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功率分布的微波整流天线阵列功率合成优化方法
1
作者 肖冬萍 陈建楠 +1 位作者 陈宇立 舒梽卿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6,共9页
对于大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接收天线阵列上微波功率非均匀分布,由于整流电路的特性,采用现有的天线阵列布局和功率合成方式所得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混合功率合成方法:提出天线单元连接编码规... 对于大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接收天线阵列上微波功率非均匀分布,由于整流电路的特性,采用现有的天线阵列布局和功率合成方式所得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混合功率合成方法:提出天线单元连接编码规则,采用遗传算法将接收天线单元按目标功率进行分组和射频合成,使得各组射频合成后的微波功率均匀化,再输入整流电路;提出整流电路连接编码规则,基于遗传算法,以负载匹配为目标对整流电路进行动态串并联优化,使直流合成后获得最优转换效率。在进行功率合成前,需基于实验系统分析获得整流电路输入功率与转换效率关系、输出伏安特性曲线,从而确定射频功率合成的优化目标。该文以10×10接收阵列天线为例进行分析,将100个单元分为4组进行均匀化射频合成,均匀度评价指标低至1.804;再对整流输出进行串并联优化,在接近负载匹配的情况下使得整流转换效率达到91.37%。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对接收天线阵列进行混合功率合成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 混合功率合成 编码规则 动态串并联优化 整流电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幅调谐式的双向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
2
作者 张欣 王龙龙 +1 位作者 高鹏翔 方支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7,共9页
为解决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中双向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传输速率低、能量信号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调幅调谐式的双向能信同传方法。文中通过改变逆变器移相全桥控制的移相角对正向信号进行调幅调制实现信号... 为解决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中双向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传输速率低、能量信号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调幅调谐式的双向能信同传方法。文中通过改变逆变器移相全桥控制的移相角对正向信号进行调幅调制实现信号正向传输,采用改变副边谐振电容对反向信号进行调谐调制实现信号反向传输,从而使得线圈两端电流带有信号特征,并利用电流互感器将带有信号特征的电流信号通入解调电路中还原信号。首先,通过对电路结构进行理论推导分析;其次,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并且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搭建了一个功率为120 W实验平台。结果表明:在功率为120 W的条件下,负载电压波动小于3%,电能传输对信号传输影响较小,可实现正向4 kbps、反向20 kbps的高速半双工传输,信号传输误码率为0.1%;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中能够有效实现双向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具有较高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可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WPT) 信号双向传输 移相全桥 电容调制 解调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力开关柜温湿度压力无源无线测量的自供电系统设计
3
作者 阮景煇 吴宁诚 +2 位作者 许谱名 刘赟 范彦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97-204,共8页
目的针对电力开关柜内温湿度、压力测量传感器供电问题,需要一种能让无线传感节点实现自供电的技术。基于射频能量收集(Radio frequency energy harvesting,RFEH)的无线自供能系统已被证明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本文设计一种宽输入... 目的针对电力开关柜内温湿度、压力测量传感器供电问题,需要一种能让无线传感节点实现自供电的技术。基于射频能量收集(Radio frequency energy harvesting,RFEH)的无线自供能系统已被证明是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本文设计一种宽输入功率范围高效率的整流器,可应用于低功率的无线传感系统。采用谐波抑制网络对二次三次谐波进行了一定控制,以及设计了π型匹配网络,提升了整体的效率。基于此整流器设计了适用于无源无线传感系统的RFEH系统。结果通过仿真与测试对整流电路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出的整流器在−7.5~15 dBm输入功率范围内能量收集效率均大于50%,9 dBm时达到最高的转换效率71.6%,在−14 dBm时仍有30%的转换效率可用于低功率的物联网应用。最后,基于此RFEH系统搭建了温湿度及压力无源传感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在2 m处实时监测温湿度及压力。结论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对低功率的物联网应用如无线传感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收集 无线自供电系统 无线传感系统 整流器 Dickson倍压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紧凑高效型大功率整流电路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慧霞 陈鹏 李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0,共5页
为了解决微波整流电路功率容量低、整流效率低、电路尺寸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整流效率高、频率在2.45 GHz的大功率微波整流电路。采用4只肖特基二极管桥设计了两路微波整流电路,其结构具有对称性且共用一个匹配网络和谐波抑... 为了解决微波整流电路功率容量低、整流效率低、电路尺寸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整流效率高、频率在2.45 GHz的大功率微波整流电路。采用4只肖特基二极管桥设计了两路微波整流电路,其结构具有对称性且共用一个匹配网络和谐波抑制网络,使得电路在整流效率不下降的条件下提升整流电路的功率容量;采用λg/8终端短路微带线并联于二极管与地之间和在射频分流处添加扇形开路支节来设计谐波抑制网络,使得整流二极管的二次、三次谐波被抑制,省去了输入低通滤波器的设计,达到小型化和整流效率的提高。在ADS软件仿真、优化下制作出实物,实测结果表示输入功率为38 dBm时,整流效率达70%,电路的尺寸为45 mm×65 mm。与其他大功率整流电路相比,该电路具有设计方法简单、电路尺寸小、功率容量大、整流效率高的特点,更适合应用到大功率、高电压供能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输能 整流电路 高效率 大功率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控制的封闭腔体微波无线输能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敬小炜 景建伟 +1 位作者 闫丽萍 刘长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57-2261,共5页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封闭腔体内的无线能量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频率控制的WPT技术,可实现对电大封闭腔体(103×λ3)内的多方位传感器进行可控和高效的无线充电.电大腔体内的电...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封闭腔体内的无线能量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技术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频率控制的WPT技术,可实现对电大封闭腔体(103×λ3)内的多方位传感器进行可控和高效的无线充电.电大腔体内的电场分布对频率的变化敏感,利用频率变化实现对封闭腔体场分布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S波段的1 m3腔体最高WPT传输效率为96.6%.设计的宽带整流电路实测整流效率最高为80%,整流效率高于50%的带宽为1.65 GHz.在2.401~2.495 GHz频段实现控制双接收机的不同工作状态,展现其在航空航天器等封闭空间中为传感器无线供电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大封闭腔体 频率控制 高效率 S波段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 整流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超宽输入功率范围的三路整流电路
6
作者 王清华 杨梅 +2 位作者 杨利霞 黄志祥 车文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超宽输入功率范围的三路整流电路.通过在三条整流支路中采用不同阈值电压的二极管,使每条支路对不同输入功率进行高效整流,三条整流支路协同作用,使所提出的整流电路能够在超宽输入功率范围内保持高效率工作;设计并实...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超宽输入功率范围的三路整流电路.通过在三条整流支路中采用不同阈值电压的二极管,使每条支路对不同输入功率进行高效整流,三条整流支路协同作用,使所提出的整流电路能够在超宽输入功率范围内保持高效率工作;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工作在2.4 GHz的三支路整流电路,三条整流支路分别实现在-10~11、11~24和24~35 dBm的功率范围内,效率保持在30%以上.测试结果表明:在-6~25 dBm的输入功率范围内,电路的转换效率均可保持在40%以上,最高效率可以达到71.2%.所提出的整流电路对输入功率的灵敏度较低,能够在超宽输入功率范围内实现高效率能量转换,可用于能量收集或动态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电路 宽功率范围 三路整流 高效率 无线能量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追踪系统研究(内封面文章)
7
作者 陈玉超 邓国亮 +4 位作者 杨火木 孙延峰旭 苟于单 王俊 周寿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8,共11页
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中,由于瞄准系统误差和物体遮挡的影响,光电池阵列接收到的激光辐照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电池阵列组串内的电池间出现电流失配,输出功率下降。针对该问题,采用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追踪(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 在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中,由于瞄准系统误差和物体遮挡的影响,光电池阵列接收到的激光辐照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电池阵列组串内的电池间出现电流失配,输出功率下降。针对该问题,采用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追踪(Distributed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DMPPT)技术,减少光电池阵列组串内的电池间电流失配,并用并联型Boost(PT-Boost)电路替代传统Boost电路,降低DC/DC转换器的输入电流纹波,使DMPPT系统获得高追踪效率。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Boost电路,PT-Boost电路的追踪效率提高3.6%,达到93.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了遮光率分别为0%、25%和50%的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场景,DMPPT系统整体效率分别达到了93%、92.6%和90.3%。该研究结果对激光辐照不均匀场景下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分布式最大功率点 并联型Boost电路 追踪效率 整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无线输能技术研究进展与系统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杨雪霞 周华伟 +1 位作者 周永金 梅欢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1-549,共9页
微波无线输能(microwa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MPT)技术应用于不易获取直流电能的场合,是研制太阳能卫星、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也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能及环境低微微波能量的回收.比较了微带线型和共面带状线型2... 微波无线输能(microwa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MPT)技术应用于不易获取直流电能的场合,是研制太阳能卫星、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也可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能及环境低微微波能量的回收.比较了微带线型和共面带状线型2种典型整流天线的单元和阵列性能,提出了对接收天线和整流电路的要求;以获得最大微波波束捕获效率为目标,分析了发射天线拓扑结构及高斯削尖口径电平分布.在研究以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C波段微波输能系统,该系统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直流-直流效率为35%.最后指出了微波无线输能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线输能 整流天线 天线 整流电路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量发射线圈设计、优化与验证 被引量:37
9
作者 张献 杨庆新 +2 位作者 崔玉龙 刘会军 金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8,共7页
如何对电磁线圈进行合理的设计及优化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直接场路耦合算法模型,并通过参数求解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半径的单匝线圈空间磁场及电路参数的整体变化趋势,从而得出... 如何对电磁线圈进行合理的设计及优化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直接场路耦合算法模型,并通过参数求解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半径的单匝线圈空间磁场及电路参数的整体变化趋势,从而得出与线圈设计相关的指导原则。然后根据大功率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三种不同结构发射线圈,计算了电气特性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五组并绕盘型线圈与其他结构线圈相比具有更低的电感量与更高的谐振频率,并且实际工况下中心轴向磁场强度与沿轴向磁场较大,适合作为发射线圈形式。通过采用本文分析方法可有效避免设计和试验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场路耦合 发射线圈 盘式并绕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沈娜 李长生 张合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35-2741,共7页
为探索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研究传输参数与传输性能间的关系,基于互感耦合理论,建立了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共振角频率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共振角频率随收发端距离由近至远过程中,由一个分裂至两个又... 为探索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研究传输参数与传输性能间的关系,基于互感耦合理论,建立了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共振角频率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共振角频率随收发端距离由近至远过程中,由一个分裂至两个又恢复至一个的规律;指出因空心线圈的低耦合系数特性,工程中仅会观察到由两个合并为一个的过程。利用Or-CAD仿真软件和实验手段对系统传输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系统传输特性的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所求得的共振角频率数学公式的计算精度高,与仿真结果误差在±1%以内,能够准确描述系统的能量传输特性。所建模型为高效率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共振 无线能量传输 电路模型 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艳红 刘国强 +1 位作者 宋显锦 张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11,共5页
首先建立电路模型,结合互感计算,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特性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研究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电感值的选择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建立传输距离、谐振频率与负载功率、传输效率等传输特性的关系,为发射和接收谐振回路的... 首先建立电路模型,结合互感计算,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特性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研究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电感值的选择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建立传输距离、谐振频率与负载功率、传输效率等传输特性的关系,为发射和接收谐振回路的参数设计提供详尽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宽频E类功率放大器特性,为电路在宽频带工作状态下保持较高的系统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实验分析,对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 电路理论 传输特性 功率放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波微波整流器实验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绳乾 王秩雄 +1 位作者 黄建仁 张正齐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6,共5页
本文根据快回旋电子束波在谐振腔中共振吸收微波能量的原理,首次在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回旋波整流器实验试品,输出功率接近3W,谐振腔、转换区和收集极的转换效率达到70%以上,工作性能稳定,负载过载时快速自我保护,并在过载消失时能快速自... 本文根据快回旋电子束波在谐振腔中共振吸收微波能量的原理,首次在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回旋波整流器实验试品,输出功率接近3W,谐振腔、转换区和收集极的转换效率达到70%以上,工作性能稳定,负载过载时快速自我保护,并在过载消失时能快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通过本实验的测试,证实了回旋波整流器设计制造的技术可行性,摸清、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为进一步研制出1kW量级的器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波微波整流器 微波输电 无线输电 卫星太阳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窥镜便携式无线能量发射系统 被引量:13
13
作者 石煜 颜国正 朱柄全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对采用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WPT)系统为视频胶囊内窥镜(VCE)提供能量的技术进行优化,主要对无线能量发射系统进行了改进,并搭建了便携式WPT平台。通过比较磁场强度和均匀度,选定了合适的发射线圈结构;通过分析谐振原理并测试Q值变化,... 对采用电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WPT)系统为视频胶囊内窥镜(VCE)提供能量的技术进行优化,主要对无线能量发射系统进行了改进,并搭建了便携式WPT平台。通过比较磁场强度和均匀度,选定了合适的发射线圈结构;通过分析谐振原理并测试Q值变化,确定了传输频率;在发射电路中加入可调电感提高频率稳定性,并测量了电流的波动情况。实验显示:优化设计的WPT系统稳定可靠,VCE在WPT平台上工作正常,可以30frame/s的帧率向接收天线发送分辨率为320×240的图像,功率为78.4mW。该无线能量发射系统可携带,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受人体行动影响较小,可保证VCE在高频率和高分辨率状态下持续工作,提高了VCE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视频胶囊内窥镜 谐振电路 频率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胶囊内窥镜无线能量接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煜 颜国正 朱柄全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3-708,共6页
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取代纽扣电池,为视频胶囊内窥镜提供充足稳定的能量,以延长其工作时间,同时提高图像质量。在限定接收线圈体积的条件下,通过对比,得到相对磁导率最大的磁芯形状与尺寸;对绕线采用不同的股数与匝数搭配... 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取代纽扣电池,为视频胶囊内窥镜提供充足稳定的能量,以延长其工作时间,同时提高图像质量。在限定接收线圈体积的条件下,通过对比,得到相对磁导率最大的磁芯形状与尺寸;对绕线采用不同的股数与匝数搭配,确定品质因数最高的接收线圈模型;最后将接收电路模块化,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接收能量转化效率。集成了接收线圈的视频胶囊在无线供能平台上以30帧/秒的速率向外发送分辨率为320×240的图像,功率为78.4 mW。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视频胶囊内窥镜 品质因数 谐振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引信用能量和信息无线同步传输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长生 张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7-542,共6页
针对长距离(米级)条件下武器系统对能量和信息高效率、高质量同步传输的要求,为解决目前普遍采用的电磁感应装定方式仅适合短距离(毫米级)传输的问题,基于磁共振理论,提出利用一对处于磁共振强耦合状态的分离线圈实现装定器与弹药引信... 针对长距离(米级)条件下武器系统对能量和信息高效率、高质量同步传输的要求,为解决目前普遍采用的电磁感应装定方式仅适合短距离(毫米级)传输的问题,基于磁共振理论,提出利用一对处于磁共振强耦合状态的分离线圈实现装定器与弹药引信间的无线能量供给与信息同步装定。通过对所建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电路模型的分析,推导出系统共振频率可能存在分叉现象,得到系统固有极值角频率的精确解析解。利用Orcad软件对无线传输系统进行频域和时域内传输特性的仿真分析,发现拾取线圈回路电流随系统工作频率变化十分敏感,共振条件下系统起振时间为微秒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和信息无线同步传输方案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引信 磁共振 电路模型 能量和信息无线同步传输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和脉宽的方波激励下无线电能传输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显锦 刘国强 +2 位作者 张超 张瑞华 徐小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03-107,共5页
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基于磁谐振耦合现象利用近区磁场进行非辐射性、中距离输电的新技术。许多结果采用正弦交变电流作为激励,计算耦合电压和传输功率。脉冲激励也可以产生交变磁场从而感生交变电流,此方式下的无线电能传输有其... 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基于磁谐振耦合现象利用近区磁场进行非辐射性、中距离输电的新技术。许多结果采用正弦交变电流作为激励,计算耦合电压和传输功率。脉冲激励也可以产生交变磁场从而感生交变电流,此方式下的无线电能传输有其自身特点。文中分析了脉冲激励下的电路响应过程及谐振耦合机理,其耦合过程本质上也是正弦波的耦合。在同一输出电压的情况下,与正弦激励相比,用脉冲方波做激励,负载可以获得较大的传输功率。最后,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脉宽和频率不同的方波激励的传输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可以使用低频脉冲信号控制高频谐振线圈,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无线电能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谐振耦合 瞬态响应 场路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无线充电的锂电池矿灯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志山 黄春耀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81,共6页
为了解决矿灯因锂电池容量有限而无法长时间工作及在井下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新型锂电池矿灯。该矿灯既可在煤矿井上采用矿灯充电架充电,又可在井下采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充电。在井下,矿灯无线充电器底座内... 为了解决矿灯因锂电池容量有限而无法长时间工作及在井下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新型锂电池矿灯。该矿灯既可在煤矿井上采用矿灯充电架充电,又可在井下采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充电。在井下,矿灯无线充电器底座内的无线电能发射电路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发射到周围空间中,矿灯内部的无线电能接收电路通过线圈耦合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为5V直流信号,再通过专门的高精度充电电路为矿灯锂电池充电。测试结果表明,该矿灯无线传输电能转换效率高,充电过程符合锂电池的充电特性,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矿灯 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充电 本质安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波整流器高频系统设计与粒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晓云 李家胤 孙治国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76,共6页
综述并分析了微波回旋波整流器的内在特殊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效电路与CST电磁仿真、PIC粒子模拟相结合的快速、实用的设计方法,较好地处理了注波互作用、腔体结构设计、阻抗匹配与互作用系统效率等问题。并利用这种方法设计了一... 综述并分析了微波回旋波整流器的内在特殊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效电路与CST电磁仿真、PIC粒子模拟相结合的快速、实用的设计方法,较好地处理了注波互作用、腔体结构设计、阻抗匹配与互作用系统效率等问题。并利用这种方法设计了一种互作用系统,给出了粒子运动轨迹图与转换效率。所得结果可直接用于实际器件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回旋波整流器 无线输电技术 腔体设计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Π-S复合谐振的ECPT系统及其调谐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玉刚 任丹 +2 位作者 谢诗云 赵鱼名 戴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1-790,共10页
电场耦合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以高频电场作为能量介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为解决耦合机构的高压激励需求与高频电能变换环节中开关管的低压需求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提出一种发射端采用Π-CLC谐振电路,拾取端采用S型串联补偿的Π-... 电场耦合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以高频电场作为能量介质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为解决耦合机构的高压激励需求与高频电能变换环节中开关管的低压需求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提出一种发射端采用Π-CLC谐振电路,拾取端采用S型串联补偿的Π-S型电路拓扑。在分析Π-CLC谐振电路特性的基础上,给出具有发射极板间电压泵升效果的谐振电路参数配置方法,并针对传输距离变化引起的系统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控电感的无级调谐方法。可实现传输距离在1~5mm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电路拓扑及调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场耦合 无级调谐 谐振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非线性拓扑补偿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樊京 李定珍 +1 位作者 张世杰 田子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以其安全、便捷等优点,在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拓扑补偿结构设计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而补偿网络的研究多年来均采用线性理论和线性分析方法,在设备的安全性、鲁棒性、偏移容忍度等方面不能...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以其安全、便捷等优点,在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拓扑补偿结构设计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而补偿网络的研究多年来均采用线性理论和线性分析方法,在设备的安全性、鲁棒性、偏移容忍度等方面不能令人满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拓扑补偿结构,建立了基于T参数矩阵的电路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场路耦合瞬态仿真,解决了由于非线性模型难以得到解析解的难题,仿真计算出了磁性材料在非线性饱和状态条件下,系统的输出电压随负载和耦合系数变化的情况;综合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设计出了带有非线性补偿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拓扑补偿网络在输出负载剧烈变化、耦合系数k剧烈变化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基本稳定,其潜在性能表现有望超过现有线性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拓扑补偿结构 无线电能传输 场路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