚煤中镓元素含量的可能性,以研究程度较深的准格尔煤田黑岱沟矿6号煤为例,综合样品实测、地震岩石物理建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表征煤层中物质组成、镓... 华北石炭系—二叠系部分煤层富含战略性金属镓。为了探讨利用反射波响应解译浅埋巨厚煤中镓元素含量的可能性,以研究程度较深的准格尔煤田黑岱沟矿6号煤为例,综合样品实测、地震岩石物理建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表征煤层中物质组成、镓元素含量及载体矿物、弹性参数的纵向非均质性;综合煤层反射波响应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分析和AVO分析等方法,表征煤层反射波运动学、动力学和AVO响应与煤层矿物富集类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按煤质可以将6号煤划分为三个层段,每个层段的矿物富集类型有明显区别;中上层段煤层巨厚,煤中镓元素的主要载体矿物为勃姆石,勃姆石与镓元素含量强线性正相关,纵波阻抗等弹性参数与勃姆石、镓元素含量正相关;当煤层流体饱和状态已知时,煤层顶底板反射波的双程旅行时差与振幅交会图可以有效区分煤层的矿物富集类型;煤层顶底板反射波的AVO截距与梯度交会图,可以有效区分煤层的流体饱和状态和矿物富集类型,是解译煤中镓元素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次研究成果不仅能够直接应用于浅埋巨厚煤中镓资源勘探,还能为煤中其他战略性金属的勘探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镓元素 载体矿物 非均质性 反射波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耦合影响下分层海床隧道周围砂土渗流孔压及液化分析
6
作者 张治国 陈金芃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3,共11页
目前针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盾构隧道周围渗流场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将衬砌考虑为不透水介质,较少考虑隧道衬砌的渗透性,尤其是较少考虑波浪与海流共同作用对隧道的影响。此外,既有理论一般将海床视为均质且各向同性工况,忽略了实际情况下分... 目前针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盾构隧道周围渗流场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将衬砌考虑为不透水介质,较少考虑隧道衬砌的渗透性,尤其是较少考虑波浪与海流共同作用对隧道的影响。此外,既有理论一般将海床视为均质且各向同性工况,忽略了实际情况下分层海床的影响。首先,基于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海床表面的动力边界条件,采用传递-反射矩阵法得到波流共同作用下自由分层海床的孔压响应;其次,采用镜像法建立了由于隧道存在引起的砂土摄动压力控制方程,并利用砂土与衬砌间渗流连续条件获得了该方程的Fourier级数展开解析解;接着,采用叠加原理得到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分层海床中隧道周围砂土的渗流压力响应及液化判定解答。最后,将理论解析解与数值结果及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海床渗透性和隧道衬砌渗透性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海流顺流会增大海床中的孔压和液化程度,逆流会减小海床中的孔压并抑制海床的液化,且流速相同时海床对逆流响应的相对差异总体上也大于顺流;当分层海床上层渗透系数较大时(k+s>1×10^(-2)m/s),海床整体孔压较大,且第一次分层处孔压变化明显;当隧道衬砌渗透系数较小时(k+l<1×10^(-6)m/s),隧道对超静孔隙水压在海床内传播“阻挡”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盾构隧道 分层海床 波流耦合 渗流孔压 传递-反射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走时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若格 孙辉 +5 位作者 陈瑞 任洪涌 张健 李猛 高福柳 赵晓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3-631,共9页
隧道施工安全常常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具有探测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反射地震波走时计算与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纵横波分离、速度建模、偏移成像等多个... 隧道施工安全常常由于复杂的地质情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具有探测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反射地震波走时计算与地震数据处理中的纵横波分离、速度建模、偏移成像等多个步骤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隧道地质预报的结果。本文将仿照反射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实际施工区域进行速度建模,以求解程函方程为基础,结合快速推进法(FMM)中的迎风有限差分方法以及窄带扩展技术实现针对隧道模型的初至地震波走时模拟。并通过对隧道模型中反射界面位置信息的提取,构建反射波初始窄带以及结合窄带扩展技术实现针对隧道模型反射波走时的计算。通过数值分析以及复杂隧道模型计算表明,文中给出的反射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走时模拟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 地震波走时计算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初至走时计算 快速推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波的煤岩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柳圆 司垒 +2 位作者 王忠宾 魏东 顾进恒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8,65,共8页
将电磁波应用于煤岩识别中,可有效提高煤岩界面分辨能力。结合煤岩界面模型,阐述了运用电磁波技术进行煤岩识别的原理;介绍了γ射线法、雷达探测法、太赫兹信号法、电子共振法、X射线法和红外热成像法6种具体的煤岩识别方法,分析了各方... 将电磁波应用于煤岩识别中,可有效提高煤岩界面分辨能力。结合煤岩界面模型,阐述了运用电磁波技术进行煤岩识别的原理;介绍了γ射线法、雷达探测法、太赫兹信号法、电子共振法、X射线法和红外热成像法6种具体的煤岩识别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原理,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煤矿井下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实际工业应用分析了各方法的研究现状。γ射线法在探测距离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存在放射性问题,基本被淘汰;雷达探测法具有识别准确的优点,但由于其信号衰减严重,探测距离短,目前一般应用于薄煤层测厚;太赫兹信号法探测距离短,只有在井下环境组成稳定时才能应用;电子共振法信号衰减严重,探测距离较短且难度较大,所以目前矿井基本摒弃;X射线法穿透性强,成像较清晰,但危害性极大;红外热成像法中,主动红外激励法需耗费大量时间对煤岩进行激励,且在处于高瓦斯的矿井环境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截割闪温法虽耗时较短,但对于截齿多、排布复杂的情况很难实现有效的煤岩识别。指出电磁波回波信息决定着电磁波煤岩识别的准确性,后续应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电磁波 γ射线法 雷达探测法 太赫兹信号法 电子共振法 X射线法 红外热成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反射槽波三维正演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建光 谷丙洛 +1 位作者 王硕 杨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58-2268,共11页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我国煤矿开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随着煤田开采深度及强度不断加大,对煤田微幅构造精细探测的需求日益增加。槽波勘探技术因其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波形特征易于识别等优点,是目前获取煤层工作面精...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我国煤矿开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随着煤田开采深度及强度不断加大,对煤田微幅构造精细探测的需求日益增加。槽波勘探技术因其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波形特征易于识别等优点,是目前获取煤层工作面精细地质构造信息的有效勘探手段。但井下煤层中的波场复杂,反射槽波的波场特征尚待深入研究。本文对煤矿井下三维槽波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不同类型的含断层三维煤层地质模型,采用三维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算法模拟反射槽波,分析了反射槽波的波场特征,探讨了不同倾角以及不同断距断层对反射槽波的影响。通过切除干扰波技术,获得有效反射槽波,进而对反射槽波的同相轴进行包络叠加处理,较好地压制了槽波的频散,同相轴明显收敛,能量更为集中,为后续成像处理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反射槽波 断层 数值模拟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融合赋权综合预警的冲击危险评价方法
10
作者 杨景 牟宗龙 +3 位作者 李家卓 刘广建 尹子霆 庄佳鑫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90,共14页
为了进一步丰富工作面冲击危险评价方法,完善冲击地压防治体系,结合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建立了融合4项评价指标的冲击危险综合评价指数W,用于工作面开采期间的冲击危险评价,联合震源定位及波速层析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各开采区域冲击危险... 为了进一步丰富工作面冲击危险评价方法,完善冲击地压防治体系,结合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建立了融合4项评价指标的冲击危险综合评价指数W,用于工作面开采期间的冲击危险评价,联合震源定位及波速层析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各开采区域冲击危险的综合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地质条件复杂及不规则煤柱区域震源聚集,波速高值异常;(2)融合多指标赋权建立的冲击危险综合评价指数W与震源数量及能级成较好的耦合关系,能适用于工作面冲击危险评价;(3)综合震源定位、波速层析成像和多指标融合赋权的冲击危险评价方法,可实现对高应力集中区的识别、冲击危险区域的定位、冲击危险等级的判定和卸压效果的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动力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震源定位 波速演化 冲击危险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技术在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陈楠 陈世锋 +4 位作者 吴强 荣鑫 叶荣华 许光 赵永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24-236,共13页
为系统分析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营期等各阶段采用的物探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介绍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物探方法,并对物探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市域(郊)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 为系统分析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营期等各阶段采用的物探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介绍隧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物探方法,并对物探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市域(郊)铁路矿山法隧道施工阶段、引水隧洞竣工验收和运营阶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应用结果表明:1)过江隧道可行性研究阶段,以浅地层剖面和浅层地震反射波法为主的综合物探方法取得一定的勘察成效,为拟建隧道提供工程地质依据;2)隧道设计阶段,微动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技术,辅以少量地质钻孔,适用于查明隧道埋深30 m以内沿线基岩面埋深及起伏形态、断层破碎带位置及发育方向;3)隧道施工期超前地质预报中,地质雷达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富水软弱夹层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4)隧道竣工验收和运营阶段,地质雷达法对混凝土衬砌段衬砌检测、冲击回波法对钢管衬砌段衬砌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强度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技术 隧道工程 全生命周期 地震反射波法 多次波 微动探测 地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电矛盾”问题的煤炭中长期合同辩证研究
12
作者 桂俊卿 刘平阔 +1 位作者 郑宽 孙千慧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煤炭中长期合同是“煤电矛盾”中的功能性问题,虽然目前政府力推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但针对煤炭契约仍存在诸多认知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的优、缺点,梳理煤电定价模式与煤电交易契约的关系,讨论煤炭契约定价方法与价格波动... 煤炭中长期合同是“煤电矛盾”中的功能性问题,虽然目前政府力推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但针对煤炭契约仍存在诸多认知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的优、缺点,梳理煤电定价模式与煤电交易契约的关系,讨论煤炭契约定价方法与价格波动风险对煤电交易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煤、计划电”的定价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煤电矛盾”,且该模式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煤炭中长期合同是现阶段有效的治理工具,但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与成本疏导问题;目前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应辅以合理的弹性定价法,并利用煤炭差价合约降低价格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矛盾 煤炭中长期合同 定价方法 价格波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波的反射与透射问题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财 郭智奇 +2 位作者 杨宝俊 王晓欢 冯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6-1224,共9页
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不均匀波,其反射、透射模式不仅与介质分界面两侧速度对比有关,还与品质因子Q的对比有关.用伪谱技术模拟黏弹各向异性介质分界面上波的反射、透射,并与弹性各向异性介质、黏弹各向同性介质和弹性各向同性介质的... 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不均匀波,其反射、透射模式不仅与介质分界面两侧速度对比有关,还与品质因子Q的对比有关.用伪谱技术模拟黏弹各向异性介质分界面上波的反射、透射,并与弹性各向异性介质、黏弹各向同性介质和弹性各向同性介质的模拟结果做比较.计算平面波的反射、透射系数,分析介质的黏弹性和各向异性对反射、透射系数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一个三层介质模型中的波场,分析两个分界面上产生的反射波的特征.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qS波比qP波衰减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各向异性 不均匀波 反射透射 伪谱法 波场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动勘察方法探测煤矿陷落柱 被引量:148
14
作者 徐佩芬 李传金 +3 位作者 凌甦群 张胤彬 侯超 孙勇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23-1930,共8页
陷落柱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探测陷落柱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当务之急.本文首次将微动勘察方法应用于煤矿采区勘探,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陷落柱异常区反映敏感.在山西潞安漳村煤矿2002工作面测区已知陷落柱上,... 陷落柱是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探测陷落柱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当务之急.本文首次将微动勘察方法应用于煤矿采区勘探,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陷落柱异常区反映敏感.在山西潞安漳村煤矿2002工作面测区已知陷落柱上,无论是单点反演获得的S波速度结构,还是微动视S波速度剖面,均能清晰显示陷落柱.微动剖面确定的陷落柱位置与巷道揭露位置一致,边界误差在10 m左右.微动勘察方法是探测陷落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由于其分辨率高、无需人工源、野外施工方法灵活便捷、不受施工场地限制等特点,对探测村庄覆盖区之下的煤层构造、圈定陷落柱等,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勘察 S波速度 采区勘探 陷落柱 煤矿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含水体对地震波特殊反射规律的现场正演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霄 李术才 +5 位作者 张庆松 薛翊国 刘人太 孙克国 张波 赵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7-1374,共8页
在成功预报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大型含水溶腔的工程实践中,发现了地下大型含水体对地震波的特殊反射现象,用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解释了这种特殊的反射现象,分析了地震波在岩石与水体界面的反射、透射规律.提出了地震波法预报中... 在成功预报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大型含水溶腔的工程实践中,发现了地下大型含水体对地震波的特殊反射现象,用地震波在双相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解释了这种特殊的反射现象,分析了地震波在岩石与水体界面的反射、透射规律.提出了地震波法预报中对大型地下含水体的判识准则,并于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进行了两次现场正演试验,由海底基岩对海底界面进行了探测,试验结论很好地验证了该判识准则的正确性.研究结论对于有效预报地下含水体,特别是在预防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大型突水事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法 反射规律 超前预报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反射法在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卓昕 彭敏放 +2 位作者 黄清秀 万勋 刘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84-89,共6页
针对变压器绕组轻微匝间短路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利用行波反射波的电压幅值进行匝间短路故障定位的方法。通过在变压器绕组线端输入单个低压脉冲以获取行波反射信号,从采集到的行波反射信号中提取相应的波峰电压幅值,以此作为故障诊断... 针对变压器绕组轻微匝间短路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利用行波反射波的电压幅值进行匝间短路故障定位的方法。通过在变压器绕组线端输入单个低压脉冲以获取行波反射信号,从采集到的行波反射信号中提取相应的波峰电压幅值,以此作为故障诊断的电气量。根据匝间短路后对应匝波阻抗改变引起的反射电压突变,来实现匝间短路故障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行波反射法 波阻抗 匝间短路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庆怀来地区高分辨率浅地震反射剖面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保金 孙振国 +4 位作者 赵成斌 顾梦林 李长法 冷欣荣 李德庆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在延庆怀来地区穿过深断裂位置开展的浅地震反射测量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壳浅部结构图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浅层断裂发育,覆盖层分层清晰,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质。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500 ~1 000m 不等,由一系列无规律的弱反射构成。... 在延庆怀来地区穿过深断裂位置开展的浅地震反射测量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壳浅部结构图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浅层断裂发育,覆盖层分层清晰,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质。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500 ~1 000m 不等,由一系列无规律的弱反射构成。狼山断裂是延矾盆地北缘的控制性断裂,在剖面上呈铲形,反映了年轻发育阶段的伸展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反射法 延庆-怀来盆地 高分辨率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波探测技术的多领域应用与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廉洁 李松营 +4 位作者 滕吉文 刘高峰 刘国栋 姚小帅 王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0,共6页
为有效探测煤层厚度、构造、采空区等,科学指导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使用德国SUMMIT-ⅡEX槽波地震仪,采用透射法,在选定适宜频率进行波速成像后,根据波速与煤层厚度的负相关关系,实现了煤层厚度的定量化解译,准确率达86%。采用反射法,利... 为有效探测煤层厚度、构造、采空区等,科学指导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使用德国SUMMIT-ⅡEX槽波地震仪,采用透射法,在选定适宜频率进行波速成像后,根据波速与煤层厚度的负相关关系,实现了煤层厚度的定量化解译,准确率达86%。采用反射法,利用槽波沿煤层传播时遇到断层等波阻抗界面产生反射的现象,根据槽波传播速度及反射波到达检波器的时间,计算并预测了走向断层位置,偏差小于5 m。另外,在探测采空区、地应力集中区、瓦斯富集区、突水风险区等方面开展探测试验,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槽波具有只在煤层中传播、携带信息多、探测距离远等优点,槽波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矿井物探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波探测技术 透射法 反射法 煤层厚度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波反射法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焦阳 卫金善 +1 位作者 李梓毓 窦文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191,共5页
断层构造是影响矿井采掘衔接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前查明断层的赋存特征,避免回采和掘进过程中无计划揭露断层构造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选择赵庄二矿2301工作面为试验现场,展开槽波地震反射法勘探,通过探采结果对比,研... 断层构造是影响矿井采掘衔接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前查明断层的赋存特征,避免回采和掘进过程中无计划揭露断层构造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选择赵庄二矿2301工作面为试验现场,展开槽波地震反射法勘探,通过探采结果对比,研究了该方法对断层构造精确探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以探测区域870 m/s的槽波速度进行分析和计算,槽波反射法探测出采面内存在一走向为南西向,延伸长度约207 m的反射界面,震相十分清晰,推断为断层构造,经过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揭露,有效验证了该断层的存在,且走向近乎一致,位置偏差不大于10 m,因此,槽波地震反射法勘探对断层构造的探测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槽波反射法 断层 回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波速受检测方法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龙珠 沙玲 邓俊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5-688,共4页
为建立超声波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所得基桩等混凝土构件波速的相互转换方法,给出了Kelvin-Voigt粘弹性介质的三维和一维纵波速度之比及其实用简化公式。结果表明,混凝土构件的超声波速与1.054倍低应变动测波速之比处于1.03~1.12,具... 为建立超声波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所得基桩等混凝土构件波速的相互转换方法,给出了Kelvin-Voigt粘弹性介质的三维和一维纵波速度之比及其实用简化公式。结果表明,混凝土构件的超声波速与1.054倍低应变动测波速之比处于1.03~1.12,具体数值会随着混凝土龄期、弹性模量和强度等级的增加而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粘弹性 波速 超声波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