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ing green flotation:Separation of Cu-Pb mineral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eco-friendly organic double reaction group depressant
1
作者 Siqi Yang Xianping Luo +4 位作者 Rufeng Chen Louyan Shen Xun Fan Jiancheng Miao Xuekun T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599-1611,共13页
Achieving efficient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chalcopyrite and galena while maintaining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poses a challenge.This study utilized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polymer acrylic acid-2-acrylamide-2... Achieving efficient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chalcopyrite and galena while maintaining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poses a challenge.This study utilized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polymer acrylic acid-2-acrylamide-2-methylpropanesulfonic acid(AA/AMPS)as a depressant to separate chalcopyrite and galena.Flotation tes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galena recovery when AA/AMPS was employed,with minimal impact observed on chalcopyrite.In artificial mixed ore flotation,AA/AMPS was found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copper and lead separation,surpassing K_(2)Cr_(2)O_(7).Furthermore,the effectiveness of AA/AMPS in facilitating copper-lead separation has been validated in practical ore flotation.The presence of AA/AMPS inhibited the adsorption of SBX onto galena,as confirmed by zeta potential and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However,the adsorption on chalcopyrite remained unaffected.Through analyses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e,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a robust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active groups in AA/AMPS and Pb sites on galena was uncovered,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hydrophilic polymer layer.This layer impedes SBX adsorption and reduces galena's floatability.In contrast,no significant chemical adsorp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AA/AMPS and Cu and Fe sites on chalcopyrite,preserving its SBX affinity.Overall,AA/AMPS shows promise in replacing traditional depressants for Cu-Pb sulfide ore separation,enhanc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AMPS double reactive group Actual ore Selective depressant GALE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尺寸对射流等离子体放电的影响及其在涤纶亲水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郭宣莹 顾莉莉 +2 位作者 王娟 石建军 郭颖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射流等离子体中,羟基活性粒子的生成和调控对于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羟基活性粒子的形成和调控又与放电结构密切相关。研究了接地电极宽度对大气压脉冲放电射流等离子体的影响:通过... 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射流等离子体中,羟基活性粒子的生成和调控对于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羟基活性粒子的形成和调控又与放电结构密切相关。研究了接地电极宽度对大气压脉冲放电射流等离子体的影响:通过改变接地电极宽度,探究其对射流长度、放电强度的影响;通过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对放电时空演化进行分析;通过发射光谱分析放电产生的特征谱线。结果表明:当接地电极的宽度为1.5 cm时,射流长度最长;在射流3 mm处,有较强的羟基活性粒子浓度。利用大气压脉冲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表面,验证了气相等离子体中羟基含氧基团与涤纶表面亲水处理效果的正相关性,为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的控制和开发工业用等离子体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射流放电 电极宽度 活性粒子 含氧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活性基绿色活性染料的合成及在丝织物上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政凯 张红娟 +2 位作者 王辉强 张彦亮 王际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绿色活性染料多为蓝色与黄色活性染料混拼而成,由于染料发色体的差异,常导致染色过程中出现色差、缸差、染色不匀等问题,试验以三聚氯氰为桥基,将黄色发色体引入蓝色发色体中,合成了一支多活性基的绿色活性染料。利用红... 针对目前市场上绿色活性染料多为蓝色与黄色活性染料混拼而成,由于染料发色体的差异,常导致染色过程中出现色差、缸差、染色不匀等问题,试验以三聚氯氰为桥基,将黄色发色体引入蓝色发色体中,合成了一支多活性基的绿色活性染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染料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染料光谱性能,探究绿色染料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该染料分别在400 nm和592 nm处有两个最大吸收波长,实现了分子内蓝色和黄色的拼色,色光为绿色;当盐质量浓度为60 g/L、碱剂质量浓度为20 g/L时,染料对丝织物的固色率达到82%,且提升性能优良;染色织物的耐摩擦和耐水洗色牢度均可以达到4~5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多活性基 分子内拼色 染色性能 丝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官能团活性染料对羽绒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英杰 王艺博 +2 位作者 李林刚 余学永 蔡以兵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2,共4页
采用双官能团棉用活性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对羽绒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pH、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羽绒纤维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乙烯砜型棉用活性染料活性蓝203在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pH=4,40℃入染,升温到80℃,保温染色30... 采用双官能团棉用活性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对羽绒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pH、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羽绒纤维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乙烯砜型棉用活性染料活性蓝203在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pH=4,40℃入染,升温到80℃,保温染色30min,然后加碱固色)的染色效果接近于常用的毛用活性染料。活性蓝203染色羽绒纤维的耐皂洗沾色牢度达4级,并且活性蓝203对羽绒纤维具有较好的染色提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双官能团 羽绒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反应性的HPLC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邵敏 邵建中 +1 位作者 刘今强 范钦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7,共5页
用异丙胺、对甲酚和甲醇分别模拟蚕丝丝素上氨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与蚕丝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与蚕丝上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不同,酚羟基在85℃左右,p... 用异丙胺、对甲酚和甲醇分别模拟蚕丝丝素上氨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与蚕丝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与蚕丝上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不同,酚羟基在85℃左右,pH值为8-9的条件下最佳,氨基在95℃,pH值为9左右较好,而醇羟基更适合碱性较强的反应条件。结合亲核基团分布状况及含量可以推断,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适宜在pH值为8-9和85-95℃下对蚕丝染色,在此条件下,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主要与蚕丝上的酚羟基反应,氨基起次要作用,而醇羟基的作用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亲核基团 活性染料 反应性能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盐阴离子基团对活性红KN-BS电化学染色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袁姣 樊增禄 +3 位作者 李庆 洪晓青 焦慧敏 吕蓉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研究9种阴离子基团不同的钠盐对活性红KN-BS电化学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工艺为电极Pt-Ag/Agcl,电压8V,30℃起染,35min后升温至60℃(1~2℃/min),加Na2C03固色,保温50min.测试电化学染色棉织物的K/S值、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并与传统... 研究9种阴离子基团不同的钠盐对活性红KN-BS电化学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工艺为电极Pt-Ag/Agcl,电压8V,30℃起染,35min后升温至60℃(1~2℃/min),加Na2C03固色,保温50min.测试电化学染色棉织物的K/S值、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并与传统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盐用量均为0.34mol/L时,电化学染色体系下染色织物的K/S值均高于传统染色的K/S值;将酒石酸钠与其他8种盐按摩尔比1:1(0.17mo1·L^(-1)/0.17mol·L-^(-1))混合使用时,染色织物的K/S值进一步提升;染色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盐阴离子基团 电化学染色 活性染料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环氧基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斌 倪灿 周向东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1,共5页
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以环氧氯丙烷(ECH)、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端环氧基交联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端环氧基交联剂的合成工艺为:n(ECH)∶n(DETA)=3.5∶1,催化剂用量7%(对单体总质量);催化剂和原料DETA连续滴加加料,40... 在氢氧化钠催化条件下,以环氧氯丙烷(ECH)、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端环氧基交联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端环氧基交联剂的合成工艺为:n(ECH)∶n(DETA)=3.5∶1,催化剂用量7%(对单体总质量);催化剂和原料DETA连续滴加加料,40℃下闭环反应3 h.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性能分析(TGA-DTA)对交联剂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交联剂用于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耐皂洗色牢度可达4级,耐干摩擦色牢度可达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可达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 交联剂 合成 固色剂 棉织物 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醋酸在双蛋白纤维高温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机良 孟春丽 +1 位作者 李纪臻 李璐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9-32,共4页
采用三氯醋酸作为双蛋白纤维(大豆蛋白/酪素蛋白/聚乙烯醇)活性染料活性橙K-R和活性红KE-3B的染色助剂,探讨了三氯醋酸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料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三氯醋酸染色工艺和常规碳酸钠染色工艺对... 采用三氯醋酸作为双蛋白纤维(大豆蛋白/酪素蛋白/聚乙烯醇)活性染料活性橙K-R和活性红KE-3B的染色助剂,探讨了三氯醋酸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料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三氯醋酸染色工艺和常规碳酸钠染色工艺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纤维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氯醋酸作为活性橙K-R和活性红KE-3B染色双蛋白纤维的染色助剂,其最佳染色工艺为:活性橙K-R或活性红KE-3B 2%(omf),三氯醋酸2 g/L,染色温度90℃以上,染色时间30 min,染色过程中无需加入氯化钠,双蛋白纤维的染色牢度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三氯醋酸 双蛋白纤维 无盐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群点堆模型的小型压水堆反应性扰动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帆 商学利 +1 位作者 陈文振 于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186-190,共5页
本文采用双群点堆动力学模型耦合传热集总参数模型,分别对小型压水堆高、低功率条件下反应性扰动进行模拟,并与三维仿真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小型压水堆反应性扰动情况下的功率、温度变化趋势及峰值,且分析时间短... 本文采用双群点堆动力学模型耦合传热集总参数模型,分别对小型压水堆高、低功率条件下反应性扰动进行模拟,并与三维仿真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小型压水堆反应性扰动情况下的功率、温度变化趋势及峰值,且分析时间短,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可用于小型反应堆正常运行以及事故状态下反应性扰动的现场超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群点堆模型 压水堆 反应性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纤维与苎麻混纺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荣连 许海育 《染整技术》 CAS 2004年第2期12-16,共5页
介绍大豆纤维/苎麻混纺织物开发的背景、意义,产品开发的难点和研究方向。强调双活性基活性染料的应用以及纤维改性的作用。
关键词 大豆蛋白纤维 苎麻纤维 双活性基活性染料 纤维改性 混纺织物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用双发色体活性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晶晶 徐丹 +1 位作者 漆喜 李琳玉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为探究含不同发色体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三聚氯氰为连接基,间氨基苯脲和2-氨基-5-萘酚-7-磺酸为偶合组分,与不同重氮盐偶合,制备了系列双发色体活性橙染料,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浸染、轧染和印花工艺中,测试了该类染料... 为探究含不同发色体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三聚氯氰为连接基,间氨基苯脲和2-氨基-5-萘酚-7-磺酸为偶合组分,与不同重氮盐偶合,制备了系列双发色体活性橙染料,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浸染、轧染和印花工艺中,测试了该类染料的各项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类染料具有较好的提升性能,采用浸染染色,当染料质量分数为1%时,染色布样的Integ值可达到13左右。该系列染料在棉纤维上的固色率在70%~80%,耐摩擦色牢度在3~4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达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双发色体 活性橙 颜色性能 棉织物 提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发现六十年回顾(一)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荣圻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9-52,共4页
活性染料六十年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活性基的研究和开发,从数十个活性基通过筛选,如今主要是一氯(氟)均三嗪和乙烯砜型;其次是开发二个或二个以上复合活性基染料;第三阶段则是染料与染料、染料与助剂复配型商品化染料。主要... 活性染料六十年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活性基的研究和开发,从数十个活性基通过筛选,如今主要是一氯(氟)均三嗪和乙烯砜型;其次是开发二个或二个以上复合活性基染料;第三阶段则是染料与染料、染料与助剂复配型商品化染料。主要阐述各活性基和各染料品种的优劣,包括含膦酸基活性基和溴代丙酰烯胺活性基,以及低温型活性染料、冷轧堆活性染料、小浴比活性染料以及三活性基染料;而采用染料的复配增效技术,则可以开发出更适合当前节能减排要求的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活性基 复合活性基染料 复配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型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回用浸染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冒亚红 管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9-44,共6页
选用两类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染色残液对纯棉织物染色,探讨了补加硫酸钠、碳酸钠和染料对残液染色纯棉织物的K/S值和染液中染料利用率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染料间染色织物K/S值和染料有效率的变化,含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硫酸酯双活性基... 选用两类常用中温型活性染料染色残液对纯棉织物染色,探讨了补加硫酸钠、碳酸钠和染料对残液染色纯棉织物的K/S值和染液中染料利用率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染料间染色织物K/S值和染料有效率的变化,含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硫酸酯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可用于残液回用浸染,确定了硫酸钠和碳酸钠补加量分别为首次染色使用量的60%和100%。由于残液染色可以进一步降低染色废液中的有机染料的浓度,虽然小幅提高了废液中有效碱剂的浓度,但是染色废液的COD值仍有明显降低,对于环境保护和发展低碳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织物 双活性基活性染料 残液回用 COD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活性基团蓝色染料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桂春 《皮革与化工》 CAS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三只蓝色染料,以溴胺酸为主体,3,5-二氨基-2,4,6-三甲基苯磺酸(M酸)、2,4-二氨基苯磺酸、2,5-二氨基苯磺酸为桥基,链接异种活性基三聚氯氰和间-β-羟乙基砜硫酸酯苯胺。通过溴胺酸和芳香胺缩合,得到具有色泽...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三只蓝色染料,以溴胺酸为主体,3,5-二氨基-2,4,6-三甲基苯磺酸(M酸)、2,4-二氨基苯磺酸、2,5-二氨基苯磺酸为桥基,链接异种活性基三聚氯氰和间-β-羟乙基砜硫酸酯苯胺。通过溴胺酸和芳香胺缩合,得到具有色泽鲜艳、水溶性良好的有色化合物;然后与三聚氯氰反应得到含有第一个活性基的二氯三嗪型活性染料;最后再与间-β-羟乙基砜硫酸酯苯胺反应得到含有第二个活性基的一氯三嗪型染料。分别得到λmax=586nm;λmax=603nm,λmax=622nm三只蓝色活性染料,并对其进行牢度检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兼具两个活性基的优点,其耐碱牢度和水浸牢度均达到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活性基 结构 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型活性染料对双蛋白混纺纱线的染色
15
作者 曹机良 王宏 +1 位作者 李亚辉 韩付响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34,共4页
用活性艳红KN-5B、活性黑KN—B和活性红B-3BF染色双蛋白纤维混纺纱线,探讨了染色温度、Na2CO,和NaCl用量、染料用量对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纱线加碱固色前后的K/S值和固着速率曲线.结果表明:活性艳红KN-5B、活性黑KN—B和活性... 用活性艳红KN-5B、活性黑KN—B和活性红B-3BF染色双蛋白纤维混纺纱线,探讨了染色温度、Na2CO,和NaCl用量、染料用量对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纱线加碱固色前后的K/S值和固着速率曲线.结果表明:活性艳红KN-5B、活性黑KN—B和活性红B-3BF分别在60~70℃、40~60℃和50~80℃温度下,Na2CO3用量2-4g/L,NaCl用量30g/L,固色时间30min左右时,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活性染料 双蛋白纤维混纺纱线 K 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改性负载型TiO_2降解含氮活性染料试验
16
作者 李亚峰 刘元 王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研究Fe3+改性TiO2光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其去除含氮染料活性艳红X-3B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自配活性艳红X-3B水样为处理对象,采用自制反应器,通过试验研究分析载体煅烧温度,Fe3+的掺杂量,镀膜次数,反应时间等对Fe3+-TiO... 目的研究Fe3+改性TiO2光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其去除含氮染料活性艳红X-3B废水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自配活性艳红X-3B水样为处理对象,采用自制反应器,通过试验研究分析载体煅烧温度,Fe3+的掺杂量,镀膜次数,反应时间等对Fe3+-TiO2光催化剂去除活性艳红X-3B废水色度和COD的影响.结果当Fe3+掺杂量为0.5%时,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4.0 h,镀膜2次,溶液pH=3,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曝气量为0.5m3/L,反应进行120 min时,废水的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8.7%和70%.结论Fe3+的掺杂改性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可以明显提高去除率,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TIO2 Fe^3+掺杂 活性艳红X-3B 含氮染料废水 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钠在双蛋白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17
作者 曹机良 孟春丽 赵思梦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32,共6页
采用植酸钠作为双蛋白纤维(大豆蛋白/酪素蛋白/聚乙烯醇)活性染料染色促染和固色助剂,探讨了植酸钠用量、氯化钠用量、植酸钠加入方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比较了植酸钠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 采用植酸钠作为双蛋白纤维(大豆蛋白/酪素蛋白/聚乙烯醇)活性染料染色促染和固色助剂,探讨了植酸钠用量、氯化钠用量、植酸钠加入方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比较了植酸钠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纤维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植酸钠可在染色初始阶段一次投入,但用量较多,为100 g/L左右;也可采用10 g/L氯化钠和10 g/L植酸钠的混合物作为活性染料染色的促染和固色碱剂,植酸钠加入方式为在始染时加入1/3,升温至60℃,加入剩余的2/3,60℃保温60 min,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及染色牢度与常规染色工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促染 固色 双蛋白纤维 植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官能团活性染料染弹力灯芯绒工艺研究
18
作者 杨静新 尤克非 《染整技术》 CAS 1998年第2期35-38,共4页
本文对Megafix型和RemazolS型活性染料染弹力灯芯绒机理和x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浴比、染色初始pH、温度、固色时间、食盐和纯碱用量对灯芯绒染色影响。应用结果表明,成品的染色牢度和色泽均匀性能较好。
关键词 双官能团 活性染料 弹力灯芯绒 灯芯绒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织物活性染料中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红清 《山东纺织科技》 2010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章介绍竹纤维织物中深色产品采用高性能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实验,通过系列实验,比较不同染色条件对染色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工艺以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 竹纤维 双活性基 活性染料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官能团B型活性染料对棉/羊绒产品同浴染色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香云 曹辉 《山东纺织科技》 2011年第5期29-31,共3页
文章在棉、羊绒产品上的染色工艺中采用新型双官能团B型活性染料,通过调整纯碱用量、固色温度和助剂的用量等工艺条件,依据上染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助剂用量50g/L,纯碱用量4~5g/L,固色温度为75℃,实现了棉、羊绒产品的同浴染色。
关键词 双官能团B型活性染料 棉/羊绒产品 同浴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