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综合交通清洁低碳发展对策及减排效果评估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乔冰 林晶晶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综合交通清洁低碳发展对于防控与缓解危害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大气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依据主管部门公开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等5种运输方式的统计数据、可持续发展报告、污染防治规划,分别设定了铁水联运、中欧班列... 综合交通清洁低碳发展对于防控与缓解危害人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大气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依据主管部门公开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等5种运输方式的统计数据、可持续发展报告、污染防治规划,分别设定了铁水联运、中欧班列、高铁客运、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用燃料质量提升、港口效率提升、海运能效提升、船舶燃油质量提升、固液散货码头污染治理减排、民航节能减排能力提升、电动公交、轨道交通等12种关于清洁低碳发展的对策情景,提出了基于燃料法-运输能耗-排放因子-替代运输量的空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模式和基于类比及统计分析等方法的12种对策情景减排量估算方法,根据估算的2013年以来的燃油及空气污染物和CO_(2)的减排量,对综合交通清洁低碳发展的成效进行了回顾,针对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综合交通清洁低碳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清洁低碳发展 减排量 空气污染物 温室气体 减排对策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邢会 霍晓谦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7-1673,共17页
基于中国2003~2022年2383个区县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之后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探究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时空演变特征,最后结合XGBoost算法和S... 基于中国2003~2022年2383个区县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之后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探究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时空演变特征,最后结合XGBoost算法和SHAP值解释算法识别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总体上呈提升趋势,特别是2020年后提升幅度相对较大;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分布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迁移,呈现南北方向向心集聚、东西方向空间发散的趋势;能源强度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整体上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和金融发展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呈现复杂非线性特征;相较于东部地区,能源强度对中西部地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时空演变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价值意蕴、转型路径与实施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宏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导向,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成果,回答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导向,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成果,回答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方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须抓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重点领域探索转型路径,在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四个方面构建实施机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绿色转型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 碳达峰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财政政策的碳生产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玉焕 樊顺安 刘思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4,共17页
在“双碳”目标下,提高城市碳生产率是政府制定绿色财政政策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考量。以两部委开展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试点为准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指数模型,考察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 在“双碳”目标下,提高城市碳生产率是政府制定绿色财政政策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考量。以两部委开展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试点为准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塔皮奥(Tapio)脱钩指数模型,考察绿色财政政策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显示,绿色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城市碳生产率,并推动了城市低碳发展。具体而言,实施该绿色财政政策能够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改善城市创新环境、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等提升城市碳生产率。同时,在非资源型、非工业型、环境信息公开和地方政府环保意识强的城市中,政策效应更显著。拓展研究发现,除铁岭市和铜川市外,其他试点城市在政策实施期间经济增长速率均高于碳排放增长速率,表现出明显的碳生产率提升趋势。绿色财政政策在推动城市减碳、促增长、提升碳生产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低碳发展应以绿色财政为抓手制定因应之策,以实现经济发展和减污降碳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财政政策 碳生产率 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减污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减污降碳面临形势及对策建议
5
作者 齐丽彬 邓华翔 +1 位作者 刘继珠 程思佳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8-252,共5页
为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河南实际,满足发展要求的典型特色行业减污降碳路径,分析了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布局、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现状,梳理了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减污降碳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化解过剩产能与优化布局、探索建立产... 为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河南实际,满足发展要求的典型特色行业减污降碳路径,分析了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布局、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现状,梳理了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减污降碳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化解过剩产能与优化布局、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进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强化政策机制等减污降碳对策,以期为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耐火材料行业 减污降碳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
6
作者 滕予非 张涵 +4 位作者 马云高 陈玉敏 张颉 刘洪利 詹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污降碳已成为全球应对环境危机的关键任务。针对当前各行业在减污降碳方面缺乏系统化、精细化技术指导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行业电力消耗与XCO_(2)的滚动关联挖掘方法。通过结合堆叠融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构建高精度关联模型,进而引入时间滚动分析技术揭示不同行业电力消耗与对应XCO_(2)的动态关系。实验分析表明,关联模型性能表现优异,能为制定更精准的减排策略和能源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耗 机器学习 时间滚动关联 XCO_(2) 减污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促进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吗?
7
作者 李强 温家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0,共11页
城市是我国环境污染与碳排放的主要空间,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以城市为单位的正式环境规制政策,能否降低我国环境污染与碳排放、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文章基于中国2005—2021年21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探究低碳城... 城市是我国环境污染与碳排放的主要空间,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以城市为单位的正式环境规制政策,能否降低我国环境污染与碳排放、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文章基于中国2005—2021年21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探究低碳城市试点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在降低我国环境污染与碳排放水平的同时,提升了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效率,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意味着低碳城市试点是实现“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目标的有效举措,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进行了再验证;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对东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效率提升效果更好;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规制和公众参与分别是低碳城市试点促进降碳效应和减污效应的主要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减污降碳 政府规制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如何实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2,共12页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加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阐释了绿色金融与减污降碳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绿...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加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阐释了绿色金融与减污降碳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验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减污降碳进程,且这一效应在资源型城市、“胡焕庸线”西北部城市以及非城市群城市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分析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推动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促进城市减污降碳,但微观层面的作用效果仅对污染行业产生显著影响。空间计量分析表明,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在考虑空间因素后得到明显提升,但尚未形成对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减污降碳 一般均衡模型 双重差分法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多维影响——兼析市场机制和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娇 孙慧 廖振良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5,共17页
碳交易政策旨在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从减污绩效、节能绩效、降碳绩效3个维度评价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水平,采用2006—2020年我国282个城市的数据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产生了显著的减污、节能、降碳... 碳交易政策旨在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从减污绩效、节能绩效、降碳绩效3个维度评价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水平,采用2006—2020年我国282个城市的数据分析发现:碳交易试点产生了显著的减污、节能、降碳效应,有效推动了试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碳交易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在市场机制层面,较高和较稳定的碳价格、较强的市场流动性、较重的违规惩罚有利于碳交易政策效应的发挥;在宏观经济层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化水平较低、数字金融水平较高地区碳交易政策的绿色低碳转型效应更强;在地方政府层面,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市场干预程度的降低以及环境规制的减弱会强化碳交易政策的绿色低碳转型效应。应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度,建立碳价格稳定和预警机制以及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并扩大碳市场规模、增强碳市场流动性;应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提高数字金融水平,在增强地方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同时把握好政府干预市场的度,以更有效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交易 碳价格 碳市场 减污 节能 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降碳减排典型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博明 孙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501,共7页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碳排放量大,降碳减排压力重,其中铅冶炼行业尤为突出。目前,我国1/2的铅产品源自含铅废料的再生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湖南省含铅废渣再生利用行业的降碳减排现状,以湖南典型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碳排放量大,降碳减排压力重,其中铅冶炼行业尤为突出。目前,我国1/2的铅产品源自含铅废料的再生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湖南省含铅废渣再生利用行业的降碳减排现状,以湖南典型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为研究对象,参考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了该企业2023年不同来源和不同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是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其次为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同时,对3家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表明使用清洁能源、开展余热回收、推广应用先进冶炼工艺可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从源头提升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降碳减排成效的有效手段。建议含铅废渣再生利用行业加快清洁能源、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推动行业的迭代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铅废料 降碳减排 排放因子 碳达峰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于联合减排与环境改善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长琪 谢涛 徐晔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7,共17页
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本文将多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共同纳入“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结合环境技术前沿与Luenberger指标准确测算减污降碳绩效(RPI),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绿色技术创新对减污降... 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本文将多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共同纳入“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结合环境技术前沿与Luenberger指标准确测算减污降碳绩效(RPI),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绿色技术创新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减污降碳绩效提升,对投入产出层面各项子绩效的影响效应按照产出增长、要素节约、联合减排的顺序依次提高,其中环境绩效是其发挥环境改善作用的主要途径,且减污、低碳技术分支之间存在技术协同,可以实现多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协同控制。机制分析表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减污降碳绩效的核心机制,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环境绩效提升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技术分解视角下的机制检验同样支持这一结论。此外,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对减污降碳绩效的影响也随着时间逐渐增强。本文为进一步明确绿色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减污降碳之间的关系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联合减排 环境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减污降碳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淑贺 刘世哲 李晓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9,共15页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不仅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更是重塑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在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下,研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如何影响减污降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网络视角,以2011...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不仅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更是重塑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在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下,研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发展如何影响减污降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网络视角,以2011—2021年中国279个城市为样本,在考察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减污降碳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整体上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网络形态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特征,污染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与减污降碳协同水平都有所改善。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显著促进了减污降碳,且兼具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该结论在采用外生政策冲击、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集聚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以及数字经济政策试点地区的减污、降碳及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实现减污降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网络 网络节点中心性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及空间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维龙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2,共13页
数字经济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但关于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经验证据仍然有限。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利用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SDM模型等,实证... 数字经济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但关于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经验证据仍然有限。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利用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SDM模型等,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和空间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城市PM2.5和CO_(2)的排放强度与增长率,并产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且该效应在中小型城市和绿色数字化治理能力良好的城市中更明显;空间效应分析显示,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存在正向空间溢出,而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能源清洁化、能效提升、公众环境参与和缓解产业结构扭曲等多种渠道,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协同治理 碳减排 污染减排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纤维表面燃烧器掺氢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天天 王志宁 +3 位作者 张杨鑫 张扬 张海 庞尔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2,I0001,共10页
双碳目标下,掺氢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燃料,其在已有燃气设备上的适应性成为关注重点。该文在一台配有金属纤维燃烧器的350 kW燃气实验炉上进行掺氢燃烧实验,重点关注掺氢比(0%~30%)和负荷(25%~100%)变化对燃烧器运行性能和污染物排放的... 双碳目标下,掺氢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燃料,其在已有燃气设备上的适应性成为关注重点。该文在一台配有金属纤维燃烧器的350 kW燃气实验炉上进行掺氢燃烧实验,重点关注掺氢比(0%~30%)和负荷(25%~100%)变化对燃烧器运行性能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证负荷和风机转速不变时,掺氢后炉膛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增加,NO_(x)、CO和CO_(2)同时降低;随着负荷的增加,金属纤维燃烧器更趋向于蓝焰模式,NO_(x)排放降低,CO排放增加。实验过程中,基本上所有工况(经过优化后)均可以满足NO_(x)和CO排放都低于30 mg/m^(3)。该文可为燃气锅炉掺氢燃烧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金属纤维表面燃烧器 污染物排放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协同减污降碳影响研究
15
作者 樊宇 经思雨 +1 位作者 王宁 张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1,229,共10页
基于环境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和协同效应评估方法分析了各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SO_(2)、烟粉尘、NOx)与CO_(2)排放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与工业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未实现协同解耦;(2)最终需求视角下,工业大气污染... 基于环境投入产出结构分解和协同效应评估方法分析了各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大气污染物(SO_(2)、烟粉尘、NOx)与CO_(2)排放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增长与工业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未实现协同解耦;(2)最终需求视角下,工业大气污染物和CO_(2)的共同关键排放部门为机械工业,主要差异部门在轻工业和电力热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2007—2020年直接排放强度、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因素是促进工业污染减排的主要驱动力,人均最终需求因素促进了工业污染和CO_(2)的增排。此外,还发现各因素驱动各污染物与CO_(2)排放的协同影响逐渐呈一致性。未来通过增强生产技术创新、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产品的认证、增加绿色项目投资等措施可促进工业协同减污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减污降碳 投入产出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协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特征与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博艺 张涵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73,共9页
温室气体和碳排放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由于前期环境治理聚焦于污染排放的针对性管理,对碳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重视不足,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已成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阐述了不同领域环境污染与碳排放的关... 温室气体和碳排放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由于前期环境治理聚焦于污染排放的针对性管理,对碳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重视不足,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已成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阐述了不同领域环境污染与碳排放的关系,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剖析了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水、大气、土壤等不同领域产生污染物的同时,存在CH_(4)、CO_(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污染物与碳存在协同减排的潜力。我国的减污降碳协同度在2006—2019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华东、华西、华北和华南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这一协同效应主要受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以及用地结构影响,而经济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人口密度、减排政策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则直接或间接影响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出了我国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的策略建议:以源头防控、坚持协同为中心思想,加速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重点推进交通运输、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重视技术创新、基础科研的深入研究;加强差异管理、多方协同的紧密联动,开展重要区域、重点行业的协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排放 减污降碳 协同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优化的超大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奕 汤琳 吴晓蔚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减污降碳的管理需求愈显迫切。基于实际监测数据和运行数据,优化了《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核算方法...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减污降碳的管理需求愈显迫切。基于实际监测数据和运行数据,优化了《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分析了案例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支撑。结果表明:案例区城镇污水处理厂2021年碳排放总量较2011年上升了118.4%,其中直接碳排放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增加了90.3%和77.5%,间接碳排放量上升了157.9%。间接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为55.2%,间接碳排放已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的主要方式。采用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染物实际监测浓度和运行活动水平数据优化碳排放核算方法,优化后的案例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系数为0.346 kg/m^(3),较优化前下降了0.404 kg/m^(3)。2022年,案例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量达到了104.56万t(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O_(2)e)。在超大型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中,A^(2)/O污水处理工艺具有较好的碳污协同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排放 减污降碳 城镇污水处理厂 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生产减污降碳流程再造路径探究
18
作者 雍瑞生 李兴春 +5 位作者 王庆吉 胡景泽 薛明 张晓飞 孙秀梅 王丹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5,共10页
综述了现有油气生产开发流程中重点高能耗环节、关键物质损失及产排情况、传统节能提效措施以及治污手段,基于系统优化思维,颠覆性提出油气田生产流程的主要变革方式,基于“油气集约输送与废物资源循环”的物质流重构、基于“清洁替代... 综述了现有油气生产开发流程中重点高能耗环节、关键物质损失及产排情况、传统节能提效措施以及治污手段,基于系统优化思维,颠覆性提出油气田生产流程的主要变革方式,基于“油气集约输送与废物资源循环”的物质流重构、基于“清洁替代与余能利用”的能量流重塑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流重建之间高度协同增效,将是油气生产减污降碳流程再造的主要路径和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产 节能减排 减污降碳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下碳减排制度与污染防治制度融合
19
作者 姜超夫 杨惠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6,共1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减排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挑战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逐渐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基于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的同源性、措施制度的一致性以及监管部门的一体化,碳减排制度...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减排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挑战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逐渐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基于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的同源性、措施制度的一致性以及监管部门的一体化,碳减排制度与污染防治制度开展协同治理具有充分可行性;同时,基于减污降碳全过程控制的内在要求以及碳减排制度政策的法治化需求,增强了二者协同治理的必要性。虽然二者具有协同治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但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的过程中,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属性差异、协同管理机制缺位、协同治理规范层级较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环境治理的进程。针对这一现状,该研究提出从横向体系协同与纵向体系衔接两个维度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横向体系协同维度,旨在加强碳评价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有机融合;纵向体系衔接维度,强调完善碳减排制度与污染防治制度之间的内部衔接机制,推动碳减排制度与污染防治制度的协同增效。总体而言,该研究成果能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污染防治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积极回应当下减污降碳协同实践中的治理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碳减排制度 污染防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甲醇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20
作者 于佳玉 王殿铭 +1 位作者 贾曌 费奕儒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在全球碳减排趋势下,随着欧盟逐步构建和完善减排体系,绿色甲醇作为一种碳排放更低、储运便捷的绿色燃料,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有望为全球甲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绿色燃料尚处于导入阶段,此时布局,企业可以较低... 在全球碳减排趋势下,随着欧盟逐步构建和完善减排体系,绿色甲醇作为一种碳排放更低、储运便捷的绿色燃料,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有望为全球甲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绿色燃料尚处于导入阶段,此时布局,企业可以较低成本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对绿色甲醇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力争提高我国绿色甲醇行业竞争力,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甲醇 碳减排 清洁能源 行业发展 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