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between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
1
作者 GUO Nan GUO Yihong YANG Yingwei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8,共6页
In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s,both the whole structure′s seismic behavior and failure mode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between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In this pap... In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s,both the whole structure′s seismic behavior and failure mode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between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In this paper,a pushover analysis of topical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 was carried out,the seismic shear force that the slab-column and shear wall should undertake was worked out,the influences of plastic internal force re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 value on horizontal seismic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was given.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yield of the shear walls,the story shear force was undertaken by slab-columns correspondingly increased while with the decrease of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tiffness of a structure,and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was undertaken by slab-columns correspondingly decreased.According to the code,the design of horizontal force distribution may be cause insecurity problems,so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s in slab-column shear wall structures as the supplem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 of the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b column-shear wall structur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pushover analysis plastic internal force re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tiffness of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节段现浇PC连续梁支架内力重分布及受力监测研究
2
作者 张文元 《北方交通》 2025年第2期21-24,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常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以某公路(55+85+55)m连续梁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各施工阶段钢束张拉对支架受力的影响,并在支架上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支架受力监测,现场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常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以某公路(55+85+55)m连续梁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各施工阶段钢束张拉对支架受力的影响,并在支架上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支架受力监测,现场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较为吻合。结果表明,该连续梁施工过程中支架内力重分布现象较为明显,施工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现浇 节段施工 连续梁 内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的时变体系冗余性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明 邓华 +4 位作者 张浩楠 袁通 朱传超 田鹏程 张煜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为评估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应对非对称极端作用的时变体系冗余性,采用数值增量算法,开展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非对称荷载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累积应变能的构件承载贡献率指标,研究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时变体系冗余性... 为评估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应对非对称极端作用的时变体系冗余性,采用数值增量算法,开展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非对称荷载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累积应变能的构件承载贡献率指标,研究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时变体系冗余性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揭示了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冗余性不足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横向刚度和主梁延性是影响钢板组合梁桥体系冗余性的主要因素,横向传力刚度越大,主梁延性越高,则结构体系冗余性越强;与典型多主梁体系相比,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的横向传力刚度降低约24%,导致结构冗余度降低约55%;材料劣化引起的主梁延性退化会导致冗余度在寿命周期最大下降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工字钢板组合梁桥 体系非线性冗余 传力刚度 内力重分布 延性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锈蚀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劣化研究
4
作者 李永珑 刘新华 +2 位作者 朱星宇 唐旭 张志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考虑锈蚀引起的钢筋力学性能劣化、混凝土有效截面减少、两者黏结性能退化等因素,建立围岩压力作用下钢筋锈蚀隧道衬砌模型,对不同锈蚀率下衬砌结构变形、损伤、内力重分布和裂缝宽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锈蚀对衬砌结构各部位... 考虑锈蚀引起的钢筋力学性能劣化、混凝土有效截面减少、两者黏结性能退化等因素,建立围岩压力作用下钢筋锈蚀隧道衬砌模型,对不同锈蚀率下衬砌结构变形、损伤、内力重分布和裂缝宽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锈蚀对衬砌结构各部位损伤严重程度表现为拱顶>拱肩>拱脚>拱腰>仰拱;锈蚀引起结构内力重分布,当锈蚀率由0%发展到20%时,衬砌结构临空侧受拉处弯矩逐渐减小,围岩侧受拉处的弯矩逐渐增大,衬砌轴力整体变化不大,最大变化量仅为7.53%;拱顶裂缝宽度发展最快,拱肩和拱脚次之,当锈蚀率发展到2.7%时,拱顶最大裂缝宽度已不满足耐久性要求;开裂区钢筋锈蚀对衬砌力学性能劣化起主导作用,仅开裂区钢筋发生锈蚀时,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劣化规律与钢筋全长锈蚀情况类似,但锈蚀导致的内力变化幅度和裂缝宽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结构 混凝土损伤 锈蚀 内力重分布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影响研究与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分析
5
作者 张庆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已建地铁车站对规划线路区间隧道下穿的预留有多种形式。文章结合成都不同的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和下穿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对直径8.3m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监测值进行归纳总结,对车站预留下穿条件进行分析,...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已建地铁车站对规划线路区间隧道下穿的预留有多种形式。文章结合成都不同的车站预留下穿条件和下穿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对直径8.3m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监测值进行归纳总结,对车站预留下穿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后续隧道下穿既有运营车站的安全控制及车站预留规划隧道下穿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下穿地铁车站 车站预留隧道下穿条件 车站内力重分布 既有线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地震动下RC框剪结构协同工作对比分析
6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王智鹏 马伟 刘伯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6-838,共13页
确保强震下双重抗侧力结构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关键。基于地震动特性分析,对比了普通地震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及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并分析了刚度特征值及... 确保强震下双重抗侧力结构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关键。基于地震动特性分析,对比了普通地震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近断层向前方向性地震动及近断层滑冲型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并分析了刚度特征值及结构周期对其的影响;最后初步提出了特殊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考虑内力重分配的框架剪力调整方法,并将其与规范中的调整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类特殊地震动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分担率均大于普通地震动,尤其是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在地震动强度较小时也能使框架剪力出现较大增长;周期较大结构的中下部楼层框架剪力增大较快;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随刚度特征值的增大而增大,但内力重分配程度逐渐减小;建议在结构抗震设计时,考虑不同类型地震动特性和刚度特征值对结构内力重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RC框架-剪力墙结构 协同工作 内力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节段现浇混凝土连续梁施工监控及支架内力重分布研究
7
作者 齐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9期146-148,共3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常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箱梁自重、预应力损失对成桥状态主梁应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工况下支架内力重分布进行了分析。在连续梁关键截面埋设应变传感器进行应力监测,并在关键位置进行支架轴力监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常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箱梁自重、预应力损失对成桥状态主梁应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工况下支架内力重分布进行了分析。在连续梁关键截面埋设应变传感器进行应力监测,并在关键位置进行支架轴力监测,现场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施工 连续梁 施工监控 支架内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三跨连续板受火后的破坏形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礼刚 董毓利 李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58-1360,1371,共4页
通过对六块三跨连续板进行的恒载下受火试验研究 ,分析了板在不同受火工况下的破坏特征、机制及内力重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 ,在火灾下结构的破坏特征与常温不同 。
关键词 连续板 破坏形态 内力重分布 破坏特征 火灾 RC 恒载 常温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正霖 简斌 黄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27,共6页
根据4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其次弯矩和内力重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极限强度计算中的弯矩调幅和使用荷载作用下抗裂性能控制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预应力 混凝土连续梁 次弯矩 内力重分布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3
10
作者 时旭东 过镇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5,共10页
通过五榀三面受热的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的试验,分析了高温下框架的变形和内力重分布规律、破坏特征以及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高温下框架结构的塑性铰出现次序、位置,以及破坏机构和极限承载力等与常温下的显著不同。内力在整个升温... 通过五榀三面受热的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的试验,分析了高温下框架的变形和内力重分布规律、破坏特征以及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高温下框架结构的塑性铰出现次序、位置,以及破坏机构和极限承载力等与常温下的显著不同。内力在整个升温过程中经历了剧烈且复杂的重分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高温 内力重分布 破坏机构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力重分布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波 何喜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4-61,共8页
通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火灾全过程分析,初步探讨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力重分布规律。推导建立了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的简化梁单元模型,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高温反应的全过程分析程序,程序的正确性得到了其他学者试验结果的验证。选取1... 通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火灾全过程分析,初步探讨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内力重分布规律。推导建立了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的简化梁单元模型,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高温反应的全过程分析程序,程序的正确性得到了其他学者试验结果的验证。选取1榀单层3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针对不同梁柱线刚度比和不同柱子轴压比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该框架的高温反应分析,考察了部分控制截面的内力重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框架结构产生剧烈的内力重分布,其中框架梁的轴力和梁端弯矩变化尤为剧烈,成为影响框架结构其他控制截面内力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梁柱线刚度比和柱子轴压比增大,框架梁的轴向压力逐渐加大。在结构层次上开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耐火研究,可更为全面科学地把握不同构件的最不利受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 高温 内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中主隧道的破洞响应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柳献 高一民 +1 位作者 张姣龙 朱瑶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960,共10页
为研究盾构主隧道在机械切削过程中的结构响应,开展了两组平行足尺试验研究。两组试验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和复合管片,均放置于七环立式试验架中,通过24个外部千斤顶模拟外部水土压力,通过内置盾构机和内支撑体系模拟真实施工过程。... 为研究盾构主隧道在机械切削过程中的结构响应,开展了两组平行足尺试验研究。两组试验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和复合管片,均放置于七环立式试验架中,通过24个外部千斤顶模拟外部水土压力,通过内置盾构机和内支撑体系模拟真实施工过程。通过结合试验现象、结构环内变形和内力、环间变形等分析得到主隧道的破洞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法联络通道破洞过程是管片和内支撑共同受力的过程,结构在开洞拆撑后是安全的。结构响应为环、纵向两个方向的内力重分布,分布范围和幅度受到衬砌结构性质,切削推力和内支撑刚度等的影响。在内支撑辅助受力的情况下,最危险工况为拆撑工况,弯矩增量达到40~60 kN·m。始发工况下受到较大影响的为第4环的切削侧,弯矩变化量达到50 kN·m。危险截面主要集中在第4环的切削侧和第3、第5环的顶部和腰部位置。纵向影响范围基本集中在中间三环到五环。内支撑在切削过程中承担主要的荷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切削 盾构隧道 复合管片 足尺试验 内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B400级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美云 管品武 +1 位作者 刘立新 宫广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89-92,共4页
通过4根HRB400级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试验,观测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变形特征,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研究这种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特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RB400级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能够达到完全的弯矩重分布,并且具有足够... 通过4根HRB400级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试验,观测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变形特征,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研究这种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特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RB400级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能够达到完全的弯矩重分布,并且具有足够的调幅能力,能达到设计的调幅系数.提出了这种结构弯矩调幅值应将裂缝宽度作为控制条件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B400级钢筋混凝土连续梁 试验分析 塑性内力重分布 结构分析 调幅能力 弯矩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时旭东 过镇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34,共9页
本文介绍6根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高温试验,考察不同加载位置、荷载水平以及单跨或双跨加温等因素下连续梁的变形和内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连续梁的破坏特征和机构等.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连续梁发生剧烈的内力重分布,塑性铰是... 本文介绍6根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高温试验,考察不同加载位置、荷载水平以及单跨或双跨加温等因素下连续梁的变形和内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连续梁的破坏特征和机构等.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连续梁发生剧烈的内力重分布,塑性铰是一个可变铰,而且可能改变其破坏机构,与常温下具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破坏机构 钢筋混凝土梁 连续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建华 唐茂林 +1 位作者 刘蓉 王忠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8,76,共5页
由于自锚式悬索桥的主缆是锚固在加劲梁上的,采用钢筋砼或预应力砼构件的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和桥塔的收缩、徐变必然引起主缆和吊索的内力变化,从而导致结构内力和支点反力的重分布以及结构线形的变化,在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砼收缩徐变... 由于自锚式悬索桥的主缆是锚固在加劲梁上的,采用钢筋砼或预应力砼构件的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和桥塔的收缩、徐变必然引起主缆和吊索的内力变化,从而导致结构内力和支点反力的重分布以及结构线形的变化,在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砼收缩徐变的影响.采用初应变法推导出考虑砼加荷龄期的结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的有限元表达式,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并以广东佛山平胜大桥为例,进行结构成桥后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研究砼收缩徐变效应对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收缩 徐变 内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法T接隧道结构受力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朱瑶宏 高一民 +1 位作者 董子博 柳献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2-1401,共10页
为了探究机械法联络通道切削过程中由于结构体系变化导致主隧道衬砌内力重分布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其传力机制,通过基于无锡地铁顶管法施作联络通道案例的足尺试验,研究联络通道采用机械法施工时,主隧道衬砌结构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受力性能... 为了探究机械法联络通道切削过程中由于结构体系变化导致主隧道衬砌内力重分布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其传力机制,通过基于无锡地铁顶管法施作联络通道案例的足尺试验,研究联络通道采用机械法施工时,主隧道衬砌结构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受力性能。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这一过程中各环的变形量较小,是较为安全的工法;机械法联络通道中的内力重分布工况效应明显;在内支撑等辅助设施的协同作用下,环内的内力重分布主要集中在被直接切削的衬砌环,环间的内力传递主要集中在切削位置的临近环,且主要发生在内支撑卸力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机械法联络通道 足尺试验 内力重分布 传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力分配法的组合梁徐变应力重分布实用计算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春秀 周东华 +2 位作者 陈旭 廖文远 孙俊玲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5,共8页
为获得组合梁徐变应力重分布的计算公式,以一个单轴对称并受到弯矩和轴力作用的组合梁截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土徐变的微分本构关系,用内力分配法得到组合梁弯矩和轴力重分布的微分方程组。为避免求该方程组的精确解所需复杂的数学计算... 为获得组合梁徐变应力重分布的计算公式,以一个单轴对称并受到弯矩和轴力作用的组合梁截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土徐变的微分本构关系,用内力分配法得到组合梁弯矩和轴力重分布的微分方程组。为避免求该方程组的精确解所需复杂的数学计算,通过有效的简化获得方程组的实用近似解,并通过算例进行精确性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方程组近似解与精确解的误差非常小,能达到合理的计算精度;混凝土徐变对组合梁长期应力影响显著,计算时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采用的内力分配法适用性较广,无论是何种荷载形式、结构形式,只要内力能换算成作用在组合梁截面中和轴处的弯矩和轴力,都可以使用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徐变 应力重分布 内力分配法 实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试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熊学玉 高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共8页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结构是一种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优点的组合结构。为研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受力性能及弯矩重分布规律,完成2榀接近足尺单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静力试验,分析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裂缝...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结构是一种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型钢混凝土结构优点的组合结构。为研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受力性能及弯矩重分布规律,完成2榀接近足尺单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静力试验,分析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裂缝的开展与分布、刚度变化以及内力重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发生类似于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的正截面受弯破坏,属延性破坏,在达到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之前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基于实验,提出了考虑次轴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梁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弯矩调幅值约为30%,调幅能力高于普通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 静力试验 塑性铰 内力重分布 弯矩调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内力重分布引起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大雷 王振清 +1 位作者 乔牧 韩玉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2,共8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在火灾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平衡条件提出了一种双筋矩形截面梁在火灾高温作用下的截面抗弯刚度计算方法,并应用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内力的计算.根据力学原理和材料高温特性对...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在火灾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平衡条件提出了一种双筋矩形截面梁在火灾高温作用下的截面抗弯刚度计算方法,并应用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内力的计算.根据力学原理和材料高温特性对恒载升温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变形全过程进行了弹塑性分析,所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研究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在火灾和集中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时考虑塑性变形是与实际相符的;高温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截面刚度的降低是引起内力重分布的主要原因,这种重分布贯穿于整个升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 内力重分布 刚度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支组合梁收缩徐变效应的精确与近似计算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东华 韩春秀 +2 位作者 杨天元 杨应恩 王永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8-1024,共7页
为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法,基于迪辛格法,分别按精确和近似方法推导、求解组合梁徐变和收缩效应的微分方程组.精确方法须求解耦合微分方程组,求解困难,解析解冗长,不便运用;近似方法忽略了混凝土板中重分布弯矩对轴向应变的影响,... 为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法,基于迪辛格法,分别按精确和近似方法推导、求解组合梁徐变和收缩效应的微分方程组.精确方法须求解耦合微分方程组,求解困难,解析解冗长,不便运用;近似方法忽略了混凝土板中重分布弯矩对轴向应变的影响,可实现微分方程组解耦,求解方便.计算结果表明:当混凝土板与钢梁的刚度比小于0.2时,两者的计算误差很小,在2%以内.钢梁刚度越大,对混凝土板徐变的约束越大,重分布内力也越大;钢梁中存在一个特殊的徐变应力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组合梁 收缩与徐变 约束徐变 内力重分布 徐变应力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