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osition ship collision risk based on fuzzy theory 被引量:4
1
作者 CHEN Shu Rashid Ahmad +1 位作者 Byung-Gil Lee Do Hyeun Ki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296-4302,共7页
Despite of modern navigation devices, there are problems in navigation of vessels in waterways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s, disturbances in water, dynamic nature, and heavily environmental influenced sea traffi... Despite of modern navigation devices, there are problems in navigation of vessels in waterways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s, disturbances in water, dynamic nature, and heavily environmental influenced sea traffic. Even though all vessels are equipped with modern navigation devices, the accidents are reported caused by various reasons and mainly by human factor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We propose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composition collision risk calculation method for finding the collision probability and avoiding the collision between ships in possible collision situations. The proposed composition collision risk calculation method at ship's position using combination of fuzzy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The algorithm is straightforward to implement and is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automatic ship handling for ships involved in complex navigation situations.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with indigenous data and the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ship navigation collision risk fuzzy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团雾区驾驶特性分析与碰撞风险评价
2
作者 吴付威 李育隆 +2 位作者 马勇 王畅 张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4,共11页
为降低高速公路团雾环境下的交通事故风险,将高速公路团雾区划分为过渡区和冲突区,设计并开展驾驶模拟试验。首先,采用方差分析(ANOVA)、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驾驶人在2个区域中的驾驶行为;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过渡区与冲突... 为降低高速公路团雾环境下的交通事故风险,将高速公路团雾区划分为过渡区和冲突区,设计并开展驾驶模拟试验。首先,采用方差分析(ANOVA)、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驾驶人在2个区域中的驾驶行为;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过渡区与冲突区之间的驾驶行为指标关联特性;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挖掘驾驶行为对碰撞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过渡区,驾驶经验与能见度变化率对速度标准差和内边界速度有显著影响;相比于新手驾驶人,熟练驾驶人速度标准差降低36.8%,内边界速度高13.5%;能见度变化率对速度标准差和内边界速度有统计学差异,不同能见度变化率对应的内边界速度和速度标准差不同。在冲突区,碰撞时间(TTC)与能见度呈显著正相关,避险反应时间与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TTC、避险反应时间及碰撞率均与冲突距离呈显著负相关;过渡区速度调整行为会显著影响冲突区的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团雾 驾驶模拟 驾驶行为 碰撞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交叉汇聚跑道同时起降运行管制策略
3
作者 张健 宗石研 +1 位作者 赵嶷飞 卢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753-8759,共7页
为缓解非交叉汇聚构型跑道同时起降运行的碰撞风险、制定符合运行特征的管制策略,通过综合运用事件树分析和蒙特卡洛方法,对碰撞风险进行评估。在基于事件树分析确定待求解事件基础上,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相关事件进行概率计算。通过对... 为缓解非交叉汇聚构型跑道同时起降运行的碰撞风险、制定符合运行特征的管制策略,通过综合运用事件树分析和蒙特卡洛方法,对碰撞风险进行评估。在基于事件树分析确定待求解事件基础上,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相关事件进行概率计算。通过对实验得到的碰撞事件数据进行统计和拟合,对标安全目标水平,提出管制策略。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对大兴机场非交叉汇聚跑道01L进场和29R离场进行风险研究,得出起飞屏蔽窗口为(0.41~7.39 km)。应用该策略,可以将起降飞机碰撞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所提出的起飞屏蔽窗口计算模型对非交叉汇聚构型跑道安全运行管制策略的制定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交叉汇聚跑道 碰撞风险 蒙特卡洛仿真 安全目标水平(T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
4
作者 梁也 江霞 +2 位作者 章伟 王红玲 赖方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5-189,共5页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免与目标船舶碰撞的偏航角和停船距离2个表征值,实时捕捉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碰撞风险表征值为依据,利用昆兹概率模型估算主船舶在特定航迹上与目标船舶碰撞概率,量化船间效应风险。并基于事件树和碰撞后续事件进行各事件发生概率、伤亡人数期望值、风险值及总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完成船舶碰撞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现船舶碰撞风险评估,使评估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0002;通过对比实验凸显,该算法的可行性更优越,可为海上交通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船舶 偏航角 停船距离 昆兹概率模型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船舶避碰鲁棒轨迹规划
5
作者 祁新宇 张智 +3 位作者 尚晓兵 张艺琼 姜立超 周悦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1-632,共12页
现有的船舶避碰轨迹规划大部分是以精确的运动模型和环境信息为前提,难以应对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海况因素,并导致规划出的轨迹安全可靠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法的船舶鲁棒轨迹规划方法,将船舶水动力... 现有的船舶避碰轨迹规划大部分是以精确的运动模型和环境信息为前提,难以应对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海况因素,并导致规划出的轨迹安全可靠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法的船舶鲁棒轨迹规划方法,将船舶水动力学模型中的水动力系数视为不确定性参数,以碰撞危险度及舵角控制量为目标函数,建立船舶轨迹规划的最优控制模型,并使用遗传算法求得控制量与优化后的轨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轨迹最小距离以及最大会遇距离均提升10%~20%,平均碰撞危险度降低10%,实验结果表明考虑不确定性的船舶轨迹规划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碰 多项式混沌展开 碰撞危险度 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智慧的船舶避碰行为研究
6
作者 王文灏 万红 +1 位作者 陈蜀喆 方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8,共8页
为更好地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混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大量船舶AIS数据,按照让路船与直航船的标定,结合《规则》对会遇局面的3种划分,融合群体智慧,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全样本进行模拟,得到不同转向行为聚类特征,总结归纳出基... 为更好地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混乱的问题,通过分析大量船舶AIS数据,按照让路船与直航船的标定,结合《规则》对会遇局面的3种划分,融合群体智慧,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全样本进行模拟,得到不同转向行为聚类特征,总结归纳出基于群体智慧的船舶避碰决策。最后运用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对所得到的船舶避碰决策进行验证评估。结果表明,该船舶避碰决策研究在应对船舶会遇局面时能够克服《规则》对于传统会遇局面避碰行为指导中的风险衡量失真问题,研究成果可为船舶多船协同避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决策 群体智慧 风险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误差的物流无人机安全放行间隔标定方法
7
作者 刘铭远 张兴俭 耿增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59-3967,共9页
为了满足未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大量运行需求,在符合安全目标水平的基础上,以效率最高为目标,为无人机制定安全放行间隔。根据无人机的运行速度误差特征,综合考虑爬升阶段和巡航阶段的运行特征,分析了同航路运行、交... 为了满足未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大量运行需求,在符合安全目标水平的基础上,以效率最高为目标,为无人机制定安全放行间隔。根据无人机的运行速度误差特征,综合考虑爬升阶段和巡航阶段的运行特征,分析了同航路运行、交叉航路运行和航路网运行3种场景中的放行安全问题,并分别建立了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提出了一种放行间隔标定方法。最后以实际运行物流无人机为例,将10^(-7)最大碰撞概率作为目标安全水平进行验证,分析确定了3种运行场景中的最小安全放行间隔。结果表明:同航路安全放行间隔T为122 s,交叉航路安全放行间隔T与两个起飞点距交叉点距离差值D相关,并满足T=(D±1199.97)/14(T≥0),航路网系统4个起飞点之间的安全放行间隔分别为158、86、0和0 s。该方法可以为无人机运行企业进行放行间隔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无人机 速度误差 碰撞风险 蒙特卡洛仿真 安全放行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玉涛 何杨 +2 位作者 上官科峰 廖婧玥 刘长辉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更客观、可靠地评价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对国内外近年来214起船桥碰撞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其主要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为更客观、可靠地评价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对国内外近年来214起船桥碰撞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其主要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和EWM将风险因素和评价对象转化为评价指标,经一致性分析和标准化处理,获得更为客观的复合权重,基于该权重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层因素向量,进而得到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向量,再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获得风险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实现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等级的可靠评价。以三峡库区万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例,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与大桥主要风险因素高度一致,指标体系合理且具有普适性;评价结论与大桥的风险特征吻合,评价方法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桥梁 船撞风险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跟驰模型的雾天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风险研究
9
作者 秦严严 肖腾飞 罗钦中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研究雾天环境对高速公路交通流追尾碰撞风险产生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雾天跟驰模型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追尾碰撞风险,并提出基于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的雾天追尾碰撞... 为研究雾天环境对高速公路交通流追尾碰撞风险产生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雾天跟驰模型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追尾碰撞风险,并提出基于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的雾天追尾碰撞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选取根据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描述雾天环境中的车辆跟驰行为。然后,选取碰撞时间暴露时间(time exposed time-to-collision,TET)和碰撞时间整合时间(time integrated time-to-collision,TIT)作为追尾碰撞风险评价指标,通过数值仿真试验分析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对追尾碰撞风险的影响。最后,考虑交通流稳定性与追尾碰撞风险的内在联系,提出基于V2V的跟驰控制策略,以降低雾天追尾碰撞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轻雾场景和浓雾场景分别在限速80 km/h和100 km/h时的追尾碰撞风险最高,均在限速60 km/h时的追尾碰撞风险最低;当限速由40 km/h增至100 km/h时,轻雾场景下的追尾碰撞风险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浓雾场景下的追尾碰撞风险先降低后升高。本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雾天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风险,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的TET和TIT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35.62%和36.52%,置信水平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追尾碰撞风险 跟驰模型 限速 雾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与DWA融合算法的无人车路径规划研究
10
作者 王若铭 凌铭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3-146,共4页
传统的规划算法在无人车路径规划方面存在效率低、不适用于动态环境、计算量大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DWA)相结合的无人车动态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在DWA算法中添加碰撞风险函数评价得分,提高评价算法得分... 传统的规划算法在无人车路径规划方面存在效率低、不适用于动态环境、计算量大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DWA)相结合的无人车动态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在DWA算法中添加碰撞风险函数评价得分,提高评价算法得分;其次,将A*算法提取的关键点作为DWA算法的暂时目标点,使搜索方向减少为5个;最后,将A*算法的路径关键点作为DWA算法的临时终点,实现两种算法的融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人工势场法、快速搜索随机树(RRT)、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相比,新的融合算法时间减少了11.71 s,同比降低了6.91%;路径长度减少3.093 m,同比减少了4.16%;平均线速度增加了2.96%。所提算法在保证路径较为平滑的同时,能够使路径更加合理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车 路径规划 A*算法 动态窗口法(DWA) 搜索方向 碰撞风险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预警对混驾编队人驾领航车的安全影响
11
作者 付强 赵晓华 +1 位作者 陈晨 初高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60,共9页
为评估高速公路前方车辆急减速事件下超视距预警对人驾领航车行驶安全的影响,设计了领航车为人工驾驶车辆的网联混驾编队模式,开发了具有超视距预警功能的网联人机交互界面,招募了36名被试开展考虑单车/编队的车队模式和有/无网联超视... 为评估高速公路前方车辆急减速事件下超视距预警对人驾领航车行驶安全的影响,设计了领航车为人工驾驶车辆的网联混驾编队模式,开发了具有超视距预警功能的网联人机交互界面,招募了36名被试开展考虑单车/编队的车队模式和有/无网联超视距预警的驾驶模拟实验。通过选取驾驶人行为特征指标、安全替代指标和车辆运行指标,从驾驶人纵向避险能力、动态碰撞风险和混驾编队整体安全性维度分析超视距预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视距预警能够提升驾驶人纵向避险能力,降低车辆碰撞风险;其中,网联混驾编队模式下的人驾领航车行驶安全性表现最佳,其表现亦有助于提升混驾编队整体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超视距预警信息优化、领航辅助系统研发、网联混驾编队推广实施等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驾编队 超视距预警 人驾领航车 纵向避险特性 驾驶模拟技术 安全替代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姿态下城际列车车钩碰撞特性及脱轨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平 何家兴 +3 位作者 邢杰 姚曙光 黄启 舒安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70-2381,共12页
列车碰撞时车钩缓冲装置经常存在初始姿态偏置,影响列车运动姿态,增加脱轨风险。本文以某城际列车全自动车钩为研究对象,建立车钩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与台车冲击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城际列车头车对撞模型,研究初始位移偏置... 列车碰撞时车钩缓冲装置经常存在初始姿态偏置,影响列车运动姿态,增加脱轨风险。本文以某城际列车全自动车钩为研究对象,建立车钩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与台车冲击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城际列车头车对撞模型,研究初始位移偏置和角度偏转对车钩的碰撞特性及列车脱轨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偏置及偏转程度的增加,车钩点头角及摇头角稳定值逐渐增大,且不同初始姿态对车钩转角的影响程度不同,点头角对初始垂向偏置和点头偏转较为敏感,摇头角对初始横向偏置和摇头偏转较为敏感。此外,初始姿态对主动车的轮对抬升有重要影响,当车钩点头角随偏置及偏转增大而明显增大时,车体所受垂向力增加,转向架轮对抬升量变大,列车更易出现脱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车钩 碰撞特性 脱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环形交叉口机动车冲突风险区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立伟 张瑞杰 +4 位作者 赵雪亭 贺雨 陈琛 刘冰 侯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8,共11页
为定量识别城市非信控环形交叉口区域内的机动车冲突风险易发生点,降低环形交叉口的事故发生率,本文构建针对非信控环形交叉口机动车冲突风险识别模型。首先,利用无人机采集高精度、连续的多车辆轨迹视频,结合Kinovea视频运动分析软件... 为定量识别城市非信控环形交叉口区域内的机动车冲突风险易发生点,降低环形交叉口的事故发生率,本文构建针对非信控环形交叉口机动车冲突风险识别模型。首先,利用无人机采集高精度、连续的多车辆轨迹视频,结合Kinovea视频运动分析软件实现运行车辆状态识别与跟踪,并记录车辆每一帧的运动数据;其次,基于交通冲突识别指标TTC(Time to Collision),提出适应环形交叉口道路线形特征的车辆TTC计算方法,并使用累计频率法确定严重、一般和轻微冲突的阈值分别为1.2,2.8,4.4 s;最后,通过绘制高峰和平峰交通冲突空间异步图,并结合交通冲突数和严重冲突率,对环形交叉口的36个子区段进行交通冲突风险等级评定。研究结果显示:在高峰时段,某一子区段的平均交通冲突发生次数约为15次,严重冲突率为17.45%;在平峰时段,某一子区段的平均交通冲突发生次数约为8次,严重冲突率为8.28%。重度风险区域在高峰时段占比达到50%,而在平峰时段为8.33%,这些重度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交织区段。因此,环形交叉口在高峰时段且位于交织区段的情况更易发生交通事故。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环形交叉口在不同时段和区段上的交通冲突情况和特征,以便采取相应的预警和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冲突风险识别 距离碰撞时间 环形交叉口 微观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势能场的破冰船护航下船舶航行风险场建模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笛 韩吉如 +3 位作者 吴达 曹伟 张明阳 毛文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针对破冰船护航下船舶碰撞与冰困事故风险评估问题,本文根据破冰船与跟驰船之间、跟驰船与海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人工势能场理论提出破冰船护航下船舶航行风险场的概念和模型,其中包括破冰船风险场和海冰风险场。破冰船风险场量化... 针对破冰船护航下船舶碰撞与冰困事故风险评估问题,本文根据破冰船与跟驰船之间、跟驰船与海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人工势能场理论提出破冰船护航下船舶航行风险场的概念和模型,其中包括破冰船风险场和海冰风险场。破冰船风险场量化破冰船与跟驰船之间的碰撞风险水平,海冰风险场量化跟驰船与海冰之间的冰困风险水平。根据该模型提出破冰船与跟驰船之间安全跟驰距离的计算方法。最后基于Tian You轮2018年北极编队航行数据,应用破冰船护航下船舶航行风险场模型开展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航行风险场模型的有效性,证明了本文建模方法能够为破冰船护航下船舶安全跟驰研究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人工势能场 极地航行 破冰船护航 船舶碰撞 船舶冰困 航行风险 跟驰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下船舶碰撞风险传播演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卫亮 邓婉怡 +1 位作者 马晓雪 韩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为提高海运业的安全水平,针对船舶碰撞风险事件链中的风险传播演化过程,利用事件树分析法(ETA),构造有向赋权复杂网络(CN),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改进传统K-壳分解算法的适应性,提出网络节点绝对重要度计算方法;利用易感-感染-恢复(SIR)... 为提高海运业的安全水平,针对船舶碰撞风险事件链中的风险传播演化过程,利用事件树分析法(ETA),构造有向赋权复杂网络(CN),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改进传统K-壳分解算法的适应性,提出网络节点绝对重要度计算方法;利用易感-感染-恢复(SIR)模型动态模拟风险在CN中的传播演化过程,研究在不同感染率与恢复率组合的情况下,复杂网络中目标节点的动态敏感性。结果表明:大约25%的风险事件在CN中相对不活跃,绝对重要度排前10%的风险事件均与事故直接原因无关;风险事件的敏感度与重要度并不完全保持一致,部分风险事件,即使不采用针对性措施,也难以触发严重后果或碰撞事故;船舶碰撞风险管控工作应认可直接致因的客观存在,重点关注碰撞风险的传播演化过程,在碰撞风险实施管控的过程中应采用差异化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CN) 船舶碰撞 风险传播演化 K-壳分解算法 易感-感染-恢复(SIR)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入场景下基于碰撞风险聚类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彬 周世亚 +2 位作者 姜文龙 史立峰 赵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切入工况的高精度车速预测是保证自动驾驶切入安全的关键依据。为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切入工况安全,开展了基于车车耦合风险聚类的切入场景自车速度高精度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依据实验所得自然驾驶数据进行车辆切入切出片段提取,使用K-me... 切入工况的高精度车速预测是保证自动驾驶切入安全的关键依据。为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切入工况安全,开展了基于车车耦合风险聚类的切入场景自车速度高精度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依据实验所得自然驾驶数据进行车辆切入切出片段提取,使用K-means方法依据碰撞风险与加速度关联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其次,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切入切出工况车车交互状态进行在线识别,对切入危险工况进行实时预测。最后,提出基于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结合在线识别结果进行车速在线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碰撞风险聚类的改进ARIMA车速预测方法对提高切入安全效果明显,较传统的预测方法车辆的碰撞风险降低了10%~20%。研究结果表明,ARIMA模型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对提高自动驾驶车切入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速预测 碰撞风险 K-MEANS聚类 支持向量机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碰撞中的损伤仿真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和全 李羿辉 +1 位作者 刘瑾 张申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491,共8页
为研究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筛选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乘员姿态(包括头部、上肢和躯干的变化)进行正面碰撞的仿真实验,对其乘员运动学和所受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其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面碰... 为研究不同坐姿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筛选了7种具有代表性的乘员姿态(包括头部、上肢和躯干的变化)进行正面碰撞的仿真实验,对其乘员运动学和所受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其姿态对乘员碰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面碰撞仿真实验中,倚靠姿态乘员的综合损伤风险与其他姿态相比更高,较交谈姿态,倚靠姿态乘员胸部压缩量增大了45.5%,肋骨骨折严重,内脏器官应变提高了48.8%,左倾姿态乘员损伤风险则明显降低,其头部损伤风险减少了49.1%,胸部损伤降低了14.4%。基于此,提出乘员在碰撞前可通过调整自身姿态来规避部分损伤的策略,以提高乘员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正面碰撞 仿真实验 乘员损伤风险 乘员非标坐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模型的极地船舶-冰山碰撞风险评估
18
作者 董海波 卞鑫 +3 位作者 柴威 刘俊杰 李政杰 赵南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90-99,共10页
[目的]为确保极地船舶航行安全,开展典型海域船舶-冰山碰撞风险评估。[方法]针对船舶在巴伦支海航行的情景,在识别风险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船舶-冰山碰撞层次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要素权重系数确定方法,通过与要素模糊评价相结合,发展... [目的]为确保极地船舶航行安全,开展典型海域船舶-冰山碰撞风险评估。[方法]针对船舶在巴伦支海航行的情景,在识别风险影响要素的基础上,构建船舶-冰山碰撞层次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要素权重系数确定方法,通过与要素模糊评价相结合,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碰撞风险研究方法;结合专家意见,采用所提方法对碰撞风险进行计算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极地船舶在巴伦支海航行过程中碰撞冰山的风险等级为中等偏高,冰山冰况、人为失误和船舶自身是造成碰撞风险最主要的3个要素。[结论]极地船舶在巴伦支海航行时,应对冰山潜在的危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碰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碰撞 专家意见 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车轨迹预测不确定性智能车避撞策略研究
19
作者 陈龙 王歆叶 +3 位作者 熊晓夏 蔡英凤 刘擎超 王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周车轨迹预测不确定性的智能汽车避撞策略研究方法。轨迹预测模块,将基于物理的轨迹预测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相结合构建物理引导的轨迹预测模型(PG-LSTM),模型输出关于周车预测轨迹的二维高斯分布参数,以表征驾驶员行为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周车轨迹预测不确定性的智能汽车避撞策略研究方法。轨迹预测模块,将基于物理的轨迹预测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相结合构建物理引导的轨迹预测模型(PG-LSTM),模型输出关于周车预测轨迹的二维高斯分布参数,以表征驾驶员行为的不确定性;风险评估及避撞策略模块,结合轨迹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提出一个新的风险度量--预测驾驶风险PDR和预测相对驾驶风险指数PRDRI作为评估未来风险的参考指标,建立紧急工况下避撞决策机制。通过Carsim搭建复杂紧急工况场景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驾驶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准确地辨识复杂行车场景未来驾驶风险,同时基于驾驶风险所提出的避撞决策机制能够提升智能汽车的避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驾驶风险 轨迹预测 避撞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贝叶斯和事件树的配对进近碰撞风险研究
20
作者 卢飞 张健 赵二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3,共10页
为评估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碰撞风险,建立基于模糊贝叶斯和事件树的配对进近碰撞风险模型。首先,描述配对进近程序,采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识别配对进近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其次,基于识别的风险因素构建配对进近危险接近和... 为评估近距平行跑道配对进近的碰撞风险,建立基于模糊贝叶斯和事件树的配对进近碰撞风险模型。首先,描述配对进近程序,采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识别配对进近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其次,基于识别的风险因素构建配对进近危险接近和控制失效的贝叶斯网络(BN)模型,并使用专家调查权重法和历史数据统计方法确定根节点的概率,引用七级语言变量对部分根节点概率以及中间节点的条件概率进行模糊化赋值,再使用内心法进行去模糊化处理;然后,将先验概率和样本数据导入BN软件进行期望最大化(EM)参数学习,得到危险接近和控制失效的概率;最后,考虑到危险接近和控制失效与碰撞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关系,使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分析配对进近碰撞风险,并分析BN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危险接近和控制失效分别对飞行员操作水平和维护不当的敏感性最强。当飞行员操作水平差发生的可能性超过12%和维护不当发生可能性超过0.17%时,配对进近运行将满足不了安全目标水平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BN) 事件树 配对进近 碰撞风险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