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olvement of VLA-5 and VLA-6 in facilitating endothelium-oriented transmigr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被引量:1
1
作者 JINLing WANGWei-zhong LIChun-jiang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 :研究 VLA- 5及 VLA- 6是否参与内皮细胞促进的造血干 /祖细胞定向移行。方法 :对纯化人 CD34+ 细胞进行体外移行及阻断实验 ,观察其穿移覆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HUVECs)滤膜的能力。应用四色荧光活化流式细胞术 ( FACS)检测 CD34... 目的 :研究 VLA- 5及 VLA- 6是否参与内皮细胞促进的造血干 /祖细胞定向移行。方法 :对纯化人 CD34+ 细胞进行体外移行及阻断实验 ,观察其穿移覆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HUVECs)滤膜的能力。应用四色荧光活化流式细胞术 ( FACS)检测 CD34+细胞其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 4的表达谱。结果 :基质由来因子 ( SDF) - 1 α介导的动员外周血 ( m PB)及骨髓 ( BM)来源的CD34+ 细胞穿透覆盖 HUVECs滤膜百分率分别为 ( 5 6.6± 2 0 .1 ) %及 ( 1 5 .6± 1 .8) % ,显著高于其穿移未覆盖 HUVECs滤膜的比率。预先对 CD34+ 细胞进行抗 VLA- 5和 /或 VLA- 6中和抗体处理可消除这一促进效应。此外 ,BM来源的 CD34+细胞其穿移覆盖及未覆盖 HUVECs滤膜的能力均显著低于 m PB CD34+细胞 ,两者间穿移能力的差异与其 VLA- 5及 VLA- 6(而非 VLA- 4及趋化因子受体 CXCR- 4)抗原表达水平相关。结论 :VLA- 5和 VLA- 6参与 HUVECs促进 HS/PCs穿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户 穿内皮移行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基质衍生因子-1α 造血干/祖细胞 晚期激活抗原-5 晚期激活抗原-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姚雅韡 贺佳辉 +5 位作者 王浩 王誉潼 王睿妍 万幸雨 刘雨佳 吕兴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mL的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 24 h,使用Exo提取试剂盒提取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纳米粒径分析检测粒径大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xo膜表面标记蛋白表达。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缺氧/复氧组(M组)、缺氧/复氧+Exo组(E组)和缺氧/复氧+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RS相关基因信使RNA(mRNA)表达。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Exo组(E组)和缺血-再灌注+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24 h后行肾脏组织学评估,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测定及炎症因子检测。结果 Exo和黄葵胶囊预处理Exo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呈杯状形态;二者平均粒径大小分别为116.8 nm和81.3 nm;两者均表达CD9、CD63、TSG101。与M组比较,E组转录激活因子6(ATF6)、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与E组相比,H组ATF6、PERK、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ATF6、PERK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Scr、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10、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与I/R组比较,E组和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与E组比较,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下降,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均为P<0.05)。结论 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来源的Exo可通过抑制ERS,改善肾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葵胶囊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内质网应激 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分析
3
作者 孙琳歌 代丽萍 +1 位作者 陈瑞英 欧阳松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EGFR突变NSCLC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1例)给予奥希替尼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抗肿瘤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皮肤干燥、甲沟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NSCLC可增强抗肿瘤效果,调控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奥希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X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4
作者 冯佳宁 邹森 +3 位作者 赵泽林 李肖肖 张志斐 杨兆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83-1590,共8页
目的瞬时转染重组人凝血因子X(rhFX)到HEK293细胞,优化转染条件,体外构建高效表达rhFX的方法,检测rhFX活性。方法pcDNA3.1-EGFP与F10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FX并转染HEK293细胞,验证转染系统的有效性。pcDNA3.1与F10基因片... 目的瞬时转染重组人凝血因子X(rhFX)到HEK293细胞,优化转染条件,体外构建高效表达rhFX的方法,检测rhFX活性。方法pcDNA3.1-EGFP与F10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FX并转染HEK293细胞,验证转染系统的有效性。pcDNA3.1与F10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FX,脂质体方法转染HEK293细胞,Western blot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细胞上清液中rhFX的表达。优化转染条件,ELISA测定rhFX的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和发色底物法测定rhFX凝血生物活性。结果在HEK293细胞上清液中成功表达rhFX。在细胞密度80%,质粒DNA与聚乙烯亚胺(PEI)的比例为1∶2,转染后第3天,rhFX表达量最高。ELISA检测3次上清液表达量最高为5.20 ng/mL。与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收集的上清液相比,实验组rhFX的PT时间更短(P<0.0001),基于rhFX的发色底物法测得依度沙班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449 nmol/L,与文献报导的0.78 nmol/L处于同一数量级。结论使用HEK293细胞成功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rhFX蛋白,为进一步推动rhFX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凝血因子X 瞬时表达 表达优化 HEK293细胞 凝血因子X缺乏症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再生修复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孙宇康 段彦哲 +6 位作者 滑键林 贾炜豪 尉杰忠 马存根 贾磊 张瑞平 翟晓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43-1650,共8页
目的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再生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机械法提取hUC-MSCs,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阳性率;成骨成... 目的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再生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机械法提取hUC-MSCs,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阳性率;成骨成脂分化实验进行诱导分化鉴定;取不同浓度的HSYA(0、100、200、400、600μmol·L^(-1))对hUC-MSCs进行处理,CCK-8法检测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100μmol·L^(-1)组、200μmol·L^(-1)组和400μmol·L^(-1)组;EdU掺入法观察HSYA对hUC-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UC-MSCs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划痕实验观察hUC-MSCs的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VEGF、BDN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的表达水平。结果提取细胞符合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特点,具备成骨成脂分化潜能;与Control组相比,100、200、400μmol·L^(-1)组在作用2 d后,无细胞毒性;HSYA对EdU阳性细胞数、细胞迁移速度均明显提高,其中200μmol·L^(-1)作用最佳(P<0.01);上清液中VEGF、BDNF的表达水平提高,200μmol·L^(-1)组表达最高(P<0.01);HSYA组BDNF、VEGF、FG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其中200μmol·L^(-1)组表达最高(P<0.01)。结论HSYA对hUC-MSCs增殖、迁移和促血管生成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且浓度200μmol·L^(-1)的促进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C-MSCs HSYA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再生修复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OIP5-AS1调节miR-143-3p/FGF1轴对LPS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刘珊珊 陈锦 袁苏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究OIP5-AS1在慢性牙周炎(CP)中的调控机制。方法:使用LPS处理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以建立CP体外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用于检测CP患者、健康志愿者牙周韧带组织和PDLSC中OIP5-AS1、miR-143-3p和成纤维细胞生... 目的:探究OIP5-AS1在慢性牙周炎(CP)中的调控机制。方法:使用LPS处理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以建立CP体外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用于检测CP患者、健康志愿者牙周韧带组织和PDLSC中OIP5-AS1、miR-143-3p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mRNA的表达。通过3-(4,5-二甲基-2-噻唑基)-2,5-二苯基-2-H-溴化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测量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和FGF1蛋白水平。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来验证miR-143-3p和OIP5-AS1/FGF1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CP患者和LPS处理的PDLSC中OIP5-AS1和FGF1的表达降低,miR-143-3p的表达增高(P<0.05)。在LPS处理的PDLSC中,OIP5-AS1过表达可促进细胞活力并抑制炎症和细胞凋亡(P<0.05)。此外,OIP5-AS1靶向miR-143-3p并负调控miR-143-3p表达(P<0.05)。在LPS处理的PDLSC中,上调miR-143-3p可减弱OIP5-AS1过表达对LPS诱导的PDLSC损伤的抑制作用(P<0.05)。miR-143-3p靶向FGF1并负调控FGF1表达(P<0.05)。FGF1过表达可减弱miR-143-3p和OIP5-AS1共同过表达对LPS诱导的PDLSC损伤的影响(P<0.05)。结论:OIP5-AS1可能通过调节miR-143-3p/FGF1轴来减轻LPS诱导的PDLSC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并增强细胞活力,这可能为CP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OIP5-AS1 miR-143-3p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LPS 人牙周膜干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SCF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及纯化
7
作者 王克波 王庆民 +8 位作者 徐同文 孙丽霞 潘怀明 刘克玲 米凤景 史文龙 王希菊 阎岩 王晶翼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它在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肿瘤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以及其它血液病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制备高纯度、活性的重组人SCF,将人工合成的SCF的cDNA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3.1... 干细胞因子(SC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它在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肿瘤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以及其它血液病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制备高纯度、活性的重组人SCF,将人工合成的SCF的cDNA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中,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获得了高效表达菌株。SCF通过诱导表达形成包涵体,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和初步纯化后,进行直接稀释复性,复性液经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等分离除去共价二聚体和异构体,获得纯度大于95%的重组人SCF样品,生物学比活性在7.0×10^5U/mg以上。结果表明:建立了有效的rhSCF制备工艺,且产物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 原核表达 纯化 共价二聚体 生物学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小雪 周政 +1 位作者 李启期 姜丹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凋亡、炎症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PDLSCs,用不同浓度的西格列汀处理后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后续西格列汀实验浓度。采用1μg/mL LPS刺激诱导24 h建立hPDLSCs炎症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西格列汀低浓度组(0.5μmol/L)、西格列汀中浓度组(1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组(2μmol/L)、西格列汀高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2μmol/L+10μg/mL)。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24、48、72 h后的hPDLSCs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72 h后hPDLSCs凋亡情况;诱导成骨分化21 d后茜素红染色检测hPDLSCs成骨分化能力,试剂盒测定hPDLSCs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hPDLSCs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PDLSCs中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及SDF-1和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PDLSCs中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西格列汀低、中、高浓度组hPDLSCs增殖活性、矿化结节数量、染色强度、ALP活性和RUNX2、OCN、OPN mRNA及SDF-1、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依次降低(P<0.05);AMD3100可部分逆转高浓度西格列汀对LPS诱导的hPDLSCs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LPS诱导的炎症微环境下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抑制hPDLSCs凋亡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rhG-CSF在血液肿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陈清娇 郑晓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无外周血CD34监测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血液肿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采集时机及采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 目的:探讨无外周血CD34监测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血液肿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采集时机及采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大剂量化疗联合PEG-rhG-CSF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方案,其中应用PEG-rhG-CSF动员的27例(PEG-rhG-CSF组),应用G-CSF动员的19例(G-CSF组),比较两组患者动员采集效果。结果:46例患者共采集86例次,PEG-rhG-CSF组与G-CSF组获得采集物的单个核细胞中位数分别为6.54(3.85-12.61)×10^(8)/kg和6.15(1.13-11.58)×10^(8)/kg(P>0.05),采集物CD34^(+)细胞数分别为11.44(1.33-65.02)×10^(6)/kg和4.95(0.30-24.02)×10^(6)/kg(P<0.05),采集时机分别为14(10-20)和14(4-22)d(P>0.05)。PEG-rhG-CSF组在外周血白细胞(WBC)≥10×10^(9)/L时单次所采集的产物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外周血WBC<10×10^(9)/L时采集的数量[19.04(2.85-65.02)×10^(6)/kg vs 6.22(0.81-34.86)×10^(6)/kg,(P<0.05)]。结论:采用PEG-rh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单次采集足量CD34^(+)细胞成功率高,中位动员时间为14 d;在无外周血CD34监测情况下,外周血WBC≥10×10^(9)/L可以考虑作为单次采集足量干细胞的采集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动员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柚皮素对脂多糖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玉 徐晓梅 +3 位作者 刘兴玉 曾婷 张丽 郑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0,共9页
目的联合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信分析,探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联合使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信分析,探究柚皮素(Nar)对脂多糖(LP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ar对LPS刺激下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筛选出Nar的最佳抗炎浓度。采用RNA-seq,以|log2FC|≥1且P≤0.05为标准筛选出显著差异基因(DEGs)。采用火山图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的MCODE模块筛选核心基因。ELISA、qRT-PCR和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Nar可减轻LPS刺激下hPDLSCs的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其增殖,20μmol/LNar抗炎效果最佳。RNA-seq提示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显著富集。Nar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产生抗炎作用,Nar与NF-κB抑制剂BAY11-7802效果相似。结论Nar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Nar可能是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一种潜在的药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人牙周膜干细胞 抗炎作用 核因子ΚB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邵珊 白海涛 +4 位作者 王椿 万理萍 刘慧霞 吴琳 李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62-666,共5页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mobilization,PBSCM)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后造血重建中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应用PEG-rh G-CSF动员(试验组);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应用G-CSF动员(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均动员采集成功,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采集物的中位CD34^+细胞计数分别为16.2×10~6/kg和8.9×10~6/kg(P=0.414);中位总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数量分别为12.4×10~8/kg和9.9×10~8/kg(P=0.519)。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动员时间分别为(10.66±1.45)d和(9.33±1.83)d(P=0.234)。动员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粒缺时间分别为(4.20±2.17)d和(3.80±2.04)d(P=0.608)。干细胞回输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粒系重建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14±1.29)d和(10.93±2.69)d(P=0.327)。血小板重建平均时间分别为(10.36±2.27)d和(12.27±3.38)d(P=0.121)。两组在干细胞动员和造血系统重建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药物经济学方面,PEG-rh GCSF平均费用明显低于G-CSF,分别为3 960元和(11 479.3±2 401.3)元(P<0.001)。结论:PEG-rh 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自体PBSCM中疗效与传统的G-CSF相当,且可明显降低患者费用,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动员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岚 夏佳佳 +1 位作者 刘琪 金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P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和鉴定HPDLSCs。实验分为3组,A组采用含有10μg.mL-1LPS的α-MEM培养液培养HPDLSCs,B组采用含有10 ng.mL-1LPS刺激单核细胞的上清液培养...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P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和鉴定HPDLSCs。实验分为3组,A组采用含有10μg.mL-1LPS的α-MEM培养液培养HPDLSCs,B组采用含有10 ng.mL-1LPS刺激单核细胞的上清液培养HPDLSCs,C组采用α-MEM培养液培养HPDLSCs。MTT法检测HPDLSCs的增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DLSCs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HPDLSCs具有克隆形成能力和骨向及脂向分化能力。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均抑制HPDLSCs的增殖,且B组比A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A组和B组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均增加,且B组比A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可通过LPS直接或间接地一方面抑制HPDLSCs的增殖,另一方面增加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加重牙周炎症组织的损伤,延缓牙周组织的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人牙周膜干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夏丽娟 陈飞虎 +2 位作者 黄学应 刘永靖 李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模型,用足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弗氏完全佐剂致炎后d 10,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皮下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重组人内抑素(1.25、2.5、5 mg.kg-1),连续7 d,对照组于d 10给予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1.0 mg.kg-1)。重组人内抑素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AA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重组人内抑素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减少A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高表达的VEGF,还可使滑膜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减少。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可显著抑制AA大鼠滑膜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翳的生成及减少滑膜细胞表面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抑素 佐剂性关节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矿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贾维茜 赵玉鸣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0-684,共5页
目的:研究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h TGF-β1)对牙髓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包括确定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和该浓度下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健康第三... 目的:研究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rh TGF-β1)对牙髓干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包括确定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和该浓度下对牙髓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健康第三磨牙牙髓干细胞,分别加入1μg/L、6μg/L、10μg/L的rh TGF-β1,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对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出最佳浓度在成骨/成牙本质诱导条件下连续培养,酶标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光密度值,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计算总蛋白含量,两者比值作为ALP相对活性的指标。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能力,染色液洗脱后检测光密度值,比较rh TGF-β1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结果:牙髓干细胞具有体外形成矿化结节的能力,6μg/L rh TGF-β1可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连续培养7 d后,6μg/L rh TGF-β1组细胞ALP的光密度值为0.31±0.03,显著高于对照组0.02±0.01(P<0.05);6μg/L rh TGF-β1组总蛋白含量为(2 775.46±83.54)mg/L,对照组为(1 432.20±110.83)mg/L(P<0.05);ALP相对光密度值,6μg/L rh TGF-β1组较对照组提高了6倍。茜素红染色下显示矿化结节形成增加,洗脱液光密度值6μg/L rh TGF-β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83±0.02和0.55±0.05,P<0.05。结论:6μg/L rh TGF-β1具有促进牙髓干细胞增殖和促进体外成牙本质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人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牙本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从玉文 毛秉智 +2 位作者 罗庆良 董波 陈惠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为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观察了不同剂量的rhG-CSF对6.5Gy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予受照小鼠每日rhG·CSF1.25、2.50及5.00μg治疗... 为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观察了不同剂量的rhG-CSF对6.5Gy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予受照小鼠每日rhG·CSF1.25、2.50及5.00μg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恢复明显加快,以5.00Vg剂量组效果为最佳;照射后10d骨*及脾脏CFU+GM、暴增型红系祖细胞集落(BFU-E)及混合型祖细胞集落(CFU·Mix)含量及生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剂量相关性;内源性脾结节数随给药剂量的加大而增加。表明rhG-CSF不仅能加速粒系造血恢复,而且对红系及巨核系造血恢复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有希望成为放射病治疗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病 造血功能 RH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改善Aβ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莎 吴明 +2 位作者 施兵奇 刘增娟 侯艳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0-985,共6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对β-样淀粉蛋白(amyloidβ,Aβ)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在h UCMSCs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对β-样淀粉蛋白(amyloidβ,Aβ)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在h UCMSCs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con)、Aβ溶剂对照组(v-con)、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h UCMSCs-con)、Aβ损伤组(injury),以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h UCMSCs)。双侧海马CA1区定位注射Aβ制备阿尔茨海默样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硫堇尼氏体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区形态;通过ELISA分析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结果侧脑室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Aβ损伤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抗Aβ损伤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增加Aβ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对抗Aβ的神经毒性作用,改善Aβ损伤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神经保护作用与增加海马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β-样淀粉蛋白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干细胞因子cDNA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卫东 狄旭 +3 位作者 李江 宋飞 陈松森 梁植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超速离心法提取的HepG2细胞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编码人干细胞因子(SCF)全长CDNA(约0.8kb)。克隆、序列分析确证编码人SCF膜外活性区的CDNA(约0.5kb)结构正确,构建了含有该基因的表达质粒(PBV-mhSCF)并在大... 以超速离心法提取的HepG2细胞总RNA为模板,应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编码人干细胞因子(SCF)全长CDNA(约0.8kb)。克隆、序列分析确证编码人SCF膜外活性区的CDNA(约0.5kb)结构正确,构建了含有该基因的表达质粒(PBV-mhSC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细胞因子 CDNA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重组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石庆芳 李玲玲 +3 位作者 杨俊娥 杜秋越 王大庆 周风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的16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胃镜活检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的16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胃镜活检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ALDH1、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ALDH1和HER-2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ALDH1、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48.7%、3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0%、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ALDH1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胃癌组织HER-2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ALDH1与HER-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结论 ALDH1和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望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转录因子γ和骨钙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学建 尹万乐 +1 位作者 李月白 王义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观察乙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内成脂转录因子(PPAR)γ和骨钙素(Osteocalc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自愿者骨髓,通过梯度离心、贴壁分离培养,获得hBMSCs,传至第2代hBMSCs8d,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0.09mol/L乙醇作为诱... 目的观察乙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内成脂转录因子(PPAR)γ和骨钙素(Osteocalc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自愿者骨髓,通过梯度离心、贴壁分离培养,获得hBMSCs,传至第2代hBMSCs8d,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0.09mol/L乙醇作为诱导剂每d处理细胞,对照组不给予乙醇,继续培养细胞6d。应用RT-PCR技术检测2组细胞中PPARγmRNA和Osteocalcin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BMSCs内PPARγmRNA表达增高(1.38±0.27vs1.73±0.34,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BMSCs内OsteocalcinmR-NA表达降低(1.08±0.22vs0.48±0.11,P<0.05)。结论乙醇能够诱导hBMSCsPPARγ表达增强,Osteocalcin表达减少,这可能与酒精性骨坏死的发生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转录因子γ 骨钙素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2/慢病毒重组体对结肠癌干细胞“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晓玲 王正中 +3 位作者 赵银晶 陈华俊 杨晓琼 梁后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观察其在结肠癌干细胞(Cancerstem cell,CSC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后续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PCR扩增pORF-hIL-12质粒获得IL-12基因,通过双酶切及连接后构建IL-12...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观察其在结肠癌干细胞(Cancerstem cell,CSC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后续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PCR扩增pORF-hIL-12质粒获得IL-12基因,通过双酶切及连接后构建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分离鉴定结肠CSCs,将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转染结肠CSCs建立IL-12过表达模型,检测IL-12在结肠CSCs的表达及对结肠CSCs"干性"的影响。结果:PCR、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构建正确,流式细胞仪成功分选出CD133+CD44+SW480结肠CSCs,IL-12/慢病毒转染结肠CSCs后,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结肠CSCs培养上清均有IL-12表达,IL-12抑制结肠CSCs自我更新,促进其分化。结论: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能在结肠CSCs中稳定表达并能抑制结肠CSCs自我更新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12重组体 构建 癌症干细胞 表达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