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蒲鹏 李晨露 +2 位作者 张琪 吴发兴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为建立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牛冠状病毒AKS-01株N基因序列(KU886219)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敏感性试验,建立一种检测BCoV的TaqMan... 为建立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收录的牛冠状病毒AKS-01株N基因序列(KU886219)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敏感性试验,建立一种检测BCoV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牛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良好。该方法BCoV重组质粒标准品在5.75×10^(7)~5.75×10^(3)copies/μL时与Ct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对牛轮状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该方法对BCoV重组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限为5.75×10^(1)copies/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所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收集的132份样品进行检测,与常规PCR相比,两者符合率为96.21%,可为BCo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Taq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哲贤 张颖 +3 位作者 亢春雨 曹丽霞 檀建新 赵世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8,162,共5页
为检测荞麦类食品及原料中的荞麦源性成分,根据荞麦品种DW-1核酸序列信息(KY945277.1)设计了荞麦品种特异性引物;以苦荞和甜荞品种基因组为模板,建立了荞麦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qPCR)的检测方法,并对购自市场的多个粮食产品进行检测,... 为检测荞麦类食品及原料中的荞麦源性成分,根据荞麦品种DW-1核酸序列信息(KY945277.1)设计了荞麦品种特异性引物;以苦荞和甜荞品种基因组为模板,建立了荞麦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qPCR)的检测方法,并对购自市场的多个粮食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商品标识相符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食品中荞麦源性成分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实时荧光pcr 真实性 过敏原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腺病毒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
作者 陈璐 朱明慧 +8 位作者 丁雨 李阳 亓丽红 房立春 蒋文明 王静静 刘华雷 李建亮 于晓慧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鸽腺病毒(pigeon adenovirus,PiAdV)是影响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为实现PiAdV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根据GeneBank登录的PiAdV-A种和PiAdV-B种病毒pⅧ基因序列的共同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Pi... 鸽腺病毒(pigeon adenovirus,PiAdV)是影响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为实现PiAdV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根据GeneBank登录的PiAdV-A种和PiAdV-B种病毒pⅧ基因序列的共同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PiAdV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佳探针浓度为0.2μmol/L,与鸽群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对PiAdV的最低检测限为56.9 copies/μL,比常规PCR敏感性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8%。利用该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20份疑似PiAdV感染样品进行检测,发现PiAdV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iAdV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靠性好,可用于PiAdV感染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腺病毒 通用型 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结核分支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平宇明 张宏莉 +8 位作者 班亚星 刘建奇 任希恩 邬彩丽 刘东霞 徐丽媛 杨雪娇 常华 李劼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为加强副结核分支杆菌(MAP)的检测、监测与防控,建立MAP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国内MAP流行菌株特异性插入序列IS90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阳性质粒用作建立qPCR的模板,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 为加强副结核分支杆菌(MAP)的检测、监测与防控,建立MAP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国内MAP流行菌株特异性插入序列IS90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阳性质粒用作建立qPCR的模板,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5拷贝/μL;重复试验中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轮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支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和曼氏杆菌等病原检测无交叉反应,能特异性检出MAP。应用建立的qPCR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6个市的MAP临床样品检测和流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MAP平均阳性率为0.85%(6/704)。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MAP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中MAP的监测和调查,为MAP疾病诊断与监控提供了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结核分支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感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食源性致病菌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华健 张宁 +7 位作者 杨威 赵志强 李茜 陆安 田勇 何欣 赵兴华 李杰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1209,共9页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沙门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沙门菌invA基因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特异... 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沙门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针对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沙门菌invA基因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hly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多重qPCR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生鲜食品中致病菌并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比。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qPCR方法特异性好,只扩增3种靶细菌;灵敏性最低检测值均为10^(4) copies·μL^(-1);重复性良好,批内变异系数为0.09%~2.97%,批间变异系数为0.23%~7.82%;对120份生鲜肉样品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均检出2份大肠杆菌O157∶H7,21份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多重qPCR方法检出14份沙门菌,比国标法多检出1份,建立的方法可检出所有受污染样品。综上表明,建立的多重qPCR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沙门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O157∶H7 沙门菌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丽娅 陆桂丽 +7 位作者 王杰 沈辰峰 马晓菁 薛晶 叶锋 易新萍 王金泉 钟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0期65-71,共7页
根据荧光定量PCR原理和技术,通过与Gene Bank数据库中布鲁氏菌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选择不同种属布鲁氏菌的特异性位点,设计3对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将3对引物进行独立的种特异荧光定量PCR实验优化,最终实现在1次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完... 根据荧光定量PCR原理和技术,通过与Gene Bank数据库中布鲁氏菌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选择不同种属布鲁氏菌的特异性位点,设计3对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将3对引物进行独立的种特异荧光定量PCR实验优化,最终实现在1次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完成对牛种、羊种、猪种布鲁氏菌的鉴别和定量。该检测方法特异、敏感、快速,既能实现对布鲁氏菌的分种,又能实现定量快速检测,对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荣 李文文 +3 位作者 王研 刘亚刚 余琼 任永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9,共5页
持续性感染和免疫耐受是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给该病的诊断、检疫及防控造成很大困难,为此,建立快速实用、高效敏感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5... 持续性感染和免疫耐受是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给该病的诊断、检疫及防控造成很大困难,为此,建立快速实用、高效敏感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据GenBank中登录的BVDV 5′UTR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SYBR GreenⅠ染料为扩增指示剂,建立了BVD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方法的建立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有效检出持续性感染动物提供了手段,是该病检疫和诊断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5′UT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ZS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弢 郑雪 +7 位作者 张晓林 陈永对 穆野 陈勇 郑宽瑜 赵立华 刘小烛 张洁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39-144,共6页
本研究根据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保守N基因(Gen Bank登录号:13YV639)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构建了TZSV的SYBR Green 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都小于... 本研究根据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保守N基因(Gen Bank登录号:13YV639)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构建了TZSV的SYBR Green 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都小于2%;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3.39和0.996,扩增效率为97.44%;最低能检测到1.07×10~4copies/μL的阳性质粒,灵敏度为常规PCR的1 000倍。同时利用构建的RT-qPCR方法检测TSWV、TNSa V、PCSV和TZSV四种病毒,只有TZSV有特异扩增曲线,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本研究构建的RT-qPCR方法能够为TZSV的早期预警与动态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浩 鞠永政 +3 位作者 王文文 尹明荣 李阳 王一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9期110-114,共5页
为快速、准确、灵敏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以PEDV N基因为靶标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PEDV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的病毒核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为快速、准确、灵敏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以PEDV N基因为靶标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PEDV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的病毒核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等胃肠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运用该方法对2018—2019年采集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猪场的16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所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PED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良好工具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染料法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0
作者 石林 吴瑗 +8 位作者 巴少波 刘正奎 陈琳 王磊 邵春艳 孙静 周莹姗 王晓杜 宋厚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3-1138,共6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引起仔猪Sus scrofa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免疫抑制、皮肤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病原体。根据GenBank中PCV2 ORF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PCV2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并...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一种引起仔猪Sus scrofa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免疫抑制、皮肤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病原体。根据GenBank中PCV2 ORF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PCV2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阳性标准品。以阳性标准品为模板,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建立标准曲线,进行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验证,并应用此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质粒标准品构建成功,该检测方法的引物与探针的最佳浓度皆为0.2μmol·L^(-1),线性检测范围为2.1×10^(13)~2.1×10~6拷贝·L^(-1),最低检测限值为8.828×10~6拷贝·L^(-1),且与其他相关疾病无交叉反应;各批次检测变异系数低,检测方法稳定性好。本研究建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PCV2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猪圆环病毒2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灵敏性 特异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VDV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1
作者 姚晓辉 李华强 +4 位作者 陈瑞爱 练炳洲 王林川 邓月嫦 王凤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序列,选择5’NTR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通过矩阵法筛选引物探针的最佳浓度,建立了检测BVDV的荧光RT-PCR方法。结果显示,用1.5μL上下游引物混合液(10μmol/L)和0.5μ...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序列,选择5’NTR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通过矩阵法筛选引物探针的最佳浓度,建立了检测BVDV的荧光RT-PCR方法。结果显示,用1.5μL上下游引物混合液(10μmol/L)和0.5μL探针溶液(10μmol/L)对BVDV进行检测,可获得较小Ct值、较高吸光值,并可降低检测成本。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将该方法应用在疫苗生产中,可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合格的原辅材料和半成品,为生产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DV 荧光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宏伟 王建华 +3 位作者 陈本龙 麻丽丹 宋喆 蒲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9期106-112,共7页
为同时检测猪源临床样本中的猪瘟病毒(CSF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基于这两种病毒的5'UTR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CSFV和BVDV的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限和重复性等进行了评... 为同时检测猪源临床样本中的猪瘟病毒(CSF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基于这两种病毒的5'UTR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CSFV和BVDV的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限和重复性等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只对CSFV和BVDV呈现特异性扩增,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不发生交叉反应,对阳性标准对照CSFV-5'UTR-RNA、BVDV-1-5'UTR-RNA和BVDV-2-5'UTR-RNA,最低可分别检出27、36和32拷贝/μL。该方法的组内和组间试验Ct值变异系数介于0.11%~1.20%,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对152份猪组织样本用该方法进行CSFV和BVDV核酸检测,结果检出CSFV阳性样本16份,BVDV阳性样本3份,CSFV和BVDV双阳性样本1份,与国标和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相应的荧光RT-PCR方法阳性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RT-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中的CSFV和BVDV检测,从而为猪瘟防制和净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双重荧光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 I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翁 蔡颖 +3 位作者 魏锐 黄琦容 朱俊贤 周广彪 《口岸卫生控制》 2013年第6期28-33,共6页
目的比较和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 I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首先使用美国NCBI网站的Primer-BLAST程序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 I荧光RT-PCR检测方法引物的理论特异性,然后使用猪流感H1N1病毒核酸、2009年新甲型... 目的比较和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 I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首先使用美国NCBI网站的Primer-BLAST程序验证5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SYBR Green I荧光RT-PCR检测方法引物的理论特异性,然后使用猪流感H1N1病毒核酸、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H5N1禽流感核酸、能力验证样品作为试验样品验证方法的实验特异性。结果理论验证结果显示5对来源于文献的引物均适合于猪流感的检测,前3对可用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检测,但只限于个别来源的毒株,与预期略有差别。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方法1可正确检出甲型流感病毒;方法2可正确检出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方法3检测新甲型H1N1流感核酸时未获得阳性结果;方法4可以正确检测出猪流感H1病毒核酸;方法5可以正确检测出猪流感H1N1病毒核酸,但检测新甲型H1N1流感核酸、禽流感H5N1核酸时也为阳性。结论方法1可用于猪甲型流感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初筛;方法2可用于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和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初筛;方法3不适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4可用于猪流感H1亚型的检测;方法5不适合于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的检测。采用SYBR Green I荧光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特异性普遍不十分理想,只能用于初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 Green I荧光RT—pcr 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一步法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新友 李天芝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4期88-91,共4页
为建立猪瘟病毒(CS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现场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参照GenBank中CSV和PRRSV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CSV和PRRSV的一步法荧光RT-PCR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 为建立猪瘟病毒(CS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现场快速鉴别检测方法,参照GenBank中CSV和PRRSV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CSV和PRRSV的一步法荧光RT-PCR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CSV和PRRSV的灵敏度分别可达0.25和1.99 TCID_(50)/100μL,对猪细小病毒(PP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试验建立的TaqMan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对CSV和PRRSV进行快速诊断,适合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现场检测 TagMan 一步法 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妮 韩佃刚 +6 位作者 杨云庆 叶玲玲 李静 周思佳 宿放 艾军 信吉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0期127-131,共5页
为快速、灵敏、准确检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以FIPV N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FIP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了... 为快速、灵敏、准确检测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以FIPV N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FIP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3.4 copies/μL;特异性强,与狂犬病毒、猫疱疹病毒、猫杯状病毒、猫细小病毒、犬流感病毒、犬瘟热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批内变异系数为0.99%~4.13%,批间变异系数为1.29%~4.64%。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敏感、重复性好,适用于FIP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N基因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法与PCR法在食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帅 郝琴 +1 位作者 代艳发 陈宏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0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和对比食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与实时荧光定量法(PCR)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湖南省汨罗市各大超市抽取样品并将其作为试验材料,共抽检13份。抽检样品分别采用LAMP法与PCR法进行检测,观察并对比两种检测方... 目的:探讨和对比食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与实时荧光定量法(PCR)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湖南省汨罗市各大超市抽取样品并将其作为试验材料,共抽检13份。抽检样品分别采用LAMP法与PCR法进行检测,观察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各样品提取DNA浓度的测定结果。结果:3种已知动物源性成分样品经LAMP检测显示阳性,且PCR检测也为阳性;LAMP法检测时13份样品中与标签明示肉源不符的样品共3份,而PCR法检测时有4份。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1份样品检测结果不同。结论:LAMP法与PCR法在食品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准确性高,并且具备较好特异性,但本研究中LAMP总用时80min,较PCR总用时140 min少,更方便进行现场快速抽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实时荧光定量法 食品 动物源性 成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鲡圆环病毒SYBR Green Ⅰ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而舒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61,共8页
为建立鳗鲡圆环病毒(Eel circovirus,EeC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EeCV复制相关蛋白(replication-associated protein,RA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评价其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应用效果。qPCR的... 为建立鳗鲡圆环病毒(Eel circovirus,EeC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根据EeCV复制相关蛋白(replication-associated protein,RA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评价其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应用效果。qPCR的阈值循环数(Cycle threshold value,C t值)与标准品的拷贝数线性关系良好,且线性范围广(1.0×108~102拷贝数/μL);可特异性检测EeCV,而对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无扩增;重复性强,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灵敏性高于普通PCR法10倍。且qPCR检测后发现,在感染EeCV的鳗鲡体内重要器官均可检测到EeCV,其中鳃的病毒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对保存的44份疑似鳗鲡病毒性感染病料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8%,而普通PCR法的阳性检出率为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圆环病毒(Eel circovirus)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Ⅰ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中芝麻过敏原成分
18
作者 谢文佳 冯波 +2 位作者 魏法山 程海芳 张羽翔 《现代食品》 2016年第15期108-109,共2页
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食品质量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食物过敏就属于食品安全问题。本文阐述食品过敏机制和过敏原特点,并利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中芝麻过敏原成分,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荧光pcr 检测 过敏原 芝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MV转基因辣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罗阿东 王丽平 +2 位作者 任艳玲 蔡秋 王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67-69,共3页
针对辣椒中转基因成分建立快速、高效、准确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以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检出率。结果表明,针对转基因辣椒的内源基因CaATL1和外源基因CMV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二者检测灵敏度均可达0.01%。本研究建立的检测... 针对辣椒中转基因成分建立快速、高效、准确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以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检出率。结果表明,针对转基因辣椒的内源基因CaATL1和外源基因CMV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二者检测灵敏度均可达0.01%。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也比较方便快速,同时使用的是全部闭管操作,大大降低了普通PCR带来的污染,为转基因辣椒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辣椒 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CaATL1基因 CMV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掺杂大米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20
作者 黄迎波 黄才新 +2 位作者 江杰 袁小雅 朱金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0期174-176,共3页
为探索茶叶中掺杂大米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大米内源PLD基因建立茶叶掺杂大米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特异性、方法灵敏度、污染因素的分析,认为该方法用于检测茶叶中掺杂大米成分可以达到理想效果,操作简便,... 为探索茶叶中掺杂大米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大米内源PLD基因建立茶叶掺杂大米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特异性、方法灵敏度、污染因素的分析,认为该方法用于检测茶叶中掺杂大米成分可以达到理想效果,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判读直观无污染。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6份茶叶样品进行分析,发现6批次产品一定程度上掺杂了大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大米 PLD基因 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