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挑战·路向: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逻辑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博 林宝霞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7,共5页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落实教育强国发展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面对数字化转型契机,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迎来了服务职能、服务机制与服务方式的现实挑战。亟须以教育全民性、教育终身性与教育共享性作为... 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落实教育强国发展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面对数字化转型契机,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迎来了服务职能、服务机制与服务方式的现实挑战。亟须以教育全民性、教育终身性与教育共享性作为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逻辑起点,结合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不同类型教育与不同形式教育的建设机制,以及多元主体共享开放的服务方式,探索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实践路向,构建现代化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终身学习 教育数字化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4
2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艺术院校AAPE美育模式建构与实施理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娜 毛茂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6,共6页
针对美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艺代美”“以知代感”“以专代通”等问题,艺术院校应以美育浸润行动为契机,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美育核心素养,加快构建跨学科融合的AAPE美育模式。AAPE美育模式深度整合艺术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 针对美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艺代美”“以知代感”“以专代通”等问题,艺术院校应以美育浸润行动为契机,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美育核心素养,加快构建跨学科融合的AAPE美育模式。AAPE美育模式深度整合艺术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以审美体验为导向、以文化底蕴为基石、以艺术实践为媒介、以创新教育为引擎,旨在全面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文化理解力、艺术表达力和创新创造力等核心素养。通过构建沉浸式审美体验教育体系、实施通专融合的美育课程设计、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跨学科资源整合、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为艺术院校美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具体策略,回应了新时代美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新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艺术院校 跨学科 核心素养 AAPE美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路径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周金超 买发元 +1 位作者 孙家珏 刘天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配套资源的缺乏、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不明确性。指出,尽管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模式未能充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学习机会,并在职业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 多元化评价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档案数字资源保存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彤阳 段苏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7,共6页
作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信息资源,如何长期保存且有效利用档案数字资源成为高校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通过网络调查、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高校档案数字资源保存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美国高校档案数字资源保存具有政... 作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信息资源,如何长期保存且有效利用档案数字资源成为高校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通过网络调查、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高校档案数字资源保存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美国高校档案数字资源保存具有政策文件成熟完善、保存实践活动丰富多样、技术体系科学先进等特点。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高校档案数字资源保存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需从制定与时俱进的档案数字资源保存政策、开展合作式实践保存项目、完善档案保存技术三个方面提升档案数字资源保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校 档案数字资源 数字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契机、隐忧及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俊芳 白玲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从赋能维度看,数智技术驱动思政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精准化、教育叙事样态感性具象化以及教育评价反馈体系智能化,极大提升了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精度、温度和效度。然而,“技术政治互嵌”“技术资本合谋”“技术主义裹挟”以及“技术鸿沟扩大”等风险隐忧相伴而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力、思想文化价值引领力、人文关怀感召引领力以及铸魂育人目标引领力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高校应当通过夯实政治根基、规制资本逻辑、袪魅技术应用以及弥合技术鸿沟等措施以道御术,使数智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的“有效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思政引领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概念、结构和功能
7
作者 王贺元 胡赤弟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1,共9页
当前高校绩效评价的认知多从单个评价着手,如政府对高校评价、高校对二级学院评价、学院对教师评价等等,彼此孤立,缺乏总体性系统性认识。基于高校发展这一根本目标,高校绩效评价有必要从整体和系统性角度来研究其概念、结构和功能。高... 当前高校绩效评价的认知多从单个评价着手,如政府对高校评价、高校对二级学院评价、学院对教师评价等等,彼此孤立,缺乏总体性系统性认识。基于高校发展这一根本目标,高校绩效评价有必要从整体和系统性角度来研究其概念、结构和功能。高校绩效评价不是一项具体的办学活动,而是建立在制度体系上的一种治理机制,价值性、过程性、学术性和多元性是其基本内涵。从结构功能理论出发,高校绩效评价可以分为要素结构、组织结构和过程结构,其相应的功能体现为:效率基础上的资源优化功能、共同价值基础上的发展激励功能、达标评判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绩效评价 概念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视角下高校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满意度调查研究
8
作者 周丽霞 程欣 +2 位作者 解军 商临萍 韩世范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98-2004,共7页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满意度,为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专业建设。方法:选取山西省6所高等院校护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各条目的满意度均超过6... 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满意度,为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专业建设。方法:选取山西省6所高等院校护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结果: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各条目的满意度均超过60%,其中学生对课程中教师指导有助于了解护理学科知识前沿动态的满意度最高(75.2%),对创业课程内容与护理学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的满意度最低(62.6%)。不同性别、创业实践、亲属创业经历、高考前居住地和班级成绩的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因此,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培养兼具护理学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专业性和创新性护理人才,以适应国家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护理教育 创新创业课程 满意度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升格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误区及超越
9
作者 王义 张启明 周艺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6,共5页
本科职业教育经过激烈深入的理论争辩和务实高效的实践探索,快速实现从概念澄明向实体运行,在稳步发展的征途中越发展现其强大的吸引力。部分高职院校表露出“先上车、再修车、边走边修”急迫的升格情绪,出现因功利思想抑制理性判断的... 本科职业教育经过激烈深入的理论争辩和务实高效的实践探索,快速实现从概念澄明向实体运行,在稳步发展的征途中越发展现其强大的吸引力。部分高职院校表露出“先上车、再修车、边走边修”急迫的升格情绪,出现因功利思想抑制理性判断的政策认知误区、达标导向驱动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误区、脱职向本描绘未来愿景的发展规划误区等非理性升格行为,偏离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节奏在“稳”、动力来源于“外”的总基调。为此,在理论层面要加快由学理争辩向指导实践转向,政策层面要强化国家需求与现实条件结合,操作层面要加强类型特征与层次结构调试,风险层面要规避舆论阻抗与合格评估的双重考验等举措,推动本科职业教育稳步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技术大学 本科职业教育 学校升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二级学院有效治理: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10
作者 武蓓 徐刘香 郑昕郁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8,共9页
二级学院是大学的核心基层组织,提升其治理效能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二级学院治理的生成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特点,研究选取某行业类高校学院的案例进行深入访谈与剖析,利用扎根理论进行... 二级学院是大学的核心基层组织,提升其治理效能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二级学院治理的生成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特点,研究选取某行业类高校学院的案例进行深入访谈与剖析,利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揭示了二级学院有效治理的影响因素:制度体系是核心因素,运行机制是保障因素,组织文化是驱动因素,领导力是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各影响因素的动态演化关系,并通过构建关系模型探索学院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二级学院实现有效治理提供改革思路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学院 治理效能 影响因素 院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问责制导向下高校教师评价的指标陷阱及治理策略
11
作者 张继河 周文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5,共8页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内生动力,优化高校教师评价是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之举。当前高校存在两种典型的教师评价方式:一种是以结果为取向的绩效评价或业绩考核评价;另一种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发展性评价。在绩效...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内生动力,优化高校教师评价是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之举。当前高校存在两种典型的教师评价方式:一种是以结果为取向的绩效评价或业绩考核评价;另一种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发展性评价。在绩效问责制导向下,高校倾向以结果为取向来评价教师工作表现,容易忽视教师专业成长,过度迷恋量化指标,形成“指标固恋”怪圈,从而落入投机“作弊”、目标排挤和文化破坏等指标陷阱。对此,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监督机制、实施多元评价、加强合作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问责 高校教师 教师评价 指标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理论视角下全球通识教育院校多元发展模式研究
12
作者 赵娜 欧吉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3,共8页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许多国家意识到通识教育在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全球公民意识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于是全球通识教育院校应运而生。基于新制度理论视角,对全球通识教育院校发展的“原发内生型”欧洲...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许多国家意识到通识教育在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全球公民意识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于是全球通识教育院校应运而生。基于新制度理论视角,对全球通识教育院校发展的“原发内生型”欧洲模式、“后发外生型”亚洲模式和“后发内生型”大洋洲模式的考察,发现由于各国在地理位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欧洲、亚洲和大洋洲全球通识教育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异。总体来说,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全球通识教育院校发展模式都具有注重通识教育国际化、重构通识教育认识论和重视全球公民教育的特征。目前全球通识教育院校发展仍然面临着困境,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开发的不足、通识教育哲学本土转化的挑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通识教育院校 发展模式 特征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13
作者 张立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3,共7页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面临着治理理念延时滞后、内部治理制度化建设不足、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冲突、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高校内部治理呈现碎片化状态。... 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面临着治理理念延时滞后、内部治理制度化建设不足、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冲突、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高校内部治理呈现碎片化状态。建立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思基础上和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整体性治理理论,聚焦于机构内部由于功能分化造成的治理碎片化所带来的整体治理效率的丧失,强调功能、层级整合和跨部门协作,使治理从分散、部分、破碎走向集中、整体、整合,为公共治理提供了新图式,从而也在治理理念、治理制度体系、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碎片化困境提供了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高校 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 困境 碎片化 整体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图景、风险及进路
14
作者 于祥成 杨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03,共7页
以ChatGPT、Sora、Deep 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深度的拟人交互能力和高超的创造生成能力而具备赋能优势,通过对话式知识生成、多元性主体互嵌、拟态化场景创设、可视化评价分析赋能高校思政课深度学习... 以ChatGPT、Sora、Deep 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深度的拟人交互能力和高超的创造生成能力而具备赋能优势,通过对话式知识生成、多元性主体互嵌、拟态化场景创设、可视化评价分析赋能高校思政课深度学习、具身互动、沉浸体验和过程叙事,擘画了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应用图景。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张力失度,使其赋能高校思政课的风险大大增加,表现为内容资源的无序涌现影响价值传递、智能工具的类人响应冲击师生地位、拟态环境的过度渲染弱化实践属性、过程评价的符号表征阻碍情感连接。为此,可以通过研发思政垂直大模型、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发挥场景情境效应、开展智能循证评价,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生成式人工智能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条件下高校社会思潮引领的形势困境与优化策略
15
作者 刘伟 杨迎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3,共8页
数智技术不断推进信息媒介的颠覆性变革,促进了社会思潮传播媒介的加速迭代,为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带来了更为开放便捷的媒介机制,生发了高校社会思潮传播新态势和影响新机制。“拟态环境”的失真性不断增强,媒介可供性不断成长,算法... 数智技术不断推进信息媒介的颠覆性变革,促进了社会思潮传播媒介的加速迭代,为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带来了更为开放便捷的媒介机制,生发了高校社会思潮传播新态势和影响新机制。“拟态环境”的失真性不断增强,媒介可供性不断成长,算法与流量成为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导向性力量,促使社会思潮在传播内容、传播场域、传播载体和传播效果方面呈现出新样态,深化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同质性影响和塑造。面对社会思潮舆论依附式的传播逻辑、情绪渲染式的叙事方式、以势能差为基点的价值流动路径对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数智赋能,通过症结纾解、话语破圈、价值祛魅等途径,更好地推进社会思潮引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社会思潮 数智赋能 现实困境 引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学而有术:研究型大学文科学生的读书法
16
作者 林小英 王潇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115,共17页
“读书”是研究型大学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旨在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并养成深入思考的求知习惯,然而不少学生有自己的一套可谓“不学而有术”的学习策略。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本研究搜集了北京大学某些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撰写... “读书”是研究型大学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旨在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并养成深入思考的求知习惯,然而不少学生有自己的一套可谓“不学而有术”的学习策略。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本研究搜集了北京大学某些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做课堂汇报的相关资料,发现“不学而有术”的普遍性读书行为是在社会加速的前提下,审计文化对“可表现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要求与“算法型致知模式”共同催生的结果。长期采用算法型致知的阅读模式将使学生无法深入知识系统的内部,难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文科专业最看重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反而容易沦为技术时代承载着某种算法的“工具人”。学生们利用算法所省去的工夫正是文科教育所追求的启迪心智、涵养心性的核心价值,这是当下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型致知 研究型大学 人文社科 大学生学习 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多样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17
作者 荀渊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共8页
多样化发展将成为未来高校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策略。从欧美研究型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来看,自主办学是保持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基础,市场驱动是促进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动力,组织与制度自由是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关键,平衡... 多样化发展将成为未来高校发展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策略。从欧美研究型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来看,自主办学是保持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基础,市场驱动是促进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动力,组织与制度自由是大学多样化发展的关键,平衡与妥协是大学维持多样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大学多样化发展要得以推进,就要避免大学与各个机构组织的过度竞争,避免学术漂移对大学多样化发展带来的可能影响,并充分意识到多样化发展是政府、市场、大学自主办学及其多样化组织制度共同作用下的一项长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多样化发展 自主办学 市场驱动 组织与制度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研究
18
作者 薛冬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执行动力受阻;教学过程现实观照缺失,课堂教学亲和力不足;协同育人联结不够,体系建设联动合力有限;教学评价互动机制欠缺,课程思政整体效能弱化。据此,提出基于调查研究的教学准备、基于靶向定位的教学探索、基于提质升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策略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19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邵超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8-72,共5页
通过对辽宁高校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探究高校学生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利用SPSS的PRO-CESS宏进行链式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应激水平和应对策略在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且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 通过对辽宁高校学生问卷调查分析,探究高校学生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利用SPSS的PRO-CESS宏进行链式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应激水平和应对策略在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且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都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从预防教育、应对能力提升、资源整合和动态监测与干预四个层面提出高校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策略,旨在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心理应激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 心理健康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