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物理耦合环境中面向韧性全过程提升的配电网无功规划 被引量:1
1
作者 景祥 秦文萍 +3 位作者 逯瑞鹏 王杰 刘佳昕 韩肖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5,共10页
随着通信网络与电力系统耦合程度的提升,配电网由极端自然灾害导致的故障模式逐渐向信息物理复合故障转变,给全局运行安全带来了极大风险。此外,鲜有研究考虑在配电网中通过协同规划电容器组(CB)和智能软开关(SOP)来降低系统在负荷恢复... 随着通信网络与电力系统耦合程度的提升,配电网由极端自然灾害导致的故障模式逐渐向信息物理复合故障转变,给全局运行安全带来了极大风险。此外,鲜有研究考虑在配电网中通过协同规划电容器组(CB)和智能软开关(SOP)来降低系统在负荷恢复过程的失负荷成本。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信息物理耦合环境中面向韧性全过程提升的配电网无功规划方法。在灾前配置CB和SOP,以降低系统直接和间接故障的规模;在灾中、灾后依据通信可靠性理论分析设备受控状态,结合系统通信性能的调节对电力设备进行调控,从而降低系统在韧性全过程的失负荷成本。考虑CB和SOP等设备的响应能力差异,所提策略基于“防御-攻击-多校正”思想被建模为一个分层防御者-攻击者-防御者(DAD)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规划策略可以在计及信息物理耦合特性的同时,在无功功率补偿层面提升系统的灾害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信息物理系统 韧性提升 无功规划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P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极限供电能力改进模型
2
作者 张建 李笑倩 +2 位作者 魏应冬 李占赫 陆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821,I0001,共10页
近年来,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获得了快速发展,因其在优化系统潮流、提升再生能量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极限供电能力(ultimate supply capacity,USC)是表征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输出能力的指标,需要被精确评估。针... 近年来,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获得了快速发展,因其在优化系统潮流、提升再生能量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极限供电能力(ultimate supply capacity,USC)是表征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输出能力的指标,需要被精确评估。针对极限供电能力模型的非凸性以及求解上存在的问题,该文建立基于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极限供电能力模型。首先,利用支路潮流模型改进系统潮流建模方法并通过引入虚拟零电位和虚拟电流源实现钢轨电位建模;其次,利用泰勒展开方法对钢轨电位表达式进行线性化并利用SOCP松弛方法对极限供电能力模型进行松弛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模型;最后,基于北京地铁13A线设计算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模型获得了更为精确的极限供电能力计算结果,在数值上降低约1 MW,计算速度提高5.4倍,计算精度提高14%。所提方法对于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极限供电能力 最优潮流 凸松弛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超声加工中局部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张新茗 孙艺嘉 +2 位作者 宫虎 朱均超 张宝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6,共7页
在旋转超声加工中,局部耦合结构的供电方式具有换刀灵活、调试便捷等优势,但也存在漏磁严重、耦合系数低等问题。为此,针对上下环式结构的局部感应电磁耦合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磁芯及线圈结构对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一种耦合性... 在旋转超声加工中,局部耦合结构的供电方式具有换刀灵活、调试便捷等优势,但也存在漏磁严重、耦合系数低等问题。为此,针对上下环式结构的局部感应电磁耦合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磁芯及线圈结构对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一种耦合性能良好的方片式磁芯结构的电磁耦合器。对非接触式超声电能传输系统的4种基本单边补偿结构进行分析,利用设计的电磁耦合器驱动12 mm直径硬质合金刀具,比较了不同补偿电路下局部感应式超声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设计的方片式电磁耦合器结合次级并联补偿方式,可以有效增大局部感应供电下超声振动系统中刀具的超声输出振幅,验证了方片式结构电磁耦合器在旋转超声加工系统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超声加工 非接触式供电 局部感应 磁芯优化 补偿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负序集中补偿方案
4
作者 吕子佥 胡海涛 +3 位作者 杨凯 陶海东 陈刚 李小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拓扑结构;根据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及补偿装置间的功率关系分别阐述了该方案的负序、无功补偿原理,推导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表达式,分析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变化规律;为保证补偿装置快速、稳定运行,提出了适用于负序、无功补偿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负序、无功补偿效果,且补偿装置容量配置实现了最优解,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群 贯通供电 负序补偿 无功补偿 背靠背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5
作者 黎家明 霍群海 +5 位作者 尹靖元 陆昊 周静 朱梅生 贺伟 董洪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ap changer,OLTC)的电能质量调节作用,提出一种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其中一阶段为日前小时级调度阶段,根据分布式光伏和负荷的预测数据,通过潮流计算和迭代优化,获取DPV的有功出力结果、柔性OLTC分接头和电容器组的投切结果;二阶段为分钟级无功优化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考虑柔性OLTC和DPV的无功出力特性,调节装备无功出力的同时修正第一阶段电容器组投切组合,进一步降低各个节点最大电压偏差,使配电网电压分布更合理。搭建了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仿真模型,所提出的考虑柔性OLTC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在常规经济性最优目标下的88.07%DPV消纳水平基础上提高9.29%,同时满足全节点全时段电压偏差小于0.1pu,综合经济性提高7.8%,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压无功优化 协调控制方法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目标全场景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无功优化配置
6
作者 蔡锱涵 管霖 +3 位作者 张野 唐王倩云 黄磊 胡诗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大规模光伏集群通过多级交流输电线路组网并经柔性直流线路外送面临远距离输送、潮流频繁波动、缺乏常规同步电源支撑等挑战,无功电源配置成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基于此,针对无同步电源支撑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对多电... 大规模光伏集群通过多级交流输电线路组网并经柔性直流线路外送面临远距离输送、潮流频繁波动、缺乏常规同步电源支撑等挑战,无功电源配置成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基于此,针对无同步电源支撑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对多电压等级、大容量远距离交流输电系统中各级变电站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无功规划中无功资源的全场景适应能力需求,提出包络式代表日场景集提取方法,并采用基于场景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快速形成代表日无功优化补偿序列;为了提升系统在扰动后的动态调节能力,提出考虑换流站无功-电压控制裕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新能源出力时序波动性所导致的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状态耦合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聚类平滑(DCS)的无功补偿分组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中国西部某大规模光伏送端系统的实际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全面覆盖运行场景的无功-电压需求,在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集群 送端系统 无功优化配置 静态无功补偿 动态聚类平滑 场景分解与组合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市场转型下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形成机制及优化策略
7
作者 汪致洵 方仍存 +3 位作者 赵卫峰 杨洪明 范先国 廖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64,共9页
在电力市场由计划向市场转型过程中,工商业(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I&C)用户逐步由目录电价转向市场化定价。为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中国建立了代理购电机制,暂未直接参与市场购电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公司以代理方式购电... 在电力市场由计划向市场转型过程中,工商业(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I&C)用户逐步由目录电价转向市场化定价。为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中国建立了代理购电机制,暂未直接参与市场购电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公司以代理方式购电,确保工商业市场化电价改革政策平稳实施。由此,首先分析现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代理购电价格模型,针对由购电结构差异所产生的代理购电-市场化用户价差及代理购电用户价格季节波动大问题,提出基于计划-市场电量分配的代理购电价格优化方法;随后结合规划周期内计划-市场电量供需平衡关系,以工商业市场用户和代理购电用户价差最小为目标、代理购电价格波动幅值为约束条件,优化调整风光发电量进入计划和市场电量比例以及外购电月度分配比例,实现代理购电用户价格的合理动态调整;最后基于国内某省年度源-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代理购电价格优化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两类用户价差、代理购电价格波动,对电网代理购电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工商业用户有序进入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市场转型 电网企业代理购电 工商业市场用户 计划和市场电源比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约束网源协同规划方法
8
作者 陆明璇 梁毅 +3 位作者 张晓天 芦思晨 夏世威 李海洋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6,共10页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文中研究了考虑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约束网源协同规划方法,从规划和运行结合的视角增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论文首先以系统网架(网)优化加强、无功补偿电源(源)位置和容量优化、同步机有功...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文中研究了考虑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约束网源协同规划方法,从规划和运行结合的视角增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论文首先以系统网架(网)优化加强、无功补偿电源(源)位置和容量优化、同步机有功功率(源)调整为手段,建立了暂态功角稳定和暂态电压稳定的能量约束条件,提出了考虑双馈风机(DFIG)、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等元件动态特性以及暂态功角和暂态电压稳定约束的网源协同规划半不定优化模型;其次通过罚函数法将所提半不定优化模型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了风电并网系统的网源协同规划策略;最后通过NewEngland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网源协同规划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暂态稳定 网架加强 无功补偿 协同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压-无功调节的台区互联装置规划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书征 赵洋 +2 位作者 李沛林 单婷婷 张金华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伴随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低压配电网,其对配电网运行灵活性和消纳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低压柔性互联装置将独立运行的低压配电台区分区互联,避免传统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装置频繁动作。考虑到柔性互联装置造价昂贵,协同传统电压-无功... 伴随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低压配电网,其对配电网运行灵活性和消纳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利用低压柔性互联装置将独立运行的低压配电台区分区互联,避免传统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装置频繁动作。考虑到柔性互联装置造价昂贵,协同传统电压-无功调节装置,文中提出低压柔性互联装置的选址定容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低压柔性互联装置拓扑和运行方式,建立其潮流模型。其次,建立低压柔性互联装置优化配置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下层规划考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时间序列模型,以运行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交替求解,得出配电系统最优柔性互联方案和最优运行方式。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实例分析,验证该双层规划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少柔性互联装置的过度布置,同时减少由分布式能源频繁波动造成的运行成本。将模型凸化并线性化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低压柔性互联 电压-无功控制 双层规划 选址定容 粒子群优化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能馈装置无功协调控制方案研究
10
作者 赵佳微 汪理 +2 位作者 邹大云 陈根军 解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197,共5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依赖于主变电所SVG(静止无功补偿器)进行无功补偿,夜间非运营时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环网线路基本处于空载状态,线路充电无功功率大,使得SVG长期重负荷运行。为缓解SVG的补偿压力,提出了一...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依赖于主变电所SVG(静止无功补偿器)进行无功补偿,夜间非运营时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环网线路基本处于空载状态,线路充电无功功率大,使得SVG长期重负荷运行。为缓解SVG的补偿压力,提出了一种能馈装置无功协调控制方案,协调SVG与牵引变电所的能馈装置共同参与无功补偿。[方法]分析了能馈装置的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提出了SVG与能馈装置无功协调控制策略,最后通过某地铁线路现场试验来验证SVG与能馈装置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结果及结论]当某地铁线路全线的能馈装置全部投入无功补偿之后,SVG无功补偿容量最大可以下降2.6 Mvar,中压环网线路有功损耗功率可从0.7 MW下降至0.5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能馈装置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潮流控制器的贯通型牵引供电系统负序治理模型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旭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1,共7页
针对树形双边贯通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导致的电力系统侧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在树形双边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中加装由降压变压器、潮流控制器(PFC)和控制器组成的补偿装置进行功率转移的负序补偿方案;在建立采用PFC的贯通型牵... 针对树形双边贯通牵引供电系统负序导致的电力系统侧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在树形双边贯通牵引供电系统中加装由降压变压器、潮流控制器(PFC)和控制器组成的补偿装置进行功率转移的负序补偿方案;在建立采用PFC的贯通型牵引供电系统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约束参数和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补偿装置改变电力系统侧功率分布,从而实现负序补偿;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试验平台,分析补偿装置所需容量随负序补偿程度的变化规律,并计算最小化负序补偿容量,对补偿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功率转移的负序补偿方案能够灵活调节公共连接点处负序功率和无功功率含量;可将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的最大值降低至4%,95%统计值降低至2%,满足了国家标准,从而验证了基于功率转移负序补偿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贯通供电 负序补偿 无功补偿 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压调节增益自动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欣洋 刘红恩 +2 位作者 陆洪建 尹琦云 高宁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1,共10页
针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压调节器的参数仅能在一定的短路容量范围内保持快速稳定的响应,当应用于短路容量变化范围较大的新能源汇集系统时,响应可能会变得非常慢或出现振荡。提出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压调节增益自动优化方法,对应用... 针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压调节器的参数仅能在一定的短路容量范围内保持快速稳定的响应,当应用于短路容量变化范围较大的新能源汇集系统时,响应可能会变得非常慢或出现振荡。提出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压调节增益自动优化方法,对应用于实际工程时电压波形畸变、电流波形畸变、其他自动电压补偿装置对短路容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在RTDS中对提出的增益自动优化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压调节增益自动优化方法可以根据系统需求自动调整和优化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新能源汇集 电压调节器 增益监视 增益优化 短路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光伏无功出力特性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晶 王曦炜 +2 位作者 杨增力 吴迪 张振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会给配电网带来电压越限的问题,需要额外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同时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同、风光配比不同,也会影响配电网的电压越限程度。文章考虑分布式光伏的无功出力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无功优化...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会给配电网带来电压越限的问题,需要额外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同时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同、风光配比不同,也会影响配电网的电压越限程度。文章考虑分布式光伏的无功出力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无功优化配置模型,在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同时作为无功调节设备参与配电网调压,从而减少额外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在正常运行以及合理弃光的情况下的无功补偿能力,在此基础上,以配电网损耗成本与无功补偿设备配置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配电网无功优化配置模型,构建不同渗透率以及不同分布式风光接入比例的配电网算例,并验证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电压越限 无功出力特性 无功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VSG控制的储能系统并网优化策略
14
作者 李练兵 康伟伟 +2 位作者 范辉 梁纪峰 曾四鸣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7,共9页
为解决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带来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储能系统并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功角变化引起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从而造成功率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网优化控制方法,... 为解决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带来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储能系统并网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功角变化引起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从而造成功率振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网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在VSG有功-频率环节叠加功率前馈控制,在无功-电压环节加入功角变化对无功的补偿策略,并利用非线性变化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PSO)算法进行设计参数迭代求解,得到最佳控制参数优化并网性能。可解决功率波动对电网频率暂态性能的影响,改善大功角时无功功率的动态响应。在Matlab中建立VSG储能系统仿真验证并网性能优化,通过RT-LAB半实物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改进VSG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功率前馈补偿 功角补偿无功 硬件在环 并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相供电系统潮流控制器容量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丽艳 李群湛 +2 位作者 易东 周福林 邱大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64,共6页
首先建立了潮流控制器(PFC)综合补偿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针对任意三相—两相接线变压器的PFC综合补偿电流的通用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以牵引变电所完全补偿和满意补偿为目标的PFC容量综合配置方法。利用3种不同的牵引负荷,分别对按照2类补偿... 首先建立了潮流控制器(PFC)综合补偿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针对任意三相—两相接线变压器的PFC综合补偿电流的通用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以牵引变电所完全补偿和满意补偿为目标的PFC容量综合配置方法。利用3种不同的牵引负荷,分别对按照2类补偿目标设计的PFC容量综合配置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实例分析表明,采用文中所提出的配置方法,PFC可在负荷周期内满足满意补偿的目标,显著降低了自身的工程造价,同时实现了对装置容量的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潮流控制器 补偿容量 无功补偿 负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无功规划优化 被引量:138
16
作者 张粒子 舒隽 +1 位作者 林宪枢 徐英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规划优化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群体规模以及遗传算子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利用专家知识辅助搜寻可行解 ,并提出罚因子的自适应调整。通过对IEEE 30节点系统和实际电力网的...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规划优化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对传统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群体规模以及遗传算子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利用专家知识辅助搜寻可行解 ,并提出罚因子的自适应调整。通过对IEEE 30节点系统和实际电力网的计算分析表明 ,该算法优于传统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规划优化 潮流计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134
17
作者 陈琳 钟金 +3 位作者 倪以信 甘德强 熊军 夏翔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0-24,共5页
研究了含风力发电的无功优化模型,介绍了包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当大量风力发电注入电力系统时,风力发电机随机输出功率引起配电网潮流大小、方向频繁变化,干扰了系统原有电压调节装置正常运行。为克服电压波动,保证系统电能... 研究了含风力发电的无功优化模型,介绍了包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当大量风力发电注入电力系统时,风力发电机随机输出功率引起配电网潮流大小、方向频繁变化,干扰了系统原有电压调节装置正常运行。为克服电压波动,保证系统电能质量,文中引入静止无功补偿器 (SVC)作为配电网补偿设备,并考虑配电网中可控制无功输出的柴油发电机的无功贡献,以有功能耗费用、SVC安装费用、柴油发电机无功生产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针对由蒙特卡罗仿真得到的不同风力发电状态,在实际算例中应用遗传算法确定各状态下SVC最优安装位置、输出以及可控制无功输出的分布式电源的最优输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分布式发电 风力发电 静止无功补偿器 Monte-Carlo仿真 无功生产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中城市电网的无功规划原则 被引量:16
18
作者 马世英 梁才浩 +2 位作者 张东霞 唐晓骏 彭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9-53,共5页
总结了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电网无功设备配置、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于大中城市电网无功规划的技术原则,分别给出了城市主网、城市高压配电网、城市中压配电网无功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指出对于已形成500kV超高压骨干... 总结了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电网无功设备配置、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于大中城市电网无功规划的技术原则,分别给出了城市主网、城市高压配电网、城市中压配电网无功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指出对于已形成500kV超高压骨干网架、负荷密度集中、外受电力比重大的特大型城市电网,应提高无功规划的深度,在工频过电压、潜供电流计算和正常的无功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无功配置方案优化分析、电压稳定分析评价和动态无功补偿配置方案研究以及无功电压控制措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规划 城市电网 配电网 无功优化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优化规划 被引量:58
19
作者 李林川 王建勇 +1 位作者 陈礼义 宋文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69,共4页
建立无功补偿优化规划的数学模型,采用年电能损失费用与折合为等年值的新增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在约束条件中,考虑了几种不同负荷的运行方式。根据分解协调原理,把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最大负荷方式,一般负荷方式... 建立无功补偿优化规划的数学模型,采用年电能损失费用与折合为等年值的新增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在约束条件中,考虑了几种不同负荷的运行方式。根据分解协调原理,把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最大负荷方式,一般负荷方式和最小负荷方式三个子模型,其投资费用在最大负荷方式下考虑,对于三个子模型用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来协调统一,使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避免了只考虑单一负荷方式的片面性,具体求解方法采用非线性规划中的梯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补偿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并计及静态电压稳定性的电力系统无功规划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宏仲 金义雄 +3 位作者 程浩忠 滕乐天 张丽 祝达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50-55,共6页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功规划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初始粒子的质量,消除了传统粒了群优化算法的边界振荡现象,利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对系统负荷节点进行排序,选择其中电压稳定性较薄弱的节点作为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点,将电...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功规划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初始粒子的质量,消除了传统粒了群优化算法的边界振荡现象,利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对系统负荷节点进行排序,选择其中电压稳定性较薄弱的节点作为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点,将电压稳定裕度最大作为无功规划的目标函数之一,以改善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该规划方法在IEEE30节点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其在降低网损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负荷节点的电压稳定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规划 静态电压稳定 裕度指标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