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multi-DSP parallel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被引量:4
1
作者 Hu Junhong Zhang Tianxu Jiang Hao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4期883-889,共7页
The flexibility of tradition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limited because those system are design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a new TMS320C64x-based multi-DSP parallel computing architecture is present... The flexibility of tradition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limited because those system are design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a new TMS320C64x-based multi-DSP parallel computing architecture is presented. It has many promising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owerful computing capability, broad I/O bandwidth, topology flexi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The parallel system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by practical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computing image processing real-time computer archite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performance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system for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2
作者 赵广州 张天序 +2 位作者 王岳环 曹治国 左峥嵘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3期502-509,共8页
A novel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system which uses both muhi-DSP and FPGA to attain high performance and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are present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mainly processing multi-B... A novel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system which uses both muhi-DSP and FPGA to attain high performance and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are presente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mainly processing multi-BSP board, extended multi-DSP board are analysed.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 i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board components of this system is supported by high speed link ports & serial ports for increas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computational power.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s (RTOS) by us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system, we adopt two kinds of parallel structures controlled by RTO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of algorith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xploitive period of the system is short, and maintenance convenient. Thus it is suitable for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and can get satisfactory effect of image re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SP fid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s parallel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wo Real-time PCR Technigues for Quantification of GMO Contents in Highly Processed Products of Soybean
3
作者 YU Yanbo GAO Xuejun ZHANG Minghui LI Lu AO Jinxi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The RR soybean was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ABI Prism 7300 sequence detector with PCR primers and fluorescence probe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s of endogenous Lectin gene and exogenous CP4-EPSPS gene, ... The RR soybean was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ABI Prism 7300 sequence detector with PCR primers and fluorescence probe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s of endogenous Lectin gene and exogenous CP4-EPSPS gene, and the PCR systems were based on SYBR Green I and TaqMan. The standard curve of ACt between CP4-EPSPS gene and Lectin gene of the RR soybean in standard materials was generated and a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obtained. Quantification method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two different real-time PCR chemistries, i.e. SYBR Green I and TaqMan, and the RR soybean contents were quantified in five standard samples and seven highly processed products by the two assays. Both methods are proved to be specific, highly sensitive and reliable for both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oybean D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 optimized PCR system can be used for the practical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RR soybean in highly processed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 soybean highly processed products CP4-EPSPS gene real-time PCR SYBR Green I TAQ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 acceleration using reconfigurable macro processor model 被引量:2
4
作者 SunGuanKfu ChenHuaming LuHuan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The concept and advantage of reconfigurabl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A kind of processor architecture of re configurable macro processor (RMP) model based on FPGA array and DSP is put forward and has been implemented... The concept and advantage of reconfigurabl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A kind of processor architecture of re configurable macro processor (RMP) model based on FPGA array and DSP is put forward and has been implemented. Two image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template-based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 and zone labeling. One is estimating for motion direction in the infrared image background, another is line picking-up algorithm based on image zone labeling and phase grouping technique. It is a kind of 'hardware' function that can be called by the DSP in high-level algorithm. It is also a kind of hardware algorithm of the DSP.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show the reconfigurable compu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RMP is an ideal accelerating means to deal with the high-speed image processing tasks. High real time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in our two applications on R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reconfigurable computing technology reconfigurable macro processor model template matching image zone lab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控扩张循环卷积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
5
作者 郭业才 周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8-1824,共7页
为解决语音增强任务中语音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即融合精确比值掩蔽的门控扩张循环卷积神经网络(gate-dilated 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accurate ratio masking, GDRCNN-ARM)。GDRCN... 为解决语音增强任务中语音信息未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即融合精确比值掩蔽的门控扩张循环卷积神经网络(gate-dilated 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accurate ratio masking, GDRCNN-ARM)。GDRCNN由编码器、循环卷积层和解码器3部分组成,编码器中借助扩张卷积和门控机制实现对上下文语音信息的捕获,进行并行处理;循环卷积层采用GRU且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捕捉网络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解码器采用逐层解码且通过跳跃连接进行编码器信息的复用,实现对语音细节的还原。实验数据表明,GDRCNN网络在参数量和模型大小方面明显优于DNN、CRN等网络,PESQ平均提高了0.612、0.158,STOI平均提高了0.072、0.020,在语音增强和泛化方面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深度学习 精确比值掩蔽 扩张卷积 门控机制 循环卷积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双音节词中声调和音节音段信息的加工
6
作者 王曼 刘帅 +1 位作者 张家欢 布占廷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38,共8页
音韵编码是言语产出中的重要环节,但研究多集中在音段信息加工,超音段信息加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使用掩蔽启动范式可以探究声调在汉语双音节词音韵编码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1)在双音节词编码早期,声调与音节音段的主效应和交... 音韵编码是言语产出中的重要环节,但研究多集中在音段信息加工,超音段信息加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使用掩蔽启动范式可以探究声调在汉语双音节词音韵编码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1)在双音节词编码早期,声调与音节音段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共享的声调与音节音段表征显著促进命名;(2)在双音节词编码后期,声调独立效应显著,即当启动词与目标词仅共享声调表征时会促进命名。结果表明,声调作为韵律框架,具有编码稳定性及独立性,但仍受音节音段信息影响,具体表现为双音节词中音节-韵律框架的组合。作为汉语特色的韵律单元,声调的编码方式与WEAVER++模型中的理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产出 声调 音段 心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管制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卫军 王梓璇 +1 位作者 蒋培元 王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278-14286,共9页
目前,随着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管制领域。其中自动语音识别技术被用于管制指令纠错、复诵一致性检验等方面,用于提升飞行安全和效率。为了解决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参差不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管... 目前,随着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管制领域。其中自动语音识别技术被用于管制指令纠错、复诵一致性检验等方面,用于提升飞行安全和效率。为了解决自动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参差不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管制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对3个待测系统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首先,按照一定的管制场景比例收集管制语音并进行数据标注,建立管制语音识别系统测试语料库;其次,设计管制语音识别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后,提出并训练3个待测管制语音识别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对管制语音识别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以及分析不同管制场景下系统的表现情况,并能够根据不同的管制场景提出性能改进建议。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直观的评价管制语音识别系统的途径,有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语音识别 空中交通管制 性能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卷积网络的两阶段语音增强算法
8
作者 周翊 王艺 +1 位作者 赵宇 刘宏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9-2227,共9页
在语音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噪声和回声等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信号的质量和可懂度下降。为了从信号中去除噪声和干扰,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语音增强算法应运而生。与传统算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算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在语音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噪声和回声等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信号的质量和可懂度下降。为了从信号中去除噪声和干扰,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语音增强算法应运而生。与传统算法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算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然而现有的算法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算法在设计时普遍只考虑到了含噪语音中的语音成分,未能充分考虑噪声成分,且现有的算法大多是用单一网络完成语音增强任务,这需要网络具有较高的性能。对此,本文提出了用于语音增强的频谱掩蔽两阶段时频处理网络(Spectral Masking Two-Stage TimeFrequency Processing Network,SM-TSTFN)。该网络将语音增强的过程分解为幅度谱预测和复数谱预测两个阶段,渐进地估计出纯净语音。在第一阶段,将噪声和语音作为学习的目标,利用含噪语音的幅度谱作为输入,初步估计出噪声和语音的幅度谱。第二阶段,使用含噪语音的复数谱作为输入,在第一阶段预测结果的帮助下,估计出纯净语音的频谱。在第二阶段中,本文还设计了一种时频处理模块(Time-Frequency Processing Module,TFPM)。该模块结合了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时域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 Module,TCN),能够分别从时域和频域维度提取特征。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M-TSTFN相比于其他模型取得了更高的分数,能够更有效和更准确地改善语音信号的质量,并提升语音的可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语音增强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对情绪信息的加工:认知发展特征及脑机制
9
作者 莫李澄 李奇 张丹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00-2108,共9页
语音韵律和面孔表情所传达的情绪性信息是人类解读他人情绪并进行人际互动的基础。探究婴儿对这两种载体所传达情绪信息的感知、辨别及评估,有利于加深对婴儿认知发展特征和脑机制的理解。本文系统回顾了婴儿情绪研究,发现颞叶和额叶皮... 语音韵律和面孔表情所传达的情绪性信息是人类解读他人情绪并进行人际互动的基础。探究婴儿对这两种载体所传达情绪信息的感知、辨别及评估,有利于加深对婴儿认知发展特征和脑机制的理解。本文系统回顾了婴儿情绪研究,发现颞叶和额叶皮层在婴儿情绪性语音和面孔表情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婴儿的情绪加工涉及大脑双侧半球,但已初步展现出了与成人类似的右半球优势。婴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即可分辨情绪信息,并表现出对正性情绪的加工偏向。婴儿在6月龄左右对情绪的加工偏向逐渐从正性向负性转变。12月龄时,婴儿的负性情绪偏向基本稳定,且能够理解情绪性语音和面孔中的情绪涵义,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基于这些发现,我们提出了“情绪偏向发展理论”。此外,视−听跨感官模态信息对于婴儿对特定情绪的辨别和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情绪加工 语音韵律 面孔表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成像应用于人工耳蜗植入者语音加工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郎晓 傅祯 +2 位作者 牛传欣 谢青 Kim HaKyung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迄今为止,由于传统的神经成像技术受到人工耳蜗植入物的磁性限制,测评成人和儿童在植入后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活动一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种大脑神经成像的非侵入性且... 迄今为止,由于传统的神经成像技术受到人工耳蜗植入物的磁性限制,测评成人和儿童在植入后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活动一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种大脑神经成像的非侵入性且可以与植入设备兼容的成像技术,并且不受电学伪影的影响,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植入者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活动的测评,能更好的识别和解释皮质反应。本文旨在总结fNIRS测评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不同类型语音刺激的语音加工的神经激活水平,为植入者的听觉言语康复评估以及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IRS 大脑成像技术 人工耳蜗 语音加工 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轻量卷积的非自回归语音合成方法
11
作者 钟巧霞 曾碧 +1 位作者 林镇涛 林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6-1172,共7页
对如何有效捕捉音素之间的关联及如何合成韵律丰富的音频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结合轻量卷积的非自回归语音合成模型LCTTS。引入轻量卷积建立起音素之间的联系,解决发音出错问题。通过添加音高和能量预测器预测生成语音的韵律,解决音频韵律... 对如何有效捕捉音素之间的关联及如何合成韵律丰富的音频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结合轻量卷积的非自回归语音合成模型LCTTS。引入轻量卷积建立起音素之间的联系,解决发音出错问题。通过添加音高和能量预测器预测生成语音的韵律,解决音频韵律缺乏问题。训练模型获取梅尔频谱,结合预先训练好的声码器转化为音频。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LCTTS模型优于先前提出的SpeedySpeech模型,在Emotional Speech Database数据集上平均意见得分获得2.8%的提升,梅尔倒谱失真测度下降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合成 轻量级卷积 韵律合成 梅尔频谱生成 非自回归方法 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带噪语音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金甫 韦岗 梁树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抗噪声的语音识别方法 .用于训练和用于测试的语音信号在提取特征之前 ,均需经过相同的奇异值分解滤波 .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滤波参数的选取方法 .实验证明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隐马尔可夫模型语音识别系统的抗噪声... 提出了一种抗噪声的语音识别方法 .用于训练和用于测试的语音信号在提取特征之前 ,均需经过相同的奇异值分解滤波 .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滤波参数的选取方法 .实验证明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隐马尔可夫模型语音识别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处理 语音识别 信号处理 抗噪声性能 奇异值分解滤波 隐弥可夫模型 噪声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和时序结构特征并用的语音信号情感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力 王治平 +2 位作者 卢韦 邹采荣 吴镇扬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3-429,共7页
在利用全局特征进行语音情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情感语句中各元音时序结构作为新的特征,并针对不同语句中包含不同元音个数的情况,提出了零补齐、全局均值补齐、前均值补齐三种不同的规整方法.以从10名话者中搜集的带有欢快、... 在利用全局特征进行语音情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情感语句中各元音时序结构作为新的特征,并针对不同语句中包含不同元音个数的情况,提出了零补齐、全局均值补齐、前均值补齐三种不同的规整方法.以从10名话者中搜集的带有欢快、愤怒、惊奇、悲伤4种情感的1000句语句作为样本,本文对语音情感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全局特征和时序特征相结合,对时序特征采用前均值补齐,同时使用修正二次判别函数(MQDF)进行情感识别能够获得94%的平均情感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 情感特征分析 修正二次判别函数 情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方法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41
14
作者 刘华平 李昕 +1 位作者 徐柏龄 姜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78-2283,共6页
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语音信号处理的速度和结果,因此端点检测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端点检测的研究,一直是语音信号处理中的热点。从基于时域参数、频域参数、时频参数、模型匹配等... 端点检测是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语音信号处理的速度和结果,因此端点检测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下端点检测的研究,一直是语音信号处理中的热点。从基于时域参数、频域参数、时频参数、模型匹配等方法的角度,较全面地回顾了端点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给出了这些方法的改进意见,对端点检测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处理 端点检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转换及相关技术综述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波 王成友 +2 位作者 蔡宣平 唐朝京 张尔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给出了语音转换的定义,介绍了语音转换的用途,分析了表征说话人个性特征的语音参数,研究了语音转换的系统结构,对语音转换的实现主要从频谱包络和韵律两个方面的转换进行了研究讨论,分析并介绍了语音转换现在的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语音处理 语音转换 频谱包络 韵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音定位和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分离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鹤鸣 葛良 +1 位作者 陈雪勤 俞一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8-160,共3页
人耳具有在嘈杂环境中将感兴趣的语言信息提取出来的能力 ,而双耳听觉特性有助于这种能力的加强 .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音定位和听觉掩蔽效应的混叠语音分离方法 .根据声音到达双耳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在时频域内确定相应的掩蔽系数 ,... 人耳具有在嘈杂环境中将感兴趣的语言信息提取出来的能力 ,而双耳听觉特性有助于这种能力的加强 .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音定位和听觉掩蔽效应的混叠语音分离方法 .根据声音到达双耳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在时频域内确定相应的掩蔽系数 ,该系数是二值的 ,以直接去除干扰信号 ,保留有用信号并达到语音分离的目的 .实验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混叠语音为浊音情形 ,对清音的情况同样适用 ,因而比基于基音提取的语音分离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时间差 双耳强度差 声音定位 语音分离 掩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用于信号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36
17
作者 程俊 张璞 +1 位作者 戴善荣 易克初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6-104,共9页
本文介绍了小波变换用于信号突变的检测原理,给出了实现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语音的基音检测作为一个应用实例,在文中得到验证。理论与实验表明,利用小波变换检测基音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独到之处。
关键词 小波变换 信号突变 信号检测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语音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晓琳 吴平 丁铁夫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83-584,588,共3页
介绍了一种较强背景噪声下工作的语音处理系统。其语音采集部分由FPGA控制PCM语音编码器完成,语音增强部分以TMS320VC5402为核心实现。文章讨论了系统硬件设计、语音增强算法的原理及其DSP实现,给出了软件流程及实验结果。
关键词 语音处理 语音增强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音频谱包络抽取的MFCC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波 王成友 +2 位作者 杨聪 蔡宣平 张尔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5,共4页
MFCC可以更加准确地表示语音低频处的频谱包络,在语音转换中是一种很好的频谱包络表示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求解MFCC的算法,先对频谱通过谐波抽取得到阶梯谱包络,再对阶梯谱包络进行Mel尺度变换,最后通过余弦变换求得MFCC参数。该方... MFCC可以更加准确地表示语音低频处的频谱包络,在语音转换中是一种很好的频谱包络表示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求解MFCC的算法,先对频谱通过谐波抽取得到阶梯谱包络,再对阶梯谱包络进行Mel尺度变换,最后通过余弦变换求得MFCC参数。该方法实现简单,运算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处理 MFCC 语音识别 说话人识别 语音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转换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2
20
作者 左国玉 刘文举 阮晓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65-1172,共8页
声音转换是一项改变说话人声音特征的技术 ,可以将一人的语音模式转换为与其特性不同的另一人语音模式 .声音转换算法的目标是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转换规则 ,使转换语音保持第一个说话人原有语音信息内容不变 ,而具有第二个说话人的声... 声音转换是一项改变说话人声音特征的技术 ,可以将一人的语音模式转换为与其特性不同的另一人语音模式 .声音转换算法的目标是确定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转换规则 ,使转换语音保持第一个说话人原有语音信息内容不变 ,而具有第二个说话人的声音特点 .本文介绍了当前声音转换技术领域的研究状态 ,主要分析现有声音转换技术中各种转换算法的实现原理 ,描述声音转换系统性能的各种评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转换 语音频谱 基频曲线 声门激励 码本映射 人工神经网络 高斯混合模型 隐马尔科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