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策学习”到“知识生产”:政策再生产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生成逻辑及功能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满小欧 薛增鑫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4,M0004,共13页
政策再生产作为层级治理体系下政策传递的关键机制,不仅是政策目标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对政策议题的精准回应与政策方案的理性补充。既有研究多从组织维度解释政策再生产的行为逻辑,关于其如何生成及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传导机制尚... 政策再生产作为层级治理体系下政策传递的关键机制,不仅是政策目标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对政策议题的精准回应与政策方案的理性补充。既有研究多从组织维度解释政策再生产的行为逻辑,关于其如何生成及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传导机制尚未被揭示。本研究立足于政策过程,基于“知识生产”视角,从理论层面阐释了政策再生产的概念内涵、结构性要素、生成过程及其推动政策有效执行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再生产既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价值选择或锚定的属性,其通过求解性、嵌入性和融合性等3个阶段完成了从政策学习到组织知识形式的改变,本质上是政策知识的多元化生产与适应性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目标群体建构机制、决策理性平衡机制和条块政策统筹机制下共同推动政策有效执行。当前,我国治理结构中仍存在部门权责模糊化等问题,导致政策再生产行为易产生特定的政策风险。因而,应从政府决策者的能动过程和治理结构维度建构政策再生产的可行性场景,以规避政策再生产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再生产 政策执行 政策学习 知识生产 目标群体构建机制 决策理性平衡机制 条块政策统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决策单元排序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邢会歌 王卓甫 尹红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48-2651,共4页
针对DEA方法中交叉评价模型在决策单元的评价排序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实现完全排序需要进行多次交叉评价,分析了引入差额指标模型的排序机制,该模型得出的评价排序结果较为完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DEA排序模型——综合输入效率模型... 针对DEA方法中交叉评价模型在决策单元的评价排序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实现完全排序需要进行多次交叉评价,分析了引入差额指标模型的排序机制,该模型得出的评价排序结果较为完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DEA排序模型——综合输入效率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步骤,可实现与差额指标模型同样的排序功能。进一步通过数值分析对三种不同评价排序模型的排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为差额指标与综合输入效率模型在评价排序时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排序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交叉评价机制 差额指标 综合输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距离的大型建设项目政府投资群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庞永师 刘景矿 +1 位作者 张磊 陈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4-739,共6页
政府投资决策问题是大型建设项目存在的逻辑起点,该类项目为一次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决策质量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科学投资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定义了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群决策主体,引入直觉模糊距离方法将专家论证环... 政府投资决策问题是大型建设项目存在的逻辑起点,该类项目为一次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决策质量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科学投资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定义了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群决策主体,引入直觉模糊距离方法将专家论证环节中各专家论证意见集结为一致性结果,并且针对多决策主体参与的评估、讨论和听证等环节,采用理性聚类方法集结主体偏好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为政府投资决策部门制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建设项目 政府投资决策 决策方法 直觉模糊距离 理性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性人假设分析市场经济优势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毅 李庆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85-188,共4页
从经典微观经济学关于理性人假设出发,研究了市场经济在稀缺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优势的内在原因,提出了理性人假设的实质是个人利己理性(非利己主义)的思想,论证个人利己理性是使市场经济优于其他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原因,并批评了以X效率理... 从经典微观经济学关于理性人假设出发,研究了市场经济在稀缺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优势的内在原因,提出了理性人假设的实质是个人利己理性(非利己主义)的思想,论证个人利己理性是使市场经济优于其他经济体制的最根本原因,并批评了以X效率理论为代表的有关理性有限的观点。文章通过对弗农·史密斯有关实验经济学结论的介绍,明确了个人利己理性作为一般判断,在经济学等人文科学研究上并不能被拒绝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回归理性人假设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人假设 市场经济 分散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的“前额叶-皮质下平衡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缙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自我控制的前额叶-皮质下平衡理论认为,成功的自我控制基于前额叶脑区对皮质下脑区的调节能力;当前额叶脑区与皮质下脑区的平衡打破时,就会引起自我控制失败。以往各类型自我控制的脑机制研究,包括决策行为、欲求行为、情绪调节、态度/... 自我控制的前额叶-皮质下平衡理论认为,成功的自我控制基于前额叶脑区对皮质下脑区的调节能力;当前额叶脑区与皮质下脑区的平衡打破时,就会引起自我控制失败。以往各类型自我控制的脑机制研究,包括决策行为、欲求行为、情绪调节、态度/偏见调节的研究,均支持平衡理论的观点。未来研究有必要进一步分别考察不同类型自我控制中,前额叶脑区对皮质下脑区调节的具体路径,以及青少年前额叶-皮质下的平衡关系随年龄增长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脑机制 前额叶-皮质下平衡理论 决策行为 欲求行为 情绪调节 态度 偏见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损耗降低决策理性:心理机制与边界条件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钰 肖晨洁 +2 位作者 车敬上 王海侠 李爱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11-1925,共15页
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个体在意愿上偏好即时利益和目标,并且会做出许多非理性决策行为。在梳理自我损耗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基础上,指出自我损耗降低决策理性的注意机制和执行机制:一方面,损耗使个体注意力更容易为即时利益所捕获,进而重视... 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个体在意愿上偏好即时利益和目标,并且会做出许多非理性决策行为。在梳理自我损耗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基础上,指出自我损耗降低决策理性的注意机制和执行机制:一方面,损耗使个体注意力更容易为即时利益所捕获,进而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即降低个体关注未来的能力;另一方面,损耗导致个体缺少计划性和行为实施的执行力,即降低个体坚守未来的能力。此外,损耗对决策理性的影响存在个体和情境两个方面的重要边界。未来可结合眼动技术验证损耗降低决策理性的注意机制,进一步探究潜在边界条件以及寻找助推理性决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损耗 决策 理性 注意机制 执行机制 长远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决策中心全局负载均衡机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葛以踊 郭海龙 +2 位作者 高鑫 吴海伟 陈鹏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9-185,共7页
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体系架构,全局分析决策业务集中部署于多个异地分析决策中心,为了保障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引入业务多活技术,实现了多中心负载均衡。文中介绍了业务多活环境下基于场景与服务状态的... 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体系架构,全局分析决策业务集中部署于多个异地分析决策中心,为了保障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引入业务多活技术,实现了多中心负载均衡。文中介绍了业务多活环境下基于场景与服务状态的全局负载分流机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能够根据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特点完成业务访问分流并快速检测到中心故障完成业务访问中心切换,解决了调控系统传统C/S架构下多中心负载分流机制不能适用于新一代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且中心发生故障时切换较慢的问题,实现了客户端访问根据应用业务分布情况进行分流以及快速切换。该方法既适用于所有中心都提供对等服务的业务,也支持提供主/从服务的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度控制系统 分析决策中心 业务多活 全局负载均衡机制 全局服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入制度改革、同业竞争与银行业市场进入决策机制升级 被引量:6
8
作者 白仲林 杜阳 王雅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74,共13页
为了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对银行市场进入决策机制的影响和检验银行间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成效,本文基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数据构建静态离散博弈的均衡结构模型还原银行市场进入过程中的战略互动,并重点考察不同垄断地... 为了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对银行市场进入决策机制的影响和检验银行间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成效,本文基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数据构建静态离散博弈的均衡结构模型还原银行市场进入过程中的战略互动,并重点考察不同垄断地位银行间非对称的竞争壁垒效应。鉴于多重Nash均衡引起的估计不一致问题,分别使用条件矩不等式和子样本模拟技术识别与估计模型参数的置信区间,并进一步设计反事实分析和分类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准入制度放松显著推动了市场进入决策机制升级,使其不仅取决于银行内部优势和市场区位,也受制于对手决策及其构建的品牌、规模经济等非对称竞争壁垒;银行边际利润实现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当前银行业的"壁龛市场"战略占优于"跟随"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入放松 市场化进入决策机制 均衡结构模型 多重Nash均衡 竞争壁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