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固废生态混凝土基本性能及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泰安 任福民 +1 位作者 刘君实 户广旗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赤泥是制铝业产生固废之一,因缺乏处理手段,只能大量堆积.采用赤泥粉末、再生砖粉做水泥掺合料,制备大孔生态混凝土,考察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力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测量冻融循环下指标变化,采用XRD和SEM对混凝土浆体和界面处形貌进... 赤泥是制铝业产生固废之一,因缺乏处理手段,只能大量堆积.采用赤泥粉末、再生砖粉做水泥掺合料,制备大孔生态混凝土,考察不同掺量下对混凝土力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测量冻融循环下指标变化,采用XRD和SEM对混凝土浆体和界面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在水泥中掺入赤泥时,冻融损伤主要来源界面劣化.赤泥粉末可以优化浆体的微观孔隙.同砖粉复掺时,界面处凝胶更加致密.验证了赤泥应用于混凝土可行性,增加赤泥的一种消纳途径,加快水泥行业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再生砖粉 胶凝材料 生态混凝土 冻融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偏高岭土-硅灰-水泥-脱硫石膏多元堵漏风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付明明 王梦瑶 +5 位作者 刘亚楠 陈璐 郎东莹 王泉龙 张吉成 王明煜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7-417,共11页
针对煤矿采空区漏风带来的有氧灾害问题,从落实减排固碳战略,综合利用工业固废的角度出发,选择以赤泥、水泥、偏高岭土等为主要材料制备新型多元体系胶凝材料(R-M-S-C-D),并开展堵漏风性能研究。以水灰比、赤泥与偏高岭土比例、硅灰掺... 针对煤矿采空区漏风带来的有氧灾害问题,从落实减排固碳战略,综合利用工业固废的角度出发,选择以赤泥、水泥、偏高岭土等为主要材料制备新型多元体系胶凝材料(R-M-S-C-D),并开展堵漏风性能研究。以水灰比、赤泥与偏高岭土比例、硅灰掺量和脱硫石膏掺量为变量,设计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进行胶凝材料流动度测试,开展抗折实验、抗压实验以及孔结构特征、胶凝材料产物成分、产物官能团和形貌特征等微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减水剂作用下,新型多元体系胶凝材料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5、赤泥掺量18%、偏高岭土掺量18%、脱硫石膏掺量6%、硅灰掺量8%、水泥掺量50%,此时新型多元胶凝材料性能最优,抗折强度达到7.53 MPa,抗压强度达到28.87 MPa,孔隙率为17.89%。经XRD分析得出多元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包括Ca(OH)_(2)、CaCO_(3)、水化硅酸钙凝胶(C-S-H)等凝胶和结晶;FTIR分析表明材料中Si—O键和Al—O键增多;TG分析得出,在30℃到200℃区间内水化产物中的结合水质量损失较大,表明R-M-S-C-D中生成大量的凝胶和结晶;SEM扫描观察到大量网状或团簇状凝胶和钙矾石等结晶。在碱和硫酸盐的协同激发作用下,胶凝材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C-S-H)、水化硅铝酸钙凝胶(C-A-S-H)、钙矾石等产物,它们起到了很好的骨架支撑作用和孔隙填充作用,同时优化了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该研究表明以赤泥-水泥为基体的固废新型体系对煤矿堵漏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孔隙结构 堵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粉煤灰-电石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水化机理
3
作者 李钰佳 段思宇 +4 位作者 吴浩 史晓凯 韩晓亮 赵佩伦 马志斌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049,共9页
以赤泥、粉煤灰和电石渣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赤泥-粉煤灰、赤泥-电石渣和粉煤灰-电石渣二元体系,赤泥-粉煤灰-电石渣三元体系的复合胶凝试块。以不同养护龄期胶凝试块的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比较了赤泥、粉煤灰和电石渣的胶凝效应大小... 以赤泥、粉煤灰和电石渣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赤泥-粉煤灰、赤泥-电石渣和粉煤灰-电石渣二元体系,赤泥-粉煤灰-电石渣三元体系的复合胶凝试块。以不同养护龄期胶凝试块的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比较了赤泥、粉煤灰和电石渣的胶凝效应大小,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SEM-EDS)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不同胶凝试块的物相组成、分子键结构、微观形貌及热失重特性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胶凝体系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赤泥-粉煤灰-电石渣表现了更大的协同胶凝效应,当赤泥、粉煤灰和电石渣的掺量分别为35%、30%和35%(质量分数)时,试块28 d抗压强度可达25.4 MPa。相比二元胶凝体系,三元胶凝体系试块水化程度更高,产物更复杂,SEM分析表明三元体系试块呈现水化硅铝酸钠(N-A-S-H)、水化硅铝酸钙(C-A-S-H)凝胶与原料相互联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微观形貌,结构更加致密,力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赤泥 水化硅铝酸钠 水化硅铝酸钙 水化机理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抗冻融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子超 朱俊阁 +3 位作者 乐红志 马来君 赵浩宇 钟佳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5-976,共12页
赤泥资源化利用对氧化铝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赤泥和热活化赤泥为主要原料与钢渣等多种固废协同制备赤泥基胶凝材料,并对其抗冻融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养护14和28 d的胶凝材料试样进行冻融试验,用万能试验机... 赤泥资源化利用对氧化铝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赤泥和热活化赤泥为主要原料与钢渣等多种固废协同制备赤泥基胶凝材料,并对其抗冻融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养护14和28 d的胶凝材料试样进行冻融试验,用万能试验机、XRD、SEM、工业CT等检测方法对试样冻融前后的强度、物相、显微结构、孔隙率等进行表征,并对冻融损伤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赤泥基胶凝材料冻融前后的质量损失、强度损失、显微结构差异显著。其中,赤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较其他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抗冻性能优异,其养护14 d试件冻融前后的质量损失和强度损失分别为23.68%和50.75%;用热活化赤泥制备的赤泥-钢渣胶凝材料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较冻融前降低了1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损伤 活化赤泥 钢渣 水泥 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温度对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瑞凯 陈宇鑫 +2 位作者 张健 李召峰 王衍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3-30,共8页
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可代替水泥应用于道路半刚性基层建设。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气温波动大。在半刚性基层施工期间,不同月份导致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养护温度不同。基于2006—2023年山东(济南)温度变化特征确定养护温度为1℃、... 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可代替水泥应用于道路半刚性基层建设。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气温波动大。在半刚性基层施工期间,不同月份导致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养护温度不同。基于2006—2023年山东(济南)温度变化特征确定养护温度为1℃、4℃、10℃、16℃、20℃、25℃、28℃,通过万能试验机和^(1)H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研究养护温度对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利用X射线衍射、热重测试分析、ICP-OES揭示养护温度对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性能演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养护温度升高会促进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发展,养护温度为28℃时7 d抗压强度达到21.15 MPa,相较于养护温度为1℃时提升67.41%,且当养护温度不低于20℃时,在整个养护阶段强度发展率大于1 MPa/d。养护温度的提升会优化结石体孔结构分布,养护7 d后,随温度升高结石体的凝胶孔、过渡孔占比从37.82%提升到80%以上,毛细孔占比从62.18%下降到15%左右。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主要为(C,N)-A-S-H凝胶,其对强度发展起重要作用,养护温度的提升会促进赤泥Si/Al元素溶出,从而提高(C,N)-A-S-H凝胶的生成量。月均温度低于10℃时不宜进行道路施工,月均温度在10~20℃时可延长赤泥基胶凝材料养护时间促进其强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基路用胶凝材料 养护温度 抗压强度 孔结构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在胶凝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庆 王强 +2 位作者 吴蓬 王俊祥 吕宪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4,共9页
赤泥作为我国大宗固废来源之一,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利用率仍较低,探索赤泥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赤泥的种类和性能进行简要评述,指出将赤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赤泥大量堆... 赤泥作为我国大宗固废来源之一,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利用率仍较低,探索赤泥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赤泥的种类和性能进行简要评述,指出将赤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赤泥大量堆存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但是赤泥的碱含量高,难以实现其在传统建筑材料领域的大规模利用,必须进行脱碱预处理以降低其碱含量;高碱性赤泥在碱激发胶凝材料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以活化赤泥为主要原料能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赤泥基胶凝材料,是实现赤泥综合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碱含量 火山灰活性 胶凝材料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在建筑材料和复合高分子材料中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晓明 张增起 +4 位作者 李宇 张娜 王亚光 张未 张以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4,共14页
赤泥是一种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全组分、安全利用对电解铝行业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制备建材等材料制品是实现赤泥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大宗利用的关键途径。充分利用赤泥的高碱性,将赤泥与硅铝质和硫酸盐类工业... 赤泥是一种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全组分、安全利用对电解铝行业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制备建材等材料制品是实现赤泥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大宗利用的关键途径。充分利用赤泥的高碱性,将赤泥与硅铝质和硫酸盐类工业固废协同使用,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水泥或地质聚合物等胶凝材料。同时利用碱性赤泥和其他工业固废的协同作用,制备出的建筑砌块和道路水稳层材料固废使用量可超过90%。利用赤泥制备陶瓷或陶粒类烧结材料是绿色、低碳、高值、大宗利用赤泥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将赤泥用作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填料可以实现赤泥的高附加值利用。近年来,研究学者关于赤泥制备胶凝材料、建筑砌块、道路水稳层材料、陶粒和复合高分子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部分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推广。本文主要介绍了赤泥制备建材制品和复合高分子材料的最新进展,并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政策法规引导等方面针对赤泥基材料制品的产业化推广和赤泥综合利用率的提升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胶凝材料 陶粒 高分子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养护对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史迪 叶家元 +1 位作者 张鹏 张文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89,92,共4页
以烧结法赤泥为原料、水玻璃为激发剂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并对蒸汽养护(60℃)对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及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养护条件下,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主要反应产物为C-S-H凝胶;蒸汽养护可促进... 以烧结法赤泥为原料、水玻璃为激发剂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并对蒸汽养护(60℃)对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及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养护条件下,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主要反应产物为C-S-H凝胶;蒸汽养护可促进赤泥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从而使基体结构更为致密,强度显著提高;经60℃蒸汽养护48 h的赤泥基碱激发砂浆,其3、28 d抗压强度可分别达到34.8、65.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养护 赤泥 碱激发胶凝材料 反应产物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水泥基材料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荣辉 钱春香 李龙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08-3411,共4页
微生物水泥是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而研发的一种新型生物水泥。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IR)分别对微生物水泥基材料的成分、形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TEM分析表明,微生物水泥基材料内部微观结构与化学法浇注的砂... 微生物水泥是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而研发的一种新型生物水泥。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IR)分别对微生物水泥基材料的成分、形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TEM分析表明,微生物水泥基材料内部微观结构与化学法浇注的砂颗粒内部微观结构不同。微生物矿化形成的方解石可以胶结松散颗粒,而化学法形成的方解石与松散颗粒之间存在孔隙,不能胶结松散颗粒;IR分析表明,微生物水泥基材料中的Si—O键和C—O键频率均发生红移,而化学法浇注的砂颗粒中Si—O键和C—O键频率未发生改变,另外,化学法浇注的砂颗粒中Si—O键与单纯石英砂中的Si—O键频率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水泥基材料 方解石 红外光谱 Si-O键 C-O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PS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娜 刘晓明 孙恒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为了透彻了解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Ca、Si、Al、O、Na等主要元素化学键能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化3 d至90 d的赤... 为了透彻了解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Ca、Si、Al、O、Na等主要元素化学键能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化3 d至90 d的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中Ca、Si、Al、Na、O等主要元素的结合能均随着水化龄期的延长逐渐升高;Na1s结合能的升高说明赤泥-煤矸石基胶凝材料在水化过程中对Na+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化作用;随着C-A-S-H凝胶钙硅原子比的升高,Si2p结合能将降低,二者呈较好的线性负相关性;基于水化产物的O1s结合能与相对桥氧数(RBO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性,因此可用水化产物O1s结合能来评价胶凝产物中[SiO4]四面体的聚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胶凝材料XPS分析水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粉煤灰作为添加剂制备赤泥偏高岭土胶凝材料 被引量:3
11
作者 云斯宁 冯琼 +2 位作者 惠攀 李永鹏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5-750,779,共7页
采用XRD、IR、SEM、和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高钙粉煤灰作为添加剂制备的赤泥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水化产物.结果表明:合适掺量的高钙粉煤灰(<14%)有助于试样力学性能的提高;高钙粉煤灰作为添加剂所制备的赤泥偏高岭土胶凝材... 采用XRD、IR、SEM、和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高钙粉煤灰作为添加剂制备的赤泥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水化产物.结果表明:合适掺量的高钙粉煤灰(<14%)有助于试样力学性能的提高;高钙粉煤灰作为添加剂所制备的赤泥偏高岭土胶凝材料,其水化产物主要有水化硅酸铝钙、沸石相、羟基硅酸铝、钙长石、蓝晶石、水化硅酸钙和叙永石.随着试样养护龄期的增长胶凝材料结构更密实,形成PSS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粉煤灰 赤泥 偏高岭土 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赤泥矿渣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中碱的测定
12
作者 陈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用水溶解的方法再借助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碱赤泥矿渣胶凝材料水化浆体中可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Na2O含量,提出了在碱赤泥矿渣胶凝材料中Na2O以可溶性化合物和结合为水化产物2种状态存在的观点。研究了水化浆体中可溶性Na2O和不溶性的Na2... 用水溶解的方法再借助火焰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碱赤泥矿渣胶凝材料水化浆体中可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Na2O含量,提出了在碱赤泥矿渣胶凝材料中Na2O以可溶性化合物和结合为水化产物2种状态存在的观点。研究了水化浆体中可溶性Na2O和不溶性的Na2O含量随溶解时间的变化,确定了最佳的溶出时间。证实了在水化过程中,Na2O具有2种作用:催化作用和直接参与形成水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赤泥矿渣胶凝材料 水化活性 火焰光度法 水溶解法 催化作用 碱矿渣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酸盐固废胶凝材料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智远 王倩倩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5期658-668,共11页
通过调控赤泥和煤矸石的不同质量配比,采用热活化与复合钙基激发剂活化相结合的方式,制备赤泥和煤矸石总掺量达65%的铝硅酸盐固废胶凝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对不同龄期硬化... 通过调控赤泥和煤矸石的不同质量配比,采用热活化与复合钙基激发剂活化相结合的方式,制备赤泥和煤矸石总掺量达65%的铝硅酸盐固废胶凝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对不同龄期硬化浆体进行分析,并研究其物相发展。研究结果表明:赤泥和煤矸石的配比对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和水化产物的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赤泥与煤矸石在固废胶凝材料中掺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9%和26%时,胶凝材料综合性能最佳。XRD图谱表明:赤泥—煤矸石基固废热活化后的铝酸盐,与石膏、Ca(OH)2和碳酸盐等反应,形成钙钒石(AFt)、单斜型水化硫铝酸钙(AFm)和半碳型水化铝酸钙(Hc)等水化产物;TG-DSC分析表明不同样品生成的C-A-S-H凝胶和AFt含量不同。适当配比的赤泥和煤矸石在热活化和复合钙基激发剂活化过程中都体现了协同活化作用,一方面促进了活性铝酸盐和硅酸盐离子的释放,另一方面促进了火山灰反应及水化产物的形成,使得浆体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提升。该研究为赤泥和煤矸石等含较高铝硅质组分的大宗工业固废在矿山胶结充填、路基材料和墙体砌块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煤矸石 热活化 钙基激发 钙钒石 火山灰反应 固废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赤泥-矿渣地聚合物水泥的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丁铸 洪鑫 +2 位作者 朱继翔 田炳瑶 方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3,共9页
本文将拜耳法赤泥引入碱-矿渣系统中,使用硅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碱激发剂,制备出碱-赤泥-矿渣地聚合物水泥材料,其中拜耳法赤泥与矿渣的质量比例为1∶1。通过研究该材料的凝结时间与抗压强度,确定了当碱激发剂为水玻璃且碱含量... 本文将拜耳法赤泥引入碱-矿渣系统中,使用硅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碱激发剂,制备出碱-赤泥-矿渣地聚合物水泥材料,其中拜耳法赤泥与矿渣的质量比例为1∶1。通过研究该材料的凝结时间与抗压强度,确定了当碱激发剂为水玻璃且碱含量为5%时,地聚物水泥净浆具有适合的凝结时间,且抗压强度最高,其28 d抗压强度可达72.05 MPa,高于赤泥和矿粉单独激发时的强度,这说明拜耳法赤泥与矿渣对相互的碱激发反应有促进作用。通过SEM、EDS、XRD等手段对不同龄期的水化产物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该胶凝材料的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凝胶(C-S-H)、含碱钙铝酸盐凝胶和水化铁酸盐胶体。其水化产物结构致密,各种产物交织在一起,晶体作为架构,凝胶作为填充,断面光滑,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矿渣 碱激发 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钠对碱激发矿渣-赤泥胶凝材料吸水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凯 李青 +3 位作者 王鹏淮 陈平 李俊潼 明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78-1784,1803,共8页
碱激发矿渣-赤泥胶凝材料(AASR)由于吸水速率较大,水分和侵蚀性离子易进入AASR内部,对其耐久性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利用硬脂酸钠(NaSt)改善AASR的孔结构,并在孔隙壁上引入憎水膜,降低AASR的吸水速率。通过对AASR孔结构、接触角和微观形... 碱激发矿渣-赤泥胶凝材料(AASR)由于吸水速率较大,水分和侵蚀性离子易进入AASR内部,对其耐久性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利用硬脂酸钠(NaSt)改善AASR的孔结构,并在孔隙壁上引入憎水膜,降低AASR的吸水速率。通过对AASR孔结构、接触角和微观形貌的分析,揭示了NaSt对AASR吸水速率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NaSt在AASR内部引入了较多的封闭孔,内部孔隙之间的连通性会被这些封闭气孔阻断,从而阻断水分在AASR孔径中的传输;NaSt在毛细孔壁形成憎水膜,增大了孔壁接触角,降低了毛细管吸力;掺入质量分数为0.5%的NaSt后,AASR的初始吸水速率的降低幅度高达83%,但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渣-赤泥胶凝材料 硬脂酸钠 吸水速率 孔结构 憎水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活化拜耳法赤泥制备低碳胶凝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幸非凡 严金生 +7 位作者 冯庆革 王东波 韦倩兰 田月晖 丁合琨 黄潇潇 张庆年 古洪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为了探究热处理对拜耳法赤泥胶凝特性的影响,采用对比强度法评价不同温度煅烧下赤泥的胶凝特性;并将赤泥与水泥熟料、石灰石粉、石膏按比例混合制备低碳胶凝材料,探究赤泥的热处理温度对低碳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赤泥的热处... 为了探究热处理对拜耳法赤泥胶凝特性的影响,采用对比强度法评价不同温度煅烧下赤泥的胶凝特性;并将赤泥与水泥熟料、石灰石粉、石膏按比例混合制备低碳胶凝材料,探究赤泥的热处理温度对低碳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分析赤泥的热处理温度对物相变化和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赤泥胶凝特性逐渐增强后减弱,在600℃时达到最佳;所制备的胶凝材料早期强度较高,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胶凝特性好的赤泥在的水化反应中消耗更多的CH,同时会生成少量的单碳铝酸盐;利用热处理活化的赤泥制备的低碳胶凝材料每吨可减少约30%的CO_(2)排放和20%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热处理活化 对比强度法 低碳胶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基稳定碎石抗冻融性能分析
17
作者 何敬源 高伟豪 +3 位作者 张健 王川 李召峰 游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149-1159,共11页
为实现赤泥基胶凝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安全应用,研究赤泥基稳定碎石基层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力学性能与质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工业CT扫描、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等方式探究冻融温度与次数对力学性能和质量损失的作用机制.研究表... 为实现赤泥基胶凝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安全应用,研究赤泥基稳定碎石基层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力学性能与质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工业CT扫描、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等方式探究冻融温度与次数对力学性能和质量损失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20~−20℃、28 d条件下胶凝材料5%掺量最大质量损失率为1.85%;5%和6%赤泥基胶凝材料掺量下稳定碎石质量损失率变化幅度高于掺量7%和8%掺量下的变化幅度,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质量损失率不断增加;通过工业CT与SEM-EDS微观分析,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稳定碎石孔隙率增大,养生28 d、6%掺量稳定碎石经历20次冻融循环后,孔隙率增长1.53%,内部裂缝损伤增多并不断积累,呈现由少变多、由窄变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交通工程绿色建设和赤泥大宗量利用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基胶凝材料 路面基层 冻融次数 冻融温度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