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DRIVING BEHAVIOR,VARIABLE-DIAMETEREFFECT AND BEAKING CAPACITY OF DRIVENCAST-IN-SITU PILE WITHFLAT
1
作者 Shi Peidong , Fu Zhenqiu , Zhan Xiaoying Zhejing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Hangzhou 3100l2, China Zia Jinzha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 China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5年第5期66-71,共6页
ONTHEDRIVINGBEHAVIOR,VARIABLE-DIAMETEREFFECTANDBEAKINGCAPACITYOFDKIVENCAST-IN-SITUPILEWITHFLATOVERSIZETIPShi... ONTHEDRIVINGBEHAVIOR,VARIABLE-DIAMETEREFFECTANDBEAKINGCAPACITYOFDKIVENCAST-IN-SITUPILEWITHFLATOVERSIZETIPShiPeidong,FuZhenq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tip flat oversize tip DRIVEN CAST-IN-SITU pile driving behavior variable-diameter effect bear-ing capacity settlens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钢管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及现场试验分析
2
作者 宋超 李志豪 +1 位作者 孙益振 白玉新 《水运工程》 2025年第3期152-157,共6页
针对在工程应用中需要有效发挥开口钢管桩承载力的问题,从钢管桩承载力机理出发,结合承载力高应变检测数据,系统分析桩侧桩端土层参数、钢管桩尺寸、入土深度、桩端承载力折减系数对开口钢管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端承为主... 针对在工程应用中需要有效发挥开口钢管桩承载力的问题,从钢管桩承载力机理出发,结合承载力高应变检测数据,系统分析桩侧桩端土层参数、钢管桩尺寸、入土深度、桩端承载力折减系数对开口钢管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端承为主的钢管桩打入桩,应尽量控制终锤时的贯入度,贯入度越小,桩端土塞效应越明显,利用桩端土塞效应可显著提高钢管桩的承载力。但是桩侧桩端土层参数和桩端承载力折减系数在施工因素和时间效应影响下也有可能变小,需要提前预防受个别因素影响而导致承载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桩 承载力 高应变试验 桩端承载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压试验在软岩地区单桩承载力估算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想 《广州建筑》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前软岩地区桩基承载力估算多数依赖于勘察单位的工程经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限于国产旁压设备试验压力较低,现行《地基旁压试验技术标准》(JGJT 69-2019)未给出基于旁压试验成果估算岩石地区桩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本文依托某工程实... 目前软岩地区桩基承载力估算多数依赖于勘察单位的工程经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限于国产旁压设备试验压力较低,现行《地基旁压试验技术标准》(JGJT 69-2019)未给出基于旁压试验成果估算岩石地区桩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本文依托某工程实例,采用适用于软岩的进口旁压试验设备,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提出通过Menard旁压试验成果估算软岩地区的后注浆灌注桩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基于勘察报告参数及后注浆增强系数修正的国内规范法、欧洲规范Eurocode 7公式法、Baguelin-彭柏兴修正公式法计算结果,并与静载荷试验双曲线法极限承载力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进口TEXAM型预钻式旁压试验仪,其最大试验压力可达8.0 MPa,用于软岩地区桩基承载力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2)基于旁压试验成果,采用Baguelin-彭柏兴修正公式计算的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与实测曲线的预测极限值相比误差在5%以内;采用欧洲规范公式计算会高估单桩承载力约8%~15%;(3)采用基于勘察报告经验参数的国内规范方法计算结果较为保守,约有24%~32%的安全富余度。相比于基于勘察报告经验参数的国内规范方法,采用Menard旁压试验原位测试方法并结合Baguelin-彭柏兴修正公式,可充分挖掘软岩地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压试验 软岩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原位测试 桩端后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混凝土结构抗震鉴定中地震作用折减问题研究
4
作者 朵润民 唐涛 +1 位作者 谢廷钦 吴龛铸 《广州建筑》 2025年第3期65-68,共4页
2022年4月《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2实施后,既有建筑的抗震验算有两大类方法,地震作用折减新增为三大类方法,两者组合形成了六种计算方式。然而抗震鉴定时采用何种方法,各类方法地震作用折减系数的大小均未做相关研... 2022年4月《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 55021-2022实施后,既有建筑的抗震验算有两大类方法,地震作用折减新增为三大类方法,两者组合形成了六种计算方式。然而抗震鉴定时采用何种方法,各类方法地震作用折减系数的大小均未做相关研究。为了解决抗震鉴定验算时的方法问题,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总结了抗震验算两类方法的特点和地震作用折减的三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了规范的地震作用调整策略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地震折减系数的分析,给出了抗震鉴定中地震作用调整的策略。实际使用中,宜根据经济效应和安全效应按本文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地震作用调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鉴定 混凝土结构 地震作用折减 折减系数 楼层综合能力指数法 构件承载力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钻根植桩竖向承载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佳锦 马俊杰 +2 位作者 俞建霖 龚晓南 张日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7,共8页
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同一场地内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研究,试桩均加载至极限状态。通过抗压和抗拔静载试验对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静钻根植桩的抗压承载性能相比传统钻孔灌注桩有显... 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同一场地内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研究,试桩均加载至极限状态。通过抗压和抗拔静载试验对静钻根植桩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静钻根植桩的抗压承载性能相比传统钻孔灌注桩有显著提高,本次试验场地各土层中静钻根植桩的桩侧摩阻力是规范建议的钻孔灌注桩极限侧摩阻力的1.49~3.21倍;静钻根植桩抗拔承载性能也明显优于钻孔灌注桩,抗拔试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根据规范计算的钻孔灌注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1.52~1.55倍;静钻根植桩抗拔状态下桩侧摩阻力明显小于抗压状态下的桩侧摩擦力,即静钻根植桩也存在侧阻抗拔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钻根植桩 现场试验 承载特性 侧摩阻力 侧阻抗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Mohr-Coulomb准则下倾斜基岩中桩端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嘉言 曹志刚 +1 位作者 蔡袁强 许斌 《地基处理》 2024年第4期368-376,共9页
为计算倾斜岩面浅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本文基于修正Mohr-Coulomb强度准则提出了倾斜岩面浅嵌岩桩桩端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特征线法构建了桩端面以下塑性发展区,考虑岩面倾斜角几何关系,推导了倾斜岩面位移滑移场;进一步通过黎曼不变量控... 为计算倾斜岩面浅嵌岩桩极限承载力,本文基于修正Mohr-Coulomb强度准则提出了倾斜岩面浅嵌岩桩桩端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特征线法构建了桩端面以下塑性发展区,考虑岩面倾斜角几何关系,推导了倾斜岩面位移滑移场;进一步通过黎曼不变量控制方程,求解了倾斜岩面浅嵌岩桩基极限承载力公式。分析了倾斜岩面坡角、岩体完整性参数以及岩体内摩擦角等因素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嵌岩桩基嵌入深度达到极限嵌入比时,桩基达到极限承载力;当嵌入比大于极限嵌入比时,桩端承载力系数不受倾斜坡角和嵌入比影响,此时可按平地桩基进行分析计算;极限嵌入比随倾斜坡角的增大呈幂函数增大,且在岩石完整性较差时,极限嵌入比随岩体内摩擦角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当嵌入比小于极限嵌入比时,桩端承载力系数随倾斜坡角的增大近似线性减小,需考虑岩面倾角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端极限承载力 修正Mohr-Coulomb准则 浅嵌岩桩 倾斜基岩 极限嵌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彭良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2,共6页
目前在复合地基的设计中,由于采用桩体压缩模量计算得到的复合压缩模量偏大,造成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被低估;另外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主观性较强,导致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复合地基形成机理出发,指... 目前在复合地基的设计中,由于采用桩体压缩模量计算得到的复合压缩模量偏大,造成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被低估;另外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主观性较强,导致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偏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复合地基形成机理出发,指出桩及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荷载时必须保证桩土变形协调。桩土变形协调的条件是:(1)桩刺入垫层的深度不能超过垫层厚度;(2)桩宜设置为摩擦桩。在此前提下,分别计算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利用桩土变形协调方法得到了桩土应力比和承载力发挥系数理论值,进而得到加固区的沉降计算方法。工程算例证实,从保证复合地基有效设计和工程安全的角度出发,应该根据桩土变形协调来进行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桩土变形协调 承载力发挥系数 桩土应力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动测技术在如东海域大直径钢管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顾龙声 张宇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8-142,共5页
基于江苏如东海域三根大直径敞口钢管桩的初打和复打高应变动测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该海域的桩端折减系数η的推荐值和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为该海域大直径钢管桩基础的承载力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敞口钢管桩高应变试验数据显示,试验... 基于江苏如东海域三根大直径敞口钢管桩的初打和复打高应变动测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该海域的桩端折减系数η的推荐值和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为该海域大直径钢管桩基础的承载力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敞口钢管桩高应变试验数据显示,试验桩侧阻力的恢复系数都远大于端阻力的,且桩侧阻力随时间增长显著,但端阻力的增长却很小。基于此,推荐如东海域大直径敞开钢管桩的桩端阻力折减系数η取0.05进行估算。此外,通过桩基土体恢复和增长机理探讨,提出桩基承载力恢复计算公式,且验证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高应变动测 大直径钢管桩 桩端折减系数 桩基承载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桩长对GFRP复合桩竖向承载性能影响研究
9
作者 边汉亮 马宇豪 +2 位作者 张建伟 瑜璐 樊亚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桩长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桩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普通钢筋混凝土(RC)桩和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开展室内模型实验,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桩长对其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模型试验中,... 目的探究不同桩长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桩竖向承载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普通钢筋混凝土(RC)桩和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开展室内模型实验,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桩长对其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模型试验中,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大于RC桩,在桩顶荷载6 kN时,GFRP复合桩侧摩阻力占桩顶荷载的34.1%,RC桩占24.7%,GFRP材料明显改变了桩身的粗糙程度,使桩身界面摩擦特性增强,从而在较高的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小的端阻力。有限元软件模拟中,与RC桩相比,GFRP布与土体的摩擦系数比混凝土与土体的摩擦系数大,有利于GFRP复合桩侧摩阻力的发挥,相同桩长的GFRP复合桩端阻力占比明显低于RC桩。对比桩长5,10,15 m,RC桩,侧摩阻力值占桩基极限承载力的35.69%,42.44%,50.54%,GFRP复合桩的桩身侧摩阻力分别占桩基极限承载力的42.44%,63.09%,75.69%,表明GFRP复合桩是通过增加侧摩阻力来提高竖向承载力的,且桩长越长,GFRP复合桩承载性能提升越明显。结论相同桩长的GFRP复合桩竖向承载力明显高于RC桩;随着桩长增大,GFRP复合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效果更好,对应的桩基极限承载力越高,GFRP桩-土的界面摩擦特性发挥越理想。试验结果可为GFRP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复合桩 竖向承载性能 模型试验 压实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减沉桩设计方法适用性分析
10
作者 杨军 杨敏 陈海兵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680-691,共12页
针对复杂地层中减沉桩基础适用性的问题,基于大量实际工程探讨场地地基与建筑类型、最大沉降控制标准与桩土刚度分布等因素对减沉桩基设计结果的影响,提出以节约用桩量为优化目标的减沉桩基础应用准则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 针对复杂地层中减沉桩基础适用性的问题,基于大量实际工程探讨场地地基与建筑类型、最大沉降控制标准与桩土刚度分布等因素对减沉桩基设计结果的影响,提出以节约用桩量为优化目标的减沉桩基础应用准则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减沉桩基础对多种场地和建筑物类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基础重要性等级、天然地基承载力和桩土刚度分布是决定其应用的关键因素;从节约用桩量和保证基础整体安全性出发,建议软土和硬土地区建筑物所在场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率不低于0.5和0.65;从保证筏板承载力贡献率考虑,Gibson地基和分层地基的无量纲影响系数建议不低于2.3和1.5;满足上述各项要求可作为判定减沉桩基础适用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共同作用 减沉桩设计 适用性 无量纲影响系数 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钢管组合桩在潍坊地区沿海港口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松 倪晓雯 李春良 《水运工程》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在中小型高桩码头设计中,PHC预制管桩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应用较为广泛,但其穿透能力和耐打击能力较弱。如山东潍坊沿海地区地层中普遍存在一层埋深浅、厚度大、标贯高的粉砂层,该土层使沉桩施工较为困难,因此提出PHC-钢... 在中小型高桩码头设计中,PHC预制管桩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应用较为广泛,但其穿透能力和耐打击能力较弱。如山东潍坊沿海地区地层中普遍存在一层埋深浅、厚度大、标贯高的粉砂层,该土层使沉桩施工较为困难,因此提出PHC-钢管组合桩方案。结合某河口区5000吨级多用途码头的桩基变更设计,从桩基设计、有限元分析、静载荷试验、高应变检测方面综合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桩基桩端承载力折减系数,为该地区同类项目桩基垂直承载力计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PHC-钢管组合桩 桩端承载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河特大桥浅埋重力式锚锭基础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茂 姜开渝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云南红河特大桥建水侧采用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锚碇后趾区和前趾区分别坐落在中风化板岩和强风化板岩上。该工程在前趾区域采用非等长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解决土岩组合地基、偏心受荷等因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问题。为保证方案... 云南红河特大桥建水侧采用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锚碇后趾区和前趾区分别坐落在中风化板岩和强风化板岩上。该工程在前趾区域采用非等长刚性桩复合地基方案解决土岩组合地基、偏心受荷等因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变位问题。为保证方案可靠性,项目在中风化和强风化板岩区域分别进行了3组直剪试验、3组载荷试验,针对刚性桩开展了2组单桩载荷试验。试验得到了中风化、强风化板岩的地基承载力分别不小于1200 kPa、800 k Pa,与基础的摩阻系数分别为0.60、0.55;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50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碇基础 刚性桩复合地基 载荷试验 地基承载力 摩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公路滑坡综合治理研究
13
作者 兰亚光 蓝香源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7期130-134,共5页
山区公路因地形多变、地质情况复杂等原因,极易发生滑坡,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以攀枝花机场路K10+935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结合研究区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传力系数法计算正常工况(天然工况)、非正常工况... 山区公路因地形多变、地质情况复杂等原因,极易发生滑坡,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以攀枝花机场路K10+935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结合研究区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传力系数法计算正常工况(天然工况)、非正常工况Ⅰ(暴雨工况)、非正常工况Ⅱ(地震工况)下的滑坡推力,并以此为依据,从前缘支挡(桩板墙)、坡面防护、坡面排水等方面对该滑坡的综合治理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推力 地基系数 抗滑桩内力 桩侧应力 横向容许承载力 局部稳定性 过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检测与加固措施探讨——以莆田某工程为例
14
作者 陈建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2期204-207,共4页
文章利用钻芯法排查、分析某建筑工程试验桩第一次静载检测承载力不足的原因,结论是对入岩层位产生误判,错将中风化花岗岩残留体当成持力层。摸清地质情况,严格把控成孔、成桩深度和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的基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桩型... 文章利用钻芯法排查、分析某建筑工程试验桩第一次静载检测承载力不足的原因,结论是对入岩层位产生误判,错将中风化花岗岩残留体当成持力层。摸清地质情况,严格把控成孔、成桩深度和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的基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桩型、施工工艺、经济效益等因素后,文章采取利用钻芯孔作为通道对桩端进行高压注浆的方式加固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桩端高压注浆可形成桩端扩大头,增大受力面积,提高持力层土体强度,进而提高桩端承载力及总体抗压承载力,同时为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孔灌注桩 桩端持力层 承载力检测 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载试验的花岗岩持力层上覆厚层软土基桩弹性压缩分析
15
作者 王幼明 汪四新 +1 位作者 何高峰 张晓衡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8期25-30,共6页
为使厚层软土地区花岗岩等“硬岩”为持力层的超长灌注桩的桩身弹性压缩量计算更加合理,通过对该类场地灌注桩抗压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和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端阻比与长径比等参数的函数关系以... 为使厚层软土地区花岗岩等“硬岩”为持力层的超长灌注桩的桩身弹性压缩量计算更加合理,通过对该类场地灌注桩抗压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和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了端阻比与长径比等参数的函数关系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系数的样本统计值,建立了通过长径比等参数估算桩身弹性压缩系数ξe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简化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某案例计算与规范推荐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该公式计算桩身弹性压缩量的准确性及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载试验 桩端阻比 桩侧阻力分布 承载力 桩身弹性压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赵明华 肖尧 +3 位作者 徐卓君 杨超炜 胡倩 刘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3-1129,共7页
为考虑岩溶区基桩嵌岩段岩层与顶板的整体承载效应及溶洞形状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嵌岩桩桩端极限破坏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桩端极限破坏线与溶洞的位置关系,确定了溶洞发生破坏时的临界状态;其次,结合桩端岩层极限状态下的... 为考虑岩溶区基桩嵌岩段岩层与顶板的整体承载效应及溶洞形状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嵌岩桩桩端极限破坏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桩端极限破坏线与溶洞的位置关系,确定了溶洞发生破坏时的临界状态;其次,结合桩端岩层极限状态下的传力机制,分析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破坏模式。然后,通过建立极坐标系,给出了溶洞发生冲切破坏、冒顶破坏的限定条件,并推导了不同破坏模式下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用试验数据与工程实例对本文理论进行验算,验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现象及工程实例结果较为吻合,可为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嵌岩桩 桩端 整体承载效应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程晔 龚维明 +1 位作者 戴国亮 季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7-411,共5页
阐述了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工艺、深度效应和尺寸效应等。分析和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各规范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等条件的桩,各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 阐述了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工艺、深度效应和尺寸效应等。分析和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各规范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文中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等条件的桩,各规范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自平衡试桩法获得了几个重大工程的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的实测值。将工程实例的测试结果与各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目前规范的计算方法不尽合理。目前各规范中桩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在针对小直径的中短桩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如今,大型桥梁工程中普遍采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情况下,对其桩端承载力的计算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设计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桩端 承载力 自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王忠福 刘汉东 +2 位作者 贾金禄 黄志全 姜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663-2670,共8页
在唐山LNG罐区对9根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了竖向荷载现场试验,其中桩端后注浆工艺试桩3根,三岔双向挤扩工艺试桩3根,挤扩支盘工艺试桩3根。基于现场静荷载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3种不同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竖向荷载传递规律。... 在唐山LNG罐区对9根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了竖向荷载现场试验,其中桩端后注浆工艺试桩3根,三岔双向挤扩工艺试桩3根,挤扩支盘工艺试桩3根。基于现场静荷载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3种不同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竖向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施工工艺的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试桩荷载-沉降曲线没有明显拐点,后注浆工艺试桩荷载传递过程表现为摩擦桩的特性,桩侧阻力几乎承担全部荷载,而三岔双向挤扩支盘工艺和挤扩支盘工艺试桩荷载传递过程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端阻力占总荷载的20%~30%;3种不同施工工艺试桩的轴力及桩-土相对位移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桩侧桩端阻力非同步发挥且相互影响,桩侧摩阻力均表现出强化现象。对整个罐区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8 100 kN。3种施工工艺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均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竖向承载力 载荷试验 侧摩阻力 桩端后注浆工艺 挤扩支盘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应变模型的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明华 徐卓君 +2 位作者 肖尧 赵衡 胡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为了给出嵌岩桩作用在含不同溶洞地层上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岩溶区桩基承载特性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其次,分析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机理,并提出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再次,利用复变函数的方法对岩溶... 为了给出嵌岩桩作用在含不同溶洞地层上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岩溶区桩基承载特性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其次,分析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承载机理,并提出了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再次,利用复变函数的方法对岩溶区嵌岩桩桩端平均约束应力进行求解,进而求得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然后,对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溶洞半径越大,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越大。(2)桩端到溶洞中心的距离越大,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越小。(3)溶洞埋深越大,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越大。最后,工程算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工程要求,能为岩溶区嵌岩桩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假定条件的限制,本文计算结果仅适用于溶洞洞边与桩端距离大于3倍桩径时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溶洞 桩端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桩型刚性承台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周同和 王非 +1 位作者 赵宏 高广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通过两组四桩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分析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分担及其发展变化的工作性状;基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加载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结果,讨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理论;讨论了... 通过两组四桩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分析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分担及其发展变化的工作性状;基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加载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结果,讨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角理论;讨论了多桩型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应力复合法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相关成果将有助于复合地基特别是多桩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同时表明进一步进行多桩型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与工程实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桩型 刚性桩复合地基 承载力 发挥系数 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