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PCR的VGM-R02b定量检测方法建立及其在食蟹猴组织分布特征
1
作者 高彩虹 任欣怡 +2 位作者 洛文靖 张雨飞 程远国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8,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定量分析基因治疗药物VGM-R02b(腺相关病毒9载体)在食蟹猴体内组织分布特征。方法利用VGM-R02b质粒标准品构建qPCR标准曲线,优化扩增程序等关键参数并验证方法的定量范围... 目的建立基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定量分析基因治疗药物VGM-R02b(腺相关病毒9载体)在食蟹猴体内组织分布特征。方法利用VGM-R02b质粒标准品构建qPCR标准曲线,优化扩增程序等关键参数并验证方法的定量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稀释线性、选择性、特异性及样本稳定性。单次单侧脑室注射VGM-R02b后,于给药后第29天(D29)和第92天(D92)采集食蟹猴全血及多组织样本,检测目的基因含量并分析其组织分布特点。结果建立了定量检测食蟹猴体内VGM-R02b目的基因的qPCR方法并完成了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定量范围为5.00×10^(9)~5.00×10^(1)copies·μg^(-1)DNA,R2≥0.9989,精密度、准确性、稀释线性、选择性和特异性均良好。目的基因在食蟹猴组织(以肝为例)中经室温放置4 h、-15~-25℃放置9 d、反复冻融5次、-60~-80℃放置90 d,在食蟹猴全血中经室温放置4 h、-15~-25℃放置9 d,反复冻融5次、-60~-80℃放置93 d及提取的核酸样本经室温放置4.25 h、2~8℃放置24.16 h、反复冻融5次、-60~-80℃放置109 d均保持稳定。基于qPCR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给药后D29和D92,对照组均未检测出目的基因,给药组目的基因分布于所有组织,其中脑、肝、脾和脊髓分布较高。与D29相比,D92所有组织中目的基因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建立的qPCR方法稳健可靠,可用于定量检测食蟹猴体内VGM-R02b目的基因含量。VGM-R02b给药后D29和D92目的基因分布于所有组织,其中脑、肝、脾和脊髓中分布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方法学 验证 生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real-time PCR同步检测黄牛、水牛和牦牛成分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姗 张明哲 +7 位作者 方云 陈哲 张荃 孙超 沈旭芳 虞惠贞 尹文秀 张晓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80-285,共6页
为准确快速地鉴定黄牛、水牛和牦牛的成分,研发具有这3种牛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并建立单重、双重和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同步检测上述3种牛的成分。单重real-time PCR检测... 为准确快速地鉴定黄牛、水牛和牦牛的成分,研发具有这3种牛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并建立单重、双重和三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同步检测上述3种牛的成分。单重real-time PCR检测时,3种牛的检测灵敏度均为0.025 ng/μL;双重real-time PCR检测时,两两组合的引物探针含量比例为1∶1时,黄牛的检测灵敏度降低至0.1 ng/μL,而水牛和牦牛仍为0.025 ng/μL;对三重real-time PCR检测体系进行优化,当黄牛、水牛和牦牛3组引物探针的含量比例为3∶3∶2时,检测灵敏度最佳,黄牛和水牛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1 ng/μL,而牦牛的灵敏度仍可达到0.025 ng/μL。但上述双重和三重real-time PCR检测的灵敏度,是建立在3种牛的含量比例为1∶1∶1的情况下,若3种牛的比例差异较大,特别是黄牛和牦牛的含量比例差异较大时,如比例为9∶1时,含量低的成分会存在漏检。因此,在对整块肉的样品进行检测时,可采用三重real-time PCR的方法同步检测3种牛的成分;若样品可能为上述3种肉的为混合物,如肉糜、肉松等,则建议采用单重real-time PC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水牛 牦牛 三重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qPCR方法快速检测活性E.coli O157:H7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聪聪 余以刚 +3 位作者 邱杨 李美玲 肖性龙 吴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17-220,共4页
建立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用于检测热灭活菌背景条件下的大肠杆菌活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min以上的强烈光照可以使PMA与DNA共价交联,同时完全钝化游离的PMA以避免"假阴性"结果;抑制死菌DNA扩增的最低... 建立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用于检测热灭活菌背景条件下的大肠杆菌活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min以上的强烈光照可以使PMA与DNA共价交联,同时完全钝化游离的PMA以避免"假阴性"结果;抑制死菌DNA扩增的最低PMA质量浓度为10μg/mL,不抑制活菌DNA扩增的最高PMA质量浓度为20μg/mL。当活菌/总菌大于1%时,经PMA预处理,可以消除热灭活菌DNA的干扰,实现对活菌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溴化丙锭 定量PCR 活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猪源和鸡源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征分析
4
作者 陈玉 王鹤佳 +6 位作者 赵琪 程敏 刘芳琴 崔明全 张纯萍 李霆 张启迪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5,共13页
为了解山东省养殖环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耐药性特征,本试验从山东省10个城市35个养殖场共收集猪和鸡相关样本120份,对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质谱鉴定,使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类型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 为了解山东省养殖环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耐药性特征,本试验从山东省10个城市35个养殖场共收集猪和鸡相关样本120份,对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质谱鉴定,使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类型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耐药表型分析,最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型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从120份样本中共分离出110株大肠埃希菌,其中33株为DEC,77株为非DEC;33株DEC中包括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27株、肠产毒大肠埃希菌(ETEC)4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检测的25种药物中,DEC对氨苄西林(81.82%)、氟苯尼考(81.82%)和氯霉素(81.82%)的耐药率较高,DEC与非DEC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鸡源DEC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和氨曲南5种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猪源DEC(P<0.05或P<0.01)。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3株DEC共包含27种ST型,其中ST10为优势型别;共携带41种耐药质粒,其中以ColRNAI最为常见;共携带54种耐药基因,包括氨基糖苷类(15种)、β-内酰胺类(12种)、磺胺类(9种)、氟喹诺酮类(4种)、酰胺醇类(4种)、大环内酯类(3种)、四环素类(3种)、多磷类(2种)、多肽类(1种)和利福霉类(1种)。其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IIa在DEC中的携带率显著高于非DEC(P<0.05),而aadA5的携带率则显著低于非DEC(P<0.05)。研究表明,山东省猪源和鸡源DEC耐药严重,耐药质粒和耐药基因种类繁多,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优化畜牧业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策略提供关键数据支持,也为防控DEC相关腹泻暴发和耐药性扩散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多重荧光定量PCR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疱疹病毒gB基因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5
作者 李鹏 苏和 +4 位作者 韩慧敏 孟海 王昊 王凤雪 温永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9,共7页
为建立检测鸽疱疹病毒(PiH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根据PiHV gB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PiHV 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iHV qPCR方法最低DNA检出... 为建立检测鸽疱疹病毒(PiH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研究根据PiHV gB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PiHV qPCR检测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PiHV qPCR方法最低DNA检出浓度为8.62×10^(2)拷贝/μL,敏感性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可特异性区分鸽疱疹病毒与其他多种常见感染鸽的细菌和病毒,其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批间变异系数小于2%;应用该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赛鸽公棚和鸽养殖场采集的30份疑似病鸽肝脏样品进行检测,可快速准确地检出样品中的PiHV,并且检出率比普通PCR方法高。研究表明,建立的PiHV 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能够应用于赛鸽、肉鸽等的鸽疱疹病毒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疱疹病毒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G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自噬基因的克隆及蒎烯胁迫对其的影响
6
作者 汪勇 薛旗 +4 位作者 陈乃勋 孙宣 闵莉静 张琳沅 张立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9,共8页
为了探究自噬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抵御松树分泌的蒎烯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的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液体外处理线虫,模拟树体胁迫,观察蒎烯胁迫对线虫取食和繁殖的影响,克隆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 为了探究自噬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抵御松树分泌的蒎烯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的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液体外处理线虫,模拟树体胁迫,观察蒎烯胁迫对线虫取食和繁殖的影响,克隆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G10和BxATG12,检测胁迫后这3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松材线虫自噬基因在抵御蒎烯胁迫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G10和BxATG12编码的蛋白与稻叶牙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相关自噬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低质量浓度蒎烯混合液(32.1 g·L^(-1))会显著抑制线虫的取食和繁殖,胁迫3 h以上,线虫3个自噬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由此表明,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G10和BxATG12在抵御蒎烯胁迫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自噬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Α-蒎烯 Β-蒎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清华洞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调查与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孔玮 韩培钰 +6 位作者 杨泽 赵俊颖 汤燚 田佳伟 徐粉慧 宗利东 张云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4-711,共8页
目的对云南省清华洞蝙蝠粪便中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CoV进行定性检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建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CoV进行... 目的对云南省清华洞蝙蝠粪便中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CoV进行定性检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建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CoV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共采集棕果蝠粪便样本306份,RT-PCR检测CoV阳性率为7.8%(24/306),检测到的24株CoV均为β-CoV,与NCBI中其它β-CoV核苷酸相似性为86.8%~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5.2%~100.0%;qRTPCR检测CoV阳性率为18.6%(57/306),比RT-PCR检出率高(χ^(2)=25.3,P˂0.05);β-CoV平均病毒载量为1.3×10^(3)拷贝数/μL。结论云南省清华洞蝙蝠携带β-CoV,建立的qRT-PCR方法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重复性,qRT-PCR检出率高于RTPCR,可对蝙蝠β-CoV进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 β冠状病毒 RT-PCR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胁迫对SRB修复酸性矿山废水效能的影响——功能基因与污染物去除的双重视角
8
作者 夏璐 刘龙云 +3 位作者 李常锁 高晓兵 姜慧 高宗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2,共12页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具有成本低且金属沉淀可回收的优点。然而,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其修复效能。为探究重金属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酸性矿山废水效能的影响,开展室... 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RB)修复酸性矿山废水具有成本低且金属沉淀可回收的优点。然而,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其修复效能。为探究重金属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酸性矿山废水效能的影响,开展室内批量实验,结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系统研究Cu^(2+)、Zn^(2+)、Mn^(2+)、Pb^(2+)胁迫下硫酸盐还原菌对酸性矿山废水中SO_(4)^(2-)及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添加重金属离子后,体系pH值稳定于6.8~7.7,氧化还原电位持续降低;重金属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抑制强度为Pb^(2+)>Mn^(2+)>Cu^(2+)>Zn^(2+);从SO_(4)^(2-)去除率来看,重金属离子对SO_(4)^(2-)去除的抑制作用强度排序为Cu^(2+)(35.16%±6.55%)>Pb^(2+)(35.98%±6.46%)>Mn^(2+)(36.10%±5.37%)>Zn^(2+)(44.52%±11.53%)。此外,硫酸盐还原菌对Pb^(2+)去除率最高(99.85%±0.29%),Mn^(2+)最低(75.19%±20.36%)。本研究从硫酸盐还原菌功能基因与污染物去除双重视角,揭示不同重金属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修复酸性矿山废水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酸性矿山废水 重金属离子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规模化猪场PCV2感染情况及免疫效果评估
9
作者 魏晓琪 许诺 +5 位作者 尧建辉 钟玮霖 颜广智 陈盛楠 刘明杰 黄良宗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评估广东某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情况及免疫效果,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对猪场采集的140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仔猪14日龄免疫后,在21日龄时PCV2 Cap蛋白抗体S/P平均值最高可达1.093,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92... 为评估广东某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情况及免疫效果,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对猪场采集的140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仔猪14日龄免疫后,在21日龄时PCV2 Cap蛋白抗体S/P平均值最高可达1.093,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92%;90-198日龄猪群Cap蛋白抗体S/P值由0.764下降至0.418,抗体阳性率由80%下降至35%,显示90日龄后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133-198日龄猪群PCV2 Rep蛋白抗体阳性率由10%升高至45%,PCV2核酸阳性率由10%升高至95%,且42.1%(8/19)阳性样品的PCV2核酸拷贝数>107拷贝/mL,病毒载量高,提示该猪场育肥猪群PCV2发生感染。本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群于133日龄前后出现PCV2感染,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为优化免疫程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2型圆环病毒 荧光定量PCR ELISA Cap蛋白抗体 Rep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qPCR检测CPC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口内环境中红色复合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兴如 徐燕 +5 位作者 庞罡 王莹 周莉莉 蒋鹏 沈继龙 王荣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2-856,共5页
目的:利用RT-qPCR检测CPC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口内环境中红色复合体构成比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4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CPC(试验)组、溶媒(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分别使用该药品含漱+袋内冲洗。记录患者基线和用药4周... 目的:利用RT-qPCR检测CPC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口内环境中红色复合体构成比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4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CPC(试验)组、溶媒(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分别使用该药品含漱+袋内冲洗。记录患者基线和用药4周后的临床指标;采集龈下菌斑、龈沟液和唾液样本,BANA试验检测胰蛋白酶样酶含量,RT-qPCR检测P.gingivalis、T.forsythia、T.denticola在总菌量中的构成比。结果:治疗后:1)试验组AL、BOP、PLI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仅AL改善(P<0.01);2)两组龈下菌斑和龈沟液样本中胰蛋白酶样酶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3)两组P.gingivalis构成比均显著下降(P<0.01),T.forsythia在试验组构成比显著下降(P<0.01),而T.denticola治疗前后无变化;4)P.gingivalis、T.forsythia、T.denticola两两之间构成比均显著相关(P<0.01)。结论:CPC可抑制牙菌斑形成,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龈下菌斑中的P.gingivali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可用于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福塞坦氏菌 齿垢密螺旋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qPCR分析拷贝数及mRNA转录水平对表达左聚糖蔗糖酶的影响
11
作者 陈硕昌 仝秋平 +3 位作者 郭晓磊 朱萍 蒙健宗 杨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6,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对重组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左聚糖蔗糖酶基因(SacB)的拷贝数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菌株不同诱导时间下左聚糖蔗糖酶水解活力。结果表明,...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对重组毕赤酵母基因组中左聚糖蔗糖酶基因(SacB)的拷贝数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菌株不同诱导时间下左聚糖蔗糖酶水解活力。结果表明,在BMMY液体培养基中经甲醇诱导24 h时,样品转录水平皆达到最大值,此时多拷贝菌株转录水平(2.13)为单拷贝菌株(0.42)的5.1倍;左聚糖蔗糖酶活力在甲醇诱导24 h后均随诱导时间不断上升,多拷贝菌株酶活(13.96 U/mL)较单拷贝菌株(5.48 U/mL)提高1.5倍。重组毕赤酵母整合的左聚糖蔗糖酶基因在1~3个拷贝范围内,随着拷贝数增加,多拷贝菌株较单拷贝菌株的mRNA转录水平及相应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毕赤酵母是表达基因SacB的良好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毕赤酵母 左聚糖蔗糖酶 拷贝数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FQPCR法快速检测葡萄酒中醋酸菌群
12
作者 李斌 钱云开 +7 位作者 肖艳霞 单超 柳吉芹 高飞 王海洋 王传现 邹静 阎贺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8-201,共4页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葡萄酒中醋酸菌群的检测技术。通过改进葡萄酒中脱氧核糖核酸(DNA)提取方法,设计醋酸菌通用引物,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条件,确定葡萄酒中醋酸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同时利用7种醋酸菌对该方法...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葡萄酒中醋酸菌群的检测技术。通过改进葡萄酒中脱氧核糖核酸(DNA)提取方法,设计醋酸菌通用引物,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条件,确定葡萄酒中醋酸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同时利用7种醋酸菌对该方法的通用性、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7种醋酸菌均具有明显扩增曲线;非目的菌在该种条件下未见扩增,综合检测灵敏度为124 CFU/mL。以10种市售葡萄酒为基质,在其中添加醋酸菌均可检测出目标添加菌株。该方法通用性强,可用于葡萄酒中醋酸菌群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葡萄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qPCR联用快速检测苹果中扩展青霉活菌 被引量:2
13
作者 阳瑾 丁宇 +5 位作者 于吕健 范盈盈 刘峰娟 赵雪祺 焦子伟 王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31-338,共8页
目的:为建立一种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联用的快速检测扩展青霉活菌方法。方法:通过优化PMA处理浓度、黑暗孵育及曝光时间,筛选扩展... 目的:为建立一种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联用的快速检测扩展青霉活菌方法。方法:通过优化PMA处理浓度、黑暗孵育及曝光时间,筛选扩展青霉特异性引物,结合qPCR技术,建立一种基于PMA-qPCR联用快速检测扩展青霉活菌的方法,构建定量标准曲线,应用于人工污染的苹果样品中活菌的检测,与平板菌落计数比较评估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PMA处理浓度10μg/mL、黑暗孵育5 min、曝光10 min为最佳PMA处理条件。4种引物中Pexp-patF对扩展青霉具有极强的特异性,可作为引物用于PMA-qPCR检测。构建的定量标准曲线的R2=0.9948,最低检测限为102.6 CFU/mL,方法检测结果与平板菌落计数无明显差异,并发现在苹果的未腐烂部分中可检测出扩展青霉活菌。结论:研究建立的PMA-qPCR技术可应用于苹果中扩展青霉活菌的检测,为扩展青霉精准防控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青霉 叠氮溴化丙锭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苹果 活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啮齿动物携带巴尔通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南晓伟 乔丽红 +4 位作者 司晓艳 李晓燕 陈继来 王珊珊 张忠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啮齿动物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及型别分布情况,分析其带毒率。方法2022—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10盟...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啮齿动物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及型别分布情况,分析其带毒率。方法2022—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10盟市采集啮齿动物肝、脾、肾组织样本,应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巴尔通体病原,对qPCR检测阳性的标本再进行PCR扩增,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此次调查捕获啮齿动物799只,其中小家鼠271只(33.92%,271/799),褐家鼠188只(23.53%,188/799),长爪沙鼠188只(23.53%,188/799)。组织检测结果显示,qPCR阳性49份,阳性率6.13%(49/799),PCR阳性29份。序列与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内蒙古地区啮齿动物巴尔通体分别检出B.krasnovii(55.17%,16/29)、未命名巴尔通体(34.48%,10/29)、B.tribocorum(6.90%,2/29)和B.rochalimae(3.45%,1/29)4种巴尔通体。结论内蒙古地区多个盟市啮齿动物巴尔通体普遍感染,存在巴尔通体基因型别的多样性和宿主多样性特征。应加强啮齿动物携带病原体的监测,优化鼠传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人群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巴尔通体 内蒙古自治区 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利亚姆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恒 李占鸿 +5 位作者 宋子昂 高林 李卓然 廖德芳 肖雷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400,共6页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 本研究拟建立帕利亚姆病毒(Palyam virus,PAL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方法用于临床样本或媒介中PALV血清型鉴定。根据我国流行PALV毒株的基因节段2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PALV血清型特异型qRT-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与重复性进行评估;以我国分离的28株PALV和90份核酸阳性血液样本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采集库蠓样本中携带的PALV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可检出核酸拷贝数下限在22至28 copies·μL^(-1)。对28株PALV的qRT-PCR检测结果与病毒测序鉴定结果一致;对PALV不同感染阶段哨兵动物血液(90份)中的qRT-PCR鉴定结果与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一致;建立的方法可准确鉴定库蠓中携带PALV的血清型。本研究建立的PALV血清型qRT-PCR定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强、敏感性与重复性,可用于PALV感染动物与媒介中PALV血清型的鉴定,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亚姆病毒 血清型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食品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名扬 王鸣秋 +6 位作者 刘艳 李诗瑶 朱必婷 张涛 郭雅晴 周陶鸿 彭青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5-260,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市售食品动植物过敏原标注情况,该研究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并对其进行灵敏度实验,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检测技术对38种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动... 为进一步明确市售食品动植物过敏原标注情况,该研究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并对其进行灵敏度实验,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检测技术对38种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动植物过敏原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LPA检测技术可同时对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进行检测,扩增峰之间不存在交叉干扰,扩增峰实际大小和理论大小相差≤3 bp,检出最低脱氧核糖核酸(DNA)质量浓度为1 ng/μL;RT-fqPCR、MLPA技术检测标注过敏原成分食品的检出率分别为51.5%、44.1%,此外,MLPA检测法检出了6个标注可能含有过敏原成分样品中的过敏原成分,10个样品中未标记的过敏原成分。因此,采用MLPA技术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过敏原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醇提物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
17
作者 周鸿威 王成祥 +8 位作者 吕思缘 林英 张悦 刘国星 李磊 王玉婷 郭雨菲 薛贝 于会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592-3596,共5页
目的:探讨蟾酥醇提物通过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筛选MexAB-OprM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肉汤稀释法建立MDRPA体外抑菌实验模型,测定蟾酥醇提物及其联合头... 目的:探讨蟾酥醇提物通过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头孢他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筛选MexAB-OprM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肉汤稀释法建立MDRPA体外抑菌实验模型,测定蟾酥醇提物及其联合头孢他啶时的最小抑菌浓度;蟾酥醇提物干预前后用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检测MDRPA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中mexB、mexR、oprM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蟾酥醇提物对MDRPA的最小抑菌浓度值是6.25 mg/mL。蟾酥醇提物联合头孢他啶的联合指数低于1,两药联合应用时存在相加作用。随蟾酥醇提物浓度升高,MDRPA外排泵MexAB-OprM的mexB、oprM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exR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蟾酥醇提物通过抑制MexABOprM外排泵的表达提高MDRPA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醇提物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体外抑菌 肉汤稀释法 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 抗耐药作用 逆转外排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与经典毒株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18
作者 李媛 张盼 +2 位作者 唐慧芬 候凤 师小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3,共6页
为了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毒株与经典毒株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试验根据PRV变异毒株与经典毒株的糖蛋白gC基因设计鉴别引物和探针,加入纳米金优化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验证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 为了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毒株与经典毒株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试验根据PRV变异毒株与经典毒株的糖蛋白gC基因设计鉴别引物和探针,加入纳米金优化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验证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利用建立的qPCR和测序分析方法同时对新疆4个不同地区采集的猪场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优化后的qPCR检测结果显示,重组阳性质粒PUC57-Var标准品在1×10^(9)~1×10^(3)copies/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斜率为-3.325,最低检测限为1×10^(3)copies/μL,与其他猪源常见病毒未发生交叉反应,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该qPCR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测序分析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qPCR方法可用于PRV变异毒株与经典毒株的鉴别诊断,为PRV的准确诊断和疫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变异毒株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廉红霞 高腾云 +2 位作者 傅彤 孙宇 李改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8-129,132,共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而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 定量方法 研究进展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Method of 分子生物学研究 应用前景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封闭反应 重复性 速度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炭疽杆菌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苏红 张敏丽 +3 位作者 牟航 管伟 李鲁 王升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70,共3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而特异的炭疽杆菌检测方法用作临床诊断工具 ,以pXO1质粒上的 pag基因及pXO2质粒上的cap基因为靶合成特异引物 ,用DNA嵌入荧光染料SYBRGreenI进行定量PCR扩增 ,在PCR后进行熔解曲线分析以确定得到的产物是否为目的产物。... 为建立一种简便而特异的炭疽杆菌检测方法用作临床诊断工具 ,以pXO1质粒上的 pag基因及pXO2质粒上的cap基因为靶合成特异引物 ,用DNA嵌入荧光染料SYBRGreenI进行定量PCR扩增 ,在PCR后进行熔解曲线分析以确定得到的产物是否为目的产物。定量PCR条件优化结果为 :引物浓度 0 8μmol/L、Mg2 +5 0mmol/L。该法检测炭疽的灵敏度达 10 3拷贝 ,并能区分炭疽杆菌与其他蜡样杆菌。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定量 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