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养护温度对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1
-
-
作者
韩瑞凯
陈宇鑫
张健
李召峰
王衍升
-
机构
山东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院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3-30,共8页
-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23ZLGX01,2021CXGC010301)
山东省竞争性创新平台(2023CXPT080)。
-
文摘
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可代替水泥应用于道路半刚性基层建设。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气温波动大。在半刚性基层施工期间,不同月份导致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养护温度不同。基于2006—2023年山东(济南)温度变化特征确定养护温度为1℃、4℃、10℃、16℃、20℃、25℃、28℃,通过万能试验机和^(1)H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研究养护温度对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测试分析、ICP-OES揭示养护温度对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性能演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养护温度升高会促进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发展,养护温度为28℃时7 d抗压强度达到21.15 MPa,相较于养护温度为1℃时提升67.41%,且当养护温度不低于20℃时,在整个养护阶段强度发展率大于1 MPa/d。养护温度的提升会优化结石体孔结构分布,养护7 d后,随温度升高结石体的凝胶孔、过渡孔占比从37.82%提升到80%以上,毛细孔占比从62.18%下降到15%左右。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主要为(C,N)-A-S-H凝胶,其对强度发展起重要作用,养护温度的提升会促进赤泥Si/Al元素溶出,从而提高(C,N)-A-S-H凝胶的生成量。月均温度低于10℃时不宜进行道路施工,月均温度在10~20℃时可延长赤泥基胶凝材料养护时间促进其强度发展。
-
关键词
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
养护温度
抗压强度
孔结构
水化产物
-
Keywords
red mud-based road cementitious material
curing temperature
compressive strength
pore structure
hydration product
-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基于道路碎石底基层赤泥基胶凝材料应用研究
- 2
-
-
作者
刘锋
-
机构
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出处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
文摘
将赤泥基胶凝材料应用于道路碎石底基层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改善道路基础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通过赤泥基胶凝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改善赤泥在碎石底基层中的抗剪强度和抗水稳定性,添加适量的胶凝材料,提高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结果显示,该材料的使用提高了碎石底基层的抗冻融性能和耐久性,在路基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底基层
赤泥基胶凝材料
抗剪强度
-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base layer
red mud based cementitious material
shear strength
-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