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认识”到“接纳”:差异教学的发展与推进
1
作者 倪筱妤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6-51,共6页
差异教学是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我国差异教学理念在演进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认识起点差异、接受起点差异、开展有差异的教学三个阶段。而在“教育公平”理念与政策措施... 差异教学是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我国差异教学理念在演进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认识起点差异、接受起点差异、开展有差异的教学三个阶段。而在“教育公平”理念与政策措施逐渐深化与落实的过程中,接纳甚至悦纳差异并在差异教学中遇见学生教育主体性,将是我们应持的学生差异观和差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差异教学理论的发展需要摆脱把差异作为歧视“标签”的差异观,推动构建尊重差异发展的教育文化环境,完善自身理论的更新,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焕发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教学 认识起点差异 接纳起点差异 学生差异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激光雷达线段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德宪 匡兵 +1 位作者 黄春德 崔更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132,共4页
针对现有激光雷达(LiDAR)特征识别算法线段特征识别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iDAR线段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基于改进的斜率差算法将连续的点进行聚类,找出所有的角点、断点和散点,并以断点为特征分割点集;接着,利用连续边缘跟踪... 针对现有激光雷达(LiDAR)特征识别算法线段特征识别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iDAR线段特征识别算法。首先,基于改进的斜率差算法将连续的点进行聚类,找出所有的角点、断点和散点,并以断点为特征分割点集;接着,利用连续边缘跟踪算法剔除假断点;然后,使用改进的迭代适应点(IEPF)算法筛选基于斜率差算法找出的所有角点,得到真实的角点。最后,对分割并筛选后的特征点集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从而得到特征线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现有特征识别算法在角点和断点的识别准确性上更高,因此提取的特征线段的长度鲁棒性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特征识别 斜率差算法 迭代适应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轮廓的分段与识别技术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英惠 吴维勇 赵汝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42-1145,1151,共5页
采用十一点法计算轮廓的近似曲率 ,该算法比普通的三点法具有更强的抗噪性 .提出利用曲率差分图进行特征点识别 ,并根据曲率差分图中轮廓特征点所对应的波形特点 ,一次性将特征点识别为角点与切点 .最后 ,对特征点间的线段类型加以识别 ... 采用十一点法计算轮廓的近似曲率 ,该算法比普通的三点法具有更强的抗噪性 .提出利用曲率差分图进行特征点识别 ,并根据曲率差分图中轮廓特征点所对应的波形特点 ,一次性将特征点识别为角点与切点 .最后 ,对特征点间的线段类型加以识别 ,并进行连接调整和圆弧的分割与融合 ,从而较精确地实现了平面轮廓的分段及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轮廓 分段 识别 特征点识别 曲率 曲率差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图像轮廓特征结合的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志杰 孙小英 +2 位作者 金雪松 孙华东 卢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188,共7页
为提高图像步态识别率,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轮廓多特征的步态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从图像轮廓的基础上选取了图像步态的3个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不变矩、帧差百分比的动态特征,并结合改进的角度距离的静态特征,实现了图像轮廓特征的提取;最... 为提高图像步态识别率,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轮廓多特征的步态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从图像轮廓的基础上选取了图像步态的3个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不变矩、帧差百分比的动态特征,并结合改进的角度距离的静态特征,实现了图像轮廓特征的提取;最后,通过对传统的K近邻法改进,完成了图像步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单用静态特征的步态识别率最高为91.94%;结合动态特征,并在改进分类器下获得最高为99.19%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轮廓 不变矩 帧差百分比 角度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不同治疗时机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梅 王敏 +3 位作者 乐晖 王蜀 付红英 彭易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67-3769,共3页
目的评估高压氧不同治疗时机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75例突发性聋患者依据出现突发性聋症状到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1~7 d)、B组(8~14 d)和C组(15~28 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评估高压氧不同治疗时机对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75例突发性聋患者依据出现突发性聋症状到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1~7 d)、B组(8~14 d)和C组(15~28 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治疗后A组听力平均恢复(31.2±10.9)dB,B组听力平均恢复(30.0±11.5)dB,C组听力平均恢复(12.9±6.5)d B,各组内高压氧治疗前后听力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A组和B组间听力恢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而C组听力恢复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44,0.033)。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后14 d内接受高压氧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高压氧治疗 不同治疗时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仿射不变弧长的目标轮廓起始点配准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旭阳 石光明 史思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94-1399,共6页
提出了一种仿射不变的快速目标轮廓起始点配准算法,为实现快速目标识别开辟了新的思路.该算法利用基于轮廓曲率和轮廓包围面积的两种仿射不变弧长引出特征描述函数,通过其极值点的幅值和相对位置关系引出幅值误差和相对位置误差并结合... 提出了一种仿射不变的快速目标轮廓起始点配准算法,为实现快速目标识别开辟了新的思路.该算法利用基于轮廓曲率和轮廓包围面积的两种仿射不变弧长引出特征描述函数,通过其极值点的幅值和相对位置关系引出幅值误差和相对位置误差并结合二者构造出评价函数.通过循环比对和位置临近对应原则找到使评价函数最小的目标轮廓位置点即为配准的起始点.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高起始点配准率、高抗噪能力和低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点配准 仿射不变弧长 目标轮廓 快速目标识别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仿射不变量的快速目标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旭阳 石光明 +1 位作者 史思琦 齐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84-1388,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维空间中近似平面目标的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轮廓的曲率信息构造出仿射不变量函数,再利用该不变量的极值点信息定位出轮廓的起始点进而对不变量做相应的循环移位调整,最终通过对调整后的不变量进行相似度比较... 提出了一种用于三维空间中近似平面目标的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轮廓的曲率信息构造出仿射不变量函数,再利用该不变量的极值点信息定位出轮廓的起始点进而对不变量做相应的循环移位调整,最终通过对调整后的不变量进行相似度比较实现目标识别。由于曲率信息能够有效地描述目标轮廓特征,所以保证了本方法优良的识别性能。同时本方法通过起始点定位的方式克服了传统上高复杂度的循环移位匹配的识别模式,进而实现了快速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了所述方法在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目标识别 三维空间 仿射不变量 曲率 起始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级联仿射不变函数的快速平面形状识别(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思琦 石光明 +1 位作者 陈旭阳 齐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34-2542,共9页
现有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形状识别算法具有很高的计算复杂度,难以满足许多实时应用的要求。文中提出了基于级联仿射不变函数的快速形状识别算法,用于识别仿射变换下的含噪目标。利用目标轮廓的小波变换可以得到一组仿射不变函数,并进一步... 现有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形状识别算法具有很高的计算复杂度,难以满足许多实时应用的要求。文中提出了基于级联仿射不变函数的快速形状识别算法,用于识别仿射变换下的含噪目标。利用目标轮廓的小波变换可以得到一组仿射不变函数,并进一步构造出级联仿射不变函数。为了保证级联仿射不变函数的平移不变性,预先对轮廓的起始点进行了有效配准。从而通过级联仿射不变函数的内积,方便地度量出目标形状的相似度。与现有基于小波的识别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很低的计算复杂度,其所需CPU时间仅为其它算法的1/7。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起始点配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识别 仿射变换 离散小波变换 级联仿射不变函数 起始点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零Turbo码参数的盲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昭军 张立民 钟兆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1-567,共7页
针对归零Turbo码码率、码组起点、交织起点、交织长度参数识别问题,首先引入矩阵秩量比的概念,推导出适用于归零Turbo码矩阵秩量比下限,提出了基于秩量比判决门限的码长识别算法;其次,遍历一交织帧输出码元,找出最小秩量比对应的位置,... 针对归零Turbo码码率、码组起点、交织起点、交织长度参数识别问题,首先引入矩阵秩量比的概念,推导出适用于归零Turbo码矩阵秩量比下限,提出了基于秩量比判决门限的码长识别算法;其次,遍历一交织帧输出码元,找出最小秩量比对应的位置,实现交织起点和码组起点的识别;然后,依靠完整的交织帧输出数据,利用分析矩阵实现码率与分量编码器中寄存器个数识别;最后,由以上识别的参数计算出交织长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5 dB时,单靠信息序列,各部分的识别概率能达到80%以上;在交织长度为100时,提出的识别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性能相近,识别时间大约缩短为原来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零Turbo码 盲识别 码率 码组起点 交织起点 交织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舞蹈原始发生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是舞蹈历史研究也是舞蹈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综合运用认知心理学、生理运动学、原逻辑思维和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来考察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笔者认为,由稻作文化和游牧文化所分别促成的典型舞蹈动态,既是... 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是舞蹈历史研究也是舞蹈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综合运用认知心理学、生理运动学、原逻辑思维和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来考察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笔者认为,由稻作文化和游牧文化所分别促成的典型舞蹈动态,既是中国舞蹈原始发生的逻辑起点也是其预成图式;而中国舞蹈原始发生的图腾崇拜,则是图腾集团成员与图腾动物互渗的结果;其功能意蕴都是指向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这就是"民以食为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原始发生 认知建构 逻辑起点 动力定型 预成图式 集体表象 图腾 崇拜 意义指称 功能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起点的历史建构与文学史的接受和认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蔷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118,共6页
胡适通过编选《尝试集》将中国新诗起点讲述为一个从旧到新的渐变过程,它打破了原有的创作历程,以选旧弃新、排除打油诗和进化的编排秩序等精心营构,为中国新诗建构了历史的起点。在同一历史场域,以自己的创作讲述新诗起点故事的还有郭... 胡适通过编选《尝试集》将中国新诗起点讲述为一个从旧到新的渐变过程,它打破了原有的创作历程,以选旧弃新、排除打油诗和进化的编排秩序等精心营构,为中国新诗建构了历史的起点。在同一历史场域,以自己的创作讲述新诗起点故事的还有郭沫若、胡怀琛、凌独见等。百年文学史著对新诗起点的接受和认定则在《尝试集》与《女神》之间徘徊。1949年之前的文学史著大多肯定《尝试集》的起点地位;1950—1970年代的文学史著则以《女神》作为中国新诗的起点;1980年之后,《尝试集》又重回文学史家视野。回望来路,胡适在新诗起点过程论中所体现的现代历史意识,值得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集》 新诗起点 《女神》 文学史 接受和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发点与落脚点——“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两点思考
12
作者 王志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共5页
在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对话,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和一个踏实有益的落脚点,是至关重要的。出发点是:探究史实,正视差异,不分优劣。文明是不分优劣的。早期基督教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发展说明,任何历经数千年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活力的文明,小... 在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对话,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和一个踏实有益的落脚点,是至关重要的。出发点是:探究史实,正视差异,不分优劣。文明是不分优劣的。早期基督教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发展说明,任何历经数千年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活力的文明,小而言之,都是最适合本区域、族群的优化文明;大而言之,各类文明之间都是无法进行所谓优劣比较的。落脚点是:回归原点去寻求共识,注重对文化渊源的探寻。在构建新文化的过程中,人类要具有世界眼光,实现新的"哲学突破",达到共荣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发点 落脚点 世界不同文明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网远程快速访问服务器数据库软件
13
作者 王德军 喻永革 +1 位作者 范钦东 刘红心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53,共8页
LRDA(LOCALREMOTEDBASEACCESS)局域网远程数据库访问软件是利用电话网把局域网扩充成广域网,实现了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的记录快速直接访问技术。具有远程通信响应快,多口通信,内存开销量小,... LRDA(LOCALREMOTEDBASEACCESS)局域网远程数据库访问软件是利用电话网把局域网扩充成广域网,实现了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的记录快速直接访问技术。具有远程通信响应快,多口通信,内存开销量小,断点续发,远程热启动和MFOXPLUS直接调用等特点,同时为异型网间的互连提供了简易有效的连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网络 数据库 软件 网络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