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8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vertical load on deep rectangular jacked pipe considering tunnelling-induced ground loss
1
作者 LI Jian-ye FANG Qian +4 位作者 LIU Xiang WANG Gan HUANG Jun DU Jian-ming ZHANG Zi-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855-1872,共18页
Determining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lining safety and calculating jacking force,especially for deep-buried pipes.To better reflect the soil arching effect resulting from the excavation... Determining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lining safety and calculating jacking force,especially for deep-buried pipes.To better reflect the soil arching effect resulting from the excavation of rectangular jacked pi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we present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predicting the vertical earth pressure on deep-buried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tunnels,incorporating the tunnelling-induced ground loss distribution.Our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consists of the upper multi-layer parabolic soil arch and the lower friction arch.The key parameters(i.e.,width and height of friction arch B and height of parabolic soil arch H 1)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and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K l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ncipal stress rotation angle.With consideration for the transition effect of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bolic arch zone,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oil load transfer is derived.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our analytical solution are compared with tes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solution.Finall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soil pressur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tunnel vertical load multi-layer parabolic soil arch model soil ar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破坏模式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 马小平 +2 位作者 苏三庆 王威 蔡玉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识别效果差、数据依赖性强等问题,以既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数据库,应用K邻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深度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矩形柱破坏模式的有效识别与预测。借...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识别效果差、数据依赖性强等问题,以既有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数据库,应用K邻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深度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矩形柱破坏模式的有效识别与预测。借助机器学习强大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精准预测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的破坏模式,并为震后结构的维修加固与损伤评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技术对弯曲破坏均有良好的识别效果,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准确率和回归率均达到100%,可用于矩形柱弯曲破坏模式的精准预测;机器学习技术对于剪切破坏的识别效果差别不大,准确率均达66.67%,K邻近、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回归率最高,达到100%;对于弯剪破坏模式,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的准确率最高,达到83.33%,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矩形截面柱 机器学习 破坏模式预测 试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微同轴工艺研究与器件制备
3
作者 马强 王锐 +1 位作者 吴伟 马思阅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8-914,共7页
在需要大带宽和低损耗的微波传输系统中,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参数对矩形微同轴结构的射频(RF)性能影响较大。仿真分析了该微同轴内部导体表面粗糙度、内导体宽度、侧壁倾斜度与传输损耗、特性阻抗等射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表面... 在需要大带宽和低损耗的微波传输系统中,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参数对矩形微同轴结构的射频(RF)性能影响较大。仿真分析了该微同轴内部导体表面粗糙度、内导体宽度、侧壁倾斜度与传输损耗、特性阻抗等射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增大导致传输损耗单调增大,内导体宽度减小和侧壁倾斜度增大均导致特性阻抗变大。通过工艺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并优化了相关参数。制作了矩形微同轴功分器、多零点带通滤波器样品并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工艺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下一代高频微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微同轴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工艺参数 功分器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椭圆阵列电流传感器误差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悦 陆佳嘉 +2 位作者 唐玥 权硕 褚子扬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3,共5页
为了减小由于矩形导体偏心和倾斜导致的传感器测量误差,实现电流高精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椭圆阵列霍尔电流传感器误差优化方案。首先,基于三维磁场模型确定导体偏心参数和倾斜参数,并进行... 为了减小由于矩形导体偏心和倾斜导致的传感器测量误差,实现电流高精度测量,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椭圆阵列霍尔电流传感器误差优化方案。首先,基于三维磁场模型确定导体偏心参数和倾斜参数,并进行电流反演,得出电流积分模型;然后,使用BP神经网络估计导体参数,并引入GW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构建导体状态参数估计模型,实现偏心与倾斜误差优化;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误差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误差优化方案能够精确估计导体状态参数,进而有效减小偏心误差和倾斜误差,导体X向偏心产生的电流误差减小65.07%,Y向偏心产生的电流误差减小45.74%,偏离Z轴产生的倾斜电流误差减小7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阵列传感器 矩形导体 偏心误差 倾斜误差 灰狼优化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磁强计高低温磁场校准装置研制
5
作者 刘超波 高扬 +5 位作者 耿晓磊 何超 周晶晶 刘涛 邵华 肖琦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3,共7页
星载磁强计工作环境温差大,影响磁强计测量精度。为提高星载磁强计的在轨测量精度,研制一套高低温磁场校准装置,采用屏蔽房提供低噪声的近零磁场环境,利用高低温系统提供可控的温度环境,利用基于无矩线圈的磁场复现系统提供校准磁场。... 星载磁强计工作环境温差大,影响磁强计测量精度。为提高星载磁强计的在轨测量精度,研制一套高低温磁场校准装置,采用屏蔽房提供低噪声的近零磁场环境,利用高低温系统提供可控的温度环境,利用基于无矩线圈的磁场复现系统提供校准磁场。文中给出校准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部件的详细设计。经测试,该装置在普通工业厂房的复杂干扰磁场环境中,可提供±150℃的温度环境,±100.265μT的复现磁场,磁场线性度达到1.06×10-4,在Φ200 mm球域内最大不均匀度为1.8×10^(-4),满足星载磁强计和其他各类型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校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磁强计 无矩线圈 高低温 温度特性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单晶硅片冲洗过程中应力分布的研究
6
作者 李涛 吕国强 +2 位作者 李遇贤 钱益超 张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45,共7页
在光伏单晶硅片冲洗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可能导致硅片损伤,硅片上应力的分布及硅片上最大应力位置的确定对于降低硅片的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矩形板的Levy解模型,计算冲洗过程中不同尺寸硅片上的挠度和应力值;然后,运用ABAQU... 在光伏单晶硅片冲洗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可能导致硅片损伤,硅片上应力的分布及硅片上最大应力位置的确定对于降低硅片的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矩形板的Levy解模型,计算冲洗过程中不同尺寸硅片上的挠度和应力值;然后,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硅片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运用矩形板Levy解模型计算时,特定比值下,当硅片的长宽比b/a=2、1、0.5时,最大应力值出现在自由边上(y=b)或固支边上(y=0)。当硅片宽度a固定、长度b逐渐增加时,在固支边上长宽比b/a=0.5时应力值最大,在自由边上长宽比b/a=0.9时应力值最大;当硅片的长宽比b/a=0.1~1.5时,硅片的最大应力分布在固支边上;当硅片的长宽比b/a=1.5~2时,硅片的最大应力分布在自由边上。通过最大挠度确定最大应力位置,虽然能减少大量计算,但是不够全面和准确。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得出的结果与矩形板Levy解模型计算得出的应力分布规律一致,但是应力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将矩形板Levy解模型得出的结果与莫尔理论结合,推导出硅片上冲洗压力与硅片厚度的关系公式。利用该公式,当硅片厚度确定时,能计算出硅片上承受的最大冲洗压力;当冲洗压力确定时,能得出硅片冲洗时不被破坏的最小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单晶硅 矩形板Levy解 单晶硅片冲洗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脉冲电解加工双电压波形模型研究与验证
7
作者 袁立新 赵建社 杨浩骏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6-49,共4页
高频脉冲电源的矩形波形对于提高电解加工精度至关重要,而在常规大电流电解加工过程中,高频脉冲电源单电压矩形波上升缓慢,电流脉动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限制了电解加工效率和精度的提升。为解决此问题,首先对高频脉冲电解加工单电压波... 高频脉冲电源的矩形波形对于提高电解加工精度至关重要,而在常规大电流电解加工过程中,高频脉冲电源单电压矩形波上升缓慢,电流脉动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限制了电解加工效率和精度的提升。为解决此问题,首先对高频脉冲电解加工单电压波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高频脉冲电解加工的双电压波形模型,并通过仿真和实际电路验证了效果。结果表明,双电压波形模型可显著加快高频脉冲电源的矩形波上升速度,提高电解加工电流的脉动效果,从而有效提升电解加工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高频脉冲电源 矩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磁性硬盘定制化消磁的磁场数值建模与分析
8
作者 徐喆 张自影 汤健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7-787,共11页
为确保隐私安全和防止失密泄密,在对作为典型城市再生资源的废旧磁性存储介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需要销毁其所包含信息。目前,业界多采用不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最高磁场强度消磁方式,缺少如何进行定制化消磁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对此,... 为确保隐私安全和防止失密泄密,在对作为典型城市再生资源的废旧磁性存储介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前,需要销毁其所包含信息。目前,业界多采用不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最高磁场强度消磁方式,缺少如何进行定制化消磁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对此,提出面向磁性硬盘定制化消磁的磁场数值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进行消磁机多层多匝矩形线圈磁场强度的理论计算;接着,进行基于COMSOL软件的消磁磁场数值建模,完成与理论计算的验证后,分析电流密度、线圈高度、封装尺寸与磁场强度的影响;最后,基于所研制的消磁正样机进行验证,证明了定制化消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际的可用性,为节能减碳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存储介质 定制化消磁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磁场强度 矩形线圈 数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E判决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9
作者 胡铁乔 吴浩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389-6396,共8页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有噪声信号的加入,导致信号的幅值发生变化,从而对接收灵敏度造成影响。为了研究噪声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两种信噪比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脉冲峰值提取和半幅点计算处理,进而完成DME(distance mea...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有噪声信号的加入,导致信号的幅值发生变化,从而对接收灵敏度造成影响。为了研究噪声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两种信噪比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滤波、脉冲峰值提取和半幅点计算处理,进而完成DME(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信号的判决与灵敏度计算,并基于此分析DME判决与信噪比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小且信号强度足够小时,DME判决的准确性受噪声信号影响较大,从而会导致测距精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 半幅检测 矩形判决 D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矩形裆片”开裆裤的形制结构与功能性研究
10
作者 张妍 张恩慈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138,共11页
本文主要运用复原实验法、三重证据法,以现存六条裤装实物为样本,对中国古代“矩形裆片”开裆裤的形制结构、功能性及穿着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揭示中国古代裤装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在中国古代开裆裤的裁剪和结构设计中,蕴藏着... 本文主要运用复原实验法、三重证据法,以现存六条裤装实物为样本,对中国古代“矩形裆片”开裆裤的形制结构、功能性及穿着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揭示中国古代裤装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在中国古代开裆裤的裁剪和结构设计中,蕴藏着古人对“人衣关系”的深度思考,例如:“矩形裆片”的使用解决了“蔽体”与人体舒适性问题,开裆裤的穿用主要是基于人体对下装机能性需求的考虑;古人的“寡裁”,是古代开裆裤宽博疏阔的主要原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几件裤装实物,在形制结构和功能性上所表现出的同一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裤装发展过程中多民族交互融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矩形裆片 开裆裤 形制结构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L算法的量子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11
作者 徐震 张大波 +3 位作者 杨贺钧 马英浩 窦猛汉 方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64-5576,I0020,共14页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日益复杂的实时仿真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案。该文将经典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与量子计算机的迭代计算相结合,提出基于Harrow-Hassidim-Lloyd(HHL)算法的量子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模型。通过将牛顿-拉夫逊潮...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日益复杂的实时仿真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案。该文将经典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与量子计算机的迭代计算相结合,提出基于Harrow-Hassidim-Lloyd(HHL)算法的量子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模型。通过将牛顿-拉夫逊潮流方程进行变换,给出修正方程的量子化编码、潮流方程的量子线路构建、修正向量的量子测量的算法原理。基于量子计算的近似求解特性,定义量子潮流计算的收敛判据,以提升迭代计算收敛的可靠性。不同规模的IEEE测试系统在本源量子虚拟计算平台上验证所提量子潮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潮流计算 HHL算法 牛顿-拉夫逊法 极坐标方程 直角坐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非高斯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家辉 陈水福 刘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本文对深宽比为1/9~9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建筑表面风压的三阶和四阶统计矩分布特性,对高层建筑各立面风压进行高斯与非高斯分布的分区;研... 为探究大深宽比矩形高层建筑表面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本文对深宽比为1/9~9的矩形高层建筑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建筑表面风压的三阶和四阶统计矩分布特性,对高层建筑各立面风压进行高斯与非高斯分布的分区;研究了风压的空间相关系数与非高斯性强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建筑侧风面平均再附长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建筑侧风面上,脉动风压服从高斯还是非高斯分布取决于测点到迎风前缘的距离;除了以往文献指出的迎风面角部、侧风面分离区和背风面风压呈现非高斯性外,再附区后面的风压也呈现出高度的非高斯性;本文提出的相关系数法在计算平均再附长度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获得了矩形高层建筑侧风面的平均再附长度沿高度的变化呈抛物线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高层建筑 非高斯特性 风洞试验 相关系数 平均再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拱效应的粉土地层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达 黄俊杰 +4 位作者 向薛娟 黎永索 倪芃芃 杨仙 梁小强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6-1578,共13页
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管体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应力传递是影响周围土压力的重要因素,而土拱效应与土体应力传递机理密切相关。为实现对粉土地层中矩形顶管顶进力的精准预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土拱效应的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首... 矩形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管体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应力传递是影响周围土压力的重要因素,而土拱效应与土体应力传递机理密切相关。为实现对粉土地层中矩形顶管顶进力的精准预测,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土拱效应的矩形顶管隧道摩阻力计算方法。首先,构建了完全和不完全土拱效应下的矩形顶管隧道土体应力传递模型,将其划分为外部稳定区、弹性拱和内部松散体3部分进行独立分析。其次,基于弹性拱局部区域应力传递规律,将存在应力传递的弹性拱区域定义为有效弹性拱区域,提出完全和不完全土拱效应下的摩阻力计算方法。最后,通过3个典型工程案例分析验证,发现在粉土和粉砂地层中,本研究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4136,0.97)、(1.2102,0.84)和(0.6893,0.94),在准确性和适应性方面均优于其他方法,可为矩形顶管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矩形顶管隧道 摩阻力 应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梁巨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令坤 时红琦 +2 位作者 康欣 胡晓伦 蒋丽忠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3,共13页
为保障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高铁桥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这势必会增大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铁路组网,如川藏铁路,已经延伸到西部大震风险区。在高铁桥梁中建立第四级设防的分析方法。在振动台上测试了3个1/5和6个1/8缩尺的圆端矩形截面钢... 为保障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高铁桥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这势必会增大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铁路组网,如川藏铁路,已经延伸到西部大震风险区。在高铁桥梁中建立第四级设防的分析方法。在振动台上测试了3个1/5和6个1/8缩尺的圆端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实体桥墩,并进行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桥墩在峰值加速度为0.96g(原型0.32g,七度罕遇)以内的地震作用下,墩身仍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桥墩的地震损伤程度不明显,混凝土桥墩试件没有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剥落现象,这表明按规范设计的桥梁具备较好抗震安全性。当地震强度增加到1.71g(原型0.57g,八度罕遇)时,桥墩顺桥向出现中等到严重损伤,而横桥向大多还处于中等损伤。但所有桥墩试件在强度为1.86g的巨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倒塌破坏。研究表明,在相同地震动作用下,随着纵筋率提高,结构耗能总体呈增加趋势;随着地震设防水平增加,耗能随纵筋率的变化更加显著,试验桥墩可以承担更大的地震荷载。纵筋率对桥墩滞回曲线形状影响较大,增加纵筋率,耗能能力随之增大。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高铁桥墩不是按照延性设计,桥墩的体积配箍率均较低,研究表明其对桥墩的滞回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高速铁路桥梁 圆端矩形实体墩 巨震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微织构浮环气膜密封特性的方向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世鹏 丁雪兴 +2 位作者 力宁 丁俊华 张兰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5-856,共12页
为研究微织构的方向效应对浮环气膜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选取矩形微织构孔为研究对象,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建立该织构化流体动压润滑控制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求解,获得了密封间隙气膜的压力分布,以转速、压力、偏心率... 为研究微织构的方向效应对浮环气膜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选取矩形微织构孔为研究对象,基于气体润滑理论,建立该织构化流体动压润滑控制的理论分析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求解,获得了密封间隙气膜的压力分布,以转速、压力、偏心率、织构深度为自变量,重点研究织构方向角对其密封性能参数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开设微织构的浮环密封浮升力随着转速、压力和偏心率的增大均可提高,但微织构孔深度的增大会导致浮升力下降。泄漏率随着转速、压力、偏心率和织构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转速的升高对其泄漏率数值影响不大。气膜摩擦力随转速、压力和偏心率的变大而升高,随织构深度的增大而降低。矩形微织构在改善密封性能参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选择微织构方向角,可有效地提高浮环气膜密封的密封性能。研究结果为提高织构化表面浮环密封性能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环密封 矩形微织构 方向效应 密封性能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电场的微波等离子体反应器设计
16
作者 杜雨泓 李源媛 +5 位作者 张曜 何涛 王林 苟徳梽 洪涛 唐正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6,共8页
微波等离子体因其高电子密度和功率利用效率等优势,在材料合成和化工催化等领域都展现出显著优势。为解决传统反应器反应区小,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问题,基于压缩波导原理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三棱柱式微波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设计采用三... 微波等离子体因其高电子密度和功率利用效率等优势,在材料合成和化工催化等领域都展现出显著优势。为解决传统反应器反应区小,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问题,基于压缩波导原理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三棱柱式微波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设计采用三端口对称构型,并在腔体内部引入压缩波导结构,以实现电场的有效叠加和增强;运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方法,系统分析了端口位置和微波相位对腔体内部反射系数和电场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优化端口位置可以降低反射系数,提高能量利用利效率;调控端口相位能有效增强电场的叠加效应,使电场集中且广泛分布在石英管区域,峰值场强高达1.64×10^(5) V/m,满足大面积等离子体的激发条件,为后续微波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微波 矩形波导 反应器 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研究——以广州地铁海傍站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森阳 陈相 +1 位作者 陈棚 曾瑀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1,共10页
为保障某城市地铁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下穿高压油管、高压天然气管线以及左、右线密贴的施工安全,对复杂环境下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介绍超前加固措施、顶管施工参数、密贴施工方法等风险... 为保障某城市地铁在富水软弱地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下穿高压油管、高压天然气管线以及左、右线密贴的施工安全,对复杂环境下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地铁车站施工风险控制进行研究。介绍超前加固措施、顶管施工参数、密贴施工方法等风险控制措施,选用开挖达95%的“中心大刀盘+两边矩形刀盘式”泥水平衡矩形顶管机;采用顶管井端头地面加固、接收井端头水平加固、顶管段内设置联通通道预留加固孔等一系列加固措施,使顶管总推力、刀盘转矩、泥水舱压力、顶进速度等主要参数实际值严格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通过顶管姿态控制技术、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加强管节纵向刚度措施确保密贴施工。监测数据分析表明:1)左右线掘进期间,地表沉降为-7.20~0.76 mm,管线沉降为-5.49~3.51 mm;2)右线密贴施工,地表沉降为-3.64~3.61 mm,管线沉降为-1.45~2.9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大断面小净距矩形顶管法 施工风险控制 数值模拟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区InSAR形变监测与开采参数反演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子倩 杨成生 +2 位作者 侯祖行 张雪 丁慧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针对辽河油田区地表形变特征及变形趋势不明的问题,利用SBAS-InSAR和MSBAS-2D技术对该区2019—2021年地表多维形变特征进行监测,并将Okada矩形位错模型用于典型油田开采区储层参数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曙光采油厂、欢喜岭采油厂和锦州... 针对辽河油田区地表形变特征及变形趋势不明的问题,利用SBAS-InSAR和MSBAS-2D技术对该区2019—2021年地表多维形变特征进行监测,并将Okada矩形位错模型用于典型油田开采区储层参数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曙光采油厂、欢喜岭采油厂和锦州采油厂均存在因石油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其中曙光采油厂两年内累积形变达-330 mm,沉降漏斗最大垂直形变和水平位移分别为-150和55 mm,其形变量之比约为3∶1。利用Okada矩形位错模型反演曙光采油厂区域油层深度为1642.22 m,与实际油层深度接近,适用于该区域油田储层参数反演。此外油气开采与周缘的地震事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该方法能较为全面地监测辽河油田区地表形变特征,可为该区油气生产及沉降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区 地面沉降监测 储层参数反演 二维形变分解 Okada矩形位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difference calculation of traveltimes based on rectangular grid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振春 刘玉莲 +2 位作者 张建磊 马在田 王华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4-650,共7页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o... To the most of velocity fields, the traveltimes of the first break that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along rays can be computed on a 2-D or 3-D numerical grid by finite-difference extrapolation. Under ensuring accuracy, to improve calculating efficiency and adaptabilit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of finite-difference is de- rived based on any rectangular grid and a local plane wavefront approximation. In addition, head waves and scat- tering waves are properly treated and shadow and caustic zones cannot be encountered, which appear in traditional ray-tracing. The testes of two simple models and the complex Marmousi model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adaptability to complex structure with strong vertical and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and Kirchhoff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based on this method can basically achieve the position imaging effects of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n major structures and targets. Because of not taking account of the later arrivals energy, the effect of its amplitude preservation is worse than that by wave equation method, but its computing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at by total Green′s function method and wave equ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 程函方程 初至走时 矩形网格 Kirchhoff法叠前深度偏移 MARMOU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顶管隧道F承插型接头等效刚度理论研究
20
作者 许有俊 张正曦 +2 位作者 张朝 刘天宇 张旭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等效刚度是计算隧道纵向变形的重要参数,为探究等效刚度对矩形顶管隧道的影响,以呼和浩特市海亮广场矩形顶管隧道为设计参照,采用纵向变形等效原则,结合Timoshenko梁截面剪切系数,建立了矩形顶管隧道接头等效刚度解析解,以室内试验为验... 等效刚度是计算隧道纵向变形的重要参数,为探究等效刚度对矩形顶管隧道的影响,以呼和浩特市海亮广场矩形顶管隧道为设计参照,采用纵向变形等效原则,结合Timoshenko梁截面剪切系数,建立了矩形顶管隧道接头等效刚度解析解,以室内试验为验证,探究了等效刚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标明:(1)剪切作用下接头剪切刚度主要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破坏阶段。(2)等效刚度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基本相同,验证了解析解的合理性。(3)减小管节宽度的同时增加管节高度可以有效增加接头等效刚度;截面尺寸对等效抗剪刚度影响较小,管节设计应将弯曲变形作为重点研究;钢套环与等效刚度成正比,与提升率呈反比,建议钢套环厚度取值13~1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隧道 等效刚度 接头变形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