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饲料转化率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宣朋 张晓峰 +3 位作者 李文升 张天奇 李超 孙效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96,共20页
数量性状(QTL)定位是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选择和定位、培育新品种及加快性状遗传研究进展的重要手段。饲料转化率是鲤鱼的重要经济性状和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而通过QTL定位获得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基因... 数量性状(QTL)定位是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选择和定位、培育新品种及加快性状遗传研究进展的重要手段。饲料转化率是鲤鱼的重要经济性状和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而通过QTL定位获得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基因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研究利用SNP、SSR、EST-SSR等分子标记构建鲤鱼(Cyprinus carpio L.)遗传连锁图谱并对重要经济性状进行QTL定位。选用174个SSR标记、41个EST-SSR标记、345个SNP标记对德国镜鲤F2代群体68个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用JoinMap4.0软件包构建鲤鱼遗传连锁图谱。再用MapQTL5.0的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和多QTL区间定位法(MQMMapping,MQM)对饲料转化率性状进行QTL区间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结果显示,在对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多QTL区间定位中,共检测到15个QTLs区间,分布在9个连锁群上,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17.70%—52.20%,解释表型变异最大的QTLs区间在第48连锁群上,为52.20%。HLJE314-SNP0919(LG25)区间标记覆盖的图距最小,为0.164 cM;最大的是HLJ1439-HLJ1438(LG39)区间,覆盖图距为24.922 cM。其中区间HLJ1439-HLJ1438、HLJ922-SNP0711解释表型变异均超过50.00%,可能是影响饲料转化率性状的主效QTLs区间。与饲料转化率相关的15个QTLs的加性效应方向并不一致,有3个区间具有负向加性效应,平均为0.027;12个正向加性效应,平均值为0.06。研究检测出的与鲤鱼饲料转化率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可为鲤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更进一步的QTL精细定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饲料转化率 数量性状定位 MapQTl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体长、体高、体厚性状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先虎 匡友谊 +4 位作者 鲁翠云 王宣朋 李文升 吕伟华 孙效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66-1373,共8页
以镜鲤全同胞家系为材料,用246个SSR和306个SNP标记构建了鲤鱼的连锁图谱,利用GridQTL软件对体长(SL)、体高(H)、体厚(BT)和体长/体高(SLH)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4个相关的QTL,分布在7个连锁群上。其中,7个与... 以镜鲤全同胞家系为材料,用246个SSR和306个SNP标记构建了鲤鱼的连锁图谱,利用GridQTL软件对体长(SL)、体高(H)、体厚(BT)和体长/体高(SLH)进行了QTL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4个相关的QTL,分布在7个连锁群上。其中,7个与体长相关的QTL——LG6、LG17、LG21、LG23和LG35连锁群上的QTL为显著水平(P〈0.05),LG1和LG28上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解释表型变异为6.6%~12.6%;3个与体高相关的QTL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位于LG17、LG23和LG28上,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11.6%、12.7%和15.6%;2个与体厚相关的QTL均为显著水平(P〈0.05)位于LG23和LG28上,可解释表型变异分别为8.6%和7.2%;2个与体长/体高相关的QTL均为显著水平(P〈0.05)位于LG21和LG35上,可解释表型变异均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图谱 QTl 体长 体高 体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体长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天奇 张晓峰 +5 位作者 谭照君 曹柱 王宣朋 李文升 储志远 孙效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5-1250,共6页
以镜鲤良种后代为祖父母本所培育的杂交F2群体的68个个体为材料,利用553个分子标记(217个SSR和336个SNP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运用JoinMap4.0软件包对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构建。利用MapQTL5.0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进行QTL检... 以镜鲤良种后代为祖父母本所培育的杂交F2群体的68个个体为材料,利用553个分子标记(217个SSR和336个SNP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运用JoinMap4.0软件包对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构建。利用MapQTL5.0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进行QTL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 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在对体长的区间定位中共检测到12个与体长性状相关的QTLs区间,分布在BL-1-1(SNP0137-SNP1481)、BL-4-1(SNP0092-HLJ797)、BL-5-1(SNP1268-HLJ423)、BL-7-1(HLJ870-SNP0702)、BL-12-1(SNP0922-HLJ639)、BL-16-1(HLJE351-SNP0674)、BL-25-1(SNP0394-SNP0862)、BL-35-1(HLJ668-SNP0832)、BL-43-1(SNP0389-SNP1425)、BL-47-1(HLJ057-HLJ1113)、BL-47-2(HLJ1439-HLJ1418)等11个连锁群上,解释表型变异范围是13.8%~64.9%,其中贡献率大于20%的主效QTLs有8个,是体长性状的主效QTLs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体长 数量性状定位 分子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IL8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莲瑞 卢强 +2 位作者 刘明远 崔国祯 韩文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利用DD-RTPCR(正常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和经有丝分裂源刺激后白细胞的总RNA)获得的差异显示片段B10克隆(编码IL8的一段序列),对该基因进行DIG标记,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 利用DD-RTPCR(正常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和经有丝分裂源刺激后白细胞的总RNA)获得的差异显示片段B10克隆(编码IL8的一段序列),对该基因进行DIG标记,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中,经过2轮筛选最终获得阳性克隆,挑选了3个分别命名为IL8-1,IL8-2,IL8-3。测序后经NCBI Blast分析表明,阳性克隆具有完整阅读框架,均为编码鲤鱼IL8的全长cDNA,编码的多肽由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理论推导值为10 848.9 Da,等电点为8.68。且与2003年12月Dev Comp Immunol.杂志报道的荷兰鲤鱼氨基酸的同源性达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Il8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酸性磷酸酶的QTL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彬彬 贾志武 +4 位作者 张晓峰 郑先虎 郝卓然 于倩 孙效文 《水产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19,共5页
利用992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F1代190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共组成51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5138.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9cM;利用软件MapQTL 6.0采用区间作图法对酸性磷酸酶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 利用992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德国镜鲤(Cyprinus carpio)F1代190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基因型检测,共组成51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5138.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9cM;利用软件MapQTL 6.0采用区间作图法对酸性磷酸酶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研究结果共检测到9个与酸性磷酸酶有关的QTLs,分布于8个连锁群。其中LG24连锁群LOD值最大(5.37),位于LG24连锁群,最大的可解释表型变异为13.8%。通过BLAST与斑马鱼进行序列比对,找到了与斑马鱼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横跨膜蛋白50a、ADP核糖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家族b8同源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对鲤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疾病调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遗传图谱 QTl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玉珂 蔺丽丽 +5 位作者 宋丹 裴怀全 董婧 董晓庆 葛晨霞 张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36,共6页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为鲤鱼开口苗的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100,1 000 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sp.)12和24h,然后投喂给鲤鱼(Cyprinus carpio)...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鲤鱼开口苗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的影响,为鲤鱼开口苗的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对照),1,100,1 000 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sp.)12和24h,然后投喂给鲤鱼(Cyprinus carpio)开口苗,21 d后测定鱼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结果】投喂L-肉碱强化12 h的卤虫时,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L-肉碱对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n-3+∑n-6和∑DHA+EP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 000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 mg/L L-肉碱处理组(P<0.05)。投喂L-肉碱强化24 h的卤虫时,1和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14-24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 mg/L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n-6和∑DHA+EP 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1,100 mg/L L-肉碱处理组鲤鱼开口苗的C/N比率较对照组和1 000 mg/L L-肉碱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以质量浓度100 mg/L L-肉碱强化卤虫24 h后再投喂鲤鱼开口苗,可显著改善鲤鱼开口苗的脂肪酸组成和C/N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强化卤虫 鲤鱼 开口苗 脂肪酸组成 C/N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LGP2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蕾 李华 +2 位作者 高志辉 安利国 祝瑶瑶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6-512,共7页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鲤鱼的遗传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GP2)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在鲤鱼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鲤鱼的LGP2的cDNA全长共2 978 ...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鲤鱼的遗传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GP2)基因的cDNA全长,并对其在鲤鱼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鲤鱼的LGP2的cDNA全长共2 978 bp,开放阅读框为2 037 bp,编码679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鲤鱼的LG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于所有被测组织中,且在鳃和脑中的表达量较大,而在性腺和血液中的表达量较小;采用poly I:C和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刺激鲤鱼后,各组织中LGP2的mRNA表达量均有所增大;LGP2是鲤鱼以依赖维甲酸诱导基因I样受体(RIG-like receptors,RLR)信号通路的方式进行抗病毒和抗细菌天然免疫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遗传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 基因表达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平的螺旋藻饲料对锦鲤体色、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姜志强 石洪玥 +3 位作者 崔培 田青杰 张源真 张志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103,共9页
试验以初始体重(5.85±0.19)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螺旋藻添加量为12%时,饲料不同蛋白水平(25.65%、30.43%、35.56%、40.42%、45.90%)对锦鲤体色、生长及免疫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20尾,表观饱食投喂,试验期... 试验以初始体重(5.85±0.19)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螺旋藻添加量为12%时,饲料不同蛋白水平(25.65%、30.43%、35.56%、40.42%、45.90%)对锦鲤体色、生长及免疫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20尾,表观饱食投喂,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为45.90%时,试验鱼体表红质a*值最高,与DL2、DL3组间无显著差异;蛋白水平为30.43%时,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最大值出现在DL5组(蛋白水平为45.90%),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蛋白水平为35.56%时,试验鱼的BWG、PER显著高于DL2、DL5组(P<0.05);蛋白水平为45.90%时,试验鱼血清ALT显著高于DL1组(P<0.05),GLU浓度显著低于DL3组(P<0.05),肝胰脏CAT、SOD活力最高。研究结果说明,螺旋藻添加量为12%时,使锦鲤生长、着色达到最佳效果的适宜饲料蛋白水平为3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 蛋白水平 体色 生长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对锦鲤血液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崔培 刘芳 +1 位作者 杨广 姜志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4,共6页
以初始体重为(7.31±0.12)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虾青素不同添加量(0、100、400、700、1 000、1 300、1 600 mg.kg-1)对锦鲤血液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1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表明,在... 以初始体重为(7.31±0.12)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虾青素不同添加量(0、100、400、700、1 000、1 300、1 600 mg.kg-1)对锦鲤血液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1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700-1 600 mg.kg-1(X3-X6组)虾青素,可显著提高锦鲤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在此范围对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无显著影响,添加700 mg.kg-1(X3组)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锦鲤血糖(GLU)含量,同时,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虾青素添加量为400 mg.kg-(1X2组)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除100 mg.kg-(1X1组)外的其他试验组(P〈0.05)。添加虾青素没有对锦鲤乳酸脱氢酶(LDH)和过氧化氢酶(CAT)产生影响。上述研究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提高锦鲤免疫功能,综合经济效益角度建议,饲料中虾青素的适宜添加量为70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 血液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藻、辣椒粉及温度对红白锦鲤生长及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方珍珍 闫珊珊 +6 位作者 白东清 朱国霞 孙金辉 高妍 刘宏超 刘燕 乔秀亭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4-29,共6页
以体重(22.76±3.59)g的红白锦鲤为试验对象,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盐藻、辣椒粉和温度对红白锦鲤生长和着色的影响。养殖周期为70 d,试验分别在第15、30、40、50、60、70 d采集鳞片、皮肤、头、鳍条进行色素吸光度测定。结果表明:投... 以体重(22.76±3.59)g的红白锦鲤为试验对象,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盐藻、辣椒粉和温度对红白锦鲤生长和着色的影响。养殖周期为70 d,试验分别在第15、30、40、50、60、70 d采集鳞片、皮肤、头、鳍条进行色素吸光度测定。结果表明:投喂40 d后,影响红白锦鲤生长和各部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强弱顺序为盐藻>辣椒粉>温度,即试验最佳条件为添加盐藻0.4 g/kg、辣椒粉20 g/kg或30 g/kg,温度27℃,投喂时间为40 d。50 d后,色素持续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 盐藻 辣椒粉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分子标记指导镜鲤群体选育 被引量:13
11
作者 鲁翠云 金万昆 +2 位作者 李超 孙效文 杨建新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9-34,47,共7页
本文用26个扩增效果好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养殖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指导其群体选育。本研究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08~400 bp,平均等位基因数(A)5.884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2.8625个... 本文用26个扩增效果好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养殖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指导其群体选育。本研究共检测到153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08~400 bp,平均等位基因数(A)5.884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2.862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0.5063,平均期望杂合度(He)0.560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5292,表明该繁育群体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用χ2检验和遗传偏离指数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群体处于平衡状态,但在多个位点表现出杂合子缺失严重,显示出人工选择的痕迹。用PHYLIP3.6软件绘制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依据亲本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以避免近亲交配为原则,建立最佳亲本配组体系,繁育获得2个选育群体,以常规群体繁育子代群体作为对照组,对子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数量性状分析显示,选育群体保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5414~0.5449之间,其生长速度较对照群体快14.81%~63.71%。连续2年的生长实验证实,微卫星标记指导群体选育技术在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避免近交衰退,快速建立优良种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镜鲤 群体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3 位作者 邴旭文 毕可然 秦蕾 秦国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3,61,共8页
从患病鲤(Cyprinus carpio L.)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生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对鲤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分离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 从患病鲤(Cyprinus carpio L.)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生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对鲤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分离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构建了基于两种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所扩增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鳗利斯顿氏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其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9 bp(GenBank登录号:FJ824662),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202 bp(Gen-Bank登录号:GQ452957);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具有淀粉酶、蛋白酶、明胶酶、卵磷脂酶活性,但不具有脂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分离菌均具有金属蛋白酶基因及溶血素基因。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 MacDonell and Colwell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12种药物耐药,对克林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对恩诺沙星等32种药物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l.) 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 生物学特性 16S RRNA基因 gy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中琼氏不动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翠珍 张晓君 +3 位作者 房海 靳晓敏 葛慕湘 王秀云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0,共5页
对从病死锦鲤(Cyprinus carpioL.)肝组织中分离的2株菌(编号:HC050630D-1、HC050630D-2)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及对健康鲤鱼的致病作用等方面的检验;测定了HC050630D-1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 对从病死锦鲤(Cyprinus carpioL.)肝组织中分离的2株菌(编号:HC050630D-1、HC050630D-2)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及对健康鲤鱼的致病作用等方面的检验;测定了HC050630D-1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株被检菌为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对健康鲤鱼未呈现明显致病作用;所测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1450bp,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EF669479,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不动杆菌属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的头孢拉啶等21种药物呈现高度敏感或敏感,对头孢他啶等7种呈低度敏感,对青霉素G等9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琼氏不动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对鲤钙磷等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白东清 乔秀亭 +2 位作者 魏东 郭立 齐海林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从营养学角度出发,初步研究了添加植酸酶的饲料经不同温度(常温、6 0℃、70℃、80℃、90℃、10 0℃)处理对鲤钙磷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通过 10d的饲养,收集粪便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酸酶可以使钙的利用率提高 132 %以上,总磷... 从营养学角度出发,初步研究了添加植酸酶的饲料经不同温度(常温、6 0℃、70℃、80℃、90℃、10 0℃)处理对鲤钙磷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通过 10d的饲养,收集粪便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酸酶可以使钙的利用率提高 132 %以上,总磷利用率提高 10 5 %~12 2 %;74.86 %~ 89.0 4 %的植酸磷得以利用;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率约提高 11%和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营养物质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效文 石连玉 +3 位作者 董在杰 冯建新 程磊 鲁翠云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对于任何一个农业物种而言,现代种业核心技术包括3个方面:收集与创制最优良的种质资源、建立先进实用的育种技术、方便的可最大化利用上述资源的数据库及网站。针对鲤这个水产养殖种,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及合作单位经过30多年的研究积累和... 对于任何一个农业物种而言,现代种业核心技术包括3个方面:收集与创制最优良的种质资源、建立先进实用的育种技术、方便的可最大化利用上述资源的数据库及网站。针对鲤这个水产养殖种,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及合作单位经过30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创制了抗寒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的三大系列种质,在此基础上已经培育出6个水产新品种;构建了基于亲本遗传距离的分子育种技术,并在常规育种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增加了统计分析和染色体操作技术,如BLUP技术、雌核发育技术等,将现代育种技术充分地运用于鲤的品种培育之中;同时建立了涵盖表型、生物学特征、一般遗传参数的鲤种质数据库和涵盖基因、标记及经济性状QTLs的鲤基因组数据库,使鲤具备了现代种业需要的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的完整数据库。综上所述,初步构建了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现代种业 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鲤肌肉品质性状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景 郑先虎 +3 位作者 匡友谊 吕伟华 曹顶臣 孙效文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3-18,共6页
利用233个微卫星标记检测镜鲤(Cyprinus carpio L.)一个家系的107尾个体的基因型,采用GLM方法对肌肉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4种经济性状进行单标记回归分析。Permutation检验结果显示:有17个标记分别与肌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利用233个微卫星标记检测镜鲤(Cyprinus carpio L.)一个家系的107尾个体的基因型,采用GLM方法对肌肉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4种经济性状进行单标记回归分析。Permutation检验结果显示:有17个标记分别与肌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有4个标记(HLJ030、HLJ2560、HLJ3633,和HLJ3554)与肌肉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这些标记与性状间可能存在连锁关系。对同一标记不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了多重比较,找到了与这两种性状相关的优势基因型,为鲤的肌肉品质性状选育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微卫星 肌肉脂肪含量 肌肉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激素药条埋植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双飞 胡炜 +3 位作者 林浩然 刘晓春 汪亚平 朱作言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8-81,共4页
采用壳聚糖-激素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新型的壳聚糖-甲基睾酮(chitosan-MT)激素埋植药条.药条埋植于实验鱼8天和15天后分别取血样检测GtH含量和解剖实验鱼观察药条的缓释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检法检测血清GtH含量,结果表明,chitosan-MT埋植8天... 采用壳聚糖-激素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新型的壳聚糖-甲基睾酮(chitosan-MT)激素埋植药条.药条埋植于实验鱼8天和15天后分别取血样检测GtH含量和解剖实验鱼观察药条的缓释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检法检测血清GtH含量,结果表明,chitosan-MT埋植8天和15天后雄鱼的血清GtH平均含量分别提高到原来的4.36倍和4.53倍;而雌鱼的GtH含量分别是实验前的2.76倍和2.74倍;但同时期取样的雌、雄对照组鲤鱼血清GtH平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制备的chitosan-MT药条能在鲤鱼机体内稳定而缓慢释放,并能通过正反馈途径促进GnRH的释放,从而使血清GtH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甲基睾酮(MT) 促性腺激素(GtH) 鲤鱼 激素药 埋植 技术初探 平均含量 共沉淀方法 鱼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咪唑对黄河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国军 弓飞龙 +3 位作者 唐国盘 徐文彦 秦改晓 齐子鑫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4期4830-4832,4838,共4页
为探讨甲苯咪唑对鲤鱼的致毒机理,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在不同暴露浓度(0、0.1、0.2、0.4、0.6 mg/L甲苯咪唑)和不同暴露时间(24、72、120、168 h)下甲苯咪唑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L.var.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 为探讨甲苯咪唑对鲤鱼的致毒机理,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在不同暴露浓度(0、0.1、0.2、0.4、0.6 mg/L甲苯咪唑)和不同暴露时间(24、72、120、168 h)下甲苯咪唑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L.var.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鳃、肝胰脏和肾脏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甲苯咪唑对鲤鱼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且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暴露于甲苯咪唑72 h后,各处理浓度对黄河鲤鳃、肝胰脏和肾脏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甲苯咪唑引起黄河鲤中毒的主要靶分子可能是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作为鲤鱼甲苯咪唑中毒的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l. var.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 甲苯咪唑 过氧化氢酶活性 肝胰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不同品种(系)红血球抗原特异性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童金苟 陈荣德 吴清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用血球凝集和血清吸收试验的方法,对若干个鲤鱼品种及鲤鱼人工雌核发育系的红血球中的某些同种异型抗原纯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①以抗雌核发育红鲤抗血清(abs/R)为试剂,三个雌核发育系(R_(8305),R_(8413),RMGF_1)的RBC反应值分别为1521... 用血球凝集和血清吸收试验的方法,对若干个鲤鱼品种及鲤鱼人工雌核发育系的红血球中的某些同种异型抗原纯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①以抗雌核发育红鲤抗血清(abs/R)为试剂,三个雌核发育系(R_(8305),R_(8413),RMGF_1)的RBC反应值分别为1521—2360,1521—2028,853—1521,普通红鲤、镜鲤、白鲢的反应值在80—782。②abs/8305与abs/8413经靶细胞相互吸收后的残留活性显著降低(均为320),而以自鲢RBC吸收后抗血清活性不变。作者认为这部分抗原在鲤鱼种以下的品种和品系中具有特异性,可考虑将其作为鱼类品系鉴定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雌核发育 白鲢 品种 镜鲤 红鲤 纯合性 红血球 RBC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对红白锦鲤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20
作者 白东清 闫珊珊 +3 位作者 魏东 郭永军 吴旋 李红娜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26,共4页
采用溶剂浸泡法从红白锦鲤皮肤、尾鳍、鳞片红色部分提取红色素,并研究不同有机物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糖、柠檬酸、蔗糖、草酸、苯甲酸对红白锦鲤红色素具有保护作用,且作用依次增强;苦味酸、肌醇、水杨酸、纤维素... 采用溶剂浸泡法从红白锦鲤皮肤、尾鳍、鳞片红色部分提取红色素,并研究不同有机物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乳糖、柠檬酸、蔗糖、草酸、苯甲酸对红白锦鲤红色素具有保护作用,且作用依次增强;苦味酸、肌醇、水杨酸、纤维素粉、葡萄糖、反丁烯二酸对红色素具有破坏作用,且作用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红色素 稳定性 红白锦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