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峰 于浩 +2 位作者 吕静静 赵杨 刘玉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49-953,共5页
生物等效性试验用于评价试验药 (T)与注册药物 (R)的生物等效性 ,以确定其效应相当。目前生物等效性平均、群体、个体生物等效性三种。平均生物等效性只评价观察指标的平均水平 ,而不考虑个体间的变异 ;而群体生物等效性既考虑了平均水... 生物等效性试验用于评价试验药 (T)与注册药物 (R)的生物等效性 ,以确定其效应相当。目前生物等效性平均、群体、个体生物等效性三种。平均生物等效性只评价观察指标的平均水平 ,而不考虑个体间的变异 ;而群体生物等效性既考虑了平均水平 ,又考虑了个体间的变异 ;个体生物等效性除考虑平均水平和个体变异 ,还考虑个体与药物间的交互作用。本文介绍了评价三种生物等效性的统计学原理 ,准则 ,等效性界值的确定 ,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并以实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生物等效性 群体生物等效性 个体生物等效性用药可交替性 处方可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在健康志愿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磊 杨劲 +2 位作者 周梅 于锋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盐酸雷尼替丁片,葛兰素史克)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按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雷尼替丁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盐酸雷尼替丁片,葛兰素史克)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按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雷尼替丁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雷尼替丁的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盐酸雷尼替丁片后Cmax分别为1.62±0.56和1.78±0.69μg.ml-1,tmax分别为2.8±1.1和2.6±0.8 h,AUC0-τ分别为6.69±1.46和6.67±1.86μg.h.ml-1,AUC0-∞分别为7.06±1.56和7.06±1.86μg.h.ml-1。受试制剂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8%±19.1%。结论:盐酸雷尼替丁微丸胶囊和善胃得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雷尼替丁 HPLC 药代动力学 平均等效性 群体等效性 微丸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分析软件简介(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志扬 谢海棠 +1 位作者 孙瑞元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48-454,共7页
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因素,仿制药物(或制剂)与参比对象采用相同的等效剂量,应能达到生物等效。生物利用度一般用以下几个药代动力学参数衡量:曲线下面积(AUC),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本论文以双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为例,介绍自... 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因素,仿制药物(或制剂)与参比对象采用相同的等效剂量,应能达到生物等效。生物利用度一般用以下几个药代动力学参数衡量:曲线下面积(AUC),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本论文以双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为例,介绍自主开发的生物等效性分析软件BA&BE,该软件使用便捷、界面友好,可用于临床药理和新药研发等相关领域。软件允许用户直接在网格界面进行数据录入,设置变量和参数。系统便可自行对原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计算并生成报表。该软件将有助于科研人员更迅速、准确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提交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方差分析 交叉 生物利用度 平均生物等效性 群体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方法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浩 吕静静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比较 6种不同的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设计方法的检验效能与所需的样本含量。方法 采用Monte Carlo方法 ,对不同参数组合下 ,6种设计方法的检验效能或样本含量进行模拟。结果  6种平均生物等效性评价试验的设计方法中 ,以 4×... 目的 比较 6种不同的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设计方法的检验效能与所需的样本含量。方法 采用Monte Carlo方法 ,对不同参数组合下 ,6种设计方法的检验效能或样本含量进行模拟。结果  6种平均生物等效性评价试验的设计方法中 ,以 4× 4交叉设计的效率最高 ,而平行组设计和Balaam设计的效率较低。在相同参数组合下 ,所需的样本含量由少到多的顺序为 :4× 4交叉设计、2× 4交叉设计、2× 3交叉设计、2× 2交叉设计、平行组设计和Balaam设计。结论 对于平均生物等效性而言 ,采用 4× 4交叉设计或 2× 4交叉设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含量 生物等效性试验 检验效能 交叉设计 评价试验 效果 目的 参数组合 平行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治疗指数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毛迪 吴子静 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201-1206,共6页
近年来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备受关注,关于窄治疗指数药物生物等效性如何评价,一些要点问题尚存很大的争议。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指导原则,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困难及主要解决方法,参考国内外法... 近年来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备受关注,关于窄治疗指数药物生物等效性如何评价,一些要点问题尚存很大的争议。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指导原则,本文分析和介绍了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困难及主要解决方法,参考国内外法规、指导原则及相关文献,对窄治疗窗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价及参比制剂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RSABE)方法展开介绍,以期对我国窄治疗指数类药物的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治疗指数药物 生物等效性 参比制剂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RSAB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月 蔡晶晶 +7 位作者 于宣宣 王傲 杨旻 谭明敏 陈峰 赵杨 柏建岭 于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92-798,共7页
目的:探讨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的优劣。方法:基于2×4交叉设计,模拟产生药代动力学数据,比较非中心双单侧检验法(ncTOST)、校正非中心双单侧检验法(adj_ncTOST)、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推荐的带扩展限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AB... 目的:探讨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分析方法的优劣。方法:基于2×4交叉设计,模拟产生药代动力学数据,比较非中心双单侧检验法(ncTOST)、校正非中心双单侧检验法(adj_ncTOST)、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推荐的带扩展限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ABEL)方法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的方法的一类错误率和检验效能。结果:相比ABEL和FDA的方法,ncTOST法和adj_ncTOST检验效能尚优,但在变异度高于60%的情况下对一类错误率的控制较差。ABEL在检验效能尚佳的同时能够较好地控制一类错误,FDA相比EMA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但同时对一类错误率的控制稍差。adj_ncTOST检验效能表现略优于ncTOST,二者在变异度30%到60%之间时统计学性能良好。结论:ncTOST和adj_ncTOST对于变异度不超过60%的高变异药物,其统计学性能与ABEL和FDA的方法相当,可以作为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分析的另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变异药物 生物等效性 参比制剂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变异药物平均生物等效性试验中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样本量估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傲 蔡晶晶 +5 位作者 柏建岭 刘月 于宣宣 陈峰 赵杨 于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监管部门推荐的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样本量估计。方法:在统计模型框架下推导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推荐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通过检验效能与样本量的关系得到样本量估计。同时编写了SA... 目的:探讨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监管部门推荐的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样本量估计。方法:在统计模型框架下推导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推荐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通过检验效能与样本量的关系得到样本量估计。同时编写了SAS程序以方便实际研究中的应用。结果:两种重复交叉设计推导出的方差相等,结合EMA和FDA参比制剂校正方法估计样本量,EMA对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需要的样本量在相同参数配置下比FDA指南需要的样本量大。CV等于30%时,EMA的样本量是连续变化的,而FDA的样本量是不连续的。当CV大于50%时,因为EMA采用了固定的等效性界值,所以样本量开始增加,而FDA则因为等效性界值继续放宽,因而样本量则变化不大。结论:本文基于两种重复交叉设计,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的方法推导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算出的样本量估计具有严谨的数理统计基础,希望能给研究者进行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时的样本量估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变异药物 平均生物等效性 重复交叉设计 样本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空腹及餐后状态下的完全重复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8
作者 史革鑫 崇锐 +6 位作者 贺坤 吴海棠 周宇 顿中军 温清 张继国 张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255-1263,共9页
目的:评价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空腹及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各入组40例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均采用两制剂、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受试者于每周期单剂量口服... 目的:评价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空腹及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各入组40例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均采用两制剂、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受试者于每周期单剂量口服0.25 g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吗替麦考酚酯和代谢产物麦考酚酸的浓度。通过Phoenix WinNonlin 8.0软件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参比制剂的个体内标准差(S_(WR))<0.294的药动学参数采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BE)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对于S_(WR)≥0.294的药动学参数采用参比制剂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RSABE)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在空腹试验中,吗替麦考酚酯C_(max)、AUC_(0-t)、AUC_(0-∞)以及麦考酚酸C_(max)的S_(WR)大于0.294(分别为0.6434、0.4565、0.4349和0.3357),(Y_(T)-Y_(R))2-θS_(WR)^(2)的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0.2170、-0.1188、-0.1044和-0.0437,几何均值比(T/R)的点估计值分别为91.73%、98.95%、98.13%和92.09%,结果均符合RSABE的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在空腹试验中,麦考酚酸AUC_(0-t)和AUC_(0-∞)的S_(WR)小于0.294(分别为0.0909和0.1084),几何均值比(T/R)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5.49%~100.07%和95.10%~100.26%,结果均符合ABE的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在餐后试验中,吗替麦考酚酯C_(max)、AUC_(0-t)和AUC_(0-∞)的S_(WR)大于0.294(分别为0.5879、0.3875和0.3865),(Y_(T)-Y_(R))2-θS_(WR)^(2)的单侧95%置信区间上限分别为-0.1574、-0.0852和-0.0828,几何均值比(T/R)的点估计值分别为91.09%、99.58%和99.58%,结果均符合RSABE的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在餐后试验中,麦考酚酸C_(max)、AUC_(0-t)和AUC_(0-∞)的S_(WR)小于0.294(分别为0.2609、0.1122和0.1275),几何均值比(T/R)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1.28%~107.63%、97.39%~103.70%和96.72%~103.34%,结果均符合ABE的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及餐后条件下均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麦考酚酸 药代动力学 高变异 生物等效性 平均生物等效性 参比制剂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quivalence tests to support environmental biosafety decisions:theory and examples
9
作者 David A.ANDOW Gbor L.LVEI Débora Pires PAULA 《生物安全学报》 2016年第2期77-91,共15页
A major role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has been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on whether a future human activity will cause ecological harm,including such activities as release of a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 A major role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has been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on whether a future human activity will cause ecological harm,including such activities as release of a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exotic species,or chemical pollutant into the environment.This requir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ikelihoods that the activity:would cause a harm,and would not cause a harm.In the first case,the focus is on demonstrating the presence of a harm and developing appropriate management to mitigate such harm.This is usually evaluated using standard hypothesis analysis.In the second case,the focus is on demonstrating the absence of a harm and supporting a decision of biosafety.While most ERA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finding presence of harm,and some have wrongly associated the lack of detection of harm with biosafety,a novel approach in ERA would be to focus on demonstrating directly the safety of the activity.Although,some researchers have suggested that retrospective power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infer absence of harm,it actually provides in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biosafety.A decision of biosafety can only be supported in a statistically sound manner by equivalence tests,described here.Using a 20%ecological equivalence standard in GMO examples,we illustrated the use of equivalence tests for two-samples with normal or binomial data and multi-sample normal data,and provided a spreadsheet calculator for each.In six of the eight examples,the effects of Cry toxins on a non-target organism were equivalent to a control,supporting a decision of biosafety.These examples also showed that demonstration of equivalence does not require large sample sizes.Although more relevant ecological equivalence standard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enable equivalence tests to become the main method to support biosafety decision making,we advocate their use for evaluating biosafety for non-target organisms because of their direct and accurate inference regarding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决策 环境生物 等价 测试 生态危害 转基因生物 实例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