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ray-tracing calculation based on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竹生 张赛民 陈灵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A new seismic ray-trac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PTI) method, which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LTI) method. Both PTI method and LTI method a... A new seismic ray-trac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PTI) method, which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LTI) method. Both PTI method and LTI method are used to compute seismic travel-time and ray-path in a 2-D grid cell model. Firstly, some basic concepts are introduced. The calculations of travel-time and ray-path are carried out only at cell boundaries. So, the ray-path is always straight in the same cells with uniform velocity. Two steps are applied in PTI and LTI method, step 1 computes travel-time and step 2 traces ray-path. Then, the derivation of LTI formulas is described.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refraction wave in shot cell, the formula aiming at shot cell is also derived. Finally, PTI method is presented. The calculation of PTI method i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LTI method, but the error is limite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model show that PTI method can trace ray-path more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than LTI method d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tracing parabolic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method linear travel-time interpolation method (travel-time ) ray-path grid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工艺充模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齐文 刘东 +4 位作者 赵俊利 徐子航 祝颖丹 涂丽艳 陈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主要介绍了RTM工艺树脂充模过程的流动模式、充模过程模拟的流动模型和模拟方法。讨论了不同模拟情况下所需的合理假设、边界条件的设置以及采用的不同数值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目前基于数值计算的RTM仿真软件,提出了RTM充模仿真研究... 主要介绍了RTM工艺树脂充模过程的流动模式、充模过程模拟的流动模型和模拟方法。讨论了不同模拟情况下所需的合理假设、边界条件的设置以及采用的不同数值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目前基于数值计算的RTM仿真软件,提出了RTM充模仿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工艺 充模过程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工艺充填过程的动态仿真 被引量:5
3
作者 余晓容 卜建辉 申长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2,共5页
建立了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充模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控制体积法实现了对复杂薄壁构件的充填模式、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动态仿真。算例表明,该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描述RTM工艺的充填过程。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数值模拟 有限元/控制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专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佳 张博明 +1 位作者 王殿富 武湛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4,共4页
采用DSC方法研究RTM专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与固化动力学参数。用恒温和动态两种方法分析其固化反应 ;采用Melak方法和Kissinger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RTM专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符合n级固化反应方... 采用DSC方法研究RTM专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与固化动力学参数。用恒温和动态两种方法分析其固化反应 ;采用Melak方法和Kissinger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RTM专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符合n级固化反应方程 ,用Melak计算方法建立的方程较好地描述了其固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动力学模型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快速成型工艺 Melak方法 航天材料 航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保辛Stereo-modeling方法的振幅补偿逆时偏移成像
5
作者 李静爽 张向佳 +1 位作者 贺茜君 黄雪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7-1047,共11页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逆时偏移结果的分辨率,文中采用保辛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在Birkhoffian系统下求解黏滞声波方程,并进行振幅补偿的逆时偏移(RTM)。首先,将黏滞声波方程构造成一个Birkhoffian系统,对于该系统采用二... 地震波数值模拟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逆时偏移结果的分辨率,文中采用保辛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在Birkhoffian系统下求解黏滞声波方程,并进行振幅补偿的逆时偏移(RTM)。首先,将黏滞声波方程构造成一个Birkhoffian系统,对于该系统采用二阶保辛Runge-Kutta法进行时间推进,分别采用Stereo-modeling法(STEM)和传统有限差分法进行空间算子离散,相应得到SSM(Symplectic Stereo-modeling Method)和CSM(Conventional Symplectic Method)两种方法。之后,对SSM和CSM进行一系列数值性质分析,包括数值频散分析、与解析解比较、效率对比、稳定性测试等。结果显示,SSM的最大数值频散误差约为9%,而CSM约为26%;SSM的计算效率高且长时计算稳定,计算效率约为CSM的两倍。最后,应用三个模型进行了正演数值模拟和逆时偏移试验。对于衰减数据,与声波RTM相比,黏滞声波RTM成像振幅更高,能获得与无衰减数据声波RTM相近的成像振幅。对于油气藏模型,SSM比CSM的成像精度更高、数值频散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声波方程 振幅补偿 保辛方法 逆时偏移 数值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优化有限差分方法的全波VSP逆时偏移 被引量:13
6
作者 蔡晓慧 刘洋 +2 位作者 王建民 王维红 任志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17-3334,共18页
与地面地震资料相比,VSP资料具有分辨率高、环境噪声小及能更好地反映井旁信息等优点.常规VSP偏移主要对上行反射波进行成像,存在照明度低、成像范围受限等问题.为了增加照明度、拓宽成像范围、提高成像精度,本文采用直达波除外的所有... 与地面地震资料相比,VSP资料具有分辨率高、环境噪声小及能更好地反映井旁信息等优点.常规VSP偏移主要对上行反射波进行成像,存在照明度低、成像范围受限等问题.为了增加照明度、拓宽成像范围、提高成像精度,本文采用直达波除外的所有声波波场数据(全波),包括一次反射波、多次反射波等进行叠前逆时偏移成像.针对逆时偏移中的四个关键问题,即波场延拓、吸收边界条件、成像条件及低频噪声的压制,本文分别采用自适应变空间差分算子长度的优化有限差分方法(自适应优化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二维声波波动方程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波场延拓,采用混合吸收边界条件压制因计算区域有限所引起的人工边界反射,采用震源归一化零延迟互相关成像条件进行成像,采用拉普拉斯滤波方法压制逆时偏移中产生的低频噪声.本文对VSP模型数据的逆时偏移成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优化有限差分方法比传统有限差分方法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与计算效率,适用于VSP逆时偏移成像;全波场VSP逆时偏移成像比上行波VSP逆时偏移的成像范围大、成像效果好;相对于反褶积成像条件,震源归一化零延迟互相关成像条件具有稳定性好、计算效率高等优点.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某实际VSP资料的逆时偏移成像,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自适应优化有限差分方法 全波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各向异性伪谱法逆时偏移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伟国 熊水金 +1 位作者 徐华宁 钱荣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572,682+513,共7页
在Thomsen精确相速度方程和弱各向异性假设前提下,将VTI相速度方程拓展为TTI介质相速度方程,进而得到TTI介质的P波方程。利用伪谱算法对P波方程进行了正演和逆时偏移,并和各向同性F-X域深度偏移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对于各向异性... 在Thomsen精确相速度方程和弱各向异性假设前提下,将VTI相速度方程拓展为TTI介质相速度方程,进而得到TTI介质的P波方程。利用伪谱算法对P波方程进行了正演和逆时偏移,并和各向同性F-X域深度偏移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对于各向异性介质,利用各向同性的偏移算法得到的结果会有误差,成像结果有明显的畸变;②在考虑效率和精度的前提下,伪谱法由于其利用快速二维傅里叶变换解决空间导数的计算问题,这对于实际应用中计算成本颇高的逆时偏移是一个较理想的选择;③推导的近似方程在弱各向异性条件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TTI介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I介质 各向异性 伪谱法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I介质逆时偏移成像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娟 李振春 +1 位作者 孙小东 陶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3-577,682+513,共5页
本文基于Alkhalifah的P-SV波频散关系,应用声波近似假设推导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中的声波标量方程组,其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二阶导数项,并且方程中不含有混合导数项,易于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文中采用改进的... 本文基于Alkhalifah的P-SV波频散关系,应用声波近似假设推导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中的声波标量方程组,其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与时间和空间有关的二阶导数项,并且方程中不含有混合导数项,易于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文中采用改进的不完全声波近似假设,从而获得了更长的稳定模拟时间,与采用传统声波近似假设相比,波场传播更加稳定。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及复杂模型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TI介质中的声波标量方程组能准确地描述准声波在TI介质中的运动学特征,能很好地进行逆时偏移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TTI介质 声波近似假设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线法的靠港船舶的港口区噪声评估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献忠 夏瑀 陈頔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5-222,233,共9页
运用声线法对船舶港口辐射噪声问题进行评估,建立靠港船舶空气辐射噪声数值计算流程。在半消声室环境下对噪声源进行测试与分析,实现对噪声源的强度反演。在港口码头实际测量环境下对排气噪声进行试验测试,以验证采用反演声源强度和声... 运用声线法对船舶港口辐射噪声问题进行评估,建立靠港船舶空气辐射噪声数值计算流程。在半消声室环境下对噪声源进行测试与分析,实现对噪声源的强度反演。在港口码头实际测量环境下对排气噪声进行试验测试,以验证采用反演声源强度和声线法计算船舶港口辐射噪声的可行性。基于大量试验测量数据对频段噪声进行数值修正,最终实现建立靠港船舶的港口噪声计算流程,可为后续船舶港口辐射噪声的评估、控制与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船舶 港口 声线法 声源反演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坐标变换法起伏自由地表弹性波叠前逆时偏移 被引量:19
10
作者 曲英铭 黄建平 +3 位作者 李振春 李庆洋 赵金良 李秀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96-2911,共16页
传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时存在一些困难,而坐标变换法可将起伏地表映射为水平地表以克服此缺点.但同时,地下构造被变换得更加复杂,导致了波传播和成像的不准确.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的坐标变换方法,并应用到了弹性波逆时偏移中,... 传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起伏地表时存在一些困难,而坐标变换法可将起伏地表映射为水平地表以克服此缺点.但同时,地下构造被变换得更加复杂,导致了波传播和成像的不准确.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的坐标变换方法,并应用到了弹性波逆时偏移中,此方法既可以克服起伏地表的影响,又可以不破坏地下构造.波场正向延拓、逆时延拓和分离是在辅助坐标系下完成的,而成像是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完成的.通过对简单起伏模型和中原起伏模型的试算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两种极端起伏地层高程不准确的情况进行测试可以看出:分层坐标变换逆时偏移方法的成像效果远好于传统坐标变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坐标变换 起伏自由地表 弹性波逆时偏移 波场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rra/MODIS数据的HJ-1B/CCD1交叉定标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磊 马灵玲 +1 位作者 胡坚 唐伶俐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2期26-31,共6页
交叉辐射定标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场地定标方法,它的应用弥补了场地定标成本较高、定标参数更新周期较长的不足。对于我国2008年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CCD数据而言,探索交叉辐射定标方法的适用性,对及时发现传感器辐... 交叉辐射定标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场地定标方法,它的应用弥补了场地定标成本较高、定标参数更新周期较长的不足。对于我国2008年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CCD数据而言,探索交叉辐射定标方法的适用性,对及时发现传感器辐射性能的变化,促进CCD遥感数据的定量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辐射定标精度较高的Terra/MODIS数据为参考,分别使用光线匹配法(RM)和辐射传输模型方法(RTM)对HJ-1B/CCD1数据进行交叉辐射定标,并与相同条件下进行的场地定标结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方法获取的CCD1的第2、3、4波段的定标结果与场地定标结果差异较小,只有第1波段定标结果与场地定标结果差异相对较大,这证明了交叉辐射定标方法的有效性。另外,虽然RTM方法考虑了参考传感器和待定标传感器光谱响应和观测几何的差异,但是由于RTM方法会受到所使用的6S模型本身的误差以及输入的大气参数、地表参数测量误差的影响,该方法并不总是优于R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B CCD MODIS RM方法 rtm方法 交叉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平方逼近的TTI介质解耦qP波与qSV波逆时偏移 被引量:8
12
作者 慕鑫茹 黄建平 +3 位作者 李振春 郭旭 雍鹏 袁双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0-1292,I0010,共14页
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若忽略各向异性影响、TTI介质对称轴倾角变化,会造成目标体成像位置偏差,甚至由焦散问题造成振幅不均衡。传统TI介质耦合拟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存在伪横波干扰,且在各向异性参数ε<δ时数值模拟不稳定... 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若忽略各向异性影响、TTI介质对称轴倾角变化,会造成目标体成像位置偏差,甚至由焦散问题造成振幅不均衡。传统TI介质耦合拟声波方程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存在伪横波干扰,且在各向异性参数ε<δ时数值模拟不稳定。为此,借鉴前人经验,首先使用最佳平方逼近(OQA)近似VTI介质精确相速度公式,分别得到较高精度的近似qP波、qSV波相速度公式。然后从近似相速度公式出发,推导了二维TTI介质解耦qP波、qSV波波动方程。为实现高效、稳定的数值模拟,使用有限差分-伪谱混合法求解波动方程。最终,建立了高精度、高效率、稳定的TTI介质正演模拟与逆时偏移成像算法。数值模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复杂TTI介质偏移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TTI介质 qP波 qSV波 最佳平方逼近 有限差分-伪谱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仿真建模及应用
13
作者 赵亮 高胜晖 段跃新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6,共8页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工艺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中主要的一种成型工艺,对该工艺的模拟仿真可在RTM制件的工艺设计优化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工作以实际RTM工艺生产需求为基础,在二维等温RTM工艺仿真程序基础上...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工艺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中主要的一种成型工艺,对该工艺的模拟仿真可在RTM制件的工艺设计优化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工作以实际RTM工艺生产需求为基础,在二维等温RTM工艺仿真程序基础上,突破热流耦合计算等关键技术,采用控制体有限元(CV/FEM)方法,研发三维非等温RTM成型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基于Darcy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固化反应方程以及多个流变固化模型,采用半离散方法和三收敛标准,可有效解决非等温RTM仿真过程的模具预热、树脂非等温充填过程的黏度变化、固化放热等仿真问题,经过平板实验件及机匣件应用验证,可有效预测RTM充填时间、速度及压力等关键结果,结果精度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在核心仿真能力上达到了国外商业仿真模型的同等水平,基本具备了针对实际复杂结构零件开展仿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 模拟仿真 CV/FEM方法 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