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improved rigid blocks failure mechanism for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based on slip-line field theory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炼恒 杨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1047-1057,共11页
Based on the slip-line field theory, a two-dimensional slip failure mechanism with mesh-like rigid block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problems of rough found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 Based on the slip-line field theory, a two-dimensional slip failure mechanism with mesh-like rigid block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problems of rough found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theorem. In the velocity discontinuities in transition area, the velocity changes in radial and tangent directions are allowed.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of the stability problems of geotechnical structures are obtained by equating the work rate of external force to internal dissipation along the velocity discontinuities, and then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transformed as an upper-bound mathematic optimization model.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s for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are obtained by use of the nonlinear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and interior point method. From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work gives better calculation results than existing upper bound methods and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re accurate plastic collapse load for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rough fou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rough foundation slip-line field theory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theorem slip failure mechanism non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横向变形约束弹性地基梁法的既有锚索桩极限承载力研究
2
作者 王钰杰 张丽娟 严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以阿坝州岷江电化公司西侧滑坡前缘既有锚索桩为研究对象,既有锚索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滑坡综合治理中需要研究的关键。针对该问题,在桩身检测结果和锚索现场抗拉拔试验结果基础上,根据变形协调原理,对横向变形约束弹性地基梁法在桩锚固段... 以阿坝州岷江电化公司西侧滑坡前缘既有锚索桩为研究对象,既有锚索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滑坡综合治理中需要研究的关键。针对该问题,在桩身检测结果和锚索现场抗拉拔试验结果基础上,根据变形协调原理,对横向变形约束弹性地基梁法在桩锚固段地基水平抗力系数按梯形分布下的计算方法进行推导,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1-1'剖面既有预应力锚索桩的内力计算。把锚索极限承载力、既有桩身结构承载力和嵌固段地基强度条件共同作为限制条件,通过反分析方式不断逼近限制条件所对应的滑坡推力界限值,发现该工程中嵌固段地基强度对既有锚索桩的极限承载力起控制作用,并最终确定其极限承载力。该文所采用数据及计算方法可为同类工程研究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锚索桩 弹性地基梁 限制条件 反分析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讲座——Ⅰ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 被引量:109
3
作者 郑颖人 赵尚毅 +1 位作者 孔位学 邓楚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经典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方法一般采用解析方法,有些还要对滑动面作假设,且不适用于非均质材料,尤其是强度不均的岩石工程,从而使极限分析法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应运而生,它能通过强度降低或者荷载增加直... 经典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方法一般采用解析方法,有些还要对滑动面作假设,且不适用于非均质材料,尤其是强度不均的岩石工程,从而使极限分析法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应运而生,它能通过强度降低或者荷载增加直接算得岩土工程的安全系数和滑动面,十分贴近工程设计。为此,探讨了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及其在边坡、地基、隧道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算例表明了此法的可行性,拓宽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计算力学的发展,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正在成为一门新的学问,而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 边坡稳定分析 地基极限承载力 隧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茂松 王向军 +1 位作者 吴江斌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9,共7页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相关文献成果,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在极限状态下,扩大头处形成椭圆状局部破坏;而等截面段形成幂函数形式的曲线破裂面,幂函数曲线破裂面形状取决于土层及桩型参数...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相关文献成果,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在极限状态下,扩大头处形成椭圆状局部破坏;而等截面段形成幂函数形式的曲线破裂面,幂函数曲线破裂面形状取决于土层及桩型参数。提出扩大头影响高度H1的概念,由扩底抗拔桩足尺试验数据,拟合出一个适合上海等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扩大头影响高度H1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统一计算模式的正确性。另外,该方法也可退化为等截面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抗拔桩 极限承载力 数值模拟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地基上浅埋矩形基础极限承载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栾茂田 张其一 +1 位作者 杨庆 王志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7,共9页
基于土体塑性极限分析理论,推导一般黏性土地基上矩形基础承载力的上限解。为了证实上限解的合理性与适用性,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数值分析,并分别与Vesic理论解和Salgado et al理论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推导的三维... 基于土体塑性极限分析理论,推导一般黏性土地基上矩形基础承载力的上限解。为了证实上限解的合理性与适用性,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数值分析,并分别与Vesic理论解和Salgado et al理论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推导的三维矩形基础上限解能较好地计算黏性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限分析 速度场 极限承载力 矩形基础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64
6
作者 郑颖人 赵尚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8,104,共9页
经典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方法一般采用解析方法 ,有些还要对滑动面作假设 ,不适用于非均质材料 ,尤其是强度不均的岩石工程 ,从而使极限分析法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应运而生 ,它能通过强度降低或者荷载... 经典岩土工程极限分析方法一般采用解析方法 ,有些还要对滑动面作假设 ,不适用于非均质材料 ,尤其是强度不均的岩石工程 ,从而使极限分析法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应运而生 ,它能通过强度降低或者荷载增加直接算得岩土工程的安全系数和滑动面 ,十分贴近工程设计。本文探讨了极限分析有限元法的一些基本原理 ,包括安全系数的定义、岩土体整体失稳的判据、屈服准则的选用等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边坡、地基、隧道稳定性计算 ,算例表明了此法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分析有限元法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分析 地基极限承载力 隧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临坡地基承载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卫东 曹文贵 袁青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9-1646,共8页
临坡地基承载能力的确定分析已成为地基设计理论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现有地基承载力分析方法大多基于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考虑岩土材料破坏的非线性特性,采用非线性破坏准则和多切线法,引入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根据临坡条形... 临坡地基承载能力的确定分析已成为地基设计理论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现有地基承载力分析方法大多基于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考虑岩土材料破坏的非线性特性,采用非线性破坏准则和多切线法,引入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根据临坡条形基础地基破坏模式的非对称性特点,构建出临坡条形基础地基单侧刚性多滑块破坏模型及相应运动允许速度场。在此基础上,利用序列二次规划非线性优化算法,建立临坡条形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并与已有研究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参数对临坡地基承载力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多切线法处理非线性材料强度准则问题理论上更严密,上限解更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坡地基 非线性破坏准则 上限极限分析 极限承载能力 多切线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坡矩形浅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曹文贵 袁青松 胡卫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6-94,共9页
为深入探讨临坡矩形浅基础地基的破坏机理,提出一种三维双侧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充分考虑了基础内侧土体抗剪强度对临坡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且能较好反映基础两侧滑块形状和尺寸的非对称性.同时对该多滑块组合破坏机构提出一种简化构造方... 为深入探讨临坡矩形浅基础地基的破坏机理,提出一种三维双侧破坏模式,该破坏模式充分考虑了基础内侧土体抗剪强度对临坡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且能较好反映基础两侧滑块形状和尺寸的非对称性.同时对该多滑块组合破坏机构提出一种简化构造方法,该方法既能有效反映矩形基础地基的三维端部效应,又能避免复杂的坐标求解和曲面积分运算,更便于工程实际的应用.然后,在该破坏模式基础上引入极限分析上限理论,建立出一种新的临坡矩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并运用SQP优化算法实现极限承载力上限求解.最后,结合工程实例,与现有其他理论研究方法和ABQUS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承载力 临坡地基 矩形基础 上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承载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明华 彭文哲 +2 位作者 杨超炜 肖尧 刘亚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735,共9页
为探讨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介绍柔性桩的等效刚性桩有效嵌入深度并引入极限水平地基反力分布形式。根据荷载指向坡外及坡内两种情况,提出适用于斜坡地基桩前土体的两种极限破坏模式。然后,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 为探讨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介绍柔性桩的等效刚性桩有效嵌入深度并引入极限水平地基反力分布形式。根据荷载指向坡外及坡内两种情况,提出适用于斜坡地基桩前土体的两种极限破坏模式。然后,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导出两种荷载方向下的刚性桩极限承载力,并引入多组现场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合理性。探讨了边坡坡角、内摩擦角、黏聚力及荷载方向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结论,并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斜坡地基刚性桩水平极限承载力随坡角变化的拟合公式。这些分析为斜坡地基上基桩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具有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极限承载力 极限分析 水平受荷刚性桩 斜坡地基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离散的砌石挡土墙边坡极限承载力下限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泽 刘毅 +1 位作者 周宇 王均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0-1108,1129,共10页
将极限分析下限法理论、混合数值离散思想和线性规划结合起来研究砌石挡土墙边坡的极限承载力。采用三角形有限单元离散土体来模拟土体的连续介质力学特性,构建土体静力许可应力场的约束条件,采用块体单元离散砌石体来模拟砌石体的非连... 将极限分析下限法理论、混合数值离散思想和线性规划结合起来研究砌石挡土墙边坡的极限承载力。采用三角形有限单元离散土体来模拟土体的连续介质力学特性,构建土体静力许可应力场的约束条件,采用块体单元离散砌石体来模拟砌石体的非连续介质力学特性,构建砌石挡土墙的静力许可应力场的约束条件;同时建立有限元单元和块体单元交界面的约束条件;然后以超载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求解砌石挡土墙极限承载力的下限法线性规划模型,并使用内点算法进行最优化求解,获得边坡的极限荷载(或安全系数)和对应的应力场。通过3个算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所提方法是将混合数值离散思想引入极限分析领域的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砌石挡土墙 极限分析 下限法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限定理确定岩溶区桩端极限承载力及其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 被引量:15
11
作者 贺建清 喻畅英 +1 位作者 肖兰 高文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2,共6页
嵌岩桩因单桩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等优点而在工程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及大型构筑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岩溶区嵌岩桩桩端岩层极易发生冲切破坏。引入用小而非零拉伸截断改进的M-C强度准则描述岩体的破坏特性,确定破坏面上单位面积的能量... 嵌岩桩因单桩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等优点而在工程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及大型构筑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岩溶区嵌岩桩桩端岩层极易发生冲切破坏。引入用小而非零拉伸截断改进的M-C强度准则描述岩体的破坏特性,确定破坏面上单位面积的能量耗损率;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出发,构建了岩楔体平移破坏机构;根据桩端荷载和冲切圆台自重所做的外功率与冲切圆台破坏锥面的能量耗损率相等的条件,建立了虚功率方程,并由此得到了岩溶区桩端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及其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计算公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为岩溶区类似建筑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冲切破坏 M-C强度准则 极限分析 极限承载力 安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极限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齐武 贾苍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9-1814,共6页
根据塑性下限定理,借助有限元技术,建立了极限承载力三维情况下的锥形规划形式。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基于相应的理论计算框架,构造满足条件的静态容许应力场。该方法克服了屈服函数的线性化或光滑近似;利用对偶性,在... 根据塑性下限定理,借助有限元技术,建立了极限承载力三维情况下的锥形规划形式。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基于相应的理论计算框架,构造满足条件的静态容许应力场。该方法克服了屈服函数的线性化或光滑近似;利用对偶性,在求解下限解的同时获得对偶命题(上限)的解。与矩形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解析结果比较,精度和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对刚、柔性基础下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特性也作了探讨。数值极限分析为计算矩形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极限分析 有限元 锥形规划 刚性和柔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桩基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下限有限元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刚 孙君 王旭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复合桩基在达到整体极限承载状态时,因桩的"遮拦作用"使得地基极限承载力较天然地基有一定提高。其分析可简化为地基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地基土水平向绕桩作用产生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值的叠加。利用下限有限元方法,求解得到地基的... 复合桩基在达到整体极限承载状态时,因桩的"遮拦作用"使得地基极限承载力较天然地基有一定提高。其分析可简化为地基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地基土水平向绕桩作用产生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值的叠加。利用下限有限元方法,求解得到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和不同深度处土体绕桩阻力的数值解,并建立了绕桩阻力计算公式。绕桩阻力系数ks随桩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地基极限承载力提高值Δfu随桩间距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计算表明:复合桩基下绕桩阻力存在并不可忽视,承台下地基极限承载力有明确的提高,可以作为地基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桩基 绕桩阻力 极限承载力提高值 下限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坡条形基础下地基极限承载力多因素影响规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震 默杨 +2 位作者 任连伟 刘尚各 PHILLIPS Declan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7-44,共8页
为了系统分析边坡对临坡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和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针对不同坡顶距、坡角、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了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的多因素演化规律。结果表... 为了系统分析边坡对临坡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和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针对不同坡顶距、坡角、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的荷载-位移曲线,研究了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的多因素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极限承载力系数随坡顶距增加而增大,当坡顶距b与基底宽度B之比大于5时增长趋于停滞,但未达到平地地基数值;地基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随坡角增加近似线性减小,变化速率基本不受坡顶距的影响;地基极限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系数随砂土相对密实度增加而增大,同时受到坡顶距的影响,大坡顶距下随相对密实度的变化速率高于小坡顶距;地基极限承载力受基底宽度的影响程度小于坡顶距,随基底宽度增加小幅度增大,极限承载力系数随基底宽度的增大而减小;地基极限承载力弱化系数对相对密实度、基底宽度不敏感;减小坡角、提高相对密实度与增大坡顶距对极限承载力的提高有类似的效果,单纯通过增大坡顶距仍不能达到接近平地极限承载力的水平,适当地减小坡角、增加相对密实度可增大接近平地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可为临坡工程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借鉴,对推动临坡地基的工程定量计算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坡基础 条形基础 极限承载力 多因素 数值分析 极限平衡法 滑移线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勇 陈于斯 +3 位作者 谭豪 李鹏甲 刘运思 于艺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39-3348,共10页
为探究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单桩及不同桩数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桩数群桩桩端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根据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破坏模式的特点将破坏面分为两个部分,结合极限... 为探究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的承载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单桩及不同桩数群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桩数群桩桩端岩层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根据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破坏模式的特点将破坏面分为两个部分,结合极限分析法提出了下伏空洞桥梁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论计算值与室内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桩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可为岩溶区桥梁桩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试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下伏空洞群桩桩端岩层发生整体冲切破坏时,破坏体整体可视为与单桩破坏体等效的大型墩基;(2)当桩间距较小时,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随外围基桩外包络线长度增大而增加,当外包络线长度相同时,内部基桩布置方式对群桩桩端岩层极限承载力无影响;(3)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间距的增大而增加,临界桩间距为5d~6d(d为桩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群桩 空洞地基 极限承载力 极限分析 群桩效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跨对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勇 刘泽宇 邓加政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92-1800,共9页
针对洞跨对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问题,对含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和试验验证。首先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了一种空洞岩石地基破坏时的机动许可速度场,通过求解功能方程得到了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空洞跨度变... 针对洞跨对下伏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问题,对含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和试验验证。首先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了一种空洞岩石地基破坏时的机动许可速度场,通过求解功能方程得到了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空洞跨度变化的一般计算方法。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空洞跨度、顶板厚度对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导得了空洞临界跨度与顶板厚度的关系表达式。最后进行了不同空洞跨度和厚度下的空洞地基极限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并与理论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厚径比h/d一定时,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空洞跨度l的增加逐渐减小;存在一个临界跨度l_(cr),当超过临界跨度l_(cr)时空洞跨度的增加对空洞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系数Nσ的影响较小且N_(σ) 趋于稳定;当空洞跨度l为0.5d且厚径比h/d为1.0~2.5时,尚需考虑洞体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同一空洞跨度l下,初始冲切角随着厚径比h/d的增加而减小。其他参数相同时,空洞地基极限承载力系数N_(σ) 随GSI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洞岩石地基 极限分析上限法 极限承载力 临界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岩溶区圆形基础下伏孔洞冲切破坏上限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亮 曾中林 +1 位作者 王志斌 李韬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基于Hoek−Brown(H−B)破坏准则及相关联流动法则,构建圆形刚性基础下伏孔洞的轴对称冲切破坏机制;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计算冲切破坏机制的内能耗散功率和外力功率;利用变分原理,推导出冲切破坏曲面在x−z平面上投影函数的一阶导数,利用... 基于Hoek−Brown(H−B)破坏准则及相关联流动法则,构建圆形刚性基础下伏孔洞的轴对称冲切破坏机制;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计算冲切破坏机制的内能耗散功率和外力功率;利用变分原理,推导出冲切破坏曲面在x−z平面上投影函数的一阶导数,利用差分原理迭代出满足边界条件的破坏曲线,进一步得到在自由冲切和非自由冲切条件下的圆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并分析了岩体单一参数变化时,圆形刚性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和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参数B对圆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材料参数B的增大,圆形基础极限承载力不断减小,且趋势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顶板稳定性 冲切极限承载力 变分法 差分原理 极限分析 Hoek−Brown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截面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门玉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61-67,共7页
本文根据极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粘土地基中矩形截面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建立了矩形截面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关键词 矩形截面桩 极限分析法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赵少飞 栾茂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33-339,共7页
为了研究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相应破坏机构的影响,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分析中,引入速度型刚性板单元及3结点三角形单元,分别模拟地基基础破坏时条形基础与地基的运动。根据地基-基础接触面承受法向拉... 为了研究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相应破坏机构的影响,在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分析中,引入速度型刚性板单元及3结点三角形单元,分别模拟地基基础破坏时条形基础与地基的运动。根据地基-基础接触面承受法向拉应力特性,将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分成两类:能够承受一定的法向拉应力的接触条件I和不能承受任何拉应力的接触条件II,建立两类接触条件下地基与基础运动的约束列式及极限承载力数学规划计算模型,由此分析地基-基础接触条件对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特性的影响,并在三维荷载空间(H,V,M)中得到相应的地基破坏包络面。计算结果表明,当竖向荷载分量值较小时两类接触条件下相应的力矩承载力及相应的地基破坏机构差异明显,而当超过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时,两类地基-基础接触条件下的承载力特性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加载模式 地基极限承载力 地基-基础接触条件 上限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荷载下溶洞顶板冲切破坏上限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尹君凡 雷勇 +2 位作者 陈秋南 刘一新 邓加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37-2843,共7页
针对冲切破坏模式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进行了不同顶板厚度以及不同荷载偏心距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室内试验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将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溶洞冲切破坏假定为轴对称问题,引入Griffith强度准则,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 针对冲切破坏模式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问题,进行了不同顶板厚度以及不同荷载偏心距下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室内试验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将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溶洞冲切破坏假定为轴对称问题,引入Griffith强度准则,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轴对称和偏心荷载作用下溶洞顶底板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能发生冲切破坏范围的估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偏心距下,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在达到基岩极限承载力之前,顶板极限承载力呈线性增长;当顶板厚度一定时,顶板极限承载力随着偏心距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偏心距e在能发生冲切破坏的范围之外时趋于平缓,并逐渐达到基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极限分析法 极限承载力 破坏模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