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材线虫自噬基因的克隆及蒎烯胁迫对其的影响
1
作者 汪勇 薛旗 +4 位作者 陈乃勋 孙宣 闵莉静 张琳沅 张立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9,共8页
为了探究自噬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抵御松树分泌的蒎烯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的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液体外处理线虫,模拟树体胁迫,观察蒎烯胁迫对线虫取食和繁殖的影响,克隆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 为了探究自噬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抵御松树分泌的蒎烯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的α-蒎烯和β-蒎烯混合液体外处理线虫,模拟树体胁迫,观察蒎烯胁迫对线虫取食和繁殖的影响,克隆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G10和BxATG12,检测胁迫后这3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松材线虫自噬基因在抵御蒎烯胁迫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G10和BxATG12编码的蛋白与稻叶牙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相关自噬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低质量浓度蒎烯混合液(32.1 g·L^(-1))会显著抑制线虫的取食和繁殖,胁迫3 h以上,线虫3个自噬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由此表明,松材线虫自噬基因BxATG6、BxATG10和BxATG12在抵御蒎烯胁迫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自噬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Α-蒎烯 Β-蒎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食品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名扬 王鸣秋 +6 位作者 刘艳 李诗瑶 朱必婷 张涛 郭雅晴 周陶鸿 彭青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5-260,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市售食品动植物过敏原标注情况,该研究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并对其进行灵敏度实验,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检测技术对38种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动... 为进一步明确市售食品动植物过敏原标注情况,该研究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并对其进行灵敏度实验,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检测技术对38种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动植物过敏原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LPA检测技术可同时对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进行检测,扩增峰之间不存在交叉干扰,扩增峰实际大小和理论大小相差≤3 bp,检出最低脱氧核糖核酸(DNA)质量浓度为1 ng/μL;RT-fqPCR、MLPA技术检测标注过敏原成分食品的检出率分别为51.5%、44.1%,此外,MLPA检测法检出了6个标注可能含有过敏原成分样品中的过敏原成分,10个样品中未标记的过敏原成分。因此,采用MLPA技术检测21种动植物过敏原成分的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过敏原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多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廉红霞 高腾云 +2 位作者 傅彤 孙宇 李改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8-129,132,共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而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定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 定量方法 研究进展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Method of 分子生物学研究 应用前景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封闭反应 重复性 速度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非小细胞肺癌SATB1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来勇 刘芳 +3 位作者 童健 陈群请 张福伟 郭琳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探讨SATB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TRIZOL提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总RNA后,将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为正常组织13倍,两者差异显著(P<0.001),其中有、无转移组分别为正常组织23.63倍和5.57倍。结论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ATB1 m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发酵乳中双歧杆菌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燕涛 刘晓莉 +1 位作者 曹悦 王立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2-175,共4页
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发酵乳中双歧杆菌的DNA提取方法、PCR扩增效率、标准曲线绘制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分析碱式提取法、玻璃珠破碎法和酶解法3种提取方法对发酵乳中总DNA提取效率、4种不同参考菌株的PCR扩增效率以... 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发酵乳中双歧杆菌的DNA提取方法、PCR扩增效率、标准曲线绘制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分析碱式提取法、玻璃珠破碎法和酶解法3种提取方法对发酵乳中总DNA提取效率、4种不同参考菌株的PCR扩增效率以及单一菌株标准曲线与混合菌株标准曲线的计数结果,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测定发酵乳制品中双歧杆菌数量方法。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发酵乳中总DNA效果最好,OD260/280比值基本接近1.80,且提取的质量浓度含量最高;不同菌株的PCR扩增效率不同,其中参考菌株1.2213的Ct值与其他3菌株的Ct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单一菌株绘制标准曲线与混合菌株绘制标准曲线计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后者计数结果更客观、准确。采用酶解法获取样品中的菌体细胞,基于混合菌液绘制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确定发酵乳中双歧杆菌种属数量,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发酵乳中双歧杆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双歧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FS5-5在盐胁迫下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雪飞 郭晶晶 +3 位作者 姜静 唐筱扬 张颖 乌日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6,共7页
以分离自东北自然发酵大酱中的一株耐盐植物乳杆菌FS5-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S5-5)为实验对象,在转录水平上对该菌株盐胁迫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期,表达显著下调的共29个基因,分别为参与碳水化合物转运和... 以分离自东北自然发酵大酱中的一株耐盐植物乳杆菌FS5-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S5-5)为实验对象,在转录水平上对该菌株盐胁迫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期,表达显著下调的共29个基因,分别为参与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的4个基因,氨基酸转运和代谢的9个基因,维生素代谢的3个基因,核苷酸代谢的6个基因,遗传信息翻译、核糖体结构和形成的7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的有参与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的4个基因。这些变化可能与L.plantarum FS5-5的盐胁迫机制密切相关。选取参与维生素代谢的3个基因和核苷酸代谢的1个基因,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中基因表达趋势一致。实验对L.plantarum FS5-5的盐胁迫反应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为提高工业生产中菌株的耐受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盐胁迫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aq 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类mdr1基因 被引量:9
7
作者 邹亚伟 封志纯 +4 位作者 胡斌 乔英飒 吴梓梁 陈福雄 叶铁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比现有方法敏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人类mdr1基因的新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方法。方法用Primer Express 2.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引物和MGB探针,以Taq Man-MGB探针技术为基础,运用Taq Man-MGB探针,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 目的建立一种比现有方法敏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人类mdr1基因的新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方法。方法用Primer Express 2.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引物和MGB探针,以Taq Man-MGB探针技术为基础,运用Taq Man-MGB探针,以含有目的基因mdr1cDNA的质粒pHaMDR1/A为阳性模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所建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度为15个基因拷贝/反应,在待扩增DNA浓度为3.061×103 cps/ml-3.061×109cps/ml范围时,模板浓度与循环阈值(Ct)之间的相关性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88243。结论应用Taq Man-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类mdr1基因,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和精确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 Man-MGB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md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中精氨酸双糖苷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宝亮 丁传波 +4 位作者 王佳奇 郑毅男 刘文丛 张晶 徐晓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7-902,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组,每组20只,连续灌胃给药28d后对小鼠进行强迫性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强迫性游泳时间,乳酸(LD)、尿素氮(BUN)、肝糖原(Gly)水平及腓肠肌中PGC-1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强迫性游泳时间、Gly水平和PGC-1α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血清中的LD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AFG对小鼠有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精氨酸双糖苷 力竭性游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参基因对TYR、MITF和ASIP基因在白绒乌骨鸡各组织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嫩珠 李丽 +5 位作者 辛清武 缪中纬 朱志明 刘凤辉 吴俭飞 卢立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2-740,共9页
以健康白绒乌骨鸡肌肉、肾、肝、肌胃和皮肤为试验素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探讨β-肌动蛋白(beta-actin,ACT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和18S核糖体RNA(18Sribosomal RNA,18... 以健康白绒乌骨鸡肌肉、肾、肝、肌胃和皮肤为试验素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探讨β-肌动蛋白(beta-actin,ACT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和18S核糖体RNA(18Sribosomal RNA,18SrRNA)3个内参基因的组织表达稳定性及其对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刺鼠信号蛋白(agouti signaling protein,ASIP)等目的基因在白绒乌骨鸡各组织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各组织黑色素沉积规律,从中筛选出理想的内参基因。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内参基因GAPDH在白绒乌骨鸡各组织表达稳定性最高,ACTB表达稳定性最低。相对定量和黑色素沉积结果表明,GAPDH作为内参基因时,各组织MITF、TY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黑色素沉积规律基本一致,表现为皮肤>肾>肌胃>肝>肌肉;ASI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黑色素沉积规律正好相反,表现为肌肉>肝>肌胃>肾>皮肤,这与各目的基因对黑色素沉积的调控功能相符,即MITF和TYR基因高表达有利于黑色素沉积,ASIP基因高表达则抑制黑色素沉积。而18SrRNA和ACTB作为内参基因时,各目的基因表达量未表现出上述规律,与其各自对黑色素沉积的调控功能不相吻合,没有达到理想的校正效果。表明GAPDH基因稳定性最好,且能真正体现目的基因对黑色素沉积的表达调控,是校正目的基因在白绒乌骨鸡不同组织中mRNA表达量的最优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绒乌骨鸡 内参基因 基因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黑色素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内的定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红 纪海 +2 位作者 何艳艳 杨圣辉 侯本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采用16s r DNA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和比较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将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单根管患牙按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分为2组,每组60颗... 目的采用16s r DNA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和比较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将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单根管患牙按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分为2组,每组60颗。采用16s r DNA PCR分析P.endodontalis在两种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对于P.endodontalis检出阳性者用RTFQ-PCR比较P.endodontalis在两种感染根管内的DNA相对表达量。结果 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再感染根管的检出率(P=0.001)。RTFQ-PCR检测结果表明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的DNA表达量和再感染根管内D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结论 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内均有定植,但与原发性感染根管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卟啉单胞菌 原发性感染根管 再感染根管 慢性根尖周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力文 王宗润 +2 位作者 吴秀丽 房明丽 张云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6-691,共6页
目的:建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浓度的方法,为检测人肠道内菌群浓度提供有效手段。方法:提取60例儿童粪便样本中细菌总DNA。选择细菌种属的特异性基因16SrRNA作为扩增区,依据双歧杆菌的16 SrRNA序列共设计3条... 目的:建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浓度的方法,为检测人肠道内菌群浓度提供有效手段。方法:提取60例儿童粪便样本中细菌总DNA。选择细菌种属的特异性基因16SrRNA作为扩增区,依据双歧杆菌的16 SrRNA序列共设计3条引物,以常规 PCR扩增出的16 SrRNA部分基因片段制作标准品,应用 SYBR Green Ⅰ双链嵌合染料,对连续稀释的标准品及待测样本进行分析,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同时计算出待测样本双歧杆菌浓度;根据可检测到的标准品最低拷贝数计算反应灵敏度;分析 PCR产物熔解曲线评价反应特异性;重复检测梯度稀释的标准品,用相同浓度标准品的Ct值变异系数(CV)评价反应稳定性。结果:常规PCR扩增出双歧杆菌16SrRNA部分基因片段长度约为613 bp,测序结果正确,成功构建了双歧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中的标准品;生成的标准曲线R2=0.999,最低检测限度为每个反应1.48&#215;102个拷贝;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的熔解曲线为单峰。对待测样本分批进行荧光定量 PCR检测,各组间每微升1.48×10^3~1.48×10^7个拷贝浓度标准品Ct值的变异系数为2.94%、3.39%、3.54%、3.08%和3.34%。60份儿童粪便样本双歧杆菌浓度对数值为7.77±0.86(拷贝数·-1湿便)。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检测人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引物 标准曲线 双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梦冉 董兵 +4 位作者 李聪 李志辉 王庆平 张伟 檀建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6,83,共6页
为了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一种基于SYBR GreenⅡ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设计特异引物,优化引物退火温度,检测了特异性和灵敏性,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利用此方法... 为了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一种基于SYBR GreenⅡ染料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设计特异引物,优化引物退火温度,检测了特异性和灵敏性,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肉类和乳制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q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其灵敏度可达到3.5×101 CFU/mL,检测到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浓度有良好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2为0.9997,在肉类和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菌的检测限分别为4.0×101,3.5×101 CFU/mL。试验证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肉类 乳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SMN-LBK在乙醇胁迫下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金凤 杨婕 +8 位作者 李宝坤 金丹 黎旭 卢士玲 王庆玲 姬华 董娟 李应彪 蒋彩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以分离自新疆塔城地区传统马奶酒中的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SMN-LBK为研究对象,分别以4%、6%、8%、10%(体积分数)乙醇对其进行胁迫处理,其存活率依次为25.84%、18.39%、10.86%、1.67%;以10%乙醇胁迫对其进行转录组分... 以分离自新疆塔城地区传统马奶酒中的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SMN-LBK为研究对象,分别以4%、6%、8%、10%(体积分数)乙醇对其进行胁迫处理,其存活率依次为25.84%、18.39%、10.86%、1.67%;以10%乙醇胁迫对其进行转录组分析,研究其在乙醇胁迫下差异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转录组分析表明:表达显著下调基因有50个,分别为参与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1个基因,脂肪酸生物合成2个基因,ATP结合盒式蛋白转运体8个基因,磷酸转移酶系统3个基因,其余基因全为假定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基因28个,4个参与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其余基因全为假定蛋白。选取6个差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两种方法的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具有一致趋势。这些基因与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磷壁酸的生物合成相关,其通过提高这些基因表达抵御乙醇对自身的损害。这些基因可能与副干酪乳杆菌SMN-LBK的乙醇胁迫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乳酸杆菌的耐乙醇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乙醇胁迫 转录组学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RRM1和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建 李敏伟 +2 位作者 张国兵 李菌 王临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8-633,共6页
目的: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RRM1和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分别构建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质粒标准品,以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制备标准曲线,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R... 目的:建立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RRM1和ERCC1及BRCA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分别构建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质粒标准品,以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制备标准曲线,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RRM1、ERCC1和BRCA1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品的熔解曲线均呈单峰,特异性良好,说明基本无非特异性扩增。结论:所建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特异性好,准确度、灵敏度高,为后续研究构建了理想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 荧光实时定量 PCR检测 非小细胞 肺癌组织 外周血 RRM1 ERCC1 BRCA1基因 表达水平 Detec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eripheral blood lung cancer cell gene expression 特异性扩增 管家基因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和外膜孔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红玲 廖康 +2 位作者 陈亚岗 俞云松 李兰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羟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RT-PCR检测外排泵MexAB-OprM和孔蛋白OprD2的表达水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结果收集到的655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52.5%和59.2%,加入CCCP前后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52.0%(51/98)美罗培南耐药株MexAB-OprM显著高表达(P<0.05),43.7%(59/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显著低表达(P<0.05),14.8%(20/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表达缺失;SDS-PAGE和Western-blot显示与标准菌株PAO1相比,OprD2表达水平减低菌株ZZ20显影减低,表达缺失菌株BJ1不显影。结论MexAB-OprM表达升高和OprD2表达降低甚至缺失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排泵 外膜孔蛋白 羟基氰氯苯腙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分子伴侣蛋白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乌日娜 宋雪飞 +3 位作者 刘倩颖 徐鑫 王茜茜 武俊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99,共5页
以一株分离筛选自东北自然发酵大酱中的耐盐植物乳杆菌FS5-5为实验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转录水平上对其分子伴侣蛋白的相应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菌体对数生长期,分子伴侣蛋白调控系统中,基... 以一株分离筛选自东北自然发酵大酱中的耐盐植物乳杆菌FS5-5为实验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转录水平上对其分子伴侣蛋白的相应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菌体对数生长期,分子伴侣蛋白调控系统中,基因gro EL、gro ES、dna K、dna J、hsp1、hsp2、usp均受MRS培养基中Na Cl的诱导而表达上调,并且Na Cl的质量浓度越高,基因受诱导表达上调越显著,而hsp3虽受MRS培养基中Na Cl的诱导表达有所上调,但其受诱导表达上调显著程度与Na Cl质量浓度不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盐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儿童菌斑中变异链球菌数量及菌群比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河川 陈霄迟 徐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菌斑中变异链球菌数量及其在菌群中比例的差异。方法采集26名3~4岁不同龋敏感的儿童牙面菌斑,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有龋组和无龋组儿童菌斑中变异链球菌和总菌数量,以及变...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菌斑中变异链球菌数量及其在菌群中比例的差异。方法采集26名3~4岁不同龋敏感的儿童牙面菌斑,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有龋组和无龋组儿童菌斑中变异链球菌和总菌数量,以及变异链球菌在总菌群中所占的比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有龋组和无龋组儿童每毫克菌斑中变异链球菌菌落数分别为1.33×10^5、1.16×10^3CFU·mg^-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每毫克干重菌斑中总菌落数分别为7.17×10^7、1.01×10^8CFU·mg^-1,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有龋组和无龋组变异链球菌在总菌中所占比例分别为0.0586和0.0186,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无龋与患龋儿童牙面总菌群数量差异无显著性,但患龋儿童牙面菌斑中变异链球菌数量更多,在总菌群中所占比例更大。提示菌斑中变异链球菌与总菌的比例与儿童患龋风险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龋易感性和预测龋病发展趋势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乳牙 牙菌斑 变异链球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现场物证生物属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炎 张晨 +5 位作者 徐庆文 黄江平 刘亚楠 邹凯南 平原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寻分子生物学方法判定刑事案件现场物证的生物属性的可行性。方法取30份现场生物检材,其中血液(斑)、唾液(斑)、精液(斑)各10份,分别进行常规检验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DNA-RNA共提取技术,将其中的mRNA运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 目的探寻分子生物学方法判定刑事案件现场物证的生物属性的可行性。方法取30份现场生物检材,其中血液(斑)、唾液(斑)、精液(斑)各10份,分别进行常规检验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DNA-RNA共提取技术,将其中的mRNA运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反转录成cDNA,根据3种生物检材不同的目标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熔解曲线测定不同的熔解温度(Tm)和不同长度的扩增片段来区分生物检材。结果血液(斑)的Tm值为(84.5±0.2)℃,片段长度177 bp;唾液(斑)的Tm值为(76.9±0.3)℃,片段长度134 bp;精液(斑)的Tm值为(88.5±0.2)℃,片段长度294 bp。结论与常规检验法比较,联合应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检材的生物属性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可应用于日常法医物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反转录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血液 唾液 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基因及调节性T细胞在重症肌无力被动转移幼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秀丽 黄志 +1 位作者 李欣 刘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mRNA在重症肌无力被动转移模型(passive transferred myasthenia gravis,PTMG)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幼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经腹腔注射含1.0mg/kgmAb3... 目的探讨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mRNA在重症肌无力被动转移模型(passive transferred myasthenia gravis,PTMG)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幼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经腹腔注射含1.0mg/kgmAb35的Ringer's液0.2ml建立PTMG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不含mAb35的Ringer's液0.2ml。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T细胞及Foxp3+CD4+CD25+Treg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2组小鼠脾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2组小鼠血清白介素-2和干扰素-γ的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T细胞与CD4+T细胞含量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2±0.74)%vs(9.89±0.88)%,P<0.05];模型组Foxp3+CD4+CD25+Tregs与CD4+CD25+T细胞含量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6.83±1.18)%vs(8.38±0.76)%,P<0.01];脾细胞悬液中Foxp3mRNA表达量模型组低于对照组[(0.47±0.30)vs(1.53±1.19),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IL-2、IFN-γ水平分别为(24.41±13.83)ng/L、(142.31±6.05)ng/L,高于对照组小鼠[(12.09±2.96)ng/L、(109.36±3.64)ng/L](P<0.05)。②模型组小鼠Foxp3+CD4+CD25+Tregs数量变化与CD4+CD25+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864,P<0.01),对照组小鼠Foxp3+CD4+CD25+Tregs数量变化与CD4+CD25+T细胞数量亦呈正相关(r=0.977,P<0.01)。结论Foxp3mRNA表达下调,导致Foxp3+CD4+CD25+Tregs细胞亚群表达降低,并通过上调的IL-2和IFN-γ介导了Foxp3及Tregs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调节性T细胞 FOXP3 IL-2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近交CST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毒微囊藻mcyA基因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恩奇 钮伟民 +4 位作者 吴庆刚 周伟杰 晏丽 张银志 孙秀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70,共5页
针对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探索一种适用于自然水样中微囊藻毒素产毒潜能检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从铜绿微囊藻FACHB-1279中的mcyA基因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用TA克隆方法将基因片段插入Allel TA vector(ABP-CE-TAVE... 针对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探索一种适用于自然水样中微囊藻毒素产毒潜能检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从铜绿微囊藻FACHB-1279中的mcyA基因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用TA克隆方法将基因片段插入Allel TA vector(ABP-CE-TAVEC020)中来制备质粒标准品。通过不同连续稀释倍数的质粒标准品成功构建了mcyA基因的标准曲线,该法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高达0.998 3,满足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要求。该方法检测所需水样少(仅200μL),具有水样基因组提取操作简便、快速、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应用于水库、湖泊等水源中具有产毒性能的微囊藻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mcyA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